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穆桂英的服装描写挂帅》这出戏时声音很有特色,用了什么特色?

生旦净末,唱念做打,争奇斗艳。河北广播电视台《2023名家名票新春戏曲演唱会》邀请名家名角演绎名票名段,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作者:西亚 14位梅花奖得主,与热爱戏曲的票友一起,用一场场精彩好戏,搭起了热闹的梨园春晚舞台…… 作为兔年新春的开年大戏,由河北广播电视台举办的《2023名家名票新春戏曲演唱会》于1月20日 (农历腊月廿九)晚在河北卫视频道播出。演唱会邀请名家名角演绎名票名段,同时也让普通人走上舞台,与梅花奖得主一起同台唱经典,传承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 播出后,晚会凭借其高水准的戏曲节目与新颖的表达方式,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整场晚会新媒体端总观看人数超过2630万;晚会全网话题总阅读量2.1亿。有网友评价:“看到普通人走上舞台莫名感动,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很多好久不见的大家,特别是裴艳玲老师时隔11年再度唱《平贵别窑》,这个晚会是我们票友的年夜饭”“小姑娘一开腔我就乐了,奶声奶气的,三代戏曲人同台太有意义了”……唱念做打,好戏连台贺新春 南腔北调,皆是瑰宝。晚会邀请到裴艳玲、冯玉萍、金不换、张秋玲、王少华、王英会等14位梅花奖得主同台,演绎了京评梆豫等种类丰富的戏曲,同时融入XR等新技术,以连台好戏共贺新春。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张慧敏演绎《平贵别窑》选段 《2023名家名票新春戏曲演唱会》选名段、演经典,让“史”与“戏”共同呈现给观众。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裴艳玲与京剧演员张慧敏一起,表演了《红鬃烈马》中的一折《平贵别窑》,将王宝钏、薛平贵的故事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河北梆子名家王少华演绎《寇准背靴》,讲述八贤王赵徳芳与寇准同往天波府吊唁杨六郎的故事;河北省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月珠,演绎了京剧名段《穆桂英挂帅》,歌颂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立足地域性剧种的弘扬与发展,在传唱经典外,晚会也将戏曲进行了融合创新。比如,经典剧目《大登殿》创新加入河北代表性剧种“丝弦”,与河北梆子、京剧共演“三下锅”,不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表演,也弘扬了河北地方戏曲文化。 在这方新春戏曲舞台上,技术创新让传统戏曲焕发新光彩。晚会将新春戏曲演唱会先导片和开场表演巧妙结合,运用XR技术再现玉兔献瑞嫦娥下凡场景,以玉兔的神话故事掀起兔年春节大幕。同时,在舞蹈视听呈现上,将流行歌舞元素与戏曲唱念做打舞巧妙融合,借以灯光造型营造出热闹的节日氛围。同台唱曲,中华文化代代传 一场好戏,一台晚会,有高水准的“梅花”名家,也有热爱戏曲的普通人。 田间地头,吼一曲梆子浑身通透;锅台灶头,唱一曲二黄百转千回。戏曲的沃土在民间,人民的艺术才有蓬勃生命力。 晚会特别推出“我和名家上春晚”戏迷票友参与活动,给百姓搭建舞台,与名家同台表演,展现出戏曲文化在民间的传承与弘扬。 “做梦我都没有做过这么美的梦”,来自保定满城镇北庄村的李伟红,穿上戏服华丽变身,与自己喜欢了二十多年的演员、河北梆子名家张秋玲一起,演绎经典红色剧目《洪湖赤卫队》,她高兴地说“这是她最漂亮的一天”。普通人的梦想与热爱让人动容。 5岁萌娃票友刘梓汐,与81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萧月珠、青年京剧演员林娜,共同演绎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三代人的声音在戏台上交响,展现出戏曲艺术代代传承的蓬勃生命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晚会中还有一次特别的跨界。来自河北广播电视台的三位主持人,在10天时间里苦练功夫,最终在舞台上为观众奉上了精彩表演:程成在京剧《红桃山》反串饰演张月娥,郝若彤在河北梆子《陈三两》饰演陈三两,兰婉琪在京剧《卖水》饰演梅英。只见她们穿上戏服、惊艳登场,唱念做打样样“有戏”,不仅为观众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也体现着河北广电人助力戏曲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从风采流芳的名家,到热爱戏曲的普通人,对于他们而言,戏曲既是活着的艺术,也是生活中的一束光。“梅花大奖”得主、河北省文化名片、76岁高龄的裴艳玲老师在现场动情地说:“我对戏真是爱到了骨髓里,舞台是我最大的享受,我人生的欢乐都在这里”。 舞台之上,生旦净末,唱念做打争奇斗艳;舞台之下,人生如戏,百般滋味待品味。兔年新春之际,《2023名家名票新春戏曲演唱会》以高水准的戏曲舞台、丰富多彩的创新形式、“梅花”与票友同台的立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星光熠熠、温馨欢快的戏曲盛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戏曲穆桂英的服装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