冯绍峰怎么样 评价圈内人对冯绍峰的评价演技和人气?

近日,冯绍峰发近千字长文,谈《心居》里他饰演的“施源”:“他的努力也许并没带来好运,他真的已经倾尽全力,却依旧无法改变结局。他想珍惜的,想牢牢攥在手中的东西,却总是因为各种阴差阳错离他而去。”说的是施源,却让观众联想到了“他和赵小刀”,于是“吃瓜群众”很快盖起了楼:“赵现实,冯理想。就像戏里的施源和清俞,成长轨迹不一样,对人生的认知也不一样。”“只能说他俩都好,只是不合适,一个拼尽全力,见过太多人情冷暖,所以不懂得一路良好丰盈环境下长大的他,看似矫情的悲喜感慨。”“赵丽颖在最火的时候宣布结婚生子,那是真的爱冯绍峰,而且想一辈子到老的,但一个是一路奋斗上来的,坚毅果敢,一个是温室里的花朵,多愁善感……可惜呀!”回想去年4月冯赵二人的离婚,几乎是“瓜田”里最安静、最没有“大干物议”的事件。没想到事隔一年,成了“反思瓜”?冯绍峰的童年、少年与施源几乎重合施源像冯绍峰吗?答案很微妙:或经历、或心境、或婚姻,总有一点儿像。《心居》原著中这样写施源——“他曾外祖是国民政府的要员,祖父经商、做丝绸生意,大户人家的孩子……长相气质,待人接物,说不出的妥帖……像野草丛中的一束兰花。”施源的出身、童年、气质与冯绍峰高度重合。冯家也算上海的“大户人家”,父亲的“织造产业”遍布江南,母亲出身书香之家、酷爱艺术。几乎完美的“财富+艺术”家庭组合,让小冯绍峰享受了那个年代少有的“仓储式素质教育”——只要他感兴趣,父母便不惜重金培养。冯绍峰的成长之路也是鹤立鸡群:初高中一直是学校文艺骨干兼学霸,高三时,被上海重点中学位育中学保送到上海戏剧学院,连高考都不用参加……这样的成长历程,简直是赵丽颖的“反义词”。赵丽颖的父亲、祖父都是农民,一到中学假期,赵丽颖都要随父母到田间地头干农活;冯绍峰免试保送上戏,赵丽颖奋力考上的却是中专,中专毕业后,还抓紧从业赚钱。冯绍峰的未来,最保守的也是继承父亲的公司,做董事长;而赵丽颖曾经最大的梦想,是做一名空姐,发现学历不够后,她又做了美容院销售……如果不是命运的眷顾,让她在一次比赛中被冯小刚挖掘当了演员,赵丽颖的人生,怕是永不可能与冯绍峰有任何交集。据说,草根当演员,只有20万分之一的成名率,就相当于买彩票中大奖。有意思的是,赵丽颖偏偏中了这个“彩票”。不仅如此,在20万分之一中,她还是那百分之一——短短7年,她从龙套逆袭成为一线小花、顶级流量。和王宝强一样,她是无数“草根演员”改变命运的榜样。在她名利双收之时,遇到了“稳坐钓鱼台”的冯绍峰。爱情的开始:他见过名花倾国,没见过小草一般的赵丽颖一次李静采访冯绍峰,念了冯绍峰妈妈给他写的信。妈妈把儿子在娱乐圈中的奋斗形容成“战天斗狼”……本该是煽情环节,但因为成语用得太夸张,气氛尴尬起来。冯绍峰不得不解释一下:妈妈总是把环境想得很艰苦、恶劣。在冯绍峰妈妈的眼里,大概儿子不继承家业,跑出去自谋生路就是吃苦。至于演戏受伤、因名气被黑被造谣都算“人生打击”。而对于赵丽颖来说,同样的事情,只能称作“机遇”或“跳跳板”。有一次拍《陆贞传奇》,赵丽颖要“跳楼”,并喊“我们来生再见”。那时小赵还没有替身,也没有“武戏”经验,跳下后受伤,在腰部留下了永远凸出的骨头。这些小插曲,在赵丽颖看来,是生存的“正常代价”。因为演戏,是她谋生的“六便士”,不像冯绍峰,演戏对他来讲是爱好、是理想、是“月亮”。而至于如何在20万个演员当中,以朴实可爱的形象偷偷地惊艳了众人、夺得头筹,成为85后数一数二的娱乐花“大花”,这种规划、毅力或人情世故……“上海公子”冯绍峰可能就难理解了。所以二人一相遇,赵丽颖就成为了冯绍峰的“偶像”。“她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思路清晰、非常明确。”“她的那种纯真和灵动,透出来的给人那种很美好的感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冯绍峰,或许见过名花倾国,却一定没感受过,一棵小草在石头缝里破土而出的震撼。赵丽颖让她惊艳和震撼。雨果说过,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人到了一定年龄后,精神阅历的重要性,会远远大于物质阅历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物质阅历”足够丰富的冯绍峰,被精神阅历丰富的赵丽颖“征服”。冯赵二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就如施源和清俞的“同床异梦”虽然走在了一起,但冯赵二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就像施源和清俞相爱却”同床异梦”一样。在清俞眼里,施源打零工、当老师、司仪是多余的,反正也“赚不了多少钱”。(在冯绍峰眼里,婚后的赵丽颖大概也没必要辛苦。)但于施源而言,这些“微不足道”的工作都是来之不易的机会,是他接近梦想的必由之路。施源打麻将和莉莉聊鱼吃虾,都影响了他在清俞心中的形象。而赵丽颖拼命演戏、为了事业放弃家庭……这些在冯绍峰眼里,大概都属于“反应过激”。婚后,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冯绍峰也必须请示丽颖。因为“艺人结婚,会导致人气、商业价值下降”的重要性,他GET不到,也不想操心。眼中“色相”不同,烦恼也就不同。赵丽颖的烦恼,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对“进步”的焦虑,她想找到一个人弥补自己,让自己随时随地充满电“战天斗狼”。但冯绍峰的烦恼,可能是如何度过“内心的空虚”,如何找到“生活的奔头”。婚后,若拍戏碰到了不愉快,冯绍峰在赵丽颖面前毫无保留地抱头大哭,赵丽颖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然后告诉他去“看看孩子”。冯绍峰大概觉得,家人就该如此成为对方的精神依赖。他却没想到,一个男人若时不时这样做,他的形象很可能在女人心中从“白月光”变成“白米饭粒”。《知否》里,二叔卑微又着急地对明兰说:“我就想你疼疼我,你怎么不把我当回事呢?”不是小赵不想疼老公,原因有二:其一,一个100级的号,真的无法理解10级号的脆弱和悲伤;其二,小赵要克服的困难太多,实在没有余力看这种“矫情”。施源的落寞就是冯绍峰的落寞?二人结婚后,冯绍峰也想过给老婆臂弯:在她生日的时候,他当天买三个航班的机票,赶上哪趟算哪趟。自己的剧组杀青晚宴他不参加,为的是陪老婆逛街买衣服;赵丽颖拍危险的戏,他时刻与她助理联系,听说老婆哭了,心里会咯噔一下。这大概就像《心居》里,清俞想拼命保护施源一样。知道施源的遭遇后清俞更想结婚,她想好好对施源,弥补他的不幸。清俞不想施源为“肾源”发愁,偷偷和医院、医生沟通好,以慈善机构捐助为名付了50万医药费。清俞苦口婆心,冷战、辩论,企图说服施源勿借高利贷,从容地接受自己的帮助。“现在我帮你,以后我遇到困难,你也会帮我的,对不对?”可不管她如何转换角色,只要“高高在上”,施源就会感到受伤。黑格尔说: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在这个男女组成的伦理关系中,一旦出现“一方强、一方弱”且不可改变的局面,家庭伦理就会失衡。弱的那一方(特别男性)很容易觉得:婚姻剥夺了其自由。所以,施源要维护自由,这个意义已经在人格的层面上,远远高于爱情。这就是为什么施源宁愿和莉莉骑自行车去菜市场卖鱼虾,也不愿坐着清熟的宝马听交响乐的原因。从赵丽颖的角度看,或许这段婚姻也有这样的问题。施源、清俞婚姻中的“三大难”(难处理的婆媳关系、不对等的经济条件、难以逾越的社会阶层和生活习惯),小赵要面临两件。冯绍峰与赵丽颖结婚,妈妈说:儿子喜欢就好;二人离婚后两周,妈妈对儿子说:以后不要再找娱乐圈的了……语气中,模糊可见家长的“勉强”。清俞给婆婆买漂亮的洋装讨好,赵丽颖或许不缺这样的情商,但以她的个性和人生规划,即使一两件事上愿意向婆婆低头,却不一定做得到时时刻刻顾及婆婆的感受。冯绍峰进入演艺圈,从未大红大紫过,亦不够拼,但好在他的追求不高。《宫》《兰陵王》《知否》三部剧给他打下的底子,足够满足其“事业心”,即使有一天无戏可拍,冯绍峰也有退路。可毫无家世背景的赵丽颖,却是不进则退:如果不努力提升演技、经营事业,她马上会丢掉“江湖地位”,甚至生存的饭碗也岌岌可危。所以,她无法一心一意“相夫教子”。无法安心于“命好”,小赵的前半生一直在奋斗,后半生她也只相信奋斗。而冯绍峰却因赵丽颖的“无法安心”而落寞,这大概就叫阴差阳错。一旦没有了“女依靠男”的家庭伦理关系,无论是施源,还是冯绍峰,都很容易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信心。“爱情对施源而言是奢侈的东西……从再见的那一刻起,自尊心就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但他依恿敢地回应了她的爱,小心翼翼,尽心尽力。”唉!施源的悲伤,何尝不是冯绍峰的落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圈内人对冯绍峰的评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