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休里面的武士叫什么动画片的将军和武士都是这么搞笑的历史人物吗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http://tieba.baidu.com/f?kz=86097454  一休,全名一休宗纯。也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原型。
  一休,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和“恶僧”道镜,“佛法大师”空
海并称日本三大奇僧。
    他自号狂云子,曾自作诗云:“风狂狂客起狂风,往来酒坊淫肆中。”凡一休过处
,守戒僧侣无不大惊失色。怕此狂僧毁掉本寺的清誉。
  一休还在七十八岁的时候“聊发少年狂”和一名叫森子的年轻盲女真挚地恋爱。他
在多首诗中讴歌他与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羞”。他毫不掩饰
的在大众面前袒露自己的爱情。
  这个狂气横溢,纵情声色的和尚,至今还深深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他的传说被改
成很多流传一时的小说,漫画。《聪明的一休》就是其中之一。
  那这个一休为何会如此狂态百出,还能受后人所敬仰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一生的经
历或许就会明白。
  一休的母亲是南朝贵族之女,曾得宠于北朝后小松天皇,因遭谗伤,而被赶出了皇
宫,虽然她当时已有身孕。后来在民家住下。生下了一休。
  一休六岁出家京都安国寺。他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修行,很快便熟读各种佛经,和
很多流行的诗歌俳句。被人称作安国寺神童。
  他还喜欢博览群书。书看得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少年人眼界一开阔,自然就会对
当政者不满。他时常在安国寺里作诗发牢骚,讽刺幕府专制的统治。
  不久后,因看不惯寺里僧人对幕府官员的阿谀奉承,愤而出走,当上了云游僧人(
小议:可惜一休哥没能遇上郑板桥,不然郑瘦竹定赠他一句“难得糊涂”)
  在游历了很多地方后,他越发感到社会的黑暗,腐败正渗透着每个阶层,并渗透进
每一个百姓的心中。他对自己以往所学感到迷惑,对佛经所提倡安贫守己的说法产生了
很大的怀疑。为了解开心中的迷团,他拜世外高人华叟宗昙为师,刻苦研究救世的理论

  然而,当时的日本实行锁国封关的策略,哪里找得到什么救世妙方。经过五年严格
的修炼,他依旧一无所获得。但他的老师华叟宗昙非常喜欢他,想把自己的信物一把玉
如意传授给一休,但被他拒绝了。
  一休认为,这样做是把纯洁的精神信仰加以物化的庸俗行为。连心中敬仰有加的老
师亦俗如是,一休彻底失望了。他感到没有人能了解他,也没有人会听他的见解。一种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深刻痛苦折磨着他。和世人无法沟通,又学不会庄周那种“独于天地
精神往来”的逍遥洒脱,一休茫然了……
  很可惜,脱世修炼的一休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入世救众生。他既不像释加摩尼般具
有大智慧,能将佛理和世俗巧妙地联结起来。也不像“恶僧”道镜在大彻大悟后转向另
一个极端,变得媚俗无比。因此,道行上的不够成熟,性格上的不够果决,使极聪明的
一休突破不了自身的局限,因而成狂。正所谓:恨难平,无处述,唯有疏狂意!
    一休种种率性,真诚的作为,很得百姓们的喜欢。何况一休确实有真正的道行。因
此被人称为“疯佛祖”这有点像中国的济公。日本一休,中国济公,一个疯佛祖,一个
癫和尚,倒也相映成趣。
  得老百姓喜欢的,便不能得当权者的欢心。一休被各方将军,大名们驱逐。居无定
所,连大一点的寺院都不敢收他。因此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终于在八十八岁那
年逝世。盲女森子殉情而死。一代狂僧遂成绝响。只留下《狂云集》《一休戒语》《佛
鬼军》等著作。
  一休,一个满腔愤懑,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人物。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未能突破思
想上的瓶颈,而达到一个全新的哲理境界,实为可惜也。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展开全部外现颠狂相,内密赤子行   一休宗纯   (1394~1481)   历史上的一休宗纯禅师   一休宗纯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也佛教史上少见的疯狂的禅僧。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曾声称“疯狂狂客起狂风,来往淫坊酒肆中”,甚至公然讴歌自己与一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新。新约慈尊三会晓,本居古佛万般春”。这个狂气逼人的禅僧就是一休宗纯。   一休宗纯禅师是最易受佛门内外误解诟病的僧人,因为他做了许多容易受人误解的事,极其相似中国唐代的普化和尚,或者梁代的志公。一休的言行,相似普化,润达自在,狂人不自称狂。但一休号狂云子,普化号佯狂,普化之师骂他佯狂,一休之师华叟骂他风狂,相似黄檗骂开悟的临济风颠汉,但他们并不是狂人。一休的言说相似临济,可见他推崇临济祖师。一休曾说:『大凡参禅学道,必须杜绝恶知觉,而致正知正觉。恶知恶觉者,古则话头,经论要文,学得参得,劳而无功。』就是说知觉不正,一切劳而无功。临济录云:『持戒持斋,捧油不漏;道眼不明,尽须抵债。』又云:『孤峰独宿,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六时行道,皆是造业底人。』就是说知觉不正,持戒亦无效。必要的是觉,不是戒。一休宗纯禅师是一位真实正觉的大修行人。   一休禅师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当时的佛教界表面极其兴盛,内部却非常堕落,许多僧侣忘记其正的修行而结交权门,追求名利。一休最讨厌这些行动,于其青年期,自己选定严格而从学,鸡行能行而精进于禅行。于其开悟以后的后半生,加上圆熟的理性,以民众为友,避开权门与荣誉,专为一个爱、洒脱、理智的名僧,受到万民的仰慕。现在为「顿智的一休」盛传于儿童之间。可是那并不是单为顿智而成,是为他人格所发出的魅力而造成的。一休禅师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与法执,以彻底的金刚乘修行方式而过着高荣的人生,终其一生以无我的大智大爱济世度人。他那才华横溢、冷嘲热讽的形象,至今仍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卡通片《一休》中机智过人的“一休哥”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一休宗纯禅师,京都人,名千菊丸,自号狂云子、梦闺、瞎驴等。据《一休和尚年谱》指出,一休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间相传其母为藤原照子。照子出仕天皇,为天皇所宠爱,但她却日日怀着小剑,图谋刺杀天皇。被发觉后,照子乃逃出宫廷,潜往嵯峨野,于元旦生下了一休宗纯。一休母亲意图刺杀天皇,年谱说她「有南志」,意思是说她倾向南朝,是南朝派来暗杀天皇的奸细。1333年鎌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中兴皇室,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不满后醍醐天皇所为,起来反抗,后醍醐天皇逃亡吉野,是为南朝;足利幕府开创者足利尊氏在京都另立天皇,是为北朝。   一休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   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十六岁的一休住进了京都建仁寺,这里是幕府御用禅寺,即“五山十刹”之一。1409年的一天,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70、80后耳熟能详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个像大孩子一样喜怒无常、养尊处优的足利大将军,他嫉妒一休的智慧,经常给一休出难题;但是一遇到麻烦事,又会腆着脸来请一休哥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统一了日本南北朝、被明永乐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的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现实中的足利义满少年老成、富有谋略,完全不是动画片中那副没遛儿的样子。而且他还有可能就是一休的亲生爷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利义满像天皇御谋反日本的幕府原指将军出征时的军帐,后来演化成一种权力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权机构。而在最早的幕府“镰仓幕府”末期,出了个特别会挑事和逃跑的天皇:后醍醐天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醍醐天皇谁都不愿意当个徒有其名的摆设,后醍醐天皇也是如此。他窥探到镰仓幕府内部矛盾重重、统治根基已经动摇,于是认为实际已经成熟,便结交众多贵族、僧侣、武士,秘密推翻镰仓幕府。但事情很快败露,后醍醐天皇只好向幕府服软、写保证书保证自己没有倒幕之心。“正中之变”以失败告终,后人觉得天皇亲自谋反很有趣,于是干脆称之为“天皇御谋反”。室町幕府虽然“正中之变”失败,但是镰仓幕府与天皇间的矛盾已经表面化。1331年,后醍醐天皇男扮女装,带着象征皇位的“三神器”出逃,号召各路诸侯勤王。结果没什么人搭理他。被抓回来的天皇遭幕府流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丛云剑(草薙剑),八尺琼勾玉,八咫镜传自天照大神,为日本皇权的象征两年后,后醍醐天皇又从流放地逃跑,再次号召诸侯勤王。此时镰仓幕府已经风雨飘摇,很多豪族、武士看到了机会,纷纷响应(不是天皇的人气提高了,是大家看到牛市了)。足利义满的爷爷足利尊氏作为勤王的主力,协同各路人马灭亡了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想效仿光武帝刘秀再兴汉室,所以订了个跟刘秀一模一样的新年号“建武”。可是这位天皇逃跑在行,治国却不给力,他无视勤王诸侯的利益,只想大权独揽。一番较量之后,建武中兴失败,后醍醐天皇退位,称“太上天皇”。足利尊氏建立“室町幕府”。日本南北朝后醍醐天皇再次男扮女装带着“三神器”逃跑,来到日本南部另立朝廷,日本进入“一天两帝南北京”的南北朝对峙阶段。此时天皇在贵族武士心中已经不值钱了,足利尊氏的属下甚至说道:“如果世界上非要有天皇的话,用木头雕一个戳在那里多省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皇权这个名号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像我国一样,在日本,不统一就意味着战争。南北朝之间,战事不断。足利义满的格局足利义满出生刚好100天后,他的爷爷足利尊氏去世,其父足利义诠任室町幕府将军。3岁时,南朝军队攻陷京都,足利义满逃走避难。第二年,北朝军队又夺回京都,在回京都的途中,年仅四岁的足利义满见到摄津国一处风景十分优美,于是家臣把这处风景搬回京都。家臣们十分惊讶又相当为难,赶紧对小将军连科普带哄骗,才避免了马上就大兴土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津国美景现在我们经常扯人生境界和格局。“看上了就是我的,去他娘的都给我搬走”——这看来应该是很高的格局吧。10岁时,足利义满的父亲也死了,年幼的他继承了室町幕府将军的职位。他的成人礼上,为幕府屡立战功的管领细川赖之作为足利义满的“乌帽子亲”(假亲)为他完成了“元服”仪式。由于足利义满年幼,室町幕府的实权掌握在细川手中。到足利义满20岁时,幕府内斯波家族和土岐家族起来反对细川家族,细川赖之下野,斯波家掌权。但是足利义满阻止了对细川的赶尽杀绝,并逐步暗中扶持。渐渐地,细川家族势力有所恢复,足利义满在细川家族和斯波家族的对抗中渔翁得利。统一日本在派系斗争中坐收渔利的足利义满逐步收拾掉了斯波家和土岐家,而细川家的实力也大不如前了,室町幕府的大权重新回到“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手中。当时的日本诸侯割据,共分66国,而山名氏家族则担任了其中11国的守护大名,世称“六分一殿”,也就是占有日本六分之一天下的意思。足利义满成功挑起了山名氏家族的内乱,之后又逼迫山名氏进攻京都。面对畏惧求和的文臣,早已胸有成竹的足利义满说道:哪有什么和平可谈,只有生死。“明德之乱”中一举击败山名氏,让北朝实力大增,足利义满的风头一时无两。日本南朝势力遇见衰败,于是跟足利义满议和。在得到今后天皇由两系皇族交替继承的承诺之后,南朝天皇交出“三神器”,宣布退位。南北朝时代结束,日本终于回复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朝都城“京都”和南朝都城“奈良”而被夺走“三神器”的南朝天皇,再也没有被划入过继承序列。原来合同是要靠实力来维护的。受封“日本国王”统一日本后,足利义满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他既是“武家”(军队武士集团)的关白(天皇话事人),又是“公家”(文官贵族)的太政大臣(三公之首),集军政大权与一身,超越了历代幕府将军——以前的幕府将军只摄政不参政,跟天皇各玩各的。足利义满一直倾心于中国文化,希望能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他曾经多次派人跟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联络希望能够通商贸易。但是由于当时“胡惟庸”案中,胡惟庸有勾结倭寇意图篡位的举动,所以朱元璋对日本非常反感,一直拒绝足利义满的建交请求,并且认南朝为日本正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皇帝——朱棣朱棣“靖难”后弃南京而定都北京,对刚统一了日本的足利义满颇为心有灵犀,终于答允了日本的建交请求。足利义满频频入贡,同时受明朝封赏,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明朝对日本颁发勘合符(一种类似存物牌的证明),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明朝赐足利义满“日本国王”金印一枚,足利义满回书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源”是其姓),日本正式承认自己为中国的藩属国,从此之后,直到明朝灭亡,中国一直是日本的名义宗主国。中国的茶具及儒家典籍大量流入日本。出家“金阁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足利义满清醒地认识到,以暴力赢得的权力,必然会一直遭受到暴力的觊觎。要想稳坐天下,还要控制人们的精神。于是足利义满把将军之位让给儿子足利义持,自己带着一群属下出家当了和尚,从而加强了对寺社势力的控制。这样,足利义满就实际掌握了日本的公家、武家、禅宗(宗教)三大主要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被纵火后重建的金阁寺足利义满出家的寺院称“鹿苑寺”,其中的舍利殿全部贴满金箔,外观金碧辉煌。因此,鹿苑寺也被称作“金阁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义满和尚与一休的关系扑朔迷离据说,据说啊,足利义满摄政期间,继续发扬自己小时候看上啥要啥、欢喜谁便是谁的格局,连后圆融天皇的老婆们都给收了。当皇后生了儿子之后,足利义满立即逼迫后圆融天皇退位,让位给这个孩子,也就是后小松天皇。有人怀疑,后小松天皇实际是足利义满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颜后小松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长期流传着一首预言师《野马台诗》,其中有两句:“百王流毕竭,猿犬称英雄”。也就是说,天皇的血脉流传到第100代时将会终结,而猴子和狗将取而代之。镰仓末的公方足利氏满属猴,足利义满属狗,而后圆融天皇刚好是官方认定的第100代天皇,怪不得会有后小松天皇是足利义满的种儿这样流言了。而退位的后圆融天皇也被逼得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三十多岁就挂了。而后小松天皇的皇后藤原照子刚刚怀孕,就被以“有南志”、意欲刺杀天皇为由逐出宫廷。其后生子千菊丸,自幼被送到安国寺出家,法号“一休”。有人认为,足利义满此举,是为了遏制对自己存敌意的藤原氏家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休师父从小聪明非常,又有皇族血脉,各大寺庙甚至皇宫都畅行无阻,有此背景加之刻苦修行,终成一代高僧。但是从其自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号,也能看出其年少时的放浪不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休宗纯(88岁圆寂)也有人认为,足利义满安排一休这个疑似孙子出家,也可能是为了加强对宗教势力的控制。从小陪一休一块玩的武士蜷川新右卫门,其官职是“寺社奉行”,相当于“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局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自古以来,日本一直在学习中国,研究中国。而我们对日本又了解多少呢?下周我们会接着讲日本接下来的战国时代,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将悉数登场。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2016-07-25 11:47
来源:
ART视野
八零后的童年肯定都看过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动画片里面有个机智勇敢的日本小和尚一休。别人不管碰到什么麻烦事来找一休,他只要坐下来,一盘腿,往自己光秃秃的小脑袋上“格叽、格叽”这么一转,麻烦事立刻迎刃而解。周围的人对一休都崇拜的不得了,比如将军的仆人:新佑卫门,在动画片里就一纯屌丝,白天辛苦的伺候那位好吃懒做的将军大人;晚上还孤枕难眠,暗恋一名财主家的女儿,只要将军大人遇到点什么麻烦事,就打发新佑卫门去给一休点头哈腰地想办法,想想挺可笑的,一位快三十岁的大男人还要陪一休玩;同时一休为了替百姓惩罚好吃懒做的将军,还经常作弄他,常常让人捧腹大笑。
历史上果真如此吗?一休是个单纯的小和尚?将军大人是位碌碌无为、好吃懒做的主?新佑卫门是个“穷忙族”?非也,他们三人真实的身份是:天皇的小儿子一休、全日本实际统治者大将军足利义满、首都警备司令部兼宗教部部长新佑卫门,那一个是没有背景的主?
别看新佑卫门每次跟屌丝一样跟在将军屁股后面,他身为保卫首都安全的最高司令官,掌握着全日本最强战力,如果不跟将军大人走近点,装个呆卖个傻,容易被人怀疑有造反的嫌疑,这是明哲保身的高招!而且新佑卫门还兼职管理全国的寺庙,以他的身份去找一休是工作需要,并没有不务正业陪小孩子玩耍。再说说动画篇里他暗恋的那位大小姐,要谈真实的身份,新佑卫门可是堂堂的旗本武士,社会的最顶层人,财主家的小姐再有钱也是身份低下的商人,按照动画片里那么欺负新佑卫门,被他一刀斩杀,新佑卫门连法律责任都不用负,谁叫你一个商人没事跑去侮辱武士?
再说一休,他爹是当时的天皇,名义上日本最高统治者;而实际上统治全日本的就是动画片里“好吃懒做”的将军大人:足利义满,正是依靠足利将军的雄才,日本才能结束长达六十年的分裂,一休他爹的位子才坐的稳。现在天下统一了,将军和天皇的矛盾就产生了,天皇时不时和足利义满唱反调,希望能加强天皇的权威,足利义满又不是傻子,人家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主,立刻决定给天皇一个下马威,勒令天皇与皇后离婚,最小的儿子送入寺庙出家!一休就是这时当了和尚的。
一休在日本历史上跟中国的济公有一拼,都属于得道高僧,民间粉丝众多,被后世越传越神,衍生出无数故事。济公的个性突出一个“癫”字;一休则突出一个“狂”字。传说老年的一休,穿的破破烂烂的去参加第六代足利将军的宴会,估计那造型跟济公比就差一把扇子了,这种全日本最高级的宴会好歹你打扮的干净点,一休明显是冲着找茬去的,刚到大门口就被凶狠的保安给拦住了。
保安很郁闷问道:“臭和尚,你是要饭来的吗?”
一休笑笑答道:“不是,我是应邀来参加宴会的一休宗纯。”
保安更郁闷了,大家都知道一休是位得道高僧,可也不能穿成这副模样就跟贵族们坐在一起大吃大喝啊,肯定是假的,便打发道:“既然你说你是一休带什么贵重的贺礼了吗?”
一休高声答道:“要说贵重的贺礼,就是贫僧本人了,我是身贫道不贫。”言下之意就是空着手来的。
保安实在哭笑不得,还是礼貌的把一休拒之门外。
一休居然怡然自得地吟诵了一首汉诗,借用中国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来讽刺足利将军贪恋女色,大开宴会的丑态,然后拂袖而去,留下一脸懵逼的保安。
连征夷大将军都敢骂的,在日本也就“狂僧”一休了,将军还不能拿他怎么样,谁叫他是皇子,外加拥有众多粉丝,只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休里面的武士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