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rf3205和3525制作500瓦的低频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图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
本​人​只​负​责​分​享​资​料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电子产业链&&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工频逆变器制作经历
工频逆变器制作经历
发布: | 作者: | 来源:
| 查看:347次 | 用户关注:
用下图做了一个家用工频逆变器,把BG5换成LM7812的三端稳压,功率管用4对IRF150变压器是500W200、220、240、260V多抽头输出,一制即成,用来启动电脑和电视机毫不费力,只是带电风扇稍逊一筹.声音要大一些,转速慢一些。后来,充电时被小孩接通了逆变LM7812和4对IRF150还有滤波电容一齐完蛋了,我心都痛了.都怪我没有用继电器用来切换逆、充啊!   
  在此期间又买回TL
用下图做了一个家用工频逆变器,把BG5换成LM7812的三端稳压,功率管用4对IRF150变压器是500W200、220、240、260V多抽头输出,一制即成,用来启动电脑和电视机毫不费力,只是带电风扇稍逊一筹.声音要大一些,转速慢一些。后来,充电时被小孩接通了逆变LM7812和4对IRF150还有滤波电容一齐完蛋了,我心都痛了.都怪我没有用继电器用来切换逆、充啊!   
  在此期间又买回TL494和4对IRF540又做了一个逆变驱动板,发现在50HZ左右时(没有频率表,以长期做逆变器的经验靠耳听音频,哈哈~~~厉害吧!)带小功率的变器还可以,500VA的UPS的变压器时居然不稳断断续续的,电流很大场管急剧发热,带500W的变压器有时稳有时不稳,说不定换一根粗一点的线,或是把板子移动个方向就不稳了,最后弃用!   图如下:   
  制作没有因此而停下,接下来做了二个.按原图重做了一个{原来的元件一个不用).同时又按TL494的另外一种图的接法做了一个(就是 西平房 用来研究稳压的图)  
 还是不稳,只不过比原来强一些.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一是我用的是万能板,分布电容大造成自激.二,可能是布线不太合理.三.可能是干扰.后来我用了SG3525做(这是后话)非常稳定!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确实是TL494的抗干扰能力差!从此后,我对TL494另眼相看了.把它打进十八层地狱永不录用!   之所以选用这两个图来做,就是看中它能稳压.我用的几个变压器都有一组12V或是15V的绕组,整流后接电阻接到1脚,不能稳压.当电位器调到某一阻值时,电压突然下降,明显地听到变压打嗝TL494输出不稳了.无论你怎样细心调都是这个结果!我把西平房工程师的看了又看,综合他的经验再通过后来对用SG3525制作的逆变器稳压的试验,得出的是一样的结果: 不能稳压!   经验:无论是TL494还是SG3525,在50HZ输出时闭环条件下,想通过调制脉宽来稳压是痴人做梦而已!SG3525的就是这个图  
  变压器自已做的也有,从旧UPS上拆下的也有,低频的一般是不用铜皮的,用2.0-3.0的铜线绕的!   下雪前几天,我估计年底供电紧张会停电(每年都有这个情况发生)就用SG3525又做了一个板,没想到下雪引起的停电竟派上了用场.但问题出来了,带150W左右变压器时空载电流450MA以下(应该差不多),但带500W变压器时有1.3A左右(我不能接受).原来我用多谐振荡做的只有接近1A,我不解原因!   我减小R4来调节死区时间,没有什么效果,提高频率可以减小空载电流,但不是50HZ了?   我十分不解,现决定再做一个板看还是不是这个情况?   以下图就是我最近做的一个:   
本页面信息由华强电子网用户提供,如果涉嫌侵权,请与我们客服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及时处理。
电路图分类
&&& 目前,处理器性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是时钟这个电路是怎样谐振电路的应用的?(具体怎么充放电的?过程!) - 杰西卡呢吗信息网 - 提供你的所有资讯,为你分忧解难!
这个电路是怎样谐振电路的应用的?(具体怎么充放电的?过程!)
各位高手请问电容和电感是怎么谐振的
各位高手请问电容和电感是怎么谐振的
电容和电感并联,一般都是谐振的多,电容通过电感放电,能量转换电生磁,当电流逐渐减弱时电感产生的磁能有转换成电能给电容充电,类似想两个人在乒乓球,球就是电流在电感与电容之间来回做周期运动,而这中间又能量损失的,振荡就渐渐停止了,通俗点容易懂,真要细讲涉及的太多,公式一大堆看着头痛,
的感言:很厉害!!! 满意答案
在含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中,如果电容和电感并联,可能出现在某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升高,而电流却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增加,电感的电压却逐渐降低。而在另一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降低,而电流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减少,电感的电压却逐渐升高。电压的增加可以达到一个正的最大值,电压的降低也可达到一个负的最大值,同样电流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正负方向的变化,此时我们称为电路发生电的振荡。 电容和电感串联,电容器放电,电感开始有有一个逆向的反冲电流,电感充电;当电感的电压达到最大时,电容放电完毕,之后电感开始放电,电容开始充电,这样的往复运作,称为谐振。而在此过程中电感由于不断的充放电,于是就产生了电磁波。电路振荡现象可能逐渐消失,也可能持续不变地维持着。当震荡持续维持时,我们称之为等幅振荡,也称为谐振。
的感言:你qq多少啊 教教我吧
等待您来回答
硬件领域专家【设计大赛】谐振软开关的高效自激单变的DC-DC
当前位置:
【设计大赛】谐振软开关的高效自激单变的DC-DC
阅读: 20405
回复: 350
楼层直达:
参赛类型:逆变/UPS电源类
&大家可能看到我的题目可能觉得有些奇怪,大伙很难把单变自激和高效想到一起...做逆变器和鱼机的一定对不陌生,DC-DC有自激它激啥啥啥一大堆方案可选,它激稍微复杂自激简单但是效率脑残,即便是现在的它激也很少有能做到效率超高(因为没有实现软开关).本人设计了一种即简单(所有元件均很容易找到)又高效功率适中而且带电压控制功能的DC-DC,下面来呈现给大家
电路的灵感来自这个:
和下面这个看着很像,但是本质很不一样:
这是一个老外设计的单变自激推挽电路,用来推动电视机高压包来实现拉弧.这个电路简洁高效,我测试过可以达到91%!(因为实现了ZVS零电压开关).下面是我翻译的老外的讲解(原文来自:),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这个神奇的电路:
当电源电压作用于V+,电流开始同时通过两侧的初级并施加到MOS的漏极(D)上.电压会同时出现在MOS的门极(G)上并开始将MOS开启.因为没有任何两个元件是完全一样的,一个MOS比另一个开的快一些,更多的电流将流过这个MOS.通过导通侧初级绕组的电流将另一侧MOS的门极电压拉低并开始关断它.图中和初级的发生LC谐振并使电压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没有这个电容,通过MOS的电流会一直增大,直到变压器饱和+MOS发生核爆炸......
假设Q1首先开启.当Z点电压跟着LC谐振的半个周期上升到峰值再回掉时,Y点电压会接近0.随着Z点电压下降到0,Q1的门极(G)电压消失,Q1关闭.同时Q2开启,此时Y点电压开始上升.Q2的导通把Z点电压拉低到接近地,这可以确保Q1完全关断.Q2完成LC振荡的半周后会重复同样的过程,此振荡器继续循环工作.为了防止本电路从电源拉取巨大的峰值电流而损坏,增加了L1在变压器抽头处和V+之间作为缓冲.LC阻抗限制着实际的电流(L1只是减少峰值电流,因为电感有续流作用吧).
如果你眼够尖,会发现此振荡器是一个零电压开关电路(zero-voltage switching ZVS),这意味着MOS将在其两端电压为零时关断.这对MOS有好处,因为它允许MOS在承受应力比较低的时候进行开关动作,这意味着不再需要像硬开关变换器那样的巨大散热器,甚至当功率大到1KW时都可以这样!ZVS的振荡频率将由变压器初级的电感和跨接在初级两端的电容决定.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f = 1/2 * π * √(L * C)f 频率,单位HzL 初级的电感,单位H(注意不是uH!1H=1000000uH!)C 谐振电容的容量,单位F(注意不是uF!1F=1000000uF)
真实的MOS比较脆弱,如果门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超过正负30V,MOS会损坏.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我们需要门极(G)的保护措施;只是简单地增加几个额外的元件.如下图.
&o 470欧电阻用来限制MOS门极(G)的电流,防止损坏.o 10K电阻用于确保MOS可靠关断.o 稳压将MOS的门极(G)的电压限制在你选用的稳压二极管(12V、15V、18V)的击穿电压之内.o 当一侧MOS导通时,UF4007将另一侧MOS的门极(G)电压拉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改用+V为MOS供电,使它们开启,并使用LC谐振部分通过快恢复二极管关断它们.这提高了整体电路的性能.因为LC震荡时的电压比输入电压高,所以你需要确认你的MOS可以承受这个电压.一个比较好的选择MOS方式,MOS的耐压要为4倍输入电压以上,IRFP250和更好的IRFP260很适合ZVS(我用IRF540也很好,但是输入不要超过20V,IRFZ48、IRF1404等管耐压过低不宜使用).你需要为MOS添加散热器,但是不用特大.记住在安装散热器时一定要加绝缘垫(TO247的IRFP250和IRFP260要加绝缘垫,TO220的IRF540除了绝缘垫还要加绝缘帽!),因为MOS的散热器不是和引脚不是电学绝缘的(散热片和漏极是通的,我想但凡搞电子的都知道吧、).那个谐振电容一定要用好的,MKP电容,云母电容,Mylar电容(这个不认识)是很好的选择(电磁炉电容最佳~~),千万不要用电解电容,会核爆炸的.两个初级绕组必须要同方向绕制,否则不工作.如果变压器没气息,同样不会工作.
相信大家看过之后对这个神奇的电路有所了解了,大家可以做一个这个电路验证下,发热很小的.理论上这个电路中只有MOS那微小的导通电阻会发热,实际上由于本图的MOS驱动上拉非常简单(直接使用470欧电阻),导致MOS开通的上升沿略长,对于IRFP2907等结电容大的管子尤其明显,因此管子也可能因此发热.......
这个电路看着完美了,但是它可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空载输出电压虚高,设计输出400V的变压器可能空载输出1KV多,可以击穿近1mm空气拉弧,弧可以拉到4mm,如果直接用来给后极电容充电的话,空载的后果大家可以想想,因此,重点来了,必须要对它的输出加以控制!
首先说明一个控制该电路的很简单的方式,那就是
断开图中红叉的位置,接上开关或者晶体管实现对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这样一来,思路就简单多了.参考3525准闭环前级的电路,我使用+PC817反馈:
这电路的功能是当DC的电压大于设定值时光藕里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已反馈给前级一个信号通知前级关断,等到后级电容电压下降后再开启前级.但是图中的Feedback不能直接用于控制自激电路的工作状态,因为如果直接控制的话当DC在阀值附近来回变动时会导致功率升压部分频繁开关,这样功率电路的ZVS状态无法建立,管子会发热.因此需要限制最低关闭时间,我加入了一个典型的NE555单稳态电路:
当反馈信号来临时,第二角电压被拉低,单稳态电路被触发,3脚输出高电平使Q2截至,升压电路暂停工作,由于单稳态电路至少输出0.1S的高电平,这样可以避免功率部分频繁开关(实验证明如果把控制信号的开关频率升高到200Hz会观察到明显发热)
还有一个问题,该功率电率在工作的时候会在电源上兴风作浪,即产生尖峰,这对NE555是秒杀性质的,因此我加入了电子滤波:
Q1构成电压追随器,当尖峰来临时由于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此尖峰被滤除.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完整的电路图:
该图经过修改已经成型,主要变化是后级的TL431和PC817改用辅助绕组供电,之前的问题是两电容电压差别太大,因为那个30K电阻所致,目前改前级空载可稳定在740V.先前的电路图还是留着的,给大家看:
这个电路部分被仿真过,无误,Multisim11仿真文件:&
电路近期正在被制作,请大家持续关注!
不错,说的很详细,以后找图有路了,不知楼主是否下水试过,好的话以后直接拿来用了
&上制作过程(未完成)
用来绕初级的铜皮:
变压器选用EI40磁芯,我直接在磁芯上面绕了,因为这玩艺的骨架找不到了(貌似忘了买),把初级铜皮绕上去同时当了骨架:
这是次级1匝的波形,可以看见是完美的正弦波,证明电路工作在良好的谐振状态:
这是装上了控制电路的板子,上面的大电容是谐振电容,功率管是IRF3205:
装上了变压器的样子:
大大的30K电阻是为TL431+PC817供电的,发热有点厉害所以才用这么大的,蓝色的电位器用于调节最大的输出电压:
顶一把,支持特拉斯
看贴,要回贴, 是一种美德。
主变压器要开气隙?还有混频不用555直接用2个817可以吗?
力顶啊,初级电感怎么没有看见呢,能说一下变压器的绕法吗。
由于变压器是异型的(想必大家也看见了吧),所以电感不能装到板子上,也没地方装,电感后续会装........还有变压器嘛,先用0.4mm铜带,裁成EI40高的一般那样宽,用来绕初级,是3.5+3.5,次级用单0.41的线绕40+70(大概是这个数),弄成大概是150V+250V的两个绕组,这样可以调电压.........另外重点是,变压器开了气息,用两层胶带弄的.....
气隙怎么开?是用两层胶带挡住磁芯的中间那端吗?
这种变压器双线并绕就可以了
准备拉弧???
不是拉弧呃......我这个输出电压可以精确控制,约几百V,我的单个400V68uF电容可以精确稳定充到380V.....
拉弧?什么意思
好电路,支持。
难得高手露二手!!顶下!!
好东西,值得学习!!!!!!!!!!!!!!!!!!!!!!!!!!!!!!!!!!!!!!!!!!!
这种ZVS电路我测试过,效率的确很高
线圈和谐振电容里边的无功电流很大,线细不了的
Vds也是正弦波的
期待下水效果
我也来顶个,支持一把!
楼主的正弦贴子我拜读过好多次。
其实要想做空载过高,楼主想多了,在10K电阻上并上4148,再用TL431+光耦并配合一个S8050就行了。
这样直接反馈我试过,zvs不断重启会发热…
高手。学习了。我顶
有趣!有趣!
顶起来喽!
小娇老师就是厉害&&&& 顶上!!!!!!!
顶& & 我的电路就是看到你在科创网发的电路& 改的& 正因为这个电路加了电感L和初级并了电容C& 才会突显特点&& 确实与大家做的场管自激电路有很大区别的
你的电路也不错哦,如果咱俩的电路结合起来就完美了,但是...我的电路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防止电容过压发生危险.....
跟着学!顶上,太平洋老师和小翠老师!!
楼主你的谐振电感是怎么做的?能否说一下?
楼主分析的透彻,佩服!
我的电路里没有加限压& 当初感觉正弦波的输出& 不会出现电压虚高& 就没有加&&
当然尤小翠& 试验结果为电压虚高& 我还是想试验一下& 看电压是否稳定& 加限压电路也不难&
不是说这个电路不能带大负载嘛?
木有这说.......经本人实验发现,那个电感对这个电路的带载能力影响很大,电感大有助于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以及抗大负载的冲击性,如果你发现这个电路带不起大负载不妨加大那个电感.还有初级的气息也要弄得恰到好处~
跟着听讲,谢谢小翠老师!
终于完工了~~~~
这是前级,上面那个4.7uF的是关断电容
小挡点300W灯
大档点300W灯泡&
后来测试这是电源电压只有10V多一点,电流近16A(供电是个ATX,额定22A)
这是后级图:
SCR用TYN1225,C1用毒石电容,C2用涤纶电容,L1用成品的220uH工字电感(体积很大)
经过20分钟带300W灯泡的试机,散热片几乎没有升温,关断电感略微升温,前级电感发热,变压器无升温
希望大家喜欢~
看过好多遍了,还是不清楚变压器的绕法,是不是和普通的推挽一样,开了间隙。为什么是3.5T+3.5T,难道是为了增加漏感吗?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再战300W灯泡,修了修ATX,输出电流大点了,所以这机更显生猛了
这是试机视频~随后电源不给力......
尺寸:136mm x 76mm
特性:ZVS谐振电容的位置留的很大,可以装上不同类型的电磁炉谐振电容(如果脚距不一致的话请自行打孔)
&&&&&&&&ZVS功率管的位置留的是大管的(TO247封装),这样发烧玩家可以选装IRFP2907等牛管,本人推荐装IRF3205
&&&&&&&&电容的位置留得大,可以装400V68uF-450V150uF的电容
&&&& 后级的SCR的位置留的大,可以上BTW69等牛硅,本人推荐TYN1225(牛硅一般不需要上鱼机)
要收藏一下
这几天怎么回复不了参赛帖!!!!!!今天早上又上不了电源网!!!!!现在能上就来顶!
小翠老师用的是什么软件能打开您这文件?????
好像是网有问题
Multisim11的附带软件
顺便把DFX格式的也传上来了~
楼主,这个电路场管并多几只怎样加?
实在不好意思,您问到了我最不想回答的问题,这个电路巨迥的缺点是不能并管,并管不起震,我试过很多次了,目前原因不明,我猜测是导通电压的差异或者是结电容的差异导致的........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法是用单个IRFP2907.......
楼主这个图不错,如果24v供电的话,用4468或者2907的话,可以突破单变自激的极限了。前级部分用555不知稳定与否?用4047是否会好些呢?狂顶一下子
用牛管可以加大功率,我觉得更适合.如果上牛管可以考虑把470欧电阻改成220欧,同时把2N5401换成BD136.........图中的NE555不是震荡的发生源,只是起延时作用...........
大家谁有时间试试这种自激的最大功率,不用加后级和准闭环,直接按照最上面的那图搞,试试牛管IRFP2907等......另外如果你发现了它的极限不妨加大一下那个电感的电感量,功率可能又上去不少......
有机会试试
有可能是结电容改变了
难道是结电容太大了导致的?不是吧、
这电路能并管的,我用两对3205能正常工作的.
谢谢小翠老师
小翠老师,这个电路抗短路能力怎样?
老师排的板子非常漂亮,几时开板?我第一个报名要。
这电路短路一下没事儿,时间长了炸管,另外,由于特殊原因本人可能最近开不了板,我要开板至少也得到年底才可能........
顶起来!学习
每天来顶一顶小翠老师!
好像mos管开通损耗更大一点,关断快,损耗小,开通ZVS更有意义。
楼主的变压器是用两条铜皮反方向绕吗?
楼主说说变压器为什么开气息,气息大小有什么影响?
不开气息时初级电感很大,震荡时频率只有十几KHz,出声,空载电流大而且带负载能力不强(大负载停振),开气息可以降低初级电感,提高频率,提高带载能力...
顶。。。。。。。。。。
顶。。。。。。。。。。。。
我是来学习的。
我继续等楼主的机下水试机
下周末或者下下周末争取去试机!我还得买电瓶和网还有杆子............
你说的我都有,来我这里试吧
擦雷 我过去的钱都够买多少杆子和电瓶还有多少全新的鱼机了..............
继续等小翠老师的结果!!!!!!!!!!!!!
今天有空,特意绕了变压器,用一对牛管2907,没有装控制部分,试了一下,波形漂亮,频率42KHz,明天拿电瓶试一下,管到底热不热。希望有好结果。在此谢谢楼主。
如果用IRFP2907的话,由于结电容较大,建议将两个470欧电阻换成200欧的,最好测试下mos的G极波形,看看上升沿是否拉的过长…还有带大负载时对电感的制作有要求(电感量、材料),还有变压器一定得有气隙,不然大负载停震没商量…
带大负载时,波形严重变形,频率降低。电感是个难题。
管热不热?
继续等小翠老师的结果!!!!!!!!!!!!!
很久没有看这个贴子了。
今天看完后,感觉很可笑。
这是我看完后的几个不懂之处
1:输出接近正弦波就谐振了,效率就高了吗?
2,输入一个大电流电感要多少钱和安装空间,相对3525控制有什么优势?
3,既然短路不自停,能保证它一直不过载或短路吗?
楼主也算是高手级的,在这样一个电路上花费那么多时间,真是浪费了。明天去研究LRC,它里面也很博大精深……
1.正弦波不是重点,重点是实现了软开关(ZVS),效率自然高
2.那个电感确实是个问题,工艺和成本,大机的电感会非常大,所以这电路做小机合适,3525用在鱼机上有点浪费(我太抠门了)
3.过载不停震,但是效率急剧降低,短路停振但是输入电流不是巨大的
3525推挽的次级串电容软开关也不错,有时间我研究下.........
推挽的次级串电容软开关电路是不错 关注
有一段时间没来这里了,原来这个也可以拿来参赛啊......我的可比你这个先进的多了......我是不是也来赛一把!
你在科创上卖了多久神秘了
正好你参赛 把电路图发上来,让大家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精密调压zvs
NO NO NO开个玩笑! 还不是时候!我不急于一时。你们都是专业的,我只是业余玩玩,用它来消磨一下时光。
你说我在咱们KC那边想讨论一下市电ZVS的应用,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讨论,只想和我讨论原理......愁死我了。
大家对原理比对应用敢兴趣多了........
大家喜欢讨论原理是在分析电路的可行性,假设一个电路不可行谈何应用?大家把原理闹明白后自然会开始讨论应用的…
可行才能成功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先意淫一下,再动手干......
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会做出个实物来,到时再讨论。要不现在可能都在质疑吧。
&最近几天又把鱼机拿出来玩了玩,把后级换成了BT33+变压器触),并加入了混频,主频30-130Hz副频4-20Hz
这是新设计的BT33+三极管多谐振荡器+触发变压器+SCR单硅后级的电路图:
电路很简单,都是基本电路的组合,没啥新的设计,但参数精确而且稳定!
由于手上木有洞洞板了,直接用元件在电位器上搭焊了
这是我采用的触发变压器,那个二极管无视掉.......
这变压器是从废电视机板上拆下来的,上面有三个绕组(而且线很细,排除是EMI滤波电感),两个串联当初级,初级电感接近3mH,次级1.46mH,这是触发变压器空载的输出波形:
实验装置:灯泡150W
低压(全桥整流,电压380V)+最低频效果
低压+最高频效果
高压(倍压整流,760V)+最低频效果
高压+最高频效果:
ZVS需要能过大电流的输入电感,之前那破电感不给力.前天晚上经过仿真和实际测量发现电感流过的是高频电流,电流呈正弦性变化,因此需要考虑高频电流的趋附效应,我一怒之下用1.3米的15根0.41mm漆包线在25mm外径的铁铝硅磁环上绕了26匝,电感有100多uH,换上之后这个电感毛热不发,哈哈
最后用那150W灯泡测试时,当高压档的频率开到70Hz左右时那灯泡烧了....呃呃呃,这机太威武了
遂用300W卤素灯测试之
经过长时间的高电压高频持续工作,除了关断电感略热之外,其它元件没有明显发热现象.......
最后发点JJ靓照:
给老弟来支持一下,你的闲时间可真多啊...
最近在学校里发生很多狗血的事儿,郁闷
回家之后净搞机了
相当不错。。。高效率的。。。
高手。学习了
楼主NB ~~~楼主WU ~~~~楼主SM
好 很好 非常好 一定非常好 一定绝对非常好 但楼主NB ~~~楼主WU ~~~~楼主SM
想看看楼主新绕的电感
电感已经装到JJ里了,只能这么看了
我就喜欢楼主说的场管没温度
实际上整个前级都没什么温度哦~现在的唯一缺点就是后级关断电感太烫,连续开机20分钟后不能摸
仿制了,不知是哪里的毛病,不接限压电路还可以,接上限压电路就烧一边开关管,楼主帮指点指点啊!
1.不接限压电路带下负载,看看场管发热情况,如果单边热说明管子差异过大(一般不可能)
2.把控制功率电路工作的三极管的基极直接通过1k电阻接地,看看工作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说明控制三极管是坏的
3.一定要加文中的电子滤波电路,不加死555炸三极管炸场管
4.如果没加电子滤波电路你的555可能已经挂了
5.注意电路别焊错
6.变压器别忘了留气息
7.输入电感要做好,电感量要足
8.没了..............祝你成功.............
关注,高效率代表电池可以耐久一点,电0鱼其实是个过程。
谢谢楼主热心解答,我再试试
现在是不接限压和电子滤波,电源直接470电阻接G极,能工作,散热器有温升,接上限压和电子滤波就烧场馆
是空载有温升么?如果有就绝对不正常!
空载没温升,是带150灯泡(未整流滤波,变压器直接输出带灯)
如果不是爆烫或者单边发热就没事儿,场管的导通内阻不可避免地发热
还有这变输出电压有350V,带220V150W灯泡绝对不止150W
另外你用啥谐振电容?就是并联在变压器初级上那个.......
应该有2、3百瓦吧
谐振电容是特地从淘宝上买的电磁炉电容,耐压800伏的0.22、0.27、0.33的
功率管是IRFP3207
如果带载功率真的有200W以上的话稍微i发热也是允许的
你的功率管IRFB3207,看了下PDF,这管子参数可以,能搞这电路,感觉做好了带载200W功率管裸奔1分钟应该不成问题,加小散热片应该就可以了
还是推荐IRF3205,这管子最适合12V中功率逆变了
灯泡应该爆白了
灯泡确实很白,都有点不敢看了
用万用表20A的量程显示超了,不到一分钟,几十秒吧,表笔线热乎乎软塌塌的
去了电流表,功率还会大,呵呵,表笔那么细过不了大电流
**此帖已被管理员删除**
100uH 30A的电感有么
样子不好看。。。
呵,不知性能怎么样???
我的做工确实不咋样,但是性能刚刚的
那不错。。。。哈。。。
对了,能不能帮我测试下这电路只用一对IRF3205的最大功率?
因为我没电瓶,只有一个破ATX,12V输出22A就保护了,所以前级带100W灯泡很容易把ATX弄保护了,所以测不出最大功率,带150W灯和300W灯都是直接保护........加了后级才能带300W灯,但是高压档频率上去照样保护.......
提示:用高压包的U型磁芯做这个电路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请教楼主:此电路中,选用EC35磁芯,初级电压12V,要后级输出350V,变压器初次级匝数如何确定?初级4T+4T,次级100T行吗?
EC35磁芯初级4+4没问题
次级增加到117匝,大概输出350V
可以用电动车上的电瓶
那就没办法了
有没有人& 对正弦波的无鳞鱼机& 感兴趣的&
如果用这个电路& 变压器为大铁心
只是频率20HZ多& 效率或许低了不少
试验过没有?
频率这么低,带负载极可能停振..............
晶体管铃流发生器是将直流电压24V变换为60~90V的交电铃流电压,用来供给通讯设备的振铃之用,如载波机、高频终端机、有线电话等。
1.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直流24V±10%;
(2)额定输出:60~90V之间交流;
(3)频率:20Hz±5Hz;
(4)工作条件:温度为 5℃~ 40℃,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可以24小时连续使用。
2.元器件选择
电容Cl、C2选1000μ/50V,C3选200μ/50V,C4为10μ/150V。电阻Rl为200Ω、1/2W,R2为1kΩ、lW,R3为3.6kΩ、2W,R4为5.1kΩ、lW,R5为20kΩ、1W,以上均为金属膜电阻。电位器RP为33Ω、lW。稳压二极管VDl为2CW75,VD2为2CW73。二极管VD3、VD4为2CPl3。三极管VTl为3AD638,VT2、VT3为3AD30C。信号灯HL用XDX-24V、0.5A,氖灯采用NH0-4C(60V、lmA)。电源开关SA为KN3-3(双刀双掷开关)。保险FU为BGXP-1型2A熔管。变压器T采用硅钢片材料,铁芯截面积38×45mm2。Nl、N4为Φ0.25mm高强度漆包线绕制39匝,N2、N3用Φ0.49mm高强度漆包线绕制l89匝,均双线并绕。N5线径Φ0.35mm高强度漆包线绕制840匝。
好特殊的应用。。。
功率能有多大?
不错的电路
我乱才的啊!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老”的电路了......(光看看那稳压电路就觉得...“老”,而且功率也大不到那去...)
光看电路图的画风就很老了
电话交换机上用的
新画的PCB,增加了输入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短路,混频4个功能.........
上面那个单硅后级的图&&&&&&
关断电感200uH&& 关断电容4.7uF&& 能行么?
终于找到个用电感量标识的图&&& 大家都用多少匝来说关断电感& 弄的我很是迷茫
有说60匝 80匝& 我绕了个& 连100uH都不到&& 郁闷
关断电感200uH&& 关断电容4.7uF&& 能行的
我的机地方小,于是就用了工字电感,线粗的,发热大点,但是没办法
到现在一共看到了2个有说电感量的方案
一个是用的0.5mH左右电感 电容2.2uF
一个是你这个220uH电感&& 电容4.7uF
我这个汗啊......
据说电感和电容的匹配很影响电鱼效果,我这个不懂了,我能让SCR关断就行..........况且手上只有这些元件了........
再给你加一个方案
电感250uh左右(简易表测量)
好贴 学习了
我按照你上的图做个一个,现在出现点问题,现在单硅后级没有接,空载电流巨大,MOS管暴热,场效应管用的是120N60& D1 ,D2 用的是18V稳压&& D3,D4用的是RU2 D9用的也是18V稳压,R11用的是250K C4是47UF,变压器初级3.5+3.5匝 用0.72线8+8 次级是0.52线95匝48+47,采用夹心绕发,板上12V电源接的电容实际没有上,电感是用0.52线12根在外径27MM的环上饶大约25匝左右,(就是电脑电源里面的黄白环)
现在就是J1开关不开都有电流,师傅帮忙弄下!!!!
看了下波形,没有相机不能上图了,
波形大概是这样的:
原因很简单,输入电感用黄白环,电感太小,看你的波形就知道.黄白环得绕很多匝,上百了,还是用铁铝硅磁环,外径2.5cm的铁铝硅绕25匝正好用
另外变压器留气息,这个图里变压器不用采用夹心绕法,漏感在这图里不产生尖峰,反而还能在后级短路时保护功率管
感谢你的耐心解答,明白了,回头再试试··························
现在手上没有铁硅铝环
能不能用铁氧体环代替,如果能,应该怎么绕
铁氧体磁环不行的,试过了,大电流饱和没商量
铁氧体磁心加气息倒可以试一下
&这种GU变压器行吗?变压器中柱加纸垫,大约得绕多少匝
这货我见都没见过............
我觉得绕10匝再加气息调到100uH应该可以
谢谢,我去试试·················
这种磁芯以前用的很多的
尤其是在一些军用设备中,屏蔽性能很好
我收集了不少呢,全新的磁芯和绕好的变压器都有,都是好多年前在部队旁边的收购站淘的
&这个做变压器也不错
做变压器倒是可以,不过就是引线不好弄。
以前绕过2个,初级并联次级串联,在12V+B& 输出300W左右
有一块旧板子上有四个这样的变压器。过几天找出来拆开来看看
这个电感纵横制交换机和载波机上用的多
这种非常不错。。。。都没见过。。。。
老式飞机设备上有这种磁性材料。
最新的更新:
这次修改连NE555都省了,因为IC在这里不稳定
真正做到无IC设计 已经在原来基础上试验 和原来工作情况一样~更简单~
同时后级的电压取样方式稍微改了下,不是电容中点取压了
这个电路和上面未改进的比哪个效率更高一点呢?
一模一样 只是控制电路不同而已
向大师学习
照你那个准闭环做了个没成功
启动慢 电压一点点升上去&& 带载还打嗝
不是吧 我做的电压秒升到设定
带载打嗝和空载上升慢的原因是设定电压太低了
恩恩&& 那我调调看
这女人很厉害!
俺人不是女的 网名是女的
不管是男是女 拜你为师!师傅········
这个图还没做过呢&
来请教点问题
&&&&&& 1.绿圈儿里的电压是怎么回事?? 难道在10—40V任意输入高压输出都是恒定的?
&&&&&& 2.红圈儿里的电阻必须用2W的?? 发热量是很大的么?
&&&&&& 3.那个谐振电感具体什么作用啊?小点儿行么?
这点弄清楚了就做做看..&最后一个事儿& 这货真的无视漏感??
并管的图来了,手机不能顶贴,抱歉,本来想用手机发贴来讨论,结果不能发图,所以前来请楼主帮忙搭个电路看看波形怎么样。还是那个图,就加了两个三极管,不知道会不会产生新的谐波,没示波器,在维修店不方便拿回去用,我直接并了三对不同的管,没发现什么问题,手机画的,将就看了,&先上图
最近木有管子了,只有1对IRFP2601对IRF3205
剩下的IRFP460和IRF830还有IRG4PC50U好多,但是这些高压管做ZVS不合适
崇拜高手,哎!管我有很多只是动手能力差浪费。
看完全贴,其实这就是自激串联谐振电路,变压器开气息 是为了让整个电路有漏感,好向谐振电容充电然后反向振荡,如果没有此漏感耦合系数高的话,电感储存的电量会完全传送到后级,不能振荡,振荡电容应该大一点 电感应该小点为好(电容大,变压器漏感就应该小一点)要不振荡电量会空耗
您多加了个二极管和电容 我去了
我帮您整理了下
谢谢花时间帮我整理& 只是您化反了&& R3和D3应该接Q2的D级& R4和D4应该接Q1的D级&& 我加的那个二级管和电容只是为了给驱动虑波& 没示波器也不知道能不能虑&& 现在这个电路启振不再受到并管的因素& 取决于两颗三极管谁先导通&& 期待翠姐的波形
貌似真的反了
你真的确认这个可以用?! 我试了试,有个大问题!
两个三极管必须晚于主功率电路的供电!
在我重画的图中,J1在接12V电池时必须断开否则不起震 电流要多大有多大 接上电池后即使断开J1电路仍然工作,这是如果接上J1没有任何问题
J1闭合前的一个管子的G波和D波(同我之前的ZVS鱼机波形):
J1闭合后的波形(大有改善):
可以看出来G极驱动的波形更加接近方波了,但是还是不完美
D极的正弦波后面的台阶消失了
J1闭合后负载100W灯泡明显亮了点
电路正常工作时 测试100W灯泡 功率管用IRF3205 闭合J1 长时间裸奔未见剧烈发热元件
最后一个问题 这电路空载的时候有时候不能起震
不好意思,没烧管吧 ,呵呵!&没有考虑过开关的问题。现在住的地方没电,并了3对用来点灯,没用开关,没发现不起振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个电路有了J1以后,12V会通过变压器.电阻.三极管加到场管G级。
纯属虚构了一个图,没试验,不知道能不能解决问题,很少有时间找到能连网的电脑来回帖,谢了!
刚看到你的图时候太激动了 直接焊了一个 用IRFP3206
结果上电即爆。。。。。
那么快,吥好意思啊!!!
没事儿~就是12块钱的管子嘛
换来了经验 发现了问题 值~
今天按照下图做,成功了
相关波形:
另外找时间试试这张图,它如果成功可以将MOS的残留电压降到最低!
好久没有来电源网了,今天来看看还挺热闹,支持楼主一下!
因为MOS管有开通电压,3V左右,所以还是导致不能零电压导通,我测试了一下谐振电容的电流好大的,很多能量都是在谐振腔里边消耗了,如果使用运放检测过零点是不是可以完美ZVS啊,貌似电磁率都是那样的电路,不过电磁炉是一个驱动
用运放等IC又需要考虑起震等问题了 太麻烦而且不耐操
而且用IC尤其是专用IC违背了我的初衷
你有测试过振电容电流么?我测试时的结果是谐振电容越大,电流越大,带负载就越强,可是谐振电容太大损耗太大啊。。105P的时候,谐振电流都有10A左右,在20W负载的时候
用0.27uF就可以了啊
加后级试试
学习了,看贴要回的
呵呵,我有个疑问,这个电路到底是正激还是反激,从什么地方判断,一开始我也是以为是推挽正激,但是人家电路上写的很清楚是flyback,就是反激的意思
FLVBACK这里指的是高压包
ZVS是正激的
个个都是高手,学习中,
专业生产各种高频、低频、单相、三相电源变压器;
工字电感、电磁线圈、接触器吸合线圈。产品有:
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开关电源变压器、
机床控制变压器、行灯变压器、隔离变压器、
电抗器、UPS系列变压器、充电式电源变压器、
电源滤波器和电路板直焊式电源变压器及各特种变压器等。
& 联系人:易生
联系电话:
&&& 传真:
& 工作QQ:
&&& 欢迎来电来信恰谈
湖南衡阳市宏业电子有限公司
是批量还是能少量打样?
能不能做高频高压变压器?
今天上班试了一下电路 为什么效率只有70%左右、、、不知何故 LZ出那么大功率时 测效率了么?
我做出来的150W效率有90%左右,可是还有问题啊。。
什么问题? 分享下
输入电感和谐振电容的选型很重要
好久没来电源网了,今晚长时间慢慢看完楼主的贴,获益良多,再顶楼主。。。。。。。。
谁来试试这个电路图 如果成功的话那所有其他的自激机都可以入土了
变压器参数 初级还是3.5 3.5??&明天我试试
变压器还是3.5+3.5
这张图是主要改进并管和带载能力的 如果可以并管那神马功率等级是自激都能制造出来
3.5+3.5有很么用意么。还有就是我觉得这个电路大部分能量都在谐振腔里边传输不到次级啊。之前一些LLC的论文有写啊,因为之前并没有LLC只是LC谐振,后来发现能量不能传到次级,所以才使用了LLC;在LLC之前;还出现过LC,LCC;左后才有了LLC
3.5+3.5是我的参数,其实2+2到5+5都可以的啊
这个电路里谐振电容的电流比较大,比输入的还大
哎呀,你终于发现了啊。我使用1uf的电容,电容引脚直接都冒烟了。探棒测试了一下,输入电流3A的时候,电容的电流都有14A的峰值电流。损耗好大啊、。
&&&&&& 我觉得目前的电路只是LC谐振,电路也基本上在ZVS状态;不过这并不代表,能量被有效的传到了次级?
不要用3.5,& 改4吧.&&&&& 半匝会引起磁路不正常.&& 你一想就会明白.
也有可能 但是我的3.5+3.5很好
你改成3+3吧
不要半匝应该会更好!&& 你不妨试试.
这个半匝在总匝数中占比不算小, 电流也不算小,危害就绝不会小!& 会引起严重偏磁和饱和,
也许改了半匝,气隙都能小点,& 3+3应该也够了.
············
咱不用这大功率,但想要高效率,就想借鉴了用三极管试试10瓦左右的.&&&&&
请教一句,& 这个电路,主要是在自激推挽的基础上加串电感和加并电容,是吗 ?
这个电路的任何设计思路都和其他的三极管或者场管的自激完全不一样
那些电路是靠磁饱和换向的 这个是靠谐振过零自动换向的
老外这图是有古怪.&&&&&
两只交叉两极管的方向居然是反的(与常规自激相比).&& 那么这个电路就是初始是两管都导通(如果这两只二极管都不存在),全靠电感的存在而不形成短路.&& 然后再比赛谁先关断......&& 那么这电感还不宜太小.&&& && 电感不太小了,功率就有望小点......&&& 还得再仔细想想.
咱要改三极管的,还得先理论上蒙对了,才好下手搭电路.
上电的时候两管同时开始进入导通状态,取决于那个先导通,先导通那个迫使另一个关闭,于是产生振荡
场管机比三极管机的效率高很多
我是说撤去反馈环节,& 该电路是导通.&&&&&&&&&& 而大多其他电路,撤去反馈,会是截止.
············
用三极管的效率不会差别太大.&& 驱动和压降两方面的开支是可以把握和可以扣除的.&&&& 想体验的就是未知部分.&& 三极管耐折腾.&&&&&&&& 功率小的实验也不费力.&另件也随手找得到.&&&& 主要是先领会精神.&&&& 待吃透本质后,就可以随便变戏法了.
那就鼓励试下三极管
不过这个图不能直接用 需要改些
没事,&& 咱现在对这东东的概念己经相当清晰了.& 谢谢!
你及时引来了这个图.&& 功德无量& !
三极管搭好了.& 极简单,&&&& 电源是3.7V锂电, 谐振环由变压器和电容构成.& 两只三极管接法和场管一样, 基极上各串一只1k电阻,都接锂电正极. 给b极提供导通条件.& 两个基极上再各接一只肖特基二极管,交叉互接另一管的C极,为关断创造条件..&&&&&&& 变压器中点串一只电感.&& 共计才9只另件.
怎么看都象直流日光灯推挽自激电路,&& 但开关控制不一样.& 灯电路的基极另有反馈绕组,拆除电容也能起振.&&& 现在这电路就完全靠电容换向了,拆了电容就无法起振了.&零电压应该也就出自这里.&&& &&&
我试过有的时候拆除电容也可以起震 但是发热巨大 频率巨高
可能是分布电容的效果,& 而现在的场管开通电压较低, 就很灵敏.
我总感觉这个zvs电路很像royer电路把驱动线圈和初级线圈合并了的变形
就是这么回事.&&& 只是工作点被移动了.&&&&& 还被定死了.&&
所以,并不是非得现在这样做.&&&&&&& 可以设法更加灵活和低成本.&&&& 咱现在己经开始考虑变通了.&&& 这儿的电容要求太高,电感体积太大.&&&&& 而得到的只是零电压开关.& && 我们需要思考:& 能够放低对电容的要求,& 再省去电感.&&& 也获得零电关开关吗?
电感和电容有没有什么关系式?跟功率 输入电压??频率&&&&& &麻烦了
空载时,频率大约等于谐振电容和初级电感的谐振频率
带负载后频率会变化
我觉得那个电容不是谐振电容,只是吸收漏感的作用,对频率有影响但是不起决定作用
确实是谐振电容 两端电压是正弦波可以从某些方面证明这一点
如果是谐振电容,那么改变大小对频率会有很大影响,你试试换不同的电容,看看频率是否成比例的改变
确实是谐振电容我用过223P到105P的电容,频率由200K变道了40K左右。
你是空载还是负载情况下测试的,如果是谐振电容,那么频率和电压应该没关系,只和LC有关,你再改一下输入电压,看下频率变化
空载和带负载频率变化不大;因为这个事并联谐振,这个不是关键啊。关键是这样的谐振效率并不是很高啊
这种简单电路有90%的效率也说得过了.& 或许优化后还能再加点.
空载或轻载时效率会低点,& 满载时Q值低,无功电流就不会太大.&&&& 用于负载稳定的用途应该可以.
呵呵,问下团长,那个电容是谐振作用还是缓冲漏感作用
咱也认为属并联谐振.&& 为降低Q值,需要减小变压器电感,加大电容(多只优质电容并联,这是电路中最最核心器件了,须重点保护).
这就是加气息的原因了 可以减小电感
另外上面我说过需要采用电磁炉的谐振电容
用什么东西不是关键啊,关键是并联谐振有个死穴,就是很多能量都在谐振腔循环,并不能有效传输到次级,虽然是ZVS,但是效率并不是很高,原因就在那里。
理论上是有这么个理.&&&&&
&但实际上,可以换一种形式量化了再去评估.&&&& 就是无功电流引起的损耗必定会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 只要能设法让电容不发热,& 变压器更不易因之发热.&&&&&& 实际上就不会有多大损耗了.&&&& (为确保电容的正常寿命,&也首先必须不能使其发热,如果因此而导致电容成本过高而否决该方案.& 才会是并联谐振不适宜的理由).&&&&&&&&&& 1W的热量,不少人己经可以凭经验大致的作出判断了.&&&&&
这里面两个元件都是无功元件,电流在内部循环,大部分应该还不是产生热量了吧,如果不是都产生了热量,应该不会影响效率的,因为它并不占用前面的总电流!
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边做了12-150V的逆变,150W;实际测试效率为92%,效率还不错,就是谐振腔里边空载都有5A的峰值电流,满载有14A,电容引脚焊锡都会被融化。
这个谐振腔是设备的核心部件.&& 电容引脚的截面和变压器线包的截面要求,差不多是对等的.&&&&& 真正设计时,要用多只小点的电容并联.&& 才不伤电容.&&&& 环路越短越好,省一公分都好.&& 效率还可望向上.&&&&& &
楼上说的对头!
我在搭建一个试一下,使用了0.1*180初级6+6;次级50。使用100V216A的MOS两个。我再看看其他谐振方法。
刚才试了一下,串联谐振,不知道是我测试错了还是真的效率有那么高。99%,输入24V输出200V& 输出47W输入24V 2A
输入是直流,测量不会出错.&&&& 唯测电流时要从毫欧级取样电阻上读毫伏.
输出是高频交流,就要谨慎.&&& 应该先整成直流再滤波,再串取样,再挂负载&......整流损耗可毛估估了扣除,误差就不会太大.&
开关波形比之前漂亮多了,不过还是那样在MOS上并联的电容太大之后,电容很烫。效率明显下降并联两个223p空载电流90mA,并联两个474P电容之后空载电流470mA。效率下降到87%,输入电流上升到了2.24A。不过可能是我的电容问题。
要使电容真正对等电感,是不容易的,会是花本钱,花时间,&动脑筋的事.&
电感上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铜皮.&&&&&&& 电容上那点小胳膊细腿的没法比. 外面能热,里面早烫了.&&&&& 这一头能化锡,另一头更不知怎样了.& &&&& 要当心电容可能受损.& 同等条件下,如果频率无故变高,大都会是电容有失效.
这次使用了8个333p630V CBB电容,效果好多了,效率在输出130W的时候,效率有94%。
因为使用的是LP3320变压器,所以可能不是很合适。下星期换个变压器试一下
你用的哪个电路啊
效率在输出130W的时候,效率有94%。请问用的哪一个电路?是下面这个电路吗?
99%是不可能的.&&& 你先要找出原因.&&& 否则其他数据都会不可信了.
99%确实不大可能 注意测量电压电流的方法
输出我直接接在功率仪的输入端,用了一个90W的产品做负载测试的,在46W 的时候效率是那么高,可能功率仪有误差吧
我有个想法:&&
以驱动回路去迎合主回路,实施容易,成本低.&效果好.&&
主回路只要把方波略略变形到可供操作就可以.(适用于对波形要求不高的场合).
以上指导思想的大方向绝不会错.
我也想过这样 但是这样就复杂了 还得上一堆IC
你看把节能灯废板改改,& 换电感为变压器.&&&&&& 用好那个磁环.&& 副边,上下加电压移动.&& 左右用电容影响.&& 有可能吗?
帮讲讲,这个电路相比royer电路有哪些优点呢
我正在考虑把royer电路调试成零压开关.&&&&&
无需限流的就把电感省去.&&
电容也不想用那么大.& 能吸收漏感,能略略改变波形就够了.
咱的目的,只是要低成本的实现零压开关.&& 要求管子不热,电路高效.
我在看电源拓扑的时候也发现,含有电容谐振的这些电路理论上不错,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个电容的寿命常常成为电源的一个短板,毕竟电容的成本和寿命上都比不上电感
是的,我过去曾把质量不错的,电源上用的600V的CBB电容,给徒弟代替油浸电容用在吊扇上. 没2个月就坏掉了.&& 这还是50Hz.&&&&& 具体没找原因了.&&& 反正谐振电容换了向的在充放电,要求极高.&
所以,我就在想离谐振远点,或频率高点,&& 只要把波形变形到可操作就够了.&&& 咱再设法把驱动回路上下左右的移动,来凑合主回路,找到零电压.&&
不过,这个电路中,磁芯要换向,可能不适合高频.&&&&&&
电磁炉的那个谐振电容我倒没有见几个坏的;电视里边1200V的那个行回扫电容也没有见坏的啊。。
损坏原因不明
行电容损坏率相对不算低.&&&& 咱过去修过电视机的.&& 需要有备件.
电磁炉不大用,& 还没经验.&&& 不过应该相信专用的.&&&& 降额使用,可靠性会高.
对CBB影响不好,& 还不止那一次.&&&&& 里面镀层太单薄了,一不小心就气化, 容量变小.& 总让人不放心.
不算高吧,哪个是逆程电容,又不发热,容量大小会影响行输出电压,,
我的LLC都是用CBB电容PK值有150V左右电流峰值1.5A。暂时还没有见坏的,不知道量产怎么样
0.01的,& 1千多伏.& 仅仅我自家的电视机,历史上逆程电容就坏过2次.&
电容不能有发热,发热就完了.
CBB不能过大电流的
所以咱也只好希望你说的电磁炉电容了.&&& 再故意降额使用,留好余量,应该长期不会有问题.
电磁炉电容本身就是用来谐振的 如果有IGBT突波吸收电容或者专用谐振电容就爽了
认真的想过,看来很难躲开电容了.&&
就只好在可能的条件下,& 频率用高点,电容用小点,& 一定要电磁炉专用的,设计上还要再放足余量.
咱对这个电路还是寄予厚望的.
电磁炉的电容也太大了吧?还要用多个并联才好,那么容量就更大了。
今天又实践了一下电路,&&&& 有如下定性体会.电容还是越大越好.&& 电容越大Q值越低,电容上的负担反而越轻,&& 输出却越大.&& 带载波形越好看, (空载最完美).
鉴于电磁炉谐振电容是1200V级别,&& 现在只用在12V设备上.&&& 想必会有相当大的充放电余量.&&&&& 0.3微法的淘宝拆机价仅0.8元/只.&&&& 值得买些玩玩.&&&&& 再多并几只更能再拆线圈......这线圈好少啊!&&&&&& 当然少好!
就是还没确认这电容在原电路中是并还是串.& &&&&&& 想想,串的要求会低些.& 就不会太优秀.
这个电路用一个MOS不行吗?
只想用一只主开关的,&&& 典型拓扑是反激加软开关,& 输出交流.&&&
boost加软开关加同步整流输出直流.
不过都逃不过辅助开关啊.
原来谐振的时候 &悬起来了,
咱才看到有投票的,赶紧去投一票,被告知己结束.
不不含电容的拓扑中,比较看好的有两个拓扑,一个是双管正激,一个是推挽,推挽其他方面还可以,缺点就是开关管耐压要求比较高,至少要2倍电源电压,这个zvs要求更高,要3.41倍电源电压,电流也由于谐振要超出输入电流,如果推挽能把耐压降低一下就更好了
试了一下后.
这个zvs的谐振腔就好象一只电子大飞轮.&&可以独立于输入和输出.
电容越大Q值越低,谐振电压就越低.& 越稳定.&& 负载能力越强.&&
好象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有望短暂隔离输入和输出.
············
双正激也是值得试试的.&& 就是嫌另件多了点.
············
从电路图看,串联谐振的电流可能会小点.
推挽怎么串联谐振呢?
咱现在只知道boost可以有串联谐振.&&& 其他还没学.
全桥也可以串联谐振 这个我玩过 推动高压包拉电弧特别爽
有没有被电过啊
做的时候被市电测的高压电容电过
如果被输出电一下就爽爆了
之前的时候被220V升压到3000V的电老鼠的东西电到过,直接一下子手指都有一个小洞,眼前一黑,退了好几步,好想看阎王了,呵呵。
后来修电视的时候被高压包存的电电到过,电容里边的电都好厉害啊。
你的这个拉弧能拉到多远的4cm么,要是那样基本上有30KV了啊。你要是在后面加一个30KV 0.002uF的电容,就更厉害了啊,和电警棒一个效果
特斯拉线圈是怎么回事的,和这个一样么?
顺便问一下 双管正激能不能自举驱动?
咱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主题的概念提升一下.&&& ------最简单高效的正弦波逆变器
简单是另件少,& 简化到最基本,才几只另件.&& 但基本功能完美.&& 再要处延,也尽有通道和空间.&& 高效是零压开关.& 几只另件己经实现.
有必要把谐振腔独立出来,作为核心------电力电子飞轮&.&&&&&&&&&&& 该“飞轮”由三只另件构成.& 除并联的电感电容外,还有一只串联电感.&&& 这只串联电感并不需要多大感量.不难处理.&&&&& 并联的电感,由于面对的是纯正弦波,加之并在电容上,感量要求更低,与理论值偏差不大.&&&&&&&&&&&&& 唯一要重视的是电容!& 不但要质优,并且要量足!&& 但有电磁炉的电容支持,也就不成问题了.&&& 电容越大,谐振电压越低,调试简单,电路稳定,波形完美 !&
驱动电路.& 既然面对的是“飞轮”, 驱动就宜小不宜大(太大了会多不必要的意外).&&& &但可以小,小到仅仅维持空转,照样正常稳定.&&&&& 对电路还不熟悉时,先以小功率驱动大飞轮,维持空载或带动小负荷,就不会有意外.&初步调试后,再逐步加大输入和输出的功率.&&&&&&&& 当波形变坏时,就是输出过重或驱动不足.&&&& 空载时波形最完美.&
但我们必然要把输入功率,飞轮容量,输出功率,这三者协调起来.&&&& 这方面楼主己经做了输入控制电路.本质上是控制输入的导通角.&&&&&& 这部分我们也可以独立开来看.&也还可以按需添加更多的功能.
谁还能找到更简单,但又基本完美的正弦波逆变器吗?&&&& 除电容要求高外,还有其他难处吗?&&&&&&&&&
楼主分析的相当透彻啊 这个输出的是高频正弦波 没用
这个电路对电容和输入电感的要求很高 这可能限制了最大功率
另外我设想过一种全桥串联谐振的方案 由于是全桥 所以只能应用到48V以上的逆变系统上
高频正弦波也是有用的!
我认为只要电容质量可靠,成本能承受,体积不嫌大.&& 其余就统统是利好了.
谐振腔内虽然是很大的无功电流.& 但是不涉及其他,只要电容能承受就0K.&&&&&& 有功躲在无功的缓冲圈内,可以运行得更稳定,更安全.&
应该也可以全波整流输出.& 不会破坏状态,(我会抓紧实验),就可以是高效DC-DC了.
············
我也己经确认,点灯的royer电路,也己经是zvs了.& 和这个原理其实一样.&
我也一直觉得royer和这个zvs原理差不多,只是这个zvs把royer的一个反馈绕组和初级合并了
是的, 那是因为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电压低.&& 独立出一个绕组更合理.
本主题的电路,现在是工作在12V,还可以共用绕组.&& 如果工作电压提高,线圈也得独立才合理.
············
今天我就要做以下实验.
&1把谐振电压限制在尽量低的幅度上.&尽量降低对开关管的反压要求.
2& 把反馈线圈独立出来.&&& 以便于适应其他更他高的电压.
3& 试试在这个无功系统中,有功输出最多能占几成.&
在变压器反馈的振荡结构中,有的是反馈绕组绕在主变压器上,有的是独立出来比如用驱动磁环,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用驱动磁环一般是靠磁环饱和来实现翻转的,反馈绕组在主变压器上的这种,一般为了减少损耗不是靠主变压器饱和来实现翻转的,是靠其他电路辅助来实现翻转
是的,磁环是电流型,&& 不适合这里.
要靠谐振反转的,只能是绕在主变上的电压绕组.& 概念清晰 !&
你可能是看过我的294帖,& 好意提醒我.&&& 谢谢啦 !&& :&& )
传统的royer电路是靠磁芯饱和来实现翻转的,楼主的这个zvs电路图有个很奇妙的地方,电路是靠下拉方式来工作的,当感应电压低于电源电压0.7v的时候就开始翻转了,因此不用等到磁芯饱和(感应电压等于0)的时候翻转,这样的磁芯不用工作在磁饱和状态,相应的损耗会少,开关管也不用承受磁饱和造成的尖峰
传统的royer电路己经是ZVS了,& 咱前几天才谨慎确认.&& 也许多年前的发明人也不一定认为是软开关.那时还不一定有软开关的概念.&&&&&&& 很可能是碰巧了.
你看看基极上的电阻数值的大小,就能认定.&&&& 电路就是靠下拉完成反转的.
这个电路的瓶颈在于电容.&&&&&&&&& 要克服瓶颈才能有大功率 :&& )
2& 把反馈线圈独立出来.&&& 以便于适应其他更他高的电压.
这个如何做到呢?原图中是一个场管关断另一个场管做到震荡的。。。
楼主最好上个图吧
可以参考301帖的royer电路.&&& &原理一样.
另外用一条细线,在主变上穿绕和主绕组相近的匝数(更应该是根据场管开通电压而定), 相位也不变.&&
你图中两个二极管的负极,改接在这线圈两端,&效果不变.&& 调试还可以更加灵活,变通.&
············
我的理解:& 场管在这儿的作用是择机向谐振腔输送能量.&& 这个谐振腔有缺点,也有优点.
············
咱不是楼主吧:&& )&&&&&&& 咱是楼主助理.&&
这个电路在汽车电子日光灯上生产几十年了,我也早在1994年就看过(那时还是花几十元买的资料,那些年流行卖资料)。不过理论我还是去年才搞清楚,以前一直以为这个电感是用防止干扰的……
那个电感你现在搞明白了,那到底是干嘛用的呢,军长说话怎么喜欢说半截儿,呵呵
应该是电流馈电的一种,变压器饱和而电感不饱和,实现转换瞬间变压器线圈两端和开关管两端零电压作用的。
这个电感应该是为了控制翻转的时候开关管上的尖峰,这个在《开关电源设计》中有提及
谐振腔里的峰值电流很大,这个电感可能是用来提供那些电流的吧
没有这个电感电源会吃不消
94年我还是无机物呢......
做过记号便于有空时仔细看一下。
网友:&& 你的314帖我才看到,刚刚复过了.
这个电路会有用的.
并联谐振逆变比串联谐振逆变的功率要小点,但电路简洁. 调试方便.适用于功率不是太大的场合.&&&&& 会有广泛的应用.& 下图是电磁灶相关部分.&&
锅底的线圈和电容就是并联的.&&&& 该电容淘宝上拆机0.8元一只.& 实际工作电压应有近千伏.
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二只开关管并联了,单端驱动(补充能量)那个谐振腔.
我试过 电磁炉电容充到2KV多都不击穿 而且是长时间的
可以想象,这种电容的耐压余量会很大.
我过去用示波管做电视机时,把耐压160V的油浸电容当1000V用,好几年都不坏.老旧的东东余量奇大.
为么并联谐振的功率要小呢,我觉得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都可以把功率做大,只是这两种谐振对于电源盒开关管的要求不同,并联谐振LC两端的电压相同,LC之间是靠电流来进行能量交换,串联谐振LC电流相同,LC之间是靠电压进行能量交换,并联谐振电流大,串联谐振电压大
我也还没找到更好的正宗的串联谐振电路.&&& 但发现了一个变通.&
如果是DC-AC,且要求标准正弦波输出的, 就只能拼着开关管利用率不足,采用正宗的谐振逆变.
如果是DC-DC,就不必强求标准正弦波了,&& 变通的准谐振逆变, 成本低,效果好.
回楼主291帖: &&& 推挽式串联软开关的方案也有的,& 浙大有详尽的硕士论文,其中有说到:输入12V,160A,输出235V,1.8KW,效率高达93%......&&& 是DC-DC哦.&&& DC-AC肯定还要高.&&
············
托你的福,受你主题的启发,本人在并联谐振上也有突破. 已顺利通过12V-36V& 600W& DC-DC的关键瓶颈.& 非同步整流,隔离效率也已高于90%, 用于电动车12V升压,能初步合格.& 系统总效率可望94-95%,最大功率800W.&& 由于还有很多具体细节要完善, 关键点现在还不宜公开.&&&&&&&
望你在串联谐振方面,也有斩获.
楼主,215贴的图有没有做成功????
你可以去试试 成本不高 先上一对3205试试
请教小翠一个问题,看你做的ZVS说是前级都几乎没有温度,可是我做的变压器的温度却很高,输出40瓦的功率,EE42的磁芯,线包不热,磁芯很热,MOS管也不热,是什么原因呢?工作频率40KHZ,初级3.5T+3.5T,次级40T,负载是个40W的灯泡。气隙也是垫2层纸。
40W就绕组就开始热了啊 绝对不大对头
看看磁芯的材质是不是不好
不知道是否是磁芯问题,我明天换个试下,但是我觉得并联谐振的时候初级的电流很大,磁芯的磁摆幅很大,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
磁芯质量不好 只适合更低频率
很多高压包磁芯的电阻较小,不足15K,这样磁芯的涡流会很大
发热没商量
我用的EE42的磁心,测量E字2边的电阻约30K,但是仍然发热厉害,不懂哦
测表面1cm的电阻
LZ一帖里的第3、4图我看不见啊,能否在发一遍?
Elecinfo版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津B2-
天津网博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765 second(s), 3 db_queries,
0 rpc_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