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墨迹天气怎么样样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案
小​学​科​学​今​天​天​气​怎​么​样​教​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圈子名称: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圈子介绍:供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教师交流用,在这里我们可以进行教学研究,我们可以畅谈生活。
创建者:lygycq
创建时间: 16:00:33
成员总数:17
主题总数:33
回复总数:0
本站公告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位于县城中大街,胜利桥北,盐河西畔。学校始建于1909年,几易校名,前身为朝阳七年制学校、九年制学校、朝阳小学、灌云县实验小学。学校获得全国写字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等称号。1990年,随着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灌云县实验小学在县城西苑增地扩建,使其成为学校的低中年级校区——东校区。2014年8月,经灌云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批准为股级独立建制,更名为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学校2014年秋循环至四年级,共有25个教学班,1741名学生。45名教职工中,本科学历83%。现任校长是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连云港市优秀教育园丁、巾帼标兵,“333”工程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学校秉承百年老校的办学理念,培养适应未来的“社会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遵循“健康第一、品德至上,习惯良好、能力超强”办学目标,努力把朝阳实验小学办成人民满意学校。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教室配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光纤接入校园网络,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学校教室宽敞明亮,校园干净卫生。任课教师均为“进必考”选拔进来的较为年轻的县、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敬业爱生的她们使得学校的师资队伍装备精良,年轻有力量。
朝阳实验小学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认可。我们将不懈努力,以其古老的姿态焕发年轻的朝气,真正成为一轮冉冉升起的光华四射的新阳!
友情链接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今天天气怎么样
(浏览次数:278)
今天天气怎么样
灌云县朝阳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心天气”1.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心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及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和行为,所以本课教学立足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活动受天气影响引入关注天气的话题。而本课的主题是天气与我们。只是概要介绍天气的变化,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本课共有四个子项:一、认识到我们都要关心天气变化,以导引出本课的内容。二、交流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尝试自主设计、认识气象符号。三、介绍古今预报天气的方法。四、了解天气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教学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天气,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体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
2.了解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天气。
3.能够设计个性的表达方式(语言、符号)来记录天气。
4.了解现代和古代预报天气的不同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课件,视频,相关图片资料,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朋友在望雨兴叹的图片:“唉!昨天商量好今天去郊游的呢,这下泡汤了……”
师质疑: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说说原因(没有了解天气预报)。引出:关心天气
板书单元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对天气变化并不陌生,但要引发他们关心天气,认识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郊游就是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很典型的受天气影响明显的例子,这样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小学生关心天气吗?
2.师:雨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从哪里可以知道天气预报呢?展示学情调查部分,学生汇报。(学生:看电视,看报纸.网上查找.电话咨询等。)师:可以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还真多。
(播放录制的前一天晚上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的视频片断)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用一种方法获得连云港市今天的天气预报,并且要求同学们记下了天气预报的内容。谁来说一说?
师:对照天气预报,观察外边的天气,说一说预报准确吗?板书本节课课题(今天天气怎么样)
【设计意图】提前让学生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要求他们记下天气预报的内容,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课堂上播放前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视频片段,不但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初步感知表述天气的一般方法。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讨论交流:天气预报通常从哪些方面预报说天气?
1.(课件出示天气信息)师:仔细观察自己所记录的天气预报和老师提供的我们连云港近几天天气信息,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天气预报通常从哪些方面预报说天气?
学生小组交流填写记录单后汇报。(学生A:天气预报会预报天气情况,晴、阴、或是有雨等等,然后是风向和风力,温度等。师课件同步展示。还可以补充:现在还会预报空气质量等级、主要污染物、舒适度指数、森林火险等级等。)(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自己记录的天气预报信息和老师提供的天气信息等直观素材为第一手资料,为学生正确描述天气提供了范例。通过比较其中的相同因素得出可以用天气情况、风向风力、气温、降水量等来描述天气。
活动二:尝试设计、认识气象符号
(1)师:刚才同学们用语言交流描述了今天观察到的天气特征。除了用语言外同学们能设计更直观、更为形象、简洁明了的符号来描述或表示天气现象吗?
(2)师:现在同学们就是小小气象工作者,请独立设计(绘画)符号表示你知道的几种天气。记录在表格中。
(3)师:哪位同学把你设计的天气符号展示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的是哪一种天气现象?(晴、阴、小雨、六级风、小雪、闪电、雾)
(4)师: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形象直观富有想象的天气符号,那么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与你们设计的天气符号一样吗?
(5)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情况。这样的符号和我们自己设计的符号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象征意义,容易识、记、画。
(6)给天气预报配音
师:看着天气符号,说说该地区的天气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这门学科,这时候的他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符号意识比较薄弱,几种简单的如晴天、阴天、闪电等还可以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来表示,而风、雨、雪等就比较难了,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学时应放手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天气,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符号与新闻媒体的相同,只要具有象征意义,设计人能说出为什么这样设计,符号容易识、记、画即可。针对学生设计中的具体情况,再出示常见的天气符号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意思,并与我们自己设计的符号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象征意义,容易识、记、画。
符号设计这样的活动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发展特点。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旨在让学生知道天气符号没有规定的样式,只是能让大家通过看符号能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就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行到提高,也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活动三:了解现代气象工作者是如何工作的
师:刚才预报员三言两语就把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说出来了,显得很轻松,其实这里面凝聚着许许多多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的吗?
(1)课件展示,认识监测天气、收集气象数据的设备。
(2)交流。指导学生梳理天气预报的整个流程,突出分析资料和做出预报。
师:气象工作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定时观测和记录天气状况,分析记录的各种数据,作出预报。
(3)讲解:如今,我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居世界前列。我国先后自主研制了风云1号、2号气象卫星,并在全国建立了许多观测站,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率。
(4)播放目前掌握的卫星云图,共同分析本地区未来24小时天气的变化。
【设计意图】气象工作者的工作过程是复杂的,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远,所以本部分的教学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在观看图片,教师进行适当的解说,给学生增加一些认识。根据目前掌握的卫星云图,“共同分析本地区未来24小时天气的变化”这一活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如何做出天气预报”的一种体验。
活动四:了解古时候人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认识简单常用的天气谚语
(1)师:现在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能够准确的进行对未来一周的天气进行预报,古代没有这些先进的科学设备,他们是怎样预测天气的呢?
(2)阅读课本后交流
①从动、植物的反应来获知天气信息。
图片:同学们来看看这两个松果有什么不同?(学生A:第一个松果鳞片是闭合的,第二个松果的鳞片是张开的)是的,空气干燥时,成熟的松果的鳞片就会张开。图片:(蜻蜓低飞)教师:看到蜻蜓低飞可能和下了阵雨有关,雨后空气湿度加大,其它昆虫不能高飞,所以蜻蜓就在低空盘旋觅食。
②看云(看风.看气象.看物象)识天气。
师: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说的是天上出现钩钩云,预示着就要下雨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是说,早上有朝霞,这一天会下雨天气不好就不要出门,如果有晚霞那么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
师: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根据长期的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总结出了许多天气谚语。这些通俗易懂的谚语至今广为流传。
(3)师:还有很多动物也能预报天气。课件出示
蜘蛛结网晴,收网阴。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蚂蚁搬家,大雨要下。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4)师:天气谚语也有很多(出示谚语多媒体资料)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5)师:当我们要掌握了一定的天气谚语,在野外,即使没有天气预报,只要细心观察天气,也能进行天气预测。古代通过观察天气现象进行天气预测在农业、预防疾病和自然灾害、军事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6)师:由此我要情不自禁地赞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什么预报天气?
【设计意图】天气谚语是我们的祖先根据长期的对云、动物、天气现象的观察所得出的经验,总结的简单的天气预报。这些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所以本部分以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后以教师的解释和补充为主,帮助学生理解天气谚语的意思,以间接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活动五: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师:虽然现代与古代预测天气的方法不同,但是人们对天气情况的关心程度是一样的。课件出示图片,说说他们的活动为何受天气的影响、受到怎样的影响?
2.师:你还能说说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
3.质疑: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生产生活对天气有没有影响呢?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谁关心天气,以及思考这些活动为何受天气的影响、受到怎样的影响,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种影响,并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渗透环境作用的教育。并由“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这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的生产生活对天气有没有影响”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三、总结全课,激发课外探知的热情
师:我们一同回顾一下今天研究学习的内容。
师生互动总结:我们学会了怎样描述天气;设计并认识了更多的天气符号;了解了现代气象工作者和古代劳动人民分别是怎样预报天气的。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多地去了解天气、认识天气、科学预测天气,让天气为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设计意图】课堂的总结环节不可忽视,这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就简单地温习了新知,而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四、课外实践
1.用自己设计或学会的符号,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
2.登录气象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
五、板书设计
今天天气怎么样
【总评】总体来看,本教学设计有一下的特点:
1. 紧贴生活体验
本教学设计的环节多能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如以学生熟悉的郊游受天气影响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儿童活动受天气的影响,很自然地导入到“关心天气”这一主题;又如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学生已从父母那里获得了收看电视或上网查看天气预报的体验;再如自主设计符号来表示天气,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一般能设计出几个常见的天气符号,让他们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能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 导向主动探究
本课教学立足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首先,从分析获取的天气信息探究得出可以用什么来描述天气;通过设计个性的表达方式(语言、符号)来记录天气,体验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容易识、记、画,主动探究能表示天气的各种符号。
3. 体现适当拓展
虽然小学科学课的知识要求不高,且很多是学生的已有认知,但教学中可以在合适的环节进行适当拓展。其一、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拓展。如认识常见的气象符号,我在设计中就将其拓展为让学生先自主设计符号再引出认识符号和运用符号。其二、在不了解的知识点上拓展。如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动植物或看云看天象的长期积累而成的天气谚语部分,距离学生生活体验较远,讲解是就可以补充拓展一部分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楼主(cysxjcm)今天天气怎么样?
今天天气怎么样?
今明天(15至16日)南方降水持续,华南等局部地区有暴雨;华北至江淮及四川盆地一带多雾霾天气,同时西北部分地区有降雪。雨雪雾霾天气对春运不利,需注意做好防范。
昨天南方降雨范围依旧非常广泛,覆盖了从西南地区东部到江南华南的各个省区直辖市,同时强度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强降雨区域是本轮降水过程中最大的一天。浙江、江西、湖南中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中北部、福建大部都达到了大到暴雨量级,其中暴雨主要出现在湖南南部和广西北部,众多站点不仅日降雨量大大超过1月平均降雨量,而且还创下1月日降雨量历史纪录。
像广西的桂林、融安、河池、百色降雨量分别达到了76毫米、77毫米、68毫米、64毫米,均创下1月日降雨量新纪录。除此之外,省会级大城市中,杭州和南昌也出现了大雨,降雨量分别达到31毫米和27毫米。
预计未来几天,南方大部分地区阴雨天气仍较多。其中15日~1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过程雨量一般有30~60毫米。
中央气象台预计,15日08时至16日08时,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广西东部、广东大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广西东南部、广东东北部、福建东部的局地有暴雨(50~60毫米)。
专家表示,未来两天,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强,其中江南和华南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上述地区需加强交通疏导和管理,防范雨天对公路运输的不利影响。
另外,未来几天,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南部、湖北北部以及四川东部等地多雾或霾,对公路运输和民航机场的不利影响;公众回家返乡也要根据各地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并注意交通安全。
其他回答 (5)
心情怎么样
谁知道你那天气怎么样,都不知道你住哪,怎么告诉你
15摄氏度,小雨和微风
狂风暴雨,月黑风高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生活百科领域专家教学设计之《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材简析: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对于本单元的内容起到了引领作用。教材“从今天到哪玩”引起学生对于天气的关注和兴趣,继而展开学习其他天气知识内容。其实三年级学生说到天气一点儿也不感觉到陌生,也能够在他们的记忆力想象得到天气变化对于生活学习的影响。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经验的积累和别人的传授,因此这些是不全面的,有的还是不科学的。所以这课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入手,逐步让学生自觉关注天气现象,掌握天气变化,把天气变化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天气方面的有关知识,其次是把一些天气现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引入天气预报和气象符号等知识,让学生科学、准时、有效地了解天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最后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和古代人们掌握天气情况的手段与方法。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猜谜语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有关天气方面基本知识;
2、通过观看课件等环节让学生知道天气预报的由来,了解现代掌握天气情况的主要途径;
3、组织学生自己自由设计喜欢的天气符号,逐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
4、让学生搜集一些我们当地的天气谚语。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用气温、湿度、降水量、气压、风力、风向等来描述天气;
2、能够自己设计符号来表达天气情况,认识常见的天气符号;
3、掌握了解天气情况的常用途径和天气预报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明白天气预报制作过程和知道天气预报不是绝对准确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认识一些常见的天气符号;
2、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各种途径。
二、难点:
1、知道运用天气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
2、学会用气象符号记录当天的天气变化;
教学课时:
教学准备:
1、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背景音乐和视频,各种天气的图片。
2、出示各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和老师设计的符号。
3、介绍近代“天气预报”由来的视频。
4、各种民间天气谚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渔舟唱晚》,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关注天气。
2、在背景音乐中,和同学们一起猜一猜谜语——“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同学们猜出这是什么吗?
3、集体朗诵单元扉页的一段关于“风”的小诗“你见过它吗?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
谈话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天气现象。
4、提问:有谁能说说看,你都知道还有那些天气情况呢?
播放课件: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声音等。
5、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比如说……(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相互讨论)
6、提问:那大家来看一下,今天天气怎么样,有没有影响我们?谁来描述一下。(板书:今天天气怎么样)
(设计目的:通过大家熟悉的“天气预报”背景音乐、谜语和诗歌,启发学生回顾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探究话题——天气。)
二、认识常见天气符号,把握特征并尝试自己设计。
1、谈话:看到书中的同学在准备外出活动之前,首先要了解一下当天当地的天气情况,不然会影响到他们的活动计划的。看来掌握一些天气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我们一般是从哪里获得天气情况信息的呢?
2、提问:天气预报是从哪些方面来预报天气的?(天气、气温、风力风向、云层)。但是天气情况各种各样,变化无常,用文字写起来太麻烦,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呢?
3、课件出示常见的天气符号。(1)讲解:就像交通标志一样天气状况也可以用符号表示。(2)说明用符号表示的特点:(板书)简单、直观、方便。
4、谈话: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当一回设计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天气符号呢?(1)要求:比一比谁的设计合理、科学、简单、好认。(2)图片展示老师自己设计的符号和部分优秀学生设计的符号。
同学们设计的天气符号各有特色,想不想看看电视上的天气符号是什么样的?和自己比较比较。(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
5、我们除了用词语、符号能描述天气,还可以用动作、声音表示有些天气现象,请同学上讲台表演“寒冷、炎热、刮风、雷电等”
(设计目的:让学生设计天气符号和动作表示天气,渗透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讲解天气预报符号的目的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科学的天气知识。)
三、了解获得天气信息的各种途径。
1、谈话:刚才呀,几位同学表演很到位,下面老师来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播放天气预报由来的视频)。
2、原来天气预报只有150多年的历史,那么在古代人们是怎么了解天气情况的呢?同学们请看课本44页。
(1)从动物、植物的一些反应来获取将来的天气情况。(课件补充一些天气谚语)
(2)观测云层、风、天象等获知天气信息。(补充相关谚语作为学生的积累)
3、提问: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很快,要想获得天气信息,都有哪些途径?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引领得出结论。(板书: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上网、手机短信、打电话)
4、这些天气信息都是气象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下面我记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获得天气信息的?带领学生学习课本43页中关于天气预报制作过程的图片。
5、观看一段完整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视频,全面了解天气预报从哪些方面播报天气的。
(设计目的:课件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天气信息是怎么获取的,掌握一些基本的天气谚语。让学生经历一个天气预报的过程,学生的收获远远比获得一些天气知识更多、更重要。)
四、天气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讲述故事“西藏登山队准确测出珠穆朗玛峰高度”。(课件出示内容)
2、我们学校去年组织的首届冬季运动会,也要关注天气。
3、引领学生观察书中有关插图。
五、课外实践活动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用自己设计的符号,记录最近一周天气情况。
(设计目的:从课堂上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持续观察天气,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有效的和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
多媒体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抢劫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加以组合。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行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在其头脑中形成“为什么”的疑问,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
参考书目:
1、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小学科学教学参考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今天天气如何?_百度知道
今天天气如何?
提问者采纳
太冷了,不适合户外活动。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北京:大雾和霾黄色预警中。今夜阴有零星小雪,并有雾霾,明天白天阴有小雪,并有雾霾,零下3到0℃,驾车慢行,注意安全。市气象台17时发布 。
天气条件极不易诱发过敏,有雾,车内调节为内循环状态。 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请尽量避免在室外长时间活动。天气较凉,较易发生感冒,请适当增加衣服。体质较弱的朋友尤其应该注意防护。...
其他类似问题
今天天气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我这里是阴天,今天6℃~19℃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北京晴天 就是有风 挺冷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迹天气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