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 都不让我发 gazette logo!!!!!!!!!

来自子话题:
= =总觉得很多人想多了…………弗莱彻就是个超级完美主义而已,要求严格,精益求精,所以他在排练的时候会有那么多过激的举动,一切都为了两个字——完美!&br&不管是抽安德鲁,骂人,不听安德鲁迟到的解释,都只是为了要有完美的演出。他记恨安德鲁让他被开了,所以摆了安德鲁一道。直到安德鲁回来打最后那首 Caravan 的时候还是很带火,但是他看到安德鲁这时候的完美表现,他就知道,另一个 Buddy Rich 诞生,另一个大鸟 Charlie Parker 因为另一个 Jo Jones 被砸出来了,而安德鲁就是这个 Charlie Parker,他自己就是 Jo Jones。这时候私人恩怨不重要了,安德鲁回来不是来砸他场子,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就继续奉献完美的演出吧。
= =总觉得很多人想多了…………弗莱彻就是个超级完美主义而已,要求严格,精益求精,所以他在排练的时候会有那么多过激的举动,一切都为了两个字——完美!不管是抽安德鲁,骂人,不听安德鲁迟到的解释,都只是为了要有完美的演出。他记恨安德鲁让他被开了…
来自子话题:
你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崔健取这歌名的目的。
你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崔健取这歌名的目的。
来自子话题:
最易出现的问题当然是 finger. 用手指头演奏,是这件乐器最独特的地方。不会 slap 不要紧,反正这个技术应用场景很不广;但若只会用 pick 来扫贝斯,那一定会被鄙视到出汁。&br&&br&当你看到大师闭着眼睛,带着 groove,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拨弦的时候,才能体会到 walking bassline 的要义。
最易出现的问题当然是 finger. 用手指头演奏,是这件乐器最独特的地方。不会 slap 不要紧,反正这个技术应用场景很不广;但若只会用 pick 来扫贝斯,那一定会被鄙视到出汁。当你看到大师闭着眼睛,带着 groove,用食指和中指交替拨弦的时候,才能体会到 wal…
来自子话题:
首選是從自己的好兄弟那裡收,職業賣琴的不算在內──並不是說職業賣琴的連好兄弟都會坑,而是,不要輕易把買賣人的熱情當做交情。再者,你都有好兄弟是賣琴的,你自己還能不會挑琴?&br&&br&我雖然自己沒有從陌生人那裡買過二手琴,但有幫朋友試過一些。所以這就是第二點──如果必須從陌生人那裡買琴,百分之百要當面試過,若有比自己水平高、經驗多的朋友一定要帶上。只要當面試過 OK,那接下來的使用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br&&br&我自己是毫不在乎琴體表面的劃痕、磕碰,這些也比較明顯,如果介意的話當面試琴時候一看便知。師父教過我「手感決定音色」,深以為然。手感不對自己路數的話,木料電路拾音器再厲害,也不是一把命中屬於自己的琴。手感這個東西很玄妙,還是那句話,親自去試,好好地試,翻來覆去地試,上上下下左右左右 ABAB 地試。不要擔心賣家不耐煩,把你慣常演奏的曲目都完整地從頭到尾來一遍,大部份主要音色都用一下。演奏之前把音調准,演奏幾首曲子之後再用調音表看看音準,如果偏離超過 5 音分那就不妥了。&br&&br&此外我比較關心細節部份,比如鎖弦部件有沒有上銹,以及每一個能擰的地方都擰几下,從電位器到弦準,到琴橋,如果有微調螺絲也要轉一轉,從中可以觀察到不少細節,如果有些小毛病還可以趁機殺價。看看琴頸調節有沒有滑扣。品絲磨損情況這種屬於一目瞭然的,一般沒什麼問題。&br&&br&還有,對琴不太了解的朋友有可能会很中意賣家隨琴附贈的「故事」。如果你對故事特別中意,那就入手吧。不過,所有故事都是為了營銷。呵呵呵...&br&&br&我能想到的就這些了,如有疏漏還請指教。
首選是從自己的好兄弟那裡收,職業賣琴的不算在內──並不是說職業賣琴的連好兄弟都會坑,而是,不要輕易把買賣人的熱情當做交情。再者,你都有好兄弟是賣琴的,你自己還能不會挑琴?我雖然自己沒有從陌生人那裡買過二手琴,但有幫朋友試過一些。所以這就是…
来自子话题:
的确会的,但因人而异,我以图为下证,灰黑色的污渍是当年虎口磨损出的血和手汗渍造成的,听起来有点恶心,请见谅。&img data-rawheight=&3264& data-rawwidth=&2448& src=&/769ba85b06e04cbd082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769ba85b06e04cbd082da_r.jpg&&
的确会的,但因人而异,我以图为下证,灰黑色的污渍是当年虎口磨损出的血和手汗渍造成的,听起来有点恶心,请见谅。
来自子话题:
中年人喜欢崔健,不仅仅是台湾中年人。&br&&br&讲一个小段子,我和张培仁聊过一次天,谈起崔健,当年在演出的时候,崔健把红布蒙到了眼睛上唱歌,他感动的抱着柱子大哭。然后演出场地里出现什么他都不管了,包括有人打架斗殴。。。&br&&br&
中年人喜欢崔健,不仅仅是台湾中年人。讲一个小段子,我和张培仁聊过一次天,谈起崔健,当年在演出的时候,崔健把红布蒙到了眼睛上唱歌,他感动的抱着柱子大哭。然后演出场地里出现什么他都不管了,包括有人打架斗殴。。。
来自子话题:
&b&关于崔健的《蓝色骨头》&/b&&br&&br&&p&有人埋汰崔健,一个唱摇滚的非得来趟电影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要我说人家不拿话筒唱歌都这么多年了,信仰总得一直在吧。老崔是个骨子里闲不住的文青,压抑了这么多年,这次不图名利和票房缅怀一下过去,解读一下历史,我觉得是个特别好的事。&/p&&br&&p&《蓝色骨头》的受众面有点窄,“文革”时期的故事串着“80后”的迷茫,你还必须骨子里带着那么点文艺青年的蛛丝马迹。如果是这样,这电影看着才有意思。所以不管是从档期、排片还是演员阵容来看,《蓝色骨头》都不具备一部让所有人印象深刻和热烈讨论的电影该有的特质。&/p&&br&&p&&b&它小众,但绝不简单,绝不粗制滥造。&/b&&/p&&br&&p&有一个时代叫“红旗不倒”。80年代,包含着太多值得后辈去体味的故事。它足够残忍,也足够浪漫。对于“80后”来说,生于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对于“80后”的父母来说,那个年代代表了他们所有的青春。电影的旁白说,那不是一段历史,那是一个季节,只能经历一次的季节,迷失的季节。&/p&&br&&p&一个双线叙述的故事被崔健剪得繁乱,杜可风的镜头在两个时代不断闪回,旁白不断将你可能觉得矫情的句子送到你的耳边(其实旁白真的很精彩,很有内容,崔健写这个本子用了很大的心)。前一秒还是绿军装和文工团舞蹈,后一秒就跳到了嘻哈说唱和摇滚乐。不断用后代的话来解读父辈母辈的故事,用后辈的生存现状来讽刺当今的这个时代。艺术、欧美音乐、文艺青年、文革、间谍、爱情、家庭、三角恋、同性、说唱、网络文化、流行音乐、娱乐圈规则,甚至是最后的“英雄坟场”,崔健糅杂了太多元素在《蓝色骨头》里,然后用《迷失的季节》和《蓝色骨头》这两首歌来表达了自己对两个时代和两代人的看法和反思。&/p&&br&&p&归结起来,崔健想表达的是两代人不同时代所承受的那种压抑。80年代被政治和体制所压抑的文艺工作者只能麻木的歌颂祖国,那些捎带个人色彩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理想,得不到应有的表达和释放。一首《迷失的季节》达到了艺术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成了反动反革命的反面教材,三个处在最好年华里的年轻人因此走向了命运的转折点。&/p&&br&&p&而她们的后代,80后这个特殊的群体,在20年后正经历着一个截然不同的年代。当艺术天份不再被压抑,开放的环境给了每个人平等的发挥才华的空间。但这时你忽然发现,就像天空因为空气不干净而不再是蓝色,就像猪本来是白色却因为血是红色而看起来是红色的。有些东西本质已经改变,飞速发展的时代压抑了这个环境本来的颜色,它开放了,机会多了,却不干净了,不纯粹了。当你脱离不了这个大的环境,就是在被这个环境压抑着,等有一天你终于心灰意冷扛不住了,你也就被它改变了。&/p&&br&&p&崔健为什么要讲这么个故事?&/p&&br&&p&作为“中国摇滚教父”,他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深刻的知道在那么一个年代去唱摇滚需要多大的勇气。崔健的音乐盛行的那段时间就像一种信仰,他代表着那个年代人们压抑已久的情感的释放。而千禧年后,中国的摇滚开始进入一个青黄不接、不伦不类的年代直到现在。崔健的这个故事,缅怀、讽刺、希望甚至是平反,他都多多少少说到了,他想表达的东西,也多多少少都体现出来了,对他来说,这就够了。&/p&&br&&p&我们看一看《迷失的季节》的歌词:太可惜,也太可气,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了秋天里,为甚么没有人告诉你?这个迷失的季节......崔健想要表达的,是那些文艺青年生错时代的悲哀,就像孤独的鸟和放纵的鱼最后在一起了,这是爱情的悲哀,但不代表他们的结晶是悲哀的。&/p&&br&&p&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我们未曾经历过的那些时代?&/p&&br&&p&《双城记》里说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黄金时代》里萧红讽刺着说“我所经历的,不就是所谓的黄金时代吗?”而崔健说,它们就是一个个一生只能经历一次的季节,季节里充斥着无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们就是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不要让自己生在春天里,却长在秋天里。&/p&
关于崔健的《蓝色骨头》有人埋汰崔健,一个唱摇滚的非得来趟电影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要我说人家不拿话筒唱歌都这么多年了,信仰总得一直在吧。老崔是个骨子里闲不住的文青,压抑了这么多年,这次不图名利和票房缅怀一下过去,解读一下历史,我觉得是个特别…
来自子话题:
看你要做什么,如果是要成为一代演奏大师,请拜师。
&br& 如果只是想表达自己,请拿起琴,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练起来。
&br& 另外,我觉得音乐是学不来的,那是你的世界观、你的生活、你的素质在音符上的反应。所以我们要学的仅是表达方式(也就是乐器的弹奏)而已。
&br& 因此,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建议是——
&br& 找个你认可的老师,学入门和一些基本的、基础的东西。这个认可,不仅仅是他弹得好,技法上的认可,更重要的是音乐理解上的认同,以及做人做事上的认同,相信我,这是相通的。然后就将老师变成朋友,开始自学之路吧。
看你要做什么,如果是要成为一代演奏大师,请拜师。 如果只是想表达自己,请拿起琴,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练起来。 另外,我觉得音乐是学不来的,那是你的世界观、你的生活、你的素质在音符上的反应。所以我们要学的仅是表达方式(也就是乐器的弹奏)而已。 …
来自子话题:
“学过鼓吗?没学过最好!”,“老师,我一点五线谱都不认识的”,“没关系!学鼓完全看不懂也可以。”&br&&br&这是我第一次学鼓时候老师与我的真实对话内容,我记得很清楚。&br&&br&对我学鼓的经验而言,学鼓确实不需要很多特别多的乐理。&br&鼓是一种注重节奏与感觉(律动)的乐器。上手容易,但是学精需要大量时间练习。&br&&br&学鼓在我的启蒙老师认为,零点是极其好的学鼓苗子,因为在零点下,没有养成自己学习中的很多错误的习惯(如握鼓棒方式,敲击方式,坐姿,轻重等等),所以如果是态度认真的想好好学鼓,那就需要首先避免上手产生错误的习惯。&br&&br&学鼓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报班跟老师,一条是自学。&br&&br&后者需要坚持,因为很容易会一些简单节奏后失去兴趣,而且学会这种简单节奏很多打法是错误的习惯,对日后再想捡起时,会影响很大,陋习很难纠正。&br&前者希望找个靠谱点的老师,最好是一对一,如果是费用承受不起的话,建议选择国内知名的一些连锁培训机构,可以报便宜点的兴趣班,最起码教课质量有保证。&br&&br&&br&至于游戏厅里打好,不知道是指哪种,一种是真鼓的鼓游戏机,一种是罗兰电子鼓的游戏机。如果单纯是为了玩好这一目的,而不是把鼓打好,完全可以多去玩玩,我觉得游戏厅任何有技巧性的项目都是熟能生巧的,但是对待打鼓,我觉得得认真的开始,稍微掌握后也可以娱乐自己。但是上手最好还是规范一些,对以后打鼓真的很有帮助。&br&&br&&br&“打好”是一条很长的路,也许我自己连“会打”都不配,但是我觉得爵士鼓是有灵性的乐器,无论未来是否会当上一名鼓手,还是只是一个喜欢鼓的乐迷,我都对鼓有怀揣敬意。&br&&br&共勉
“学过鼓吗?没学过最好!”,“老师,我一点五线谱都不认识的”,“没关系!学鼓完全看不懂也可以。”这是我第一次学鼓时候老师与我的真实对话内容,我记得很清楚。对我学鼓的经验而言,学鼓确实不需要很多特别多的乐理。鼓是一种注重节奏与感觉(律动)的…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三角铁
卸腰三角铁
来自子话题:
去ktv不点歌:“你们唱吧,给我双筷子……”
去ktv不点歌:“你们唱吧,给我双筷子……”
来自子话题: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br&恩,首先,我真的没有觉得冠佑是托五月天后腿的呀。我倒是觉得阿信的唱功是稍稍有点欠缺的,不过这造就了他自己独特的声音。&br&看完楼主提供的长达11分钟的视频,我忽然有点不明白楼主为什么要提供这么一个视频了,是为了说明冠佑厉害还是说明冠佑拖了后腿?反正我是没觉得拖后腿啊,不管感觉他好像是有些累了,在7分09秒的时候军鼓没打上,在7分11秒的时候错拍了,其他的地方都很好啊,最后的solo也很专业。&br&冠佑的欠缺在哪里呢,其实这些欠缺是很有影响的,我认为可能是他被别人认为鼓艺不精的根本原因:&br&第一他长得太文静了,穿的也文静,竟然还戴眼睛,哪有鼓手戴眼镜的(不是没有,真的是很少),他的这一形象直接让人觉得他缺乏鼓手最应该有的那种爆发力;第二,他打鼓的姿势太僵硬了(最然看起来是很专业的),给人一种就是一琴行教鼓的老师的感觉,缺少摇滚乐手的带动气氛的能力和炫酷感。&br&好吧,再顺便吐槽一下这个视频的渣吧,我不是说画质渣,而是说摄影师的取景或者拍摄角度什么的,反正就是看起来特别的不专业。&br&&br&恩,好。。。下面进入正题:我们都在怎样衡量乐队中鼓手的水平呢?&br&首先排除非音乐因素,这些太宽泛了也无法讨论,比如道德水平,除了音乐之外的其他爱好等等,这些对于乐手的粉丝来说可能会让他们对乐手有更深的理解,但从音乐角度考虑,这些并没有什么意义。&br&然后考虑到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看法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非常巨大的。&br&这样来说的话,鼓手水平的体现主要就是两种,外和内。外就是外表(包括长的样子身材穿的衣服发型等等)和打鼓时的动作,而内就是鼓手的基本功和对音乐的感受力。&br&&br&先说外,会不会觉得外表跟音乐关系也不大呢?错!尤其是对乐队中的乐手,外表和乐手们演奏乐器时的姿势和在舞台上的动作对他们的音乐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关于外表我就不多说了,刚才在冠佑那里已经说了(不过冠佑还是很符合五月天的整体气质的);关于演奏姿势和舞台表现的问题,要先讨论一下现场乐队演出与录音室专辑听感的不同之处。录音室专辑,优点,音质好的不能再好了,各个乐器也很精准,主唱永不跑调,各种因素都很标准很优质;那乐队现场是不是就不如录音室专辑呢?不!它们是各具特点,我们在现场感受此起彼伏的人潮,炫目的灯光,乐手在台上的奔跑,我们很容易就被感动。总结下来,现场音乐的优点就是它更有感染力,比你在mp3里听歌更容易变得疯狂或者感动到流下眼泪。而这种感染力,其实很大成分上决定于乐手的“演技“,包括鼓手。当然,很多粉丝是为了看她们心目中的帅哥才去看演出的,所以乐手们帅一点就更重要了。&br&刚才一直在说乐手,现在单独说鼓手。鼓手的“演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在打鼓时跟歌曲和其他乐手的配合;而是他们自己本身固有的演奏姿势。第一个方面就不细说了,这个跟跳舞有几分相似吧(不是街舞,我想象的是那种跟着音乐的现代舞),比如说歌曲到了比较高潮疯狂的地方,就要打得更加用力晃得更加厉害之类的,反正就是要配合着音乐的情绪,自己的动作形态要与音乐中的情绪相得益彰。第二个方面就是鼓手本身的打鼓姿势的不同。打鼓姿势的话,其实只要是专门学过鼓并按照比较专业的方式打鼓的话,姿势看起来就不会丑,专业的打鼓因为是对手腕的使用远远大于手臂,所以鼓棒看起来是绕着手腕做圆周旋转运动,这样看起来就比较好看;而非专业人士或者就算是“专业”人士用的是非“专业”方法打的鼓,对手臂的使用大于手腕,鼓棒看起来就好像在沿与鼓棒垂直的方向做平移运动,这样看起来就会比较难看。你可以看一下冠佑的那个视频,他打鼓鼓棒就在绕着手腕做圆周运动(准确的说是扇形,肯定不会转一整圈啦),但因为他过于僵硬,看起来就像琴行老师(其实已经很好了,大部分专业鼓手打鼓都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对姿势再稍加润色,那就更有个性,更加帅气了!&br&打鼓比较帅的鼓手示例(音乐风格如果不喜欢的话就当没听到了。。重点是观察鼓手)&br&1.日本乐队the gazette鼓手,这有他们的视频&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v_NjU3NTExNDc.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images/1/_sc_hd.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the GazettE - Inazuma Rock Fes 2011 (HD/1080p)&/div&
&div class=&video-url&&/u22/v_NjU3NTExNDc.html&/div&
&/div&&/div& 视频2&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http://you..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7160863_ahq9HCc6WjTK+l1lHz2stqlF+6xCpv2xhGi0vlWlIw5RUw+YJMXNb9UO5C7XB8xA5yoUEJU3fPoh1houag/s.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http://p3./594/863/.jpg&&&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the GazettE 千鶴 live&/div&
&div class=&video-url&&.cn/v/b/7160863.html&/div&
&/div&&/div&&br&2.日本乐队dir en grey鼓手,视频举例,肯定跟拍摄也有关系,再次吐槽那个渣视频&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NTQzMzkxNzY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16C1C127DE600BE18CBE4E8A4BF-BE98-952C-9157-AB4C8AFAB39F&&&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DIR EN GREY - 輪郭
霧と繭 (Shot In One Take)&/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NTQzMzkxNzYw.html&/div&
&/div&&/div&&br&还有yoshiki这个想看的话自己去百度什么的吧。。。&br&为什么都是日本的!!!因为我对日本的乐队了解的相对还多一点,所以后面的例子可能大多也是日本的。。&br&下面是反面教材,反面(仅限个人观点)!萧敬腾。。。虽然都说他从小学这个,但他打鼓看起来就跟他走路一样有点觉得别扭&br&视频:&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MzE5NzU0Mjg4/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EB5B19EA8D6CCAD23-F6E8-70D8-0127-1BAAAD86CCF3&&&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萧敬腾 架子鼓&/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MzE5NzU0Mjg4.html&/div&
&/div&&/div&恩,下面说鼓手水平的第二点吧,刚才的外表当然是粉丝们或者非专业人士更关注的,而专业人士则更注重鼓手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一个是打鼓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是鼓手的音乐素养,音乐感悟能力。&br&先说基本功吧,基本功有很多,看看架子鼓有哪些件儿吧?军鼓,嗵鼓,踩镲,吊镲,叮叮镲,底鼓(低音打鼓)等等。所以基本功就有,军鼓技巧,嗵鼓技巧,踩镲技巧,底鼓技巧等等,包括单手技巧和双手技巧,底鼓技巧有分单踩技巧和双踩技巧(双踩技巧一般只有金属风格的音乐里才会有),然后还有一些轮鼓或者加花的固定方式,还有更重要的是对各个拍子的熟练掌握和能提供一个节拍器一样的稳定的速度,这些都是鼓手的基本功。对于一个职业鼓手来说,基本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不要再怀疑冠佑和与之情况类似的其他职业鼓手的专业水平了,像他这种出道都有十年的人了怎么可能技术不够好?除非他整天好吃懒做那我也没办法。。。&br&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吧,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大部分的歌中的编曲是按乐队编制的(也就是有架子鼓的),包括五月天,苏打绿,这些歌曲的的架子鼓其实都是十分简单的,简单到什么程度?一般的学过鼓的就算是菜鸟级的(也不能太菜)认真练个两三天都是可以搞定的。毕竟鼓这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是噪声的,所以在一般的流行歌里都不会太复杂,速度适中或偏慢,那鼓会比较快或比较难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呢,举两个例子,作为了解吧。&br&这个是中国的&a href=&/show/XYlpN6q7Cq2oQybBrzCp7A...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arry&s Pizza《Never Say Goodbye》 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个是日本的&br&&div class=&video-box& data-swfurl=&/player.php/sid/XMjE3MDc3OTIw/v.swf&&&div class=&video-box-inner&&
&div class=&video-thumb&&
&img class=&video-thumbnail& src=&/CC31DB38CF01BD077-786D-B359-FEE5-C9D17361B71E&&&i class=&video-play-icon&&&/i&
&div class=&video-box-body&&
&div class=&video-title&&日本朋克乐队 dustbox 「Break Through」&/div&
&div class=&video-url&&/v_show/id_XMjE3MDc3OTIw.html&/div&
&/div&&/div&&br&所以,既然一般咱们听的流行歌曲的鼓的技术含量并不高,那第二点---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就更加重要了,所谓音乐的感悟能力就是让音乐感动自己的能力。音乐都是情绪的表达,乐队表演音乐的目的是让观众感染到这种情绪离去,乐手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让自己演奏出来的音乐把自己先感染了,这样才能感染观众。这种素质特别重要,但有些人天生就有,有些人培养也很难培养出来。&br&&br&&br&像方大同,张震岳这样的,他们的音乐感悟力肯定是一流的,学各种乐器上手都很快,当然包括架子鼓,并且因为有乐感在身,打得也看起来一点都不差,外行人看着很像模像样的。但他们毕竟重点在唱歌上,或者在别的乐器上,鼓只是玩玩而已,基本功肯定比较薄弱,所以水平跟冠佑这样的比差的远远的。&br&&br&好了,就这些了。&br&忘了说了,我是一个鼓手,我的水平。。。介于专业与业余之间吧~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问题。。。恩,首先,我真的没有觉得冠佑是托五月天后腿的呀。我倒是觉得阿信的唱功是稍稍有点欠缺的,不过这造就了他自己独特的声音。看完楼主提供的长达11分钟的视频,我忽然有点不明白楼主为什么要提供这么一个视频了,是为了说明冠佑厉…
来自子话题:
蓝色骨头的歌词彻底折服了我这个95后,真不敢想像他这个年纪能写出如此贴近时代的歌词,他永远也不会过气
蓝色骨头的歌词彻底折服了我这个95后,真不敢想像他这个年纪能写出如此贴近时代的歌词,他永远也不会过气
来自子话题:
卸腰。&br&&br&你说的那首是真的。但其实砸的时候可以用双手辅助头部去先把鼓砸开,头再跟着进去。&br&&br&而且我猜(仅仅是猜),那个用来砸的鼓,应该也不是真鼓,只是个道具。一是砸起来容易,另外也便宜点。
卸腰。你说的那首是真的。但其实砸的时候可以用双手辅助头部去先把鼓砸开,头再跟着进去。而且我猜(仅仅是猜),那个用来砸的鼓,应该也不是真鼓,只是个道具。一是砸起来容易,另外也便宜点。
来自子话题:
淘宝VIC FIRTH一副才50左右,练习已经非常好,用不着买100的。&br&&br&汉牌已经成为著名品牌啦……真不错……&br&著名品牌大部分都很好用。挑鼓棒主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粗些还是细些,长些还是短些的。然后试试重心是否是自己适应的。&br&&br&我最喜欢的材质是胡桃木,其实一线品牌普遍使用的最多的也是胡桃木。一般不太用国内生产的胡桃木,感觉密度和国外的差别有些大,国外的胡桃木明显密度高,惯性势能从鼓棒传递到镲片时候音色明显好一些。&br&&br&枫木的鼓棒很轻,如果需要大音量演奏,反倒会更累。我很少用。&br&&br&红木类的鼓棒硬度比胡桃木更高,非常耐用,zildjian经常会出,太耐用了……很久都打不断。音色打到镲片上由于硬度高,会出来很清晰,偏亮的音头,当然具体也和锤头形状有关。&br&缺点是比较震手。&br&&br&还有AHEAD的塑料鼓棒,非常耐用,如果处于不太会打鼓经常打坏鼓棒的阶段,练习可以用这个,虽然一副单价贵了些,但是应该会比同价格买到的6付鼓棒还耐用些……&br&只是手感我实在不喜欢,而且分量太重了。&br&&br&型号这个东西,姑娘手小就先从7A用起好了……&br&然后自己瞎挑着试吧什么747,8D,都可以试试,都是细长的(我喜欢细长的)&br&&br&很多签名款的鼓棒也很好用,gerald heyward的就很好用也很耐用,又粗又长,敲起来扎扎实实的,很有信心。terry bozzio的也好用,细长的,头很大,敲鼓皮tone很好,音色棒棒的。&br&&br&鼓棒的核心逻辑是,木头会决定手感,决定鼓棒硬度,决定能量传递时候的瞬时特性。锤头形状决定除了木头特性之外的另一部分敲击音色的差异,因为不同锤头敲击时接触面会有不同。鼓棒型号决定鼓棒的尺寸和重心特征(但不同品牌同样是5A手感其实差异也很大)。&br&&br&&br&具体的风格,鼓棒,因人而异。有打音量很轻的音乐却用相对粗鼓棒的,主要看鼓手爱好。但总的来说肯定是越粗大的鼓棒,在你足够控制的情况下,大力演奏(主要是敲击镲片)时掣肘更少。&br&&br&我演出会根据音乐的特点,换鼓棒用。练习的时候我就随手抄起来就练了,你想练力量就选重点的……&br&&br&印图案主要是为了好看……好看是不是也很有用呢?如果能让你拿起鼓棒时候更高兴哪怕一点点,我觉得都有用……&br&&br&质量的话,大牌子都还行。 &br& AHEAD&br&ADAMS&br& GROVER/TROPHY&br& HAL LEONARD&br& INNOVATIVE PERCUSSION&br& KAMAN&br& LUDWIG&br& PROMARK&br& REGAL TIP&br& VATER&br& VIC FIRTH&br& ZILDJIAN&br&&br&&br&我是习惯Vic Firth的手感了,所以一直都用这个,主要是因为便宜好买。虽然感觉下来这个牌子的应该是相对比较不耐用的,不过现在打鼓很久都不会坏一副鼓棒,也就无所谓了。
淘宝VIC FIRTH一副才50左右,练习已经非常好,用不着买100的。汉牌已经成为著名品牌啦……真不错……著名品牌大部分都很好用。挑鼓棒主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粗些还是细些,长些还是短些的。然后试试重心是否是自己适应的。我最喜欢的材质是胡桃木,其实一…
来自子话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来自子话题:
但凡認為貝斯比吉他簡單的,都是根本不會彈貝斯的主兒。。。如 &a data-hash=&cea98c543a89d9e49689& href=&/people/cea98c543a89d9e4968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果& data-tip=&p$b$cea98c543a89d9e49689&&@大果&/a& 所說,貝斯的Walking Bassline是最有魅力的,而不是嘣嘣嘣嘣只走根音,貝斯的律動走法那跟吉他是根本不一樣的,具體怎麼個不一樣,我發演示曲:&a href=&/song/?spm=a1z1s..0.OUzsQ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クワガッタン 歌曲&i class=&icon-external&&&/i&&/a&&br&注意到了么?節奏吉他可以玩掃弦,可以玩分解和弦,可以玩強力五度和弦,但是貝斯只能走小線條律動,在這一點,日本的貝斯手做得無比的好,他們在任何以電聲樂隊編制為主的音樂里,全都把貝斯的玩法發揮到了極致,貝斯也是可以每根弦每個品都能按到~~&br&至於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把貝斯看得太簡單而不認真對待,不管做什麼事情,做好了都不簡單,你怎麼對待音樂,音樂就怎麼對待你~~&br&還有一點,Slap是貝斯的必修課,貝斯總共就Finger和Slap兩種演奏方式,你還要瘸腿么?貝斯作為筋來連接吉他(肉)和鼓(骨),既強調節奏又呼應旋律,它可能會簡單么?
但凡認為貝斯比吉他簡單的,都是根本不會彈貝斯的主兒。。。如
所說,貝斯的Walking Bassline是最有魅力的,而不是嘣嘣嘣嘣只走根音,貝斯的律動走法那跟吉他是根本不一樣的,具體怎麼個不一樣,我發演示曲:注意到了么?節奏吉他可…
来自子话题:
《最后一枪》原是崔健从1979年中越战争得来的灵感,最早的版本收录在1987年的《无名高地——中国红歌星金曲选第一集》合辑。原歌词是:&br&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br&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br&只有泪水 没有悲伤&br&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br&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br&哦哦,最后一枪&br&哦哦,最后一枪&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br&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br&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br&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br&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br&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br&哦哦,最后一枪&br&哦哦,最后一枪&br&1990年,崔健重录此曲,后有两版行世:歌词较全的版本,收录在电影「火烧岛」原声带(1991),另一个仅保留副歌四句歌词的版本,收录在同年发行的《解决》专辑。相关版本的考证,可参考montell在五四三音乐站的文章。&br&某年6月的一个夜晚之后,这首歌倏然有了全新的意义。据说,当时是在1990年亚运会义演上面.我记得看过的录象是在成都站.当时崔健唱完《最后一枪》后说:&大家知道 刚才那是什么歌吗?&台下回应:最后一枪!崔健说:&是的,那么我们希望希望去年听到的枪声,是最后一枪&!语毕,台下万众欢腾,尤其看见成都大学的旗帜 使劲地在那摇........只是,过后本来计划在十个城市的巡演马上中途被腰斩,从此崔健开始了长达几年的被封杀,这首歌万劫不复,再也不能公开演唱, 遑论播出,直到日的川震赈灾义演,老崔才重新把这首歌带回舞台,没有唱词,只有音乐。&br&关于这首歌,崔健的一句话可以作为很好的注解: 音乐,不能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回避政治责任。
《最后一枪》原是崔健从1979年中越战争得来的灵感,最早的版本收录在1987年的《无名高地——中国红歌星金曲选第一集》合辑。原歌词是:一颗流弹打中我胸膛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只有泪水 没有悲伤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哦哦,最后一枪哦哦…
来自子话题:
《最後一槍》原是崔健從1979年中越戰爭得來的靈感,最早的版本收錄在1987年的《無名高地──中國紅歌星金曲選第一集》合輯。原歌詞是:&br&&br&&br&一顆流彈打中我胸膛&br&剎那間往事涌在我心上&br&只有淚水 沒有悲傷&br&&br&如果這是最後的一槍&br&我願接受這莫大的榮光&br&哦哦,最後一槍&br&哦哦,最後一槍&br&&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話還沒講&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歡樂沒享&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樣&br&不知道有多少,多少個最後一槍&br&安睡在這溫暖的土地上&br&朝露夕陽花木自芬芳&br&哦哦,只有一句話,留在世界上&br&&br&一顆流彈打中我胸膛&br&剎那間往事涌在我心上&br&哦哦,最後一槍&br&哦哦,最後一槍&br&&br&1990年,崔健重錄此曲,後有兩版行世:歌詞較全的版本,收錄在電影「火燒島」原聲帶(1991),另一個僅保留副歌四句歌詞的版本,收錄在同年發行的《解決》專輯。相關版本的考證,可參考montell在五四三音樂站的文章。&br&&br&1989年六四之後,這首歌倏然有了全新的意義。據說,當時是在1990年亞運會義演上面.我記得看過的錄象是在成都站.當時崔健唱完《最後一槍》後說:&大家知道剛才那是什麼歌嗎?」台下回應:最後一槍!崔健說:「是的,那麼我們希望希望去年聽到的槍聲,是最後一槍」!語畢,台下萬眾歡騰,尤其看見成都大學的旗幟使勁地在那搖........只是,過後本來計劃在十個城市的巡演馬上中途被腰斬,從此崔健開始了長達幾年的被封殺,這首歌萬劫不復,再也不能公開演唱,遑論播出,直到日的川震賑災義演,老崔才重新把這首歌帶回舞台,沒有唱詞,只有音樂。
《最後一槍》原是崔健從1979年中越戰爭得來的靈感,最早的版本收錄在1987年的《無名高地──中國紅歌星金曲選第一集》合輯。原歌詞是:一顆流彈打中我胸膛剎那間往事涌在我心上只有淚水 沒有悲傷如果這是最後的一槍我願接受這莫大的榮光哦哦,最後一槍哦哦…
来自子话题:
崔健对他自己的新歌要求非常的高。一首歌可能会有上百个版本。即使已经出过专辑的歌现场版也会有不同的版本,这也是崔健的现场永远值得看的原因。如果崔健再发专辑必然也会是高质量的专辑。&br&崔健新的电影《蓝色骨头》有点像他的自传,不过假如一个人能跳出自传的心态来写自己的故事,再加入一些创作和对一些事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这电影还是很值得看的。&br&当然《蓝色骨头》(电影)不只是自传这么简单,一首歌,两个唱法,三个故事。&br&在各种音乐节和演唱会上崔健也说过,《迷失的季节》和《蓝色骨头》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是同一个旋律。如果你对比两首歌的歌词你也会发现原来这两首歌是对仗的。“太可惜,也太可气,我刚刚遇到你”--《迷失的季节》开头。“并不可惜,也并不可气”--《蓝色骨头》开头。如果你看过去年北京五棵松的《蓝色骨头》崔健个人演唱会里,毛阿敏在《蓝色骨头》里唱《迷失的季节》你就知道这两首歌其实就是一首歌。&br&《蓝色骨头》电影也有两代人,“只有蓝色骨头才能让我们找回那个迷失的季节”。&br&据说今年夏天就要上映了。一定得去电影院支持老崔!
崔健对他自己的新歌要求非常的高。一首歌可能会有上百个版本。即使已经出过专辑的歌现场版也会有不同的版本,这也是崔健的现场永远值得看的原因。如果崔健再发专辑必然也会是高质量的专辑。崔健新的电影《蓝色骨头》有点像他的自传,不过假如一个人能跳出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azette log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