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写小说该怎么起步和大神写小说写法思路不一样无从下笔?

(全文干货,拿走不谢~)嘿嘿,这个我知道。作为遍地是马甲的老网文圈混子,胖哒对于新手写小说的常见问题还是有一些经验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一、新手写小说常见的问题1、简介没有吸引力很多写小说的新人,都不会写简介,要不就是在简介里介绍背景,要不就是像写大纲一样剧透剧情,这种简介读者扫一眼就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直接刷走。2、魔鬼分段一段要么太长,要么就两行,一是造成阅读疲劳,信息太散不容易让人集中注意力,读者看了两页看不下去,直接跑。还有全是句号分段的,不是说句号分段不行,但通篇都是,肯定会非常影响阅读体验感。3、啰里八嗦写了半天不知道背景,主角,主题,不会构建剧情、人物冲突,就是在疯狂地抛设定,极力想证明自己的脑洞有多牛逼,但只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看下去。4、看名作看得眼高手低有的朋友入行写作,是受名著名作的影响,看了太多的好作品,写的时候总是在纠结美感,但根本没有那个水平,反而又矫情又不知所云。虽然写作上需要不断修正的错误很多,但对于新人来说,犯得最多最严重的就是这4个问题,其他的文笔、词句、构思、立意等等问题,可以在解决了基础的写作障碍之后慢慢摸索。接下来我会就这4个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有说得不对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友好讨论。二、如何正确地写简介?1、主角一句话突出主角的可看性,引起读者好奇心。成长型: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开局满级型:魔君归来屠你满门。纯爱类型:我的初恋变成了我的情敌?!千万不要含蓄,越中二越好,主角介绍就是卖货的广告牌,你广告打得不吸引眼球,谁买你的货啊?2、外挂除了主角介绍,还有一个能拉客的点就是外挂,随便找一个网站,刷一圈仙侠榜、都市异能、穿越无限流榜上有名的小说简介都会把外挂金手指贴出来。比如上古神兽啦,祖传神器啦,天上掉的神级马甲等等,外挂结合突出可看性的主角设定,简介里写出来这两点,阅读量来得就快了。3、爽点这个更简单了,重生归来、暴打仇人、夺得至宝、神功大成等等,能写的实在是太多了,男频的话屌丝逆袭比较受欢迎;结合上面两点,随便写一个例子:“我的初恋成了我的情敌?穿越成高中时期的富豪女同桌!一块神奇橡皮擦开启异世界之旅,曾经的情敌化身霸道总裁对我含情脉脉,清纯初恋却视我为情敌,救命,我该何去何从…”虽然看上去有点离谱,但简介就是要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不要怕写得丑被骂,也不要小看读者的宽容程度,像海棠、息壤、塔读这些地方,不管你写成啥样,能把读者哄进来看一阵,总有小可爱喜欢并追着你叫大大以及催更。三、如何正确地分段?1、三行四出网文APP多是手机登录,手机屏幕就那么宽,加上要适应人眼睛的字体大小,看网络小说最舒服的分段是排三行,有第四行也只出头一点点,比如这样:【《棋王》——阿城】上图是我在手机看文APP里截的,这篇文从头到尾看得都很舒服,因为它就用了三行四出的分段方法,少于三行和多于四行的分段几乎没有,所以即使我看得很快,脑子和眼睛都不疲惫,而且还不会遗漏情节。准备入行的选手写作时可以特别注意一下分段,分段分舒服了,你就比大多同时段的新人有优势。2、剧情和对话一段剧情情绪要连贯,不知道断在哪里,字段就会越写越长,为了防止字段太密集,可以用对话割断分段,比如:【熙攘上正在看的一本玄幻小说】无关剧情的对话不要写,和剧情紧紧勾连在一起,起到剧情衔接作用、伏笔埋线作用、推动故事情节作用,写的时候注意对话的用途,就不容易写得通篇废话了。四、如何精炼节奏?1、像说话一样写作在无法一步到位学好学习技巧的情况下,有一个方法很适合新人,就是,平时你是怎么说话的,你就怎么写作;或者说,你是怎么在脑子里自言自语的,你就怎么写作。虽然很多人很难注意到自己内心OS的节奏,但你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内心独白的信息是最直接精简传达到大脑的。比如看到心动女嘉宾开始畅想未来、碰到扇贝杠精的腹诽吐槽、产生一些不为人知的阴暗想法(想往老板咖啡杯里吐口水)时,内心里的小嘴就会开始有节奏地哔哔赖赖,就像在跟自己聊天一样,直白、精炼、有趣。2、攻略关于写作节奏,之前我也写过一个类似的回答,戳下方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讲得算比较详细的。五、如何提高写作水平?1、模仿大佬模仿不是抄袭,很多编辑甚至会建议写得还不错的新人多刷榜,看看榜单上大佬的写作风格,模仿着写。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多看看多模仿,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但注意不要抄别人的设定和剧情,只是运用一些常见的结构和剧情套路,模仿多了就能自己上手,摸索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基本两本书几十万字就知道怎么写了)。2、自我提升我之前每个回答最后都多多少少的会提到学习的重要性,多看好作品,欣赏和品味它们,学习优秀作品的优点,这些都是车轱辘话了。此外,咱小破乎也是一个挺好的学习平台,不然题主也不会来这里提问了不是?虽然不乏抖机灵嘲讽技能拉满的人,但用心解答疑虑的文章是更多的,也能得到很多正反馈。特别是写作类的问题,下面可谓各式各样的攻略大神都有,甚至还有成名作者本尊亲答、各种高分神作评论解析、被埋没的诗词作品等等。最近推荐就老给我推金庸、古龙、鲁迅作品解析的问题,多看看多翻翻,还挺多角度刁钻又挺有意思的观点的。除了问题和回答,大家没事也可以找些关于写作的书和课程来看看,比如B站上就有很多知名作家的写作公开课,随便一搜就有。如果你觉得那些公开课太长太乏味,也可以看看知乎知学堂官方盐选李享老师主讲的写作直播干货课程,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写作的纯干货,不但基础易懂,而且很实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直接问李享老师,这对于写作新手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写着写着就容易走进误区,如果没人指点,可能会越写越错。所以,找一个写作经验丰富的老师指点一下,能少走很多弯路。六、写在最后网文市场饱和开启了全民写作的热潮,下载一个手机app,不管什么人只要会打字都能戳上两笔,这就导致写作的门槛很低,不用培训就能上=不需要培训。但这种现象对真心想入行的新人是比较不友好的,因为有一部分人不是图新鲜玩玩而已,是真心热爱这一行的,所以会比较有压力,发现自己写得不好又突破无门,就像以前上学念书一样,见那些学霸好像都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考到高分,自己琢磨半天都没出成绩,心态一崩,慢慢就放弃了。所以胖哒想说,不管你是写还是看,都是在给网站带来收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像玩耍一样写作,保持良好的心态,反正都披着马甲,这次写不好,就总结总结经验,下次换个马甲再战。好了,今天的文就分享这里吧,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哦~我是 @会飞的胖哒君 ,知乎万赞答主,热爱写作的95后原创音乐人一枚。如果你想通过写作变现,可以参考这篇:如果你想发展自媒体副业,可以参考这篇:如果你想提升写作能力,可以参考这篇:喜欢我的文字和故事,可以来找我玩哦(捂脸跑)~
本文首发于“宗城的小黑屋”,人文社授权转载。很少人能在写作上无师自通,大部分作者,在烧完自己可怜的人生阅历后,就陷入无从下笔的尴尬。尤其是写小说,主线、逻辑、节奏感、圆形人物、氛围渲染等,写一本小说,是一场漫长的战役,若有几本关于小说的小册子,兴许会事半功倍。小说不像数学题,它没有标准答案,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小说公式,不同作家,对小说的理解也大有不同。但是,诸多优秀的小说往往有共通之处,比如: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开头与结尾。《白鹿原》里,“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百年孤独》中,“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又如:明确的人物动机和呼应动机而成的故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动机就是重遇黛西,故事的跌宕起伏都因之而生。盖茨比的人物弧光也得以完善。除此之外,洗涤陈词滥调、懂得“言有尽而意无穷”、找准叙述视角等,也是优秀小说的共同品质。一、《现代英文选评注》作者: 夏济安 评注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年: 1985年8月如果要建立分析视野,提高对小说结构和遣词造句的理解,我推荐夏济安的《现代英文选评注》。这本书是夏济安对近六十篇英文小说的注释、评论,包括海明威、麦科勒姆等名家,也有尤多拉·韦尔蒂这位写入文学史但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家。夏济安兼具学者和作家身份,长于共情,这本评注对语词的解释有瑕疵,但对谋篇布局的洞察、对句子结构、比喻、叙述视角等精妙之处的分析,一针见血。比如评注韦尔蒂的《寒笛》,“A farm lay quite visible,like a white stone in water……”夏评:“田庄之在月色之中,犹如水中白石,这样比说‘月色如水’要高明一筹。”又如解读福克纳的《熊》,提到一句很长的句子,夏评:“但是本篇里还有一句长达一千六百字,比这一句要长十倍。那种长达一千六百字的、创记录的句子,是要从感觉印象和回忆所交织的心理状态里所反映出几十年的事情,那是不容易分析的。这里的一句实在并不难,很明显的可分成三节,节和节之间,有一破折号(dash)分隔开来(或联系起来)。”这本书,适合结合小说原文,细读,重读,但遗憾的是,很多小说国内缺乏翻译,就连韦尔蒂这样的名家,国内翻译的也不多,在网上搜索,不过《绿帘》几篇。有心的出版社,不妨照着夏济安这本书,邀请优秀译者,把里面的小说翻译全了,届时配套出版,自是功德无量。二、《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译者:
黄灿然出版年: 2009-3《新千年文学备忘录》收集了卡尔维诺于哈佛大学发表的“诺顿演说”的前五篇讲稿,关于写作应该重视的问题。这五篇稿子,对应五种必不可缺的文学标准。第一个是“轻盈”:“如果要显示生存的重负,那就应该轻盈的显示。”第二个是“迅捷”,“一种将行动(用诸神的使神墨丘利象征)和沉思(用克罗诺斯农神象征)联系起来的敏捷”。下一个是“确切”,语言的精确和明晰。第四讲是“可视性”,使得文字生动起来的视觉意象。然后是“繁复”。最后谈到的(可惜由于卡尔维诺病逝,这一部分未完成)是“连贯”。卡尔维诺是优秀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总能提供新颖的叙述和表现形式,阅读他对写作的理解,能够对写作的实践有更多角度的思考。三、《小说的艺术》作者:
[英] 戴维·洛奇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副标题: 戴维·洛奇文集(卷五)译者: 王峻岩/等出版年: 1998-2单纯从文本技巧而言,戴维·洛奇的《小说的艺术》谈得很细。他是英国的学者型作家,既写小说,也做批评,洛奇穿梭于书本与学院间,最擅长写刻画知识分子的小说,《校园三部曲》就是例子。这一点,与我国的钱钟书有些相似。在写作上,他务求严谨,他说:“因为我本人是个学院派批评家……我是个自觉意识很强的小说家。在我创作时,我对自己文本的要求,与我在批评其他作家的文本时所提的要求完全相同。小说的每一部分,每一个事件、人物,甚至每个单词,都必须服从整个文本的统一构思。”所以,他笔下的“小说讲解”,如同一份纵横捭阖、工整细致的调查报告。《小说的艺术》分为五十个篇章,讨论了“悬念”、“视角”、“意识流”、“陌生化”、“象征”、“互文性”、“元小说”等五十个关键概念。每一章,洛奇会解析一种小说技巧,结合一两位典型作家的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深究。比如“意识流”一章,引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从一句“达洛维夫人去买花”开始,告诉读者看似平淡的讲述中,作者在叙述上耗费了多少心思。洛奇虽扎根学院,但写作风格并不佶屈聱牙,他的文本细读简明流畅,对普通读者较为友好。美中不足的是,洛奇希望面面俱到,但书本篇幅有限,在一些章节中,他只能点到为止。四、《文学讲稿》作者: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译者: 申慧辉出版年: 2005-4在文本细读上,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也是一部晶莹剔透的作品。它没有洛奇那样面面俱到,但在对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普鲁斯特等特定作家的解读上,他更加深入。纳博科夫像一位侦探,不漏过特定目标的蛛丝马迹,他的讲解“是对神秘的文学结构的一种侦察”,为此,他呼吁读者“拥抱全部细节”,体察小说的风格和结构。纳博科夫有多细致?举个例子:在讲解《包法利夫人》时,他对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使用穷追猛打,同时追究起小说人物读过的书,从这些书的共同点来发掘福楼拜的用意。所以,如果读者对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感兴趣,这本《文学讲稿》可做向导。前提是,你要忍受纳博科夫对文本的大量引用。五、《布洛克的小说学堂》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原作名: Telling Lies for Fun & Profit译者: 徐菊《布洛克的小说学堂》(后文简称《小说学堂》),作者劳伦斯·布洛克,美国冷硬派推理小说的代表。他的推理小说兼顾了市场和文学性,在营造氛围和塑造角色上尤其出色。这本《小说学堂》非常好读,它近乎问答体,每一章先抛出一个典型问题,再做出具体回答。听布洛克谈小说,像一个醉汉在房间里手舞足蹈,他的一字一句都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他明白,市面上谈写作理论的书太多了,但能具体指导小说创作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一是语言:学院经典常常晦涩难懂;二是角度:局限于文本的静态分析,用套理论的形式写作,却忽略了小说出版背后的运作机制。而布洛克要讲的,就是“如何写出兼顾艺术和市场的小说”,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新人容易犯的错误、与编辑、媒体、出版社打交道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避免自己的小说“孤芳自赏”。六、《巴黎评论》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品方: 99读书人译者: 杨向荣 等《巴黎评论》是一本享有盛名的文学杂志,一九五三年至今,杂志刊登了三百余篇“作家访谈”,被采访者是当世最著名的一批作家,为了完成一次访谈,《巴黎评论》的记者和编辑往往要筹备数月甚至一年,他们秉持欣赏但怀疑的目光,刺探作者在写作中的思索与出路,以及他们对文学本身的洞见。可贵的是,这些访谈没有沦为作家的吹捧录,十年后再看,那些问答依然落在实处、诚恳而富有力量。这是《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的魅力之处,它不仅值得写作者阅读,也值得记者们好好研究。七、《小说稗类》作者:
张大春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理想国这不是一本絮絮叨叨的论文著作,它像是一个小说家信手捏来的读后感,悠游小说之林,随口说出其中妙处。比如谈到左拉的《洗澡》时,作者谈到澡池里谈恋爱的过程,左拉“尽量压缩、延迟、收束‘突然谈起恋爱’这个过程中的热情和爱欲,且让求爱与推拒又接受这份爱的双方的言语肤浅得可怜,庸俗得可怜,也少得可怜;却让非生物性的月光、流泉、石像之类的环境成为真正的主角”,由此,张大春谈到了左拉的风格——当福楼拜宁可让他的人物屈服于命运跟前,却愤懑于现实之上;而在左拉那里,小说的人物却终究是环境的产物。和传统的学院派小说论著相比,张大春摆脱了很多意识形态的束缚,他用活的语言,把小说的艺术讲解得幽默、风趣。换言之,这本书犹如讲解小说的“小说”。此外,书中张大春常有洞见之语,对理解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区别很有帮助。比如在谈到现代小说的功能演变时,张大春讲到:“以语体文作工具,以个人身份(而非书场传统)从事,以西方移借而来的形式为规模——这三项条件构成中国现代小说的基本轮廓,作品千篇一律地以印刷于纸页上的方式面对读者,几乎也就在此一转之后未几,电影和电视工业相继掌握、控制了受众的阅听节奏和需求,相较之下,白纸黑字的动作书写变得迂缓、曲折、迟滞甚至无能负载。……简单地说,只缘于小说早已进去动作内部。小说家不得不然,他讲述鲁智深拔树的时代过去了,跟着邓蒂斯,看他如何拿鹤嘴锄掘出自己的紧张、沮丧以及兴奋的时代则过去了,借助于俚谣俗曲以伸展三头六臂、抑或乞灵于丽诗艳词以嗤笑丰乳肥臀的时代也过去了。现代的小说家只有在察觉某个动作内部才有意义,且此一动作显然无法被影音媒介充分掠夺的情况下,才会去书写它。”八、《悠游小说之林》作者:
[意] 翁贝托·艾科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译者: 俞冰夏艾科从更本质的角度解读小说,他能用几句话说清楚复杂的问题。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等多重身份,让艾科具备比寻常评论家更广阔的视野,但与之相伴的,就是艾科的旁征博引、絮絮叨叨,就像一个不吝啬的老头袋子里有很多宝贝,而他所做的就是不断抖落出宝贝供路人欣赏,丢不丢失他毫不在乎,因为那些不过是他知识里的冰山一角。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正可用来形容艾科的叙述。这时读者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专心聆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手写小说该怎么起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