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电商系统二次新供应商开发流程商有哪些?


扫码关注关注华企网通公众号
7年技术沉淀 成就行业口碑
专业客服答疑
7*12小时专业指导
答疑解惑
自主研发独立版权
超过1000次客户服务经验
配套解决方案
多年开发经验,版权自有,放心选用
软件源码输出
配套安装部署,一次买断终身授权
数据加密
严谨加密处理为企业做好安全护盾
多终端覆盖
多端数据打通,统一后台管理
稳定云架构
阿里、华为云品牌服务器稳定保障
支持定制开发
定制专属企业级平台
华企网通护航,让平台经营有保障,消费者购物放心了解详情
1000个
客户信赖之选
10年
十年专业历程
8000万
服务品牌市值
10个
自主研发版权
150个
覆盖行业类目
WOW视窗秉石书法父母智库哈尔滨喜臣作文德力普新商光阴读书会分享众莱思教育天天学虫抖商之家APP張易杏林學苑广州硕果教育大森林物流珞珈行煜星商学院幸运芝麻丹曾课堂起源云跨贸加速器园所通教育卡卡英语卫健协同平台乐卡财商汇好课右脑服务号查看更多获取知识和教育领域的全域增长运营方案
消防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深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
查看详情
新零售社交电商:2023经济风
在如今的中国,实体零售行业的发展整体状况可以说是不容乐……
查看详情
单商户商城系统,怎么实现零
说到单商户商城系统,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什么是单商户商城……
查看详情
网上商城系统必须考虑到哪些
通常的网上商城技术有什么?针对开发设计电子商务平台的技……
查看详情
积分商城系统有什么优势?
如今微信服务流量的价值逐渐扩大,利用互联网强大的社交优……
查看详情
知识付费行业未来前景会怎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
查看详情
开发微商城分销系统有什么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零售和共享经济将会是未来电……
查看详情
为什么商家越来越喜欢自建商
由于当前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与线下实体店一样,成为触达……
查看详情
共商合作与发展之道
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商业银行;电子商务;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加剧了上述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之后的破坏程度。2004年以来,我国面临的网络仿冒威胁正在逐渐加大,仿冒对象主要是金融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2005年上半年共收到网络安全事件报告65679件,超过2004年全年案件数,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已成为理论与实践中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大体遵循事件驱动(技术和管理脱节)-逐渐标准化(技术和管理逐渐结合)——安全风险管理(引入了风险分析)的发展路径。
(一)以事件驱动的初级阶段时期
19世纪70年代安全主要是指物理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主要局限在大型计算机上的哑终端,安全问题只涉及能访问终端的少数人。安全管理策略处于初级阶段,由事件驱动,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流程。在此阶段的前期,只重视技术手段。后期开始重视管理手段,但是技术和管理之间脱节。许多组织对信息安全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和制度,但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基本上还处在一种静态、局部、少数人负责、突击式、事后纠正式的管理方式。
(二)标准化时期
企业开始将安全问题作为整体考虑,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策略,其中包括了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或称运作管理)。几乎所有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安全策略,内容也包括了技术手段、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教育等等,基本上形成体系,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一,但是安全风险分析还存在不足之处。
(三)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时期
随着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安全管理策略也演进到安全风险管理阶段。主要特点如下:
1.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主流趋势;在安全管理策略的演进过程中,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统
一、又融入了风险管理的分析、防范策略,从而安全管理进入了安全风险管理时期。西方商业银行已对安全风险管理形成共识。如安氏公司(is—One),认为信息安全问题最终将归结为风险管理问题,风险管理方法是建立良性的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依据和基础。
2.安全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和各国的规范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国际上关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英国标准协会制订的BS7799等。各国也日益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制定了许多规范。例如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电子银行最终规则》、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电子银行服务的安全风险管理》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也于2006年颁布了《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对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给出了指导意见。
3.利用外部专业化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安全性评估已成为大部分国家的选择。电子银行面临的安全和技术风险,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系统的设计开发水平,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及其供应商的选择等;银行依靠传统的风险管理机制已很难识别、监测、控制和管理相关风险。同样,监管机构也难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准确评价和监控。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加强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
4.在许多国家信息系统审计(IsAudi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被广泛提供,许多知名的咨询公司都提供类似的信息审计服务。业界的IT风险分析师也成为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风险,充分衡量保持安全的代价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寻求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效用,在风险分析中也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
二、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薄弱点
(一)系统管理思想缺乏
目前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在全局上缺乏系统论理论的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受到多种多样的安全攻击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漏洞,无法形成一张全面有序的安全网络。
实践中被采用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以及作为指导意见的规则规范,如《信息安全管理实务准则》(IS017799)、《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尽管提出了比较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层次上也比较清晰,但是还不足以作为一个风险防范系统。实践中,电子商务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组织,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和过程也是个复杂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的思想在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风险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不成熟,定量分析不足
电子商务模式自身的发展历史也不过20几年,在风险分析的定量技术上并不成熟;如BS7799中推荐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实施风险评估时,往往将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划分为几个级别,将威胁所造成的影响也定性划分为1~5级,实质上是将一些按照概率发生的事件定义为不连续的几个级别,在操作上易行,但造成了度量的不精确。在进行监控和审计之后,也存在无法量化、对比的问题。
(三)忽视与原有的传统风险管理策略的结合
本质上,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无非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对传统的风险的改变,以及产生的在传统风险控制领域暂时无法明晰的新风险;现有管理策略只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或者从偏重技术的角度看待问题,站在金融领域本身来分析研究较少。这种状况导致了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无法立足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忽略了风险的整体性,只进行偏信息和技术的研究,导致了现有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与金融机构原有的传统业务风险管理策略存在差距。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传统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控制,两个方面存在脱节,同样属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存在着不同的管理策略,导致多头管理、资源浪费、机构之间的扯皮,乃至缺位管理。
(四)风险管理策略无法依赖外部的信息安全管理行业
在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审计(IsAudit)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服务被广泛提供,许多知名的咨询公司都提供类似的信息审计服务。IT风险分析师也成为一种职业,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工作。商业银行采用依靠外部专业化机构定期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的办法,提高对电子银行安全性和技术风险的管理和监管。而国内初步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制定和引进了一批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法律法规,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了一定重视,但与发达国家成熟完善的外部信息安全管理行业仍有很大差距。
(五)风险管理策略中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能力薄弱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均建立起统一的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控制部门的职能、权限与花旗银行等体制较为先进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风险控制实质上仍然分散在各个子部门;风险的评估、防范与控制实质上完全依靠商业银行的电子交易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稽核部门实质上无法控制电子商务安全风险。例如,风险管理部门接受了电子交易部的风险控制报告,表面上履行的内控审核的流程,但审核作用有限,无法完成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监控与审计环节。
三、商业银行的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的改进建议
(一)基于系统的思想构建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框架
利用系统理论作为总体的指导思想,将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本身当作一个开放的自适应系统。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组成循环上升的系统。
在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控制的流程中,经过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资产识别和选择、实施控制降低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后进行监控和审计;尤其重要的是把监控和审计所得到的内容作为新一轮风险分析输入,从而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为动态的循环系统。每完成一个循环,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就上一个台阶,商业银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变得到了提高。新晨
(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定量分析中的改进思路
商业银行可以借鉴成熟的传统金融风险度量中的一些方法来改变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中对资产进行粗略的优先级别排序的方法。实践中,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与对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管理有其相似之处。巴塞尔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内部计量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内部估计风险敞口指标、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风险损失,巴塞尔委员会制定资本要求的转换系数;在度量损失的分布时,主要利用统计和精算技术。商业银行应通过数据库将威胁发生的频率、威胁所造成的影响等精确记录下来,利用现有的度量方法进行精确的风险定量分析的尝试。
(三)将商业银行电子商务安全风险纳入商业银行总体风险管理范畴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电视购物;减少风险策略;有效性2006年中央电视台组建中视购物、快乐购、东方CJ等一批专业电视购物频道的出现,又掀起了新一轮电视购物业的发展浪潮。《中国电视购物报告2008-2009》显示,在看过电视购物节目的受访者中只有10.53%的人产生了购买行为。消费者往往觉得电视购物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即感知风险很高。感知风险(PerceivedRisk)成为影响消费者电视购物的一大因素,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消费者电视购物的风险感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电视购物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探讨了消费者电视购物的减少风险策略以及降低风险策略的偏好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1文献回顾
1.1消费者减少感知风险行为
从消费者购买模式的中得出消费者的购买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确认需求、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购买决策和购买后行为。
Mitchell(1995)研究了传统购物环境下购买过程的不同阶段感知风险的情况。研究得出在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感知风险的水平是不同的。
Taylor(1974)以选择情境(ChoiceSituation)为中心,建立了消费者承担风险行为的整体理论。研究指出消费者面对消费行为的首要前提是做选择,而在做选择时,消费者会产生感知风险,消费者一旦感知到某种风险的存在,随即产生焦虑,此时消费者就会寻求减少风险的方法,以降低消费行为后果的不确定性及消费行为后产生不利后果的严重性。当感知风险降低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或者完全消失,消费者决定购买。
一般而言,消费者有四种解决风险的策略。从文献研究中得出,消费者最常用的是第一种解决风险的策略,即消费者减少风险策略,也是本研究主要的探讨内容。
1.2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的相关策略
PeterandTarpey认为消费者在面对感知风险时,有两种基本策略可以选择或者同时运用:降低感知风险(如搜寻更多的信息)、减少可能损失的金额(如降低个人期望水准、减少购买数量等)。
Roselius(1971)为了了解消费者常用的减少风险的方法,提出11种可能的方法,分别是:背书保证、品牌忠诚、大品牌印象、私人检验、商店印象、免费样品、退钱保证、政府检验、选购、昂贵的产品和口碑。
AnneSophieCases(2002)以服装中的夹克为研究对象,提出18种网上购物降低感知风险策略,并根据实证结果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支付、退款保证、更换商品、在线展示、真实商场了解商品、价格、网站声誉、同一网站的购买经验、货比三家、产品组成信息、品牌知名度高、促销、实体商店品牌忠诚、询问家庭朋友意见、与零售商交流、广告、聊天室。
邵家兵等(2006)选取书籍和服装作为搜索型商品和体验型商品的代表,所得到的关于网络购物风险降低策略中,支付安全性、网站声誉、在线展示、退款保证、更换商品排名在前五位,这与Anne-SophieCases的结论不完全一致,即网站声誉代替了真实商场了解商品。
从文献研究得出学者对于传统购物环境和网络购物环境的减少风险策略研究偏多,而对于电视购物环境下的消费者电视购物减少风险策略研究就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的重点是电视购物环境下消费者感知风险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2电视购物环境中降低感知风险的策略及其有效性研究
2.1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拟定访谈提纲,通过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确定电视购物时,消费者采取的减少风险方法,并询问消费者所提及的风险降低方法对减少风险的有用程度。对小组访谈结果,经过小型的预调研,对问卷做了一些调整,形成了最终问卷,归纳出我国消费者减少感知风险的策略有18种,具体为:到声誉好的电视购物企业购买、购买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从众购买,选择周围的人买过的电视购物企业购买,或购买畅销品牌产品、详细了解该电视购物公司、选择权威机构的电视购物频道、网上寻找关于如何安全电视购物的资料、向有电视购物购买经验的亲朋好友咨询、价格、打电话详细询问产品的参数及性能、购买之前先到实体店看产品、选择性地购买产品、货比三家,在多家电视购物企业之间比较、寻找有不满意退货退款承诺的商家、电话订货,线下交易、选择自己过去购买过的满意的电视购物企业、选择其他渠道(传统渠道、网络)购买产品、购买消费者给予好评的产品和调查电视购物企业是否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对各测量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尺度衡量,从“极无帮助”到“极有帮助”,编制形成问卷。选择结果表示消费者认为该策略对于减少风险有无帮助的程度,也可以解释为消费者对该项策略的偏好程度。正式调查采用网上调查为主网下调查为辅两种方式。2010年11月~12月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81份,其中有效问卷265份,有效率为88.33%。本次调查不涉及具体产品和电视购物公司。
2.2实证结果与分析
2.2.1样本特征
265份有效问卷中男性146人,占55%;女性120人,占45%。从调查人员的职业来看,学生63人,占23.9%;上班族175人,占66%;其他人员27人,占10.1%;调查人员中,没有电视购物经验的人175人,占66.2%;有过1次购物经历的49人,占18.3%;有过2~5次购物经验的29人,占10.9%;五次以上的12人;从收入情况来看,还没有收入的为58人,占22%;月收入在1500以下的为34人,占12.8%;收入在2501~3500元的为44人,占16.5%;3501~4500元的为36人,占13.8%;4500元以上的为32人,占比11.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及以上的为10人,占3.7%;大专为24人,占24%;本科为131人,占49.5%;本科以上为100人,占37.6%。
2.2.2均值分析
对消费者减少风险策略做均值分析,可以得出消费者认为那种策略最有效,结果如表1所示。从策略的整体数据来看,均值最小的为“打电话详细询问产品的参数及性能”,数值达到3.190。因此消费者认为这18种策略都是具有一定效用的。
从每个策略的均值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在电视购物时认为最有效的三种策略是:“选择自己过去购买过的满意的电视购物企业”、“选择其他渠道(传统渠道、网络)购买产品”、“选择性地购买产品(比如暂时不考虑电视购物保健品等)”。从这三种策略来看,消费者在进行电视购物时,倾向于增加购买行为结果的确定性,而不是减少购买结果损失的程度。这一点体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风险减少策略的偏好:在考虑电视购物时,消费者首先要保证自己资金的安全,免受经济损失。
而对于“详细了解该电视购物公司”、“价格(过高过低价格的产品都不予考虑)”、“打电话详细询问产品的参数及性能这三种策略是这18种策略中消费者认为最无效的方法。对于价格而言,可能是由于电视购物时消费者能清楚地看到商品的所有信息,能对商品的实际价值有个大概掌握,因此价格对于感知风险的减少效用并不是很大,消费者更注重对商品品质的了解。对于详细了解该电视购物公司和打电话详细询问产品的参数及性能这两项策略的排名也不高,可能是由于在中国背景下,消费者对于电视购物的信任度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九十年代末,一些商家短期行为突出,售后服务严重缺乏等使得电视购物产业遭遇寒冬。
3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电视购物环境下减少感知风险策略的有效性,从而发现消费者对降低风险策略的偏好特点。本研究认为,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增加购买结果的确定性,而不是减少结果损失的程度来减少电视购物感知风险。基于本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①改善电视购物环境。竞争有序的电视购物行业需要道德约束,无店铺形式的电视购物良性发展更需要注重道德教化,弘扬诚信道德观念,并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对顾客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负责;尊重公众价值观,树立明确的电视购物营销理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除消费者安全性的顾虑。
②提升电视购物企业的美誉度。在消费者减少风险策略中,最有效的策略为选择到有过电视购物满意经验的企业进行购买。因此,电视购物企业应从商品选择,商品价格,商品服务,交易支付方式,商品配送,客户回访,人员培训各个流程各个方面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消费者电视购物时建立起初始信任。要树立电视购物品牌形象,坚持实施名牌战略,对消费者选择电视购物企业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③建立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服务保证措施,制定规范化的服务流程。每个岗位必须以“顾客第一”为服务理念,在顾客需要服务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减少企业自己设定的服务门槛,加强对消费者的服务承诺,向消费者提供担保、提供无障碍退货、免费送货、客户回访、保修、快修等服务,使消费者无后顾之忧,大大降低消费者电视购物的感知风险,有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3
关键词: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这就要求在火电企业的建设上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投入新的设备以及技术,对电力物资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物资采购工作是影响火电企业的电力生产成本和工程建设造价的根本,决定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运行,而整个火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电力物资采购影响着。因此,火电企业必须加强电力物资采购的管理,把采购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一、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的风险
(一)概念。电力物资采购的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有可能出现的偏差叫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电力物资采购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风险,电力物资采购风险并不仅仅限于向供应商购买物品的过程,而是物资从计划采购到使用结束的整个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风险。
(二)分类。电力物资采购风险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
1.内因风险。内因风险主要包括计划风险、决策风险、订货风险、运输风险以及验收和保管风险。计划风险:火电企业为了保证物资的供应会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因此在采购计划和物资需求计划的制定上就会存在一些差异,造成风险。例如,市场需求的走势、市场预测以及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差错等等。因此,采购计划必须在技术上做到科学管理、工作上做到严格要求,才会将计划风险降到最低。决策风险:由于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问题、业务水平以及对工作的责任心等,使得一些企业的某些决策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就会引发风险。订货风险:在电力物资采购的过程中,采购工作人员必须要理解管理人员的意思、按照采购的正确程序进行操作,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合同的签订一定要按照过关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一旦有所纰漏,就有可能引发相关的风险出现。运输风险:电力物资采购好以后,在运输上一定要做好管理措施,特别是一些专用设备的运输,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运输风险。验收和保管风险:电力物资采购回来以后,对种类、数量、价格以及型号规格等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符合相关指标的标准后方可入库。检查验收的过程一旦有所疏忽就会有相关的验收风险产生。而入库的物资保管工作也一定要做好,避免物资丢失、变质等风险的出现。
2.外因风险。外因风险主要包括社会风险、供应商风险、市场风险和意外风险。社会风险:部分物资采购法律法规、社会制度以及政策等都会对电力物资采购造成一定的影响,引发社会风险。供应商风险: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厂家在产品生产的某个环节上出现纰漏,就会产生物资质量风险。另外,由于相关法律以及管理力度在电力物资采购环节上比较薄弱,这就会使得某些供应商趁机不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造成电力物资在价格、质量等方面的风险。市场风险:目前全球的经济形势也会对电力装备这一行业在发展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火电企业的大型设备原材料、部件等已经进行全球性的采购,而材料价格的逐渐增长也导致电力物资的成本不断上升。由于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一些厂家会也因此而采用一些措施来降低成本,使得电力物资的质量受到影响。意外风险:在采购电力物资的过程中,很多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是无法避免的,这会给设备带来一定的风险,甚至是损坏,是得物资在订购、运输以及储存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在电力物资采购管理上,如果只对某一方面的风险进行分析的话,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火电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于从各个环节对采购的物质进行监督管理,使得电力物资在采购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尽量得到避免和降低。
(一)供应商风险对策。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要加强考核和选择的力度,为了约束和规范供应商的行为,有必要制定出一个全面的可实施的方案。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体系和能力进行方面要做好调查和审核中国,要去生产现场对其生产技术和能力进行考察,还要收集行业中对该供货商的评价和业绩情况综合进行盼盼;必须从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产品合格率、合同的履行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特别是一旦出现严重的物资质量问题或供应商诚信危机的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阻止风险发生。
(二)计划风险对策。物资管理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电力物资采购工作必须采取计划管理的方式,整个采购过程必须要有严密的计划,并且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采购计划必须要按照需求计划的相关要求制定,结合工程实际所需的物资准确制定出物资需要量与交货日期。此外,一旦原计划发生改变,要对原来上报的采购计划及时进行修改。应急物资方面则需要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同时还要对应急物资的新动向随时注意。
(三)采购订货风险对策。在电力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在物资采购的计划落实上,必须按照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标准。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必须采用最强硬的措施和态度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签订和确定相关的技术协议及合同时,必须按照审批的计划进行。在合同谈判过程中,若原定计划有重大改变发生,需办理相关手续,得到批准后才可以签约。
(四)验收和保管风险对策。火电企业对验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提高,有必要做到使工作人员对各类电气设备的用途做到充分了解,以便于提高验收工作效率。保管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要定期巡视和保养设备,防止设备丢失、变质以及灾难带来的风险。
三、结语
在火电企业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相应的风险。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地、稳定地运行,必须加强物资采购风险管理,同时也能使得火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整体利益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程嘉许,李云峰.“三集五人”体系的理论内涵与战略意义[J].国家电网,2012 (3 ) :78 79
[2]金锡万.物资采购质量风险防范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8):121 -122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财务风险;控制
现代技术突飞猛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高歌猛进就必须分清楚现阶段企业所处的状况以及自身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关措施去降低这些风险,从而让企业运营得更加顺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有很多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有很多的风险。在机遇与风险共存的时代,企业必须掌握自己的状况,并且努力去降低风险。
一、电子商务定义
所谓电子商务就是指商家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商品的具体信息,客户通过检索商品的信息以对商品有一定的了解,对商品的了解后通过线上支付平台实现交易。这样的一连串过程,便称为电子商务。由此可见,电子商务是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来实现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流通很快,商品交易变得简便。企业的财务流程也需要有一定的变化,不然难以适应时代的变革和进步。也正是因为电子商务环境的氛围,使得很多企业开始在探索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财务管理模式等等。不言而喻,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但是也有很多的风险。财务作为管理企业资金流的一个部门,是很多企业的命脉,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企业的财务出现风险,那必然是大风险。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们要更加注重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风险
1.网络安全风险
电子商务模式下,客户在网上进行支付业务,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在资金的分配过程中,大量的经济信息在互联网上转移。在网上银行业务创新的同时,存在许多财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漏洞,不仅计算机网络系统很容易受到黑客和病毒的攻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网络安全涉及很多恶意入侵,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金融欺诈等行为。计算机风险是其中的一个大风险,如计算机硬盘损坏,软件崩溃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网络安全问题。其次,网络黑客的入侵使得信息泄露等等。另外,很多客户的信息在网络被泄露,导致线上客户减少等等,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和利润。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能有很多种营销模式,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使得这些模式遭到质疑,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加不利于财务的安全。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财务风险中的大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中的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投资决策失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投资决策失误屡见不鲜。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多投资决策都是由领导拍脑袋决定的。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拍脑袋做决定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了,大数据掌控着一切,只有在数据分析之后,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数据分析的习惯,因此,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其次,投资盲目。电子商务环境下,投资盲目的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信息流通太快,不管是真实的还是错误的信息都流传得很快。在没有强烈的鉴别意识下,很容易出现投资盲目的问题。最后,投资执行有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投资执行也可能出现问题,内部的沟通交流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投资执行问题。特别是没有特别专业的投资人才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3.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也是电子环境下易出现的风险之一。筹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筹资决策失误。由于在筹资决策时,没有经过对企业自身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外界市场的预估有误,所以导致筹资出现失误。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爆炸,科学技术进步神速,筹资决策不单单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状况,还要分析市场的环境以及投资者的需求等等。只有将各方面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筹资决策。第二,资产负债率风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筹资变得容易,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股票债券等等方式都是企业筹资的方式。如今,网络借贷也变得流行,这为企业筹集资金增加了一个通道。但是,并不是筹集的资金越多越好,资产负债率在一定的范围的企业才是好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的企业风险很大,投资者也会考虑这个重要因素。
4.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也是财务风险中的一个大风险。企业的资金运营情况与企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倘若运营得好,那么企业的发展必然是顺利的。但是运营风险很容易出现在现代企业中。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运营风险更加突出。网络的发达使得业务变得更加复杂,资金的运营变得更加困难。在大量的数据面前,企业很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运营风险便显现出来了。很多的资金链断裂,很多的管理混乱等等都是因为资金的运营出现问题。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应当积极关注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电子商务环境财务风险控制相关措施
1.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必须要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是财务风险控制主要机制。只有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才能阻止风险进一步扩大,以免面临不可控的局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应当计算一个风险预警点。这个风险预警点到达的时候,就是风险预警的时候。财务风险的控制必须要有一个风险点,这个点为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出现的时候,就是要加强风险管理的时候。其次,风险的积极处理。在出现风险预警时,企业应当积极做出行动,采取一定的措施。要加强风险的控制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行动力。只有强大的行动才能阻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2.加强网络安全控制
很多客户的信息在网络被泄露,导致线上客户减少等等,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不仅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和利润。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可能有很多种营销模式,但是网络安全问题使得这些模式遭到质疑,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加不利于财务的安全。因此,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变得非常有必要。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网路安全控制首先应当加强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加强计算机硬件的配置,这样能够防止因为计算机硬盘崩溃等等情况导致财务数据丢失等等情况。其次,加强软件的建设,比如网络防火墙的设置,密码签名设置以及网络安全防护等等的建设都很有必要。
3.加强数据的控制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加强数据的控制变得非常有必要。大数据是现展的趋势。只有掌握大数据,才能掌握时代的未来。不管是投资,筹资还是资金的运营都和大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可以让企业更加有依据地投资筹资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分析出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变得异常重要。数据的采集与电子环境分不开。在数据采集后,应用这些数据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这样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在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时代,企业面临着很多的财务风险,比如网络安全风险,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以及运营风险等等。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财务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比如建立一个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网络安全控制,加强数据的控制,并进行一定的财务分析。以期通过这些方式去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强其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曹月竹.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02).
[2]田芬,吕永波,刘凌霄,陈立.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11).
[3]李娜.电子商务企业财务控制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2).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EPC总承包风险风险管理
2014年,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开工建设。美、俄、法、日、韩等核电大国纷纷瞄准国际市场,把核电出口作为国家战略,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已经把核电“走出去”升格为国家战略,将核电“走出去”作为中国与潜在核电输入国双边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议题。
核电出口项目EPC总承包是当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的核电出口都采用这样的方式。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和Construction 的缩写。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核电工程项目具有技术含量高、项目周期长、投资巨大等特点,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核电工程项目的大部分风险实际上是由总承包商承担的。这就需要核电总承包商不断探索和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所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核电出口EPC模式的特点
核电出口项目EPC总承包的特点如下:
①较其他模式合同总价更接近于固定总价合同,通常不容许工期进行调整延期,合同金额较大,承建周期长,技术复杂。业主将管理风险转移给总承包商。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由总承包商负责协调管理。
②承包商报价通常高于DBB(Design-Bid-Build)模式报价,总承包商可以获得更多的获益机会,但同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
③EPC模式交易成本低,对于业主而言大量工程交易成本转嫁给了总承包商。
二、核电出口EPC总承包模式面临的风险分析
核电出口项目EPC总承包的特点决定总承包商需要承担绝大部分的风险。按照核电出口项目的进展时序,从项目的策划到移交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风险特点分析如下:
1.项目策划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目标国国情,国家信贷评级情况;②电力行业前景,行业竞争环境情况;③厂址及周边情况;④投资回报率情况。
2.项目投标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信息来源渠道和政府落实项目情况;②当地人情况;③工程所在国劳务和施工机具以及材料价格情况;④决策风险、竞争对手情况。
3.合同签署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合同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②汇率;③合同的违约赔偿;④合同的保证期;⑤总承包商的总则上限;⑥合同中规定的不可抗力;
4.工程设计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技术质量标准;②一级进度计划;③工程概算;④设计接口资料。
5.设备采购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采购分包划分;②招评标;③供应商资质;④设备制造。
6.施工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土建施工;②安装施工;③大件运输;④物资管理。
7.调试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启动调试和调试许可;②核安全;③失效及腐蚀;
(4)人员及环境。
8.移交阶段所涉及的风险
①隔离移交;②维修移交;③临时运行移交。
三、核电出口EPC总承包风险管理措施
对核电出口EPC总承包核电工程来说,总目标是确定的,即按时建成技术满足合同要求、成本符合预算、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核电厂,并交付业主进行电站运行。针对核电出口项目EPC总承包的风险特点,可以通过加强以下风险管理措施,达到上述目标。
1.加强项目开发阶段风险评估
核电出口项目开发阶段,应重点对项目所在国环境、市场、融资、技术、厂址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通过调研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级,确定项目风险的承受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2.加强合同风险的管理
合同规定是日后双方解决争议、提供索赔依据的最高准则。
在合同签订阶段应组织商务和专业人员查找相应文件中的缺陷,有疑义的方面要求业主给予书面澄清,或在报价中予以考虑,从而规避风险。
合同风险的管理重点包括以下等几方面:
合同工作范围条款。核电EPC总承包工程范围要求的技术性强,必须明确工程范围,注意承包商的责任范围与业主的责任范围。
合同价款。①注意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以及承包商和业主对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分担办法。(2)合同中要明确规定总承包商的违约金支付上限。(3)注意合同价款的调整办法以及支付方式。
合同涉及的法律条款和争议解决条款。①明确合同中所涉及的法律和标准的基准时间,对于合同执行期间出现涉及合同执行的法律和标准的更新,在合同中应明确调整合同价格和进度的方法。(2)总承包商与业主之间争议通常采用仲裁的方式,在合同中应规定仲裁遵守的章程以及仲裁地点、语言和费用支付等。
合同保险条款。海外核电工程项目通过购买保险方法从而进行风险转移[4],其中包括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货运保险、工程延误险、雇主责任保险、核物质损失保险和核第三者责任保险。总承包商应与业主合理划分保险购买责任。
不可抗力条款。EPC总承包合同中应明确对不可抗力的定义及后果对合同执行的影响补偿,特别是对工程进度的延长要求以及责任免除的要求。
3.加强设计、采购等阶段风险管理
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阶段的风险[2]包括设计产品(核电站机组文件图纸)以及设计管理的风险。核电站设计文件要确定项目的目标,技术和质量要求、以及进度里程碑和工程概算。加强设计质量、进度和设计接口的管理。
设备采购阶段。设备采购主要包括设备采购、施工采购和服务采购。其中设备采购和施工采购尤为重要。采购物项的质量,是核电厂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其交货进度是工程总进度的关键,价格是核电工程总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EPC总承包商应在采购招评标、供应商资质以及设备管理等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监督管理,保证设备质量。
项目建设阶段。项目建设阶段可分为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施工前的施工准备是风险控制的重点。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尤为关键。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规定施工,加强对不符合项的管理。
调试阶段。核电机组调试阶段风险管理目标是防范核安全和工业安全风险,控制重点是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授权上岗,消防、边界、设备事故风险等。
移交阶段风险。移交风险是工程人员和生产人员交叉作业的阶段,关键控制点包括接口、职责划分,设备保养,设备事故风险,核安全责任等进行控制,风险控制的重点是移交的组织管理和遗留项处理。
4.加强对分包商以及内部的协调和管理
对分包商的管理。①对于设计分包商,首先要编制各类设计和质保管理程序,规范各分包商的工作;其次要在组织上和人力配备上加强控制和管理力度;更重要的是对分包商设计成果的质量和进度加强管理,主要包括重要的设计方案确定、进度计划和设计接换的跟踪检查、设计质量审查、任务完成工作统计等,充分利用进度和质量管理工具,对设计分包商进行的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②对现场施工分包商,设置现场施工管理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同时还要加强现场与设计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快对现场问题的响应和处理速度;此外还应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与设计部门之间的沟通会。
对设计与采购的协调和管理。加强设计及采购之间配合管理。设计分包商提出设备采购要求和设备技术规格书,由采购部门负责招标采购,并督促设备厂家提供设备资料作为设计的输入条件。其中供货商的设备资料对于设计进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固化和提交将直接导致设计文件缺少上游条件而无法完成。这是设计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设计与采购之间密切合作、积极配合,这对于本项目的进展和质量至关重要。
5.加强规划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核电工程的进度管理是分级管理、层层细化。对于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进度,各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做到工作逐层细化,将具体工作逐级落实以确保实施;另一方面还要科学合理安排各方面接口关系,互相配合和协调。在进度计划明确后,各部门应加强跟踪管理,尤其要加强事前预警和控制,争取及时发现风险和问题并及时解决,减少其对进度的影响和压力。
6.以可靠和安全为原则谨慎对待技术改进
对于设计改进尤其是重大改进,必须严格强调质保流程管理,从改进方案确定、实施、设计审查和技术把关等各阶段加强管理,保证改进的影响分析到位、改进的实施到位、改进的审查和把关到位,以确保技术改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设计改进的管理中应以保守谨慎的原则为基础。
展阶段的不同有侧重地配备人力,并形成相应激励机制。
7.强开发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有风险指标管理、评估管理、应对措施管理、日常风险管理及知识库组成,主要功能包括对公司及部门历年风险指标的查询,年度风险评估和专项评估,日常风险指标、数据、风险事件的简报和查询等,做出相应应对所持,形成风险预警机制,为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决策依据。
建立风险经验反馈信息平台。风险管理经验反馈是指对风险管理经验和教训进行有效管理、吸取和利用的过程。需要及时对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全面记录和保存,加以管理和保护,形成相应的知识库。
四、结语
本文对核电出口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风险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核电出口,从总承包商到各分包商,都应强化风险意识,尤其要加强风险识别和预警。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完善的、多方位的风险管理。从而提高出口核电项目抵抗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是核电“走出去”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羽佳.浅谈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
[2]李建民,陈志芳.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分包商项目管理.[会议论文].2007年全国工业建设行业工程项目管理论坛
[3]孟宪海,赵启.EPC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与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04(12)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6
随着网络贸易环境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意识到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融资平台的中小企业用?艄婺3氏殖中?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920万户到2013年的1820万户。在这种趋势下,通过渠道开发和产品创新,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信息网络覆盖面较窄,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传输不畅,上网速度太慢,上网费用太高,电子货币支付问题目前还未得到圆满解决,信息市场发育不完善,中小企业要在这个市场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产品及技术支持还很困难。此外,我国开展电子商务融资所需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还不足。
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电商金融信息安全问题
电商金融在展现其巨大潜力及内在价值的同时,作为发展基础的大数据安全问题渐渐为人们所关注。用户在享受电商带来便捷的同时,账号被盗、交易受骗、财产受损等信息安全事故时常见诸报端。电子化的信息传播性和可复制性更强,并且电商金融面对的都是敏感数据,假如发生信息泄露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比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泄露更加严重。
(二)融资服务范围扩大困难
在电商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空间的情况下,后进入市场的电商金融企业将如何建立初具规模的数据库与有效的客户群体是其面临的很大挑战。电商金融企业面临的挑战必然会影响电商金融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中小企业电商融资的选择范围,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中小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电商金融企业。
(三)存在法律风险
电商金融存在法律风险,主要原因是电商金融企业未能依照合同规定有效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也可能由于政策法规的变化导致行使了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首先是政策和法规高度不确定性风险;其次是金融和网络安全风险的叠加。因此,电商金融相关监管和法律条文的缺失是目前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商金融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必然也会波及到中小企业电商融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小企业电商融资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风控经验缺乏
当下的电子商务融资平台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风险识别能力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对于风险点更多也更不易控制的中小电商金融企业而言,想要快速发展还需面对风险识别的严峻考验。电商金融企业风控经验的缺乏,再加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固定资产投入不足的特点,因此,融资过程中的抵押物不足也就成为了困扰中小企业的一个难题。
(五)发展动力不足
电商金融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小额贷款机构的努力,更需要管理经验丰富、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商业银行的努力。由于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贷款额度小、贷款周期长、经营风险大等特点,部分大型商业银行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愿提供微金融的服务。
三、突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融资困境
(一)中小企业角度
1.强化信息建设
中小企业可以从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开始加强自身建设。第一,规范化经营。中小企业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方式,从自身状况出发引入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机制,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财务、人事等管理机制,用以提高自身的信息透明度和全面性,降低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借贷双方的风险。第二,提高信息能力。理解信息即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决策。加强对自身信息的发掘,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资源,从加强信息技术等方面着手,或者咨询信息专业人士的建议。
2.重视信用记录
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之中,要注意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要坚持诚信经营,与社会各个方面接触的时候都需要注意累积信用,以此保证融资的信用基础。
(二)电商企业角度
1.加强平台建设
电商企业做金融行业应该要突出自身的优势,主要是自身的技术、数据、渠道优势。因此电商企业不能丢失自己的核心优势,应该将较大的精力放到推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上,采用平台化的战略,建立结合数据、渠道、技术的一个专业性的平台。
2.强化风险管理
电商金融企业必须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比如通过信息技术的创新,解决网络征信中的具体操作困难等问题;通过查询中小企业税务、水电,中小企业主个人的社会化网络评价、银行信用记录等方面充实自身信用评价体系。风险管理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电商金融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
3.不断优化服务
为了长远的良性发展,电商金融企业要不断推进金融产品设计创新和服务流程优化。可以不断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提供更加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融资服务,以此提高客户满意度,取得长远发展。
(三)监管机构角度
1.完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电商金融行业的基本政策法规都还不完善,监管主体尚不明确,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电商金融模式和产品更是十分无奈。电商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法规的支撑。明确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其作为金融系统的一部分,降低其法律风险。同时,借鉴国外电商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结合国内中小企业、电商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制定涵盖交易主体、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在内的政策法规体系。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7
关键词:B2C,电子商务,感知风险,IT化解策略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日益扩大。2004 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为 4400 亿元,2005 年增至 6200 亿元,2008 年有望突破 3 万亿。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我国 企业-消费者 (B2C)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企业间(B2B)的电子商务活动。。以2004 年为例,B2B 电子商务市场占中国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 98%以上,而 B2C 的份额则小 于2%。在 2005 年所产生的 6200 亿电子商务交易额当中,B2C 的总额仅41.3 亿。在当今我 国电子商务市场不断扩大、网络基础设施显著改进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于两个问题开展分析:(1) 何种因素阻碍了消费者的网络购买行为,进而造成 B2C 电子商务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 (2) 网站能够采取哪些策略促进消费者接受网络购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对实现我国电子商务活动平衡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有文献中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消费者感知的交易风险是阻碍其网络购买行为的主要 因素(Pavlouet al., 2007)。基于这一认识,有学者分析了消费者在网络购买行为中感知风险的来源。例如孙祥等学者(2006)通过针对我国337 名网络消费者的访谈,研究发现产品质 量,网络的虚拟性,售后服务,网站欺诈行为,以及付款体系的不健全是导致感知风险的主 要因素。还有学者进一步分析了感知风险的化解策略。此类研究往往认为建立消费者与网站 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化解感知风险、促进购买行为的主要策略。邵兵家,孟宪强,张宗益(2006) 深入分析了建立信任关系的若干机制。以上研究对于认识消费者在网络购买中感知的主要风 险及其化解策略有重要意义,然而也存在两方面的不足:(1)大多数的相关研究还是通过直觉式的讨论或者探索式的实证研究开展分析,鲜有借助相关的理论框架系统来系统分析消费者感知风险的来源。(2)现有针对感知风险化解策略的研究比较薄弱,往往局限于信任建立策略。事实上,网站可以通过恰当地运用 IT(InformationTechnology, 信息技术)策略,化 解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最终促进其网络购买行为。
1本论文接受教育部新教师基金资助
本文试图更加深入的分析消费者在网络购买行为的感知风险来源及基于 IT 的感知风险化解策略。本文首先根据 Pavlou 等学者(2007)的观点,论证了 B2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 网站关系的委托属性,进而借助委托-理论框架探讨了消费者在网络购买中感知风 险的主要来源,指出消费者感知的信息不对称,网站投机倾向,个人隐私信息披露,及网络虚拟性是导致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四个来源。本文还针对不同的风险来源,重点讨论了化解感 知风险,促进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的 IT 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助于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推进我国 B2C 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2. B2C 电子商务活动的委托属性分析
委托理论的代表性人物詹森和麦克林(1972)把委托-关系定义为一种契约性 质的关系,在委托关系框架当中,一个主体(即委托人)聘用另一主体(即人)代 表他们来履行某些任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人。委托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导致委托人在委托关系中面临着利益损失的风险:首先,委托人和人在利益上存在着 本质的分歧,且人是自利的;第二,委托人难以监督人的行为,或者监督成本很高。 第三,委托人需要在人所完成特定行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被识别行为所产生结果。正是 由于这三个方面特点,人可能通过自利行为获得收益,同时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此, 委托人在委托关系当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产生了所谓的“问题”。
学者们进一步将委托人的风险来源归结于两个层面(Arrow 1985),首先是信息隐藏问题(Hidden Information)或信息不对称,指在委托关系形成之前,委托人在如何判断候 选人的能力,可靠性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劣质的人可能隐瞒自己的真实属性,而优 质的人则无法证明自己的属性。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人感知风险。其次是隐 藏行为(Hidden Action)或投机行为问题,指委托人和某个人确立了委托-关系之 后,由于难以监督人的行为和努力程度,从而产生的人行为不确定问题,也可以将这一问题称为人的投机行为。委托人应采用一系列的策略来化解以上两个因素导致的风险。对于隐藏信息问题,委托人可以采用信号机制来加以解决,即人应该通过信号机制向委托人发出信息,从而使得委托人能够有效判断其属性;对于隐藏行为问题,委托人可以 通过设置一系列激励机制来规范人的行为,例如委托人通过设计相应的契约来确保人勉力工作。
Pavlou (2007)等学者认为B2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和网站的关系,本质上具有非常显著的 委托特征;首先,B2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和网站的关系满足构成委托关系的三个 特征;(1)目标不一致:网站和消费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这两方都是 自利的;(2)监督困难:对于消费者而言,网络购买当中对于虚拟的网站的监督,比对于现 实世界中的现实交易伙伴的监督要更加困难;(3)时间差异:消费者在网站上完成购买行为,与实际感知到的购买结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例如戴尔在消费者完成网上购买并支付货款七天之后,向消费者交付相应的产品。因此,B2C 网络购买行为在本质上是消费者
(委托人),与网站(人)之间形成的委托-关系。值得指出的是,由于 B2C 网络
购买行为有别于现实购买行为的特征,使得消费者在网络购买时面临更加显著的问题:
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在判断网站的真实属性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 网络购买行为与购买结果之间的时空分离,以及消费者无法直接观测交易的实际发生过程,使得消费者对于网站的监督变得更加困难。基于这两个方面,在 B2C 电子商务活动中,消 费者和网站间的关系构成了为消费者作为委托人,而网站作为人的一个委托关系。
当主体在购买行为当中面临大量潜在的负面后果时,即使这些负面后果发生的概率很 小,主体也可能会倾向于过分强调发生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并最终放弃购买行为(KahnemanandTversky 1979)。根据这一判断,消费者之所以不愿意在网络上购买产品,一个重要的原 因正是消费者感知到了多方面的风险。为促进消费者接受 B2C 电子商务,必须进一步分析 导致消费者感知风险的主要原因,而委托理论为这一分析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 消费者在网络购买中感知风险的主要来源
前面的分析表明,消费者在特定网站上购买产品,本质上可以看成是一个由消费者和网 站构成的委托-关系。因此,委托理论所关注的两个基本的风险来源:信息不对称 和人的投机行为倾向,也同样是 B2C 电子商务当中消费者感知风险的两个基本来源。此外,在网络购买的行为当中,消费者和网站不仅交换的产品或某种服务,为了保证交易的 完成,消费者还必须向网站提供个人的私人信息,例如家庭住址,电话,银行卡号等等。因 此,除了经典的委托理论所关注导致委托人感知风险的两个主要因素以外,消费者还会 由于要向网站披露隐私信息而感知风险,最后,网站作为人本身的虚拟性,也是网络购 买行为中风险的主要来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消费者在网络购买行为中的感知风险,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购买意愿。对此,网站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特别是各类 IT 策略化解消费者 的感知风险,促进其接受网络购物,下图 1 表达了本文的分析框架。
信息不对称
网站投机倾向
隐私信息披露
感知风险 购买意愿
网站的虚拟性 基于 IT 的应对策略
图 1 分析框架
Fig1. The AnalysisFramework
(1) 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感知风险 委托理论认为信息在委托人和人之间是非对称分布的。绝大多数情况下,
人拥有对于人的信息优势。在买方-买方的关系当中,这一优势体现为相对于买方,卖 方对自身特征及出售的产品拥有更多的,更高质量的信息。正是由于这一信息优势,低质量
的卖方有可能会隐瞒其真实的信息,从而获得买方的信任并获得高收益。同时,高质量的买
方却很难向买方证明自身的真实属性。在 B2C 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与网站之间无法进 行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信息不对称特征体现的更加显著。消费者将会对于网站的能力,资 质,以及出售的产品的质量等方面产生疑虑,从而导致感知的购物风险。因此,消费者与网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消费者感知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2) 网站的投机倾向和消费者感知风险 即使消费者确定网站的能力,资质和属性,消费者还会对于该网站是否能够在后续的交
易过程中采用投机行为损害自身利益存在担忧。这些投机行为包括所交付的产品与展示产品存在很大差别,不履行前期关于保修和退还产品方面的承诺,延期加附产品甚至不交付产品 等等。由于 B2C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很难直接监督和控制网站,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备, 消费者可能会由于担忧网站的投机行为而感知购物风险。
(3) 隐私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感知风险 在网络购买当中,消费者不可避免需要向网站提供一些个人信息,同时网站也可能采用
一些技术和策略搜集关于消费者的喜好,购买记录,浏览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如果网站不能 妥善的保管并以符合商业道德方式搜集和使用这些信息,则消费者的信息可能会被滥用。因 此,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进行网络购买时,会担忧个人的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许多研究人员 都指出隐私忧虑是阻碍消费者开展网络购买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网络购买中不同于现 实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消费者感知风险来源。
(4) 网站虚拟性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在典型的委托关系当中,委托人感知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无法准确判定人
的属性。然而在 B2C 电子商务当中,网站作为人本身的虚拟性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判断 卖方属性的难度。按照孙祥等学者的观点,消费者作为委托人面对虚拟的人时,其知觉线索被部分剥夺,网站的行为虚拟化,构成了一个虚实界面,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有可能来自 于这个界面。在传统的委托框架下,人本身是确定的,委托人和人之间也存在 着基于各自承担角色的真实互动。然而在消费者与网站之间的互动则是虚拟的。因此,本文将网站的虚拟性作为一种独立的消费者感知风险来源。
4 基于 IT 的消费者感知风险化解策略
Esenhardt(1989)从理论上指出 IT 技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因此,以下重点 分析哪些 IT 策略可以化解 B2C 电子商务活动中不同风险来源所产生的消费者感知风险。
(1)化解信息不对称导致感知风险的 IT 策略 消费者和网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无法判断网站本身以及网站所展示
的产品的属性,包括网站的可靠性,能力,资质,产品的真实性,以及是否会利用信息优势索要过高的价格等。为消除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感知的交易风险,网站一方面可以通过 提供自身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能够更加清晰的判断网站的属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消费者 对于自身的信任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感知风险,最终促进网络购买行为。因此两种不
同的 IT 策略:信息提供策略和信任建立策略,可以帮助网站达到此目标。
信息提供策略指网站应通过采用不同的 IT 技术丰富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从而尽可能的 消除消费者所感知的信息不对称。具体策略包括:(1)提高网站信息丰富度(Informativenss), 即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网站建设投入,丰富网站所提供的对于消费者有帮助的信息;(2)提升 网站展示产品的可诊测性(Diagnosticity),即使消费者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网站所提供的产品的特征;具体的手段有两种:首先是赋予消费者能够以不同角度和放大倍数来仔细的查看 网上展示的产品;其次是提供能够让消费者体验产品不同功能的工具和手段,使消费者能够 更加清晰的了解产品的功能 (Jiang andBenbasat, 2004 )。
当消费者信任某个网站时,即使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感知的风险也会下降,进而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因此网站还可以通过不同的 IT 策略建立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 具体的 IT 策略包括:(1)提升网站设计水准 (Website investment),使消费者能够产生对于网 站的能力信任,降低其感知的信息不对称;(2)成为有较高声望的网站的分支(Portal):新 建立的网站在与消费者建立信任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障碍。这些网站可以通过成为某个 高声望的网站的分支,实现消费者信任的转移。
(2)化解网站投机风险导致感知风险的 IT 策略
在 B2C 电子商务活动当中,由于无法监督网站的实际运作过程,消费者往往对于潜在的投机风险非常敏感。对此,网站可以通过采用两种基于 IT 的策略来降低消费者感知的投 机风险:(1)交易过程的可视化 (Visuality):此策略是指网站可以通过运用相应的 IT 技术, 将消费者确认购买,订单处理,货物运送过程全部展示在网上。通过交易全过程的可视化,降低消费者对于潜在投机风险的忧虑。例如 DHL 将所有的投寄物品的运送过程可视化,使 得消费者能够随时追踪自己交寄物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2)引入第三 方(Third party),网站可以借助受消费者认同的第三方来监督自身的运作过程,从而降低消 费者对于潜在投机行为和相应风险的担忧。从目前相关网站的实践来看,第三方的作用体现 在两个方面,首先,网站可以借助第三方向消费者表明自身的运作受到了相应的约束。。例如, 网站可以通过借助外部的网络安全和公平交易的认证包括 Verisign,Thawte 以及 GeoTrust 等等,使消费者确信网站采取投机行为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网站可以引入第三方支付,消费者在确定网站交付的产品后向第三方支付。这一策略从支付环节入手,降低了投机行为 最终发生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能受到的损失,从而减轻了消费者对于网站投机行为忧虑。
(3)化解隐私安全忧虑导致感知风险的 IT 策略
在 B2C 电子商务当中,消费者还会由于个人隐私信息的披露而感知风险,例如是否网站会滥用这些信息或者将其出售给其他的网站或机构。对此,网站可以采用两种 IT 策略消 除此类风险:(1)隐私声明(Privacy Notice):此类策略是指网站在显著位置关于自身如何搜集和使用消费者隐私信息的声明。这一策略首先作为一种信号机制,能够使消费者确 认网站致力于公平的使用消费者隐私信息;其次,隐私申明本身构成了约束网站如何搜集,使用和保护消费者隐私声明的机制。一旦网站被发现在处理消费者信息时未能遵守这些申明
的内容,则这些网站会面临很高的法律风险。。(2)电子印章(Seal):网站可以通过引入认
证自身遵守公平信息实践的电子印章使消费者确定网站能公正的对待自身提交的信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电子印章包括 Trust-e 以及 BBBOnline。
(4)化解网站虚拟性导致感知风险的 IT 策略
建立具有社会存在感(SocialPresence)的沟通和互动渠道,是化解由网站虚拟性所导 致感知风险的一类 IT 策略。所谓社会存在感是沟通媒体的一种属性,具体是指特定媒体能 否让主体感知到沟通对象的真实存在。例如视频、音频作为沟通媒体就拥有较高的社会存在感,而网站上的自动回复的社会存在感就比较低。网站通过具有较高社会存在感的媒体与消 费者进行沟通和互动,能够使消费者产生类似于现实世界中的交易的社会属性,从降低由于 网站的虚拟性而导致的感知风险。目前许多网站采用 MSN,QQ 等及时沟通工具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互动,正是这一策略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在经典的委托模型当中,所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信号机制和激励 机制。以上提出的针对不同风险来源的IT 策略同样可以归纳为信号机制和激励机制。下表
1 列出了相关的分类情况。
表 1 消费者感知风险的 IT 化解策略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8
[关键词]信任 电子商务信任 信任相关方
[分类号]G加3
1、引言
信任缺乏是阻碍网络消费者在线交易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研究均发现,消费者信任是在线购物的重要前因变量,消费者对网络卖家的信任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购买意愿,只有消费者能够放心地在网络上交易时,电子商务被广泛认可的潜在发展前景才能实现。一些学者对信任的作用、性质和类型,特别是对信任产生的人格、人际关系、文化因素以及制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并且形成了较多共识。
近十几年,大多数研究者对电子商务信任的考察基本上都是借鉴人际关系信任、组织信任、战略联盟信任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的关于信任研究的成熟理论,并将其应用到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信任前因研究,即探索并验证影响信任的具体变量,这类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②关于相关机制的理论研究,即从理论角度探讨信任的形成机制;③信任模型研究,主要就信任的影响因素、信任的具体维度、信任的结果变量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目前电子商务信任研究主要围绕上述三类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电子商务是随着Intemet技术产生的新型商务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将电子商务信任置于网络虚拟环境下,结合电子商务的特殊性加以研究。电子商务信任内涵和传统信任有何区别?电子商务信任相关方在信任关系中的作用和传统领域有何不同?电子商务信任的形成有哪些特点?这些基本问题都亟待进行深入探讨。对电子商务信任内涵和特性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区别于传统领域信任的一些独特规律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电子商务信任的特殊性与电子商务信任的形成机制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指导业界制定恰当的消费者信任提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信任的内涵
鉴于信任在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主题,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对信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各自视角和侧重点不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信任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定义。Mayer等专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导致信任概念难以统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定义它的困难性;信任混同于其前因和结果;没有清楚地理解信任和风险的关系;将各个层次的信任分析相}昆同;没有从施信者和受信者双方考虑。尽管如此,信任的内涵在学者们的不断讨论中逐渐趋于清晰。
Mayer等在总结前人关于信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组织间信任的集成模型。他们认为,信任是“预料对方会履行一个特定的、对于己方重要的行为而愿意将己方置于相对弱势状态,不论自己是否有能力去监督或控制另一方。”持相似观点有Rousseau等人,他们认为“信任是个体基于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积极预期,愿意向他人暴露自己的弱点、接受可能伤害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他有代表性的观点,还包括Morgan、McAllister、McKnight等人把信任定义为信任方对被信任方能力、诚实和善意等方面的信心,强调的是信任方对被信任方的能力、诚实和善意等特征的积极信念,这些特征既反映了认知的成份,也反映了感情的成份。以Ganesan等人为代表的定义,把信任看成是信任方依赖于被信任方的意愿。虽然这些定义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研究者都将风险、积极的期望和愿意接受可能的伤害作为定义信任的关键要素。
综上所述,信任是指在有风险的环境下,一方依据另一方的可信性特征和己方可承受的风险而做出的心理决策结果,在心理上保持持续稳定地相信、依赖对方的意愿和态度,直到有与期望相左的结果发生,这种信任意愿才会重新修正。信任的内涵涵盖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风险及其程度、施信方与受信方、信任的形成机制。
·信任是伴随着风险的,没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就不需要信任。信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风险,国内学者郑也夫在《信任论》中也陈述了相似的观点。他指出所谓信任,通常是指社会信任。它包含三种性质:①时间差,即有诺言在先兑现诺言在后,之间需要有个时间差。而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完成的交易等行为,就不存在信任问题。②不确定性,即诺言兑现或行为发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其间存在一定的风险。确定要发生的行为过程中也不存在信任问题。③当事者没有客观的根据可以绝对相信。可以看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信任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信任关系涉及施信方(trustor)和受信方(trus-tee)双方。信任关系的确立离不开施信方和被信任方(受信方),不是单方面决定的。Mayer等的信任定义强调了施信方甘愿承担风险的意愿,这是从施信方的角度强调信任需要克服风险。Morgan等强调了对受信方的信任特征的积极信念,指出信任是理性的,施信方的积极预期是以受信方值得信任的特征为依据的。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信任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受信方要有值得信任的特征,其次是施信方的心理决策,以受信方值得信任的特征作为理性判断的依据,对受信方产生积极预期,同时结合自己可以承受的风险作出决策,采取信任受信方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
·信任的形成机制。目前关于信任形成机制研究的视角主要分为三类:基于过程、基于特征和基于制度。无论哪种产生机制,信任的产生都是施信方心理决策的结果,决策的最重要依据是受信方表现出的可信性特征,信任态度的强化和改变取决于预期结果是否和预计相符,如果结果和预期相符信任会得到强化,如果结果与预期相左信任会削弱甚至终结。
电子商务信任是信任由一般到特殊的延伸,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和传统领域的信任问题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传统领域的信任研究成果为电子商务信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电子商务信任研究有借鉴意义。同时,电子商务信任由于处于一种特定的虚拟网络环境,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鉴于此,本文选择与信任内涵核心相关的风险、信任相关方关系和信任形成三维视角,对电子商务信任特性进行分析。
3、三维视角下的电子商务信任特性电商的风险及对策范文9
[关键词] 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分析
一、电子商务交易的概念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引入到商贸活动中,产生了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和开展商务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信息传递、完成商品交易活动并以此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或个人消费行为的实现过程,称为电子商务交易过程。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电子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是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环境完成传统交易中商品的所有权和价值的转移过程,整个过程又包括谈判、订货、签约、支付、合同履行过程等,同传统的贸易方式一样,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即交易前的准备阶段、商务洽谈及签约阶段、交易办理及合同履行与索赔阶段。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电子支付手段的应用,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商品交易的营销宣传,扩大了贸易范围、增加了贸易伙伴参与、沟通和交易机会,使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商务效率和效益提高。但电子商务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全新的商业风险,即存在交易,总会有风险存在。
因此,电子商务活动既存在传统交易活动的特征和交易风险,又存在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性。本文将从电子商务增长较快的商务模式类型企业—消费者即BTOC交易模式中,从个体参与网上交易活动的行为和得益特征来分析其风险存在的经济学解释和主要的风险规避行为。
二、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交易过程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平台完成传统的交易环节和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使企业在扩大产品宣传、增进沟通和交易机会,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易各方非面对面的交易特征,电子支付手段的安全性,使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方(销售方和购买方)都面临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统称为电子商务交易风险。
在互联网络环境下从事电子商务,可能的风险归结为三类,即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中管理风险表现为交易流程管理风险及业务技术管理风险。例如,交易管理和手段的不完善,网络技术如支付技术的安全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远程传输的安全性等。而法律风险则表现为对市场交易环境和主体的制度约束,包括各种围绕消费者和服务者权益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制度的健全性,会产生如隐私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以上两类风险均体现了对BTOC交易模式中活动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交易风险产生的外部约束,故笔者称其为交易风险外在因素,而信用风险则指由于交易双方信任的缺失造成的交易障碍,主要分为卖方信用风险、买方信用风险和否认交易风险,这种信任的缺失主要发生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环境中,网络交易环境的虚拟性,使得信任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超过了它在传统交易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人们对于交易双方的真实性更难判断。据iResearch的调查统计,48.4%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目前网上交易存在的首要问题是交易过程中的认用得不到保障。由于该类风险往往表现出与交易主体行为选择、心理、道德的关联特征,在本文中称其为交易主体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1.信息不对称引发交易风险内在因素。市场经济有效性的基本观点认为,市场中的信息完全透明化,而现实网络交易市场中,交易场所的网络化、交易手段的电子化以及交易信息的无纸化、交易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对大多数交易来说,交易信息很难把握或得到,交易前信息的不完全、交易中的价值损失以及道德风险均使得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存在大量的风险。
经济博奕论中特别指出商品市场交易中,只有在商品信息传递的完全性和交易方的守信行为会使双方的博奕过程得以重复,同时通过竞争使得买卖双方增加了选择余地,守信的伙伴会替代旧的失信者,从而压缩了失信者再博弈的空间;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信息非确定性和信用风险不仅使得未违约的交易方未购得商品或变现需再次交易,造成已交钱未得到商品或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利而带来消费者的价值损失,同时又会影响再次网上交易的信任和激发水平。
市场交易的良性循环是使得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交易双方的诚信和欺诈行为是影响交易主体选择和交易重复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与市场交易的重复性是建立合作均衡的基本条件。信息的不对称需要引发和创造更高的市场信用机制来降低信用风险,从而创造交易双方可重复的交易行为,进而创造长期稳定的获利机会和博弈的均衡态势。
2.交易风险外在因素对交易行为的影响
(1)电子商务市场环境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决定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关键性因素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引发的需求变化。电子商务环境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相对来说消费者容易获得有关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或产品质量的比较信息,获取信息的边际成本或便利性,会引起需求价格弹性提高,同时由于网上购物的便利性,网络的规模效应却容易引起消费者购物的冲动,销售商对商品的灵活定价等都会造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下降的变化,相对于传统购买行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呈现不确定的变化特征,网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则表现出更易变动或不确定的特点,如图1所示。
(2)交易信用制度。传统的交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交易风险可通过社会机制、法律机制和技术机制加以限制。例如,通过法律机制的建立,可以对违反合同的人加以惩罚,对诚实的一方给予补偿。通过社会规则和法律的相互作用,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贸易环境,使贸易可在最低风险条件下进行。
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跨国界性以及技术资源限制、网络认证安全技术的待完善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信用风险制约的外部机制的建立。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遵守与违约行为成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决策的随机行为。
三、网络环境中的交易主体(消费者)的交易风险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析电子商务交易行为的经济特征应重点反映和突出交易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人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制约因素方面来体现行为偏好和决策特征。
1.网络环境中存在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网络环境中,交易主体(特指消费者)参与或不参与交易体现了其预期动机和交易投资与收益的比较,同时对不同的购买决策选择和分析,也依然存在交易主体不同的风险偏好。
马歇尔需求函数x(p,y),指出消费者需求函数为产品价格P0与消费者收入y的函数。不同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由于自身收入的不同,或对商品的偏好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支付价格(即自己对物品的评价Vi),从而产生消费者剩余Vi-P0, 只有当消费者剩余Vi-P0>0时,消费者才产生购买行为。厂商的盈余可表示为q·P0-C(其中C为厂商生产成本)
平新乔在《微观经济十八讲》中对交易主体的购买决策收益亦通过消费者剩余来权衡,同时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计划变动(替代效应)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进而引起消费计划变动的(收入效应)两种效应,从而提出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动和引起消费者购买行为本身引起的消费者偏好,即显示性偏好弱公理。
电子商务环境加大了商品信息传递的便利性,扩大了产品范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更贴近产品价格的支付行为,同时交易信用风险使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也存在违反显示性偏好弱公理现象,反映出消费者在进行交易决策时,存在着多因素制约的消费者偏好行为,价格不是唯一确定因素。即消费者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具有风险存在和度量的可能。网络环境对于厂商则使其获得单位产品的盈余空间减少,只有通过扩大销售规模而获利。
2.网络环境中消费者风险特征。Richard H.Thaler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中提出消费者存在两种购买效用,即赢得效用(acquisition utility)和交易效用(transaction u-tility),前者等同于消费者剩余,Vi-P0,反映消费者对购买物的偏好与产品销售价格存在剩余,使消费者获得占有商品的乐趣,而后者则反映消费者付出与商品自身价值之间的比较,也就是商品价值的真实性和等值性问题。
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网上消费者所进行的交易决策更多地面临对交易效用不确定的风险估计,只不过在网络环境中,商品价格与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同时作用于交易效用,使消费者在网络环境中的风险程度加大,于是表现在消费者交易效用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征。
3.参与交易消费者的得益(payoffs)
(A)两类主体:一类是参与交易消费者,一类是销售方,两类主体面临的风险高低主要取决于对方的信誉程度,信誉程度(用C表示信誉损失)高则风险小,信誉程度低则风险大,而双方违反信用的概率为r,令0
假设参与交易方从自己的财产值(W0)出发,通过比较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中的交易费用大小确定是否选择网络交易,而网络交易风险的度量则主要通过建立期望效用,通过比较网上交易遭遇信用风险后的损失与网上交易的购买效用(赢得)之间的差值来进行风险的度量,从而选择购买决策行为。
部分学者将交易费用定义为“为达成一项交易进行的搜集、谈判、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所需花的费用”。仔细分析,这一定义实际上应是现在流行的信息费用。搜寻是发现信息的过程,谈判是交易双方互相获取和披露信息,监督则是获取对方是否按合约执行的信息,故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所花的费用应称为信息费用。网络环境中理想的状态为资讯是完整时,每个人都拥有全部的资讯,而实际上由于资讯的非对称性及可信性,交易因此而带来巨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得益。
交易效用为W0(3)-W0(2)=P′,(若突出交易效用作用,假定网络环境P′0=P0,实际网络环境中消费者的赢得效用(Vi-P′0)>(Vi-P0),其中假定节省的交易费用P′为零时,网上购物与普通环境购物不存在区别,但P′的获得会产生网络交易风险问题,从上文中分析,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交易信用风险。
当信用风险为1时,则消费者非但得不到相关的赢得(得不到商品),反而会失去商品价格P′0和交易费用t′的损失,这时的赢得为:
(4) W0(4)=W0-P′0-t′
可见,电子商务交易从赢得上用(3)与(4)的比较得到Vt,此为电子商务交易的赢得变化区间,让我们使用一个风险规避的行为假定,用违反信用率r为风险概率,则可以得出网络环境下财产的期望效用为:
(5)U(W0)=(1-r)U[W0+(Vi-P′0)-t]+rU(W0-P′0-t′)
四、网络交易的价值增值和风险规避
商务交易中的价值通过价格来体现和反映,网络环境中商品的价格存在波动性和分散性(即在商品折扣和差别化定价上的灵活性),使得消费者的得益分布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在此条件下的风险规避行为呈现多种形式,而通常在相同的平均预期收入下,他宁愿选择一个风险系统较小的变化(即交易信用高的交易行为),而不是较大的变化。
在假定风险规避存在的条件下,如果规避风险的成本低于从中所获得的收益,一个人就会寻求这一做法。网络环境下规避风险的可能办法还有,搜寻有关未来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即便付出了极高的成本也难于获得),在投资时选择那些风险较小的方案(其中包括选择商品价值较小的购买决策),或选择那些能将他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或分散给其他人的安排(参与网上竞标或联合购买的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在价格形成、避免欺诈、讨价还价以及保证信用等方面存在风险而损失的费用,提高得益水平。
总之,电子商务活动的交易行为存在网络特定环境下的交易灵活性和风险不确定性特点,电子商务环境既能直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又能通过影响市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信用水平获得市场交易费用的间接降低成效。交易双方信用风险成为网络交易活动风险成因多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并因此影响消费者的总体效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大卫·范胡斯.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杨善林.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Amos Tversky and Danied Kahneman《Rational Choice and the Framing of Decision》,Journal of Business,1986,vol.5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供应商开发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