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一下,华裔相亲电影 相亲?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杨德财征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三女休夫 或者《杨德财征婚》
好莱坞书写中国人的历史几乎与好莱坞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历经了百年的演变过程,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形象如幽灵一般挥之不去,这就是“傅满洲”,换句话说,傅满洲也是解开好莱坞华人形象密码的一串钥匙。一、缘起:华工移民潮与“黄祸”论黄祸 Yellow Peril是形于19世纪的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黄种人对于白人是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黄祸”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与波斯的战争以及成吉思汗侵略欧洲。而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19世纪中期涌入美国西海岸的第一批华人移民给当地欧洲移民群体带来的文化冲击。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宣布“绝对禁止华工入境十年”,这是美国颁布的第一部针对某一特定族群的歧视性法案,标志着美国排华浪潮达到巅峰。1882年《排华法案》1895年,爱迪生公司拍摄的喜剧短片《华人洗衣店场景》中就出现了华人洗衣工的形象,这是美国电影史上最早的华人银幕形象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纽约大都会地区约有8000个华人洗衣工,占华人总人口一半以上,而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男性很少从事类似工作、不存在工作被抢的风险,故而很多华人才能借此艰难求生。二、“黄祸”的视觉化1920—194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好莱坞制作的中国题材电影数量激增,从10年代的17部,上升至20年代的61部,至30年代则飙升至100多部。这些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不仅提供了美国殖民幻想的营养剂(对异国情调的探险 , 幻想的“东方的”,富裕和颓废的自我放纵),还是一张包裹大萧条伤痛的创口贴——当美国男人在国内身份出现自信危机的时候,好莱坞就用 “东方“来证明 “西方”的霸权身份。经典好莱坞时期华人形象代表1.傅满洲& 陈查理
——好莱坞话语下华人形象的一体两面傅满洲Fu Manchu诞生: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Sax Rohme于1913年在侦探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中首次出现符号意义:源于黄祸话语的邪恶天才特征:又高又瘦,高耸肩膀,长着竖挑眉,留着两撮下垂胡子,面容如同撒旦,穿着清朝官服,集“智慧”和“邪恶”于一体知名扮演者:鲍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陈查理Charlie Chan诞生:美国作家厄尔·比格斯Earl DerrBiggers于1925年小说《没有钥匙的房子》中创造的华人警探形象符号意义:模范少数族裔特征:身材矮小、肥胖但慈爱的中年华人,英语发音不是很标准,严格服从美国社会的规章秩序及白人上司的安排,善于协作且办案能力出众,在美国过着家庭美满、工作顺心的生活知名扮演者:华纳·欧兰德 Warner Oland傅满洲与陈查理一个邪恶,一个善良,一个危险,一个顺从,但他们实质上都是白人男性话语话语体系下的一体两面、互为补充,对傅满洲的敌视本质上是对白人男性话语体系内部的再确认,即使是被纳入这个话语体系下的陈查理也是一个被去势的男性符号。视觉形象上,他们都不能体现出任何性吸引力,即不能让银幕外的男性观众产生的“阉割焦虑”。2.龙女 & 中国娃娃
——作为性欲对象的东方女性龙女dragon lady身份:傅满洲的女儿形象特征:吸食鸦片、通过色诱西方人为父亲窃取情报。集智慧、美艳、狠辣、残忍于一身,不但对西方男性有致命的吸引力,而且会毫无怜悯地毁掉他们符号意义:东方妖姬,蛇蝎美人,女性对男性的“阉割焦虑”扮演者:黄柳霜Anna May Wong,马娜·洛依Myrna Loy,等莲花Lotus Flower出处:《海逝》The Toll of the Sea (1922)身份:贫苦、善良的中国渔家少女形象特征:性感、柔弱,期待西方男性的保护和拯救,并会在必要的时候,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全自己深爱的人符号意义:中国娃娃,纯真少女,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地位扮演者:黄柳霜Anna May Wong中国女性是双重凝视的客体:既是种族主义客体,也是性别主义的客体。3.好莱坞话语体系内部的华人形象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国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两国关系的变化立刻在好莱坞的文化生产策略中得到体现。1937年的《大地》和1944年的《龙种》同为根据赛珍珠小说改编的中国乡土题材电影,塑造出了早期好莱坞电影中罕见的客观、质朴、写实的中国农民形象,是为数不多真正深入中国文化纹理的优秀电影作品。局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好莱坞看待华人有了质的改变,在《大地》的筹备阶段,黄柳霜在竭尽所能后仍未能争取到饰演《大地》女主角阿兰的机会,最终由白人演员路易丝·赖纳饰演,并凭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也成为好莱坞史上一次著名的选角歧视。《大地》女主角农村妇女阿兰扮演者路易丝·赖纳三、冷战思维的延续1947—1972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东西方长期对立的冷战正式拉开帷幕。)
在主流好莱坞电影中,对共产主义苏联的抗拒暂时取代了对黄祸的恐惧。中国人在冷战时期的好莱坞电影里,更多扮演传统二元对立结构中的女性化角色,即延续陈查理、中国娃娃两种刻板形象。通过这种方式,好莱坞尝试对苏联和中国在冷战中的角色进行区分,从而将中国视为温驯的、可被“争取”的、潜在的仆从。诺博士 & 苏丝黄 ——傅满洲的延续与中国娃娃的典范化诺博士Dr.No出处:1962年007系列电影首部《诺博士》身世:德国传教士和中国女子的私生子,出生于北京,在加勒比海建立了自己的犯罪帝国,其背后的支持者正是苏联形象:诺博士身材高瘦,肤色蜡黄,性格集冷酷、残忍和智慧于一体符号意义:冷战思想下傅满洲形象的延续扮演者:约瑟夫·怀斯曼Joseph Wiseman苏丝黄Suzie Wong出处:1960年《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身世:带着私生子生活的妓女。迫于生计,成为他人情妇后被抛弃,孩子也死于事故,最终因男主罗伯特而获救形象:性感而堕落、期待被白人男性救赎的香港女孩符号意义:性感、柔弱、期待白人男性拯救的“中国娃娃”,西方男性对东方女性双重凝视下的客体扮演者:关南施 Nancy Kwan无论“傅满洲”还是“苏丝黄”,他们都是经典好莱坞话语下华人形象在冷战时期的一次延续与变形。四、中国功夫走向世界1972—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进入升温期。1971—1972年,李小龙相继出演拍摄了《唐山大兄》(1971)、《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迅速引起好莱坞重视,1973年香港嘉禾与美国华纳公司联合制作了《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该片的北美票房高达2500万美元,冲进了当年北美年度票房前十位,李小龙带着中国功夫正式走向世界。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迎来了一次质的突破。李小龙的表演在西方观众心中树立了一个积极正面、充满阳刚之气的华人英雄形象,更是将“功夫”(kungfu)一词写进了英语词典。在李小龙之后,以成龙、李连杰、甄子丹、杨紫琼为代表的中国武打明星有了在好莱坞发展的机会,“中国功夫”作为一个相对中性且带有主体性色彩的元素全面被好莱坞主流体系接受。但同样也导致了好莱坞产生另一种刻板印象——从一种恶魔和顺民的刻板印象修正为另一种“很能打”的刻板印象。五、多元化时期90年代之后,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究其原因: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前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相机加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二、中国快速崛起,一方面取代苏联,再次成为美国最主要的假想敌,另一方面也积极融入世界经济进程和商业体系,成为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1994年大陆开放对好莱坞电影的市场配额,中国大陆开始成为好莱坞的海外票房市场。三、美国国内竖起“政治正确”大旗,各族群身份认同日趋呈现出多元化。四、两岸三地大量华语电影亮相国际影展,形成文化出口。1.好莱坞电影中的全亚裔阵容《花鼓歌》(1961)是美国第一部全亚裔阵容电影,故事发生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一名中国女子因为相亲结婚来到美国发生的故事。《花鼓歌》的意义在于故事中的华人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影像,而是有了很强的社会连接,亚裔族群的社会处境也可以成为一种题材。《喜福会》(1993)改编自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所写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解放前夕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命运坎坷,以及她们与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喜福会》是好莱坞华人影史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一代华人女性移民饱受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女儿们虽然全面西化,但依然生活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在美国人眼中,华裔的她们是“他者”,而在中国人眼中,身为美国人的她们也是“他者”。“他者”自我书写“他者”。《摘金奇缘》(2018)是《喜福会》25年后好莱坞又一部全亚裔主演的电影,影片全球票房2.3亿,北美票房1.7亿,是目前亚裔主演票房最高的美国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现代版”高知灰姑娘“的故事,在邪恶符号、功夫之王之后,影片又迎合了一个新的美国华人形象——亚洲富豪。此外,还在好莱坞电影史上书写下了一项新纪录——好莱坞电影最多的亚裔观众人数(接近40%)。《花木兰》(2020)是美国第一部全亚裔主演的主流商业大片。2.21世纪“傅满洲”的幽灵即使到了21世纪,好莱坞电影中依然有挥之不去的“傅满洲”阴影。《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中由周润发扮演菲律宾海盗头子邵风Sao Feng,修长的指甲、绵长的胡须、阴鸷的性格,以及试图占有白人女主角(被宣判死刑的原因)令这个角色有如海盗版“傅满洲”。《木乃伊3:龙帝之墓》中李连杰扮演龙帝The Dragon Emperor,从古老的诅咒当中复活,妄图称霸世界,并最终被白人男主角打败。这个角色更像是古老“黄祸”论在21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一次重述,不同的是,这个角色不同于傅满洲的病态,而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黄种男人,他更像是“中国功夫”与“傅满洲”的一次合流。六十年代,漫威获得了小说《傅满洲博士之谜》的漫画改编权,创作出了“满大人Mandarin”这一形象。漫画中满大人自称成吉思汗的后裔,生于清朝末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家大少爷。2013年漫威将“满大人”搬上银幕,由本·金斯利扮演;2019年,漫威再次宣布由著名华人演员梁朝伟扮演“满大人”。3.合作 Or 威胁?——强国背景下的中国形象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崛起与中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进一步融入,使得美国对中国的矛盾心理进一步凸显而出。《火星救援》 The Martian (2015)中NASA在营救行动陷入瓶颈之际,借助中方提供的“太阳神助推器”最终完成了“火星救援”行动。《降临》Arrival(2016)中在外星人降临地球意图尚不明确之际,中方强硬要求采取军事手段,根本不顾及此举可能会导致的外星人报复行为。这与其说是对外星人的军事抵抗,不如说是试图借此完成对美国主导全球话语权的取代。但无论“合作”还是”争夺“,都基于一个前提——就是中国拥有了足以和美国平等对话的实力。六、结语1.好莱坞电影当中的华人形象几乎与好莱坞历史同步发展,发端于“黄祸”话语,后不断在傅满洲这一底色上修改和衍生,至70年代李小龙完成了一次飞跃和转折,90年代之后日益呈现出多元化趋向。2.好莱坞始终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呼应,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也随中美关系浮沉而变化。整体而言,这种变化的规律是“无事陈查理,有事傅满洲”,在大多数时候,陈查理式的中国男性和中国娃娃式的中国女性忠诚地扮演着美国男性的助手和性对象;而每当美国需要平息国内的矛盾冲突时,傅满洲的幽灵就会浮现,提醒人们“黄祸”的危害。3.好莱坞如同美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实际上令美国人在观看镜中的华人的同时,去想象一个更加完整也更加文明的自我。4.好莱坞镜像中的中国人并非中国人的真实镜像,但它可以帮助中国人透过被想象出来的自我,更加深刻地理解那催生了这种想象的文明。人文
历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 相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