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都不能搜索没关注的老同学了吗?

编辑导语:作为一款存在时间相对悠久的互联网产品,QQ为何仍然能够获得用户的喜爱,其吸引力与竞争力在于何处?而与微信相比,QQ又有什么特别之处?本篇文章里,作者采访收集了年轻人们对QQ的看法与喜爱理由,一起来看一下。    前段时间腾讯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12.4亿,而QQ的月活为6.06亿。也就是说,QQ的月活用户都不及微信的一半了。  从2016年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8亿多月活,到如今水平,可以看出,QQ用户在逐渐流失,颓势仿佛很难挽回。  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横向来看,破6亿的月活,仍然还是一款极其成功的社交软件,QQ在如今的移动通讯社交界是什么水平呢?  也只是次于微信而已。    图源:TalkingData  更重要的是,QQ已经是22岁的互联网“化石级”产品了,面对知乎、豆瓣、陌陌、小红书、探探、Soul、伊对等在某个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交新锐,依然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这不禁让人疑惑,是谁在用这款“过时”的产品,让这款PC时代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能长期屹立?  首先,应该是暂时逃离“社畜”身份的95后和逃离成年人世界的00后。  虽然我们很难从网上找出最直接的证据,却能从一些零星的数据中看出蛛丝马迹。  《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显示,64.3%的00后通过QQ来获取明星信息;《2019年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显示,一半的QQ会员是00后,每天发布的说说中,67%来自00后。  而渐渐踏入职场的95后,虽然被迫使用微信,但也对QQ有着深深的眷恋。易观曾有数据显示,QQ用户中95后占比高于25%,活跃渗透率TGI(某一群体相比全部群体对某个APP的感兴趣程度,大于100则代表高于全部人群,数值越高代表该人群感兴趣程度越高)高于微信。    此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喜欢用QQ办公的80后、90后,有数据显示,QQ是中国第一大文件传输工具,每日传输1.8亿份文件。  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QQ对年轻人还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为什么很多职场人士也爱用QQ办公?  商隐社团队最近通过不同方式,收集了近150位年轻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中包括100位00后,因为00后太爱聊这个话题了,有的一个人攒了一宿舍的看法,有的讲起来甚至有点像讲段子。  我们由此总结出了年轻人喜爱QQ的60条理由,这些都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能看出他们接触一款产品时或微妙或强烈的心理感受,我们想借此给那些想要“抓住年轻人心”的产品经理提供一些借鉴。  一、登录入口  在登录的这个环节,微信就引起了疯狂吐槽,相比之下,QQ似乎就好用得多。  1. QQ登录不需要手机确认  大一时有一天上晚自习,找资料写策划案,那时刚上大学管的还比较严,晚自习不可以使用手机,我把手机热点打开之后交了上去,在电脑连上我的热点,先登好了QQ。  然后我还要找一个人,而那位同学我只加了微信,所以我想把微信也登上,电脑里微信的下载很迅速,我输入账号密码后,冒出来这个界面: weixin.qq.com/x/……(二维码自动识别),当时就感觉太不人性化了吧,现在加好友一般还是用QQ。  2. QQ多设备登陆不受限制  我一般用电脑写论文,用平板查资料。  如果用微信传资料,我得用平板登录微信,手机确认,然后电脑退出微信;电脑登录微信,手机确认,平板退出微信……  最关键的是,用微信时,发到文件传输助手的资料,换了一个设备还得用手机把内容重发一次,不然消息记录里根本没有。  写个东西会被切设备烦死,QQ永远的神!  3. QQ可以自动登录很方便  作为一个有强迫症,又不经常关机电脑的人,QQ自动登陆太爽了,而微信每次要打开手机微信确认登陆,登录后如果不想关电脑,手机上就会一直显示: Windows微信已登录。这个真的,看手机要逼死我。  二、账号及找回  账号及丢失后的申诉也成为很多年轻人对比的焦点。  1. QQ账号更独立  不会有人通过我手机号知道我的QQ,也不会通过QQ知道我手机号,而微信是和手机号绑定的,如果我想加一个陌生人,加微信还得告诉他手机号,QQ就不用,我加个网友并不想互相告知手机号。而且,如果没有设置微信号,就会又长又难记。  2. QQ账号找回方便  前一段时间微信、QQ一起被盗,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码什么的全部被解绑,QQ当天早上被盗,晚上就申诉成功找回。至于微信,呵呵,半个月了天天跟我说申诉不成功。  三、界面设计和内部优化  界面设计是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好的界面设计一般要风格定位准确、吸引力足够强、用户体验足够好、设计细节丰富等。  微信整体风格更简洁,减少了用户的使用困惑,使用门槛也比较低,但这也丧失了一些趣味性和活泼性,而QQ则通过更全面、丰富的界面设计,更加具有多样性,再配上活泼的风格,使QQ更受年轻人欢迎。  1. QQ的界面布局更合理  QQ的图片发送键在右下角,随手就按,而微信在右上角,我手指没那么长。  2. QQ外观更有朝气  微信给人感觉是太死板,或者是因为微信使用门槛较低,操作简单,而使用的中老年更多。相比起来QQ更开放、更活泼、更有朝气。  再加上微信出来的比较晚,当时00后已经习惯用QQ,完全没必要转移阵地,微信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我们转移阵地。就是这样。  现在的状况其实是,如果一个年轻人要喊一个同学出门一起玩,喊人快捷程度: QQ>微信>电话>短信。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很早就接触了电脑,像我基本上只要不上课很大时间都在用电脑,QQ电脑端方便程度显而易见。我是那种用电脑就不会玩手机的人,除非等待游戏加载之类的时候。  3. QQ更生动活泼  我是个恋旧的人,所以对于已经用了好多年的QQ感情更深厚。而且我总觉得,QQ的画风比微信活泼好多,那个企鹅就会让我觉得好可爱。还有记忆中的农场、花藤、QQ宠物之类的(虽然八百年没玩了),会给我一种QQ非常丰富多彩、非常阳光的印象。但是微信就给我一种比较沉闷无趣的感觉。  4. QQ的优化更好  每次打开QQ消息会自动刷新,最多等两三秒就OK了,而且网络不好时QQ会按时间顺序把自己发的消息和接收的别人的消息排起来,让人看着舒服。  但每次打开微信,都会等好久好久,一直在刷新,小圈一直在转。然后各种消息还不会被微信按照时间顺序排起来。明明看到A给我发了条消息我要回一下,但是一直在刷新,这就导致了我发的消息显示在A消息上方,这让我这种强迫症患者感觉很不爽。  5. QQ操作体验更好  有时会看到微信上一二十个服务号推送信息,必须一个个点进去才能把红点消掉,而QQ直接一滑全部OK。差距啊!  6. QQ占的空间更少  QQ用了好久,各种传文件、表情包、视频,1.99G;微信基本不用,3G。  微信的缓存机制真的不行,我们志愿活动的时候,帮老年人清理手机内存,我用了这么久的QQ都没有缓存超过5GB的情况,老人家拿过来,好家伙,微信13GB,据说他们还见过更多的。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每次都是微信来提醒我内存不足,影响微信运行。我寻思其他应用都没意见你吵啥呢?  四、社区氛围  当大部分成年人的主要阵地转移到微信上去之后,QQ就成了年轻人的自留地,在QQ说的话不担心被长辈看到,可以大胆地说,而年轻人的认知也都差不多,更容易得到认同,表达的回报也比较大。  除此之外,QQ能受年轻人欢迎也是因为社交关系链——社交产品的用户忠诚度很高,不像O2O产品饿了么和美团,用户不具备忠诚度,谁便宜用谁,一旦我所有的关系都在QQ上,我是脱离不开的。  QQ伴随了很多95后、00后小学、中学的成长,上大学之后各种新生群和社团群也大多建在QQ上,相比于微信,QQ这种开放型平台更能满足喜欢兴趣社交、有激情、喜欢探索未知的年轻人,这在无形中成为一种生态。  即便产品可以复制,但生态是不能复制的,这就是QQ的最独特之处。  1. QQ很少有电话  休息期间,QQ消息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好像没啥问题,也不会有人给你QQ语音通话。真的着急,就会电话联系了。  但是,如果不回微信,可能马上就会有微信语音通话了!我真的超级讨厌打微信电话的人,尤其是打了还没啥正事,可能就是一句“我就是告诉你一下”,告诉我一下,留个言不好吗?  还有工作时间总是发语音的人,我得手机电脑随时无缝切换,微信让工作占据了我更多的私人时间,而我又怂,为了那点可怜的工资,反抗不来。  大家都用QQ不是挺好吗?  2. QQ可以双向删除好友  只有我一个人讨厌微信的单向删好友功能吗?真的很反人类!  工作后总会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可是你又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删你,又懒得去问,有些早就把你删了,你还不知道,然后发信息,结果“对不起,请添加好友”。  真的搞不懂微信为什么不能像QQ一样可以双向删除好友,既然对方不想和我保持好友关系了,我的列表里居然还有对方,每次发完信息发现被删真的贼尴尬。  3. QQ的氛围很有人情味  最近在一家店买了块数位板,为了方便售后,店家让我进了个售后+学习的QQ群(群里面有学习资源)。  微信很多文件不及时下载就会被清理掉,但QQ文件的“存活期”要久得多,而且不管你发文件时有没有登录,是不是已经在群里,手机电脑都能下载。  下了软件后笔刷怎么都导入不进去,然后我就在群里问了一下,过了一会儿有人私聊我,我以为是客服小姐姐,心想这个店家售后很不错哦。  她耐心教我,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我觉得太麻烦她了,毕竟已经比较晚了,心想改天再自己试一下吧。她说,没关系呀,我以前也麻烦别人帮我的。  我虎躯一震:嗯?这个人原来不是客服小姐姐,看了一下资料是个小妹妹!  她说她跟我买了同款产品,以前也遇到问题,以为我的问题也一样,最后发现是一个很简单却无解的问题。失败后她还热心给我推荐可以询问的人。  感觉这种人情味儿是微信没有的。  4. 回忆都在QQ里  我是2001年出生的,QQ从小开始用,很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的朋友都在上面。QQ的“那年今日”会弹出来我的很多回忆,让我知道自己当年有多憨,这还是很有趣的。  高中时候我通过“QQ悄悄话”给喜欢的男孩子表白,心跳加速,后来被他识破,成了男朋友,现在是前男友。  认识了几个网友,现在还在我的QQ列表里,偶尔联系,五六年了,通过QQ的窗口注视着彼此的奇妙生活。  我也在QQ上跟别人吵过架,说过啥忘了,对方骂我啥也忘了,反正打字打到手抖。想想也是挺奇妙的,后来我和他们几乎都还是朋友,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  很喜欢翻留言板,2000多条留言,好像是穿过时光长廊看着过去的自己,很温暖。有时发现和对方已经不是好友了,甚至不知道那是谁了,但留的那句话似乎很亲昵,会有些失落。  5. QQ有年轻人的情怀  作为一个坚持QQ、微信使用时间六四开的00后,我看中QQ的只有一点:情怀。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还有小程序都是做得不错的,但在微信跟人聊就真的缺少了那种温情的气氛,不用说别的,QQ一个气泡就能碾压全场了……  6. QQ发内容可以更自由  我把微信和QQ分开了,微信是家人,QQ是同学、朋友。我不想在发了一天很伤感的东西之后,被七大姑八大姨发一句来自三次元的亲切问候。  比如,某天晚上11点,你同时在QQ和微信发了一条说说:好想吃板栗啊。  然后,QQ里的小伙伴会在下面评论,有的安慰你,有的表示赞同,有比较皮的专门找板栗的图片或者用一些段子来回复,你看的哈哈大笑,也没那么想了,收拾收拾睡觉。  而微信里呢,爸爸回复,这么晚了还玩手机不睡觉?然后过两天朋友圈就会充斥着“惊!一女子经常熬夜……”或者“老中医告诉你,板栗这样吃会致命”之类的文章。  7. 错过了微信的高速兴起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一部分人因为学习,错过了微信高速兴起的时间。比如我,等到真正意义上接触微信时发现,跟QQ差不多嘛,仿佛脱节了微信的成长,所以还是QQ来得亲切。  8. QQ感觉更真实  我觉得是因为QQ上大都是真实而普通的表达,年轻人可以记录生活、分享快乐,而朋友圈里就很浮躁,尤其是如果你加了些所谓的“创业者们”“大人们”。另外,年轻人喜欢热闹,隐私感弱,QQ空间就是这样。你想在什么时候交什么朋友,就去什么样的平台。  9. QQ更“干净”  我身边的00后在一起搞个QQ群,叫做“致我们即将失去的童年”,每天在一起扯犊子不亦乐乎,有天我就问他们,你们搞这么个QQ群干嘛?为啥不用微信呢?  答曰:QQ干净,爸妈总是在微信发些一看就是垃圾信息的,我希望我童年的社交软件是干净的,是同学用来聊天沟通感情的。  五、基础功能  很多功能是微信和QQ共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发消息、语音/视频电话、语音转文字、联系人分组等,但受访的很多95后、00后仍然觉得,相比之下,还是QQ的更好用。  1. QQ语音电话更稳定  最早我们编剧组需要开电话会,因为群都建在微信里,所以都是从微信发起的。  电话会人数少的时候还好,但如果超过五个人连着开2小时会,就开始垮了。  首先一开始必然有人连不上,那就等,五分钟过去所有人才顺利进入群语音。  紧接着开始有人掉线了,要不然就是说话的人声音听不清,只能退了重进。这过程其他人只能等,再继续聊。  最后必然是有人怎么也进不了群,只能解散了重新发起一个,然后又循环上面的事情无数次。  可以说是进群2小时,通话5分钟,聊个天都能气死你。  转战QQ以后,真的是发现了新大陆。首先我们试过16人在线聊4-5小时没人掉线,而且从头到尾声音特别清晰,没有说着说着断线的情况。  2. QQ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更先进  微信相当于我用来工作、学习的软件,学校、社团部门、活动都用微信,所以会接收各种通知语音……  结果微信的转文字功能时好时坏,动不动没法转,一溜五六十秒的语音全靠我听。  QQ不仅可以转文本,倍速进度条都搞上了。不像微信,点开语音之后啥都不能干,就在那傻听。有次不小心点到别的窗口,五十多秒的语音还差一点没听完,然后就得重新来过……自己跟自己生闷气好久。  3. QQ的视频电话功能更丰富  QQ视频电话可以单独一方开放,而微信一拒绝就直接挂掉了。比如我跟我妹妹聊天,我有时候喜欢开着视频跟她聊,她怕我截图或者她觉得上镜不好看就拒绝开摄像头,我跟她聊的时候,还可以欣赏一下QQ美颜的自己,感觉挺有乐趣。  4. QQ的文件查找方便  我觉得QQ更像一个公众领域的社交平台,有着更为强大的功能。这也就是在微信火了之后,QQ依旧存活而且活得还不错的原因之一,毕竟对于一帮正在工作上奋斗的小年轻和我这种论文实验狗来说,飞快地找到文件和不爬楼看到通知可能是跟吃饭一样重要的事。  5. QQ分组更清晰  微信分组太麻烦,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第二张脸,很多一面之缘的人都躺在列表里,到最后我都懒得去刷朋友圈了,因为我发现逐渐对里面的人对不上号了,这都是谁啊?谁家又养猫了?  相信我,更多的年轻人都在用QQ。  六、独特功能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微信用于工作,而QQ用于娱乐。将用户定位于年轻人的QQ算得上是最懂年轻人的APP,将年轻人社交娱乐做到了极致,通过一些个性、有趣、洞察人性的小设计全面满足了年轻人细腻的需求。  比如,抓住年轻人感知力强、喜欢曲折表达的小心思,设计了匿名说、聊天“小火苗”、厘米秀、偷胶囊等特色功能。  此外,“扩列”功能、个性化在线状态等则抓住了年轻人好奇又追求个性化、趣味化的需求。  “陪年轻人玩”是微信无法做到的。  1. QQ有会员满足虚荣心  QQ能充会员,我身边有QQ会员的很多年轻人会觉得自己很酷,仰视神奇的QQ会员。  2. QQ特有的各种红包功能  微信群红包能专门指定人领取吗?能发口令红包吗?而QQ可以。  3. 通过QQ看点追星  我以前不用QQ的,是因为QQ看点才开始用QQ空间。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我一个90后老人,怎会用QQ了,但事实是QQ看点的明星板块很吸引我,虽然已经是老阿姨,但我还是有少女心的,偶尔会想粉一下朱一龙,看点里有太多朱一龙的动态还有资讯,简直停不下来。  4. QQ运动玩法更多  QQ运动比微信运动好玩多了。三个月为一个赛季,每天走的步数可以积星,可以和好友PK,积星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到达一定的段位。而微信运动只可以看一天的排名。  5. QQ表情包不会压缩  刚开始用微信时顺手整了几个QQ常用的表情过去,就是那种方块大小的很可爱小黄鸡、小黄狗系列。然后在微信上发出去的时候我哭了。它为什么会被放得这么大?一个个都被拉变形了。  被恶意放大的电子包浆纹路毁了这类表情包的可爱,让我怎么用微信。  然后还有些图包会莫名其妙变小,反正就是不和谐,而我能在微信上收到的表情也大都是那类打包制作的蜜汁动图,不是太有年代感,就是整不了电子包浆,后者很关键。  此外,微信存表情包要点好多下,别人发过来的表情包还不能存为图片。而QQ存表情包就能一步到位,还可以批量删除保存。  6. QQ的生态内容更丰富  讲一个故事,是前几天刚发生的。我的一个朋友,发现她男朋友貌似出轨了她的闺蜜。  怎么发现的呢?  登她男朋友的QQ,发现他和她闺蜜的聊天记录是空的,但是有几条撤回。于是打开那个小火花(她男朋友关了),发现他和她闺蜜小火花13天。  OK,破案了。  七、工作学习  如果单纯陪年轻人玩,其实市面上的很多社交软件都可以满足,但QQ除了能玩,还能为年轻人的学习提供便利,便捷的跨端管体验、完善的文件管理、快捷的同步漫游、极其方便的群和讨论组以及QQ邮箱等都是年轻人学习的好工具。  这些工具也对80后、90后的职场人士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在钉钉、企业微信诞生前,用QQ工作的现象很普遍,两者出现后,QQ的月活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仍然有很强的的职场用户黏性。如今,QQ是中国第一大文件传输工具,每日传输1.8亿份文件。  所以,即便“Z世代”年轻人不到3亿,但加上庞大的职场人群,仍能支撑QQ近6亿的月活。  1. QQ可以分享屏幕,功能方便实用  我以前跟远隔千里、当老师的老妈上课,也跟着另外一个老师上网课。跟另一个老师上英语网课用的是微信,我看着她艰难地举着手机对着自己的习题。  上生物(我妈的课)用的QQ,她直接共享屏幕给我展示她的屏幕、课件和手写板,比起微信方便得多。  我觉得可能还是QQ更好一些。  2. QQ的护眼模式很舒服  早年我年龄还小时就注册了微信,里面的东西既没有QQ好玩界面也很丑。  本人是个夜猫子,大半夜玩微信发现没有夜间模式(到现在都没有),界面是白色的,一点都不护眼。而QQ的夜间模式是那种看起来很舒服的宝蓝色,接近于黑色又不是黑色的界面。这是我最在意的一点。  3. QQ可以远程协助  对于我这种常年使用电脑的人来说还是用QQ。PC端微信跟鸡肋差不多。  QQ可以远程协助!帮我解决了那些不会用Team Viewer、Vnc的小白客户提出的各种奇葩问题。  4. QQ的在线文档特别方便  QQ的“在线文档”,对于我们写东西的人来说简直是“拯救苍生”,再也不必来回发WORD折腾了,只需要用在线文档写东西,完全可以同步观看,其他人随时提出问题,这样解决都要方便得多。  5. QQ图片中的英文可以提取朗读  QQ有一个特别好用的功能,但是我的同学们都不!知!道!  我们最近在家学习,有些英语作文需要背诵,背不过就会很惨(家长群警告),但是,QQ在手,英语不是问题。  如果你要背诵一篇作文,首先是截图,然后在QQ界面发送到任一联系人,长摁图片选中自己需要的文字区域可以提取图中文字,提取好之后,以文字形式再发送到任一联系人,再一次长按居然可以朗读哎。  本英语菜鸟真的很喜欢这个功能,然后还可以划重点,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句子进行翻译,可以分段,比较好背。  6. QQ文件传输更方便  我大学刚刚毕业时的基本工作就是画图纸,初稿基本都会用QQ发给甲方。  但有的客户只会用微信,逼得我把一个个设计图压缩成5个卷,然后发给对方。  然后听着对方操着广东普通话说:“刘生啊,介个东西急么在微信里打不快啊。”  我当时一头黑线,QQ传文件多方便啊,基本不会出现打不开的情况,甚至不用压缩!  现在基本有QQ的都会问甲方要个QQ或者TIM,当然对方实在不用我也只能迁就一下。  7. QQ文件传输功能更完善  至少对于我个人而言,QQ相对于微信最大的优势在于成熟且完善的文件传输、云储存、共享机制。  我主导的所有团队项目统统强制要求使用QQ群,禁止使用微信群发送文件。  8. QQ文件上传大小没有限制  想起看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犯罪把我笑死:  某某同学,20岁,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在微信上贩卖了几部不良视频,因微信发送文件有大小限制,其将几部视频分成20多部小文件进行贩卖,共赚取了不到10块钱。根据相关法规通过互联网传播淫秽视频达到20部即可判刑。部数是按照文件数计算,所以将1部分成20部进行传输则算作20部。最终该同学获刑4个月拘役。  就是这个,由于微信上传文件大小限制,几个视频被分割成20多部小文件上传,导致触犯法律,判决也很有趣,本来整体就是几个视频而已,并不会犯法。结果愣是被他分割成20多部,分批上传。法院按照文件数量来判决,最终获得四个月拘役。  这小伙子也真是够憨的,你要是用QQ发送也就不至于触犯法规,笑死人了。我其实特别好奇用微信的人怎么一次性传一个300M左右的视频,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每次文件传送,QQ两个G的限制我们都嫌不够(因为要传原生视频文件),请问微信的100M怎么满足我们?  9. QQ的文件发送特别快  举个例子,项目中用到了几个视频文件,加起来压缩后也就106MB,需要通过微信传给组里的师兄。放在平时我也就忍了,分为好几个文件一个个发就完事了,但是今天碰上一个极端情况直接把我心态弄崩了。  在没有wifi,使用4G网的情况下,使用微信发送106MB的压缩包需要多久?4个小时了,我还没发过去。甚至微信说我发文件太多了,今天不能再发文件了。  我的做法:使用zip将文件划分为2个卷,一个60M,一个46M。分别发送2个文件。  结果我换了好几种压缩格式、不同的分卷大小,都发不出去。最为讽刺的是,使用QQ我甚至只用了1分钟就把一个高达106MB的文件发了过去!这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一个月活12亿的微信完全做不到的!  10. QQ的文件可以一直保存  前天发生的,同学群、微信群突然想要一份名单,大家都没有,家里办公室都找不到。然后,我从QQ群里找出来了一份2008年的名单。  10多年了。  微信群你找个试试,3年前的朋友圈估计你都能翻到手抽。对了,QQ群里还有2004年的文件。  11. QQ聊天记录都是同步漫游的  别人微信给我发来一个文件,我打开微信电脑版(且不说电脑登录微信还必须手机扫码),然后什么也没有,我要在手机上把那个文件转发给“文件传输助手”才能在电脑下载?我真是服了,QQ就没这么麻烦,聊天记录都是同步的,电脑直接登录就能找到别人刚发的文件。  而且如果是微信群里的文件,被刷上去了想找出来可是费死劲了,QQ群文件比微信不知道优越了多少倍。  12. QQ发文件不会压缩  我在学校里做新媒体组织工作,前几天部长让我做几张人物抗疫海报,我做完了以后,原图发给他。他沉默了,然后让我发QQ,说微信里不清晰。我就发给了他QQ,一下子就清晰了。  13. 重要的资料会QQ备份  微信资料备份到电脑必须连wifi,而QQ可随意备份。  14. QQ可以直接发送安装包  微信有个非常反人类的点就是你传的apk文件每传一次都会在后缀自动加个“.1“,于是几经转手我的安装包就从xxx.apk变成了“xxx.apk.1”、“xxx.apk.1.1”、“xxx.apk.1.1.1”。  同事纷纷问我发的什么东西怎么用不了,我研究了一下在微信上如果要成功打开apk,需要以下步骤:选择文件;发送;打不开;百度“微信接收文件的物理位置”;进入文件管理器一级一级找到文件(有时候还找不到,分手机型号位置不一样);修改文件名(去掉“.1”);安装成功。  而QQ上的操作就简单多了,选中apk安装包——发送,完了。  八、重要功能对比  群、空间/朋友圈都是QQ和微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群、空间/朋友圈基本也延续了各自的定位和风格,很多受访年轻人都谈到了使用QQ和微信的群、空间/朋友圈的感受,而内容多样化、活泼有趣的QQ群、空间也更受大部分年轻人欢迎。  1. QQ空间 VS 微信朋友圈  1)QQ空间更好用  我玩QQ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QQ空间,QQ空间越来越赞了,日志手帐什么的偶尔写几回,别人看你空间要是点赞评论,自己也会很开心,QQ空间里评论的字体颜色也都是可以换的,看起来赏心悦目。而微信朋友圈除了换下置顶的相册封面,就没啥了。  2)QQ空间相册功能  QQ的空间相册是我觉得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我想保存什么照片又觉得占内存就可以直接发到相册去,到时候用电脑一键下载全都搞定,而且就算只想要那一张也行,反正每个相册旁边都有时间轴,想要什么日期的拉过去就好了,空间动态同理。  微信朋友圈就不行,我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圈为了找一张照片翻了三个月动态,搞得我想死。  而且QQ空间的定时说说和24小时后自动删除的,用了都说好。  微信朋友圈还有一点比较扯的就是点赞,你点赞或者评论之后,你共同的好友点赞、评论了你还能收到,非好友点赞你还看不到。  最重要的是,对于混特定圈子的人来说,没有QQ空间刷如同失去生命(可能有一点点夸张成分)。  3)QQ空间可以加各种“墙”  我加了各种趣事墙、养生墙、美术馆、书摘文集墙,再加上我列表好友的动态,QQ空间真的是超级丰富了……QQ推出的各种东西虽然多了些,但可以挑着用,超级棒,省了一个微博。  4)QQ空间动态发送以后可以随意修改  作为一个资深网瘾少女,Q龄11年+,2012年左右注册微信,觉得不如QQ好用。到现在,发现微信有些功能让我觉得生活在按键机时代。  朋友圈这个特别值得吐槽,我到去年才知道怎么只发文字。没有一键转发功能,偶尔我爸妈让我帮发一些寻物寻人启事,我真不会转发,后来才发现,原来不能转发。  还有就是设定3天可见,三天后就看不见,QQ空间是可以做到限制到每一条,封锁的每一个时间点,最近可以到前一个月,完美保留黑历史给自己,留下完美的自己给他人。  而且QQ空间动态发出后还能再编辑,再改图片,朋友圈就只能认命或者删了重发。  2. QQ群 VS 微信群  1)QQ群里找人可以发起临时会话、新加群的可以看到群公告  QQ群里有一个功能是临时对话框,你们在一个群里,如果有事你可以向他发起临时对话,如果对方觉得打扰也可以屏蔽,这样很方便,因为有的时候你只是想说一两句话,没有加好友的必要。但是微信,如果你在一个群里想跟一个人私聊,就必须加上才能说。  这个我深有体会,寒假时我在补习机构做兼职班主任,有一个家长群,45个家长,有些家长不怎么看微信,也不能在群里直接点名,就得私聊。有些家长也会加我问学生的情况,结果我突然多出来45个好友。最后说完话了删也不好,不删也不好。  而且微信群为什么不能@全体成员,只能通过修改群公告,我真的是不理解。每次建一个新群,群公告就是告诉大家需要遵守什么规定,QQ就是这样,哪怕最后一个进群,进去也能看到群公告。但是微信每次@全体成员还得修改群公告,只有最新的那次,太不方便了。  2)QQ可以建2000人的群,更活跃更热闹  高考完后第一次能正式拥有一台智能手机,以及自己的QQ和微信,目前用的最多的是QQ。  因为QQ上传和查找文件非常方便,所以班里建立了一个官方群专门发学校消息和题库什么的,还有一个群用来闲聊,日常一大乐趣就是看班里几个活跃分子在群里斗图。  一次上实验课在抽屉里找到一本实验课本,上面有名字、班级和专业,所以我在QQ上一个全校最大的2000人社团群里问有没有该班的同学,马上就有人回,顺利把书还了回去,用时十分钟不到。  3)QQ群更方便,消息通知更合理  走在路上时,手机震动告诉你微信有人发消息了,你漫不经心地打开消息通知,发现是老师在微信群聊里发了一个课件,你随手把消息划掉,在划掉的瞬间,文件还没下载,群聊哪去了?快找找,寻找无果,等待老师再次发消息唤出群聊窗口。  可是QQ就不一样了,你把消息提醒一关,谁也吵不到你(微信关消息提醒错过通知,而QQ通知几乎都会艾特全体成员),消息也不会因为你删掉通知栏自动删除,我啥时候想起来没下课件,去群文件下载就好了。  实在是想不出还在上学的这一代有什么用微信的理由。  4)QQ的群非管理员也好用  我是个学生。部门里有事的话,我都不大愿意在微信群里发信息,因为我不是管理员,@不了全体成员,但QQ里管理员可以设置几个,我就可以@全体成员。另外,QQ作为工作群可比微信方便多了,上传文件什么的都挺轻松,要私聊可以不用加人,工作需要上传什么照片,只要创建个相册就可以了。之所以用微信,只是身边人在用以及用来付钱。  5)QQ可以群内屏蔽  QQ群在群内能完全屏蔽讨厌的人,而微信群不能屏蔽讨厌的人,讨厌的人一说话就能看到,心情就会直线下降。  6)QQ群的娱乐性更强  我喜欢水各种QQ群:绅士群、轻小说群、语C群……  轻小说群里大家交流写作经验还要各种发文档,贴自己的文,微信都办不到。  微信之于我就是个联络工具,上面都是三次元认识的人。而QQ之于我娱乐性更强,上面有好多从没见过面的朋友。  7)QQ的群不保存也随时可以找到  我一个哥们选了个选修课,班上一个人也不认识,这个班用微信群交作业、发通知,这是前提。然后这哥们手机坏了,换了新手机,发现微信群找不到了,必须得群里的人发消息才显示这群,最后沦落到发表白墙让群里的老哥发一条消息。  8)QQ群的信息更广泛  说个我感觉QQ特别有用的地方吧。  我今年准备考研,都知道考研最重要的是资料收集,这方面QQ群可以说吊打其他社交APP。直接搜索就可以了。  人数稍微多一点的高校考研群,里面的历年真题、录取人数等很轻松就能查到,找相关的学长学姐也很容易。找资料帮了很大的忙。  至于微信,不想吐槽,删除聊天框信息直接没了。  9)QQ群回复很方便  QQ群有个+1的功能,不想打字,发收到的时候直接+1就完事了。  10)QQ可以直接解散群  微信操作逻辑简直…..不知道怎么吐槽。  解散群需要一个个删除群成员,群成员收到的消息“您已被群主移出群xxx”误会发生过不止一次了。  11)QQ群可以禁言  ① 如果QQ群里骂群架管理员:开启全群禁言,谁再骂人禁言一天!群主:管理员说的对。  ② 如果微信群骂群架群主:都别吵了别吵了。众人:因消息被刷掉没看到。  最终群主被迫无奈慢慢地踢人。  从这60条理由我们可以看出,QQ不仅是中国最懂年轻人的社交软件,也是差异化做得很棒的软件。  当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诞生了微信后,QQ除了开发移动版QQ来适应移动互联网这一不可避免的趋势外,在平衡产品间竞争和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选择了差异化战略。  总的来说,微信在任何功能层面都做到了简洁轻便,而 QQ则更关注个性化和趣味性且功能丰富强大,并在走年轻化、娱乐化路线,以及不断优化办公场景等方面和微信进行了差异化竞争,所以至今不仅能有庞大的月活数,而且有一批年轻人为代表的“死忠粉”。  反观曾经同样在PC端地位不凡的人人网,就没有在移动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如今的结局让人唏嘘。  作者:万叶;编辑:齐马;公众号:商隐社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6CglwQzMMAK2nv-6KIsEg  本文由@商隐社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还记得那个帮你“找回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人人网吗?曾经,当我们这一代人还在上大学的时候,人人网的火爆和普及程度不亚于现在的微信。在上面搜索一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或者去看看暗恋对象的新动态,人人网可谓是“人肉神器”。但随着我们这代人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慢慢变成头发秃了、肚子也大了的“中年人”之后,人人网就像大学里那个曾经玩得挺好但毕业之后再也没联系过的同窗,有些感情你还记得,但就是回不去了。最近,人人网突然又回到了聚光灯下。新年伊始,人人公司的股价突然出现大幅上涨,最高涨幅接近 76%。这把许多人的目光重新拉回在了这个在视野中消失许久的情怀公司身上。这一次,让人人火了一把的不是那些曾经的老朋友,而是在近期成为风口的区块链。1 月 2 日,人人对外发布了一种类似比特币的 RRCoin,它可以用于直播、社交游戏、商业推广等多个场景中,一般用户、专业内容生产机构、开发者、广告主等,均可以在系统中获得并使用。人人声称,将以社交网络为基础搭建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人人坊,并成立一个 RRCoin 基金会。受此利好消息影响,人人公司股价在美股上周三开盘后大幅上涨 47.39%。不过乐极生悲的故事时常发生。1 月 7 日,根据链科技的报道,目前人人网的区块链项目已经被监管部门叫停,私募也开始通知退币,公司股价随即下跌 7.85%。看上去,人人这一次的探索和尝试,也许要以“出师未捷身先死”来作结了。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社交网站,到底经历了什么?青涩时期好多人都知道人人网现在的老大是陈一舟,但也许有人不知道,人人网的最初创始人,正是现在的美团 CEO 王兴。这个按照传统好学生路线一路从清华走到美国的互联网早期创业者,在看到社交网络的发展苗头之后,便决定中断自己的博士学业,回国创业。坚信六度空间理论可以带起一波发展高潮的他,先后做过多多友、游子图等产品。但也许是切入的领域太细,这两个产品都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后来,王兴终于找到了那个理想的场景——校园社交。2005 年 12 月,主打大学生社交的校内网(人人网曾用名)正式上线。最开始,它只在清华、北大和人大三所学校中提供服务,用户需要使用自己的学校教育邮箱来验证注册。在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推广活动之后,校内网的用户数急速增长,三个月内就突破了三万人。而这一模式也确实抓住了那些大学新鲜人们的社交需求痛点:不用再拘泥于发短信和聊 QQ,新朋旧友的动态在网站上一搜便知。更重要的是,由于全部采用实名制验证,而且以学校为筛选条件,这种基于真实关系的社交更加具有信赖感。这就是已经被 Facebook 成功验证过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内网的诞生与 Facebook 息息相关,无论是从校园市场开始做起,还是运营模式甚至是界面设计,校内网看上去都像是国内版的 Facebook。虽然增长是可喜的,不过伴随着这种模式的兴盛,王兴的创业团队在运营上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变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他选择把校内网卖给了陈一舟的千橡集团。风华正茂王兴的退出并没有让校内网停下脚步,相反,在千橡的帮助下,校内网迎来了自己的发展高峰期。从 2007 年开始,校内网开始由最初的清华、北大、人大“局域网”,向全国各大高校进行扩张。到年底的时候,已经有 2000 多所高校进驻,拥有超过 1800 万在校大学生用户。当时带领校内网创造这段“奇迹”的,是同样看好社交网络发展前景而选择从搜狐跳槽来千橡的许朝军。可以说,正是刚刚被千橡集团收归旗下的校内网引起了许朝军的兴趣。他和王兴一样对六度空间理论非常感兴趣,而当时自己任职的搜狐,却一心放在业务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的门户网站上面。在加入校内网之后,许朝军不仅全力投入自己的精力,还拉来了自己的妻子杨慕涵负责渠道推广。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校内网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知名度迅速被打响。而这个时候的校内网,也刚好迎来了中国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彼时,微博和微信还没有出生,稍微带点社交雏形的就是 QQ、MSN 这样的即时通讯软件和天涯、贴吧等论坛了。但是对成长在社会发生巨变、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和窥探欲从未像今天一样迫切。他们需要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博客的出现,给他们抒写感想和情绪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年轻人们不用再去买挂着小锁的日记本、背着父母记下自己的秘密小心思,只要有一台电脑、一个账号,你便可以在这张无限的空白纸张上畅所欲言。而且,你还能在中间插上图片,或者配上一段音乐。QQ 也早已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但在繁杂的联系人列表中,一对一的传统社交方式并不符合用户渴望建立同好圈的需求;天涯和猫扑上的内容的确丰富得多了,但躲在马甲背后的,谁知道是不是一只正在敲键盘的狗呢?追随着 Facebook 创办的校内网,找到了校园实名社交这片新蓝海。许朝军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社交网络在 2006 年是萌芽期,2007-2008 年是发展期,到了 2009 年将会变成比较成熟的市场,到时候会产生更多的规模效益。而就像它曾经的 Slogan 一样:因为真实,所以精彩。实名制为校内网带来的是高活跃度和高质量的学生用户,他们生产的优质UGC 内容是网站流量的重要来源。那个时候的校内网上,除了学生们经常发的日常生活状态之外,还有很多关于眼下发生的社会大事件的讨论。不知应该算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引领了趋势,那几年的新闻也格外热闹。尤其是 2008 年,从年初到年尾,大事基本上就没断过。也正是在那几年,校内网的用户活跃度在最早的“围观改变中国”运动中达到高峰。这些处在象牙塔中时间充裕、好奇心强的活跃用户们,正体验着前所未有的高社会参与度,而社交网络则成为他们几乎所有的情绪表达出口。没落与转型虽然立足于学生群体帮助校内网在社交网络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2009 年,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希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那个时候,市场上还有很多基于兴趣爱好的社交网络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对人人网产生威胁的,就是开心网。跟人人网不同,开心网最开始的目标用户是白领。在建站初期,他们主要依靠一些小的游戏来吸引用户。大家耳熟能详的抢车位、好友买卖等,就都是他们拉新的利器。这些游戏以组件的形式出现在网站上,可以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开心网的主要功能也变得非常丰富,可以在线聊天、分享音乐、玩游戏等等;他们的商业模式也因此变得清晰,即广告+社交游戏。虽然双方针对的目标用户群体不太一样,但从运营模式上来看,人人网和开心网实在是太过相像。同样是实名制的熟人社交,就连主要功能都差不多。为此,双方曾经展开了一段极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开心网引起广泛关注之后,千橡买下了 kaixin.com 的域名,推出了另一个“开心网”,并在 2010 年宣布自己旗下的两家社交网站——人人网和“开心网”正式合并。这样一来,原本属于开心网的关注度和流量,一下就被千橡集团给截流了。两家还因此而对簿公堂,闹得不太愉快。让人人网倍感压力的不只是开心网这样的同期选手,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后浪总是比想象中还要强劲。2009 年,当人人网和开心网还在等待判决结果时,新浪微博已经横空出世,开始引领新的社交网络发展潮流;随后出现的,还有更年轻更强势的微信,以及各种走小而美路线的豆瓣、知乎、陌陌们。它们所代表的,是社交网络的一次全新迭代:从 PC 端转向移动端,从开放平台走向封闭圈子,从单一的社交平台变为多种内容的混合体……而在这里,全然没有了人人网的立足之地。有人曾把人人网的没落归因于内部管理混乱,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当时,为人人网的成长立下汗马功劳的许朝军已经离开人人加入了盛大,陈一舟自己接管了人人网。尽管凭借“广告+社交游戏”的模式,人人网成功于 2011 年在美国上市,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但在高速增长的惯性之下,公司内部的问题却不容小觑。人事结构方面,主管市场推广的杨慕涵与陈一舟产生分歧,后来选择离开人人网;副总裁杜悦也与陈一舟不和已久,他更是在离职时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邮件,直指陈一舟“非常负面”(Very negative)。高层频繁变动的结果就是,人人网从公司发展策略上开始自乱阵脚。有人曾评价陈一舟“爱搞投资,但产品对产品的敏感不太够”,这点在人人网的产品功能迭代上有很明显的体现。或者说,人人网近几年的功能迭代基本看不出章法,在 2012-2014 年这段其他社交产品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人人网几乎没有做过什么有效的改进和更新;相反,他们还自摆乌龙似的推出了一些“槽点满满”的新特性,比如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黑历史的“过往的今天”。再后来,人人网竟然还做起了类似 Instagram 的图片社交,网站上原来活跃优质的 UGC 内容,也渐渐变成了无味的鸡汤。这些变化非但没有为公司带来太大的回报,反而伤害了很多早期用户的用户体验。2015 年,人人网放弃了曾经最核心的特性——实名制,开始彻底的转型。如今再打开人人网的 PC 端主页,你会发现原来熟悉的那个充满老朋友们状态分享的时间线主页,已经被各种网红主播所取代,这是人人网为其新推出的“人人直播”所设置的一个入口。尽管用户还是可以点选侧边栏中的“新鲜事”跳转到原来的人人网页面,但只要打开 renren.com 这个域名,都会先看到这个直播入口。在移动端的转变则更为彻底。在 App Store 的产品介绍页面,我们可以看到,人人对自己的定位已经变为“校园直播交友”。图片、直播、短视频,如今什么最火,人人就做什么,但在什么东西都套上去之后,想象之中的叠加效应却没有出现,单看这其中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人人网似乎都没能取得特别令人满意的成绩。对人人网来说,它成于校园,但后来的衰落也与一开始的定位脱不了干系。在刚起家的时候,校园社交是帮助它飞速成长的利器,但当那些曾经活跃的学生用户伴随着升学与毕业渐渐淡出这个曾记录自己青春岁月的网站时,人人网的价值可能也就剩下在上面“人肉”和扒黑历史了。因此选择改名为“人人”、放宽注册限制、强推社交游戏等方式,就成为它续命的丹药。但如果从做大平台的角度来看,这条路上已经站满了很多先来的玩家,想要从中突围并不容易。没能赶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潮更是一个致命性的因素。从简单粗暴地“借鉴”Facebook 的 app 页面,到后面并不清晰的产品迭代逻辑,人人此前在移动端的布局效果聊胜于无。到头来就是,他们希望拓展的新用户群体并没有来,而原来的那批忠实校园用户,也渐渐地流失掉了。曾经的国内第一大实名制社交网络平台,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没了声音。人人还在,只是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了如果不是因为人人网要做 RRCoin 的新闻,我可能都不会想起来再去登录一下自己的人人账号。跳过首页五花八门的直播推荐之后,终于又见到了久违的时间线。只是,有一种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人人竟然还在……我看到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发了这么一条状态。而这一条信息,还是发自 2017 年 1 月。是的,在我的时间线中,好友最新的活跃记录已经是差不多一年前了。身边的观感确实也是这样,曾经天天上课刷人人的朋友们,现在早就变成了刷朋友圈、打农药、看视频。我们不必再去人人上寻找老朋友,而想要认识新朋友,也有更多更有趣的产品可以尝试。数字所呈现出的结果更加残酷一些。在 2011 年刚上市的时候,人人网的市值高达 74.82 亿美元;而到了今天,这一数字已经缩水到了 8 亿美元。我们曾经历它最好的年华,但如今似乎芳华已逝,斯人不再。但就在大家都觉得作为社交平台的人人已经没落了的时候,这台老车也在为自己寻找新的出口。2015 年,陈一舟宣布,公司将转型做金融投资。其实从 2009 年 2 月开始,人人公司就已经开始在金融投资领域进行布局。截至 2015 年底,人人共发起或参与投资达 37 次,其中 13 次发生在“互联网 + 金融”领域。这里面,有位居美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前 50 名的分期网站 SoFi、股票组合交易网站 Motif,以及房产众筹平台 Fundrise;在国内,人人也先后对雪球、金斧子、票据宝等平台进行了投资。促成这一切的,正是被认为“把人人的一手好牌打烂”的陈一舟。作为一个眼光精准的投资高手,他曾经因为几次成功的投资被业界认为“股神”,如今,他也准备用精明的投资来为公司力挽狂澜。我们是一个运营型的公司,投资只是我们辅助的手段,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手段,也是公司生存的手段。不过就像投资高手们喜欢“放长线钓大鱼”一样,陈一舟看好的,除了这些公司能够带来的财务回报之外,更多的是它们能够对公司的现有业务所进行的改造和融合。比如人人早年投资的 SoFi,就是把社交和金融结合在一起的校园贷服务。他还曾经在采访中表示,之后,互联网金融业务或将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人人的最新财报中可以看出,金融在公司的业务布局中所占的比重的确越来越大了。只不过,亏损也是常有的事。陈一舟瞄准的另一个新领域是交通。他认为,智能手机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交通行业的传统模式,这方面也大有可为,尤其是与金融行业相结合之后,这里面会迸发出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人人已经投资了美国卡车 O2O 公司 Trucker Path、国内的罗计物流,以及二手车电商平台易拍,他们还推出了自己的二手车金融服务——人人租赁。在 2017 年第三季度,二手车业务共计为人人公司创造了 4230 万美元的营收,帮助公司的总营收获得了 245.3% 的增长。前几天,人人的股价又因为要进军区块链市场的消息而出现剧烈波动,虽然 RRCoin 的发行疑似被紧急叫停,但相信人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脚步不会轻易停下来。这样的人人,的确与我们印象中那个记录青春岁月的社交网站大不相同了。今年,第一批 00 后就要走入大学校园,迎来他们多彩的 18 岁了。对他们来说,人人网这个主打校园社交的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异常陌生的字眼。而曾见证它辉煌与传奇的第一批 90 后们,早已离开校园多年。在繁忙工作之余,还有谁能想得起那个帮你找到小学同学的人人网呢?也许不是我们抛弃了它,而是它已经成为了历史来源:爱范儿原标题:没有了老朋友的人人网,还是那个人人网吗?最新更新时间:01/13 17: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们的老同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