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音节英语的定义?

精准教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 基因组医学 精准医学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Abstract Genomic medicine integrates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with the human genome, and applies it to clinical practice.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medical educ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society. Medical genetics is a basic course of medicine is important, in the face of clinical change caused by genomic medicine, in order to make the teaching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o adapt,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will change the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l,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above aspects.
Keywords Genome Medicine; precision medicine; medical genetics; teaching reform
近些年恚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以及新一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已经步入“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新时代。精准医学主要利用疾病基因组学以及药物基因组学大数据,通过基因诊断并以此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分类、分型,根据基因组特征,采用最新的个性化治疗等技术,为病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最有效的药物,最安全的剂量,对传统的医疗模式进行革命和创新。
基因组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迅猛发展。基因组医学是由诸多科学家在2003年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时所提出的一个医学领域的新名词。基因组医学是以人类基因组的研究为基础,将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相整合,从而将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快速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这将是贯穿21世纪的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在基因组医学时代背景下,各临床专业科室都必须适应基因组医学带来的临床变革,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基础和临床相互融合且发展飞快的学科,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其可以将相关知识致力于临床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医学遗传学传统教学内容及模式进行调整。因此,如何以基因组医学为导向,着眼于精准医学,推进临床医学教育,加强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医学遗传学的临床应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普及社会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对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思维等进行了改革。
1 改进课程内容设置
我们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为目标,根据医学专业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医学遗传学课程,而课程的设置、编排等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进程、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质量。因此,课程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1]
首先,对于基本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我们将围绕遗传病开展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让学生对遗传病基础有一定了解,课堂抽查课前预习效果。课堂上从临床遗传病常见病例着手,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其发病机制,如何导致疾病发生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然后系统地介绍遗传物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再从临床遗传学角度开展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基本知识点和原则逐点介绍。
其次,根据医学遗传学课程发展需要,我们新增加生物信息学内容,介绍如何利用信息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技术,收集、整理、研究目前快速发展的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序列测定、结构解析和代谢组等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实例,讲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通过病例为示范,引导学生将生物信息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我们实验室收集到一个高度近视的隐性遗传家系,致病原因未明,我们先采用基因芯片进行连锁分析定位致病区间,然后对两个患者和一个正常人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指导学生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对三个样本的测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测到的患者共有的而正常人没有的外显子区间影响功能的纯合突变进行初步筛选并对定位致病区间的突变在家系内进一步筛选验证,最后成功定位到3号染色体189713156位置上的NLEPREL1基因一个GLN氨基酸的终止突变。该基因与胶原蛋白的装配和稳定性有关,此突变与带有白内障和玻璃体视网膜退化表型的非综合征型高度近视有关。这样的案例式教学法不仅巩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涉及数千种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前沿性并存的特点。[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及相关遗传病的研究进展,我们同时开设了“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课程。“医学遗传学研究进展”是一门以“医学遗传学”课程为基础的课程,它着眼于现代医学遗传学最新最受关注的领域,旨在让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它的课程内容紧跟国内外前沿,针对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内容和最新进展设置讲座内容,结合教师当前研究的科研项目进展加以讲解,促使学生了解和关注医学遗传学的前沿进展。该系列讲座强调结合基础科学和临床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眼界,掌握最前沿的科研进展。
2 改革课程体系
绝大多数疾病均与遗传相关,临床中每个科室都应不断更新对相关疾病的知识,因此我们在临床医学范畴下的二级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应增加相关医学遗传学内容的介绍。例如,消化系统专业课,我们将增加消化系统的遗传学基础知识的介绍;神经内科专业课程,我们拟设置专门的神经内科遗传病及致病的遗传学基础的章节,系统介绍神经内科常见的遗传病种类、遗传学基础、分子和细胞系诊断方法以及相应的遗传咨询要点。
将基因组学作为一个大平台,根据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上课的比重都不一样,把基因组医学与疾病基因组学灌输到临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授核心知识点,并且把基因组医学、遗传病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等理念贯穿到临床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从基因组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防治与治疗的重要观念。通过打破常规,教授新的医学遗传学理念,以鼓励学生不拘泥传统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让个体化医疗这一概念从理论中走向生活。
3 转教学思维,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
在教学上,我们率先突破常规的循征医学思维模式,建立以基因研究为导向,提倡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精确寻找到疾病原因和治疗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亚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这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3]美国总统Barack Obama在今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宣布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该计划的提出是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发展的方向。[4]我们顺应时展潮流,率先将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的理念引入课堂,不断渗透精准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从基因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观念。
为引领学生建立个体化医疗的观念,需要我们加强各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现有的教学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我们积极推进与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预防医学、材料学、计算机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既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流,又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模式。通过交叉学科的建设,学生将本科专业知识和医学遗传学知识重新组合,更具创新性思维。我们还成立了“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医学遗传学领域来,学生在实践课题或项目的设计当中,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并引进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的优势来弥补自身不足。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高效准确地处理数据显得愈发重要。以医疗大数据作为支撑,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是“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数据分析平台。我们与生物信息专业进行合作,将临床诊断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再将分析的结果反馈到临床中去,建立个体化医疗。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不但传授医学遗传学核心知识点内容,而且将精准医学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从基因水平上考虑对疾病诊断与防治的重要观念。
医学遗传学发展非常迅速,基因组学技术和规模化的特征将会延续并发扬,大数据、复杂信息、新概念和新知识等等,都在不断地催生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思维境界。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和各类“组学”研究,最终将汇集在一个或者数个生物学命题下(比如癌症、代谢疾病、脑发育与认知等),形成一种整合性、更高层次的“数据―信息―知识”消化和理解过程。[5]作为医学遗传学教育工作者,要针对未来生物医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发展,整合基因组生物学新的学科前沿,运用新的概念和技术,将“3P”医学时代――预测 (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实现个体化(Personalized)治疗的理念融入临床医学教育中, 为实现全社会“从实验室到病床”、“从实验室到家庭和个人”的卫生与健康保障,及时地、有效地提供专业人才。
*通讯作者:夏昆
L芟钅孔手焊孟钅坑?015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年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15年中南大学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计划和2016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金波,朱金玲,侯霞,张玉萍,刘爽.构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医学遗传学课程体系改革[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6:3106-3108.
[2] 刘迎春,邹起练.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7-49.
[3] 本刊综合.曹雪涛院士谈精准医学[J].人人健康,2015.7:14-16.
[4] Ashley EA. The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A New National Effort. JAMA.2015;313(21):2119-2120.精准教学的概念篇2
体育教学中动作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是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因此,体育教学中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可见,教师的示范对于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目的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教师示范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
动作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体育教学中初次的动作示范是非常重要的,其示教效果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教学的质量和进程。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谈谈在这方面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示范动作一定要演示得正确.新授动作一般是学生们从未了解和接触过的东西,第一次认识和了解到的动作形象,将会使他们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可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的示范动作演示得不正确就会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错误的动作概念,错误的概念一旦形成,要纠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教师一定要非常重视初次动作示范的质量,应力求达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们在一开始就建立一个正确的优美的动作形象。二、示范动作切不可造成失误。新授课时,教师轻快优美的示范动作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收力和诱导力,有利于学生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心境和心理生理条件。相反,教师的示范动作笨拙费力、不协调,则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和打消学习积极性。
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精准的示范可以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使人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殊的欲求倾向,并力求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点。
精准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到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满意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产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
精讲多练是一种综合式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中精讲多练是在教师示范、讲解指导下,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各种技能练习,这里所说的技能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各种体育动作。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经济地利用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是搞好精讲多练的前提。精讲多练的要义是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大的讲解效果,争取更多练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虑运用这一教法之前必须吃透大纲、教材,了解学生实际。根据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教授体育技能。另外,要教新的技能动作不管课前做的准备有多充分,课上一定要有个好的组织形式,在这里一开始做新动作示范就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出错。
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步成熟,尤其是中学生男女性别差异的增大,加之教学中动作技术难度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动作学习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时,处理不好,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好意思或不愿学甚至害怕的心理障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安排队形,充分考虑动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示范的位置和方向,尽可能做到多方位教学,以解除学生的不必要的思想负担。示范前,还应注意分析动作的结构和要求,要考虑学生观察动作的角度,讲究动作示范的各个“面”。可采用正面、镜面、侧面、斜面和背面等。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如篮球防守中的左右移动。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侧面示范,如跨栏跑的“摆动腿”上栏动作和“起跨腿”后蹬提拉动作等。我认为示范一定要多元化,不能只是单一背面示范,应该在一定的时候选用一定的方法。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时,我认为老师应该做镜面示范。原因有两个:第一,如果你做背面示范根本就看不到学生的情况,不能及时的给学生以帮助。第二,就算你讲的十分清楚了,他们也会很有可能的出错脚、伸错手,所以我建议体育老师在教体操时可以试试镜面示范。精准教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法律教育;司法考试;精准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96-06
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或称通识教育、学术性教育),强调培养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法律人,同时为法律高级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是职业教育(或称应用性教育、精英教育),强调应当让学生获得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法官、律师、法学研究工作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两种观点的取舍在法学教育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各有一批法学家和法教育机构支持,从而形成了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不同模式。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之一是有职业倾向的基础型法律人才,这种职业倾向应当是多元化的。从社会需求来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大体上有三类:一是应用类法律人才,即实践型法律人才和复合型法律人才;二是学术类法律人才,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三是辅助类法律人才,主要是辅助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工作。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种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而非任职考试。通过司法考试,是法学毕业生迈向法律职业的第一道门槛。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特别是在考试的形式、科目、内容以及考试的通过率等方面,都会对法学教育产生影响并提出挑战。本文结合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如何适应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一、法学本科教学与司法考试
国家司法资格考试主要测试考生所应具备的法学专业知识、法律案例分析、法律文书撰写、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它向法学教育界传达这样的信息,即法学教育是应用教育,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此,有学者提出法学教育不是职业教育、法学教育不同于法律教育。其依据是:其一,法学教育是理性教育,法律教育是感性教育;其二,法学教育是理论教育,而法律教育是实践教育;其三,法学教育是关于法学领域中的“为什么”的教育,法律教育是关于法律领域中的“是什么”的教育;其四,法学教育要培养的是法学研究工作者,而法律教育要培养的则是法律工匠。其言外之意是我国的法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文教育,而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法学教育则是一种低层次的职业培训教育、法律工匠教育。从教师“愿意把最好、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职业角度,从个人潜心学习法律多年并形成的一些粗浅理解来看,笔者同意这种观点。但是,换个角度,学生如何看待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呢?
按照现行制度,法学院本科生在三、四年级就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假如司法考试合格率像日本曾经坚持的那样压得很低,只有2%-3%,那么只有极少数非常自信的学生才在本科阶段参加司法考试,不会对教育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目前中国司法考试合格率已经达到20%以上,跃跃欲试的本科生会不在少数,其影响就不能忽视了。在我国多年来就存在着法学本科生“招生热、就业难”的问题,而通过司法考试,必然能增强法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目前社会上司法考试辅导班的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并且价格高昂。为了“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许多学生会选择参加“全封闭班”、“保过班”,其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成为家长一笔不小的“就业准备经济支出”,而辅导班的学习环境、居住安全等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因此,法学本科教育中应该增加以司法考试为参照的学习内容。
二、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课程计划的修改
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以理论性和程序性的知识点讲授为重点,着重研究民事诉讼理论和民事诉讼程序,培养学生运用诉讼手段保护合法权利的能力。从教学内容来看,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内容和司法考试的考察内容基本一致,分为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当事人理论、管辖理论、证据理论、程序理论、执行理论、涉外民事诉讼理论等几部分内容,这体现了民事诉讼法的教学和司法考试对民事诉讼法的考察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但是由于司法考试侧重案例考核,民事诉讼法的教学中需要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目前,以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为例,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授课时间为48课时。在短短的48课时里讲解22章的内容(涉及上百个知识点),而且要做到内容讲解全面,知识点讲解透彻,每堂课的内容安排都非常紧凑。为了满足加大案例教学的需求,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增加现有课程的课时量(例如,海南大学的民事诉讼法课程,其本科教学学时为72学时),将课堂讲授课程分为民事诉讼法理论课和案例讨论课两部分,两部分的课时比例可以在2:1到1:1之间,其中,民事诉讼法理论课的比重较大。案例讨论课上可进行学生讨论、案例竞赛、课堂辩论、习题讲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的探索。二是开设专业课和选修课来分散课程内容。在某一门课程内容太多的情况下,可以将该门课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程来加以讲解和学习。目前,在法学本科教育中,民法、商法、经济法等课程已开设专业课和选修课。民事诉讼法课程可以开设证据法、ADR、仲裁法等课程。但是,在进行课程划分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1)民事诉讼法的各部分内容之间联系性较强,如果强行分割会破坏学习的连续性;(2)民事诉讼法的各部分内容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独立的国家立法。这两个问题无疑是制约民事诉讼法课程划分的重要因素。
三、民事诉讼法本科教学应突出“精准教学”的特点
本科法学教育,多年来承继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所开设的课程侧重于法学理论,而司法考试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法律知识或司法解释的理解力,从考试方式看,则比较多地反映出是在考察考生对有关法条和司法解释条款的记忆力。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显然不是目前大学法学教育所强调的。另外,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要求答案的唯一性,“准确性”是出题者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和答案的评判标准。为了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学生必须做到准确地记忆法条、准确地辨析概念、准确地判断程序。因此,民事诉讼法理论教学方式中应突出“精准教学”的特点。
(一)概念的精准辨析
进行概念的精准辨析,可以分成以下几个过程:
1.概念层级分类。即区分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采用层级的方法,将概念进行归类和比较。以管辖制
度为例,如果将管辖作为上位概念,其下面可以有三层下位概念:第一层下位概念为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的下位概念为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的下位概念为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级别管辖的下位概念又可以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一审管辖的案件,地域管辖的下位概念又可以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专属管辖、共同管辖、协议管辖。
将概念进行层级分类,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诸多概念的结构梳理,并不能直接回答司法考试中的试题。为了准确答题,下一步需要做的是概念的细节比较。
2.概念细节比较。即将同一层级的概念之间进行区分比较。例如,级别管辖的下位概念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四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属于同一层级的多个概念,为对其进行准确区分,可进行“三步比较法”:第一步比较,依据级别管辖的一般准则和特殊准则,得出基层法院管辖与另外三级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差异――审案件通常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审理一审案件。第二步比较,依据法院的主要工作职能,得出中级人民法院与另外两级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差异――中级人民法院仍以审案为主,在某些情况下会审理一审案件,但是,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职能是指导监督下级法院的案件审理。第三步比较,依据是否重大案件以及是否对自己认为应该审理的案件具有管辖权,得出高级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范围差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但对自己认为应该审理的案件没有管辖权。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自己认为应当审理的案件均具有管辖权。经过“三步比较法”,可以清晰得出四级法院管辖范围的区别(见图1),也可以直接解答司法考试的试题。
这里以司法考试中的一道单项选择题为例来进行1分析:
(2009年卷三第35题)关于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一审民事案件原则上由基层法院管辖
B.涉外案件的管辖权全部属于中级法院
C.高级法院管辖的一审民事案件包括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
D.最高法院仅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
将题目的选项与上图进行比较,发现A选项正确,符合级别管辖的一般准则和特殊准则;B选项错误,不符合中级人民法院的主要工作职能;C选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才有权管辖自己认为应当审理的案件,高级法院无此职权;D选项错误,最高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和自己认为应当审理的案件。
需要注意的是,概念精准辨析的方法在应对辨析型试题时发挥的作用较大,在应对案例式试题时发挥的作用较小。
(二)案例分析教学法中的精准法条记忆
1.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一种改进。“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法学教育中非常普遍,基本采用老师讲解、学生听课做笔记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促进学生对法律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与社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符。而案例分析教学法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案例分析教学法始于哈佛法学院,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真实判例或虚拟案例,让学生从分析个案中了解法律的基本理念、诉讼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并被誉为掌握法律思维方法和法律技术的新型的最佳教学方法,目前已成为美国法学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称为哈佛模式。
回答案例分析题,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能力分析案件涉及到哪些法律关系;其次要求学生知道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内有哪些相应法律规定。笔者举一个合同案件的管辖的经典案例来分析:
A县与C,D、E、F四县相邻。A县某加工厂与B县某食品厂于1996年10月8日在C县签订一真空食品袋购销合同。其中约定:“运输方式:加工厂代办托运;履行地点:加工厂在D县的仓库。”“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在E县仲裁委员会仲裁,也可以向C县和E县的人民法院起诉。”合同签订后,加工厂即在其设在E县的分厂进行加工,并在F县车站发货。食品厂收货后即投入使用。因真空食品袋质量不合格,致使食品厂已封装和销售出去的袋装食品大量腐败变质,损失6万多元。两厂之间协商多次未果,食品厂的法定代表人即找到律师陈某咨询。最后提出:“怎么起诉都可以,但必须在我们B县法院打官司。”现问:
(1)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此纠纷应通过仲裁解决还是应通过诉讼解决?请说明理由。
(2)E县法院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
(3)C县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请说明理由。
(4)D县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请说明理由。
(5)F县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请说明理由。
(6)A县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请说明理由。
(7)如果你是陈律师,能否满足食品厂提出来的要求?为什么?
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包括: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合同案件的协议管辖、合同案件的特殊地域管辖、侵权案件的管辖。其中,关于仲裁与诉讼的关系和侵权案件的管辖,法律条文中规定的非常明确,学生在精准记忆法条的前提下即可准确答题。确定A县法院、C县法院、D县法院、E县法院、F县法院是否有管辖权,是本案的难点。
2.引入“记忆口诀”辅助精准法条记忆。对任何知识的考察,都必须以知道该知识为前提,因此对知识的记忆是掌握知识的一个必备前提。虽然法学教学的内容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法学思维的培养,但是结合法条的讲授更有针对性。精准法条记忆并非意味着就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记忆,是能够灵活运用的记忆。精准法条记忆本身包含灵活的应用能力。为了进行精准的法条记忆,可以引入“记忆口诀”(例如,民事诉讼之地域管辖歌)等辅助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背书”负担。需要注意的是,“记忆口诀”只能辅助教学,不能替代法律条文的讲授。“记忆口诀”文字简练,具有方便学生记忆的优点,同时,其文意晦涩、不易明白,教师在讲解“记忆口诀”时应多下功夫,可考虑以结合法律条文的方式(类似于语文老师讲授文言文时,逐句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的方法)进行讲授。
3.法条深度学习。通过精准法条记忆法,学生对于中等难度的案例分析题应该可以做到轻松面对,但是遇到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案例分析题尚有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答司法考试第四卷的案例分析题,有必要对重点法条进行深度学习。以上文提到的案件为例,合同案件可以适用协议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两种管辖制度,涉及法律条文多,法律关系复杂,回
答困难,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合同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需要从时间、条件、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1)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管辖的法院,那么在该协议管辖生效的前提下,可以排除特殊地域管辖在该案中的适用。(2)协议管辖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以书面的形式选择唯一的法院作为案件的管辖法院。(3)在协议管辖中,双方当事人可以从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被告所在地、原告所在地这五个地区的法院中选择一个法院进行管辖。(4)协议管辖不能违背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5)当协议管辖无效时,合同案件适用特殊地域管辖,即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6)如果合同已经履行,需要区分合同的实际履行地和约定履行地。在两者不一致的情况下,应由实际履行地的法院进行管辖。(7)如果合同没有履行,则在约定履行地的法院进行管辖。(8)如果合同没有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见表1)。
将案例中的多个法院进行分类整理,A县是案件的被告所在地,A县法院具有管辖权;C县是合同的签订地,同时,C县法院也是协议管辖中双方当事人选择的管辖法院。但是由于双方当事人选择了两个法院进行案件管辖,违背了协议管辖的条件,故协议管辖无效,C县法院不具有管辖权,同理,E县法院也不具有管辖权;D县是合同的约定履行地,但合同的实际履行地为F县,当约定履行地与实际履行地不一致的情况下,实际履行地的法院具有管辖权,因此,D县法院不具有管辖权,F县法院具有管辖权。至此,该案例分析题回答完毕。
(三)精准程序判断
如果将法律进行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之列。民事诉讼法的英文表达为civilprocedure law,直译即为民事程序法。以民事一审普通程序为例,该诉讼程序具有合议审判、审限较长、纠纷复杂、程序严格等特点。时间的先后性、诉讼环节的衔接性形成诉讼程序“独一无二”的魅力,证据、诉权、审判权等内容在诉讼程序中的穿插丰富了诉讼程序的内涵。为了对诉讼程序进行精准判断,可以分三步骤进行教学:(1)程序图,即先以程序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审普通程序的诉讼脉络,帮助学生形成诉讼环节存在“时间先后性”的认识,强调诉讼程序的“一维”属性,即时间的不可逆转性。(2)三阶段集中讲解,即对一审普通程序分成审理前、审理中、审理后三个阶段集中讲解,强调诉讼程序中的重点和难点,可结合司法实务来讲解诉讼程序。(3)诉讼理论的对号入座,即将程序公正、诉讼效率、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等诉讼理论穿插到一审普通程序的讲解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以上“三步骤”的教学,让学生在准确把握诉讼程序的基础上,还能对司法改革、诉讼公正等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宪丹,王红,建立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与法律教育的改革[J],法学,2001,(10).
[2]徐鹤喃,郭立新,统一司法考试研讨会综述[J],环球法律评论,2002,(春季号).精准教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导数;中专数学;数列;方程;切线问题
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导数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大家用来处理各类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整个数学领域以及数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导数区别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中专数学添加了新鲜的数学知识,增加了中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导数的基本内容包含了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在更多的科学领域都有所应用,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技、工程学甚至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经济学等社会自然科学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中专数学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一些初等数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运用导数知识进行完美的解决,以下是利用导数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实例,证实出山了导数应用的强大之处。
1 运用导数针对曲线切线问题的应用
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习题类型之一是进行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如果采用初等的中学数学知识来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求解过程困难。运用导数中的几何意义(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进行对问题的解决可以简单地对这类型问题进行处理。
6 结语
总而言之,导数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方面还有很广泛的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师,通过对导数知识的以及微积分知识的掌握,可以对中专数学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教学作用。所以中专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把导数在数问题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掌握数学学习通法,简化繁杂的数学问题。导数应用所涵盖的层面有很多,所以进行导数学习时,除了需要对导数概念、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此类的基础知识进行精准掌握,对于利用导数在函数单调性和最值、曲线的切线等问题上的应用也需要进行对中专学生进行要求。与此同时导数作为中专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有机的把每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对于中专数学的教学与学习,都有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数学通报,1983(5)精准教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物理概念教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充分重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与时俱进地将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引入到课堂活动中,将物质概念变得更为生动而直观,从而切实提高概念教学实效;本文采取理论与案例结合方式,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实效性,以飨读者.
一、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科学构建概念
初中物理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图式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材料,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物理概念的学习中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使得学生获得丰富知觉与感觉图式,从而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物理概念有关的各类矛盾现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提问手段唤醒学生记忆,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知觉,积极把新的物理感性素材同化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去,从而恰当找到记忆的“衔接点”,使得学生精准了解自己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什么相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新了解的信息和旧知识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如果有的话在什么位置出现了什么矛盾.这就有助于学生排除与发现旧概念的影响,从而为构建新的物理概念做好了准备.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中《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在死海漂浮的视频,并提问他们为什么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然后再播放实验:将小木块、压扁了的易拉罐放在水槽中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而压扁了的易拉罐沉到了水槽底.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木块受到了水的向上作用力,压扁了的易拉罐没有受到作用力呢?很多学生回答“是”.有的学生回答水只会对自己密度小的物体产生作用力.教师可先不评价学生的回答,将压扁的易拉罐恢复原状后放回水中,当学生看到它也能漂浮起来都感到很吃惊.教师这时可告诉学生: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液体的浮力,这也是人们在水中搬运重物更轻松的原因.
二、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抓住理解概念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出与概念相关的感性材料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并逐渐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建立新概念的过程也是将客观材料主观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借助课堂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努力思考,从而逐渐排除物理现场中的无效因素,挖掘出与概念形成有重大关系的核心因素,从而获得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概念时,教师就可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抓住浮力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得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物理教材中是这样定义“浮力”的: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但是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一一记录实验中弹簧秤读数.实验中体积不同但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铁块,上端用绳子悬挂在弹簧秤先浸泡在水中,同学们会发现悬挂铝块的弹簧秤读数小于铁块,在更改铝块外形后弹簧秤读数不变;再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与铝块再次放到油中,弹簧秤读数均变大.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牙膏管放在水中的实验:处于正常状态的牙膏管漂浮在水面,而将牙膏管揉成一团后再次放进水中后下沉.实验播放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就几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浮力的各种因素,最终学生在对比中抓住了影响浮力的因素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
三、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精准应用概念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物理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而学生在单一的物理概念习题训练中很难对概念有精准的掌握.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度越高的教学情景,越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依据这一特点,初中物理教师就可从构建的蕴藏有物理概念的物理模型中提取出新的概念依存关系及内涵关系,从而为学生展出更加生动、丰富的概念内涵关系图,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应用题中各种矛盾现象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摩擦力”概念时,就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物理教材将“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或有运动趋势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定义为摩擦力.由于摩擦力较为抽象,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就可将其设计到具体的应用题情景中进行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应用题“一只小老鼠在马路上发现了一块重为300克的方糖,可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它怎么也推不动,于是叫来了5个同伴一起推,已知方糖与马路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5,请问老鼠们至少需要多大的推力才能移动方糖?”并借助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新颖生动的形式激起他们很大的学习兴趣,并对影响摩擦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很快列式算出了答案,对摩擦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了应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的内容,概念教学实效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深层次学习物理知识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多媒体教学法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法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帮助学生将艰涩、抽象的物理知识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最终切实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实效.精准教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媒体应用 简约高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积极领会和实践新课改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丰富多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热热闹闹,多媒体的应用生动形象,教学环节愈发精致,教学形式异彩纷呈,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得到激发,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没有注重课堂教学的简约性,很容易使教学形式化和盲目化,学生被激发的只是表层的兴致,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未能得到内化提升,情境创设容易出现牵强附会,合作探究容易停留在表面,多媒体的过多使用会让学生抓不注重难点,产生迷茫,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说没有简约就没有高效。如果能突出课堂教学的简约性,在教学中还原课堂质朴的内在美,让学生在简约宽松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激发情感,产生兴趣,主动合作探究,构建知识体系,将使课堂变得简约灵动,让课堂教学达到简约高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绽放简约灵动之美。
一、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学目标的精准确立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简约灵动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教学目标尽可能的精准简约,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把握整体性
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核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方法与过程中进行的;“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科学的方法与过程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获得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中产生兴趣并获得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的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出发,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目标高度整合,进而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注重层次性
三维目标之间紧密联系、错综复杂的关系,要求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章节的联系、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体验水平,做到具体明确,相互关联照应,逐渐递进,进而确立灵动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确立,有助于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激发情感,产生兴趣,主动合作探究,构建知识体系。
3.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做到语言表述的精准性
三维目标的语言表述在考虑目标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简洁明晰,要注意避免“知识与技能”的僵化,“过程与方法”的形式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虚化,建立精准的教学目标。
例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简明的教学流程的开展
教学流程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学流程的简明开展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简约灵动的核心。只有教学流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简明,才有整个教学流程的简明。下面谈谈高中化学课堂中几个重要环节的简明开展。
1.简明的新课导入情境创设
导入情境简洁、真实、自然,可以瞬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聚敛思维,把学生快速带入课堂场景中。
【案例1】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新课引入:
现场展示红酒瓶,让学生观察红酒瓶上的标签,找到红酒的成分。学生发现红酒中含有二氧化硫。教师提问:为什么 有毒 的二氧化硫可以出现在红酒中呢?就让我们走进二氧化硫,解开大家的疑问。
【案例2】 《氮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新课引入:
用PPT展示一副关于“魔鬼谷”的照片,简要描述相关故事。教师提问:在闪电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反应与产物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氮的循环”。
2.简明的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的设置在简明的前提下,更应注重灵动性,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富有趣味,难度适合,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案例3】 《氮的循环》(第二课时)之“氨气的喷泉实验”的问题情境创设:
(1)实验装置中胶头滴管里面装的是什么物质?操作的时候先挤一下胶头滴管是什么目的?为什么可以形成喷泉?(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上升到原理的高度,可以提升学生思维深度,让课堂教学富有灵性)
(2)如果将烧瓶里的气体换成氯气或二氧化碳,可以产生喷泉吗?具有什么性质的气体可以引发喷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完成喷泉实验的原理)
(3)如果用氯气或二氧化碳来完成喷泉实验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
(4)如果胶头滴管忘记装水了,能不能想个办法完成喷泉实验呢?(问题切合实际又充满悬念,让学生有强烈的回答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5)根据喷泉实验完成的原理,你如何理解导管内空气存在对喷泉实验的影响?(从原理出发,结合实验装置实际,突破关键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性)
3.简明的实验演示
为了能在课堂教学中演示简明的实验,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可能引起实验演示出现意外或时间拖长的因素有相关的准备对策,对一些操作较复杂、时间相对较长或污染严重的实验,可以提前在实验室做好实验,用手机录像后编辑播放。这样可以使实验过程简洁化,现象明显,不污染教室又不失真实,还可以多次使用。
4.简明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置从教学目标出发,简明、难度适宜又有层次性,达到对新课学习内容及时巩固提高的目的。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中可设置如下练习:
(1)有关氮气性质描述的选择题。
(2)有关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性质描述的选择题。
(3)判断氮气与氧气、氢气、镁条反应中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的选择题。
(4)判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中二氧化氮做氧化剂或是还原剂的选择题。
(5)有关“氮的固定”概念的选择题。
(6)“雷雨发庄稼”中有关含氮物质的转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简明的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应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小结。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课堂小结。
本节的学习目标:
(1)氮的固定;
(2)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及转化关系。
本节的学习方法:
(1)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2)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3)比较法;
(4)知识网络化。
6.精炼的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概念原理时要尽量做到精炼。质疑问题要“点穴”到点,解析疑惑要“点拨”到位。如《氮的循环》(第一课时)分析可逆反应概念,重点强调可逆反应的特征是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也就是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三、简练的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虽然有很强大的教学功能,但其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学,应特别注意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基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及学生化学学科观念培养的基础上,突出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趣激情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创设实验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化学概念教学的整合,通过合理、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简约高效。
同时只有简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更加完美地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作用,使用时首先要找准切入点,要从教学目标的实际出发,有选择性地选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注重精炼使用,要适度、适量,一般只在导入情境、问题创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使用,要制作精致简练的课件,课件的制作要融合简约高效理念。
总之,只有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进行简明的教学流程,加上简练的多媒体使用,才能还原课堂质朴的美。学生可以在简约宽松的环境下获取新知,激发情感,产生兴趣,主动合作探究,构建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绽放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灵动之美,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简约、灵动、高效!
[ 参 考 文 献 ]
[1]赵晨,胡志刚.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应当简约化[J].化学教育,2013(4):34-35.精准教学的概念篇7
关键词:字本位字组商务汉语词汇教学
一、引言
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还是“词”?这是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徐通锵先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对现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字本位”理论,其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2005年出版的《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一书中。
“字本位”和“词本位”的争论源于汉语的特殊性――“字”。汉语的“字”是形、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字”具有很强的组合能力。正因为汉字三位一体的特点,部分汉字具有印欧语中“word”的功能,因此,汉语“词”概念的界定显得不如“字”那么简单。
找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汉语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位的认定,决定教师对教学法的选择,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近几年,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入发展,专门用途汉语,尤其是商务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学生的青睐,国家最新研发的商务汉语考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商务汉语热。那么商务汉语的教学中,哪种理论的应用更为有效呢?本文将从商务汉语词汇教学的角度,对“字本位”理论及其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论证“字本位”理论的有效性。
二、字本位理论概述
字本位理论从“字”出发,阐述了汉字的理据性、核心字和字组的生成方式、字组的语法性意义及汉语语句的结构基础等内容,系统建构了区别于印欧语研究框架的字本位理论体系。其中,与商务汉语词汇教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关于字和字组的论述,分析商务汉语词汇的特点与教学之前,本文先就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
1.汉字的结构具有理据性,汉字的识别以字形编码为主
汉字是根据字义的理据创制书写的文字。汉字的结构具有理据性,汉字形声体系的理据载体就是形与声,从两者的组合关系中衬托字的理据,因而对它的研究需要讲求“文字的变化和构造”,“注重构造化合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研究语言基本结构单位的构造原则(徐通锵,2005)。语言研究首先要研究字形和字义,探求其理据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也是基于汉字具有理据性的特点。
汉字研究的重要性在语言习得研究中得到了有利的印证。根据彭聃龄(1997)等人的研究,儿童对汉字的识别以字形编码为主,整体识别先于部件识别。对外汉语教学界在长期实施词本位教学之后,对教学法进行了反思,张朋朋(1992)对当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本位教学法提出了异议,并在字本位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著名汉学家白乐桑(1997)曾经呼吁,应在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中,正确处理中国文字和语言特有的关系,否则,汉语教学将会面临危机。
2.核心字和字组的生成:“向心”、“离心”和“同心”
字在汉语编码体系中具有两种作用,即既可以独立表达一个概念,也可以和其他的字相组合表示一种语义特征。汉语的大部分字都兼有这两种功能(徐通锵,2005)。汉语可以用少量的字组配生成大量的语汇,能生成的字组越多,生成能力就越强。从汉语字、词的发展轨迹来看,先有独体字,后有合体字;先有单音节词,后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字、词所表达的概念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宽泛到具体的过程。
徐先生的研究首先着眼于在汉语的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字组,作为考察的参照点的字就被称为核心字。汉语的单字表达抽象、笼统、宽泛的概念,只有跟另外一个字组合,才能使意义具体化。核心字在字组中的位置可前可后,位于前,表“义象”,限制和支配后字的意义范围;位于后,表“义类”,含义抽象、宽泛、笼统。
“字本位”理论借用布隆菲尔德的“向心”和“离心”的概念,分析字义的组配规则,以汉字在字组生成中以少驭多的功能为依据,从核心字的统一视角梳理出汉语的语汇系统。字组生成过程中,核心字为已知项,与之相组配的开放的集中的字为未知项,未知限定已知的字组为向心(如白水、活水、废水等),已知支配未知的是离心结构(如水表、水井、水路等)。除了”向心”和“离心”之外,还有已知和未知语义指代关系相同的“同心”结构。
三、商务汉语词汇的特点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商务汉语的教学对象应为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商务人士,即商务汉语教学的起点是初级以上汉语水平。
商务汉语与通用汉语不同,商务汉语作为较正式的语体,首先,要求使用者用词精准、简练,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其次,随着中外经济贸易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商务领域出现了顺应时代需求和变化的新词新语。因此,商务汉语词汇在功能上,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
然而,我们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发现,同声异义字的误用、近义词的混用现象时常发生,而这种貌似简单的错误,很容易引起商务交流中的误解,从而影响商务活动的预期效果。
1.准确性
商务场合包括商务交际、商务谈判以及各种层次的会晤,要求参与者用词精准、简练。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语域(registers)”的概念,以此解释语言使用中由于场景、交际者、方式等语言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语言变异。商务汉语作为专业用途汉语,属于特定的语域,要求语言使用上的精确性。以《商务汉语考试大纲》的《商务汉语常用词语表》为例,2457个词由500个左右的汉字组成,由同一个核心字组成的一组词之间的差异虽然不大,但在语体、语义、语用上均不可混用。以“保”字为例,《商务汉语常用词语表》中,以该字为首字的词和词组有“保存、保修、保修单、保修期、保障、保质期、保额、保费、保价、保税区、保险、保险箱、保有量、保证金、保证人、保值”等16个,其中“保额”和“保费”之间,“保价”和”保值”之间的差异有语义的,也有语体上的,使用准确与否全在对一字之差的把握中;而“保修期”、“保修单”中的“期”、“单”等则只取了“期间”、“单子”中的核心字,达到了用词凝练的效果。
2.时代性:外来语和缩略语
商务汉语的词汇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跟整个语言系统一样,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些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新语应运而生。《商务汉语考试大纲》中就有不少这一类的新词,如外企、网上交易、性价比、退税、人力资源、软着陆、贸促会、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因特网等。仔细考查其构词特点和语源特点可知,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词汇当中有缩略语,如外企、贸促会等;有外来语和汉语词的合成词,如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因特网等;还有以旧语素组合出的新概念,如退税、软着陆等;还有直接借用英文结构,用汉语固有成分表示新的概念的,如性价比、人力资源等。
四、字本位理论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汉字具有理据性,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语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和多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都是以核心字为中心,以“向心”、“离心”或“等心”的方式组合而成。商务汉语词汇在概念的表达上,凸显准确性和时代性,要求使用者语言简练、精准、得体。鉴于这些特点,商务汉语词汇教学应改变之前只讲词义、不讲字义的教学法,探索从字到字组,再到语用的新的教学方法。
1.双音节词的教学
虽然“字本位”理论已经得到学界广泛的认可,但是翻开商务汉语教材,不难发现,词汇部分还是以词义讲解和词语搭配为主,还没有一本书是真正从“字本位”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字义的。汉字核心字的构词能力较强,一个字可以组成几个或几十个字组。如果不分析这些组合中的字,学生就会混淆这些具有共同成分的字组。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只记得双音节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字对,另一个字错的情况,这也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因此,对于双音节词,我们要进行逐字讲解,并与具有同一个核心字的其他字组进行比较。如讲授“退税”一词时,讲解“退还”之义外,还要强调“税”的语义,以免学生在使用中,只记“退”字,或与“退款”、“退货”等词相混淆。
2.新词新语的教学
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新词新语有的完全来自外来语,有的是外来语和汉语固有词的组合,有的来自旧词新义,有的则是缩略语。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教学中对字的分析必不可少。如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因特网等,是三音节以上的词,如果不分析其中的成分,学生很难记忆,更不用说正确使用了。讲授这些词时,要将外来词部分和汉语固有词分开,其中“斯”、“特”等是汉语借用外来词时常用的成分,无特殊意义,是外来词中约定俗成的用字,因此,我们也要对此进行讲解,以免在书信往来中产生混用的情况。
缩略语的教学更应突出“字本位”教学,如不分析字义,即便是母语者,也无法理解词义。如外企、外贸、贸促会等词,首先要讲解“外”、“企”、“贸”、“促”等字的词义,再讲解其构词法及词义。
3.对构词能力较强的核心字的讲解
有些汉字构词能力极强,如本文提到的“保”字,仅《商务汉语考试大纲》所列词汇中,就有16个以“保”为首字的字组,还有以其为第二个字的“参保、承保、担保、投保、投保人、投保书、退保”等7个字组,共组合成23个“保”字组。
对于构词能力较强的字,首先要分析其义项,并逐个举例,向学生展示这些义项组成的字组,还要分析这些字组的组合关系,如“向心”、“离心”或“同心”,揭示这些字组的形成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分析生词、猜测词义的能力。
五、余论
商务汉语词汇和其他通用汉语词汇不同,强调使用上的准确性和时代性。商务汉语词汇中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涵义,商务汉语词汇要求使用者用词凝练、精准。商务汉语词汇系统中还有大量的新词新语,以赋予旧语素以新义或紧缩的方式生成。商务汉语词汇的这些特点,凸显语素在构词上的重要性,因此,以“字”为“本位”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如果说“字本位”教学是“分”的教学,“词本位”则是“合”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合”的教学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初级阶段,本来就以单音节词为主,过分地强调“分”,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但是,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应渐趋精准,因此,在“分-合-分”的循环中,“分”始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即“本位”。
参考文献:
[1]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徐通锵.汉语结构的基本原理――字本位和语言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3]赵金铭.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张朋朋.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J].世界汉语教学,1992,(3).
[5]彭聃龄,丁国盛.中文双字词的表征与加工(上)[J].心理科学,1997,(4).
[6]彭聃龄,丁国盛.中文双字词的表征与加工(下)[J].心理科学,1997,(5).
[7]刘晓梅.“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0).精准教学的概念篇8
关键字:示范课;展示概念;引领现实;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崔志钰(1974- ),男,江苏省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浙江大学教育硕士,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中职教育教学。
在江苏省职业学校“示范课”“研究课”评比活动(以下简称“两课”评比)在全省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作为这项赛事的最高荣誉——“示范课”,它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如何才能上好示范课?“示范课”给我们的日常教学又会带来什么?笔者结合自己的参赛和评审经历,作一“个性”的诠释。
一、示范课:展示概念的核心要素
有人把示范课形象地比喻成“概念车”,“概念车”是通过展示新颖、独特、超前的构思,反映人类对先进汽车的梦想与追求。形同“概念车”的示范课,包含哪些核心要素?这些核心要素又该如何通过“车展”“亮”出来?
1.精准的教材把控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相关的教材也完成了意义的重构,实现了“新老交替”,有的还推出了第二版甚至是第三版。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例,已从原有的学科体系、知识取向转变为项目体系、能力取向,实现了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展开为主线,以任务实施为主要学习内容的新型教材体系,第二版又对第一版的部分项目进行了更新和补充。新教材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这就需要在精准把握课改理念的前提下,对新教材有一种透彻的理解,这种理解至少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领会编者的意图,跟上编者的思维,只有这样,你才能对教材中的“学习项目”“学习任务”“且行且思”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每个项目的栏目)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对“问题连连看”“知识小辞典”“技能加油站”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内容组织)有统筹的安排;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辩证地审视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合理解构,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三是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对教材实施必要的二次开发,实现由“静态文本”向“动态教学”的全新跨越。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中介,而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动态的、创造的。坚持用自己的眼光审视教材,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教材,用自己的思想拷问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独特的二次开发,是上好示范课的必要条件。例如,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领域一:令人称奇的小机器——计算机基础知识简介,项目1-2:操作Windows的教学中,对该项目进行了二次开发,一是在不弱化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同时,高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避免使课堂陷入“技术层面”;二是使教学载体更为分明,以虚拟项目之“虚”行有效教学之“实”,实现“教有所托、学有所依”;三是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解构和重构,不再拘泥于常规项目教学,而是以“微型项目”为单元,组织实施、评价项目,使教学无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心理实际、学习实际。将整个项目分解为四个微型项目:北国风光(图形界面操作方法);室内寻宝(文件及文件夹的相关操作);破译密码(控制面板管理);维护家园(安装、卸载软件、系统维护、查杀病毒)。
可以说,上好示范课需要对教材的精准把控,而对教材的精准把控又离不开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只有个性化理解才能实现独特的二次开发,它既是教学理念的下位,也是教学实施的上位,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综合检验。
2.精巧的教学设计
要使示范课具有“示范味”,离不开精巧的教学设计。精巧的教学设计是在对教学对象的深入洞察、教学资源的精准掌控和对教学目标的精确把握的前提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精巧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实施的创新性,示范课不应是四平八稳、老气横秋的,也不应固守在老的框架中,而是要有敢于突破固有模式和框架的勇气,新意迭出、清新隽永,始终在新的天地里眺望;二是将自己的教学风格带入到教学设计中,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既是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其教学魅力所在,示范课必须是有独特风格的课堂,风格就是效率,风格就是形象,风格就是特色,风格就是教师的教学生命;三是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这一文化味是指教师身上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教室内弥漫着的文化氛围、学生身上洋溢着的书香之气,学生不是在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文化的海洋中悄然默化。用文化激活生命、丰富生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文化味是示范课的重要特征。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依托,也是精彩得以“预约”的前提。笔者在“室内寻宝”项目的教学设计时,根据自己对教学要素的整体把握,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寻藏宝图,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藏宝图,二是根据藏宝图来寻宝,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宝物,三是藏宝和互寻,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获得项目合格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充满着“过程利”,又有“终结利”,满足学生“急功近利”的短视心理,进而形成三位一体的生动局面:即表面上是游戏,形式上是闯关,实质上是学习。教学过程细分为分层递进的五个阶段:以利驱动,展现主题;拿关诱导,阶段获利;用“宝”激励,初获成果;怂“他”激将,无形提升;获“师”肯定,修成正果,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深度达成,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
精巧的教学设计是上好示范课的保证,这种教学设计不仅是在工艺、细节上求精致的“技”美;还是一种锐意进取,在思路上求突破的“道”美,是外在精致美与内在思想美的统一。
3.精彩的课堂生成
教学设计是确保“预约的精彩”,课堂生成是产生“无法预约的精彩”。因此,要上好一堂示范课,必须保持足够的课堂“弹性”和“张力”,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
有同学问夏沫老师,什么是音节?什么是单音节?什么是双音节?什么是开音节?什么是闭音节?什么时候有重读符号?这些是最困扰学生的。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普及一下,不要再稀里糊涂地学英语。干货分享,快拿个本子记下来把。购买专栏解锁剩余89%夏沫英语41.2万获赞 21.9万粉丝每天分享英语干货大招~帮助学生英语快速提分~进粉丝群领大招资料名师,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所属专栏英语学霸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夏沫英语专栏简介:《英语学霸是怎样炼成的》适合人群:迷惑的家长,不知道如何规划孩子学习不知道如何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做题经常错的,...展开5元 立即购买本专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音节英语的定义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