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帆许亚军演张婧仪和徐帆的电视剧叫什么剧


时间:2021-10-25 15:24:40
全科知识
我要投稿
刘孜中国影视女演员刘孜(中国影视女演员)刘孜, 出生于贵州遵义市,中国大陆女演员,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演员。1997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2009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硕士毕业。1997年在《神雕侠侣》中饰演陆无双一角、参演电视剧《危情时刻》,在电视剧《女巡按之真假公主》中饰演角色洪平安。2000年参演《永远有多远》。2001年参演《我这一辈子》,饰演郑大妹一角。2003年参演《女巡按之真假公主》。1999年至2000年在全国收视最高的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中担任主持人。2008年参演电视剧《西游记》,饰演铁扇公主。2007年出任绿色形象大使,2010年6月出任中国扶贫基金协会爱心大使。2013年在电影《怒放2013》中饰演安静一角,《等风来》中饰演女主编Lily。
目录
早年经历
演艺经历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收缩展开
早年经历
刘孜出生在贵州省的遵义市。爷爷给她起了一个单名“孜”字,是希望她能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孜孜不倦。她12岁离开家到北京舞蹈学院上学,16岁就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与徐静蕾、刘琳是同学。
演艺经历
1997年,刘孜从电影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拍戏,《永远有多远》里是徐帆的“情敌”,《我这一辈子》演张国立的“前妻”,《濠江有情》中是汤镇宗的“恋人”,《告密者》中与柳云龙、张嘉译开展在刚刚解放后的一次扑朔迷离的.谍战剧等。 1997年参演《危情时刻》,剧中饰女主角并搭档与张国立。参演《女巡按之真假公主》,担任女主角,搭档与陈道明、陈宝国;参演《神雕侠侣》,饰演陆无双,与任贤齐合作出演。 1998年参演《金融风暴》,饰演女主角尤枫;参演《财神到之财神疼好人》并出任女主角;随后参演《签约季节》,剧中担任女主角。 1999年出演《侠女闯天关》,出任女二号雪子。 2000年出演《永远有多远》,饰演女主角西单小六。 2001年参演《曼谷雨季》,与演员许亚军合作,出演女一号;参演《白领公寓》并担任女一号,搭档韩国演员安在旭。在《我这一辈子》中饰女主角大妹。  2002年参演《黑柬》,饰演女一号,与于荣光、高曙光合作。 2003年参演《布衣知县梵如花》,剧中刘孜饰演暗恋张国立的少女玲珑。 2005年和冯巩老师合演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参演古装戏是《还我清白》。参演著名导演何群力作《爸爸别哭》。 2009年主演国产喜剧片《盗版猫》。 2013年在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中刘孜与潘粤明饰演一对夫妻。在中国首部气候主题网络公益微电影《红苹果》担任主演。 2014年参演由滕华涛导演、鲍鲸鲸编剧,倪妮、井柏然主演的电影《等风来》,片中刘孜饰演的主编凭借对倪妮针针见血的犀利“吐槽”意外获得众多观众“点赞”。在大型年代传奇大戏《大漠苍狼》,刘孜饰演廖小柠。
个人生活
刘孜的丈夫是杨泓。刘孜于2011年2月11日凌晨1点左右在和睦家医院顺产诞下一子,儿子的名字叫NEMO。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注:以下电视剧为拍摄时间做标准。)主持节目时间 节目名称担任职务简介1999-2000年《欢乐总动员》主持人综艺节目2000年柯达奥运行主持人  2001年北京春节晚会主持人  2002年-2003年《当红不让》主持人江苏电视台大型歌会2004年  春节晚会开场嘉宾  明朝南京刑部尚书刘孜(明朝南京刑部尚书)【刘孜】相关文章:
《关于我妈的一切》周末点映了三天,我看了两遍,对这部电影,应该比较有发言权了。以下内容会涉及剧透,当然,这片子其实没啥可透的,剧情没有任何悬念,预告片几乎就把故事的前因后果都讲清楚了,这片子的看点,其实就是演技,和演技所表达的情绪能否引起共振。不过,还是照例放一下剧透预警吧——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本文有剧透,下拉请谨慎!“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太多孩子心中永远的痛!因为总觉得爸爸妈妈不会老去,却在永别突然到来的一刻,才惊觉我们已错过了太多……只是具体到当时的情境下,绝大部分人依旧不会有这种自觉。我们看待别人的事、别人的人生,总是很透彻,道理也讲得头头是道,可事情一旦轮到自己头上,却又总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很多事情,是知易行难。故事情节很简单:季佩珍是个典型的中国妇女,有着幸福又烦心的一切——家。丈夫李文舫是个外科医生,但两年前出过一次医疗事故,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尽管后来查清楚是麻醉师的问题,与李文舫的手术过程无关,但被调到急诊科等待调查结果的丈夫,却迟迟没有再回到外科,整个人颓废而麻木。女儿李小美毕业后留在北京打拼,目前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学电视编导的她,其实是节目组的碎催,并且,她爱上了节目组的负责人,一个有妻有女的男人,对方说要离婚,可又没有实际行动。婆婆患有严重的阿尔兹海默症,已经变成了“老小孩儿”,凡事不讲道理,谁都哄不好,只有季佩珍能拿得下。弟弟季佩奇出狱后开出租,但总改不了赌钱的毛病,因为当年卖掉祖宅给他还债一事,始终对姐姐心存不满……总之,季佩珍的生活一地鸡毛。这年的国庆节,她终于迎来了退休,作为初中地理老师,虽然课程不受重视,但这么多年,好友们依旧给她办了欢送会。女儿好歹算是从北京回来了,只是欢送会上依然被当成小孩子,要求当众表演弹钢琴,以及妈妈显然要“介绍对象”的心思,都让小美烦闷不已。弟弟带着债主来闹事,欢送会不欢而散,晚上季佩珍又偷看了小美手机里的照片,问“那个男人”是谁,让小美彻底暴走,拖着行李就回了北京。此前,身体已经不舒服了半年多的季佩珍,终于去李文舫的医院看了病,结果出炉就在欢送会那天——子宫内的恶性肿瘤,晚期。李文舫没有隐瞒真相,夫妻俩开上车来到北京,找丈夫的老同学,已经是肿瘤医院专家的任大夫问诊,准备做手术。对方表示,这种情况,做手术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李文舫坚持,说“不亲眼看到,我不会放弃的!万一有奇迹呢?”父母的突然到来打乱了小美的生活,她本来就事业爱情一团糟,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季佩珍很快发现女儿爱上的是有妇之夫,而且,对方根本没有要离婚的意思,于是,她设计让女儿看到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又在女儿自我否定地痛哭后,语气坚决地要她站起来,之后,又在节目录制现场主持正义,痛斥了毫无职业精神的偶像嘉宾,以及只会甩锅的同事,让女儿明白了生活不该就这样鸡零狗碎。手术还是安排做了,但打开后的结果,证明老同学的判断正确,癌细胞已经扩散,没有切除的意义了,于是,换了还在临床试验阶段的靶向药。在病房里,季佩珍认识了同屋病友刘欣,一个看起来爽朗自信的火锅店老板。化疗开始后,季佩珍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刘欣为了安慰她,摘掉了自己的头发,原来,她的头发也早就掉光了,她说她的假发之所以很真,因为用的是真发。最新靶向药对季佩珍无效,老同学劝说李文舫带妻子回家,留在北京继续治疗已经毫无意义,不如好好陪伴最后的日子。某天晚上,签完遗嘱的刘欣,忽发奇想,带季佩珍去了自己的火锅店,亲手给她炒了火锅底料,两人都喝醉了,之后没两天,刘欣就走了。季佩珍约见了有妇之夫,和他坦言了自己的情况,希望他不要再耽误小美的时间。小美也给他打电话提出分手,得知母亲已经见过他后,明明知道不该和母亲生气,但也还是气了一通。回到青岛后,一家人安享最后的时光。刘欣曾塞给小美一张名片,是一家假发店的,小美去剪了自己的长发,这天,假发终于送来了,戴上女儿头发做成的假发,季佩珍非常欣慰。大年夜,一家人包了饺子,午夜时分,苦等季佩奇不到,季佩珍便把一张银行卡给了弟妹,说里面是卖房子还债后剩下的钱,说弟弟本质还是好的。一直等在楼下的季佩奇终于敲了门,姐弟俩一起吃了饺子。女儿推着轮椅上的季佩珍去了青岛海洋科考基地。当年,母亲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参与了南极极地科考样本的分析工作,同时,也报名了下一次南极科考任务。然而,报名通过的好消息传来那天,季佩珍发现自己的怀孕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放弃了去南极的机会。海边栈桥上,丈夫李文舫风度翩翩地邀请妻子共舞,一切,就像他们年轻时那样……季佩珍走后一年半,李文舫早已重新回到了手术台,女儿小美则通过了极地科考的选拔,成为随队记者,并负责释放探测气球。在南极的冰雪世界里,小美在探测气球上写下母亲的名字,放飞的气球,带着季佩珍圆了那个二十多年前未能完成的心愿。复述完了,虽然看起来依旧不短,但我保证,这是我写过的影评里,关于内容复述部分最短的一次!【自己鼓励自己一下,下次再接再厉】由于故事本身没有什么情节冲突,更谈不上悬念,所以,电影的看点,都在演员的演技上。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成败,观众能否和人物共情,能否被触动,都依赖于演员的表演。徐帆作为典型的大青衣,演技毋庸置疑,虽然这么多年了,她念台词的腔调和神态,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能让你想起不少她饰演过的其他角色,但片中很多小细节的处理,依然非常到位。比如母女俩在桥下爆发冲突的部分,从担心、委屈、自责,怕伤害女儿,到坚定、强硬、不由分说,她的情绪转变相当顺畅合理。面对失智婆婆的无理取闹,她的无奈、哭笑不得;课堂上面对学生侃侃而谈的自信;得知自己癌症已到晚期时的站立不住等等,都很见功底。许亚军饰演的李文舫,因为那次医疗事故,尽管结果不是他的问题,但强烈的责任心仍然让他自责不已,以至于一直不愿再上手术台。所以,片子开头时,他对一切都很麻木,很无所谓,连灶台的报警器响了,他都懒得动一下去关火……他陷在自己的愧疚里,颓废而压抑。直到妻子病重,他的自责和内疚更上层楼——如果他早点儿注意到佩珍的身体状况,就算是恶性肿瘤,也不会这么快就夺走妻子的生命。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尽管他做了所有可能的努力——找自己当年的老同学,现在肿瘤医院的专家;执意开刀,寄望奇迹降临;给妻子用最新的靶向药……但最终,他还是只能陪伴爱人最后的短暂时光。片中有两个细节的处理,妙到巅毫——一个是面对老同学“你为什么自己不给佩珍开刀”的疑惑,他说“你一个号900,我一个号7块,咱俩差100多倍呢。”这句话当然是在讽刺现有医疗收费规定中,对医生劳动的不重视,除非你已经成为“专家”,但更多的,是李文舫的不自信。妻子问过他,为什么一定要来北京开刀?他说“我想求个万无一失”。这一点,也暗示了最后季佩珍问他,到底是医院不让他重回手术台,还是他自己拒绝回去。一个男人,事业成功是其自信心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可因为两年前的医疗事故,李文舫的自信被打破了,即使他那么想救自己的妻子,却也只敢依靠别人的手……那一刻,急切而自嘲地说着这句话的李文舫,让人心痛不已。一如老同学在手术过程中和他说的,“文舫,你看到了吧?没有办法了,缝合吧……”另一个细节是,老同学在医院附近的小餐馆和他说,靶向药无效,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没必要浪费钱,还不如他们回青岛……李文舫猛地砸了一下桌上的盘子,里面的饺子掉出来。绝望袭来,把头深深埋在双手中的他,连自欺欺人的最后一丝希望都破灭了。这段戏,其实人物没有台词,但许亚军老师用无声的动作和表情,说尽了他内心所有的痛苦、悔恨、不甘、不舍、不认命,却又不得不认命!那种想要“在沉默中爆发”却终于还是归于沉寂的痛,让人感同身受,悲从中来。许亚军老师的表演,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定海神针”!他的稳、他的内敛、他没有大悲大喜却在不声不响间撼动人心的表演,中和了剧情中过于抓马的部分,以及其他演员表演中过火的问题。就像秤杆子上那枚“定盘的星”,再多的撕心裂肺、哭喊吵闹,最终都不及他的表演那般隽永而值得回味。作为女儿李小美,张婧仪在片中还算称职地完成了任务,当然,和两位功成名就的老戏骨搭戏,青涩、不成熟、表演欠了过了,都是有的。对比今年另一部她主演的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那部青春片中的女主,相对更接近她的生活和经历,她表演起来会更轻松自如,这一部则显出了吃力。不过,让人欣喜的是,这个女孩子愿意在这种“情绪大于剧情”的片子里磨炼演技,虽然现在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未必不是新一代大青衣的人选。另外,堪称“神来之笔”的,是吴彦姝饰演的奶奶,真称得上神演技!这个没有实际台词的失智老人,孩童一样不断惹祸,又无限依赖季佩珍【这个名字差不多是角色仅有的台词】,种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反差,被她演绎得惟妙惟肖,叫人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这个角色应该拿最佳女配。张歆艺饰演的火锅店老板,也颇有看点,她表面的洒脱背后,是任何人面对生死都无法真正看破的孤独和不舍,她把一辈子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最后,只有她的手艺陪着她。陈明昊饰演的赌徒弟弟,算是这片中仅有的“反派”吧。当年他吸毒,被从小相依为命的姐姐送进了监狱,虽然毒是彻底戒了,但生活也毁了。出来之后,只能干出租,然后又开始赌博,他认为姐姐一直欠他的,却不知道对方一直把钱替他存着,就是怕他挥霍。关于这个人物处理最好的部分,是没有让他在除夕午夜钟声敲响前,摁家里的门铃,他一直就在楼下的车里坐着,看着楼上灯火通明的姐姐家,直到春晚都要演完了,才回去。那种想要和解,却又不知该怎么说,并且深感对不起姐姐的复杂情绪,都在两人相对无言吃饺子的动作里了。这个设计,很有新意,而且很真实。说完表演,最后来谈谈这部电影让我不喜欢的地方——抓马的剧情堆砌,和过于讨巧的道德绑架。这部电影的前提是——季佩珍身患癌症,而且已经晚期,最多也就4到6个月了。这个几乎“先验式”不可置疑的前提,成了剧中各种矛盾冲突解决的终极武器。从孔子开始,就讲“慎终追远”,2000多年来,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道德发达,而没有什么宗教情节的古老国度里,对于家庭、对于祖先、对于逝者,都有着绝大的尊敬和包容。有句俗话说,“死者为大”,其中包含了中国人所有关于“死亡”的态度——他都一个要死的人了,你还和他计较什么?“死亡”这个不可讨论的前提,让一切矛盾都自行解决,也让一切错误都变得无关紧要。这个前提导致了电影在解决矛盾问题时的偷懒——死者怎么做都可以,生者不能也不会真的计较。这部电影中的所有矛盾,丈夫的心结、女儿一团乱的生活,甚至弟弟的赌瘾,都在这个不可置疑的前提下“自动解决”了。无论面对谁,“我已经时日无多”这个现实情况,都能让季佩珍立于不败之地。最明显的就是大年夜,大家苦等季佩奇不到,小美便去棋牌室找舅舅,说出母亲身体情况的实情,刚刚还叫嚣着要一直打下去的赌徒弟弟,瞬间就没话了,虽然他故意没有赶上午夜零点的年夜饭,但敲门回家吃饺子这个决定本身,已经无声地顺从了姐姐的心意。和女儿小美的几次冲突,也都是在这个前提下,无需解决地解决了。“人之将死”的前提,让电影里所有的矛盾冲突,其实不能称之为矛盾冲突,因为存在的基础都被这句话消解了。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矛盾真的解决了么?恐怕也未必。“她就要死了,你还和她计较什么?”这句潜台词无处不在。就像是寒冬的那场雪,覆盖了地面上一切脏乱差,呈现出一片“纯白圣洁”的景象来,让人以为真的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当春暖花开,盖住一切的雪融化了之后呢?所以,这个不可讨论的前提,让故事所谓的矛盾冲突及其解决,都显得苍白无力,这个前提就已经决定了所有的答案。还有一个过于讨巧,或者说懒惰的设定。似乎编剧也意识到一个儿媳妇对失智婆婆十几年如一日,如此无微不至的孝顺,不太符合常理。于是,故意给季佩珍设计了“母亲早亡,自己把弟弟拉扯大,对于婆婆,就像对待亲生母亲那样”的前提,并借季佩珍的口直接说,“我都分不清你是我妈还是我婆婆了”,一下子把观众产生的疑问扼杀在摇篮中。在中国这样一个两千多年来被儒家伦理观念教化的国度,女性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几乎内化成了一种自然而然、无需思考的自觉自愿,而季佩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她对丈夫爱、对婆婆孝、对弟弟关怀、对女儿更是爱到无以复加。家庭和工作,占据了她人生的所有,她为她的丈夫、女儿、婆婆、弟弟、学生而活,操劳而充实,但活得根本没有自己,虽然她也一直乐在其中。直到这样的生活被病魔和目之可见的死亡打破。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她努力安排好身后的一切——帮丈夫争取重回手术台的机会、帮女儿认清渣男真面目,甚至帮她提分手,教会女儿坚强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教会弟妹哄失智婆婆的技巧、留给弟弟当年变卖祖宅的钱……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她就能心无挂碍地走了。季佩珍为其他人付出了所有,甚至她很渴望的参与南极科考机会,也因为女儿的突然降临而放弃了。她把自己活成了“贤妻”“良母”“好儿媳”“好姐姐”“好老师”,而唯独没有她独立的自己!或许,编剧、导演也意识到这样的“绝对奉献型”人物,在21世纪20年代的现在,已经太落伍、太守旧、太不讨人喜欢,所以,在片尾彩蛋部分,故意让季佩珍面对镜头,说了类似“宝贝,妈妈这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虽然也很快乐,但我希望你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话,强行升华了主题,扣了一下现代独立女性追求自我的议题……虽然也不是不行,但实在太生硬、太突兀,也太像补拍的狗尾。如果不考虑以上这两点,电影纯粹在煽情方面,还是成功的。两场看下来,我前后左右都有人在哭,甚至有人能差不多从头哭到尾。当然,我没有哭,甚至没有什么鼻子发酸、强行忍住的时候,仅有的几次酸楚,发生在奶奶拿柿子抹了李文舫一脸,儿子想咆哮又生生压住,刘欣摘下头上的假发,李文舫在小饭馆里砸桌子等几个小细节上,但也就是转瞬即逝的一点点难受而已,基本是演员的演技带来的感动瞬间。总之,《关于我妈的一切》,是一部可以反复体会演技之妙的电影,但关于主题讨论、情节设置,关于人物形象的丰富程度等,都有着明显的短板。徐帆的演技当然毋庸置疑,但受限于发生在她身上,过于抓马的剧情,让她很多需要情绪爆发的桥段,都显得有些过!相反,表现最好的,反而是和许亚军、吴彦姝的几场对手戏,对话不多,情绪不夸张,矛盾冲突不强烈,却让人看着觉得舒服。相反,她和女儿小美的几次对手戏,又都点儿惨不忍睹……夸张、刻意、脸谱化的情绪表达,和其他戏份中的她,判若两人。而在这部后半部分情绪过于夸张、刻意的电影里,许亚军老师饰演的李文舫,是最让人感慨和唏嘘,更多的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最后,坚决不接受片中季佩珍在海边栈桥上看到丈夫时说的一句话,“你和年轻时候一样帅”……什么?!明明是比年轻的时候更帅啊好么!!!中秋档期,应该是没有期待中的“大片空降”了,所以,去看《关于我妈的一切》吧,至少,演员的演技已值回票价。F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婧仪和徐帆的电视剧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