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辩证法史观的表现形式?A唯物辩证主义B唯意志主义C实用主义...

查看: 1632|回复: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三
签到天数: 177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同甘共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单项选择题21、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 )A、非决定论 B、辩证决定论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决定论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辅助形式 D、特殊形式23、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2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7、从根本上说,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 )A、继承前人创造的知识 B、继承他人创造的知识C、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D、科学家之间的合理分工28、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C、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2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30、人生观的核心是 ( )A、关于人生目的的观点 B、关于人生理想的观点C、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 D、关于人生意义的观点参考答案21、C 22、B 23、D 24、B 25、C26、A 27、C 28、A 29、A 30、D
签到天数: 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经常来访
感谢楼主分享,真心觉得不错喔
签到天数: 8 天连续签到: 1 天[LV.3]经常来访
Powered by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A 实证主义B 辩证法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21:37: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A 实证主义B 辩证法.DOC
官方公共微信98马原考试复习题答案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98马原考试复习题答案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复习题;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一、单项;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绪论: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A.《共产党宣言》的;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班级学号姓名;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A.可;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复习题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一、单项选择题:1C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Z上。绪论: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密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D辩证法理论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封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 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线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 内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不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第一章: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要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答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题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明和运用班 级
姓 名 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 ☆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 密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封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线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内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 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不10.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要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题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 20.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 A 变是世界的本质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D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是
BA.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班 级
姓 名 2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低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 B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密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4.《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D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封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线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内26.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不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
CA.相对性
D. 一维性 27.一般认为,?真空?即表示其中什么都没有,然而与常识相反,量子论研究表明,真要空物质是以量子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能量最低的运动状态。这说明
AA.离开物质运动的空间根本不存在
B.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D.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 2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答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题2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质的东西而已?,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B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观念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31.?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D 任意性33.近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BCD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事不必难,知难不难D.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34.?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说明了
CA哈姆雷特会在不同人的头脑中显现不同形状
B人的个体差异性 C人的意识的个体差异性
D人的意识的能动性35. 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时间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了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3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C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班 级
姓 名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37.人在哲学上
B ☆A.仅仅是主体
B.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密C.仅仅是客体
D.既非主体,也非客体3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
B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实践是可以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封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3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线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B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内4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B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自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不4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要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为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垦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D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答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42.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 题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D A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B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C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A. 直接现实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普遍有效性 44.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BD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认为事物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45.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好处;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 B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 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 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 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运动 46.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B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47.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B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48.孔子《论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 A. 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差异的同一 B. 和谐是以同稗同C. 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D. 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9.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B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C矛盾双方的融洽促使事物发展D 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班 级
姓 名 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 ☆A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D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5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B 密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封52. 中国古代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后,他没有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A.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抓中心
线B.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促使矛盾转化的过程
D.只要打破常规,就能出奇制胜 内5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C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朴素唯物论观点
D机械唯物论观点 54.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约是59%,90分看似一个非不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工作中,如果每一环都打点折扣,最后得到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蕴含的道理是
B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要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现实性和可能性相互转化 答5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畏,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 要把握事物的度 题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56.?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
A ☆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
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 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 ☆57.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C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58.?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当他说什么都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D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5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C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60.?是就是,否是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
CA.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61.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必须
D A.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D.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措施6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D 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班 级
姓 名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中学教育、98马原考试复习题答案等内容。 
  马原考试复习题_(带全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此文档包含了马克思原理的单选和多选,内容还算全面!复习题 一、单 项选择 题:1C 20 小题,每 小题 1...   马原试题与答案 7页 1财富值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马原复习辨析题汇总 4页 免费 马原期末考试题 21页 免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 9页 免费 马原复习...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 10冬北院马原试题A参考答... 8页 免费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内部讲义练习题...   马原试题及答案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是(A、B、C、D、E) A、 ...   马原复习辨析题汇总 4页 免费 马原期末考试题 21页 免费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5页 免费 马原试题及答案(教师-全... 暂无评价 88页 免费 马克思主义基本...   马原试题及答案(教师-全套) 隐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  马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 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马原考试复习题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马原试题及答案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参考答案 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出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 分析, 观点正确, 一、 ...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B.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C.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D.近代..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A.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C.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D.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B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时势造英雄是什么样的观点?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唯意志论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_百度作业帮
时势造英雄是什么样的观点?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唯意志论的观点 D.宿命论的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唯心辩证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