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师专教务网专业代号 速度回我,谢谢

      图为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毕业凭照    图为今天的郧阳师专  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一则发自新华社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在国计民生中的重大意义,对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向全体建设者和为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  得知这个消息,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十堰市的一所高校——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职员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喜悦,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表的辛酸、委屈。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竣工,为了祖国北方那片土地不再干渴,他们的确付出了太多。
  对于外省市的许多人来说,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陌生而又遥远的。而两份泛黄的档案资料,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她,了解她。  其一,是一张现珍藏于湖北省档案馆的毕业凭照,签发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签发学校为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为配合清朝当时推行的新政,张之洞在湖北大力改革教育,通令各府州县废书院、儒学而设立学堂,于是,郧阳府师范学堂应运而生。此后,从简师、初师到八师、郧阳联中,再到郧阳师范,风雨半个世纪,学校几易其名,最后定格为今天的郧阳师专。  其二,是一份颁发于1978年的教育部文件,文号为(78)教计字1427号,标题为《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一批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当时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的普通高等学校共计169所,其中,专科院校97所。30多年过去,沧桑变幻,这些专科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有的甚至成为综合性大学,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而郧阳师专目前仍然还是专科,放眼全国,与她相伴的只有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田师专和阿坝师专这两所师专了。  面对这两份档案资料,人们的脑海中肯定会升起一团厚重的疑云:发展历史长达一百余年、举办专科教育也长达三十多年的郧阳师专为什么至今还没能升格为本科院校呢?回望她的过去,我们蓦然发现,“迁”、“建”二字铺满了她所走过的全部历程,显然,不停的迁建拖累了她的发展。如果有人再进一步追问,郧阳师专为什么要不停地迁了再建、建了又迁而成为“车轮上的学校”呢?其答案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密不可分。
楼主发言:27次 发图:
  一、高尚的放弃  建国伊始,万象更新,古老的郧阳迎来了教育事业的春天。1950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整合郧阳地区教育资源,成立省立郧阳联合中学,设立师范部、师训部,师范教育支撑其半壁江山。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1954年,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把师范部和师训部从联合中学分出,单独成立郧阳师范学校。于是,学校经历了第一次迁建。当年夏天,郧阳师范的三百多名师生背起行囊、搬着教具,来到郧县老城的新校址重新创业。行进在绵延的搬迁队伍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我们采访时,一位当时意气风发的年轻教师、现在已退休二十多年的学校老领导发出了如此感概:“当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认为搬进新校园标志着学校新的开始,从此走上了广阔的发展道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搬而不可收拾,后面还有接连五次搬迁;更没有想到的是,这所年轻的学校竟如此命途多舛,种种曲折、坎坷和磨难都在前面等着她。”说着,满头银发的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新的家园是在旧郧阳府衙门和旧郧县衙门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郧阳府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虽然承受了四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但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修葺、精心维护,依然坚固、美观,飞檐翘角,曲槛回廊,雕梁画栋,显现出当年知府衙门的气派。这片雄踞于郧县老城中心地带的古老建筑群,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与民居建筑的结合体,包括大小房屋二百多间,占地近二百亩。当时教育经费较少,学校对府、县衙门给予了充分利用,略作改造分别作为教师的办公、生活用房和学生的住宿、就餐场所。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扩建:在府衙后面新建两栋二层楼房,用作教室;在府衙一侧,开辟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大操场。另外,新建了一座仿古风格的大门楼。这里,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优美宜人,活动场地开阔,交通便利,闹中取静。作为一所五十年代新成立的师范学校,其办学条件确实是相当优越的。  学校的师资力量更令人称道。尽管郧阳地处偏远,经济较为落后,但当时的郧阳师范却云集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人才。这主要归功于时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的王香山真心爱惜人才、用心招揽人才。这位来自山东老解放区的领导干部,以前当过校长,深知优良的师资对于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性,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敢于打破当时在用人方面十分流行的“潜规则”:不管本人历史与出身如何,只要是具有真才实学、现实表现良好、愿意为新中国服务的知识分子,他都热情地请过来,大胆地用起来。在王校长的感召下,各专业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纷纷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地赶赴这所山区学校,他们很多人是毕业于燕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知名学府的高材生,其中不乏留学归来、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大学教授。郧阳师范成立时,王校长认为师范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对师资质量的要求更高,于是,他把很多骨干教师优先分配给郧阳师范。一时间,这所学校真可谓精英荟萃,藏龙卧虎,师资阵容很是强壮。提起当年的老师,一些老校友到现在还如数家珍,啧啧称赞。  随着1954年秋季开学,学校的教学逐渐步入正常。在这个安宁的小天地中,教师认真教书,学生刻苦学习,终日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龙腾虎跃。悠扬的钟声,高昂的歌声,欢快的笑声,不时飞出校园,引来了无数人对这所当时郧阳地区最高学府的向往。郧阳师范人对物质条件没有更高的要求,大家卯足了劲决心好好干一番事业,为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然而,这种良好的办学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四年。  1958年9月,作为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部分丹江口水利枢纽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郧阳师范校园处于淹没区,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必须迁移到郧县城区地势较高的位置重新建校。尽管所有师生员工都万分舍不得这个温馨而美丽的校园,可是,为了国家的千秋大业,全校上下毫无怨言,欣然接受了迁校的决定。于是,在1959年春天,学校又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迁建,同时也为后面四次迁建埋下了伏笔。  当时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政府没有划拨建设和搬迁专项经费,所有的迁建费用都靠学校自己筹措。掏不出钱购买建材,广大师生就自己动手拆掉原有建筑,再将砖瓦、木料、石块等材料重新利用。没有运输车辆,只能靠师生肩挑背扛。新老校区虽然直线距离并不远,但要爬上一道很陡的山岗,其垂直高度只有大约100米,却得盘旋1500多米才能上去。师生以高度的主人公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牺牲了所有课余时间夜以继日地苦干。有的肩膀擦破了,有的脚磨出水泡,但仍然咬牙坚持。有位女生总是比其他同学挑得多,两个月后,因腰部受损较重,不得不住院治疗。她刚住了两天,伤还没痊愈,却又坚持回来,继续挑起那副沉重的担子。  屋漏偏遇连阴雨,迁建期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师生的口粮标准普遍大幅减少,饥饿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敌人。为了不使师生忍受饥饿干重活,学校挖空心思弄来食物让大家填饱肚子。校长李伯达亲自带领部分学生,徒步前往40公里外的白桑关,满山偏野寻挖蕨菜根,将其碾磨成粉,和成面糊给大家充饥。同时,学校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开垦荒地,根据班级规模大小分片种植蔬菜,作为粮食的补充。  虽然处于迁建阶段,教学工作也不能耽误。40多名老师白天不是上课就是劳动,到了晚上,他们还得继续备课、批改作业、查看学生宿舍,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量。学生们由于课余时间从事繁重的劳动,休息严重不足,致使身心疲惫,再加上饥饿和伤痛,很多人在教室上着课就睡着了。  迁建也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常常是刚刚盖好一栋宿舍,当天晚上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搬进去就寝。考虑到学生安全,每天晚自习后,当天值班班主任负责送学生过去。带班校领导也要每天前去巡视,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其他老师考虑到校长李伯达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不忍心让他晚上带班,但他每次还是坚持翻山越岭去新校址。隆冬时节,有时天降大雪,李伯达就一个人拄条拐棍,一步一步地往山顶爬行。他慈父般地逐间寝室仔细查看,问寒问暖,一直等到所有学生都熟睡了,才放心地离去。  这种边迁建边教学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四年,到1963年,学校迁建工作才初步告一段落。可是,此时的学校却如同经历了一次大型手术般地元气大伤,教学、管理、设施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好在那时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都满怀着革命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过多长时间,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都渐渐恢复了。
  历经6次搬迁,从全国范围看都是罕见的,能有今天的发展规模非常不易。
  一所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味道,也有着祖国建设的情怀,更有着南水北调的奉献  !状哉!
  向学校服从大局屡次搬迁的义举表示赞颂!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建设者表示敬慕!向辛苦搜集整理出这些文字的工作者表示感谢!期待后续更多精彩的内容!
  【郧阳师专的前世今生(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治学传统的高等学府。数百年来,学校虽屡历迁建,沿革兴废更替,但文脉相承,教风相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国家栋梁。  学校的前身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郧阳巡抚于湛在府署东北所建的“郧山书院”(已淹没),礼部侍郎马理为之作《郧山书院记》,郧阳知府徐桂亦作有《郧山书院尊经堂记》,表彰于湛之功德,赞为“大雅之政”。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府沈鈇增修。    位于郧县城北三元宫的郧山书院旧址    清知府金达1869年作《移建郧山书院记》,碑刻现存郧县郧阳中学旧址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守道鲁之裕因书院坍塌而重建之;乾隆十三年(1748)知府张世芳重修,四十七年知府曾恒德再修;嘉庆二年(1797)东西斋舍多有倾圮,知府王正常补葺,改名“龙门书院”;道光二年(1822年),皇帝下圣旨拨付郧山书院办学经费,次年学政杨怿曾将书院从府署东北移至移建于旧通判署址(今郧县城关镇),后知府李羲文修理讲堂学舍;咸丰九年(1859年)知府李宗涛又重修;由于地势低佳,不适宜办学,同治八年(1869年),知府金达迁郧山书院至郧阳城北三元宫(今郧山中学校址),并作《移建郧山书院记》,后来的郧阳府师范学堂、郧山中学、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郧阳中学校址均在此处。  郧阳地区师范教育的诞生和中国师范教育的开端是同步的。光绪三十年(1904年)根据两湖总督通令,各州、府、县书院一律改为中学堂或师范学堂旨意,郧山书院更名为“郧阳府师范学堂”,生源来自郧阳府属各县秀才和优秀的童生,民国初年郧阳府属各县的初等、高等小学堂教师,大多是“郧阳府师范学堂”的毕业生。师范学堂为郧阳地区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郧阳府师范学堂学生毕业文凭,现藏湖北省图书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封建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他宣布废除忠君、尊孔、读经,改革学制、修订课程,推进社会教育。他改中学堂为中学校,学堂监督改称校长,“郧阳府师范学堂”因而易名“郧山中学”,学制四年,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杨献珍于年在这里求学。192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实行新学制,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1925年杨献珍任校长。1935年易名为湖北省立初级中学,设简易师范班,1937年增设中师班。    杨献珍    抗战时期郧阳府学宫大成殿及附属建筑曾做过湖北联中郧县分校的校舍  1938年全省中学联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含高中、初中、师范三部分,校址一度迁至郧阳府学宫大成殿(今郧县城关镇西岭街郧阳汽车改装厂内,即将淹没)。这时学校接纳来自山东、武汉、襄阳等沦陷区流亡师生数千人,办学规模一度达到2400人,居全省之冠。1939年,经房县籍省参议员段锡三提议师范部搬到房县,拟抗战胜利后搬回郧阳专区。  1940年3月,郧阳联中一分为三,即省立第八女高、省立郧县初级中学和省立房县乡村师范学校。1940年9月郧县原址新组建省立郧县简师,丁裕超任校长。1943年省立郧县简师并入,改为八师分部。1944年,鉴于八师房县本部与郧县分部相距300余里不便管理,宜昌地区已无师范,八师房县本部改名为湖北省第六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迁往宜昌。1944年6月在郧县的八师分部扩建为湖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属于中师。1945年,省立八师由三皇庙迁到城内察院街,后又改名省立郧县师范学校。郧县解放前夕,学校曾被迫先后迁往均县、襄阳、公安县。全国解放后,经省政府批准,留校师生又从公安县等地迁回郧县。日,省教育厅通知郧阳专署,批准成立“湖北省立郧阳联合中学”,郧阳联合中学内设中学部、师范部和师训部,还办有附属小学,王少白任校长,吴逢亮任师范部主任。师范部即郧阳师范学校的初创阶段。    坐落于天主教堂旁边的县学宫(1954年郧阳师范从郧阳联中分出,在此建校)  建国以来,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发展中级师范,停办短训班。1954年秋,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经省教育厅批示,郧阳联合中学分为郧阳中学和郧阳师范学校,师范部从郧阳联中分出,单独建校,校名为湖北省郧阳师范学校,迁至郧县老城朗日郧阳府衙(已淹没)为校舍,学校从此开始了稳定的、不断发展的新篇章。    1955年郧阳师范学校学生毕业证
    这张文凭是湖北省档案馆的镇馆之宝,是现存最早的近代教育佐证资料
   明朝巡抚于湛创立郧山书院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于湛创立郧山书院,址在郧阳府城东北角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府沈铁增修书院   郧山书院发展为郧阳府师范学堂  清雍正十年(1732年)守道鲁之裕重修郧山书院  清嘉庆二年(1797年)知府王正常修补郧山书院,并易名为龙门书院  清道光二年(1822年)学使杨怿将书院移址郧阳府旧通判署,恢复郧山书院  清咸丰九年(1859年)知府李宗寿整饬书院,拨资开课  清同治八年(1869年)知府金达将书院迁建至城北三元宫,亲撰《移建郧山书院记》碑文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改革旧教育,设立新学堂”时,书院改为“郧阳府中学堂”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将学校改办为“郧阳府初级师范学堂”  清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又恢复为“郧阳府中学堂”   郧山中学易名省立第八高级中学  民国元年(1912年)郧阳府中学堂改为“省立郧山中学”,翁伯润任校长  民国十一年(1922年)郧阳府改属湖北省立第十一行政督察区,学校易名为省立第十一中学,张培田任校长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时局纷扰,校内驻兵,学校停办,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学校恢复,期间任岱青、杨献珍、陈尧钦、赵一元、燕鸣轩先后任校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学校易名为省立郧县初级中学,夏昌桃任校长  民国二十七年(1938),湖北省成立省立联合中学,本部设恩施,学校易名为省立联合中学郧县分校,设初中、高中、师范三部,陈诚任校长,分校校长李国魁  民国二十九年(1940),学校一分为三,设省立第八女子中学、省立郧县初级中学、省立房县乡村师范,杨昭恕任校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省立第八女子中学、省立郧县初级中学高中部、均县高中部合并,学校易名为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杨昭恕任校长,至建国前林成一、卞廷泉、罗慕含、曾光前、任岱青先后任校长  1954年秋,师范与中学分设,学校易名为郧阳师范学院
          桃李满天下
  二、痛苦的抉择  经过九年的施工,丹江口水利枢纽的主体工程竣工,于1967年下闸蓄水。这时,库水已把郧阳师范老校址全部淹没,并且水位逐渐上涨,一米一米地向学校新校址逼近。最后,“水漫金山”在现实中再度上演,郧阳师范被围困在一个空间狭窄的山包上,不但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且正常的教学活动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学校的第三次迁建势在必行。水不等人,容不得丝毫犹豫,郧阳师范人不得不放弃仅有四年的安宁生活,再次踏上奔波之路。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郧阳地委决定将郧阳师范学校迁到当时的十堰市白浪公社马路大队。  这次迁建又是大家一起上阵。校党委副书记吴西钢负责建材供应,往往先用船运到距离最近的汉江码头,再用拖拉机一车一车运到工地。中间的装卸、转运,他都干在前面,成天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完全没有人们心目中县级干部的模样。为了赶工程进度,学校安排十几位教工就地垒窑烧砖,昼夜不停地流水作业,既降低了成本,又解除了外出采购和长途运输的麻烦。   如今年逾古稀的退休老干部王立富回忆,自己当年二十出头,正是干活的年龄,学校交给他的任务就是采购、运输石灰。那时石灰紧缺,很难大批量购买,他就顺汉江而下,从离郧县城关30里外一个叫石灰窑的偏僻地方组织货源,然后逆流而上运到码头,再用拖拉机运到十堰。如此倒腾下来要花十多个钟头,辛辛苦苦一天只能运回一趟。事过几十年,他仍对当时的一切记忆犹新:“当年迁建中的艰苦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经过两年多的苦战,1969年,位于十堰的新校园建设基本竣工,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可以容纳一千名学生就读。师生当年搬入新居,开始了正常的教学和招生。郧阳师范人不禁长长松了一口气,满以为终于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以后再也不用迁徙他处了。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十堰新校区办学才刚刚一年多时间,用老教师们的话来说就是凳子还没坐热,第四次迁建的命运又毫不留情地降临到郧阳师范人的头上。  1970年,国家正在十堰市大举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根据整体规划,其中一个专业厂——铸造二厂需要建在郧阳师范校园所在地,上级要求学校必须尽快迁出。看着用自己的汗水浇筑起来的校园,郧阳师范人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被赶走。校领导怀着侥幸的心理,面见郧阳地委领导,期望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上级改变决定。当时处于文革中的军管时期,身为现役军人的地委书记和郧阳军分区司令员一起,把校党委副书记吴西钢“请”到军分区招待所,关起门来连续上了7天的“思想政治课”,先提高他的思想认识。吴西钢只得回校召集师生员工开会,做大家的思想工作。郧阳师范人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都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也没有校的道理,最后,大家都表示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上级决定。当然,很多人内心是十分不情愿搬迁的。  到了离开的时候,回望校园里亲手垒砌的间间房屋,亲手开辟的道路操场,亲手种植的花草树木,大家心里万分不舍,眼里噙满了泪水。谁也不知道,前行路上是风是雨,何时才有栖息之所。  新校址选在郧县城关东郊一个名叫香炉崖的地方。这一次迁建,比前几次都艰难得多。主要原因在于,以往是先建后迁,至少是边建边迁,师生还有个安身的地方。而这次就不同了,全校师生员工先要“净身出户”,离开现有校园后,再从零开始建设新校区。为了兼顾基建和办学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学校一方面要组织一批精兵强将集中力量搞基建,争取早日建成新校园,让师生入住;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在新校址周边借房子先把几百号学生安顿下来,安排部分人员负责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借来的房舍实在容纳不下那么多学生,万般无赖之下,只好把一个学生班级迁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办学,安排两个教师负责教学和管理。为了赶基建进度,所有老师都取消了星期天和节假日。1971年寒假,学校宣布全体老师都不能回家,因为农历腊月二十六左右将要运来一批建筑材料,需要大家一起搬运。任务很重,大家一直干到腊月三十下午两点,才吃上学校准备的团年饭。学生们也参加了大量的基建劳动,白天要上课,他们坚持每天晚饭后和老师们一起到新校址工地干活,往往一直干到10点多钟才回宿舍休息。  由于是借房办学,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和方便管理,只好采取建好一栋房屋就搬回一部分师生的办法。1970年动工,当年就有一部分师生入住。这种边建边搬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八、九年,在升格为大专后的1978年,英语系还在200公里外的竹山师范办学。可以说,郧县新校区建设到最后都没有完全竣工,没能画上圆满的句号,只留下一串稀稀拉拉的省略号。
  【郧阳师专的前世今生(2)】  1956年前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试行了《师范学校规程》和《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法》,颁发了《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编写出版了师范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郧阳师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确定了运作机制,使学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在接下来短短的不到20年间,学校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连续历经4次大规模搬迁,从此成为车轮子上的学校,迁徙、基建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上马,学校后靠,迁至郧阳中学(三元宫)东侧,是为第2次搬迁;1967年,因修建丹江口水库,郧阳师范老校址被全部淹没,经郧阳地区同意,郧阳师范学校迁到十堰市白浪公社马路大队,是为第3次搬迁;1970年,为支持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学校服从上级安排,将整个校区转给铸造二厂,并经过认真选址并报地区同意,新的校址选在了郧县城东四公里杨溪公社红旗大队的香炉洼,是为第4次搬迁。    1971年郧县建校初期的简易工棚    校长李伯达(右二)与教师在一起研究教学工作    位于郧县城郊香炉洼的郧阳师范学校大礼堂    1970年代初的女生宿舍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后,实行全面治理整顿,使当时的经济、教育形势有了转机。9月份,学校在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开设“高师班”。郧阳师范几经曲折、磨难,但无论道路多么坎坷,郧阳师范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未割断,仍然艰难地向前推进,谱写着自己坎坷悲壮的历史篇章。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湖北省革字93号文件通知,郧阳师范学校改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生,开办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个专业。乘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日,国务院批准在华中师范郧阳分院的基础上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学制三年。先后建立了《教师守则》、《学生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89年11月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据此制定了《郧阳师专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郧阳师范专科学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郧阳师专的历史也是十堰建设奋斗的历史。
  【摘录几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高香勤书  第一步难迈  万事开头难。  日凌晨,丹江口市大坝右岸坝头开山的炮石飞越过警戒线,将我右小腿砸碎,立即被送往丹江口枢纽管理局职工医院抢救治疗,因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作了接肢手术,因手术不成功,一周后,为了保住一条小命,被迫从右大肢处做了高位截肢手术。1963年,我以全年级第二名的成绩获得毕业证,接着又以第一分数名列初中升高中的榜首。按照当时的政策,大学部录取似我这样的残疾人,上高中又有何用?学校老师做我父母工作,后又安排班主任和我的校友将我送回到右岸坝头蔡湾村凤凰山下,黄土岭上端的王家老屋。
  无数次我从半夜的睡梦中哭醒,无数次我捣着双拐攀到汉江河边想跳下去随着滔滔的汉江河水而去。一次,我把装满书的书包背上,坐在“四平台”上,将书、本子一页一页撕下投入汉江流水中。——我完了,我在一生完了,父母双亲已是年过50岁的人了,我不能养他们,他们还要养我……太阳西下,夜幕降临,父母根据邻居的介绍指引,哭喊着我的乳名来到河边。母亲见到我的背影,扑过来讲我抱在怀里,父亲过来一言未发,将我背上朝回走,母亲将两枝拐杖拿着跟在后面回家,由此,父母双亲对儿爱,及时将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恩举,使我的人生轨迹得到了彻底改变。
  王队长叫我当记工员,每天给三个工分,后又叫我任生产队现金保管。当时我说:王大叔,你只要叫我有事干,我一定干的比任何人都好。大队支书曾叔叔,亲自来几次考察后,对我说:这大山沟里的娃子们上学,山大路远,野兽出没,党支部征求社员意见后,大队要办个耕读小学,你来当先生,你要是愿意,这个担子就由你来挑。在党支书面前,我吞吐的说不出话,“我怕,我怕……”“怕啥子?还有我们呢!”书记打断我的话说:“你原来一天三个工分,那是女社员工分的一半,太少了,从现在起,你的工分每个月按我们大队干部靠!”
  我经过实地观察,认为九龙沟平地洼右、曾家院左的小山包上,把耕读小学建在那里合适。因为,这里是利众大队的中心腹地,娃子们上学走的路少,路又平展,再加上远山近水,四周尽是沃地肥田。大队迅速组织人力,按我的设计盖起了干打垒的茅草房三间作教室,一个进出门,五个大窗户,木黑板下,又用黄土垫了个三尺讲台。书记亲自送来大木板,木匠按排两头定桩当课桌,上学的娃子自带凳子坐。日招生:一年级十二名,二年级七名,三年级三名,共二十二名学生开了复式班。
  初为人师,而我自己都还是个小娃子,没有教学实践,更谈不上经验。每逢星期天,我拄着拐杖翻两架大山到蔡湾小学向陈教富老师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实践验证了这句古训。一年后,被蔡湾小学所辖的四所大队小学统考,利众小学一、二、三年级名列第一,从此,我的每月工分除按大队干部靠给外,丹江口工区教育处另每月工资按16元支付。
  人生难迈第一步。一旦迈开,正如早晨8、9点钟的太阳那样,一定会日跃中天的。
  一路欢歌  那是日的事。  原丹江口工区将所辖的原城关镇、丹管局、蔡湾公社和丹江公社表现优异的青年推荐、保送到郧阳地区进行深造。我是被保送青年之一。当我接到通知后,就与大队和生产队办理好相关交接手续,随之,原蔡湾公社计主任便安排田道宏老师到我任教的原利众大队耕读小学接任,我又与田道宏老师办理了耕读小学的相关接交手续。  离家远到郧阳城的前一天,我与亲友道别。第二天早上,按通知时间和地点,我爹用扁担挑着东西把我送到位于原丹江工区大门外的大客车上,随后,三十多位学友先后登上车,这些学友除上郧阳师范学校的,还有上郧阳财经学校和郧阳医务学校的。自此,我结识了许多患难与共、友情永存、令人终生难忘的学友。  有生以来,我是第一次坐上这样豪华的大客车,第一次离开父母走这远的路,心情的激动、理想的展翅,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大客车顺着“老白”公路颠簸行驶,沿路的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年青人,有颗火热的心……”不知是谁开头唱出了这首当时流行热火的歌,顿时,整个车厢,大家不约而同的用手打着节拍,放声畅歌。突然,我打节拍的手触到了我身旁的拐棍,心一下子凉了下来。是啊,一车学友,他们个个身体壮实,只我一人缺腿落胳膊的,到郧阳师范学校后,生活,我能够自理吗?别的学友耻笑我吗?学校接纳我吗?老师关爱我吗?能被人瞧得起吗?……双眼止不住泪流滚滚!坐在我右侧的胡芳云见我痛苦流涕,以为我在想爹娘;坐在我旁边的小秀,可能猜到了我的心思,她随手推开我握着的拐棍,两只手把我的右手紧紧抓住,她说:“我们都是同学了,你看车前面路多宽广!”她又小声说:“你叫书娃儿是不是?我在丹江口枢纽报上看到了你发表的《工作队同志下队来》那首诗,你的学教的好啊!……”。坐在我前一排的胡德清回过头来,他眼镜后面那两颗闪闪有神的眼睛充满着鼓舞的神气,说:“兄弟,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你报的是郧阳师范学校,我报的也是,毛主席当年不也是上的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吗?来!我们一起唱吧!”  我生来就只会说不会唱。听了胡德清的话,我顿时便也高喉咙大嗓的跟唱着。右手突然感到被谁握着,斜目一看,脸红心跳,原来是小秀的两只小手。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有这么多情同亲兄弟姐妹的诚心相待、真情鼓励,再难的路,我也能向前走;再高的山,我也会爬上顶峰。我们俩轻轻地把手松开,都用力的打着节拍,和着嘹亮的歌声,我的一切自卑、自丑、自愁的情绪便烟消云散了。  一路欢歌来到郧山烈士亭下的郧阳师范学校,班主任周寿光从资料上早就知道我是个残疾孩子,他老早就在学校操场观望客车的到来。当车一停稳,他上车就喊:谁是书娃儿?随之慢慢把我扶下车,把我带进了郧阳师范六六(一)班教室。  由此,我在人生的旅程中,又迈开了新的一步。
  “主播”第一声  这是四十三年前的事。  郧山烈士亭下的郧阳师范学校,大操场约有五千平方米,大门楼古色古香,横披着的“郧阳地区师范学校”八个金字闪闪夺目,两扇大门仿古特制,不知是那年那月所安,更无法考究艺人的真姓大名。  一进学校,大门右手是个坐北朝南的小平台,是平常校内开会的主席台,紧挨主席台后的门楼两侧,是校长、校办领导的机关办公室,后进,是教务处的办公地点。教务处左边围墙上有个后门,如果打开后门,从那里便可登上郧山烈士亭。主席台左右两边,那一间一间古朴典雅的厢房,就是老师的办公室;主席台前是两个校内小花园,一年四季花香宜人,花园前是校内广场,广场右边是广播室、宣传室、档案室,左边是校内后勤储备粮库及杂物堆放地,小广场南面紧挨着的是学校图书室,图书室右边的长排平房,是学生男、女寝室。再向前约三十米就是学生饭厅和师生食堂,从食堂后门串出去,就是郧阳城老街最热闹的腹地。从老街向右走约五百米,是原郧阳日报社旧址,再向前,那就是原郧阳公署(专区)和郧阳地委党委办公地。  校园内学生男、女寝室分界处有个大门,从这里入内,进去便是前后两栋平房教室,两栋平房教室的中间有个小院,那是学校的医务室,两栋平房教室各自的后面是学校后花园,靠左的后花园有两个小院,里面住着学校书记和校长。  一九六六年八月六日,我们一路欢歌入校,六六(一)班宽敞明亮的教室是我们五十六名学生求学的殿堂,从窗户里抬头能看到郧山烈士亭和烈士塔,这是第一次;来求学,目睹千年郧阳古城的风貌,这是第一次;在丹江右岸坝头凤凰山下的黄土岭生活十几年,见人不多,在教室里见到郧阳西六县的学子,是第一次;高中未上,直进中等专业学校,更是第一次;……人生的第一次,在这里,我遇到的,真叫人无法说起、无法记起。但做“主播”的第一次,却是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痕迹。  八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班主任周老师将我叫到他办公室,面带微笑的问我:“你教耕读小学,给孩子们用什么话讲课” ?老师的这一询问,顿使我的脸有些发烧。众所周知,那些年国家只是提倡还未推广普通话,学的拼音还是老式的书写,当“先生”时,我就想:五十六个名族,远不值五十六种声音,光我们老均县的方言就多达十几种,整个鄂西北的方言,恐怕也会多达二、三十种吧。国家要强盛、社会要进步、人员要流通,人们要靠语言交流,中央倡导普通话势在必行,这个决策符合民意和国家前景发展,所以,我自站三尺讲台时起,在课堂讲话就撇着声音。见周老师这样问,我就结结巴巴地说:“我用的是我们均县的普通话”,周老师哈哈笑着说:“国家推广的普通话是北京腔,你们均县也有均县普通话” ?之后,周老师说,原来一个广播员老家是郧西的,毕业后已分配走了,新学期开学前校长安排从六六(一)班选一个新生做广播员,我想叫你去干。接着,他把课本书放到我的面前,叫我朗读。我调整了一下心态,就声情并茂的朗诵起来。周老师听了一段后就说:“你好好练练,就这样定了”。我临出周老师办公室时,他又认真地说:“当广播员是比较辛苦的!放学后,别的学生在玩,你要来操作播音,别的学生在吃饭时,你要播诵各类稿件,而事先还要编排顺序……”。老师的谆谆教导激励着我,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老师交给的校内广播任务完成好。  入校二十天后的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李必梓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作为“主播”,我的声音第一次在郧阳师范校园内回荡,同学们举起了拇指,老师们也说我“主播”得有声有色。  时空运转,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涛声由北京、上海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传延,不久,按当时的规定,学校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和“革命委员会”,我被校友和恩师们推送到另一个岗位。因此,我将同班的一个女生推荐到“主播”位置上。这个女生勤学苦练、不负众望,成为学校优秀的广播员,最后又成了枢纽工程管理局广播电台名正言顺的主播,并声名远扬。  四十多年来,虽我与“主播”再无缘分,但我在三尺讲台上依然是我学生的“主播”。我深知,当年的“主播”生涯虽短暂,但却是我人生旅途中向前迈开的又一步。
  友情会永存  挚友,看到他人的精华帖子后,顿时想到了四十三年前,我们在郧阳古城那段难忘的经历。……
  为求学,我俩都从原均县丹江镇远赴郧阳地区师范学校求学,我是耕读教师被保送去的,你是丹江工地中学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被推荐去的,我们分在一个教学班,因你长的有些黑,同学们都笑称你“黑子”,但你思维敏捷,做事干练,班主任老师有次叫你办个事,你来去迅捷,老师说,你跑的比老虎还快。从此,我们不仅叫你黑子,而且还称你“老虎子”。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波及到郧阳师范后,按文革当初的模式,学校成立了“郧阳师范红卫兵总部”。从此,我们不仅是同学,而且还成了患难与共的战友。“总部”成立那天,在校院内主席台上,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郧阳“知州”、原郧阳行政公署冀专员。  “红卫兵总部”成立不久,学潮暴涨,随后,我们都加入到“红卫兵”大串联的行列中。1966年春节过后,在全国复课闹革命的呼声中,我们从“红卫兵”串联大军中撤退并陆续返校,学校吴校长、相关负责人及“红卫兵”代表将“红卫兵总部”组织整顿后,重新挂起了“红卫兵新郧师总部”的牌子,校门口还飘扬着“新郧师总部”的大红旗。学校呈现边“闹革命”学生边上课的局面。1967年“七二O”事件后,因“新郧师总部”是郧阳地区专属的铁杆保守组织,我们都被打成学生中的“铁杆保皇派”,我们均被“造反派”确认为保皇派骨干分子。“造反派”第一次在郧阳城游行示威中,冀专员、王书记等相关领导分别被挂胸牌游街示众,郧阳师范的保皇骨干分子也被“孙猴子造反队”押解上街跟后,因我在“新郧师总部”的特殊位置,游街示众时,除被挂牌子外,头上另戴一顶约三尺高、上书“铁杆保皇”四字的大白纸帽,游行示威持续两个多小时,“造反派”不仅高呼造反口号,还大放鞭炮,游行队伍游遍了郧阳城的大街小巷,最后集中在郧阳城的大广场,大有造反巨浪压城城欲摧之势。……不久,按中央精神,应届毕业生回原校复课,保送生留校继续学习,因此,在这种声浪的激流中,你又回到丹江工地中学复读。  在以后的日子里,因我们各自工作的原因,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你所主办的单位读物,我每期必读。多少个闲暇的星期六下午,你乘船过河,在我从教的学校操场上,我俩席地而坐,过去的回忆、探讨的话题、文学的试笔、儿女的生辰八字……所有的一切,无所不提。白云、蓝天下,总会有我们朗朗的笑声。我俩常说,有时友情胜过血情。嘿!这话还真的有点灵验!  前不久,我始知,我们的后辈虽各有各的事业、各有各的家庭,但他们之间早已是胜过亲兄弟姐妹的挚友。也许,是他们生活的共同向往;也许,是他们对事业的共同追求;也许,是他们尊老爱幼的共同理念;也许,是他们对社会的共同奉献;也许,是他们关爱别人的共同心愿;也许,是他们对美好生活共同的期盼;也许,也许……也许,是他们受我俩友情的感染?——不可能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俩的缘源!  我以为,这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因为,共同的向往,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奉献,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期盼,这浓似血脉的缘源,必定构成“人以类聚”的蓝天!“黑子”,放心走吧,我们的友情会长存并续延!
  见“知州”,第一次  一九六六年八月六日,一路欢歌来到建州千年的郧山脚下。众所周知,南下解放大军一九四九年解放竹溪后,郧阳山城隶属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1950年,陕南军区两郧行政公署改名为:湖北省郧阳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郧阳行政专员公署和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合并,改称为襄阳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四清”结束后,郧阳行政专员公署与襄阳行政专员公署分设。一九六六年,建州千年的郧山脚下,当时郧阳专署(地区)的最高学府只有一九五四年建校的郧阳公署师范学校和郧阳中学。当年八月十八日,毛主席在天安门第一次接见“红卫兵”,“文革”的风暴席卷中华大地。一夜之间,风起云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巨浪,也势如破竹的波动着郧阳古城。  九月一日郧阳师范开学后的一天上午,学校安排召开成立“郧阳师范红卫兵总部”大会。前几天,学校就召开了筹备大会,由各班推选学生成员、教师推选教师代表,学校除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外,学生还成立“红卫兵总部”。  八时整,全体师生端凳排坐校内操场,只见从大门进来一位穿中山装、墩子人个、脸微宽、面有些黑、约五十多岁的干部,他迈着军人特有的步伐,后边跟着一位约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吴校长等校领导见后起身,我们立即鼓掌欢迎。这位干部登上主席台后,吴校长手拿话筒说:“这就是南下干部、我们尊敬的郧阳专署冀专员!”会场上再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史记:县官以上的官叫“太守”,又称“知州”,系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我从小到大,只见过生产小队长,生产大队长,最高也只是见了几次人民公社主任,我还真未想到,到古城郧阳求学还不足一月,“知州”就亲自到校园来看望我们这些来自西六县的山里娃。会议按议程,先按文革组织最初的文革组织机构模式宣布成立“郧阳地区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吴校长任主任,四个副主任中三个系校其他领导和老师代表,大家推选我为学生代表并兼任副主任。接着宣布成立“郧阳师范红卫兵总部”,吴校长决定并宣布暂由我主持“总部”工作。一时间,同学们都戴上了“红卫兵”袖头,分发《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像章。冀专员作了讲话,句句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路线”,为郧阳专署(地区)的发展、为鄂西北的教育事业兴旺,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他还说:山里娃不能低贱,要有理想、要有远见,毛主席不也是韶山冲里山里娃么,他上长沙师范学校后,踏上革命征途领导穷人打江山……我也是大山中出生的娃啊!冀专员语重心长的话语,一直在校园上空回旋,一直响彻在我们“红卫兵”心间。万代基业靠年轻人发展,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只有坚决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紧跟共产党打天下,才能处处是春,现在有人搞“四旧”,搞资本主义反革命路线,我们作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红卫兵”,当然不答应。对!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捍卫无产阶级专政,我把冀专员的话记住了,并暗下决心:不管遇到什么恶风阴云,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冀专员离开时,我们把他送到学校外操场的大门口,看他在大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步行,看他朝十字街右边拐……  真没想到,一个州官这样平易近人;真没想到,一个州官这样没有官架子;真没想到,一个南下干部这样看重学生;真没想到,一个高干,穿着这样普通;真没想到,一郡行政长官,这样关注教育……还真没有想到,一个山沟里的穷娃子,居然轻易地见到州官;一个身残怕别人瞧不起的人,州官鼓励我努力向上并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摸摸我的头;确实没有想到,学校及同学们对我极大地信任,将学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担让我挑;真没想到,还真的没有想到,确实没有想到,在以后人生的路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雨,使我和冀专员在被造反派游行示众的大街上又聚到了一起。  见到“州官”,终身难忘第一次!
  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并未走远  位于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静乐宫”右侧的郧阳师范专科学校教学办公楼、学生宿舍和那宽阔别具一格的文体设施及休闲场所,虽暗然有些失色,但作为丹江口市土生土长的我,却认为:她并没走远!  过往的岁月无法忘怀。这一切都缘于南水北调!  郧阳古城的烈士亭坡下的郧阳师范学校,因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蓄水先后搬了四次家,真有点儿像右岸坝头凤凰山下,我们王家老屋的移民也先后四次搬入新居一样。一九六四年,大坝蓄水发电后,郧阳古城外滩汉江河沿的百姓,为大家舍小家移民搬迁后,郧阳师范的校园,在烈士亭下更加显露。一九六六年八月,我被保送到学校后,正赶上学校面临拆迁,文化大革命的风雷在郧阳古城也越来越响。一九六七年三月的一天,郧阳地委书记王文波和专员冀青到学校召见老校长——李佰达和前校长吴西刚,并安排第二天到“二汽”基地选校址。第二天临走时,因我是革委会副主任(学生代表),便登上了一辆军用小汽车,在茅箭河的左边,我们十几个人登上了高低不平的山岗,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东汽公司铸造二厂厂址。  一九六七年四月一日,我参加“二汽”开工典礼仪式回到学校后,为了学校的拆迁,全校师生积极参入。我作为学生会主席,虽身体残疾,行走靠拐杖支撑身体,但不能失职,日夜巡护学校拆迁遗留下的旧砖旧瓦,盆盆罐罐,学校的设施仅剩下教室、学生寝室、学校食堂和老师们临时办公点儿和卧室。眼见滚滚滔声的汉江河水触到校院的围墙,面对古城学府的沉没,感情脆弱的我,不管是当众还是背下,不知掉了多少泪水。  一九六七年盛夏来临,师范学校的搬迁工作仍在紧锣密鼓的行程中,但收麦季节也近在眉睫。一天学校接到郧阳地委和郧阳专署办公室发给学校的通知:汛期到来,丹江大坝二期紧急蓄水,位于老均州城外的上千亩小麦抢收在即,请组织师生迅速到规划指定地带抢收麦子。当即,学校组织师生兵分两路,63年级、64年级、65年级毕业待分配的学生当时已到新校区(二汽铸造二厂),他们坐车从十堰经六里坪到肖川赶赴均县城关,我们66年级三个班的学生,都还在郧阳城老师范校园“复课闹革命”,便安排我们坐轮船直到均县城关汇合。那场“工农兵学”抢收麦子的场景,虽然定格,但令人遗憾的是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却只给我留下了永不忘怀的记忆!  一九六八年八月,郧阳师范学校正式在十堰市茅箭区挂牌,师生们住进了自己的寝室,在学校食堂吃上了可口的饭菜。日新月移,哪个想到“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大潮,把“二汽”建设的速度拉得那样快。  一九六九年六月,在我们还未被分配从教的日子里,又传来了郧阳师范要搬迁落户到我们丹江口市(均县)的井岗水库旁边。铸造二厂,机声隆隆,郧阳师范校园内日夜吵声喧天,为了学习环境,老师和学生从十堰又杀回到离郧县城近二十里的郧县师范学校借校读书,最后,终于落户到了丹江口市静乐宫羽下。郧阳师范学校在四次搬迁建校过程中,学校“升级”了,“专科”二字名正言顺的入册了。  俗话说,远没把被子窝暖热你就跑了。郧阳师范专科学校是我的母校,她是我的主播“第一声”、“第一次见到州官”的见证,是她把我扶上了“三尺讲台”,是她……许多亲戚朋友和老同事的孩子,都是从这个摇篮里进入事业前行的浪涛中,但她早在公元二000年就又回到车城“北京”路上了“上海”帆船了!  如果不是南水北调的浪涛,我的母校“郧阳师范”不会来到(均县)丹江口市,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进步,她的容颜也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  郧阳师范专科学校,虽然离开了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市,但她并未走多远!而且心与我们贴得更紧了!
  三、艰难的前行  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历经艰辛,用了近十年时间,在郧县东郊这个荒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新的学校。虽无高楼大厦,但也有楼房、平房20多栋,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此时,第五次迁建又在等着这所学校。  学校升格为大专后,办学规模随之扩大,可是香炉崖的各项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一所高等院校的要求。不仅现有的校舍远远不够用,而且整个校区地处滑波、胀土地带,地面和房屋开始出现下陷、裂缝现象。由于交通不便,造成学校后勤保障非常困难。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学校几次迁建就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喝上优质的水,此时自己却走到了饮水困难的境地。因为远离水源,无法建立起供水系统,师生生活用水都是从农用水渠里抽取,不但平时清洁卫生无法保证,而且,遇到天旱水渠断流,还要到几公里外的河里去拉水。为了维持办学,也为了今后的发展,学校必须选择新校址。1979年6月,当时的湖北省革委会同意了郧阳师专的迁建要求,新校址确定在距丹江口市城区五公里的金岗山。  1980年1月,新校区基建工作开始全面铺开。学校把新校园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抽调20名干部职工组成基建专班,并指派两名副校长常住工地,专门负责基建工作。第一批进入工地的教工砍掉一两米深的荆棘,用牛毛毡搭起一间简易工棚,20多人就挤在里面。至始至终参与了此次基建工作的欧孝忠老人回忆说,工棚天晴还可凑合,若是下雨天,雨水就从顶棚漏下来。每当这时,他们不顾衣服、被子都被淋湿,首先想到的是用帆布篷把建筑材料包好,防止进水受潮。当初根本没有厨房,就在露天挖个土坑烧火做饭,所以雨天就得另想办法,有时候还得忍受饥饿。  改革开放之初,物资供应极为匮乏,及时采购基建物资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采购队伍。现已退休的中文系教授孟进厚当时担任采购大组长,为了买到紧缺的建材,他带领采购员们进林区、走豫陕、下武汉,四处奔波,寻找货源。有一次,他到武汉采购基建机械,没有现货,需要排队等候,一待就是几个月。年仅一岁的小儿子这时突然生病住院,他爱人既要给孩子治病,又要照顾另外两个孩子,实在忙不过来,打电话要他赶回去。可机械采购事关整个基建工程,时间紧迫,回去了就前功尽弃。孟进厚狠心拒绝了爱人的要求,一直坚持到任务完成,才匆匆赶回家。  整个建设过程,时时处处展现出郧阳师专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为了节约资金,他们不但自己组织力量到汉江采挖砂石,还自己维修建筑工具和机械;甚至边干边学,从事一些附属工程的设计、监理,有的人后来还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土建工程专家。  经过近4年的艰苦建设,新校区主体工程基本竣工,1983年暑假,各专业全部从郧县搬到了丹江口。相比以往,这次搬家路程最远,两地距离100多公里,车运船载,跋山涉水,不但学校的仪器设备、个人的家具用品损坏了很多,有的教师还承受了金钱不能弥补的损失。朱山樵和王果爱夫妇身上发生的事就是例子。曾与翦伯赞共过事的朱山樵从建国初期开始在华中师大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文革前就是很有影响的知名学者;王果爱长期在中央机关从事外事工作,曾多次为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文革中,夫妇俩下放到郧阳山区,后来又调到我校工作。朱山樵通过几十年的研究,撰写了一部填补国内外学术空白的专著《中国工业史》,但是,没来及出版文革就爆发了,在一次抄家中书稿被红卫兵烧成灰烬。他不甘心半生的心血就这样被毁掉,好在撰写这部著作时积累起来的全部资料卡片还完整的保留着,这是他重写书稿的资本。这箱重达20公斤的卡片是他的生命,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不容半点闪失。这次从郧县向丹江口搬迁,他把这箱卡片交给王果爱保管,一再叮嘱千万不可大意。可是,搬家过程中的事情确实太多了,再加上年事已高,记忆力减弱,到了新校区,王果爱竟然找不到那箱卡片。夫妇俩着急了,把所有东西翻了几遍,最终还是不见卡片的踪影。夫妇俩风风雨雨半辈子一直恩爱有加,从未红过脸,修养很好的朱山樵这次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在一通咆哮之后,一连七天都没有理睬王果爱。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此事还怀有深深的遗憾。  此后二十年,校党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校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上来,办学实力日益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批批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郧阳师专所处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越来越明显。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2005年10月,郧阳师专不得不再一次提出迁建的请求。或许是对这所学校过去几十年所付出牺牲的一种补偿,或许是对这所学校寄予了特别的厚望,湖北省政府很快批准学校迁往十堰市城区。就这样,郧阳师专开始了历史上的第六次迁建工程。经过长达8年的设计、施工,一座占地面积64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风格鲜明的大学校园在十堰市北京路拔地而起。2013年7月,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学校主体和一万余名师生员工迁入十堰校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临近竣工的时候,这所“车轮上的学校”终于居有定所,再也不用四处迁徙了。  近六十年的时间内六次迁建,源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伴随着这项世纪工程的始终,几许奉献,几许牺牲,几许悲壮。这一切,巍巍武当可以作证,滔滔汉水可以作证,几代郧阳师专人可以作证。从1954年开始,为郧阳师专奉献了毕生精力,也完整经历了学校六次迁建的原校党委副书记杨剑英老人,感触颇深地如是说:“一所学校,平均每十年搬迁一次,史所罕见。学校在关键时刻能够顾全大局,勇于为国家利益作出牺牲,这种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如此频繁的搬迁,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流失了众多的人才,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不经历如此频繁的迁建、折腾,如果能像当时的其他同类院校一样顺利发展,郧阳师专决不会是今天这种状态。  虽然,郧阳师专在多次迁建中失去了太多,但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财富——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郧阳师专人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郧阳师专人面对坎坷和挫折从不气馁、从不服输,在困境中埋头苦干,奋发图强,努力挽回迁建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被誉为“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凭着这种精神,郧阳师专人一定会为自己赢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郧阳师专的前世今生(3)】  1979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从郧县搬迁至丹江口市东北郊七华里的金岗山为校址。1980年元月,丹江口新校基建工作全面铺开,1981年至1983年暑假,各专业陆续从郧县迁到丹江口新校址,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完成了历史上的第5次搬迁。此后,郧阳师专在丹江口心无旁骛地稳定发展了30年。    1982年省教育厅对师范专科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进行调整,郧阳师专被确定为文科为主的学校,停止了物理、化学两个专业的招生。1983年经教育厅批准,增设政史专业,同时开办干部专修科、教师进修班和成人函授教育,生源以郧阳、十堰、神农架为主,面向全省招生,走上了“普教与成教”相结合、“长短线”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类型走向多样化,拓宽了服务社会的领域和办学渠道。1985年9月,物理、化学专业恢复招生。1987年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处,制定了《郧阳师专教书育人工作条例》和《郧阳师专师德规范》,加强教书育人工作,1989年在郧西、郧县、房县、丹江口市15所中学建立实习基地,教学实践环节加强。  1993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增设应用电子技术、化工工艺和体育教育专业。1997年学校开设本科班,校园规模全面扩大,办学层次、师生数量及招生省份空前增加,先后开办了会计、电子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2005年学校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08年,学校召开了十堰市大学生顶岗实习研讨会,按教育部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非师范专业改为2+1”模式,师范专业改为“2.5+0.5”模式。2009年“教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展开,开始聘用“楚天技能名师”。 2010年学校作出了“实施办学模式转型,超常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2011年学校报请省教育厅批准,在丹江校区开办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并利用暑期为竹山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开展职后培训,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2005年10月,十堰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整体扩建,在北京路上建设新校区,并将扩建方案报省里审批;11月,省政府原则同意十堰市政府关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建方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下文批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正式启动。年秋,十堰新校园扩建总体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132户村民的拆迁工作,十堰校区主要单体建筑竣工。2009年10月,中文系、政史系、数学系师生共3200余名师生在位于北京路的新校区开始第一次课堂教学,十堰新校区正式启用;2010年,十堰校区基本建成,英语系、教育信息技术系、机关各部门、图书馆、后勤集团利用暑假搬迁至十堰,5个教学系9000余人在新校区学习生活。历经56个春秋的辗转,郧阳师专办学主体终于迁到十堰城区,掀开了学校创业发展的崭新一页。  
  郧山书院:文明传承的尴尬与创建  ——摘自梅洁:《大江北去》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五百年薪火与世纪大搬迁  2  今天,位于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内的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真正意义上的郧阳地区自己的第—所高等学校。该校1954年由郧阳联合中学师范部独立分设发展而来,就其历史文化根脉,它依然属于近500年的郧山书院。1978年,在中国刚刚结束长达10年的政治大动乱后,郧阳师范率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设中文、政史、英语、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化学、体育、艺术、教育信息技术、基础部11个系(部)7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生73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人,专任教师42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20人;聘有武汉大学等校70余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聘请有7名外籍专家常年在校任教。  1991年,该校即成立武当文化研究中心,并把“武当文化历史和武当文化研究”定为政史系和中文系的选修课程。十几年来,这—课程不仅成就了许多学子的学业,而且成为大专院校最富特色的专业课程。  截止2004年,郧阳师专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3万余人,走出校门的学生大部分都成为十堰各部门、各县市的中坚骨干。因为对于十堰山区而言,外地大学生是不去的,去了也是留不住的。  像往年一样,2005年5月,我到达丹江口市时,著名青年学者、中文系教授龚举善即邀请我到中文系讲授90分钟的散文创作,听课的学子挤满了教室……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了解到这所7000多人的学校,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翻印了我的《山苍苍,水茫茫》、文达4万余册!这样说来,加上郧阳烟厂当年翻印的3万册,郧阳造船厂当年翻印的1万册,还有郧阳地区财政局翻印的4000册,还有郧阳中学、各县中学、宣传部门、群团组织以及个人……《山苍苍,水茫茫》在鄂西北究竟被翻印、复印了多少册呢?  老家人还把《山苍苍,水茫茫》寄给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亲人,这是2003年4月我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台湾时得知的事情。  我想说的是,当一部作品被读者或一个地域或一个群体主动地去分享其精神世界里的愉快抑或是苦痛时,文学创作的意义——创造人类崇高的精神分享——也就成为我这个女人活着的一种理由。  也就是龚教授邀我讲课的第二天,我了解到这所郧阳人自己的的学校三十几年来所遭遇的搬迁之苦,或者换句话说,他们至今依然在为校址奔波、发愁——  1954年从郧阳联合中学分设出来的郧阳师范,校址设在民国时期的府衙内,这在郧阳老城的中心。1958年丹江口工程开工,1967年郧阳老城沉没,郧阳师专遂搬迁到十堰的白浪公社马路大队。  三年后的1970年,二汽要在这里建铸造厂,为支持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地委、行署让学校服从二汽整体规划,下文将整个校区转给二汽铸造二厂。  但在学校建设重新选址问题上,受当时极左路线的影响,地区某主要领导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即郧阳师范不能进城,不仅十堰城区不行,而且十堰边上也不行。必须到县里去,而且不能在城关镇,在城关镇也容易变修,要进山,要彻底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百般无奈,最后新校区选在了离郧县城五六公里外的杨溪公社红旗大队的香炉洼,辛辛苦苦盖了5000多平方米房子,1971年开始在新校舍招生。  在从白浪迁往香炉洼时,房子一时盖不起来,为不误课时,郧阳师范就派两个老师在白桑中学借—间教室,办一个中师班,正是:“校长兼校工,教学带打钟”。香炉洼教室不够,又有两个老师在竹山县师范借一个教室,办一个英语大专班……  在中华文明传承的路上,郧阳师范一路蹒跚。  1978年底,郧阳师范率先被国务院批准为专科学校。在贫穷、偏僻、交通不便的香炉洼,根本不适合办大专,学校又一次面临着新的选址。后经省、地各级部门批准,新校址选在了均县城(今丹江口市)东北7华里的金岗山上。年,郧阳师专开始了第五次大搬迁……  也许,在修建丹江口水利工程的史志里,不会写上中华教育为此而付出的牺牲,但我们不能忘记!  其实,郧阳师专至今依然面临着校舍短缺的尴尬。  一直随同郧阳师范、师专走过来的老校长杨剑英先生告诉我说,前几年,湖北省八所师专、七所都已升为大学本科学校,连沙阳中师都从中师升为大专后又升为大本,唯有郧阳师专升不了,原因是校舍面积等硬件不够标准。校舍不够用,师专就在十堰到处租房,租机电学校的教室办政史系,700多学生在那里上课;租十堰体校的房子办数学系;中文系1000多学生租丹江集团职工大学的房子;英语系2000多学生租丹江卫校的房子……师专太缺房子了!  杨校长不无遗憾地说,如果不是修丹江口水库工程,如果我们不来来回回大搬迁,郧阳师专早已成为鄂西北一流的大学,因为这个地方从古到今都有很深厚的文化渊源……
  走向辉煌  ——致汉水流域最后一所即将升本的历史名校  喻 斌  一座大山,高耸万丈,  以神奇和美丽,赢得举世敬仰,  它的名字叫武当。  一条大河,流过千里,  在武当山下,汇成汪洋,   它的名字叫沧浪。  一所学校,诞生在百年前,  聚八方精英,育一片栋梁,  它的名字叫郧阳师范学堂。  从郧师学堂,到湖北八师,再到郧阳师专,  披着历史的风霜,带着艰辛和悲壮,  走遍了郧山汉水,  今天,我们终于来到这,  流光溢彩的北京路上。  灯光,映红了幸福的笑脸,  歌声,纵情地飞出胸膛。  当我们走进新校园的那一刻,  泪水湿润了双眼,思绪万千,心潮激荡。  太久了,太久了,  郧阳师专的岁月在迁徙中渡过;  太长了,太长了,  一次远行,费尽了几代人的时光。  朋友,还记得那一次次告别校园吗?  我们记得,五次扛起背包,六次打草开荒。  打破了几多坛坛罐罐,丢弃了几多青春梦想。  有人问苍天,郧阳师专为何像一只候鸟?  今天北飞,明天南翔。  有人问大地,学子们的书桌,为何无处安放?  历史回答说:  这是时代和国家的需要,  这是郧师人无私的奉献,  这是命运在锤炼郧师人的坚强。  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南下的流亡学生,  戴上郧师的校徽,在操场上哭诉国破家亡的凄凉。  从那时起,郧师人高唱《大刀进行曲》,  奔向延安,登上太行。  从那时起,郧师人铭记一个真理,  无国就无家,国强家才强。  那是改天换地的年代,大坝锁住了汉江。  良田沉入水底,校园告别了阳光。  郧师人靠扁担和铁锹,用歌声唤醒沉睡的山岗。  土坯房里做实验,煤油灯下写文章,  只说光荣和责任,没有退缩和忧伤。  只因为,我们的深情,早融进一库碧水,  浇灌出草绿花红。  只因为,我们的火热,已化为强大电流,  照亮了城镇山乡。  那是热血沸腾的年代,中国二汽落户郧阳,  百里车城平地起,大山深处起苍黄。  为三线建设让路,义不容辞,收拾行装。  教室转为厂房,课桌换成车床,  告别了将要崛起的汽车城,  郧师人道一声再会,  睁大双眼,去寻找灿烂的星光。  搬家,是场战斗,  迁移,伴随着悲凉,  可郧师人为什么总是微笑着接受任务,  视艰难习以为常。  听老教师说:  脸盆里煮过野菜,泥浆水洗过衣裳,  砖块当过枕头,草窝睡得真香。  听老校友讲:  进校带一棵树苗,上课背一只竹筐,  泥路上拉过板车,码头上扛过木箱,  看到十堰市辉煌的今天,  我们从不后悔。  因为那一栋栋高楼,  镶嵌着我们的付出,承载着我们的希望。  彩虹总在雨后升起,  人民不会把奉献者遗忘,  在一片呼唤声中,游子停下了脚步,  回到久别的故乡。  为建设全新的校园,  领导们踏勘校址,村民们搬出了新房,  设计师用心血绘制蓝图,  规划者用脚印把山坡丈量。  名行各业送来支持和关怀,  建设者用双手托起大梁。  我们奔走了几十年,  今天,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回望四周,是期待和鼓励,  放眼远眺,路还很长。  立足在这片热土地上,  每个师专人,你该怎么想,  传承文化是我们的职责,  培养人才是我们的使命,  服务社会是我们的任务,  报效祖国是我们的荣光。  这就是路标,这就是希望,  请群山作证。  郧阳师专人将抖擞精神,劲足气壮,  乘着东风,迎着太阳,  迈开大步,走向辉煌。  (作者:喻斌,教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毛用啊。  王香山真心爱惜人才、用心招揽人才,现在呢?有几个博士?想着怎么引进人才了吗?  最讨厌俞斌了,只会说不知道该干啥,他就想安全退休,还有一年就退了,赶快把他赶下去。
  郧阳师专迁建记  清光绪甲辰年,郧阳废书院而设师范学堂,此吾校之发端。辛亥后,局势动荡,校无宁日。从简师、初师到乡师、八师,三十年间,几易其名。曾趋均州,走房陵,依襄阳,困公安,四方流寓,命途多舛。  纪元新开,百废待兴。公元一九五四年,省政府复建郧阳师范,是时府衙旧馆改为校舍,沉寂杏坛,再起弦歌。群贤毕至,宏图将启,后因调水筑坝,车城拓展,学校又数载辗转。择府山立足未果,赴白浪营寨难安,回郧城郊外蜗居,蹉跎丹江口,蓄势待扬帆。履艰辛玉汝于成,有担当无私奉献。  廿一世纪,高教日新,唯独吾校,偏寄一隅,信息阻滞,发展受限。于是学校奔走,社会呼吁,省市决策,学府西迁。定址于十堰姜湾,此地东邻上海路,南向北京路,岗峦起伏,竹树云烟,乃闹市桃源,实办学佳处。建校伊始,八方来援,总规设计、填壑移山。司其职者董其事,当其任者尽其力。民众秉大义,慷慨舍田庐;巧匠呈奇能,平地起云栈。春秋几度,教学楼依山雄峙,运动场绿茵如毯;水映明德阁,花簇桐华苑。百年老校,凤凰涅槃,筚路蓝缕,终为大观。  诗曰:“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含辛茹苦,可歌可泣;新校闱启,宜咏宜赞。饮水思源,永续文脉承传,铭记先贤懿范;展望前景,俊才走四方,桃李香满园。  谨此为记。  癸巳年阳春之日
  @wyds-26 10:23:06  毛用啊。  王香山真心爱惜人才、用心招揽人才,现在呢?有几个博士?想着怎么引进人才了吗?  最讨厌俞斌了,只会说不知道该干啥,他就想安全退休,还有一年就退了,赶快把他赶下去。  -----------------------------  这次搬迁完全是劳民伤财。郧阳师专曾经发挥了人才培养作用,但现在几乎没有地位了,因为更高层次的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没有岗位。
  郧阳师专人将抖擞精神,劲足气壮,  乘着东风,迎着太阳,  迈开大步,走向辉煌。
                          
  @黑鹰飞来
23:15:47  郧山书院:文明传承的尴尬与创建  ——摘自梅洁:《大江北去》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五百年薪火与世纪大搬迁  2  今天,位于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内的湖北省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真正意义上的郧阳地区自己的第—所高等学校。该校1954年由郧阳联合中学师范部独立分设发展而来,就其
文化根脉,它依然属于近500年的郧山书院。1978年,在中国刚刚结束长达10年的政治大动乱后,郧阳师范率先经国务院......  -----------------------------  试问,现在中小学老师严重超员,更高层次的师范学校毕业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师专还办什么?
  铭记先贤懿范;展望前景,俊才走四方,桃李香满园。
  @hbwhzgj   郧阳师专“三个一”的发展思想体系  一个“升为本科”的战略目标,学校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全力“冲刺升本”,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从专科到本科的层次提升,使学校成为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特点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本科院校;  一个“一体两翼”的战略格局,学前教育是“主体”,传统师范教育和服务地方的技能人才培养是“两翼”,在牢固确立“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一个“队伍建设”的战略主体,包括三支队伍,即一支作风优良、乐于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一支德艺双馨、责任感强的教师队伍,以及一支不怕吃苦、善于服务的教辅后勤保障队伍。
  冲刺升本的“三个提升、三个转变、三大建设工程”  “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速度、加快发展。主要是基本建设速度、内涵建设速度和升本工作推进的速度一定要加快,决不能懈怠。党员干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把党委的决策变为各个工作团队的自觉行动;要对照本科标准拾遗补缺,缺失性问题一定要尽快补齐,结构性问题一定要尽快调整,潜质性问题一定要尽快奠基。紧紧抓住时间节点,拥有必要而科学的发展速度。  二是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当前,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管理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在品质上都尚存在一定差距。领导干部队伍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努力认知新事物,创造性、有质量地开展工作;教师队伍要刻苦学习、加强培训,倡导精益求精,提升业务素质;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以机制来保障办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提升效益,良性运行。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办文、办事和办学的效益。行文要科学严谨,传文要流传高效,文件要落实到位;办事一定要集中精力、雷厉风行,切实做到又好又快又安全;要努力坚持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花最少的时间精力办更好的学校,努力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  “三个转变”:实现办学标准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实现由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的转变;实现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大建设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五最目标”:把郧阳师专打造成十堰市“最为靓丽、最有文化、最显特色、最富社会竞争性、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学校。
                        
  范子军:郧阳师专六迁六建的奉献与磨砺  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一则发自新华社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得知这个消息,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十堰市的一所高校——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职员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有喜悦,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表的辛酸、委屈。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竣工,为了祖国北方那片土地不再干渴,他们的确付出了太多。(中国日报网)  湖北郧阳师专是一所百年名校,当年张之洞在湖北大力改革教育,郧阳府师范学堂应运而生,签发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珍藏于湖北省档案馆的毕业凭照就是最好的见证;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国家批准恢复和增设的97所专科院校中,郧阳师专同样荣耀位列其中。  然而,经历了改革开放、大学教育突飞猛进的三十多年,当其他专科院校纷纷升格为本科和综合性大学之时,拥有这样的辉煌历史和非凡资历的郧阳师专,却似乎一直在原地踏足,成为寥寥无几的几个“留守专科”之一。郧阳师专不思进取?郧阳师专自甘落伍?郧阳师专发展无能?外界难免会拿疑惑的目光去审视,谁能想到郧阳师专恰恰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几代创业者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奉献。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郧阳师专便走上了不间断的迁址、重建之路,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6次搬迁,“迁”、“建”二字铺满了她所走过的全部历程,成为“车轮上的学校”,了解了如此频繁的搬迁、“折腾”,大家就不难想象,发展历史长达一百余年、举办专科教育也长达三十多年的郧阳师专为什么会“裹足不前”。  南水北调是个世纪性的重大民生工程,为了这一工程的顺利推进、实施,沿线、周边但凡涉及到的群众、单位,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服从大局,牺牲小我利益。由于多方面原因,郧阳师专一次又一次地不得不面临搬迁的选择,然而,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不但毫无怨言、无条件支持,而且为了节约经费、度过难关,身体力行参与学校重建,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尽管郧阳师专的成长、发展史是一部多少有些无奈的搬迁史,尽管频繁的搬迁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流失人相当多的人才,也直接制约了学校轻装上阵、快步发展,但这段不平凡的奋斗经历无疑也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胸襟,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精神,生动地演绎出教育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说,郧阳师专的搬迁史又何尝不是熠熠生辉的教育样板?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终于成功通水,让人欢欣鼓舞;而郧阳师专也完成了史上第六次搬迁重建,同样让人欣慰、令人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几十年坎坷、挫折磨砺,郧阳师专在新的历史节点和发展起点上,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精神,让教育老字号焕发出全新的光彩,真正建设成为“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稿源:荆楚网
  养身父母大似天  大姑因包办婚姻远嫁他乡,姑父为人忠诚老实,全靠种地养家糊口。命运多舛,他们共生六子女,先后夭折,在我大姑痛不欲生的时候,我爷爷当家做出了决定,将我由姓周改姓王给姑父、大姑当儿子。  我从小就喜欢吃干饭和鱼,老家既不种稻谷也不养鱼,大姑为哄我,就经常给我做干饭和煎鱼,并且说:她们王家老屋那里天天有干饭和鱼吃。一来二去,嘴馋的我便有去大姑家住的念头。难忘1951年的秋天,在爷爷的护送下,我从谷城县的尖角周家营踏上了到均县青山港凤凰山下的王家老屋。到王家老屋后,将大姑改叫婶,将姑父改叫爹。时逢土地改革,为了使我能吃到干饭,婶找土改队,结果把徐家畈原地主张永亭的水田分给一个,为了使我能吃到鱼,爹劳作之余自己用线织“挖子”,在汉江河边的“四平台”“大占子”“小占子”上捞鱼。  1953年秋,土改工作队王队长决定留下,按上级安排在曾家湾左旁的平地洼招生办学。那里方圆十几里,就我爹第一个把我送到学堂(——我的启蒙老师王家舰早已退休,现住安乐河二组)。那时,生态平衡,时常有皮大狐抓鸡,野狼也出没无常,上学、放学的接送全是爹,直到一年后,相邻们也把孩子送到学校,从此,七八个小朋友排队来往,一起上学、回家。  日,丹江口水库右岸坝头开山炮石越过警戒线将我有腿骨砸碎,失血过多要输血,因那时的血库无血,我爹说,要输就输我的血吧。经过检测,血型相配,自此,我爹的鲜血流进了我的血管,是爹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一切,都是我苏醒后才知道的事情。  三盏台灯被我爹连续摔的事,永世不会忘记。爹鼓励我:人残心不能残,身残志不能短。初中毕业,虽我成绩优秀,但按当时的规矩,我升不上高中。回到九龙沟,白天要到耕读小学给孩子们上课,下午放学回家后,还要爬山给社员记工分,晚上完成队长交给我的记工员和出纳员的任务。自学的时间全在晚饭后。那时没电灯,社员们全点的是墨水瓶自做的煤油灯,因我是“先生”,又要给学生改作业,还要备课,爹便给我买了一盏玻璃罩台灯。据了解,利众大队用台灯的我是第一人。夜半,爹醒来,见我仍在台灯下读写,就催我睡觉,无奈,只有听爹的。后来,爹见我不停他的,就把台灯从窗子口摔向屋外,连摔了三次,我抱着爹的胳膊失声痛哭,爹抱着我说:娃子,不是爹恨你,你把身体熬坏了,咋法生存下去?是啊,爹把对儿子的爱,全聚恨在台灯上啊!  因教书取得了成绩,1966年8月,大队、公社把我保送到郧阳师范学校进修。入学那天,爹用扁担一头挑着被褥,一头挑着我珍爱的书箱在前边走,我拄着双拐紧跟,隔河渡水、翻山越岭,他将我送上到郧阳的专车后,用手拍拍我的头,拿着扁担下了车。我热泪盈眶,站在车门口,望着爹离车远去的身影,顿时想起了《背影》那篇名著!  俗话说:养身父母大似天。是啊!我爹虽不是亲身之父,但我的身上却流着他滚烫的血液!因在爹的启示下、关爱下,我已走过了人生旅程的起起落落。我的人生历程有可能给我的儿孙们留下值得回忆、记忆的碎片,但这全源于爹对我的爱。最后,我要呼喊:父恩无边!
  王 家 老 屋  丹江口大坝右岸坝头的凤凰山下,有个土岭因净是纯黄土构成,所以叫黄土岭。 黄土岭上端大沟口有个二百年的院落,那就是生我养我的王家老屋。由于丹江口水库蓄水,1964年夏秋,王家老屋就已沉入库底。时空不能倒转,但回忆起来,其情其景,仍历历在目。  王家老屋分前、中、后三大院,我记忆中的前院,有个大门楼,一进门楼左边是碾坊、磨坊,相连的是牛棚、驴棚,右边是猪圈、柴屋,紧靠柴屋坐北朝南的三间瓦房,就是我们居住的正房,这三间瓦房进伸深,开间大,砖坯垒砌成墙,横梁上、立柱上雕刻着龙凤及各种花鸟。我奶奶曾给我讲:王家老屋南接三官殿,北连青山港,西是目亭寺庙,东是汉江河西岸,对面是江口,站在门楼上,可以看到卧在汉江河中的小孤山,南来北往的人晚上歇脚,上上下下的过往船只靠岸息停,人老五代安居这里,到你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  大门楼外,有一棵冬青树,七八岁时,我能一抱子把它抱住,这棵冬青树,主干就只高过我的头顶,它的树叶只向四周扩展,不向上长高,春天的小白花,香飘宜人,夏天树荫凉大,前、中、后三院的人都来乘凉拍话,秋天冬青树果成了百鸟的美餐,冬天,再大的雪也未将冬青树压折过。院西的堰埂上,那颗冬青树,只长主干,少长枝叶,树干粗的三个男子汉都合围不住……  记得那几天,大队长王春财告诉我,丹江后水库要蓄水,教我赶紧做父母及其他家门自己的工作,要赶快搬家到黄土岭上,大队长给我一个广播喇叭,他叫我乳名:“贵书,你是识文断字的人,你把你爹妈和家门自己的工作做好后,搬家的进度就会加快啊!”王家老屋搬家,我家是第一,我爹挑着锅碗瓢盆,我妈赶着牛群,首先登上了黄土岭,我拿着大喇叭高声地宣读着大队长给我的文字材料。一夜之间,十几家人全搬离了王家老屋。第二天中午,天下起了绵绵秋雨,我们几十人聚在黄土岭靠后的山顶上,眼看着滔滔的河水,将王家老屋的树、墙、屋淹没,我们的三间房顶是最后淹没水中的,在那最后一刻,我母亲放声痛哭,在场的爷爷、奶奶和长辈们全都以泪洗面。水位迅猛的提升,眼看老祖坟也沉入水里,奶奶说:全都怪我啊,祖坟不能搬,那块几世多年的祖碑我们该搬啊,现在一切都晚了……年逾八十的奶奶,哽咽着说不下去了,至今,高过人头,宽过一丈的巨碑仍沉没在王家老屋后山的水中。  岁月中有许多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天,更是我难以忘怀。  滚滚的黄河,意见断流21年,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早已干涸!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大江北去,十堰市70万移民做出了无私奉献,百万亩良田及三座千年古城沉入水底。是啊!如果没有故乡的奉献和牺牲,大江焉能北去?王家老屋那块热土,永在我的记忆中,永远热热地暖着我的心。
  未来还要上6个南水北调工程,继续等着搬家吧。
  难忘那所耕读小学  日清晨,丹江口大坝右岸坝头开山的炮石飞越过警戒线,将我右小腿骨砸碎,事发后立即被送往丹江口枢纽管理局职工医院抢救治疗。因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手术不成功,为了保住一条小命,医护抢救手术后一周,被迫从右大腿处做了高位截肢手术。1963年,在丹江工地中学,我以全年级第二的成绩获得毕业证,接着又以第一的分数名列初中升高中的榜首。按照当时的政策,大学不录取我这样的残疾人,上高中又有何用?学校领导做我父母工作,后又安排班主任和我的同班同学闫进忠,张怀新、韩文德等。将我送回到右岸坝头蔡湾大队凤凰山下黄土岭上端的王家老屋家里。  无数次,我从半夜的睡梦中哭醒,无数次,我拄着双拐攀到汉江河边想跳下去随滔滔汉江河水而去。一次,我把装满书的书包背上,坐在“四平台”上,将书、本子一页一页撕下投入汉江流水中。——我完了,我的一生完了,父母双亲已是年过50的人了,我不能养他们,他们还要养我……太阳西下,夜幕降临,父母哭喊着我的乳名来到河边。母亲见到我的身影,扑下来将我紧紧的抱在怀里,父亲过来一言未发将我背上朝回走,母亲将两支拐杖拿着跟在后面回家,由此,父母双亲对儿爱的恩举,及时将我从死亡线上拉回的,致使我的人生轨迹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王队长叫我当记工员,每天给三个工分,后又叫我任生产队现金保管。当时我说:王大叔,你只要叫我有事干,就是叫我给别人擦屁股,我一定擦得会比其他人擦得干净。大队支书曾庆保叔叔,亲自几次摸底后,对我说:丹江修大坝蓄水后,我们大队大片的土地和山林柴扒要被水淹,居住在低处的人家儿都要朝高处搬,娃子们上学成了个大问题。他还说这大山沟里娃子们上学,山大路远,野兽出没,大队党支部征求社员意见后,大队要办个耕读小学,你来当先生,你要是愿意,这个担子就由你来挑。在党支书面前,我吞吐的说不出话,“我怕,我怕……”“怕啥子?还有我们呢!”书记打断我的话说:“你原来一天记三个工分,那是女社员的一半,太少了,从现在起,你的工分按我们大队干部靠!”  我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九龙沟平地洼右,曾家院左的小山包上,位置稍微宽畅,把耕读小学建在那里最合适。因为,库区蓄水,原利众大队三小队所辖的赵家沟、白沙盘、胡家坡、曾家沟,四小队所辖的大坡、大包子、王家老屋和胡家包以下的九龙沟、大水库、裤裆沟、黄土岭等全部都要沉入水底。只有这里是利众大队的中心腹地,娃子们上学走的路少,路又平展,再加上远山近水,四周净是沃地肥田。校址确定下来后,大队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按我的设计盖起了干打垒的茅草房三间作教室。这个教室只有一个进出门,五个大窑子(窗户),木黑板下,又用黄土垫了个三尺讲台。曾书记和王大队长亲自送来大木板,安排木匠两头钉桩当学生课桌,上学的娃子自带凳子坐。日招生,一年级十二名,二年级七名,三年级三名,共二十二名学生开了复式班。  初为人师,连我自己就还是个小娃子,没有教学实践,更谈不上经验。每逢星期天,我拄着拐棍翻两座大山到蔡湾小学向陈教富老师拜师学艺。功夫不负有心人,实践验证了这句古训。一年后,被蔡湾小学(老八小)所辖的四所大队小学统考,利众大队耕读小学一、二、三年级名列第一,从此,我的每月工分除按大队干部靠给外,丹江口工区教育处另外每月工资按16元支付。  人生难迈第一步。一旦迈开,正如8、9点钟的太阳那样,一定会日跃中天的。但生、老、病、死这个自然规律,是谁都无法抗拒的,眼见我已是年近古稀之人了,已是挨近西山的夕阳了。岁月如梭,太无情了!  日前,儿子、女子开着小车子,把我送到了目前正在施工的丹江大坝右岸“丹江口库区旅游中心港”,孩子们怕我穿戴着假肢会摔跤,就搀扶着我走到那所耕读小学的原址。这里残留着一大堆黄土,别无他物。毫无疑问,这堆黄土,就是原耕读小学土墙的遗迹。站在曾家院左边这个小土包上,望对面那旅游港白墙灰瓦和点缀着深红色的墙体,整体整齐庄重,独具特色。登临旅游制高点的——钟楼(原地名叫红土尖),看到了我从王家老屋二次移民搬迁老屋的遗址,更看到了……,一览库区秀丽风光,江水清澈,丹江大坝巍巍矗立。南水北调,虽然丹江口市人民付出的多,牺牲的多,但北方人喝到润心的水,我们对神州大地能做出这样的奉献,心里感到真是甜润润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郧阳师专教务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