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加入含Fe2+的将d溶液滴入沸水,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几滴新...

当前位置: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
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Fe3+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D.Fe2+被溴氧化成Fe3+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某晶体的溶液中没有与Fe2+发生反应显红色的离子,当加入溴水后,Fe2+一定被氧化成Fe3+,此时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原晶体是含有SCN-的盐,很明显判断出B、C、D均正确,在Br2与Fe2+反应中,Fe3+是氧化产物,Br2是氧化剂,所以Br2的氧化性应比Fe3+氧化性强。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主要考查你对&&氧化铁,单质铁,碱式碳酸铜,氧化铜&&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氧化铁单质铁碱式碳酸铜氧化铜
化学式Fe2O3,溶于盐酸,为红棕色粉末。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做催化剂,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可用作炼铁原料。(1)色态:红色粉末,俗称铁锈(铁红) (2)溶解性: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3价铁盐;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3)氧化性:高温下被CO、H2、Al、C、Si等还原 氧化铁的化学性质:
铝热反应:2Al+Fe2O3=(高温)=Al2O3+2Fe
与强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与还原性酸(HI)反应:Fe2O3+6H++2I-==2Fe2++3H2O+I2铁的氧化物: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的原子序数26,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硬度较小,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可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2、+3价两种价态 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的性质:
物理性质:铁是黑色金属,具有铁磁性
铁的化学性质:&①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 、过量稀HNO3)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如: 注:铁常温下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钝化,但加热可以反应,且被氧化成Fe3+ ②与弱氧化剂反应(如S、 I2 、H+ 、Cu2+)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如: ③铁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FeO·Fe2O3)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铁少量时:
铁过量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两式可通过2Fe3++Fe==3Fe2+联系起来。注意:
铁元素性质活泼,自然界中的铁元素几乎都是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在陨石中存在游离态的铁元素。
过量的铁与氯气反应,不会生成FeCl2,因为铁还原三价铁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会生成H2。化学性质:
铁元素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铁三角关系:
碱式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又称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锈,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碱式碳酸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一种草绿色的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有毒,是铜锈(铜绿)的主要成分,俗称孔雀石。 (2)化学性质:Cu2(OH)2CO3可溶于酸、热水中,加热到220℃时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u2(OH)2CO32CuO+CO2↑+H2O↑,溶于酸生成相应的铜盐,也可溶于氰化物、铵盐而形成铜的配合物。碱式碳酸铜的用途:
碱式碳酸铜可用来制造信号弹、焰火、油漆颜料、杀虫剂和解毒剂,也用于电镀等方面。氧化铜:
(1)物理性质: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粉末),能溶于烯酸中,主要用于制造人造丝、陶瓷、釉、电池、杀虫剂,也用于制氢,做催化剂使用。(2)化学性质:①氧化铜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常温下能与烯酸反应:CuO+2H+Cu2++H2O&&&②氧化铜具有氧化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2+CuOCu+H2O&③氧化铜在高温下可发生分解反应:4CuO2Cu2O+O2↑(3)冶炼:一般通过加热分解Cu(OH)2的方式得到CuO,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注意: 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稀CuCl2溶液呈蓝色),其颜色可作为Cu2+的判断依据。Cu2+与碱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其溶于氨水形成蓝色溶液。氧化铜的特性:
氧化铜和氢氧化铜的性质比较:
例题: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5FeS4)、辉铜矿(Cu2S)、孔雀石(CuCO3·Cu(OH)2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Cu2S)、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改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Cu2S和Cu2O(3)、二氧化硫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等造成严重危害;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中酸和1中盐的名称硫酸、硫酸钠。(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要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大批量:以硫酸铜-硫酸溶液为电解质。电解时,粗铜(阳极)中的铜以及比铜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不如铜活泼的金属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沉积在纯铜(阴极)上。氧化铜与铜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图:
需要记住这些单质、化合物的颜色和状态,可以做为实验题的切入点。知识扩展:溶液中的Cu2+常为蓝色(浓CuCl2溶液呈绿色,稀CuCl2溶液呈蓝色),其颜色可作为Cu2+的判断依据。Cu2+与碱发生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其溶于氨水形成蓝色溶液。反应方程为:CuCl2+2NaOHCu(OH)2↓+2NaCl;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
发现相似题
与“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31266361688302112342285353001379283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
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常温下,S(AgCl)<S(AgI)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某盐NaX溶液pH>7
酸HX为弱酸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Cu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乐乐题库
&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知识点 &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习题详情
2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8.9%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
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常温下,S(AgCl)<S(AgI)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某盐NaX溶液pH>7
酸HX为弱酸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Cu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①⑤⑥④⑤③④⑥⑦③④⑤⑦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2011-东城区模拟
分析与解答
习题“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①水的密度为1g/ml,溶液质量为1040g,根据质量分数定义计算质量分数;4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浓度为1mol/L.②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③Mg(OH)2电离出来的OH-与NH4+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oH2O,从而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故Mg(OH)2能溶于NH4Cl溶液中.④、某盐NaX溶液pH>7,钠离子为强碱离子,说明X-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⑤、铁离子遇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开始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有铁离子生成.⑥、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⑦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有关,硫酸钡不溶于水,离子浓度很小.
解:①水的密度为1g/ml,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溶液质量为1040g,质量分数为40g1040g×100%=3.85%;40g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溶液浓度为1mol/L,溶液体积为1L,能使溶剂体积.故①错误;②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说明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银的物质的量多,溶解碘化银的物质的量少,即Ksp(AgCl)<Ksp(AgI).故②错误;③Mg(OH)2电离出来的OH-与NH4+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oH2O,从而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故Mg(OH)2能溶于NH4Cl溶液中,水解形成的H+的浓度很小,不是Mg(OH)2溶解的主要因素.故③错误;④某盐NaX溶液pH>7,钠离子为强碱离子,不能水解,说明X-离子发生水解,破坏水的电离平衡,HX为弱酸,故④正确;⑤铁离子遇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开始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加入氯水后有铁离子生成,则原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故⑤正确;⑥还原性铝强于铜,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进一步反应,故⑥错误;⑦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关,硫酸钡是强电解质,溶解度很小,离子浓度很小,导致溶液导电性很差,故⑦错误.故④⑤正确.故选:B.
题目综合性较大,涉及溶液浓度、盐类水解、沉淀转化、离子检验、强弱电解质、物质性质等,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中等,注意②③为易错点,②中说明相同体积的溶液中溶解的氯化银的物质的量多,溶解碘化银的物质的量少,即Ksp(AgCl)<Ksp(AgI),③中水解形成的H+的浓度很小,不是Mg(OH)2溶解的主要因素.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与“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相似的题目:
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ρ=17V+2240022.4+22.4Vω=17c1000ρω=17V17V+22400c=1000Vρ17V+22400c=1000Vρ17V+22400
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不随所取体积多少而变化的是&&&&A.溶液中HCl的质量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中H+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欲配制上述浓盐酸,需要在1L水中通入标态下&&&&L&HCl气体(保留1位小数)(4)现有1L1mol/L的稀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A.通入标况下HCl气体22.4LB.将溶液加热浓缩至0.5LC.加入5mol/L的盐酸0.6L,再稀释至2LD.加入1L&3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
取100mL&0.3mol/L和300mL&0.25mol/L的硫酸混合后加水配制成500mL溶液,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21mol/L0.42mol/L0.56mol/L0.24mol/L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C1、C2、α1、α2,pH1,pH2分别表示2种一元弱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度和溶液的pH值,如果已知pH1<pH2,且α1>α2,则C1和C2的关系&&&&
2若20克密度为d克/厘米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克Ca2+,则NO3-离子的浓度是&&&&
3把80毫升NaOH溶液加入到120毫升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值为2.如果混和前NaOH溶液和盐酸的摩尔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将标准状况下的a升氯化氢气体溶于1000克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克/毫升,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
2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
3用10亳升的0.1摩/升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之比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
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常温下,S(AgCl)<S(AgI)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某盐NaX溶液pH>7
酸HX为弱酸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Cu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给出的解释正确的是____
结论或解释
将40gNaOH溶于1L蒸馏水中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8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oL-1
向盛有1mL0.1moloL-1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o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oL-1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常温下,S(AgCl)<S(AgI)
Mg(OH)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NH4Cl溶液
NH4Cl水解显酸性,Mg(OH)2与H+发生反应
某盐NaX溶液pH>7
酸HX为弱酸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向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分别加入Al片和Cu片,前者没有明显现象,后者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还原性Al<Cu
BaSO4的水溶液导电性很差
BaSO4是弱电解质”相似的习题。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溶液沉淀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加热该溶液,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离子,一定没有____离子,可能有____离子.(2)某同学采用测wH的方法来判断滴入NaOH溶液后是否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操作是____.(3)第三步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H3↑+H2O,该步骤中预期会出现另外一个特殊的实验现象,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乐乐题库
&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知识点 & “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习题详情
87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7%
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溶液沉淀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加热该溶液,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Al3+、Ba2+、NH八+、NO3-离子,一定没有SO八2-、Ag+离子,可能有K+离子.(2)某同学采用测wH的方法来判断滴入NaOH溶液后是否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操作是取一片w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wH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溶液是否呈碱性.(3)第三步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NH八++OH-&NH3↑+H2O,该步骤中预期会出现另外一个特殊的实验现象,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八Fe(OH)2+O2+2H2O=八Fe(OH)3.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原溶液中一定存在Ba2+,则一定不存在SO42-,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NO3-;根据图象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沉淀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最后部分溶解,所以一定存在Fe2+、Al3+、NH4+,加热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铵根离子;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钾离子,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解:(f)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Cl-反应的Ag+;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为BaS八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Ba2+,则一定不存在与Ba2+反应的S八42-,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唯一的阴离子N八3-;根据图象可知,加入Na八H溶液后沉淀逐渐增加,然后沉淀的量不变,最后有部分溶解,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Al3+、NH4+,加热溶液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该气体为氨气,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NH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2+、Al3+、Ba2+、NH4+、N八3-;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S八42-、Ag+;不能确定K+是否存在,故答案为:Fe2+、Al3+、Ba2+、NH4+、N八3-;S八42-、Ag+;K+;(2)所以pH试纸检测定溶液pH的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溶液是否呈碱性,故答案为:取一片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溶液是否呈碱性;(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为氨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八H-&&△&&.3↑+H2八;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八H)2+八2+2H2八=4Fe(八H)3,故答案为:NH4++八H-&&△&&.3↑+H2八;4Fe(八H)2+八2+2H2八=4Fe(八H)3.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注意掌握某些离子的特殊性质,如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为氨气;本题中硝酸根离子的判断为易错点,注意溶液电中性的应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主要考察你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与“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相似的题目:
要证明试管中的物质可能含有NH4+,实验操作和现象正确的是&&&&加入水,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红加入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加入NaOH溶液,加热,滴入酚肽试剂,显红色加入NaOH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显蓝色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结 论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往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往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ABCD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HCl溶液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可能是&&&&只能是SO42-只能是Ag+只能是CO32-可能是SO42-或Ag+
“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sO7-、SO47-、SO37-、CO37-、C多-、I-、sO3-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③加入硝酸酸化的4gs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④加足量B4C多7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⑤加足量B4C多7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sH4)7Fe(SO4)7溶液,再滴加KSCs溶液,显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待测液中可能含有Fe2+、Fe3+、A1+、Al3+、Ba2+、Ca2+、NH&4+[br]等离子,进行如下实验(所加酸、碱、氨水、溴水都是过量的).根据实验结果:(1)判定待测液中有无Ba2+、Ca2+离子,并写出理由.答:&&&&.(2)写出沉淀D的分子式:&&&&.(3)写出从溶液D生成沉淀E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现有二、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二g+,C二2+,B二2+,Fe2+,二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oL-1的溶液,进行的下实验:①测得溶液二、C、E呈碱性,且碱性为二>E>C;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③向D溶液中滴加B二(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E溶液是&&&&,判断依据是&&&&;(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二&&&&、C&&&&、D&&&&、F&&&&.
3有一瓶澄清溶液,含有NH4+、Mg2+、Ba2+、A33+、F个3+、CO32-、NO3-、C3-、4-中的三或四种离子.取3份等体积的上述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第一份用pH试纸试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加入少量CC3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摇荡后CC34层呈紫红色.(2)第二份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得沉淀4.70g.(3)第三份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①若取(3)得到的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1.97g白色沉淀生成.②若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0.005mo3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溶液沉淀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加热该溶液,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离子,一定没有____离子,可能有____离子.(2)某同学采用测wH的方法来判断滴入NaOH溶液后是否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操作是____.(3)第三步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H3↑+H2O,该步骤中预期会出现另外一个特殊的实验现象,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已知某待测液由Ag+、Fe2+、Al3+、K+、Ba2+、NH八+、NO3-、SO八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无沉淀生成.第二步: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第三步: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在此过程中溶液沉淀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加热该溶液,可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___离子,一定没有____离子,可能有____离子.(2)某同学采用测wH的方法来判断滴入NaOH溶液后是否使溶液呈碱性,该实验操作是____.(3)第三步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NH3↑+H2O,该步骤中预期会出现另外一个特殊的实验现象,该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d溶液滴入沸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