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一下无人配送自动送外卖机器人人可以配送什么物品?

  随着现代智能物流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疫情带来的智能革命的加快,各行业追求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模式。在物流行业,无人配送逐渐兴起并受到关注。本文将介绍无人配送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优缺点,供参考。    (无人配送)  1.无人配送应用哪些技术?  (1)高精度地图数据  无人驾驶系统中的高精度地图是一种完全面向机器人的地图信息。它在数据内容和关键信息表达方式上与传统地图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精度地图的采集、生产工艺和数据应用存在很大差异。与传统地图相比,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获取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大多数传统地图数据可以通过全站仪、卫星图匹配等方式批量收集地图数据。由于对高精度地图数据的要求较高,采集方法主要依靠激光点云数据的采集和其他高精度感应装置获得的数据处理。  (2)大数据技术  除了高精度地图数据外,无人驾驶汽车运行本身也是数据感知行为,借助各种传感器,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时感知实际道路情况,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运行数量的规模,数据感知范围可以覆盖更多的区域和场景,从而实现数据的实时感知更新。这种借助大量驾驶感知数据的数据更新模式被称为“众包式”数据更新是无人驾驶领域地图更新的主要技术方法。依靠上述两种技术,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可靠的行动指导。  (3)以配送任务为核心的智能路径规划  无人配送车辆的核心任务是将货物交付给用户。因此,无人配送车辆的导航路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订单,包括地址分析功能和多渠道点的配送规划。  地址分析:主流地图数据服务提供商提供地理编码服务(GeocodingService),地址可以转换为经纬度信息。  多点配送:为了提高配送效率,无人配送车或配送机器人每次行程都会沿途多点配送到某个区域。多点配送时,需要结合无人车自身的货舱容量,制定多点配送量,确保配送路线能按照最短路径或最短耗时的原则统一规划。  2.无人配送的优缺点  (1)无人配送的优势  灵活性高,不受交通地形的限制。目前无人配送的主要模式有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等。无人机在配送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智能调度,不受交通地形的限制,可以直线配送,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配送。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投入。无人配送体现了许多无人配备R&D公司参与抗疫活动,如深度智能和擎朗智能。疫情中的无人配送设备不需要休息,24小时上岗无压力,配送效率远高于人类。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无人配送可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无需驾驶员。面对重大灾害,可防止灾害进一步恶化或蔓延。  (2)无人配送缺点  无人配送的公众接受度较低。当无人配送出现时,不仅是司机,而且快递员也觉得工作会被抢劫。配送人员认为,企业使用送货机器人取代人本质上是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这将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监管制度不完善。在欧洲,德国采用许可制度规范无人配送车辆,车辆需要向政府申请才能上路;英国根据微型移动车辆监管此类车辆,默认视为机动车辆。可以看出,政府对无人配送车辆的监管边界不是很明确。  以上梳理了无人配送的关键技术和优缺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操作无人化、运营智能化、决策智慧化,将成为引领未来物流业智慧化跃升的方向。文|本刊记者 史亚娟责任编辑|朱丽来源|中外管理杂志“机器人快递小哥”就要来了!想象一下,端坐办公桌前的你,收到“快递已被机器人收入”短信后,只要在网购App上输入工位号,稍等片刻……这位聪明的“快递员”就能自动规划好路线、上下电梯、巧妙避开障碍物,出现在你面前。此时,你只需“刷脸”就能完成在线支付,仓门自动打开,轻松取出货物。是不是让人脑洞大开?近日,京东旗下子品牌——京东物流与中国智慧物流研究院联合发布“新一代物流发展方向报告”:未来物流体系将借助AI等技术创新,实现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全供应链环节“无人化”,物流这一原本依赖体力运输的传统行业,将摆脱人力束缚,变得智能而高效。但一切技术应用终须接受市场验证。不过,曾被视为京东最大包袱的物流部门,在独立品牌运作一年后的2017年12月11日宣布盈利,成为继京东商城后京东集团第二大“现金奶牛”。“以往物流企业通过设备自动化提升效率,仅是对体力的放大;随着智能技术的规模化运用,‘操作无人化、运营智能化、决策智慧化’,将成为引领未来物流业智慧化跃升的方向。”宣布盈利的当天,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对新一代“智慧物流”作出如是解读。他表示,随着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为三大支柱的智慧物流体系的搭建,京东物流成本已显著下降……但也不会让快递小哥因技术演进而失业。1智能分拣,仓配长出“聪明大脑”通常情况下,快递包裹的分拣,全靠工人肉眼识别订单、读出地址,再分配到各滑道,一旦出错,就将面临用户退换货和投诉的双重压力。但京东黄色智能分拣机器人(俗称“小黄人”)的出现,犹如让仓配长出了“聪明大脑”,将人工分拣错误率降到最低。在京东华南区麻涌分拣中心1200平方米工作台上,300余个“小黄人”正忙碌地取货、扫码、运输、投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作为京东物流首批投入使用的分拣机器人,它们构成了京东智能物流体系重要部分。自从与“小黄人”相伴后,分拣线组长梁凤霞的工作就轻松了许多。以前她要独自完成拣货、扫描、贴签一整套流程,神经时刻紧绷。现在,只要把打包好的货物交给聪明的“小黄人”,后者就能借助惯性导航、二维码技术识别面单信息,自动完成包裹扫码、称重,并以优化线路完成分拣和投递。“‘小黄人’让分拣环节从6个减少到3个,投用后货物分拣效率显著提高——单小时处理能力可达12000件,目前分拣员已从300人减少到40余人。”京东华南分拣负责人陈金刚欣悦地说,重要的是分拣环节的减少,货物搬运次数也相应减少了,降低了出错率,货物更加安全了。事实上,“减少搬运次数”正是王振辉强调的“新一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所在”。王振辉向《中外管理》解释:新一代物流就是要尽可能减少商品从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的被搬运次数,京东希望未来在消费者和工厂间只有一个库房,最多只产生1-2次搬运。“京东物流已通过庞大覆盖网络与行业首创的仓配一体模式,将商品搬运次数从5次降至2次,实现了90%以上订单24小时内完成交付。”刘强东也在回顾京东自建物流的原因时,多次提及对中国物流发展弊端的看法——不论三通一达还是顺丰,都因追求货物快速流动而使配送网络过于复杂。相较之下,京东物流模式很简单,就是“减少物品搬运次数”,从仓储直达消费者,毕竟货物离消费者越近,越能缩短货物移动距离,提升配送效率。且这个速度越快,成本越低,这是个正循环,极具规模效应。王振辉也坚信,“短链”是当下京东物流的最大内核,影响着消费者的最终购物决策。而智能分拣机器人,仅是京东布局智能物流的开端。京东上海亚洲一号三期无人仓的面世,彻底实现了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系统自动化——智能设备100%覆盖,是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过去我们通过软件流程分析、提升了物流配送的效率,但随着‘蛋糕’的做大,流程创新和迭代变得越来越多,由此我们选择智能化,这是团队长期做物流的心得。”京东X事业部总裁肖军如是向《中外管理》分享。肖军所在的X事业部,是京东专司智慧物流体系研发的技术团队。“2018年,京东将进入无人仓设备常态化和规模化应用阶段,投入的自动化仓库有98个,还会打造京东中件无人仓。”肖军透露:3-5年内京东自动化生产集成将超过60%……除大量复制输出,也会对外赋能、承接项目,如帮传统制酒业完成仓储自动化改造等。2“无人”配送,缓解“最后100米”拥堵如果说京东无人仓的最大价值,在于解决仓储的繁杂程序和大量人力占用问题,那么,无人机、无人车,瞄准的则是乡村和城市终端的配送问题。2017年6月6日,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张圩村街道办一处京东无人机降落点旁,村民路华(化名)正焦急等待着京东无人机的到来。当天一大早,他在京东买了一个路由器,因为这次是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在宿迁首次投入使用,路华显得很兴奋,想看看无人机究竟如何把货送到位的。“货物已到!”现场配送员远程汇报。“调度中心收到!”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现场配送员随后将商品交到路华手中,“挺方便的,没想到早上下单后几小时无人机就把货送到我手里了。”除了快捷方便,无人机收件、派件成本比普通快递员降低多少呢?京东透露:过去农村用户在网上订购商品,大多配送只到乡镇,用户需承担往返超3-5公里的交通成本。有了无人机加持,能实现末端配送,乡村物流成本可下降70%。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有智能仓配、无人机等先进物种,但末端“最后100米”,仍少不了普通快递员的参与。国内首份《快递最后100米服务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达313亿件,2020年将超过700亿件,但快递员的增长并不与之匹配,快递“最后100米”成了最难走的一段路。而迅速增长的网购及派快件,更加剧了两者矛盾,快递小哥成了寄件快慢的关键。一快递小哥就向《中外管理》坦言:他平日里每天派件数有一百多件,“双11”能飙升到四五百件……若加上取件,一天内经手快件可上千。缓解快递“最后100米”拥堵,京东无人车正尝试解决这一难题。2017年“6·18”期间,京东配送机器人(无人车)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完成了首单配送任务。《中外管理》记者现场观摩了这一过程:配送机器人通过双目传感器优化路线后,可自如穿梭在校园道路间,自动避开障碍物,全程无人跟踪引导。在安安稳稳地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后,用户会收到系统发送的一条短信链接,点击“提取货物”、柜门弹开,门关上后小车自动奔往下个配送点。“京东无人车主要在社区、写字楼、别墅区投入使用,最多一次能搭载100公斤货物。最新一台第三代小型无人车可放置5件快件,承重100公斤,充电一次走20公里,一小时内完成18个包裹的配送。”京东X事业部自动驾驶研发中心负责人杨廓如是介绍。除校园场景,无人车还将进一步开展城市道路的配送。肖军告诉《中外管理》:“2018年,京东将再拓展500余台配送小车,在各地封闭式校园、产业园等开放式城市道路上展开配送……相比传统快递员送货,作为配送运力补充的无人配送车,至少提高30%的效率。这意味着,一台配送小车可分担快递员30%的订单量。”仔细分析京东智慧物流三大支柱——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不难发现:AI技术在仓储物流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局限于仓库等较封闭和简单的环境,机器人仍扮演着辅助角色。京东智能仓研发负责人秦恒乐认为,将无人仓简单理解为机器取代人,不留一个人操作是片面的。因为目前看无人仓的大面积推广之路还很漫长,时间至少要以五年计。而在开放自然环境中用机器大规模取代人类派送员,短期内更是难以实现,京东无人车商务负责人樊晨的估算是,“至少要在50年后”。而无人机领域的核心问题则是:目前国内无人机管控严格,很多城市市区范围都是禁飞的;国内低空空域开放的消息尽管早已流传,目前却未有松动迹象,国家对于航空器管制也非常苛刻,而京东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大量商用,似乎也难给出明确时间表。3智慧物流,推动快递员适应技术变革无人车、无人仓、无人机的高频次曝光,难免让外界产生“引发传统快递员大量失业”的担忧。对此王振辉明确表态:京东智慧物流与人工不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相反,随着2017年智慧物流的持续推进,京东物流人员已增至12万,创历史新高。为何快递员的数量不降反升?“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升级与产业变化,导致整个行业规模激增,吸引了大批从业人员。”王振辉解释。但他认为短期内无人化与智能化应用,不会对京东物流人员规模带来质的改变,“目前京东物流外单收入增长已达三位数,大的增量无疑需要更多配送员。”而人员规模变大的背后,暗含了三个原因:一是国内整个物流行业规模已超美国,蛋糕在不断做大;二是未来将不断有新行业形态进来,解决更多人就业问题;三是所谓智能化带来的人员减少,将从各企业能效提升、效率提升这些微观经济层面体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指出:物流数字化转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的应用,给产业带来极大贡献;一个成熟物流体系可减少70%的仓储作业人员,比如京东无人仓的效率,就较传统仓储提升了10倍,这是未来仓储的发展方向。但技术对物流人员的规模减少,目前还难言‘立竿见影’。”那么,一线快递人员又应如何适应技术变革浪潮?刘强东承诺:“不会让一名员工因技术而失业”。目前京东无人机有操控中心、无人车也在建造维修和制造中心,这些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将来,这些可爱的‘快递小哥’还可以成为一线智能应用的操作者。而京东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也已有序展开。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隆雨告诉《中外管理》:京东除与各大技校、夜大展开合作外,内部开设的物流学院、AI学院,也全部向基层员工开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人配送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