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鳔内空气中气体成分分的含量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5.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复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_百度作业帮
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抱歉很多图片无法粘贴你上百度文库下载吧  观风海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共45分)  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在古代就有许多发明和创造.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 A.制作石器& & & B.烧制陶瓷& & &C.粮食酿酒& & & & D.使用火药  2.下列有关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3.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比较火焰& & &B.检验氢气的纯度& & C.验证CO2的密度& &D.探究空气的组成  4.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 & &A.原子& & B.分子& & & C.元素& & D.单质  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D.称取一定量的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  6.从图3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高锰酸钾& & & & &B.臭氧(O3)& &C.干冰& & & & D.矿泉水  8.达菲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一种化合物& & & &B.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 &D.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9.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B.C.D.实验现象& &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10.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每辆“纳米车”是用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球形笼状分子“组装”而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和药物,成为“纳米生产”中的有用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C60和金刚石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纳米车”的诞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的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  D.我们可以直接用肉眼清晰地看到这种“纳米车”的运动  11.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12.“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B.性质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都能燃烧等.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010010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 &A.50& & & &B.40& & & C.10& & & D.70  1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 & &B.②或③& & & C.①或④& & & & & &D.③或④  15&.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过量& & &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 & & 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 & & D&.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 &有关;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显正价的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17.&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粒子:  (1)水分子___________;  (2)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___________.  18.&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请你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带来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请你提出一条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___________& & & & &_______.  19.生活离不开水,水既普通又宝贵.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 & & & & & & 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常用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 & & & & .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图中①和②可用来表示“生产”或“应用”氢能的某一种途径,其中“应用”氢能的是& & &(填“①”或“②”).写出体系中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 & & & & (条件可忽略).  2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产物C、D中,属于单质的是& & & .  (2)该反应属于& & & & &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C的计量数(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为& & & & &.  21.⑴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 & & & &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 & &反应,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 & &.  ⑵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河水→加絮凝剂(明矾)&→沉淀→过滤→吸附(活性炭)&→消毒→用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的活性炭能吸附杂质、除去臭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 & & & & & 的结构.  ②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区别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 & & & & & & & &,将硬水软化可采用& & & & & & & & & & & 的方法.  ⑶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 & & & & & & & & & &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2&育才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为课题,他们将收集的鱼鳔固定在水槽底部,用针刺破后,采用& & & & & & &法收集两瓶鳔内气体.向其中的一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鱼鳔内气体中一定含有& & & & & & & ;另一瓶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人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为集气瓶容积的l/4&,说明鳔内气体中一定含有& & &.根据上述两个实验,可以比较鱼鳔内气体成分的含量与空气中气体成分含量,其结论是  23.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制取气体时使用的仪器是①③④⑤⑦⑩,他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  (4)小兰同学成功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氢气,则她一定不会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填序号).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四.计算题(15分)  24.&为了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世界各国都在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有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乙烯(C2H4,是生产聚乙烯塑料的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 & & & & & &(精确到0.1%).  (2)若用44g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则理论上能转化得到的乙烯质量是多少?  (3)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如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与应用.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氧气的认识(各举一例).  应&用&氧&气隔&绝&氧&气  答案:  1——5&ABDCC& &6——10CCBCD& 11——15DBDCA  16.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原子&NO(或NO2……)&+2(或+4……)  点燃17.(1)H2O (2)Ca2+  18.&CaCO3+2HCl=CaCl2+H2O+CO2↑(或C+O2===CO2等合理答案)  减少CO2排放(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9.(1)肥皂水& & (2)+6& &(3)①  2H2O&2H2↑+O2↑或2H2+O2=2H2O  20.(1)C& & &(2)置换& & &(3)2∶1  21.(1)略& 分解& &O2& (2)疏松多孔& 肥皂水& 蒸馏  22.& 排水法& CO2& O2& & & &鱼鳔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氧气含量比空气中低  23.(1)试管& & 集气瓶  (2)先把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1分)  (3)O2(4)④(5)⑤⑨(或⑤⑨⑩  24.(1)85.7%  (2)解:设理论上能转化得到的乙烯的质量为x  2CO2+6H2&=&C2H4+4H2O  88& & & & & 28  44g& & & & & x  88:28=44g:x&解得x=14g  答:理论上能转化得到14g乙烯.  (3)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或潜水、登山、取暖、加热食物等具体应用及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只要求写一个金属防锈、食物防腐、消防灭火等合理答案均可,只要求写一个
是人教版的吗?有试卷及答案,但很长啊,有符号的,这里也不能贴附件,如何给你呢?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
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鳔内氧气约占25%,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芳芳说: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丽丽说: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你认为______&(填“芳芳”或“丽丽”)测量结果不准确,理由是______,与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芳芳说,将医用注射器抽取的鳔内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______,则表明鳔内含______.丽丽说,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则表明鳔内含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丽丽;CO2能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收集的气体比实际体积小;CO2+H20═H2CO3.(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鳔内含二氧化碳,燃烧需用氧气,木条继续燃烧则表明鳔内含氧气.故答案为:浑浊;CO2;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主要考查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
概述:&&&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物理性质: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因此当我们进入干枯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时,应先做一个灯火实验,以防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造成危险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O2 + H2O===H2CO3,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回紫色:H2CO3===H2O + CO2↑ (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a(OH)2 + CO2====CaCO3↓+ H2O (4)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干冰: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撤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就可以形成降雨。& 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灭火: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如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能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1)澄清石灰水: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2)燃着的木条:将气体分别在空气中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3)紫色石蕊试液: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一氧化碳。 (4)还原金属氧化物: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出现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的是一氧化碳,没有明显现象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除杂方法: 1.CO(CO2)(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人过量的碱溶液(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2.CO2(CO)(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通常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因为CO2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二氧化碳与石灰石的应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及现象有以下儿方面的应用:(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将CO2气体通入待测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3)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杂质:如除去CO中的CO2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4)解释澄清石灰水为什么要密封保存: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使澄清石灰水表面生成一层白膜或变浑浊,其成分是CaCO3; (5)用石灰砂浆砌砖抹墙不久后变白变硬:石灰砂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OH)2声称白色固体CaCO3固体。 (6)保存鸡蛋:将鸡蛋浸泡在澄清石灰水中,取出来后CO2与石灰水反应封闭鸡蛋壳上的小孔,可以延长鸡蛋的保存时间。二氧化碳肥料: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而现在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水果时,经常人为提高温室内CO2 浓度,以增加农作物产员,增大CO2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在温室内放置干冰,干冰升华增大CO2浓度。 (2)在温室内放置通过化学反应产生CO2气体的物质,如在塑料大棚顶部的容器内放置石灰石和稀盐酸。灯火实验: (1)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它不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常量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因而在低洼的地方浓度会增大。在进人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前,应先点燃一支蜡烛用绳放到下面,观察蜡烛能否正常燃烧,若不能正常燃烧,应开启菜窖或深井一段时间后再检验,直到蜡烛能正常燃烧时,才能下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发现相似题
与“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2806418620215575416376422680221726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鳔内氧气约占25%_百度知道
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她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鳔内氧气约占25%
a href="/zhidao/wh%3D600%2C800/sign=8bd4c474ba3791bbabee/fad11b0ef41ad53abf.jpg" esrc="http,则表明鳔内含______.丽丽说.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ff6d40f84da3c1d5d688d43fad11b0ef41ad53abf://a.com/zhidao/pic/item/fad11b0ef41ad53abf.baidu.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与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芳芳说,将医用注射器抽取的鳔内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hiphotos.baidu.hiphotos,测量其体积.丽丽说,石灰水变______:在水下刺破鳔.baidu://a,你认为______&nbsp,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1)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芳芳说.(填“芳芳”或“丽丽”)测量结果不准确,理由是______.jpg" />芳芳和丽丽把“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列为家庭小实验: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她们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悉:鳔内氧气约占25%
提问者采纳
丽丽,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CO2+H20═H2CO3.(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浑浊,木条继续燃烧则表明鳔内含氧气.故答案为,所以鳔内含二氧化碳,并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能溶于水或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收集的气体比实际体积小,燃烧需用氧气;CO2
其他类似问题
鱼鳔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气中气体成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