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没好货和性价比比较高的车高有什么不同?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04月广西柳州市柳江中学赴广西师范大学招考聘用36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415题)1.批复的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和完成时限。(???)0.正确1.错误2.我国法律规定,关于一审普通程序中,符合诉讼终结的表述是(????)。A.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B.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C.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D.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3.根据《民法典》规定,因同一侵
当消费者在购买一件衣服时,只要对这件衣服的面料有要求。那么,这种类型的衣服,通常贵的都比便宜的要好。比如「皮衣」、「羊毛羊绒衫」、「羽绒服」甚至是「防晒服」和「皮肤衣」。这些都是比较考验「面料」的衣服,选择贵的不容易栽坑。对材质没有特殊要求的衣服,贵的和便宜的之间,质量差别不大。比如T恤、运动休闲类的衣服。这类不考验材质的衣服,贵的与便宜的之间的差异,通常体现在衣服的「做工」,「设计」和「品牌溢价」等方面。某些品牌溢价比较高的品牌,比如一些奢侈品品牌和一些潮牌,贵的质量甚至还不如那些便宜的。因为「设计」和「品牌溢价」属于比较主观的部分,所以后面我就不展开说了。后面我主要重点给大家说说「面料」和「做工」。一、服装「好」与「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务必先来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谓「好」与「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对大多数费者来说,因为并不了解服装和面料,所以在评价一件衣服的好坏时,往往会很主观,甚至不切实际。就拿《优衣库有没有被高估?》这个问题来说吧。提问的这位朋友,说到羊毛衫起球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主观判断。先给大家科普一下羊毛衫起球的原因。羊毛与羊绒之所以能保暖,原理和羽绒服里的羽绒差不多。羊毛与羊绒的纤维长,韧性大,纤维本身有很高的蓬松性。这样才能阻隔空气在羊毛纤维间的流通来起到保温的效果。当羊毛与羊绒的「蓬松纱线」受到摩擦,羊毛衫表面的纤维就会脱离纱线主干起毛,然后互相缠绕在一起,变成「球状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起球」。 那么,是不是好的羊毛/羊绒衫就不会起球呢?答案是「不一定」。比如,一件纱线细密,精纺紧致的羊毛/羊绒衫,它保暖性会很好,但也更容易起球。而一件纱线和织法都比较粗的羊毛/羊绒衫,它的保暖性虽然差很多,但反而不太容易起球。就羊毛/羊绒衫来说,越好的「面料」和「织法」,起球的概率反而越高。除了上面举的那个例子外,还有很多消费者会用「有没有线头」、「有没有溢胶」、「洗了之后会不会变形」甚至是「会不会激凸透肉」、「是否修身」等这些十分主观的标准,来评价一件衣服的好与坏。就拿「版型」来说。不懂服装的人会认为,「好版型」就是「适合自己身材的版型」。特别是在当下韩风盛行的审美之下,更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把修不修身当作衣服版型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但这是错的。图片来源网络下面这张图,是我经常用来做举例的一张图。图片来自网络右边男人身上的西装,宽大,显得没精神。我们可以说他选错了尺码,但我们不能说他穿的那件西装「版型不好」。另外,我们再来看看两人衣领的区别。我们可以说,右边衬衣衣领的「内衬材质」相较于左边的不那么硬挺,但我们不能说右边衬衣的版型不好。* 有关面料的好与坏,我推荐 @葛巾 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点击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全文。二、「面料型」服装的好坏区别(羽绒服)先来说说「面料型」服饰里,大家接触最多的「羽绒服」。羽绒服是典型的,大家在购买时会先考虑材质与面料,也就是保暖性。然后才是考虑款式和品牌的衣服。试想一下,如果「Canada Goose」和「Moncler」这种牌子不保暖,营销做得再好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所以接下来,我细说一下有关羽绒棉服的好与坏。1. 便宜的羽绒服不要买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羽绒也是分等级的。而且不同等级之间的价差非常大。等级最差的鸭绒,市场收购价可以低至每吨1万左右。这些最差的鸭绒,通常被拿来做了不与人直接接触的家居用品和一些便宜的内穿羽绒裤。比这种最便宜的再好一点的,通常供货给了淘宝上那些自主品牌和网红店。便宜的鸭绒,品质非常差,朵绒非常小。因为这些鸭的饲养周期短,所以绒里的油脂含量会非常高,回弹性很差,基本上洗过一次就不保暖了,而且味道也很大。另外,淘宝上有一些号称是原厂原料的高仿货也不要买。对那些不了解羽绒的人来说,或许会觉得虽然「牌子」是假的,至少还是「羽绒」是真的。如果是这样想的话,就真的太不了解羽绒里的猫腻了。这些号称原厂原料的高仿货,不仅绒给你用最次的,甚至有些商家还会掺进打碎了的鸡鸭鹅毛。要说这些算羽绒吗?也可以说算。所以就问你气不气?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就图便宜,买过一件「腥臭」的羽绒服。当时还沾沾自喜地认为臭就对了,臭就说明是真鸭绒。因为印象里菜场的鸭子都是一股子臭味,现在想想真是傻。便宜的鸭绒里,还会掺杂着很多让你觉得恶心的东西,比如血管、尘土、碎骨之类的。再高档一点点的羽绒,通常供货给那些不进商场的七八九十线品牌。中档品质的羽绒,则会供货给欧美的一些快时尚品牌和进商场专柜的牌子。品质最好的鸭绒,市场收购价可以达到每吨近百万。这种品质的绒,加工程序复杂,透气性好、洁净度好没异味、蓬松且回弹性好。这种档次的绒,通常会供应给一些线下高档品牌,或者专业羽绒品牌里的高端产品线。最好与最差的之间,有近100倍的价差,作为一般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分辨。即便给不懂行的人一把剪刀,让他把衣服剪开来看里面的填充物,他也很难分辨出羽绒的好与坏。前段时间我刚入手的一件吊牌价3.5k(折后也有1.4k)的羽绒服,除了款式是我目前需要的偏商务风格外,就是对衣服内侧的小开窗很满意,填充物的品质一目了然。2. 为什么有些羽绒服穿一季就不暖和了?现在很多人在选购羽绒服时,都知道要看「填充物」、「含绒量」、「充绒量」这三项指标。但现在网上几乎所有讲羽绒服的长文,都只说「含绒量」和「充绒量」这两点,对「填充物」要么一笔带过,要么闭口不谈。为什么?因为羽绒服里的填充物,但凡不是行业里的人压根没办法说清楚。决定一件羽绒服好坏的,最最最最重要的,恰好就是「填充物」的品质。只有在「填充物」合格的前提下,再去谈「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这些指标才有意义。如果你买的羽绒服,穿了两季就不保暖了、洗过一次就不暖和了,填充物有难闻的气味,还经常钻毛跑毛 ……不用怀疑,这多半是填充物的问题。品质差的填充物,不仅保暖效果差,更极端的情况还会引起皮肤发痒和呼吸道疾病。3. 「羽」和「绒」的好坏标准来,给大家看一本行业宝典。由「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制定的行业规范手册 —— 《羽绒羽毛标准样照》。这本手册里,明确规定了各等级填充物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羽」很好理解,就是「羽毛」。通常我们说含绒量百分之多少,那么剩下的那一部分,就是「羽」了。比如:一件含绒量95%的羽绒服,含羽量就是5%;一件含绒量90%的羽绒服,含羽量就是10%;一件含绒量80%的羽绒服,含羽量就是20%......依此类推。「绒」就比较复杂了。「绒」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叫做「绒子」,它是一件羽绒服最核心的地方。「绒子」是「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和「损伤绒」的统称。「绒子」主要生长在鸭鹅的脖子与胸腹之间或者翅膀下面。这些部位的毛经常浸泡在水中,所以不仅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保暖抗寒能力是全身毛中最好的。另外,这些部位的毛没有羽梗,所以非常柔软,纤维长而且蓬松度和回弹性都很好。除了「绒子」之外,还有「绒丝」和「羽丝」。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羽绒服质量好不好,不仅要看含绒量,更要看它的「绒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一件高品质羽绒服里的填充物,「绒子」的含量应该是占大部分的,而「绒子」里「朵绒」越多就越好。那些容易钻毛跑毛的羽绒服,就是因为填充物里的「朵绒」太少,而「绒丝」、「损伤绒」、「羽丝」太多。另外再补充一点。含绒量80%~90%的鸭绒,通常是鸭胸腹部的毛。而含绒量70%的鸭绒,通常是鸭翅膀下的毛。当你发现两件羽绒服的含绒量分别是70%和80%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不仅仅只是在含绒量上。用到的填充物品质本身就完全不同。所以,同样是号称含绒量80%的羽绒服,保暖效果却能有天壤之别。4. 购买羽绒服的合理价位依旧,还是用数据说话。我这里有一份2020-2026年中国羽绒服行业的行业报告。报告里详细统计和预测了最近十年羽绒服的平均价格走势。比如,下图是2014-2018年,羽绒服的平均价格走势还有羽绒服的成本构成占比。以及价格分布图。看不懂这些数据没关系,我直接说结论。如果你预算充裕,并且想买一件能至少穿上三四年的高品质羽绒服,建议排除掉以下这三个价位的羽绒服:(一)实体店品牌:「吊牌价」低于1200的短款,「吊牌价」低于1500的长款;(二)实体店品牌:「最低折扣价」低于600的(含短款与长款);(三)网上自主品牌 :零售价低于500的。* 以上这些不包括轻薄款。这涉及到根据服装的定价推测成本,我就具体不展开细说了,服装行业的应该都会懂。三、「做工型」服装的好坏区别(T恤)这一类型的服装,我就拿大家最常见的「T恤」来举例子。就T恤来说,价格的高低通常和质量好坏关系不大。有些很贵的T恤,洗几次之后还是会现形,而那些比较便宜的反而不变形。比如下面我给大家拿来举例子的这三件T恤。这三件T恤,从上到下分别是:优衣库的设计师合作款T恤,日版的「Champion」和「bape」。先说价格最贵,但领口却变形最严重的bape。这件T恤的领口,用的是非常普通的「正常车圆领」工艺。我这还有一件2006年产的bape。大家可以看看,nigo时期的bape是怎么处理领口的。至少两道走线来保证领口不变形。即便这件短袖已经褪色到没法看了,但领口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而现在的bape,自打被I.T收购,nigo出走之后,那个偷工减料真的没法看了。接下来,是日版的「Champion」。大家注意看这件T恤的领口,有两条走线。也正是这两根线,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衣领的罗纹在穿脱和洗涤时不变形。服装生产行业里,把这种做法叫「冚车调双线」。很多淘宝的标题里,会这种工艺称之为「二本针」很多线上品牌为了提高竞争力,所以会比较多的用到这种「冚车调双线」的工艺。线下的实体品牌,比较常见的是下面这种「单针工艺」。也是属于比较结实的做法。顺道说一句,国内商场专柜以及京东天猫的Champion都不是日版的,所以质量很差。如果买Champion,一定要买日版的。因为日版的无论是面料还是制作工艺,都是最好的。最后要给大家讲的,是优衣库的设计师合作款T恤。这件T恤,优衣库为了配合硬挺的面料,领口用到的是「冚(kǎn)车边外露」 的做法。采用这种领口工艺的T恤,非常坚实耐穿,但很少线下品牌会用到。很多线上品牌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会用到这种工艺。从牢固度来说,「冚车边外露」 >「冚车调双线」≥「单针工艺」>「正常车圆领」。最后再多说一点。很多讲T恤的内容里,都会提到T恤脖子后面的布条织带。这个细节,真的误导了很多不懂工艺的消费者。甚至很多商家自己,也对这个细节一知半解。这条织带的作用,并不是让衣服肩膀挺拔和保持领口不变形,而是为了遮蔽T恤里粗糙的缝纫线。因为那些把领口与正身连接在一起的缝纫线又粗又硬,会磨到我们的脖子,让我们穿着时非常难受。下次再买T恤时,不要再把有没有领后织带,当作T恤领口会不会变形的参照了。四、提升做工,并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下面这张图,是一件「不考验面料的普通衣服」的成本构成。比较粗略,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用到比较好面料,需要花很多钱,但是,要想提升做工,往往不需要花很多钱。别人做一件T恤,给2元的工钱,但你愿意给到2.5元。当你有足够大的订单量时,甚至还能再压压工钱,并且提更多要求。这就好比你去餐馆吃饭,点一盘红烧鲤鱼,你让老板给你放两条鱼进去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跟老板说,把汤汁收的浓一点,我想绝大多数餐厅都会满足你这个要求的。面料就不同了。基本上所有淘宝上的线上品牌,还有很多服装批发市场里,只卖给三四五线城市,而且不进商场专柜的品牌,都是面料市场拿的货。基本上,只要进商场的牌子,面料都是定制的。比如用的是什么产地的棉,纱线有多粗,经纬线的密度有多少,染料和固色剂的添加是不是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以上说的这些,依然是属于靠「钱」就能搞定的。但还有一些情况下,是你花钱也不一定能搞定的。比如「皮料」。世界上最好的皮料,首先是被爱马仕选走了,它选剩下的,才轮得到LV和普拉达这种牌子,最后层层筛选下来,落到七八线品牌手里的皮料,也就只是中档水平了。所以,面料的好坏,对于一件衣服售价的影响,比起做工来说,是会更大一些。五、写在最后的一些话很多人在选购衣服时,特别是一些价格昂贵的衣服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越贵的衣服就理应越耐穿」的感觉。加上这些年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媒体的煽风点火,比如「某女士花五位数购买的衣服被告知不能洗」之类的抓然眼球的新闻。服装本身就是一件易耗品。不是说你花四位数买来的T恤,就可以保证你延年益寿,或者在地上打滚页不脏不破。越贵的衣服,往往越是需要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我最常用来举例的,就是「纯棉」与「化纤」之争。有人喜欢纯棉的天然,也有人无法忍受纯棉的易皱。有人觉得亲肤就是好的,也有人会觉得不皱的才是好的。《格调》一书曾提到:上层人士社能够察觉一件牛津布衬衫中的丁点涤纶成分,因为那是可悲的中产阶级标志。《The Official Preppy Handbook》也曾这么评价肯尼迪的女儿:严格的讲,她在衣饰、举止方面比她母亲更有预科生风范,因为在哈佛的四年当中,任何非自然类纤维都未能贴近过她的身体。 西方上层社会对于纯棉的偏爱,并非完全是因为这种面料的亲肤,而是他们会通过一个人到底能不能把易皱的面料穿的平整如新,来判断你对生活细节与品质的追求。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问变美变帅变好看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们留意一下那些回答问题的答主们就会发现,都无一例外的是从购买到一件超出自己以往价格承受能力的单品开始的。他们改变的,并不是消费方式,而是他们无意或有意的,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时候,便宜的衣服甚至比贵的更耐造。比如一套「姬两千」的西服,尽管扔洗衣机里洗。可如果你四到五位数定制了一套面料剪裁都讲究的西服,扔洗衣机就废了。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关服装款式和品牌相关的内容。【面料】国内有哪些以服装面料见长的服装品牌?【品牌】国产品牌有哪些可以替代优衣库的基础款品牌?【品牌】还有哪些和hm,zara,优衣库差不多的价格低层次质量还行的牌子?【T恤】5个小细节,帮你选到领口不变形的T恤!【牛仔裤】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牛仔裤?【羽绒服】购买羽绒服时,如何鉴别羽绒的好坏?【格子衬衣】为什么穿格子衬衫会让人看起来邋遢、显得土气?【服装知识】为什么有的衣服挂在那里挺好看的,但就是一上身就丑了?在我的公众号【艾诺说】,还有更多【提升颜值】,【穿搭技巧】和【品牌故事】的内容,欢迎关注!关注后,添加我微信的朋友,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份变美秘籍,内含3份礼物!1). 四本我精挑细选的,价值超300元的时尚类书籍。这四本书,在我20多年时尚行业的经历中,看过最具实操性的。不仅可以从内到外帮你构建审美逻辑,还可以辅助你日常穿搭,购物等一系列行为。2). 一节价值199的发型课。有几个朋友听完之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相信你就再也不会问「自己适合什么发型」这样的话,也不会再遇到「新头丑三天」的问题了。3). 一个读者群席位。群内会不定期分享风格鉴定、服饰穿搭、颜值提升的技巧,能帮你至少省去五位数在时尚穿搭上花的冤枉钱,没事了还会给大家抽个奖。
作为汽车答主,就说说汽车领域的事儿。记得14年刚入汽车行业的时候,国产品牌普遍在8~9万,很难突破10万这个大关,甚至当年有个多数人认可的说法:10万以下买国产车,10万以上买合资车。国产车配置再高会被认为花里胡哨不实用,肯定在看不见的对方“偷工减料”,合资车配置低是因为“用料扎实”,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我记得有个朋友14年买了台雷凌,花了接近15万,还非常高兴的说还好买的早,这一批车发动机都是泰国进口的,比国产的要好,这就是当年买车的普遍认知。2020年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品牌开始崛起,用产品和技术说话,一步步夺回本该属于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当年落地要花15万的雷凌,现在也只要9万左右,消费者的认知也随着国产品牌崛起而发生改变,从以前对国产车高配低价的不屑一顾,到对合资品牌低配高价的嗤之以鼻,甚至这两年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反转:国产车平均销量越来越好,售价越来越贵,合资车销量萎缩,而且平均售价越来越低。在已经过去的2023年,最畅销的10个汽车品牌中有5个是国产品牌,而且和2022年的销量数据相比,均有不小的提升,反观合资品牌,销量和市场份额都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下滑最严重的当属日系品牌,本田和日产分别下滑了10%和24.8%,这也是当年高价低配的典型,特别是本田,你敢相信都2024年了,一款车什么都没有就4个轮子1个方向盘,没有天窗没有屏幕雷达,甚至连座椅都是布的,它还敢卖8.68万?没错,说的就是飞度。不光在销量上完胜,售价上国产品牌也是远超合资品牌,例如理想,在2023年一共交付了37.6万台车,平均单台售价在37万元,不光暴打了合资品牌,甚至远超BBA。刚刚完成全年300万销量的比亚迪,平均售价在15.7万,这还是下半年调整了几款热销车指导价的结果。从这些数据来看,结果显而易见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在当下完全可以说国产品牌碾压了合资品牌,从往后几年来看,这个差距还会不断扩大。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不再迷信合资品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汽车后市场,就拿4S店售后来说,以前4S店基本不会库存国产轮胎,给车主推荐的都是例如固特异、邓禄普之类的品牌,特点就是贵,一条最普通的轮胎五六百元,换4条胎轻松掏走两三千块钱,都很正常。几年前车主选择不多,但现在国产轮胎产业已经和国产汽车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轮胎越来越强,也有非常实惠又不错的选择。和国产汽车一样,国产轮胎也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发展。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将生产轮胎14亿只,占全球轮胎产量的54%,庞大的产业规模效应带来的就是国产轮胎在价格上的优势,同时国产轮胎溢价能力确实要比外国品牌更低,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国产轮胎技术水平更低,国产轮胎的技术、质量、外观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水平,完全不输国外一线品牌,如果综合价格因素,那国产轮胎绝对会是更好的选择,飞跃轮胎就是其中非常有性价比的平替选择之一。1、飞跃龙腾系列 250~400元汽车噪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胎噪、风噪和发动机噪音,降低轮胎静音性就能减少整车噪音,这也是中国市场上,静音舒适轮胎销量持续火热的原因。飞跃轮胎的龙腾系列,主打就是静音性能,轮胎采用独特的吸音舱设计,轮胎表面遍布的小孔洞就是它的黑科技,轮胎行驶时与地面接触滚动,发出的声波进入吸音舱后产生共振,噪音中的高频波段被吸音舱吸收。另外,轮胎表面的花纹设计是影响胎噪的最大因素,包括花纹直接的距离排布,花纹沟槽的方向走向等等,当轮胎与地面接滚动时,轮胎被压缩、拉伸,行车了排气和吸气效果,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吸排气的流速也加快,噪音也随之加大,这是轮胎噪音的主要原因。飞跃龙腾轮胎花纹用的是静音胎普遍采用的肩沟错位设计,让声波沿着不同的沟槽传递,产生干涉效应,最终达到相互抵消,降低噪音的目标。雨天路滑,轮胎在湿地的表现和排水性抓地力有关,飞跃龙腾多钢片+多沟槽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抓地力和排水性。多钢片可以让轮胎变得更硬,减少轮胎行驶产生的形变,从而增大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抓地力。多沟槽的设计可以更快速的排出积水,减少湿滑路面带来的风险,让车主在雨天行车更加安全。在售后经常看到有不少车辆轮毂被刮花,这都是在马路牙子边停车时靠太近蹭花的,剐蹭严重搞不好还会影响轮胎气密性,换个轮毂比可比换个轮胎贵多了。飞跃龙腾在轮胎侧面靠近趾口的位置有一层特别设计的突出部分,当轮胎和马路牙子发生剐蹭,刚性强的橡胶可以抵抗冲击,保护轮毂不被刮伤,算是非常贴心的设计了。以上这些技术放在外国品牌,一条轮胎起码卖600起步,贵的甚至上千一条,看了一眼途虎APP,飞跃龙腾系列排在轮胎热销榜第三,17.4万条真实车主评价,99.6%好评,翻看了下评论,基本都在说物超所值,没想到现在的国产轮胎这么好用之类的评论。目前205/55 R16的活动价不到200元,性价比拉满。2、飞跃赤兔系列 150~270元赤兔系列是飞跃售价最便宜的轮胎,均价在200元/条,主打16寸以下的轿车轮胎市场,这个价位说白了就是入门级代步车,用户群体首要考虑的就是100%性价比,所以赤兔系列在安全耐磨和操控上,下足了功夫。赤兔系列最大的特点是肩部缓坡设计,随着轮胎使用年限和公里数,磨损后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反而增大了,这就保证了轮胎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抓地安全性能,不会和其他轮胎一样,胎纹磨花了抓地性就越来越差。轮胎非对称花纹和4条排水沟也可以起到降低噪音,提高雨天轮胎排水,增加操控安全性。虽然赤兔系列非常便宜,使用范围一点也不窄,轮胎表面花纹采用M+S设计,在泥泞和冰雪地面都具备安全行车的能力,200多块的价格真的无敌了。3、飞跃虎跃系列 350~500元虎跃系列主打SUV市场,特点就是舒适和抗造。前面提到的主打静音的龙腾系列上的肩沟错位,能有效降低共振噪音,这里就不再说了。因为SUV轮胎胎宽,接触面积更大的原因,虎跃系列用的是变节距和降低横向沟槽宽度的设计,从物理特性上降低空气流动带来的噪音。4条沟槽增加排水性能,加上横向沟槽优化设计,在泥泞道路上排水更顺畅,提高了湿滑地面的抓地力。大角度斜向花纹和中央肋条,一个提供牵引力,一个增加刹车性能。SUV视野和通过性更好,相对轿车来说走的路况会更丰富一些,所以轮胎要有一定的刚需,更加抗造,问了一下做售后的朋友,虎跃系列胎面由双层聚酯纤维+双层钢丝+尼龙组成,理论上抗造不成问题,胎侧同样有防止剐蹭轮毂的保护层。国产轮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技术上和外国品牌早就没有任何差别,以前车企没有大规模预装只是因为外国品牌先入为主抢占市场的原因,现在也逐步有不少车企开始预装国产轮胎,这是产业层面,作为消费者来说,肯定优先考虑的是性价比,国产轮胎无论是静音效果还是安全性,已经都不输外国品牌。以飞跃龙腾为例,德国莱茵TUV的统一标准测试中,这款轮胎获得了静音、避震、操控三项认证,说明在与外国品牌的背靠背测试中,中国品牌轮胎不仅便宜,量还足。对于外国品牌汽车,我们已经逐渐不再迷信了,而轮胎也是一样,没必要迷信,平替省钱才是王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价比比较高的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