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最近在抖音怎么一直刷到一种类型的经常刷到轻上的西梅多多,有喝过的姐妹说一下吗?


2022-05-25 14:09:08
140点赞
552收藏
105评论
背景:
我有保健食品从业经验差不多十多年,从保健食品的上中下到终端都做过,现在主要从事保健食品进出口贸易及配方定制工作。不能算是专业人员,但是我相信,我见过的,听过的,吃过的,一定比普通老百姓要多很多。
中国保健食品销量一直处于连年增长和消费年龄群逐步年轻化的状态。我们通过电商平台给的销售数据分析,发现近两年20-30岁这个年龄群体逐步成为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所以我就想把一些东西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前几天看到一位宝妈推荐了两款保健食品,我就在下面留言,想不到有很多值友询问各种问题,很多很杂,不方便大家看,索性我就把我个人从事保健食品这么多年的一些个人经验分享给大家,以作参考。声明:
1、我并非专业的科技研发人员,本人只谈我个人见过,听过并且经过我个人求证过的经验,本文章全部手打,没有网上搜罗粘贴,如果有值友拿什么网上东拼西凑的科技文章来扯,请去其他专业论坛讨论,上面各种专家学者斗嘴得多的是,抱歉我会忽略。
2、因为我从事的工作是与厂商,经销商合作,做OEM,ODM的,做合作过过很多品牌和产品,所以在这里,在这里不做任何品牌保健品种类推荐,没有任何利益相关。
3、文中可能会提及一些专业名词,我在这里只做简单的解释,想了解具体相关法律法规,请自行搜索。
4、本人所涉及的产品都是根据严格根据国家要求的产品,非正规产品讨论请绕道。
5、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大家自己去根据自己的需求,用我个人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去选择合适自己的保健食品,如果有业内专家,望指正,勿喷。对保健食品的看法:
保健食品当下在老百姓眼里属于两极分化的状态,信的人玩命吃,不信的人嗤之以鼻。我个人对保健食品的看法其实就是由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合理,不方便改善的人群,方便进行的一种膳食补充。至于效果,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别说保健食品,药品效果还是因人而异,何况是保健食品。
由于销售环境及广告文案的影响,对保健食品的认识其实有着很大的扭曲,相信的人当药,不相信的人当迷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些终端销售的夸大营销,欺骗销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里骂几句这些终端销售人员,真能忽悠,我从事保健食品十年,都架不住那些人给我姥姥卖了几万块伪劣产品,我真是无语。我个人觉得,这东西,吃不吃看个人,起码需要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
对于效果还有一点,很多保健食品的功效与自身能感觉到的功效完全不是一回事。个人体感最多就是难受,舒服,体力好,精神头旺了。但是有的保健食品压根和这些不沾边,所以吃起来啥体感都没得,这并不代表没效果,同时,也不代表有体感了一定就有效,比方说你买个鱼油,吃了之后精神头旺了,这就有点扯了,很怀疑他得成份加了什么乱七八糟得东西了。(别说不可能,十多年前,某六厂的葡萄糖酸锌,酸钙口服液被南方某厂吊打的时候,就是这个厂的产品给小孩子吃了,小孩子特别能吃饭,胃口特别好。其实是在里面加了酵母粉,别说小孩子,你吃你也会饿。但是这和补锌补钙有啥关系?)价格问题:
大家最关心的放到最前面,就是价格问题。首先抛掉一种情况,就是小作坊出产的低质劣质产品,加上终端人员各种花式销售谋取暴利的情况,在这里,只谈合规合法正规渠道的保健食品。
1、原材料:很多保健食品的原材料,基本上百分之百来自于中国,所谓国外生产,也是去国外生产商装填,罐装,贴标的出口转内销的行为,还有很多公司压根就是中国人注册的国外公司或者控股国外公司。但是,国内的原材料去国外生产,也不是左手倒右手吧,原材料作为生物制品,要出关,运输,检疫,一套流程下来,国内很多便宜的原材料,到国外进厂的时候,价格可能就涨了很多。还有就是很多工作自己有原料库的,如果需求某一款产品的原材料是非标准含量,那么就需要特殊采购,如果生产量小,工厂就需要核算成本。各种环节上成本又增加了很多。(例:我们曾经定制过一款特殊含量的NMN产品,中国原材料是1500一公斤,一桶就是50公斤。按照最低成产量要求是30万粒,运输到美国,各种手续费用一桶差不多就要加很多,而且三桶用不完,两桶不够。最后那半桶的只能浪费,成本算做三桶。最终到了工厂进厂价格差不多就要4000一公斤。这个价格是很低的了,不要觉得工厂加的多,这个利润已经是全球业内最低生产量最低比重了)
2、生产出厂:大家在各大平台上能够购买的欧美主流保健食品的包装其实都很拉跨,就是软硬塑料。但是中国很多老百姓其实觉得不够高端,结果就有厂商要求用铝或者亚克力的瓶子,这玩意又是从中国运过去,这价格,大家想吧。所以其实很多保健食品的价格,就贵在包装上,一点没错。还有就有剂型,就是片剂,粉剂,软硬胶囊,胶囊等等,特殊的剂型,生产工艺不同,价格也是相差特别多。特别是那种软胶囊,那个软皮一锅是定量的,起订量就比普通的高很多。
3、运输进关:中国的原材料出去转一圈制成成品了,还要重新报关啊,按照普通一般贸易来算,差不多就得又25%左右的加成。
4、销售环节:如果一款产品已经是市场畅销品还好,如果是新品,起订量也有要求,仓库压货,电商保证金等等,都是资金成本,他们肯定得加。一般只要出个厂检报告,有的还要求第三方aoc报告,这又是小钱钱啊。
虽然我承认,保健食品的利益是高,分成利润的环节也多,其实更多的是炒作噱头高,很多保健食品公司为了制造噱头,花大价钱请各种领域专家站台,出论文,这都是钱啊。哪怕中国原材料转一圈下来,七七八八加下来真不是你家厨房到客厅那么简单。 贸易类型:
目前国内在销的保健食品主要分三类,国内生产,进口一般贸易,进口跨境贸易。国内不谈只谈一般贸易和跨境的区别。
1、一般贸易,可以简单理解为,所生产的保健食品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产品,特别是成分,含量有着严格要求,有的类似辅酶Q10这种产品,国家直接给批件,给你一个上下区间的含量,你生产的含量只能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而且,标注一定是区间的下限。这类产品是直接报关通关,产品交由国内公司仓库,再进行销售。可以走线上线下各种渠道。
2、跨境贸易:这类产品的原料,含量不用符合国家食品药品规范,只要符合生产厂商所在国家的法规就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买了这种产品感觉要好,毕竟含量可以往高里加,成份使用上也宽泛了很多。但是国家对这一类产品销售有严格要求,进入国内必须进保税物流仓,不得进公司仓库。只能由电商跨境平台进行销售,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必须填写个人身份证号码(在这里加一个知识点,各位可以专门去网上查询下,每个人每年购买跨境产品的额度是有限的,每个人消费了多少都是有记录的),保税仓接到订单,再清关直接发到消费者手里。也就是说经销商可能压根见不到货。这类产品更不可能在线下销售。保健品选购建议:
这里我就分享一下个人对保健品的选购看法,纯粹个人意见。
1、学会看成分表,这个很关键,成分表里学问太大了。因为国家对保健食品的规定,某些原材料可能会拿原料代替成份来标注,(比方说辅酶Q10,原材料就是茄子粉,但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发酵才行,工艺对最终辅酶Q10含量有很大影响。所以茄子份不一定就是辅酶Q10的真实含量0。进口产品,海关对中标标识有严格要求,含量,单位都是一个个审核的,所以只要渠道正规,要相信标识。另外偶尔有外标贴中文纸标签的,或者全中文的,这都正常,不影响其生产地,只是有的公司懒而已。
2、保健品在我眼里差不多就分那么几个种类,一个是根据中国药食同源发展而来的中医类保健食品,二个是单纯的身体所必须补充剂类,比方说维生素,矿物质,三个就是各种带点功能性的保健食品,鱼油,辅酶,蓝莓之类的。一、三两个不谈,第二类里面有什么维生素ABC啊之类的,不要买几十几百的,就买药店几块钱otc的,含量高,可靠,最靠谱。那种贵的里面就是多加几克米粉,糖。什么纯天然,人工合成,都是扯。效果一样。
3、明确你购买保健品的目的是什么,是病要去医院,不要指望医院治不好的病保健食品能给你治好。能吃饭调理好的,就不要吃别的东西。实在觉得体力不支,可能有亚健康,明确目标再进行选购。
4、除非特殊情况,购买世界几个大品牌的保健食品,不会太差,可能配方上不会太激进。但是品控要好很多,也可以选购一些跨境产品,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毕竟含量在那里放着。
5、蓝帽子,就是保健食品的标识。按照销售渠道来看,有蓝帽子就是可以进药店,没有就不能进药店。实际使用上区别不大。
6、不要相信宣传,不要相信噱头,不要跟着广告走。越是新玩意,坑更大!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最终是从你手里把钱赚回来。保健食品当下的推动更多还是依靠噱头来推广,这是这个行业不可或缺的。认准国家制定的标识。最后:
临时起意,暂时就写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了尽量回复,等问题攒多了,再发一篇。保健食品每一种成份都可能涉及一个独立的领域,我不是专家,我只是根据市场,渠道需求定制配方,优化口感的,产品定位的,涉及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所以我这里的东西可能很杂很乱,没法写出富有调理逻辑清晰的东西。各位见谅。
纯手码字,喜欢请支持我!谢谢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怎么一直刷到一种类型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