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们 想建立一个共享图书馆盈利模式 书平台,让更多人可以借阅 图书,有什 么好的 图书 管理软件 建议吗?

2021-11-01 17:41
来源:
李大爷给你的生活指南
2010年,京东正式进入图书市场,如今已是京东图书上线的第11个年头。从2010年京东图书入局的这一年说起,这一年对于图书市场是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据开卷数据显示,2010年网店码洋规模50亿,还不足整体图书市场的七分之一。但自这一年后,网店渠道连续多年以超过20%的增幅成长。2016年网店销售码洋规模首超实体店。到了2020年,这一数据已经变为80%,吃掉整个图书零售市场近乎五分之四的蛋糕。2021年上半年,虽然网店渠道增速开始放缓,但依然保持正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稳坐多年宝座的实体渠道的黄金时代业已结束,这十年已经是属于另一个渠道的黄金时代。
这11年是图书市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11年,也是充满争议和危机的11年。驱动图书市场发展的车轮,是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而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如微信的出现、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和近两年短视频平台、社群电商、拼购的崛起所带来的图书带货能力,也引发了整个出版业的关注,每一次技术变革和营销手段的变化对于图书市场都是新的契机。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线上图书交易经过前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已经成为出版业不容忽视的渠道主角和离不开的话题。而京东作为其中的甲级主角,更是备受关注。在当下,抖音、快手以及各个自媒体大V带货,成为图书市场新的崛起力量。在此情况下如何破局,是当下京东图书乃至所有线上图书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京东图书文教业务部负责人张炜
今年5月,张炜成为京东集团图书文教业务部新的负责人,也给京东图书带来了更多有趣的玩法。从这位有着丰富互联网大厂管理和出版行业经验的负责人的口中,或许可以看到京东图书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布局的思考。
一、长期输出自营供应链的能力
记者:您长期供职于线上图书销售机构,在您看来,相较于其他线上图书销售机构,京东图书如今最突出的优势和竞争力是什么?
张炜:首先最核心的优势,是京东对图书行业特别重视。京东图书布局的赛道多样而又深入,既有自营和POP,也有数字阅读、知识付费,还有教育类以及IP衍生类等等。之所以还有很多IP衍生类的产品,是因为纸书本身有很多IP衍生产品,可以从中提炼出更多给行业赋能的东西。
为何如此布局赛道?我认为,“纸、电、声”的综合式阅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消费者买一本自己想看的书,会有不同的阅读场景需求,比如在家看纸书、在飞机上看电子书、在地铁上听有声书。京东图书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来布局赛道的。对于电子书,我们更多是从丰富消费者体验、丰富业态和做公益的角度出发。纸书会怎样波动?图书业态会怎样变化?未来的市场有哪些未知性……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在各个赛道布局,万一后面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我们就可以马上应对。
其次,在自营这条赛道上,京东图书在供应链上极具优势,具备一家超大型中盘商的能力。为什么京东图书和抖音以及快手能够进行合作, 是因为未来行业如果分工,京东可以提供解决货品供应方面问题的能力。
明年京东还会继续加强供应链的能力,京东图书在物流上明年可能会更快。 希望几年之后,我们能够做到“实时零售”,让货离人更近,送货更快。做到下单后两个小时就送到消费者手中。我们想通过整合更多自营的物流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跟更多商家合作,建协同仓,比如之前我们就和文轩建立了合作。书离哪个仓近,就由哪个仓库发货。这套逻辑体系建立的话,一定可以加快图书的库存周转,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渠道,并使得渠道更加健全。
不管未来图书行业如何变化,不管未来会出现哪些新的业态,但是我们做图书出版发行这门生意,货物和物流都是刚需,我们想要从根源上解决供应链的问题。
二、构建自营和POP双循环之路
记者:在今年五月的合作伙伴大会上,您提出未来京东图书的自营业务将与POP业务站在同一起跑线,您是在什么背景下、基于什么原因提出这个思路?
张炜:图书市场每年有20多万的新书动销品种,整个市场的SKU是海量的,POP业务可以极大地补充和丰富图书品类,我们对自营和POP的资源分配进行重新规划,有利于增强京东图书的综合实力、整体实力。
记者:京东目前POP店的现状是怎样的?从内部来看,与自营相比在布局上有什么样异同?
张炜:首先是在定位方面,我们认为POP有一个重要的定位是在货品的丰富度上,自营的图书SKU是百万量级的,但把POP图书加入后,达到了亿级。
其次,是在运营策略方面,我们希望建立均衡的生态环境。在站内,自营以价格优、物流快、服务好等优势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POP则能使消费者找到自己想要的品类和品种,价格也优秀,即使送货没那么快,消费者也可以接受。
我们想打造这样一个自营和POP都能自由自在地发挥自身优势的商业生态。
对于POP的未来,第一是要继续对有品质的商家开放招商。第二是要建立均衡的生态,在搜索和营销上,把POP和自营完全打通,一视同仁。第三是要努力降低经营成本,通过下调商家的佣金等手段,使商家的经营成本整体下降。
记者:如果大力发展POP店的话,价格战略如何布局?如何通过控价来保证自营的利润?
张炜:定价是商家自己的选择,我们一般情况不干预,但商家要调整规则需要公示。对于盗版,我们肯定是零容忍。
三、提前布局未来市场
记者:京东图书在未来的发展上,有哪些想要突破的?在发展上有哪些瓶颈?
张炜:京东图书希望自身具有长期输出内容的能力,这块是今年刚刚开始尝试的。 如果不能在内容上深度挖掘,去了解消费者,我们就只能是渠道商。对内容的建设,是长远的动作,大概会分两大步走:一是挖掘现有商品,到底适合什么样的人群,核心卖点是什么,把人和货通过场的加持匹配给相应的消费者。二是利用消费者在内容方面的需求,找出市场空白,反向引导上游出版,通过图书或者课程等等形式,把市场补齐。
10.31-11.2京东图书周年庆
今年的京东11.11正在火热进行中,京东图书文教的各个业务版块也都整装出发,全力以赴。张炜专门提到,京东图书的心愿是让每一个人的购物车里都有一本好书。好书的陪伴可以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京东图书就是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能力,让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更方便地买到更多的优质好书。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置身事内,如何稳步向前
时间:8月26日(周五)14:30
地点:抖音·世纪文景
嘉宾:张道根(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兰小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邸俊鹏(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后卫,到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故事?为什么是上海?在时代的涤荡起伏中,上海依靠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未来,面对疫情下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站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中,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在上海的我们,如何把传统优势转化为新的增长点?如何让更多人在上海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奈良美智,那些小小的信号指引我们找到你——《孤单的小狗》&《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新书分享
时间:8月26日(周五)18:00-19:00
地点:微信群(扫码入群)
嘉宾:Seren(图书营销编辑)、Minyu(图书编辑)
8月26日,《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营销编辑Seren,将牵手《孤单的小狗》责编Minyu,深入聊聊奈良美智和他作品中传达的小小信号。
在水一方:行走中的历史学
时间:8月26日(周五)18:40-21:00
地点:哔哩哔哩、抖音、喜马拉雅、微信视频号、澎湃新闻
嘉宾: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茂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永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谢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2022年第三届鸣沙史学嘉年华第一场活动,邀请刘志伟、赵世瑜、徐茂明、刘永华、谢湜等学者就“行走史学”展开讨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走史学”涌现在我们面前;反过来,历史和现实似也从未产生如此有弹性的张力。尽管文化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通常以一个“地方性”的视角和问题切入,但总体来说仍落脚于“地方”和“国家”间的关系。由此便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多大的一片地方、多大的一个经济规模、多少的一个人口数量,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存在”可以被称为一个“区域社会”,进而在学科层面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意义;第二,在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历史学的研究结论应当更偏向于哪一极,“多元性”的界限应该在哪里,在哲学意义上,“深描”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建构什么样的“实在”。
自律及其阴影——对康德与胡塞尔的现代主体性原则的反思
时间:8月26日(周五)19:00
地点:腾讯会议(ID:148892219)
主讲人:吴增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众所周知,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康德哲学以及新康德主义哲学一直有着复杂的亲缘性。在1913年发表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中,胡塞尔更是将他的先验的现象学看成是以笛卡尔和康德等为代表的“近代哲学的隐秘憧憬”。胡塞尔一方面非常欣赏康德哲学的先验主体性原则,尤其是他的“自律”原则,另一方面又认为康德囿于他“自然态度”或人类学主义的偏见未能实现这一原则,而先验现象学才是先验主体性或自律原则的真正实现。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从尼采、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等多重哲学视角重新审视康德和胡塞尔关于“自律”的主要思想及其内在困难。 告别洪武时代,再造新民
时间:8月26日(周五)20:30
地点:西木会客厅微信视频号
嘉宾:谌旭彬(文史编辑、历史写作者)、羽戈(学者)
8月26日晚,谌旭彬、羽戈两位嘉宾将做客西木会客厅,带着他们的作品——谌旭彬的新作《活在洪武时代》,羽戈潜心注解的新版《新民说》,与读者聊聊历史。
第二届中国近代行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8:30-18:15、8月28日(周日)8:30-12:30
地点:腾讯会议(ID:310460977,密码:220827)
嘉宾:谢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荫贵(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刁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等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近代行业发展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将在8月27-28日举行。一天半的议程,多位学者将以《市场经济与近代中国:辛亥革命推动的“突变”》《近代武汉棉业的贸易与发展(1861-1937)》等为题做主题报告,并由与谈人进行评议。
中国科幻电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虚拟现实、技术伦理与危机想象
时间:8月27日(周六)9:00-11:30
地点:腾讯会议(ID:348603869,密码:220827)
嘉宾: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施畅(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等
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此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多位学者,从科幻电影出发,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
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户外与公共生活
时间:8月27日(周六)13:30
地点:腾讯会议
嘉宾:徐景良(城市活化研究院创始发起人)、徐明松(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唯铭(作家)等
疫情之后,新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在城市涌现:家门口的风景和体验被更加关注,街道成为娱乐、社交和就餐的临时场所,高频多样的户外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疫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怎样的户外公共空间能够满足公共危机时期市民的生活需求,怎样的公共空间有利于城市的韧性建设?后疫情时代,公共空间的形态与特性是否会影响人们前往户外的抉择,户外公共空间又将如何促进城市的复苏与繁荣?8月27日下午,城市活化研究院(公号)联合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上海大数据联盟,将在线上共同举办“后疫情城市活化观察”系列沙龙第三期《后疫情时代的城市户外与公共生活》,聚焦城市中的户外公共空间,来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活在日本的鲁迅——日本战后思想史语境中的鲁迅论
时间:8月27日(周六)14:30
地点:首都图书馆云课堂、首都图书馆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
主讲人:赵京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鲁迅的道路“系列讲座首场,赵京华教授将围绕新近出版专著《活在日本的鲁迅》,讲述鲁迅在日本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并结合日本战后思想史语境分析:1.日本人如何在浴火重生的国家与社会重建过程中持续关注到鲁迅文学的精神特质,并将其作为本民族的思想资源;2.日本人面临的思想课题与20世纪世界史息息相关又具有东亚独特性,在此之下,鲁迅是怎样得到创造性的阐发的;3.日本知识者将鲁迅推到本国思想论坛的中心,使其成为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尺,其鲁迅论对中国学界有何借鉴意义?
决定论VS自由意志:斯宾诺莎和康德自由观的比较
时间:8月27日(周六)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ID:174436759)、哔哩哔哩·文艺复兴与近代哲学
主讲人:吴功青(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被视为决定论的代表,康德被视为自由意志论的代表,二者针锋相对。学界普遍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先验辩证论”第三组二律背反中的反题,指向的正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和斯宾诺莎的决定论体系。这是否表明,斯宾诺莎和康德的自由观完全水火不容?本次讲座否认了这种看法,并试图表明:在对理性自由的理解上,斯宾诺莎和康德是十分接近的。双方的不同仅仅在于,斯宾诺莎认为想象的认识受制于必然,康德则认为它出于自由的意愿(虽然并非真正的理性自由)。不过,恰恰是意愿层面的自由,标志着康德与斯宾诺莎乃至一切决定论者的不同。双方的分歧,可谓理性主义和意志主义这一古老论争的现代回响。它不仅表现在道德哲学,而且表现在政治哲学层面,成为现代社会必须同时兼顾又难以调和的巨大张力。
动物伦理与社会进步
时间:8月27日(周六)19:30
地点:风直播、哔哩哔哩(房间号:22323472)
嘉宾:钱永祥(学者、《思想》总编辑)、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梁文道(文化评论人、传媒人)、白彤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莽萍(《护生文丛》主编)
8月27日,台湾地区学者、《思想》总编辑钱永祥先生将以“动物伦理与社会进步”为题发表报告,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周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白彤东、文化评论人&资深传媒人梁文道、“护生文丛”主编莽萍等学者在线论道。六位知名学者,聚焦的议题看似陌生却直击现实——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动物?动物有资格成为道德关注的对象吗?动物值得我们用这么多心力吗?动物伦理的意义何在?当动物伦理成为一个公共议题后,如何从理论与现实的脉络中建构出一种传统,说清动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进而推动道德进步与社会进步?
海贝的全球史——从史前到近代的贸易与征服
时间:8月27日(周六)20:00-21:30
地点:喜马拉雅
嘉宾:杨斌(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郭建龙(历史作家)、程衍樑(JustPod创始人、播客主播)
甲骨文译想沙龙·第二季,以“与历史对话”为主题,邀请历史学者、译者和媒体人们,一起展示历史的多个面向。第一场活动,邀请《一把海贝》作者历史作家郭建龙,与澳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杨斌,JustPod创始人、播客“忽左忽右”主播程衍樑一起,从海贝的角度谈谈从史前到近代的贸易与征服。
当代人如何重述历史
时间:8月27日(周六)20:00-22:00
地点:世纪文景微信视频号
嘉宾: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倪湛舸(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宗教与文化系副教授)、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
在老一代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消逝之后,近年我国又迎来新一波“复古”风潮,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梦华录》这样的热门剧获得成功,反映了当下许多观众的审美心态和对历史元素的偏好。而在文学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史书古籍,以崭新的眼光重述那些留下诸多空白和裂隙的古代事件与人物,如马伯庸、倪湛舸和赵松,就在各自的向度上完成了风格各异的、引人瞩目的写作实践。本次活动,我们希望和大家一起聊聊当代人如何想象与重述历史故事。
跨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妇女与发展
时间:8月28日(周日)8:30-16:20
地点:腾讯会议(ID:493592926,密码:90117)
嘉宾: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巫锡炜(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邱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人类学所助理研究员)等
此次学术工作坊,与会学者们将分别就少数民族的族际通婚、婚俗的嬗变、扎巴藏人的走访制与婚育家庭变迁、少数民族地区青年女性创业弱势转化实践等主题进行探讨。
小人物与我们的时代
时间:8月30日(周二)20:00-22:00
地点:世纪文景微信视频号
嘉宾: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作家)、范雨素(写作者)、黄灯(学者、作家)
文学史上曾涌现许多熠熠生辉的小人物,契诃夫笔下的农民和书记官与当下个体的悲欢依然相通,帕慕克在《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呈现了一个伊斯坦布尔小贩的生平和幻想,今天,以北京皮村文学小组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也开始拿起笔,以独一无二的亲历者视角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惊心动魄的瞬间,他们的创作含有朴拙、真挚与蓬勃的生命力,提供了知识分子写作以外的全新视角。本场活动希望通过专业学者与写作者的对话,探讨文学中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书写伦理,以及当下底层书写的意义。
知识考古视域下的象形文字破译——商博良释读200年纪
时间:9月1日(周四)15:00
地点:腾讯会议(ID:321248329)
主讲人:金寿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福柯认为,我们当下所处的知识世界是先人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建构起来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些碎片,而它的整体框架则隐藏在表象之后。在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希腊人仍然很清楚,古埃及象形文字与其他文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随着基督教传入埃及,象形文字因其偶像崇拜之嫌被埃及人废弃。从古典晚期开始,象形文字的真实面目逐渐被遗忘,它不仅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而且被视为解码失去的人类早期智慧的钥匙,在中世纪被纳入基督教话语体系,与亚当的言语联系在一起。商博良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绝非通常意义上对一种失传文字的释读,而是启蒙运动之后欧洲人开展的全新的知识考古的结晶。只有把商博良成功破译象形文字置于这个语境中,我们才能充分理解和正确评价这位文化巨人的功劳。
希腊罗马英雄传——从希腊化时代到罗马帝国
时间:9月1日(周四)20:00-21:30
地点:喜马拉雅
嘉宾: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葛晓虎(译者)、黑色君(历史学者)
甲骨文译想沙龙·第二季第二场,邀请晏绍祥、葛晓虎、黑色君三位嘉宾,谈谈希腊罗马的历史。
附:线下活动预告北京|以她为镜,成为自己——《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水木丁(作家、自媒体人)、季亚娅(评论家、《十月》杂志执行主编)、柏邦妮(编剧、作家)
8月26日晚,我们邀请张莉、水木丁、季亚娅、柏邦妮,一起做客SKP-S,分享张莉新书《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的阅读感受与她们的写作故事。四位“她”,拥有学者、作家、编辑、自媒体人、编剧等多重身份,属于女性的各种模样、各色人生、各样风景。
北京|爱在疫情蔓延时——《霍乱时期的爱情》(插图版)特展沙龙
时间:8月27日(周六) 14:00-16:00
地点:朝阳区酒仙桥驼房营南里甲6号东风艺术区北区4-1单向空间
嘉宾:巫昂(作家)、刘宽(导演)
2019年,企鹅兰登联合当红艺术家路易莎·里维拉,为经典名著《霍乱时期的爱情》绘制插图,推出插图纪念版,广受好评。2022年,新经典将其引进并出版。以此为契机,我们特别策划《霍乱时期的爱情》插图纪念版特展。在展览开幕一周后,我们将邀请巫昂与刘宽进行对谈,聊一聊爱情这个人类叙事中最永恒的母题。
北京|重返“灵魂”——弗洛伊德与现代社会的抑郁
时间:8月27日(周六)14:30-18:00
地点: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韬奋书店二层
嘉宾:甘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吴增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飞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等
弗洛伊德的思想与理论需要被重新激活与讨论,并由此直面“现代社会的抑郁”和解决之道。借孙飞宇新著《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出版之机,我们邀请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讨论如下问题: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西方文明批判?精神分析理论呈现了弗洛伊德怎样的社会理论视野?如何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和视域中理解精神分析?如何面对中国社会日渐严重的抑郁情绪? 北京|每一个她,都有名字;每种人生,都有沸点——《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14:30-16:3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北京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冯秋子(作家、编辑、艺术家)、周晓枫(作家)、脱不花(得到联合创始人&CEO)、张天翼(作家)、行超(评论家)
散文集《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以“20年20人20篇”精中选精的原则编选李娟、梁鸿、周晓枫等20位不同代际的中国当代女性作家的散文佳作,以“她”之笔观照时代,呈现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女性散文的创作风貌。8月27日下午,我们邀请《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主编张莉,及选篇作家冯秋子、周晓枫、脱不花、张天翼、行超,做客北京SKP,一起聊聊独属于每个人的“沸点”,聊聊女性散文写作的风格变化以及她们冲破刻板印象、书写辽阔世界的经验,挖掘生活与写作中的女性意识。
北京|每天挖地不止——普通人的箴言,小说家的命运
时间:8月27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林那北(作家)、邱华栋(作家)、徐小斌(作家、编剧、画家)
林那北的最新长篇小说《每天挖地不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漆”作为载体,从乌瓦大院的主人赵定力口中“一个装满稀世珍宝的铁罐”出发,讲述了福建沿海地区一个奇特家族百转千回的故事。8月27日晚上,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国家一级编剧、作家、刻纸艺术家徐小斌,以及林那北,做客SKP-S,一起解读这个纵深而先锋的家族故事,挖掘一个奇特家族的众多秘密、一群普通人的人生箴言,披露小说家“每天挖地不止”的命运。 北京|永无止境的工作,有限的人生——梁永安&严飞聊毫无意义的工作
时间:8月27日(周六)19:00
地点: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商城B2西西弗书店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严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在毫无止境的工作和有限的人生中,我们该如何抉择和平衡?这是一个不断被探讨的问题。本次活动就是“想给忙忙碌碌的人们按一下暂停键,在思想的深呼吸中重新打量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也在思考工作的意义,在思考在永无止境的工作和有限人生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欢迎来参加本次活动。梁永安、严飞这样的学者和长辈,或许能给你一些引领、指导和声援。
北京|打开你身边那一扇门
时间:8月2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1号楼(世纪财富中心东座)二层建投书局
嘉宾:张梦凯(图书编辑)、张巨(图书编辑)
门象征着两种状态、两个世界之间的通道,它联结着已知与未知、光明与黑暗、富足与贫瘠。门通往的是神秘之处。但它同时还有一种动态的、心理学上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意味着通行之地,还暗示着你去穿过它。门是向远而行的邀请函。而有关门,你真的了解多少呢?8月28日下午,欢迎您到建投书局·北京国贸店一起来分享有关门的故事。 北京|西摩·斯坦自传《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首发式暨全国巡讲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4:30
地点:朝阳区东四环中路37号西院跳海VILLAGE
嘉宾:沈黎晖(唱片制作人、音乐评论人、摩登天空CEO)、余永黎(音乐人)、王江(音乐经纪人)
历时四年,乐府文化引进推出传奇大师西摩·斯坦的自传——《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结合本书在独立音乐领域内的地位和书本身的特点,我们特别企划了全国范围的新书巡回发布会暨唱聊会,第一站北京。届时,欢迎各位乐迷和书迷到场一叙,和我们一起领略独立音乐的魅力和最伟大唱片人的传奇一生! 北京|在字里行间中,向前一步——女性文学中的女性价值与现实意义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7号北京SKP购物中心4楼SKP RENDEZ-VOUS
嘉宾:梁永安(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
女性议题是现代社会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议题,需要大量的学者尤其是各个方向的学者一起去探讨,需要身为女性的学者和身为男性的学者一起去探讨,需要更多的不限于性别身份的大众一起去探讨。梁永安在《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中的发声是一种勇敢且温暖的尝试,既有身为长辈学者的关怀,又有“与年轻人同行”的亲切。8月28日下午,我们邀请了复旦大学人文学者、作家、旅行摄影师梁永安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张莉,将做客SKP,对谈与女性文学有关的一切,期待与你的思想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北京|世界尽头与诗歌方舟:翟永明的诗意观察与宇宙诘问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9F度刻LAB
嘉宾:翟永明(诗人)、树才(诗人、翻译家)、陈思安(作家、戏剧编剧、导演)
“直至在沉浸中,与末日一起下行”,这是著名诗人翟永明在诗集《全沉浸末日脚本》中写下的一句诗。她在日常细节与未来想象、个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命题中来回穿梭,围绕人之为人的琐碎欲望与灵魂追求,对历史与未来发出诘问。豆瓣读书举办的“石头决定开花”诗歌节系列活动,本场邀请诗人翟永明,以及诗人树才和作家、戏剧编导陈思安,展开一场主题为“世界尽头与诗歌方舟:翟永明的诗意观察与宇宙诘问”的对谈活动。 北京|听见她的声音:“中国女性文学年选2019-2021”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9:00-21:00
地点: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购物中心2楼SKP RENDEZ-VOUS
嘉宾: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乔叶(作家)、岳雯(评论家)、饶翔(评论家)
8月28日,在SKP-S,《中国女性文学年选(2019-2021)》年选主编、学者、评论家张莉,将与作家乔叶,评论家岳雯,评论家饶翔一道,分享三年来与“年选”作者的“台前幕后”,检视中国女性文学三年间留下的一块块“路标”。
上海|也许,我们需要书店——《世界在书店中》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6日(周五)19:00-21:00
地点:长宁区延安西路1262号上生新所7号楼茑屋书店
嘉宾:彭伦(图书出版人)、顾真(编辑、译者)
《世界在书店中》原来的主书名是《浏览》,也就是在书店乱翻书的意思。在这本书中,十三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回忆了他们与书店相逢的故事。这次活动我们也邀请了两位嘉宾,做一场对话,讲讲这本书的故事,讲讲他们与书店的故事,当然也想听到属于你的故事。
上海|关于虹口的记忆:早期上海的市中心与市民生活
时间:8月2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虹口区公平路18号8栋嘉昱大厦一层建投书局4F传记图书馆
主讲人:王启元(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
作为苏州河以北的虹口一带,在上海开埠之后长期是上海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早期上海市中心。8月27日,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启元老师,受邀来到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为读者们讲述虹口形成的历史,并基于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线索,与读者们共同探讨虹口未来发展的理路与可能。 上海|扇边风雅——《竹人漫录》新书发布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黄浦区福州路424号艺术书坊
嘉宾:郭海(扇骨收藏家)、王金声(收藏家)等
折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有怀袖雅物之称。而扇骨是折扇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的两片扇骨,常常是文人雅士与刻竹名家的心血所寄。8月27日,在艺术书坊举办的“扇边风雅——《竹人漫录》”新书发布会活动中,扇骨收藏家郭海将携新书中出现的数件珍贵实物,带读者了解古代文人雅士与刻竹名家在扇边留下的心血之作。
上海|“地狱笑话”如何疗愈后灾难时代的心灵创伤——冯内古特百年诞辰暨《五号屠场》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4:00
地点:长宁区番禺路381号4号楼幸福集荟
嘉宾:郭玉洁(媒体人、作家)、Btr(作家、译者、文化评论人)、程衍樑(播客主播)
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为何能逆袭成为畅销千万的文学经典?这本“地狱笑话”又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叫停美国的十年越战?本周日,播客“忽左忽右”将同两位资深作家、媒体人携《五号屠场》,到线下亲自跟你们讲讲这本世界第一禁书的秘密!
上海|每一次阅读都指向一个目的地——《假装拥有这座城》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4:30-16:00
地点:黄浦区九江路230号读者书店沙龙区
嘉宾:小野酱(金融从业者、野生作家)、晓闻(电台主持人)
小野酱就是一位“都市游牧者”,她的杂文集《假装拥有这座城》记录着她这类人的生活和思考。8月28日,小野酱邀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晓闻一起,做客读者·外滩旗舰店,与读者一起分享她的人生故事。 天津|如果全世界都在说天津话——开学前的一堂魔幻语文课
时间:8月27日(周六)19:00-20:30
地点:和平区南京路189号和平大悦城4F内山书店
嘉宾:郑子宁(语言学达人)、赵奇(内山书店总经理)
如果煎饼夹的是鸡柳而不是果子,天津话会是今天这个味儿吗?在流行钢丝盘头之前,大姨们过年八卦点儿嘛?如果大学寝室里有一个天津人一个东北人,这个宿舍其他人的口音会更像谁?本周六晚,语言学达人郑子宁将携《中国话》《东言西语》《南腔北调:方言里的中国》做客内山书店(和平大悦城店),与你探讨如果全世界都在说天津话这一魔幻主题。
广州|魏晋文坛朋友圈面面观——《世说新语别裁详解》分享会
时间:8月26日(周五)19:30
地点:海珠区新港西路93号学而优书店4楼活动室
嘉宾: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戚世隽(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世说新语》是一部跨越1500多年的现象级经典之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董上德教授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开设了十余年《世说新语导读》,以人物为纲讲解。近期,他将其讲义精华结集出版,名为《世说新语别裁详解》,以人物分章节,还原魏晋名士图鉴,及其背后风起云涌的政治争斗。8月26日晚,作为2022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魏晋文坛朋友圈真相——《世说新语别裁详解》新书分享会”将在学而优书店举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董上德与特邀嘉宾中山大学大学副教授戚世隽一起,就魏晋文坛朋友圈的真相展开精彩对谈。
广州|让美成为目的和推动力
时间:8月27日(周六)11: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123号广州购书中心一楼大堂
主讲人:韩湛宁(设计师、策展人)
设计师韩湛宁先生以他对“美”的思考为线索,从他三度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你是哪里人》《三重阶》《千页书》等书籍设计作品开始,以及他以设计介入城市文化的作品与方法。 广州|努力即为生活的正义吗?——鲁敏《金色河流》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19:30-21:00
地点: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负一层MU35号方所
嘉宾:黄灯(学者、非虚构作家)、王十月(作家)、鲁敏(作家)
今天的我们,在“躺平”与努力之间有些犹疑,努力即为生活的正义吗?8月27日晚,方所广州店,《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非虚构作家黄灯,“打工文学”代表作家王十月,与作家、资深媒体人黄佟佟,以及《金色河流》作者鲁敏,一起聊聊这个话题,谈谈各自经历的努力和正义。
南京|作为痛苦激情的政治生活——张念著《阿伦特:政治的本原》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6日(周五)19:3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张念(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方蔚林(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8月26日晚,《阿伦特:政治的本原》作者张念、南京大学方蔚林教授和主持人陈平将与我们一起,在困难重重的生活世界,重新发现阿伦特的现实意义。 南京|《金瓶梅》的世界与我们的生活——《末世的狂欢》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乔光辉(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石钟扬(南京财经大学中文系教授)
8月27日,让我们跟《末世的狂欢:金瓶梅与晚明中国》的作者石钟扬先生一道,与东南大学乔光辉教授和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一同感悟晚明中国的脱序与失重,体察人性的深不可测。
南京|大历史中的普通人,普通人眼中的小历史
时间:8月27日(周六)18:00
地点:栖霞区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文学院报告厅
主讲人:马伯庸(作家)
马伯庸以写“历史可能性小说”著称,喜爱他的读者认为其作品是“考据型悬疑文学”。他擅长以微观人事折射宏观社会,“以小人物见大历史”。他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不为人知的细节,在历史的缝隙中描摹小人物群像。8月27日晚,让我们一起听马伯庸讲大历史眼中的普通人,普通人眼中的小历史。
南京|大数据时代,阅读新体验——《红楼前梦》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
地点: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杉湖东路9号可一书店·仙林艺术中心
主讲人: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有人说,读红楼梦就是读自己的人生。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大数据时代,我们通过整本读《红楼梦》,可以更好地品读人性、透视时代。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它,也会有不同的感悟,常读常新。8月28日下午,我们邀请到南京大学文学院苗怀明教授及其弟子,讲一讲我们为什么读《红楼梦》、怎么读《红楼梦》、如何看待《红楼梦》中各有特色的人物,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曹雪芹未写的人生传奇”出发,分享新书的成书缘起、故事的写作心得,带领读者做上一场美妙的“红楼前梦”。 南京|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昆曲艺术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
地点:鼓楼区广州路173号先锋书店
嘉宾:薛冰(学者、作家)、柯军(昆曲表演艺术家)、施夏明(昆剧演员)
昆曲是一门风情万种的表演艺术,同时,诸如《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之类的昆曲名剧早已不是戏曲届独有的风景,它们在文学的地图中也幻化成了一方秀丽的山水。8月28日,我们邀请著名学者、作家薛冰老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柯军老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施夏明老师,和南京广电主持人叶帆老师一道,在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我们聊一聊昆曲与文学的关系,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以及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人白先勇老师的“昆曲新美学”理念。
南京|诗是宇宙的语言:西渡诗歌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9:00
地点:鼓楼区金银街8号万象书坊
嘉宾:西渡(诗人)、黄梵(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马铃薯兄弟(诗人、图书策划人)、夏可君(哲学家、评论家、策展人)、傅元峰(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雪波(诗人)
8月28日晚,我们邀请诗人西渡来到万象书坊灵泊诗会现场,举办西渡诗歌分享会,同时邀请到对谈嘉宾黄梵、马铃薯兄弟、育邦、夏可君、傅元峰、何同彬、陈卫新、梁雪波、汗青。
杭州|萧耳长篇《鹊桥仙》分享会
时间:8月27日(周六)15:00-17:0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嘉宾:萧耳(作家、资深媒体人)、陈清驹(建筑师)、念青(书评人)、赵建飞(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马越波(诗人)、陆彦(作家)、王音洁(策展人、剧场导演、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表演系副教授)
青梅竹马的流年,半生戏梦的心事,梦回江南烟水路。江南作家,萧耳描绘出一幅精准的江南重彩图,书写杭州水乡繁华两代人,游走真情江南“人世间”。8月27日,萧耳与陈清驹、念青、赵建飞、马越波、陆彦、王音洁和我们相约纯真年代,带着她气息绵长的小说《鹊桥仙》,在宝石山上,追忆1970年代生人的青春往事,再现古镇昔日图景。
杭州|《观看之外:博物馆展览中历史与人》读书沙龙
时间:8月28日(周日)14:00
地点:西湖区体育场路533号弥陀寺公园内晓风·明远BOOK
嘉宾: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徐天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良渚博物院院长)、蔡琴(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许潇笑(杭州博物馆副馆长)
8月28日,《观看之外:博物馆展览中的历史与人》主编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邀请到徐天进、蔡琴、许潇笑三位博物馆专家兼《观看之外》作者,聊聊展览创作时的所思所想,期待与观展的你产生共鸣与碰撞。
杭州|《白居易:与君约略说杭州》读者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
地点:西湖区北山街32号保俶塔前山路8号纯真年代书吧
主讲人:司马一民(文史专家)
8月28日,司马一民先生将做客纯真年代书吧宝石山店,带着他的《白居易:与君约略说杭州》,还有许多白居易的“大料”——与大家分享挖到的他与元稹日常互怼、从杭州带走石头的各种“料”,和读者召开一场圆桌会议,分享他在杭州的点点滴滴,对杭州的一往情深。
成都|梁思成先生辞世五十周年系列讲座
时间:8月27日( 周六)、9月3日(周六)10:00-12:00&14:30-16:30
地点:天府新区天府大道南一段918号麓湖艺展中心·A4学术报告厅
嘉宾:萧易(作家)、张宇(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恰逢梁思成先生辞世五十周年,以此纪念先辈学者。8月27日、9月3日,跟随青年作家萧易、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宇一起重回八十年前的古建筑历史调查现场,走进营造学社的发现,来一场时空的对话,探寻中国隐藏的古建筑之美。
成都|夜路上的歌——远子首部个人诗集《室内流亡》新书分享会
时间:8月28日(周日)15:00-17:00
地点:锦江区中纱帽街8号成都远洋太古里M68-70号方所
嘉宾:远子(作家)、余幼幼(诗人)
远子最为人熟悉的身份是小说家,而《室内流亡》是他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诗集,是远子跨越十年的隐秘书写。8月20日,方所成都店邀请到作者远子及成都青年诗人代表余幼幼,一起就《室内流亡》的内容及诗歌写作的日常,聊聊青年诗人创作的那些事。
福州|凝望宇宙第一缕星光
时间:8月27日(周六)19:30-21:00
地点:鼓楼区梦山路27号西湖大梦书屋
嘉宾:北斗(福建天文学会推广部部长、星空摄影师)、薛佳佶(图书编辑)
2022年7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布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宇宙深空照片,展示了迄今为止最深、最清晰的遥远红外图像,“韦伯的第一个深场”令人叹为观止。周六晚,福建天文学会推广部部长北斗和读库即将上架的新书《五个光子》责编薛佳佶,将展开一场关于星空的对话,探究光是如何将宇宙的秘密写入时空中,以及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令人屏息惊叹的照片中,蕴藏着哪些值得我们了解的细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字数比较多,可以先收藏再阅读商务君按:从2020开始至今,依次推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5%的改变》等心理自助图书,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这位编辑有哪些做书故事?从2020年疫情爆发,到目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仍存反复风险,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人们经受来自经济和心理的双重挑战。在此大背景下,心理话题屡屡上热搜,“我emo了”这类新词得到广泛传播,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从图书销售数据上看,曾有媒体报道2022年一季度心理学码洋较去年同期上升超30%,这也是心理学这个细分赛道最近逐年火热的表现之一。借此,我们深度采访了果麦非虚构图书组核心团队,以及团队里心理学图书条线最具代表性的产品经理之一周喆,和她深入聊聊心理自助图书从策划、制作到畅销的全过程。她从2020开始至今,依次推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5%的改变》等心理自助图书,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从一个心理学的选题邀约推荐开始,周喆发掘到一位心理学专业领域的“宝藏”作者李松蔚。随着图书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得到口碑认证,她和李松蔚建立越来越深的联系和信任,李松蔚也最终成为果麦签约作家。与此同时,果麦心理类图书品牌在已有畅销图书基础上,愈发形成鲜明特点,并将规划推出更多心理自助好书品类。周喆从编辑角度切入,还原和复盘了她的心理图书开拓之路。接下来是周喆的自述:一位心理自助类图书编辑的开拓之路:3年,产品销量破300万册2021年底,《GQ报道》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疫情时代的阅读》。文中写道:2021年是关于心理学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在书中获得心理学的道理和方法,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籍开始流行起来了。它反映的是,我们正在从“工具化”变得更“情感化”,从“改变自己”变成“了解自己”。被列在文中的关于心理咨询的畅销书有两本:一本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简称“《蛤蟆先生》”),它是2021年开卷总榜榜首图书,开卷统计当年销量达到169.3万册,目前总销量已经突破300万册;另一本是《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简称“《聊聊》”),它跻身2021豆瓣最受关注图书榜单,2.7万名读者为它打出9.0的高分,目前它在豆瓣Top250图书中排名No.120。对我来说,能成为这两本书的编辑,真的很幸运——既做了自己喜欢的书,也获得了市场的良好反馈;更大的幸运是,因为这两本书,认识了我“粉”了很久的心理学家——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老师。李老师真心诚意的推荐,是《蛤蟆先生》和《聊聊》这两本书畅销的起点;也正是因为这两本书建立起的信任,让我有机会成为李老师的编辑,在2022年夏天推出他的新书《5%的改变》。这3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分别出版于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恰恰是疫情让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发生巨变的3年。下面我要讲的就是这3本书的故事。这是一个编辑梦想成真的故事,也是在疫情中身陷焦虑迷茫的人们与心理学图书之间的故事。2020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走进咨询室,去认识自己吧《蛤蟆先生》是我来到果麦进入非虚构小组之后提报的第一个选题。这是我在几年前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读到的一本专业书,它以英国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角色,演绎了一个抑郁症患者经过10次咨询,终于找回自信和希望的故事。作者把自己20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硬核的心理学知识以及对人的爱,都融入这个故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著,陈赢/译;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 出品这本书在国内的上一个译本虽已绝版,其口碑却依旧在专业人群中默默流传。从编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童话式的写作方式非常独特,体量很轻,没有门槛,阅读感受格外丝滑;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扎扎实实的专业性,不仅生动展现了“心理咨询是怎么回事”,还提供了一次真正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能够代入蛤蟆先生的角色,走过一段惊心动魄的自我探索之旅。我相信,这样一本材质优秀并且独一无二的书,值得让它重版出来。这一次,我们尝试着把这本书做成我们心目中最“如其所是”的样子——给它一个正确的书名、一个经典简洁而又故事感的封面,以及一句简单的文案来戳中它的目标受众,那就是:“要不要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会给你答案。”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在一条好的赛道上,且有极强的品种特色,具备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书太特殊了,所以在征订的时候,甚至在申请CIP的时候,都遇到了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童书还是成人书?”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CIP时,发现它还是被归类为“童话”。为此,我甚至向出版社和CIP中心提交更改品类的申请,但也被拒绝了,原因是“它确实更偏向童话故事”。我向同事们咨询了一圈,得到的答复是:CIP分类对于电商平台的销售并没有影响。但是抱着“一定要把书做对”的信念,我还是给出版社再次写信,分析作者把哪些心理学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以及它在国外的专业人群中是如何被作为经典入门教材使用。最终,《蛤蟆先生》拿到了正确的CIP分类——心理学。至此,编辑工作中能“做对”的事情,才算是都做对了。2020年8月,这本首印只有6500册的书上市了。最初的营销费用只有1200元,完全不够请专家做营销。但我还是寄了一本给李松蔚老师,请他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没过两天就收到李老师的消息,是他和圈内朋友的聊天记录,他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说:“原本以为只是入门书,没想到有可怕的专业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松蔚李老师还问我要了书中描写蛤蟆和苍鹭第一次会面的文摘,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推荐,详细地分析苍鹭在初始访谈如何用短短几句话展现了“大师级别的心理咨询”。书中这段的梗概是这样的:垂头丧气的蛤蟆来到苍鹭的咨询室,苍鹭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蛤蟆说,是他的朋友叫他来的。于是苍鹭问:“到底谁是我的来访者?是你,还是你的朋友?”在得知咨询是由朋友代替蛤蟆付款时,苍鹭更是直截了当地宣布“结束咨询”。因为他认为,蛤蟆并不是一个主动求助的来访者,而只有一个人真心想要获得帮助的时候,他才有改变的可能。苍鹭这样做,看似是把蛤蟆推开,实则是在激发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勇气——可怜的蛤蟆,正是因为事事都听别人的指挥、在乎别人的意见甚至刻意讨好别人,才会抑郁的啊!这些故事情节,外行也许随手就翻过去了,但在专家眼里都是技术,都是门道,都是智慧。李老师的文章发表后,当天这本书的日销量就达到600本,一些渠道已经断货。多么幸运的《蛤蟆先生》,在上市的第一周就获得了专家的大力推荐,直接打消了读者对其品类和专业性的疑问,从此开始了它“一飞冲天”的旅程。于是渐渐地,在公司的营销团队和新媒体矩阵的共同加持下,这本书开始从1万册到2万册、3万册,再到10万册、20万册、25万册,持续加印。后来,我听到不少咨询师说,来访者是带着《蛤蟆先生》来到咨询室的,他们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对心理咨询产生了兴趣。那是人们刚刚被疫情冲击的2020年,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下,很多人像蛤蟆先生一样,跌落到了情绪的低谷;但另一方面,人们的“自我意识”和对心理学的认识程度又在这些年里有了很大的增长,人们开始学会“看见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自己的情绪感受很重要。也许正是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作用下,重版出来的《蛤蟆先生》遇到了它的“天时地利人和”。当蛤蟆先生在咨询室里被认真地询问“你现在的感觉怎么样”,读者也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像蛤蟆先生一样,勇敢地说出过去不敢说的话:“我感觉并不好。”当苍鹭对蛤蟆先生说出“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的时候,读者也会像蛤蟆先生一样,感受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大的力量,只是过去未曾发现。作为这本书最初的读者,我相信这趟自我探索之旅的震撼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带来了令人兴奋的自由,和“原来我能够为自己作主”的感觉。就像李松蔚老师推荐这本书时说的:“知道怎么样都是可以的,我们就自由了。”2021年,《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心理学并非万能解药,我们都是在关系中成长的其实,最初认识李松蔚老师,不是因为《蛤蟆先生》,而是因为《聊聊》。这本书我们发现得很早。2019年4月,它在美国刚刚上市2周,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亚马逊全品类图书中销量名列第23位,并占据了“大众心理学”“爱情与浪漫故事”等分类图书的销量榜首,数据耀眼到难以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美] 洛莉·戈特利布/著,张含笑/译;上海文化出版社,果麦文化 出品这本书的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也许因为她当时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还没有收到来自版代的推荐。但是,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足以引人关注。而且我们已经预见到,它可以和《蛤蟆先生》成为天然的姐妹篇,因为这两本写的都是心理咨询的故事,它们的作者又是第一流的故事讲述者,是真正懂得如何为大众写作的心理学专家,这种能力非常难得。《蛤蟆先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聊聊》却是真正的非虚构。这是作者的回忆录,她在书中写下了给来访者们做治疗的故事,也写下了她自己遭遇失恋和中年危机,向其他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故事。这本书有两个特别之处。第一,作者曾经有过在好莱坞当编剧的经验,所以她具备高超的故事写作能力,把这本书写得像美剧一样高潮迭起,故事线索巧妙交织、笑点泪点同样密集。我几乎很少看到哪本心理学图书,可以在文学性和故事技巧的层面达到这样的高度。第二,是这本书的勇敢和坦诚。作者写下自己因为遭遇失恋,在两次咨询的间隙躲到洗手间里去哭,把眼妆都哭花了;还写自己一不小心穿了睡衣来上班,在难搞的来访者进入诊室之前还要做几个开合跳给自己打气……熟悉这一行的人都知道,谁会轻易说出这些糗事呢?难道咨询师不是都像《蛤蟆先生》里的苍鹭那样,沉静庄严、不动声色,看上去充满智慧,仿佛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人生难题吗?但作者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每天来上班的时候也像普通人一样,怀揣着内心的脆弱、渴求和不安,还有自己的过往。作为心理治疗师,最重要的一项资质就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正是这份坦诚,让这本书从一大堆描绘着“心理学多么有用”“心理医生多么厉害”的书里脱颖而出。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知道了“心理医生也会痛苦和焦虑”,读者反而会松一口气,对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也会少了一些担忧,多了一些接纳。看完这本书的全稿,我想到它最适合的推荐人就是李松蔚老师。因为关注李老师的文章多年,我在他的文字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同样的真诚——他总能用温柔的态度和巧妙的阐释,向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传达出接纳和允许。我想,李老师应该会喜欢这本书吧!果然,李老师只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就答应给它写序。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提出给这本接近30万字的书做专业审校。后来他在序言里写:“当痛苦终于被言说,人们才能获得最基本的勇气,去看、去感知、去信任。”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也是对《聊聊》这个书名最佳的注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松蔚给《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写序李老师在《GQ报道》那篇关于心理学图书的报道里说:跟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没有把心理学包装成人生难题的解药,作者也坦然承认了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挣扎、困惑、无力。……在疫情后的2021年,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人们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时的无力感,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过去“迎难而上”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承认痛苦,与人言说。在无法改变的客观困境与人的主观建构、主体思考,与主动应对之间,制造一点可改变的空间,而那正是“聊聊”的意义所在。“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个书名看起来很简单,甚至过于简单,没有概括出内容的精彩。但是,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就是我最想传达给每个读者的信息。作者说,这本书要讲的是“我们如何改变”,而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在痛苦的时候,请记得你不用一个人扛着,你还可以“找个人聊聊”。那个人可以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是你身边的某个亲人或朋友。在各种联系几乎被隔断的疫情时代,我们更容易身陷孤独,而“找个人聊聊”所指向的真实可感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能够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最真实的温暖。这本书的出版花了不少时间,2019年4月买下版权,2021年7月才正式上市。因为真心喜欢这本书,李老师和我们一起期盼着它面世,在上市的第一周就发文推荐,并且常常向他的同行、学生和朋友安利这本书。李老师做好事不留名,他几乎很少和我说起他又在什么场合推荐了《聊聊》,往往都是其他朋友把直播截图或现场照片转来说:李老师又给你们“带货”啦!这样感人的场景,已经发生过好多次。2022年,《5%的改变》:5%的改变背后,是95%的自我接纳因为之前两本书的合作,我们慢慢和李老师建立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越了解李老师,越会发现他真的是个宝藏专家——他不仅擅长真诚、温暖、幽默地表达专业观点,让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懂和接受,而且他的观点总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他能点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让你豁然开朗,不再受旧思维的束缚。一个被问题困扰了很久的人,会在他三言两语的点拨之下,感受到被允许的安心和前所未有的自由;而原本看上去很严重的问题,也神奇地软化了、松动了、不再那么可怕了。对于这样的宝藏专家,我们当然不只是希望请他给别的书做推荐,而是希望他成为我们的作者。我想,这是每一位编辑的本能。于是有一次我问李老师:“如果让你出一本书,你最希望出一本什么内容的书呢?”他说:“如果不考虑销量的话,我想出“反馈实验”系列。”反馈实验,是李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李松蔚”设立的一个专栏。在这里,读者可以写信给他,向他提问,他每周会挑出一两个问题来解答。这个形式乍一看有点像以前报纸杂志常见的“情感问答”之类专栏,但其实并不是。它更像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准心理咨询”。对于读者的疑问,李老师会给出两三百字的回复,但这份回复并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观点或道理”,而是一个“请你这样试一试”的具体建议。他会要求当事人行动之后给他反馈,因为他在意的并不是提问者有多认可他的观点,而是:他们真的行动了吗?行动了之后,效果如何呢?这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给我们讲道理的书,但这本书很不一样。它提供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微小的行动”。微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当事人几乎没有感觉,“没有异物感”。往更深一层去说,这不是一本摆出专家面孔,告诉你“你错了,你应该如何如何改变”的书,而是一本充满了尊重和接纳的书。正如李老师说的,“你没有那么错,你不需要让自己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只需要稍微调整一点点,就可以让自己活在一个更舒展的状态里。”在这本书里,我们收集44个“反馈实验”案例,并把它命名为《5%的改变》。虽然“改变”是关键词,但“5%的改变”背后,其实是“95%的自我接纳”。从技术层面来说,李老师所做的干预,也是“95%的托举+5%的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的改变》,李松蔚/著,四川文艺出版社,果麦文化 出品“扰动”是李老师的专业流派——系统式心理治疗——的专有名词。这种疗法很特别,它无意于探究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潜意识,它的工作路径不是揭秘“一座冰山藏在水面之下的部分”,而是悠然地泛舟湖上,用木桨在原本平静的水面上拨出几圈涟漪。但正因为只扰动一点点(只有5%),反而能让强大的惯性放松警惕,允许那么一点点新的经验产生。而经验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含量,再加上时间的魔法,会让一个人的生活像滚雪球一样,有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改变。书中的案例虽然提出的困惑各不相同,但无一不显示出“扰动”的魔力。李老师之所以特别想出版这一系列的文章,是因为看重它的原创价值。他说:“这些年里我真正有原创的部分就是这些网上的干预。表面上看是一个几百字的、很浓缩的包装,把改释、悖论干预,隐喻式的催眠,甚至我以前受到的行为治疗的训练都合到一块,有点像系统治疗里边的‘结尾干预’环节,但是更浓缩,力量更聚焦。”虽然这些文章之前在李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过,但是在集结成书的时候,李老师加入很多有诚意、有干货的部分。他第一次公开讲述“我做这些干预的时候我都在想什么”,“我用了怎样的理论和技术”。书中的“案例复盘”讲述李老师对案例的思考、干预时的基本思路,“改变的工具箱”从专业角度总结这些干预中应用到的技术,后记部分则是他和清华大学副教授刘丹老师的万字对谈,两位专家充满默契,谈笑风生间拆解整本书的“技术秘密”。有读者说,读到这里,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类似看一本本格推理的最后揭秘。掰开揉碎里面的所有秘密,心理咨询师的兴奋与努力,藏起来的东西原来是这些!”对于专业读者来说,这本书堪称“职业挑战之书”“干预技术宝典”。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这44个案例,就如同在人生的实验室里旁观那些真实的故事发生的现场:成功、有失败、有意外,一切都很真实。然而,每个真实的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书中的很多案例都让人仿佛看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原来,还有那么多人都深陷在纠结、自我怀疑、想改变却又动弹不得的痛苦中。而看完这44个案例,读者获得的不仅仅是“44个问题的Q&A”,更是一套看待问题的新方法、一种应对困境的新思路。因此,从编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和前面两本书一样,都提供心理学图书最重要的两个价值:一是情绪层面的价值(被戳中、有代入、有共鸣),二是认知层面的价值(开启新的思路、激发新的行动、引向真实的改变)。但这本书给了读者更多的允许和肯定——“我无法成为别人,幸好也不必成为别人”。也许,在更多人感觉疲惫的2022年,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做自己,不用追求100%的改变,只需要改变5%,就已经足够解压、足够让人安心。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感受,那就是“原来我是可以的,现在我又可以了。”95%的我可以感受到被允许、被托举的安心,而5%的我会更有自信地,往我想要的方向改变一点点。目前,这本书上市1个月,已经迎来第二次加印。我相信它会是一个长销的产品,就像《蛤蟆先生》和《聊聊》一样,内容扎实且真诚。越多人读到,就会有越好的口碑,关键是,它真的能够帮助到读者。无论对于心理咨询,还是心理学的图书,“助人”都是最大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店热卖《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5%的改变》在这第3个夏天,除了《5%的改变》,这个从《蛤蟆先生》开始的故事,还有更多值得讲述的后续在发生。基于许多读者希望能有一本收藏品质《蛤蟆先生》的反馈,我们与西西弗书店合作,推出了《蛤蟆先生》300万册精装纪念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精装版(西西弗定制),果麦文化 出品,即将上市我相信,这几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一定会带来某种“奇迹”,只要你愿意翻开它们,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找个人聊聊,愿意拥抱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大的自由,愿意迎接5%的改变——你和你身边的一切也许都会变得不同。另外,据果麦透露,经历了一年多精致打磨后,果麦漫画组即将推出一本完全由果麦自主策划、绘制的漫画版《蛤蟆先生》。漫画版完整呈现了原书的故事情节,这一次,读者们终于可以“亲眼见证”蛤蟆的10次心理咨询和改变的过程。果麦非虚构将推出更多专业性强且有温度的好书作为果麦非虚构图书组总监,阴牧云于2019年初加入果麦,并负责召集团队,建立一条非虚构图书的产品线。她也回顾了小组建构心理类图书条线的全过程,分享和总结其中经验。阴牧云表示,《蛤蟆先生》是非虚构图书小组成立初期最早提报的项目之一。当时,周喆把这本国内有过旧版、且现在没什么动销的书拿给她看,希望得到她的意见。“两小时的阅读足够了,我支持提报此书。那时我和周喆并没有想过它未来会变成一本超级畅销书,但我们都完全确定它是一本‘好书’。这就够了。”阴牧云介绍了《聊聊》这本书的前期发掘和版权购买过程。“我们是以非常规方式拿到它的版权的。当时它在美国刚上市,在看到英文简介和样章后,我立刻心动,安排编辑主动寻找版权。在版代还未及向国内出版机构推广书讯前,我们就已经迅速获得版权,之后便看着它在美国一路拿下各种奖项和荣誉,尤其是得到读者们真心的赞誉——在2020年纽约公共图书馆出借前10名的图书中就有这本《聊聊》,在中国市场这本书同样‘叫好又叫座’。”阴牧云表示,目前中国图书市场的心理学畅销品中,果麦已为读者贡献了多本好书,包括《5%的改变》《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和《长大了就会变好吗?》。这些好书得以抵达读者的手中,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赖同事们的努力,体现出果麦在设计、制作、销售和营销,尤其是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综合能力。从最初成功的几本书开始,果麦的非虚构图书类书单还在不断加入新的内容。阴牧云表示: “我们的选书从一开始就带有自己的特色:并不特别专注于实操,集中于寻找专业强大的作者和具有人文色彩的作品——无论是蛤蟆先生,还是《聊聊》中的洛莉医生和她的来访者,这些书中角色都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对于‘人’的关心和尊重。这样的选书原则我们仍将坚持,期待为读者推出更多专业性强且有温度的好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务君最新上线“出版私房课·视频课””从0到200万,抖音实战策略全公开!“欢迎订阅!分享、在看与点赞,商务君至少要拥有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图书馆盈利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