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几十年乒乓球左推右攻考试标准直拍,现在想改打横拍,要怎样改?多谢球友指点。

不要纠结横板直板,对于业余来说,坚持打法是最合理的,改来改去沉没成本太高。如果是跟着教练练球,基本练的都是大路球,直拍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跟横拍打大路球容易被怼反手打死。我建议你这个球龄,现在可以直接把横打搁置起来,重点练两样东西,拉球和搓球。拉球是指全台正手拉,主要练全台多点位,起下旋和上旋对抗尤其重要。搓球不要练摆短,直接练劈长,要搓得稳搓得转,练好了你会发现搓就搓死对面了。这两样练好,你还要练一个反手的推和挤,用来应付反手急长球。这三样练好,同样练度的横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打不过你。业余直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你达到两千分水平之前,忘记横打,不然输球就输到你根本不想再继续打球。等你有了一定水平,可以考虑技改成全横打,但在业余圈里,其实也未必有全台正手厉害。直拍的正手特点在于手腕的灵活运动可以制造出各种旋转,进而为正手冲制造机会。业余直拍应该多学马琳的打法,而不是王皓,讲真皓哥那一套,看起来打球规规矩矩,但是99.99999%的人都是一学就废,反而马琳的打法,看起来特别贼,其实是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很多东西的。真板是否改横拍?如果确实想改,当然要改,因为横拍是主流,直拍已经退位了,这其中有其必然。我的分析如下——一、直拍有天然的弱势,反手力量,直拍远小于横拍。横拍可以打正反手弧圈,反手不但可以与对手相持,有时力量也不弱于正手,而且灵活多变。再加上现在又出现了反手台内拧拉的技术,反手的攻击力更加强大,所以很多人选择横拍。而直拍最大的弱势是反手。过去只能正手攻反手推挡,推挡的力量太小,与横拍反手的弧圈或者是弹击是无法抗衡的。直拍横打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弱势。但限于手型,直拍横打的力量依然小于横拍反手的击打,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要想赢球还是要依靠正手,就像许昕一样。许昕尽管直拍横打练得很好,但我们可以看到,他还是依靠正手的大力弧圈来取胜。所以很多高手打球,都是逼住他的反手,然后偷袭其正手。二是从护台方面,直拍弱于横拍。同样的身高,手握横拍伸开的距离,要比手握直拍至少远五厘米。反手也是如此。可别小看这五厘米,一寸长,一寸强。多一寸,多加一分火力空间,多护一分防守空间。双方队员攻防照顾的面积,那可就不一样了。护台不一样,许多球就能够得着。一旦对手打出大角度的球来,横拍选手可以接到,直拍选手可能就望洋兴叹,球漏掉了。三是直拍台内的球优势逐渐被横拍侵蚀。以往, 在没有横拍的台内拧拉以前,直拍选手可以利用横拍选手的手型弱势,与横拍选手斗台内短球,而且发球也发横拍的正手偏中间位,迫使横拍选手必须调整步伐来接。但横拍技术不断发展,台内拧拉技术开始出现。直拍占有优势的台内短球,或者是偏横拍正手中间的发球,现在横拍选手都可以用拧拉来破解,不但反守为攻,而且拧拉的角度刁钻,力量旋转都十分强大。即使一板拧不死对手,也可以迅速和对手变成相持。这样就化被动为主动,化弱势为强势。四是从消耗体力来看,直拍选手比横拍选手大。从许多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直拍选手要想赢球,就必须更多地正手进攻。要更多正手进攻,就必须经常侧身。一侧身,就暴露了比较大的正手空档,被对手偷袭。为了弥补这个空档,直拍选手就必须加强跑动,而不是像横拍那样左右均衡照应。这样,直拍选手耗费的体力比横拍选手大。横拍选尽管也需要侧身,但随着球板和胶皮的改进,许多选手反手的攻击力丝毫不弱,尤其是现在欧洲的选手,反手尤其犀利,有的人还靠反手吃饭。这样,横拍选手由于天然的握拍优势,跑动的范围和距离相对就要小,耗费的体力就要少。同时,横拍选手照顾面比直拍选手大。直拍选手为了护台,跑动的距离,比横拍选手跑动的要多,耗费的体力要超过横拍选手。这种看不见的消耗,越往后相持,越能决定胜负。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横拍已经成为主流打法。直拍打法不会消失,但会越来越少。所以你如果想换横拍,路子就对了。
乒乓球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雪茄盒当球拍的年代到羊皮纸球拍再到当今的底板加橡胶组合而成的球拍,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却在亚洲地区盛行起来,肯定是有着特别的原因的。早期在英国,乒乓球是从网球演变出来的,其握拍方式也是跟网球的握拍方式相近,但是乒乓球虽然起源于英国,却没能长久地流行起来,其一是因为其魅力不能跟网球相媲美,其二是因为跟网球的差别不大,网球在英国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既然取代不了那地位只好慢慢被遗忘!相反,当乒乓球流传到了亚洲地区时,却受到了群众们的喜爱,并且还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握拍方式,那就是直拍。直拍的诞生由于中国人有着使用筷子的习惯,所以从生活中演变出来了的握拍方式却在乒乓球历史上开创了先河。自从直拍的握拍方式出现,中国队就开始打造以直拍为主的主力队伍,早期的直拍打法是近台快攻的正胶打法,不靠力量,凭借速度和落点取胜,代表人物有刘国梁,后来日本人为了抗衡中国队的快攻打法,发明了海绵胶皮和弧圈球技术,此后中国队也吸取了先进的经验,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人才,代表人物有马琳、王皓和许昕。乒乓球发展到了现在这个以力量为主导的弧圈球时代,在专业队里面,直拍已经是少之甚少了,毕竟力量旋转跟横拍差别还是相当明显,但是在业余圈子里面,直拍的球友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业余球友里面,使用直拍的球友们都想着自己能够拥有王皓般的直拍横打技术,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虽然还有,但是为数不多,更多球友的打法是左推右攻结合直拍横打。那么对于这部分的球友来说,他们要想练好技术,首先得配好适合自己的底板和胶皮,那何为合适呢?这个说起来就比较抽象了,要想选好底板和胶皮,首先你得有清楚自己的打法,侧重点是什么,还有以后的进步方向是哪里,只有清楚这些东西,才好配球拍和胶皮。首先你明确了自己是直拍的左推右攻打法,会直拍横打技术,但不是主导的反手技术,你主要使用的还是推挡为主。基于这种情况,你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硬一点的七层纯木底板,比如斯蒂卡的CLCR,或者选择一些弹力比较好的外置纤维底板,比如蝴蝶的波尔zlc,这些底板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支撑力相对比较好,对于很多的业余直拍球友来说,反手推挡技术并不能很好的发力,这时候这些比较硬(弹)的底板就能够作为补充来弥补反手推挡技术的漏洞。其次,这种硬板在现在的新材料球时代也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增强出球的力度,增加球的攻击性。不过选择这些底板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基本功去驾驭它,如果技术不到家,这些底板犹如一匹脱缰的马完全不受控制的。虽然你是左推右攻型打法的选手,但是你还有直拍横打的功底,这样就给了你一个更大的空间去选择球拍了,上面所说的七层纯木底板是万能的底板,无论是怎样打法,怎样的技术,都适用,而且相对比较容易驾驭,但是他有一个缺陷就是重量偏重,对于直拍选手来说,力量不够横拍强,那就靠速度落点来制胜,厚重的板身会对使用者的摆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是传统的左推右攻(没有直拍横打)的球友来说难度不是太大,因为正手转换推挡较为容易快速,但对于要使用直拍横打的球友来说,转换起来还是会慢一点,这时候重量更轻的纤维板就能弥补这个缺陷,纵观现在世界顶级的选手,都是使用纤维板,唯独许昕是用斯蒂卡的极强纯木(5层纯木),但那并不是七层纯木底板,而且极强纯木底板也是一个轻量型的底板,倍受直拍爱好者喜爱。所以我建议(括号为大概价格):如果是想以左推右攻为主要打法,直拍横打为辅助的球友,可以选择七层纯木底板。如果是想左推右攻结合直拍横打的打法,并且以后有继续完善直拍横打打算的球友,可以选择外置纤维底板。选好了底板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胶皮了,正手胶皮好选择,狂飙可以解决一切的难题,在中国的乒乓球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十人打球九人狂,就是说使用狂飙的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当然狂飙还是分三六九等的,普狂(87),省狂(150),国狂(280),省狂蓝海棉(240),国狂蓝海棉(350),使用哪种狂飙看自己的水平和钱包了,这个就不作详细讲解了,但如果正手不习惯国产的粘性套胶,可以尝试半黏半涩,或者纯涩性的外国套胶。如果是使用狂飙作正手的,其反手胶皮一定不能再贴狂飙,因为这样会使正手的通透性减弱,本来狂飙就属于难打透的套胶,反手再贴狂飙,一来会增加重量,二来会影响正手的感觉。这时候选择的反手胶皮应该选择涩性套胶,可以给狂飙一点内能的补充,增加正手狂飙的通透性与弹力。如果是使用涩性套胶作为正手的,其反手也尽量不要选择狂飙,因为即使会直拍横打,反手打狂飙也不是很容易打出来,说一句实话吧:业余里正手能打透狂飙的基本功已经是相当厉害了,反手可以说没人能打透狂飙(不包括狂飙8和狂飙3-50),所以反手我建议还是使用涩性胶皮。综上所述,个人建议左推右攻打法,直拍横打辅助的球友使用七层纯木底板,而左推右攻结合直拍横打,并且直拍横打为主要技术的球友使用纤维底板,至于套胶的选择,最好正手狂飙(或者半黏半涩套胶),反手涩性套胶。
来自小月河神的雪球专栏随着乒乓球的不断改革,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基本绝迹,因为在球越改越大,且横拍反手技术越发完善的情况下,直拍在没有横打的情况下,只能单面用正手背,无法与横拍抗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协,应当致力于将使用中国直拍,作为一种新项目分类,分为欧洲式乒乓,可以两面贴套胶;亚洲式乒乓,只可以单面贴套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中国传统打法绝种的困局,还可以为中国体育增加一个类似于武术的优势项目。$中体产业(SH60015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左推右攻考试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