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武大附中哪个学校有中国近代史专业???除了武大..

武汉大学毕业生结婚典礼-55BBS 我爱购物网
&&武汉大学毕业生结婚典礼
武汉大学毕业生结婚典礼
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武大校园在自然条件上得天独厚,以珞珈山为屏,东湖水为镜,青山碧水,湖光山色,再配上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数不清的名花异草,曲径、回廊、雕塑,晨露、鸟语、花香,处处皆有美景,遍地都是园林,其景,其情,绝妙无比,称其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并不为过。武汉大学美丽的校园风景,深为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并赢得了他们的交口称赞。数十年来,各界社会名流对武大美景的赞誉可谓源远流长,不绝于耳。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叶雅各先生在经过了一番仔细的考察之后,即认为“武昌东湖一带是最适宜的大学校址,其天然风景不唯国内各校舍所无,即国外大学亦所罕有”;从30年代初珞珈山新校舍落成伊始,就不断有海内外知名人士赞誉武大校园风景“国内惟一,国外罕有”;日,吴稚晖先生在武大演讲时称赞道: “我在庐山的时候,就听说这里武汉大学新校址风景很好,所以我一到这里来以后,就巴巴的要求去看一下。果然我看了以后,觉得它虽然不能算世界第一,也要算中国的第一了。 “旁边有一个湖也很好,水底里望去极美……我看号称风景极佳的瑞士也不过如是,就是那里有一个湖也没有这样美。” 1932年,蔡元培先生在武大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礼上称赞其为国内最漂亮的大学建筑;1938年,郭沫若先生来到武大,深深地为珞珈山的美景所陶醉,后来,他在《洪波曲》一书中,以诗人的笔调和诚挚的感情赞美武大校园,称其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 “武昌城外的武汉大学区域,应该算得是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吧。
“宏敞的校舍在珞珈山上,全部是西式建筑的白垩宫殿。山上有葱茏的林木,遍地有畅茂的花草,山下更有一个浩渺的东湖,湖水清深,山气凉爽……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尤其教书的人,是有福了。
“大约在前一定有什么诗人在这里留连过吧,山名‘珞珈’不也就可以想见了吗?
“有这样的湖山,有这样的好邻居,我生平寄迹过的地方不少,总要以这儿为最接近理想了。
“实在一点也不错,武汉大学那个区域,的确是武汉三镇的一个物外桃源。” 1950年,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代表团在参观武大校园之后称其“风光迤逦,自然天成,为近世大学所罕有”;在2001年香港《凤凰》新闻周刊中国大学校园风景排名榜上,武汉大学仍位列第一。 不仅如此,但凡来过武大的外国朋友,也总会对武大的校园风景赞不绝口。据传,澳大利亚某前总理拜访武大时,感叹于她的美丽、雄伟,赞美道: “我走了世界上的许多著名大学,除了美国的西点军校可于武大媲美,鲜有比肩者。”
俄罗斯友人尼古拉?斯米尔诺夫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撰文写道:
“……我自己到过欧洲很多国家,也看到过不少名牌大学,我能够补充说,武汉大学是世界最美的大学之一,也是最有活力和希望的大学之一。”
-26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教授盖蒂谢克(D. Carleton Gajdusek)访问武大时赞叹道:
“我走遍了世界,武汉大学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
“好一个珞珈山,真是名不虚传啊!
“我有幸来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这次武汉之行令我十分难忘。”
由此可见,武汉大学被国内外友人广泛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绝非浪得虚名。
如今,在全国的大学生之中,武大的美丽校园确实是有口皆碑:去过武大的人大多赞不绝口,心悦诚服;没去过的也是久仰珞珈美名,心甚往之。民间的一传十,十传百,外加一些社会名流的强力造势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久而久之,武大校园风景全国第一的说法就流传开来,汇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思维定势和惯性。2000年底,北京科技大学一位网名叫“满井村”的朋友在著名教育网站网大()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名为《TOP10:中国大学校园美丽排行榜》的网文,将武汉大学排在榜首,并加以简短叙述:“珞珈山麓,东湖之滨,山水相宜,古今合谐,承传统中华园林之精妙;武测水院,咸归于斯,省府市府,治理整顿,创国立武汉大学之新风。”该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并多次被公开正式媒体转载,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网大教育频道()也做了一个民意调查,列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五所大学,要求就“你认为下列几所大学中哪一所大学的校园环境最美”这一问题进行投票。结果,几个月之内,这道调查题被点击了数万次,而武大的得票比例,一直都介于50―70%之间!由此看来,武大荣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称号,乃是众望所归!
武大校园风景之美,闻名遐尔,引来无数人观赏。武大身为一所普通的高等学校,其校园里一年四季长期络绎不绝的游人,堪与任何一座公园甚至是国线景点相媲美。尤其是每年樱花盛开之时,更是让武汉三镇万人空巷,齐聚珞珈,共赏佳景;武汉市多条路经武大的公汽,甚至较劲打起了樱花广告战;不仅如此,樱花的影响也在向外辐射,不少外地旅行社将武大樱花作为一个重要景点,很多外地人也会在此时慕名而至,为此甚至不惜乘坐飞机,或是不辞劳苦地在火车上一夜颠簸,从千里之外专程赶来武大,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能观赏到武大“珞樱缤纷”的佳景!春季到武大来看樱,已成为武汉市每年三月中下旬最闪亮、最吸引人的卖点。最近几年,樱花时节里武大校园内的人流量,1999年为70万人次,2000年便突破100万,2001年更是超过150万!这就给武大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冲击。尤其是-26日,6万多游人在武大校园内留下垃圾6吨,“樱花节”成为“樱花劫”。为了控制人流量,维护校园秩序,武大不得不在每年所谓的“樱花节”里对进入校园的游人实行收费,并将门票收入所得全部用于清洁校园环境,票价也由1998年的2元、1999年的4元,迅速上涨到2000年的8元,直至2002年的10元!但尽管如此,这种实属无奈之举的措施却丝毫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成千上万的游人还是在樱花盛开时如期而至,潮水般涌进武大校园。 其实,在武汉,东湖磨山公园、青山公园、武汉音乐学院等地都有樱花可赏,其中磨山樱花园更是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樱花园、美国华盛顿市樱花园并列的世界三大“樱花之都”之一,论观赏性,当在武大之上。但是,这几地樱花的知名度却远不及武大,即使是知道的人,要赏樱也还是会将武大作为首选。由于武大的樱花大多与身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富丽堂皇的古典式建筑群如樱园老斋舍、理学院、工学院等相伴,这就在无形之中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樱园的建筑和道路甚至还分别享有“樱花城堡”和“樱花大道”之美誉,试想,在“樱花城堡”高大雄伟、庄严肃穆的银墙碧瓦的映衬下,洁白如雪、灿若云海的樱花怒放于笔直宽敞的“樱花大道”之上,这是一副多么美妙动人的图景!也许,这便是名牌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再配上优美的自然风景之后所形成的不可抗拒的巨大魅力所在吧。 当然,说到最后,武大人自己对母校美丽的校园风景也有着绝对的自信。也是在2000年,武大校友、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窦文涛的《武大是全国风景最漂亮的学校》一文在《新周刊》(2000年第13期)上发表,他在文中深情地回忆了武大的美丽校园在他成长过程中所给予他的巨大影响,这篇文章在全国的知识阶层中很快便脍炙人口。社会与自我的双重认可,使得“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与“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的称号花落武大,成为全体武大人在社会上当之无愧的殊荣
7条其他回答
毫无疑问,华中科技大学的建筑学更适合你。原因是华中科技大学是2001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而成。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以前是建设部直属5大城市建设学院之一,在建筑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合并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规划、建筑、道桥、城镇建设等精华师资、图书、设备悉数并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为新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附: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于2000年5月合并而成;下设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环境艺术系、《新建筑》杂志社、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建筑学系成立于1982年,当年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学校聘请清华大学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建筑师黄康宇先生、蔡德庄先生、张良皋先生和黄兰谷教授、童鹤龄教授参与创系,使该系从一起步就获得相当高的基点和十分丰厚的经验。1992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组建建筑工程学院;1996年机构调整,成立建筑学院,学院下设建筑学系及建筑设计研究院,聘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袁培煌教授担任院长。1986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原华中理工大学正式设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同时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与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两种专业评估。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所城市建设学院,是建设部直属高校之一。它的历史起源于日成立的建筑工程学校,先在江西庐山办学,后迁武汉建校。1963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65年夏称武汉建筑工程学校;1973年与南迁的北京建材学院合并,建立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1979年在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开办了城市规划专业。1985年2月,武汉建材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在校三个班搬迁至武汉城建学院新校园,并成立武汉城建学院城市规划系,下设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1986年,开办建筑学专业。1993年武汉城建学院系部调整,风景园林系撤销,并入城市规划系;城市管理系撤销,其中城市管理专业的部分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并入城市规划系,成立新的城市规划与建筑系,下辖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2000年5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年城市规划专业以优秀级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学校聘请全国建筑设计大师袁培煌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合校六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机构调整、师资配备、培养方案修订及办学条件完善等各个方面已经完成了专业重组与相应的学科建设,踏上了新的办学之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涵盖了建筑、规划、景观及环境艺术学科,可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专用教学大楼,面积为11000O。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简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198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隶属建设部领导。她的历史 可以追朔到50年代。她的前身是中南建筑工程学校,由中南地区的郑州高等工程学校、武昌 高等工程学校、武汉土木技校、长沙楚怡高等工程学校、长沙市政工程学校、湘乡高等工程 学校等六所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合并成立。属中南建筑工程部领导。校址设在风光秀丽 的江西庐山。日,在庐山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建校开学典礼。?1953年学校迁 入武昌,校址设在武昌马鞍山,校名改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直属中央建筑工程部领导,同 年,广州珠江水利学校土木本科师生又并入本校。1958年5月学校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武汉 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同年年底更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1960年又易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府。1961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 排水专业师生并入本院。196410月定名为武汉建筑工程学校。1971年10月与原北京建筑工业 学院合并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之后又改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新建的武汉城市建 设学院校,1983年8月破土动工,校址位于武汉东湖之滨、马鞍山麓。东有“桃园胜地”之 称的九峰林公园,西与华中理工大学毗邻,南接关东科技工业园,北与秀丽的东涌风景区相 依。随着学院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占地面积为397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校园内教学主楼、图书馆、力学馆、物理馆、计算机中心等建筑错落有致,大学生活动中 心、标准运动场、游泳池以及蓝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教学活动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学 院现设有6个系:城市规划与建筑系、城市建设与管理系、环境工程系、城市道路与交通工 程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社会科学系。本科教育有12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 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学科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包括建筑设计 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道路瑟铁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 理和经济法。1999年在校本专科学生近5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成人教育学生3200余人。 毕业生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湖南等全国23个省市。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全校 藏书35万册,设有20个专业实验室,向全国发行刊物《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含自然科 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还办有其他层次教育,院内设有成人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建设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学院积 极支持倡导广大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建立了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甲级)、风景园林研究所、房地产经营管理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等 科研设计机构。承担着国家、部委、省市等科研设计项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 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国家城市建设事业需要和适 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学科体系
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机构。设于武昌(武汉),全称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1920年3月, 美国韦棣华女士和沈祖荣创办文华大学图书科,仿美国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办学制度,收大学毕业和肄业二年以上学生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学制3年,分自费生与免费生两种。1925年,文华大学改称华中大学。1927年,华中大学暂时停办,图书科单独成校,韦棣华任校长。1929年8月,经湖北省政府教育厅及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成立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31年5 月韦棣华逝世,由沈祖荣任校长,经费来自中美庚款补助和公私赞助。学制为二年。1938年因抗日战争迁至四川璧山。1940年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入校,开办二年制的档案管理科。1946年迁回武昌。1947年改为三年制,设图书馆学专科及档案管理科。1953年并入武汉大学,成为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修习课程主要有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史略、西洋图书馆史略、中 文参考 书举要、西文参考书举要、图书馆行政学、图书馆经济学、中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分类学等。任教者有中国教员和外籍教员。教学内容汇集中西图书馆学,教学方法侧重方法训练与实际操作技能,附设实习图书馆。年有本科毕业生127人,年专科毕业生72人。毕业生大多数任职于国内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少数在美国和海外从事图书馆工作。出版物有《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沈祖荣译《简明编目法》(1929)、毛坤译《西洋图书馆史略》(1933)、章新民译《民众图书馆的行政》(1933)、皮高品编《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1934)、沈祖荣编《标题总目》(1937)等。   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是由中国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馆学教育之父”沈祖荣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高等学府。现代图书馆教育由此而引入中国。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档案学教育的先河。学校原址位于武昌崇复山街二号。   历史沿革  1903年,美国圣火会传教士、图书馆学教育家韦棣华女士(被黎元洪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之皇后”)在武昌昙华林文华学校筹办阅览室。   1910年春,沈祖荣协助韦棣华将馆舍扩大成图书馆,命名为文华公书林,5月16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附设于文华大学。   1914年,韦棣华派出沈祖荣(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攻读图书馆学)赴美国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学习,获学士学位后于1917年归国。   1920年,韦棣华与沈祖荣在武昌文华大学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文华图书科。收大学毕业和肄业二年以上学生学习图书馆学专业,学制3年,分自费生与免费生两种。文华公书林成为该专业的实习图书馆,由学生协助管理。   1924年,文华大学与武昌博文书院、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合并成立私立华中大学。   1927年5月,私立华中大学因受政治时局影响而停办,沈祖荣先生坚持继续开办文华图书科。武汉国民政府准予立案。   1929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沈祖荣先生将文华图书科独立出来,成立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经费来自中美庚款补助和公私赞助,学制为二年。实习图书馆则成为文华图专的图书馆。   1934年,学校设立特别教席,在图书馆学专科及图书讲习班分别开设中英文档案管理课程,每周各授课两小时,讲授一年,但当时档案管理课程只是作为图书管理专业的辅助课程。   1938年-1946年,因抗日战争爆发,文华图专西迁重庆继续坚持办学。期间校舍两次遭到日军毁灭性轰炸。   1940年春,正式开设档案管理训练班,学制一年。   1940年9月,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设立档案管理专科,学制两年,招收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并要求将当时档案管理训练班学生改入该科肄业。同年10月17日获教育部批准,该校随即将档案训练班第一期、第二期改为档案管理专科第一届、第二届。图书科亦改招高中毕业生。   1946年5月,学校迁至武昌崇福山街二号。   1940年-1947年,档案管理专科先后共招收了六届学生。后因数名档案管理专业教师离去,师资缺乏,招收六届学生后,档案管理专科就未再继续招生,而图书管理专科则继续招生。   1949年9月,学校设档案管理3班、图书馆学1班。学生共37人,教授7人(兼职5人)、讲师7人(兼职2人)。沈祖荣先生坚决拒绝参加任何“应变会”和前往台湾,使文华图专得以完整地保留在武昌。   1951年8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接办文华图专,改为公立学校。   1953年,文华图专并入武汉大学,改为图书馆专修科。沈祖荣任教授,讲授编目法等课程。   后以该科为基础成立了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一部分。   课程设置  学校修习图书馆学课程主要有中国目录学、中国图书馆史略、西洋图书馆史略、中文参考书举要、西文参考书举要、图书馆行政学、图书馆经济学、中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编目法、西文书籍分类学等。教学内容汇集中西图书馆学,教学方法侧重方法训练与实际操作技能,附设实习图书馆。教务主任毛坤结合欧美档案教育的经验,设计了适合当时中国档案工作的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所设课程和使用教材,基本上是仿照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加以变通而成的。包括:档案经营法、分类原理、档案分类法、档案编目法、公文研究、档案行政学、中国档案通论、西洋档案学、序列法、检字与索引、资料管理、人事行政与人事档案管理、调查与研究、图书馆学、博物馆学、文哲概论、史地概论、社会科学概论、自然科学概论、史料整理、政府组织、国文、英文、中英文打字、服务道德、军训、音乐、论文等课程。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安排有实习课程和暑假见习。   著名校友  教师:毛坤;皮高品,中国图书馆学家   学生:周连宽、程长源、黄彝仲、傅振伦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创办人裘开明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房桃楹   美国亚洲学会图书馆委员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童世纲   办学影响  自1922年至1941年止,本科毕业生共有127人;又从1942年至1947年为止,图书馆学专科毕业生亦有72人,共计约200人。六届档案管理专科共培养毕业生51人,而档案管理短期职业培训班结业生达212人,档案资料管理培训班结业生为48人。这批毕业于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学生,大都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成员,进而奠定当今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石。其培养的档案管理人才多数成为当时各档案管理部门的中坚力量,在档案管理界成为号称“文华集团”的精英群体。   文华图专设置了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一批近代著名的档案学者撰写了数部至今仍在中国档案学界有重要影响的档案学著作,均具有较大的学术及实用价值;中西合璧式的教学特色,聘请专职外教,成功地借鉴了欧美的档案学专业教育的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还收藏有大量外国档案管理的书籍和期刊。   学校出版物有《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沈祖荣译《简明编目法》(1929年)、毛坤译《西洋图书馆史略》(1933年)、章新民译《民众图书馆的行政》(1933年)、皮高品编《中国十进分类法及索引》(1934年)、沈祖荣编《标题总目》(1937年)等
信 尊敬的武汉大学的领导: 您好!
我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高三学生刘雨蒙。我希望通过贵校的自主招生来实现我在武汉大学学习的梦想,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的申请材料。
一直以来,武汉大学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强烈的时代气息,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许多专业在国内都名列前茅。近年我校许多优秀学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非常渴望能在明年7月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成为贵校的一名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从小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汉阳一中,经过三年的锤炼,我已经从一个简单明快的女该成长为意志坚强、底蕴深厚、成熟内敛、热爱生活、有爱心、有同情心、有上进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我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天文地理、国内国际形势、音乐美术都会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与关注。我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高三毕业典礼上,我有幸成为演唱典礼结束曲――《毕业歌》的其中一员;在学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我积极主动地加入其中;我喜欢写作,参加了由武汉市举办的中小学生书信大赛,并获得了2006年贰等奖,2007年一等奖;我也喜欢文学,参加了武汉市第十七届中学语文竞赛,并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在此收获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发觉自己的不足;我爱好科学探究,参加了武汉市中学生“科学探究大赛
”,并获得了湖北省三等奖。
我热爱生活,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我享受着春花的美丽,秋月的温馨,夏雨的激情,冬雪的坚韧。我喜欢感受快乐,我希望把快乐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为强者欢呼,为弱者流泪,我相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在班上有很好的同学缘不只是由于我的班长职务,更来自我单纯、直率、热情的性格。我会常常不厌其烦地给同学讲一道已经讲过多少遍的数学题,我会郑重其事地给同学公开我学习化学的最佳诀窍,我会在学习之余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一起去音乐会陶醉在美妙的旋律中。
我是理科生,养成了行事条理分明的个性,亦是一个做事果断、有主见、有分寸的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我都讲求最有效地行事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中历次的期中、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大多领先,这些都源自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工作认真负责,被多次评为汉阳一中优秀班干部。
武大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假如我这次有幸进入武大,我将明确努力方向,能在大学汲取更多的知识,不仅是知识,更有献身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操。在学术活跃的武大,我将努力参加一些团体、论坛和各种活动,锻炼我的能力,把自己磨砺成一个武大学生所具备的独特文化品位、非凡才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武大的学生,而武大则是我人生大学阶段最有意义的好风!随信附上个人简历。恳请贵校领导接受我的申请,实现我的理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了上海,建立了“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了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即现在的同济大学;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大学;1950年2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日,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4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
本科生,研究生
还有一棵树和小观园呢,美好回忆啊,我的枫园百年学府武汉大学,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赞誉满天下。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古典式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亭台楼阁造型别致,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武汉大学校园及其早期建筑群分别具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独特的身份,这在中国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前者体现出武大拥有美丽优雅的自然环境,后者印证了武大具备氤氲深厚的人文底蕴,武汉大学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有机地将二者融为一体,使之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造就了珞珈山的独特风景,使其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以及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校址:依山环湖 得天独厚1928年7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蔡元培的鼎力支持下,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建为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看到原武昌中大东厂口校址狭窄,屋宇陈旧,且身居闹市,无法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于是大胆提议应在武昌郊外另选新校址,修建新校舍,得到了筹委会其他委员和蔡元培先生的赞同。8月,蔡元培亲自提议并任命李四光为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李四光与著名农学家叶雅各先生慧眼独具,以科学家的严谨、教育家的谋略、艺术家的浪漫,选定了山青水秀的武昌落驾山(一说为罗家山)这块宝地作为武大新校址;后来,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闻一多先生又以诗人的情怀,出神入化地将颇为俗气的“落驾山”改名为诗意十足、意蕴悠长的“珞珈山”。珞,石头坚硬之意,《老子》一书中有“不欲录录如玉,珞珞如石”的句子;珈,指的是古代楚国贵族妇女的美丽首饰。“珞珈”与“落驾”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和对武大美好明天的希冀。珞珈山的名字,一如它本身的性格,剑胆琴心,刚柔相济,珠联璧合,给人以一种硬骨铮铮同时又情谊绵绵的感觉!以此与武大恢宏壮丽的建筑群相称,实在是文雅而贴切!从此,武昌珞珈山不仅是作为武大校址所在地而继续存在,而且还逐渐成为了武大的标志、象征甚至代名词,并随着武汉大学的兴旺发达和对外学术交流而名扬天下。武大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既参照了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同时也遵循了中国古代书院选址、相地的优良传统以及“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传统理念。在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中营造高等学府,堪称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经典之作。珞珈山新校舍于1930年3月动工,1937年7月大部分工程竣工,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农(部分)5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教师住宅、学生饭厅及礼堂(俱乐部)、实验室、工厂、校门牌坊、珞珈山水塔等,校园占地3200余亩,建筑面积共计78596平方米。1932年1月,新校舍一期工程竣工;3月,武汉大学由武昌东厂口正式迁入珞珈山新校舍;5月26日,武大举行了隆重的新校舍落成典礼,蔡元培先生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赞武汉大学在短时间内有长足的发展,还赞誉珞珈山新校舍工程设计新颖,是国内最漂亮的大学建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武汉大学校园内林木葱茏,四季花香,以民族风格为基调的校舍建筑群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中外驰名的“花园式”、“园林式”高等学府。年武汉大学在珞珈山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校舍建设,把荒凉的珞珈山建成了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初具规模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七十年过去了,这些为武汉大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早期建筑不仅风采依旧、还在继续为教学科研服务,而且还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武大的骄傲。我们常说武汉大学“位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其实,更贴切的表述应该是武大校园本身即为东湖风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水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而整个风景区面积则广达88平方公里。东湖兼有太湖之浩淼与西湖之秀丽,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风景区。朱德委员长于1954年3月视察东湖时曾题词道:“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1982年11月,国务院审定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1年1月,东湖风景区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评选为全国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东湖港汊交错,岸线曲折,其南岸层峦叠翠,山环水抱;而其西南一隅的珞珈山,正是武汉大学所在地。当年由李四光和叶雅各先生亲自选定的武大珞珈山新校址,坐落在武昌东湖西南岸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东望磨山群峰逶迤,西临洪山宝塔灵秀,南拥三国遗迹卓刀古泉,北览东湖烟波一碧万顷;校园内外山形起伏有致,湖岸曲折环绕,地面海拔20-118米,整体占地4000余亩。这里视野开阔舒展,湖光山色辉映,具有极高的人文与自然景观价值。不仅如此,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在设立之后,曾在磨山附近及其与珞珈山之间的东湖沿岸地区购置和垦殖了5000多亩农田、果园和林场,老武大也因此而占据了西起茶叶港、东至磨山的几乎半个东湖的湖岸,独享其半壁风光。昔日盛况虽已不再,但武大校园“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时至今日,武大校园在东湖边上的临湖线仍有2.4公里之长。对于武大这番得天独厚的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武大的前身--原武昌高师校歌对其原东厂口校址的描述--“镜湖枕麓,屏城襟江,灵秀萃诸方”也同样适用。武大校友何五元更是以其无比优美的文笔,在《珞珈赋》中写道:“珞珈有山,雄峙东湖之南,遥踞大江之阴。东临碧水,磨山依稀弄影;西起洪岳,宝塔巍然可登;南极通衢,达中南之枢纽;北揽湖光,仰屈子之行吟。……山有铁塔,岿然独立。登斯山也,远山含碧,近树扶疏。天际横江,轻纱一带;地尽屹楼,奇绮几何?一桥飞卧,挽龟蛇成一体;数舸直下,逐江渚几欲飞。东湖浩渺,云水笼烟;长堤戏波,一水绕碧……”此言此语,生动地道出了武大在东湖风景区的重要地位。早在1950年,武汉市便已把武大校园划入武昌东湖风景区范围;1982年11月,在东湖风景区入围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同时,武大校园又被列为东湖风景区的10个游览区之一。目前,东湖风景区主要由听涛、落雁、白马、吹笛、磨山、珞洪六大景区组成,何谓“珞洪”?珞珈山与洪山也,珞洪区正是以此二山的秀丽风光而得名。东湖共有二十四景,珞洪区占有其二,除了洪山的“古刹塔影”,便是珞珈山的“珞珈书乡”(武汉大学校园)了。珞珈山巍峨横亘,冈峦林立,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陈,佳木交碧,摇苍飞翠。近山湖中有“浪淘石”,累累罗列,苍翠夺目。而坐落于此的武汉大学,更是以其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势,绿树成荫、花香流溢的校园,独具风格、美仑美奂的建筑,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宝石,镶嵌在浩瀚的东湖之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立武汉大学,拥有珞珈山及山麓上万亩土地。但1952年的院系调整,将老武大宽广、辽阔的校园拆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珞珈山周边地带也是山上山下围墙逶迤,轸域分明。如今,随着新武汉大学的组建,与原武大校园相毗邻的原武水、武测和湖医校园再度(或首次)加盟珞珈,使老武大失去的地盘又回归了不少。原武水和原武大校园天然一体,界线难辨;原武测与原武大、武水校园唇齿相依,紧密相连;原湖医与原武水、武大校园隔湖相望,一衣带水。本就毗邻的四个校园,在抹掉了“一墙、一路、一桥”的界限之后,更是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实质性交融,这在全国合并组建过的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合并后的新武大校园,在整体上连成一片,不仅增添了更多大型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等设施,而且校园内的花木、草坪、广场、水塘等的数目也随之而增加,珞珈美景由此得以延伸和扩展。尤为重要的是,武大校园在东湖边上的临湖线也随之而延长了!这就重新强化了武大校园“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的意蕴,使之能从珞珈与东湖秀丽的青山绿水之间汲取、汇聚得更多的灵气。在这条长达2400米的临湖线上,武大校园的湖边围墙通过“拆墙透绿”,建成通透式景观围墙2013米,实体景观围墙387米,墙内还建有大片绿化带,使校内绿化景观与东湖景观连成一片,借景生辉。特别是隔湖相望的医学部校区和工学部校区,因有双湖拱桥相连,从而使校园风光与东湖秀色融为一体,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绿树成荫 花香流溢武汉大学校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蛮声中外,内有珞珈山、狮子山、火石山、笔架山、乌鱼岭、小龟山、侧船山、半边山、团山、扁扁山、廖家山、郭家山、陈家山等十余座大小山丘坐落其中,外有东湖水半面环抱。其中,珞珈山挺立于校园中央,东西长1280米,方圆540亩,海拔最高处为118米,为群山之首;狮子山静卧在校园西北,与珞珈山南北相望;其余几座小山头簇拥在它们周围。诸丘蜿蜒起伏,相互呼应,错落有致;登高远眺,视野开阔,湖光山色,气象万千,自然风光独领风骚;仿古建筑构思精巧,群而不乱,典雅凝重,银墙琉瓦掩映于苍翠林木和万花丛中,更显得仪态端庄秀丽,令人留连忘返。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族风格的建筑群体和诗情画意般的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了古朴、幽雅、宁静、舒适的校园,是修身养性的难得场所和造就千万优秀学子的理想园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校园的绿化与美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叶,东湖一带尽为荒山秃岭,乱石丛生,林木极少。开尔斯当初在制订校园建筑规划时,充分考虑建筑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对树种、树型都有严格要求,目的在于树木与房屋一样的耐久,建筑与绿化的和谐。王世杰校长亲自带领师生从东厂口步行至珞珈山造林,半年植树50万株。农学院院长叶雅各亲自规划、引种、选种,在保护好原有植被的同时,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栽种树木30多种,另有花果树木30多种,造林面积近2000亩。30年代初,学校开辟了植物园,既作为农学院教学、科研的重要实习场地,也为美化校园之用,先后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引进800余种木本及草本植物,并从四川、安徽、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大量引进种苗。时至今日,武大校园绿化面积已达2300亩,占校园总面积的42%,绿化率达到68%,绿化覆盖率达87%,可绿化面积100%,这在武汉市是最高的;其中珞珈山山体绿化覆盖率100%,校园空地总绿化率更为98.6%。1993年,武汉大学校园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300佳”单位;1998年又被湖北省评为首批园林式校园;2000年,武汉市制定《山体湖泊保护条例》,把珞珈山、狮子山、半边山及之间的区域划为主城区“一级山体保护区”,总面积达亩。武大校园山林植物配置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珞珈山、狮子山、侧船山、半边山等大小山脉山峰的林区,植物配置完全按植物生态习性、分类位置和进化地位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营建成一批自然式的林带,如樟树林,以及具有亚热带特征的混交林--小叶栎、马尾松、湿地松、樟树混交林、水杉池松混交林、刺柏侧柏混交林,成片的桂花林、栎树林、石楠林、杂木林遍布武大校园。最为宝贵的是,武大还拥有一大片亚洲极为稀有、在其他国家高校校园中亦属罕见、具有亚热带特征的壳斗科常绿阔叶林--青岗栎林,面积达1.5公顷(22亩),其它树种还有朴树、黄连木、雪松、悬铃木、金钱松等。武大校园自然和半自然山林计有700余亩,成片的树林就有十几片,不仅植被面积大,而且种类繁多。据知名学者、植物分类学家孙祥钟教授与同行多年悉心研究和考察,确认武汉市种子植物共141科、582属、1000多种。而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大学校园内就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据绿化档案记载,除种子植物外,武大校园另有蕨类植物21科、31属、48种,苔藓植物20多种,地衣10来种,总计4门近900种。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系和数量众多的珍稀植物,使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曾有植物学家到校园考察后,惊叹武大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事实上,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对外称“中国植物园协会”)的会员(又称“武大植物园”)。另外,武汉大学已两次应邀参加世界植物园大会,将尽全力最终进入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浓浓的绿阴,既美化了校园环境,也调节了校园气候。酷暑时分,当人们从校外汗流浃背地进入武大校园后,顿觉凉爽许多,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校内的气温比市区低3至5度。在“火炉”城市武汉,生活在武汉大学校园里实在是一种幸运。不仅如此,茂盛的植被,幽静的环境,还使武大校园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乐园。在国立武汉大学建校之初,武大校园远离城区,校园中鸟类很多,根据唐瑞昌老先生当年的观察和研究,共有276种,其中有一半是水鸟。随着城市的发展,校园已和城区连成一片,鸟类也不断减少,但校园内的植被环境一直保持得很好,所以现在仍有各种鸟类80多种,其中留鸟有灰喜鹊、乌鸫、大山雀、白头翁、山斑鸠、珠颈斑鸠等,候鸟有夏季的黄鹂、寿带鸟、四声杜鹃、鹰鹃等,冬季的斑鸠,黄腹山雀等。近年来,随着周边环境及东湖水质的改善,鸟类也在慢慢增多,特别是数量增加较多。漫步校园,随处可见灰喜鹊、斑鸠和白头翁的倩影,清晨乌鸫美妙的歌喉将人唤醒,夜晚四声杜鹃深沉的啼鸣催人入眠,几乎每时每刻能感受到鸟语花香的温馨氛围,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景象。让珞珈学子最为心醉的是,武大还拥有全国环境最优美的学生生活区。它们以各自集中栽植的特色花卉或绿化植物的名称命名,按春、秋、冬的顺序依次有樱园、桂园、梅园三大本科生宿舍区,枫园为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生活区,另有东湖边的湖滨宿舍区,各具特色和情趣。梅、樱、桂、枫、湖滨,在这些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名字里,饱含着多少韵味十足而又风格各异、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它们还与近旁美轮美奂的建筑群融为一体,贯通植物学、建筑学、文学、雕塑、环境学,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形象于一身,被誉为“科学加艺术”的校园。不仅如此,植物的季相更替、形态特征、色彩变化等要素,与武大校园蜿蜒起伏的地势相结合,更是创造出珞珈四季形态各异的绝妙美景。春日,玉兰闪烁,樱花烂漫;夏季,莲荷绽放,群芳争艳,乔木蔽日;秋岁,金桂飘香,层林尽染,红枫欲燃;冬天,寒梅傲雪,绿意淡雅。尤其是樱园,以日本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日本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在现有的梅园、樱园、桂园、枫园、湖滨五大园区的基础上,武汉大学将根据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再建设若干个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景观,构成一个与哈佛大学植物园相媲美的东方名园。武大校园内还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等人文景观,既美化了校园,又能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缅怀先辈,追求真理,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近年来,珞珈广场、世纪广场、友谊广场、电力广场、医学部广场等绿化广场也相继建成(另有文科广场待建),其中珞珈广场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古树参差,碧草青翠,无论规模、风景,均为全国高校绿色广场之最。此外,已告完成的中心湖环境景观、梅园整体绿化环境、枫园绿化工程、文明绿化住宅小区建设、老图书馆前庭环境绿化工程等新绿化园林,以及即将完成或开始启动的东湖南路校园绿化工程,医学部“拆墙透绿”工程,工学部高层建筑绿化小区,以及信息学部“星湖”绿化环境整治工程,更是展示了或即将展示具有武大特色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创建一个古树参天、草木青翠的世界一流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武大校园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注重植物与建筑的交相辉映,天然景观与人工造景的有机结合,融艺术性、科学性和功能性于一体,四季有景,处处有景,构成了公园式的园林生态环境,从而赢得了“花园式大学城”的美誉。古典式建筑:巍峨壮观 造型别致最能体现武大校园自然风景与人文底蕴完美结合的,莫过于它那镶嵌于校园群峰翠谷之中的宫殿式建筑群了。武汉大学自1930年开始在珞珈山建设新校舍,至今已70余年。多年来,不少仁人志士为了珞珈山校园的建设而呕心沥血,造就了全国最美丽的校园和最漂亮的校园建筑。武汉大学校园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特点,依山就势布置建筑群体,既强调建筑整体布局的轴线关系,又使每一群体建筑都具有不同的造型特点,使校园建筑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形成优美的人文景观,成为培养人才的理想之处。校园中心区以老图书馆、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大楼为代表的十余栋武汉大学早期白垩建筑群体,采用中国最雄伟的大屋顶和西方最典雅的拜占庭、哥特等形式和当时最先进的三角绞钢、玻璃天庭等技术,以中国传统的绿色琉璃屋面为基调,以大屋顶、重懿璃在平面布置中,把对称式的传统格局和适应功能的现代风格和谐地结合,形成一组具有中、西风格的建筑群体,堪称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位于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法学院大楼(现为外语学院办公楼)、文学院大楼(现为数学学院办公楼)大楼和理学院大楼(现为学生教室和实验室),与位于狮子山南的老斋舍和位于火石山上的工学院大楼(现为学校行政大楼)等构成了校园传统建筑群的主体。这些宫殿式建筑全部用孔雀蓝琉璃瓦盖顶,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在建筑艺术上巧妙地与东湖湖光、珞珈山色巧妙地融为一体。飞檐碧瓦掩映在绿树丛中,使山体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错落有致。不论是从老图书馆南眺珞珈山,还是从工学院北望狮子山,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副玉宇琼楼、青山碧水的美景。湖山秀水因建筑群的装饰更显神奇,建筑群因湖山秀水的衬托而愈为壮丽。武大校园内最美观雄伟的传统建筑物,非老图书馆莫属。老图书馆建于1934年,是一座雄踞于狮子山顶的皇冠形仿故宫建筑,庑殿顶、八角垂檐、大跨度空间,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为武汉大学标志性建筑,校园制高点。它体量大,跨度长,巍峨雄壮,北望东湖碧水,南与原工学院大楼遥相呼应,登顶鸟瞰,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董必武、周恩来、郭沫若、朱德、罗荣桓等各界要人和外国元首来校必登此楼。老图书馆能藏书近200万册,这在解放前国内的大学里面是屈指可数的。现在武汉大学的20多万册线装古籍和484种善本全藏在这里。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的老子为“周守藏之史”,所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还是我国现已知道的最早的“图书馆长”或“档案馆长”。在老图书馆大门上方就镶有老子的全身金属的镂刻像。老图书馆的左右两翼的建筑分别是原文学院大楼和原法学院大楼,分别建于1931年和1935年,它们的外形几乎完全一样,有如一对孪生兄弟,忠实地拱卫着老图书馆。不同的是,文学院的屋顶采用翘角,意为文采飞扬;法学院的屋顶则是平角,意为法力严肃。原法学院大楼西边是学生食堂,下层是真正的饭厅,上层曾为临时礼堂,内部装饰极富民俗特色。蔡元培、胡适、张伯苓、张君劢、周恩来、董必武、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陈立夫、李宗仁、陶德曼、司徒雷登等中外要人曾在此演讲。在狮子山向阳的南坡依山建有四栋学生宿舍,这便是武汉大学校园传统建筑群中最富特色的建筑--老斋舍。老斋舍建于1931年,是一座仿布达拉宫琉璃瓦建筑,依狮子山而立,巍峨雄伟,典雅庄重,布局巧妙,匠心独具。整个建筑利用狮子山南坡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平面采用不同层次的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同时借助山势构成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老斋舍的最上层已达到山顶,在顶部建有三座宫殿式城楼,中间的城楼与老图书馆位于一条轴线上;四栋宿舍一字排开,加上三个圆形拱门配以门楼,远看如布达拉宫。老斋舍的编号也别有韵味,依次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编号,即第一栋由下到上的编号为天字斋、地字斋、玄字斋、黄字斋,以此类推。建于狮子山东头笔架山上的圆顶建筑是原理学院大楼,它建于1931年,是一座仿古罗马建筑,圆穹屋宇,风格独具,与原工学院南北相望,布局精巧,仪表非凡。它那直径近20米的穹窿圆顶给人一种神秘缥缈的感觉。其左右各有一个配楼,分别为原物理楼和化学楼,以孔雀琉璃瓦盖顶,主楼与配楼之间以画廊相连,浑然一体。原理学院大楼内还有国内最早的阶梯教室。位于理学院对面火石山上的建筑是原工学院大楼,它建于1936年,融欧陆哥特式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于一体,四隅相对,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工学院大楼呈四方形,顶部全部用玻璃盖顶,中央为一个集中采光的封闭天井,四周为走廊。大楼的四角都有配楼,配楼的屋顶仍是孔雀琉璃瓦。四个配楼紧围主楼,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主楼更显雄伟,是为武大传统建筑群“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代表作。夹在狮子山、小龟山和火石山之间的是一片向西敞开的低洼地带,原工学院大楼隔着这片低洼地带与老图书馆南北呼应,相映成趣。武大早期建筑群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先生(F. H. Kalse,)设计,他根据珞珈山的地形地貌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明有机融合,使校园总体规划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科学性。整个设计贯穿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思想,力图“用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弘扬西方的科学精神”。珞珈山校园规划功能区分合理,以狮子山上的图书馆为整个校园的规划中心和制高点,校园建筑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群”。校园中心区内由2条南北轴线和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形成了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3个建筑群。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因此,欣赏珞珈山校园建筑,不是在“可望”,而是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在20世纪初叶,钢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玻璃中庭、空间共享、三铰拱等新材料、新技术当时在西方建筑界都还处在探索阶段之中,就已成功地运用在武大早期建筑的设计施工上,不仅使珞珈校园的建筑体量保持了中国建筑的传统特色,比传统建筑更加新颖、宏大、坚固,并且深刻影响到中国后来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珞珈校园的建筑从整体构型风格到装饰部件,建筑装饰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抽象性、象征性的特征。宫殿式斜面墙体、刚劲挺拔的双立柱、多姿多采的琉璃瓦飞檐等,无不显示出武大作为高等学府庄严肃穆而又开放进步的现代教育意识。在建筑装饰上,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乃至不同的学院分类,采用了不同的装饰内容、形式和手法。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学中惟一进行一次性完整规划设计并且一气呵成的校园建筑,其设计思想之先进,建筑风格之新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整个建筑群虽“以宏伟坚固适用为原则,不求华美”,但在事实上,它们不仅完全做到了“宏伟坚固适用”,同时也还是达到了无比“华美”的境界: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建筑早已成为武大的形象标志,不仅大部分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而且其价值也日益彰显。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名列其中,与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和东北大学旧址同时入围。历史名校建筑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高校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成立最早的高等院校,这些建筑大多数建于20世纪初,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堪称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佳作和典范。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包括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工学院、周恩来故居等15处26栋建筑,1930年至1936年建成,总面积达54054.52平方米,其规模在入选的三所高校的建筑群中居于首位(因东北大学早已从其旧址迁出,故不属此次入选高校之列)。建筑群注重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运用对景、借景、造景等手法,体现了中国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特点。专家认为,它们是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完美结合,在全国高等学校
通过他地质勘查才选定了武大校址。 李四光先生()与武汉大学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十年渊源”。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决定改建武昌中山大学(原武昌高师)为国立武汉大学,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王星拱、叶雅各等人组成“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李四光为委员长,负责在东湖珞珈山建筑新 校舍。1929年王世杰出任国立武汉大学校长,他在就任演讲中说:“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成一所有崇高理想的、一流水准的大学。”他提出要把武汉大学办成一所门类齐全的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规模要达到万人以上。时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的李四光,从上海请来国际一流的建筑师凯尔斯,担任珞珈山新校园建筑规划的总设计师;又请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缪恩钊教授做监理工程师。缪毕业于清华土木系,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建筑专家,一流监理工程师。并选定驰名全国的大公司汉协盛、上海六合、袁瑞泰、永茂隆等营造厂负责承建。经过十年建设,出现了文学院、法学院两座独特的骰形“广厦”;理学院和工学院两大片中西合璧建筑楼群,其造型风格各具特色,在国内高校独树一帜。学生宿舍(樱园老斋舍)依山就势、巧手天成;学生食堂、小礼堂与俱乐部“秀外慧中”;特别是老图书馆,古朴典雅居群楼中央,扼校舍至高,俨然一座珍藏古今经典的科学殿堂。此时珞珈山校园绿化亦基本成型。武汉大学从武昌东厂口迁至珞珈山,校长王世杰(如今老图书馆旁立有王校长的雕像)在珞珈山新校舍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讲:“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国途中曾经设想,要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设一所大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斯时李四光身兼三职:中央地质所所长、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和武大“建委会”委员长。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工作者,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学者,每次到校总是愉快地接受王世杰校长的邀请,利用晚上在理学院阶梯教室向全校师生做学术演讲。他的报告题材很广,大多取自其研究课题:《庐山冰川问题》、《东亚恐慌中中国煤铁供应问题》等,他讲到:“抚顺的烟煤,其产量很多,煤质亦佳”,而“日下全区煤田,全在日人势力控制之下”。又道:“中国蕴藏百分之九十以上之采取权,完全操诸日人之手。”他大声疾呼“国人早日醒悟,急起图之”。他的每次讲演,都极受欢迎,教室内外总是挤满了听讲的人。 从他到任之日起,直到珞珈山上古朴典雅、玲珑秀美的十余幢建筑全部落成,这位委员长方才卸任,给人们留下了一栋栋流光溢彩的现代古典建筑、一座座金碧辉煌的玉阁黉宫,如今大都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这中西合璧的完美杰作像一幅绝美的画卷,镶嵌在葱茏叠翠的珞珈山麓,宛如回响在东湖岸边的一曲优美旋律凝化而成的永恒绝唱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武大附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