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说说新网一银行与世界金融平台最新消息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启动的“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有何目标?

经济学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专家谈在华业务及案例 2021/11/09
信息来源: 经济学院
编辑:山石
责编:燕元
2021年11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系列讲座第五讲在线上举行。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驻中国、韩国和蒙古国首席代表瑞沛霖(Randall Riopelle)及其同事进行了题为“国际金融公司在华业务及案例”(IFC's Operations and Cases in China)的讲座。本次活动由北大经济学院与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办公室联合举办。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董志勇教授,副院长秦雪征教授、院长助理吴泽南长聘副教授等与瑞沛霖进行在线会谈。董志勇向瑞沛霖及其他国际金融公司成员对北大经院学术活动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欢迎他们未来多与经院师生交流,在人才培养、合作调研等方面增进联系。瑞沛霖代表其他同事对此表达感谢。双方就此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机构间深化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国际金融公司驻华代表处首席国别官员朱闻琴、金融机构部高级投资官员徐伟川、基础建设和自然资源产业部高级投资官员孙浩、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办公室秘书长谢智愚等人参加了会见。会谈现场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专家进行了题为“国际金融公司在华业务及案例”(IFC's Operations and Cases in China)的讲座。讲座由吴泽南主持。瑞沛霖首先介绍了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的基本情况。他介绍道,国际金融公司是全球专注于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发展的最大发展机构,在促进新兴经济体的私营部门的发展方面已有六十多年的丰富经验。自1956年成立以来,国际金融公司已在全球投资了3210亿美元,其目标是到2030年消除极度贫困,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瑞沛霖表示,世界银行促进共同繁荣的使命与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是具有一致性的。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帮助8亿人摆脱贫困,如期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为消除全球贫困的目标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瑞沛霖接着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三部分服务:其一是投资,包括贷款、股权投资、贸易和商品融资、衍生品和结构性金融等;其二是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发展解决方案,例如创造新的市场、解锁投资机会、改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等;其三是动员和管理资本,国际金融公司与全球的商业银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瑞沛霖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的投资组合情况(截至2020财年)。他表示,从产业上来看,国际金融公司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占比42%,制造业投资占比35%,基建投资占比19%,通信信息技术投资占比3%;从投资区域上来看,国际金融公司的投资十分多元化,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其中国际金融公司21%的投资分布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地区,其次在南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一些其他金融机构较难覆盖的地区也进行了较多的投资。瑞沛霖在线演讲朱闻琴回顾了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历程中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到1997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国际金融公司这一阶段在华的主要业务重点是帮助中国吸引外资进行投资,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例如1985年引进法国标致汽车落地广州。第二个阶段是1997到200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际金融公司在华业务更加聚焦中国行业的深化改革,帮助中国在金融行业开展改革试点,例如,1999年参与了上海银行的改制,并提供了政策框架的层面的咨询服务。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到2020年。国际金融公司加大了在中国中西部的投资力度,并在全球其他地方开展合作试点,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朱闻琴表示,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的合作定位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的合作,也从初期资金方面的支持,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由此,她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在资金、知识和人才层面的合作。资金层面的合作主要通过MCPP(Managed Co-Lending Portfolio Program)联合贷款计划平台、资产管理基金以及信托基金等方式展开;在知识层面,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开展了多个项目,并把中国的发展经验分享给了其他国家,促进了知识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与中国银监会在社会环保标准方面的合作,以及与中国养猪企业在控制非洲猪瘟方面的合作等;在人才层面,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的相关机构也保持着持续的合作关系,中国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谈到未来发展战略时,朱闻琴指出国际金融公司将在华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环境的可持续性和韧性;二是在普惠性方面减少城乡差异;三是支持拉动生产率增长的行业的发展,例如金融科技、物流基础设施等。就区域而言,国际金融公司将为贫穷省份(Poor Province, 贫穷省份指人均GDP低于国家平均水平20%以上的省份)和前沿省份(Frontier Province,前沿省份指人均GDP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省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朱闻琴在线演讲国际金融公司金融机构部高级投资官员徐伟川对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的金融行业创造了很多“第一个”: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作为第一家投资中国的商业银行上市公司的外资战略投资者;2000年,国际金融公司是投资中国的保险公司的第一家外资机构;国际金融公司与兴业银行在节能减排绿色贷款领域开展了合作,也是非政府机构在中国投资的的第一个商业化转型。徐伟川着重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在中国的中和农信项目案例。他讲到中和农信是一家专注服务农村小微客户的综合助农机构,国际金融公司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为其提供贷款、股权投资和咨询服务,从最初的组建到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并帮助公司吸引国内外股权和债务投资者。同时,徐伟川提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应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未来需要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国际机构的工作中,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带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帮助全球人民共同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徐伟川在线演讲讲座最后,国际金融公司基础建设和自然资源产业部高级投资官员孙浩先生从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合作。他谈到粤丰环保是一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金融公司通过不同的投资产品和服务助力公司发展,并将中国在垃圾发电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分享到了其他发展中国家。孙浩在线演讲讲座结束后,四位嘉宾就国际金融公司的工作机会、国际组织的职业规划、ESG投资等问题与在线听众展开了交流。他们表示,国际金融公司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平台,有着非常系统全面的培训体系,集合了政策研究、商业化投资等多重职能,并号召听众和师生积极参与到国际组织的工作中,丰富人生,迎接挑战,为世界和人类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简介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IFC)成立于1956年7月,是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和附属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直接以贷款和股份形式向发展中国家私有企业投资的多边组织。其主要业务是提供长期的商业融资、帮助筹资、咨询服务。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宗旨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私营部门投资,促进其经济发展,从而减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与私人资本一起为会员国的企业提供没有政府担保的风险资本,帮助发展地区资本市场,寻求促进私人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介绍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善治是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价值指向。国际组织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如何更好支持和参与国际组织建设、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21年开设了“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已经邀请到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与北大师生共议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变革的容与通,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获得师生的支持与好评。近期,北大经院还将邀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来院交流,敬请关注。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2023-05-26 20:04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于:广东省
当前,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趋势下,金融机构纷纷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中国金融行业的绿色发展、ESG整合、金融工具创新迈上新台阶。如何深入探索金融和绿色产业互融发展?如何凝聚“她力量”助力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
近日,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成都试点启动会议在四川新网银行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和新网银行携手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提供指导,高盛“巾帼圆梦”予以支持。
来自成都市政府、金融企业和国际机构的诸多专业人士互相交流前沿信息、具体举措和试错经验,围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女性金融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提升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注入新动能。
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经济绿色、平等、高质量发展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成都是一座环境友好型城市,随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绿满蓉城、花重锦官,开窗能够远眺雪山;成都也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一度被评为女性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女性创业者占据了“半边天”。
IFC驻中国、韩国、蒙古国首席代表瑞沛霖表示,在中国市场,成都是IFC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金融的重要合作地区。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高盛“巾帼圆梦”的支持下,IFC在成都开启了新篇章——与新网银行展开试点合作。该试点项目将通过评估和识别新网银行女性客户的中小微企业的气候融资机会,建立业务战略和服务模式,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帮助更多的女性中小微企业客户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表示,中央非常重视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的融合发展,人民银行积极落实中央有关要求,研究会同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他指出,一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开展试点工作;二是要把握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服务对象的特质来展开试点;三要重视数字技术在试点当中的应用,这也是试点在新网银行开展的重要原因。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框架下,成都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金融创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成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45亿元,占GDP比重11.7%。全市各类金融及配套机构数量达2700余家,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6.8万亿元。
他强调,此次IFC与新网银行的试点合作是成都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理念的有效探索,将为下一步成都市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实现机制,创新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绿色、平等、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样本。
新网银行行长江海表示,这次合作项目聚焦绿色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特别是关注女性金融发展。诞生于成都的新网银行,先天就带着这座外向开放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绿色、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在六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数字”“普惠”“零碳”的标签。他指出,新网银行作为一家数字原生银行,致力于用数字技术去解决普惠金融的难题,在业务流程上,新网银行坚持用机器审批代替人工审批来解决普惠金融经济可行性的问题,在风控方法论上,坚持用数据征信代替资产征信来解决普惠金融技术可行性的问题。
近年来,新网银行与IFC保持良好沟通,已先后开展了多项合作,取得了优质成效。此次双方在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联合高盛“巾帼圆梦”启动项目合作,通过科技创新持续开发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打造绿色小微信贷产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工具和业务模式,促进地方金融行业的能力建设。项目计划2年内实现绿色信贷余额约10亿元,服务女性中小微企业5万家,争取将ESG理念通过数字信贷的载体传递给每一个创业者。
绿色、普惠、女性金融“三箭齐发”,试点项目暨指导委员会正式启动
创业是女性参与经济行动的关键渠道之一,女性不仅在创业和自主经营方面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更因为自身的性别特质,成为值得信赖的企业家。
IFC金融机构局亚太区绿色金融创新工作组负责人朱韵表示,“她力量”已经成为绿色与普惠金融加速发展的新动力。从商业的角度,诸多国际数据显示女性企业家存在着违约率低、忠诚度高、交叉销售机遇高的特点。通过女性企业家的投资,能够帮助商业银行降低风险,驱动长期的商业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认为,将女性金融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三者有机融合是业内颇为创新的提法。他觉得要做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真正落地,还有着大量的实践工作需要做,特别是在推动绿色的过程中,既要实现绿色转型的目标,也要保护好弱势人群和中小微弱人群。
高盛中国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兼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范翔阐述了高盛“巾帼圆梦”的具体情况。他指出,此次绿色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项目会对成都和四川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远影响,也希望高盛可以通过这次项目可以帮助行业更好地解析女性金融和绿色金融之间如何实现更优质的互融互通,从而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多方凝聚“她力量”,持续注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表示,当前女性群体已经深入参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工作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然而女性不仅处于气候行动的前线,也面临着更大的环境风险,增强女性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确保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
在圆桌论坛环节,圆桌论坛一以“通过女性领导力撬动绿色经济的发展”为主题,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吴琪,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四川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锦峰,新网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宓丹,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朱子涵畅谈关于女性领导力和绿色发展的思考。
吴琪分享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在绿色经济方面的具体案例,她提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建设,种绿色的种子,开可持续的花。何锦峰认为,女性是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宓丹表示,新网银行一直践行着性别平等,通过数字技术为女性拓展她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渠道。在新网银行的信用白户申请客群中,女性的申请通过率高于男性,并且信用白户女性的申请通过率最高。朱子涵提到,通威股份在成立之初就有着ESG可持续发展的基因,目前两大产业——农业和新能源产业充分践行着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
圆桌论坛二以“激发女性创业潜能,助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四川绿豆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连希蕊,智汇青年创业孵化园创始人夏春芬,成都柒八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温茜共同讨论女性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之道,IFC金融机构局高级策略顾问吴红主持。
连希蕊表示,让碳中和行动能够惠及每个人是自己创办企业的初心。她相信用科技手段能够赋能给中国的更多地方,成长出朝阳和绿色的事业乃至产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来。夏春芬提到,在投资和筛选一些优秀项目时,非常看重是否很关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创业者是否很会利用当下时代里的社区发展模型和公益发展模型的使用。温茜认为,可以通过打造个人IP、直播等多种方式运用互联网进行数字赋能,走进基层、走进乡村,帮助更多的中小微创业女性落地具体项目。希望“寻找100位最美乡村女守护人”公益计划的女守护人,可以得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赋能,最大的让社会看到。
IFC金融机构局亚太区高级技术援助官员黄琳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女性作为消费者个人在消费层面,以及在整个经济主体和企业经济行为方面,对于绿色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她希望通过试点项目,深挖在女性、绿色、普惠方面的协同能力,开发出更多可持续性的产品,把中国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进行国内外推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金融平台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