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好英语的方法最好的方法!

如何正确选择合适自己的英文学习方法和材料?
这年头英语学习流派非常多,什么千万疯狂新东方赖世雄曲刚等等,一说学英文,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看美剧背单词,一套又一套,这个名师强那个名师好,林语堂辜鸿铭张爱玲,一个接一个套上来,大家看这个好那个好,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加上网络上很多材料都是免费,于是下载了一堆资料,英文没学好,电脑硬盘坏了。。。都说英文学习法因人而异,可是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
按票数排序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自我认知和自己的语言学习有个更清楚的认识,并能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方法,因此尽管我会推荐一些材料,但不会盲目自大的认为这就是最好最佳的,非这个学不好,仅供参考罢了。正如问题描述说的那样,英文学习方法和材料那么多,选择哪个比较好?基本上,不管是市面上还是网络上的,在选择时候,无非要参照这几点原则:1,虚假性原则虚假性原则几乎可以适用在任何场合,包括市面的教材,培训资料,知乎的各种回答,对本文尤其适用,但凡各种经验分享和商业宣传,都无法避免有意无意的夸大和虚假成分,读者在接触这些经验方法时,尤其要注意小心鉴别,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论也最好独立思考后再看看是否适合。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虚假性材料和方法那种标题名为欧盟口译司或者高口通过等等,然后在帖子里留下一堆链接的,那么绝对是虚假的广告软文那种写一堆不痛不痒的方法经验最后让你去某某论坛或者网站的,软文那种让你留邮箱发资料的,别留,留了垃圾邮件就多了,而且资料一般没用知乎上大部分对英文学习者的建议,比如背诵新概念可以提高英文,罗赛塔石碑适合入门之类的奇谈怪论,这些都属于典型的虚假性回答,很多明显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市面几乎100%的培训机构,比如XX,XX还有XX,我怕他们雇职业杀手追杀我,所以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你记得大陆这帮做培训的混蛋基本都是男盗女娼没一个好人便是了,值得信赖的一般是正规高中或者大学开的一些培训班,起码师资可以保证,而且有不少研究教学法的老师,但上这些课当然很没必要市面上绝大部分拼凑的教材,比如美剧新闻等等2,情绪机制原则外语学习过程必须充满乐趣,尽量避免枯燥和挫折感,选取的材料也一定要充满兴趣,不要强迫自己接触明明你很讨厌可是大家又公认的好材料,比如老友记欲望都市等等,比如VOA CNN等等,我都没看过,虽然他们是公认的好材料,可我英文不见得比谁差,所以记住,没有必须学的东西,只有你喜欢的东西,因为只有乐趣,才能伴你走的更远3,循序渐进原则,即i+1原则这一条原则可以说是大家学语言原则材料时候的核心原则,你接触的任何材料,都必须是你现在的水平i基础上增加了1点难度的,过一段时间进步了再增加难度,过难过易都属于无效输入。这条原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同一个材料或者方法为什么别人都有用而我用就是没用?”的难题,比如很多人说看美剧好,有人看了一堆却未必有帮助,有人说要多去英语角,可我见到很多去英语角的英文都很烂,这些人在大肆宣扬这些所谓的英文学习方法时候,从未考虑过受众的i水平,希望大家一定要牢记这条原则,灵活的适用它来选择材料4,播讲类材料原则光是知道了上面那几条原则还不够,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的前提下,如果你想让自己学习效率和效果最大化,那么你必须谨慎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播讲类材料这个概念却从未有人提出来过,真是件无比吊诡的事情,我还看到知乎上不少强人推荐别人学习新概念VOA和罗赛塔石碑的,真不知道这些人自己到底能不能说出自己推荐的材料好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思考过推荐这些东西让别人走上弯路怎么负责。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新概念也的确是好教材,但外来的经是好经,你们这群念经和尚的嘴巴却是歪的罢了播讲类材料是指那些不仅仅只是提供纸质或者录音和视频的学习材料,它同时还提供讲解式的文字,图片或者录音视频等等,一个优秀的播讲类材料堪比一位伟大的老师,它不仅仅只是提供你一段录音让你去模仿和记忆,它还会提供给你讲解的音频和或者文字,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至于积累了一堆词汇却不会用。播讲类材料这个革命性的概念最早成型于96年那个时候,由伟大的赖世雄老师提出来,英文书籍或者广播不应该仅仅只是读下内容就了事的,更应该配上优质的播讲录音,像讲课一样把每个知识点都揉碎了,让所有人一听就懂,那个年代类似的还有空中英语教室,买过它们光盘的都知道,录音都是配两份,一份是单纯的课文朗读,一份是外教的讲解。那个年代赖世雄老师播讲英文几乎是万人空巷的场景,连一号首长江XX都是他的听众,学习成功者无数,后来新概念流行数十年,我就没见到大规模靠这套书学好英文的群体,就算到了21世纪,itunes上面排名第一的教育类播客ESLPOD全球超过800万次人数收听,无数国家的人写信给主播说是这个节目帮助他们学好了英文,知乎的人又不是穷的买不起苹果产品,居然就没人推荐过这个材料,动辄就是背单词背新概念,你们都是故意的吧?为什么播讲类材料对英文学习者无比重要,无非是一个原因:国人的思维中,历来是忽略教练的作用,无限夸大运动员的能动性。得了金牌就肯定觉得运动员天赋好厉害,但如果没有教练的训练和指导,不要说有人能得金牌,一支有参赛资格的体育团队都根本组建不出来,如果没有教练一开始演示正确的动作和训练计划,运动员很容易走弯路和练伤,仅仅这一条原因,我就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为什么播讲类材料远远比什么罗塞塔石碑和新概念教材更适合英文学习语言这种东西本来就非常不适合自学,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浸泡式的英文学习法几乎不可能让成人像婴儿一样学好英文,必须有一位合格的老师教你,仅仅靠所谓的“模仿”,没有多少人有那个天赋能无师自通,所以英文基础不太好,对自己认知不清楚的同学,必须从播讲类材料开始。插一句,为什么辜鸿铭英文好,不是因为他背诵的东西多,而是因为他有一个精通四国语言的布朗老师!屌丝们就洗洗睡,别跟天才比天赋和条件,还到处宣扬背诵可以提高英文水平的奇谈怪论——任何方法肯定可以提高水平有效果,我们评论方法无法是看它效率高不高,有没有趣味,能不能让人容易坚持下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诵是最损耗毅力的笨办法午餐后把我们整理好的播讲类材料推荐一一放上来:以下所有材料,我们都会从优缺点双方面点评,个别有实体书的建议大家买书,其它的,用谷歌百度都可以搜到的1,赖世雄老师的《美语从头学》,全书包括,发音,入门,初级,中级,高级,语法如果你觉得自己英文一团乱麻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压根不知道怎么做,那么这套书籍最适合你,从发音开始学完之后,挑选适合自己的级别书籍购买进行学习,全书不超过300元,不到300元,把全国最好最牛的老师请回家这套书尤其适合那些对英文屁都不懂的人,这里说的屁都不懂不是说你基础好基础不好等等,而是说你就没有英文学习那个意识和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流程和进步也没有一个基本的清楚认知,凡是热爱问“英文怎么学”的人,都属于此类,你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好方法和材料,而是沉下心一头扎在一个系统中,把一套教材学透之后,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英文能力了,再根据自身的特点查漏补缺,合理的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规划自己的学习那么在英文教材多大泛滥令人选择恐惧的今天,为什么90年代的一本老教材还是可以说独占鳌头秒杀众人呢?注意,是最好,而不是最好之一很简单,因为它配有播讲录音,而且是最优质的播讲录音,赖世雄老师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完全自学,对发音,语法,阅读的造诣心得最深,他是完全一路从ABC自学到托福成绩满分,去明尼苏达大学留学的程度,可以说他的传奇具有相当大的完全不可复制性,但这也代表了:他个人开发的课程是最符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而且他对中国人的国情和思维特色,心理状态,障碍,挫折等了解程度,远远超过一般老师知乎充斥着那些英文貌似很好,但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思考,热爱传授经验的家伙(真心不是黑你们,因为辜鸿铭也属于这类人),他们喜欢推荐XX杂志,XX新概念,XX电影,让你去学好英语,大部分都是陈词滥调,而且他们确实那么学好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真的靠自学学好的,大部分人根本就离不开成长际遇中遇到的老师或者家长带来的帮助,这类丝毫没有过英语教学经验的人提出来的方法论办法会偏重于“毅力”和“坚持”,这类人给出的方法和材料,你真的敢参考么?至于知乎上面会推崇的X东方的培训老师给出来的方法,先不说这群兔崽子都是纯应试压根儿没几个好东西,就算你找崇拜的偶像,起码找点厉害的行么?民国时候大家一说英文推崇的是林语堂张爱玲之类的,之后还有一代神话的“南葛北许”葛传槼和许孟雄两位老先生,再不济改革开放后英语大热,大家也是向胡文仲许国璋等老先生看齐的,最低最低的偶像级别,也得是赖世雄和旋元佑两位老师了。可是现在呢?大家先是崇拜虐妻犯李阳,然后现在到处都是X东方的狗屁老师出来传授办法,“阿姨扑过来扑过去”,真是操他妈的斯文扫地。言归正传,赖世雄老师的教材和NCE相比较起来,缺点也非常大,虽然两者的趣味性都很浓厚,但是赖世雄老师的教材最大的问题在于语言知识结构不够严谨,在教材编排方面,中国的老赖皮确实是比不上洋佬的Alexander(亚历山大早年在欧洲那边开班授徒,教学经验及其丰富,NCE确实是非常适合外语学习者的),但相比较1)赖老师配有幽默的讲解录音,一个好老师带着你学,越学越想学,比你一个人死扣NCE效率高太多了2)赖世雄老师的教材更偏重口语,哪怕是中级美语课本,也给出了大量的情景对话和发音练习,这点可以秒杀NCE,NCE更类似写作课本,尤其是外研社搞了一套阉割版的,把BBC的母带弄掉,自己找了几个垃圾外教来录音,非常不适合打基础,对英音的听力帮助几乎为零赖老师的教材缺点主要在于老头说话略显啰嗦,有些人不好接受,但瑕不掩瑜,如果你真的能听进去,会觉得非常有趣,越学越想学2,itunes上收听人数超过800W的ESLPOD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英语学习材料是什么,就是ESLPOD但仅仅流行不代表他就好,当年轮子功也相当流行过所以我告诉你它好在什么地方首先,主播和制作人Jeff,是南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博士,所有的广播材料都由他来设计和播报讲解,大牛权威出品,这点从学术上保证了广播的实用性——你几乎再也找不到一个PhD为了照顾小白设计的英文学习资料其次,要了解ESLPOD牛在什么地方,你得先了解下Dr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他提出来的一些基本理论,比如情绪机制,i+1原则等等,目前已经是被证实最高效可靠的语言学习大规律,不管你什么什么千万法疯狂派,只要你想学好英语,基本上逃不脱Krashen的理论,而ESLPOD是Krashen首肯承认,亲自向全世界的语言学习者推荐的,认定”是英文中级学习者中最好最合适的学习材料“最后,ELSPOD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主题设计,注定了他会有那么多的收听者——据说目前听众已经过千万了,而贵国这里一谈英文学习,也不在乎别人的基础和目的到底如何,动辄就是推荐新概念,看美剧,听新闻等等。。。更多介绍参见这里:ESLPOD的缺点当然也有1)语速实在太慢了,而且Jeff本人不是专业声优,声音太贱,不是特别好听2)对高级学习者帮助不大,不能涵盖所有级别的英文学习问题3)推荐那些中级学习者使用,如果你听VOA慢速太枯燥觉得没用,听VOA快速又受不了,或者如果你只想提高英文口语的话,听这个,绝对没错听力口语的中,高级的播讲类材料EnglishpodAmerican Accent Training有一家公司叫做Praxis Language,这家公司有专业的声优和音效师,专门制作各种语言学习类的podcast在itunes上售卖,在语言学习公司中算是非常成功的一家,他们有很多个品牌的podcast,包括Spanishpod西班牙语博客, Italianpod意大利语博客, Frenchpod发育博客,以及全球最火的Chinesepod中文博客,这个公司制作的材料,最适合中高级别的学习者向高级过渡之用。Englishpod英语博客本来只是个不知名的人士做的一档不太成功的中英夹杂的语言类教学节目,发行了2年左右收效一般,2005年Praxis把这个品牌买下来,重新招募精兵强将,由产品经理兼主播Marco老大重新定位了产品定义,开始了新一圈优质的英语学习广播的制作。Englishpod的总部就在中国上海,在itunes上定期播出活泼生动的收费讲座,每一期的主题大概有日常生活、情感问题、商务交流等内容,每一个都会标明等级为Elementary、Intermediate、Upper Intermediate、Advanced,按标记分为BCDE,E级别非常非常难,词汇量也很大,不太建议大家轻易尝试。它每一期都会有固定的模式,首先是一分钟左右的一小段情景对话,都是非常幽默搞笑的现场声音,跟我们熟悉的那些枯燥的英语会话书完全不同,然后是10分钟的讲解录音,由一男一女两位外籍主播针对对话中的用法和语言难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和举例,最后是一段5分钟的录音,主要是复习词汇和用法,但是这个录音做的真心挺鸡肋,不下载也是可以的。EP的精华就在于每期10分钟的讲解录音和1分钟的情景对话,这点做的比ESLPOD好太多了,每期的课文录音都单独拿出来,供大家反复仔细的听和模仿,讲解录音10分钟也很短,每天都可以听1-2遍作为泛听来学习难点和用法,而且两位外教的教学功底非常扎实,经验也很丰富。为什么一定要听Englishpod?EP最大的特点在于六个:1,风趣幽默的小对话,能让你笑的捧腹,根本不会觉得学英文是件苦差事2,讲解超级实用,涉及到最实际的,课本学不到的英文,比如感冒鼻涕多怎么说?I have a runny nose,比如电脑死机怎么说?Freeze。像这样的小词用法在广播中比比皆是,都由主播Marco老大娓娓道来3,所有对话录音都是有口音的,包含了意大利,西班牙,美式英式等世界各国口音,对听力提高巨大4,主播都是用一种比常速英文稍慢的语速来播报英语,长期收听他们的声音,慢慢英文的听感会变的非常好5,最棒的是,你平时看美剧电影,很多好用法不留神就过去了,没啥大用处,但是EP有主播老师给你详细讲解,轻松就记住了,想学不好,都很难6,根据EP团队的官网和每一课的内容,这是中高级别材料中,完全按照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订做的学习材料1)完全符合“多口音听力输入”的要求!每次的对话几乎都是有口音的,从第一期开始那个意大利餐厅的服务生意大利口音就重,到后来的美国各地的口音,英式口音,印度的墨西哥的等等都有,和语言学理论中只有大量输入不同非标准语音,并且和标准语音对比才能提高听力和口语的理念完全符合,而且要听各种口音的英语,母语国家和非母语国家的人讲的英语都要多听,因为成年人的耳朵有障碍,听不标准音有对比才能打通,发音才能变好,所有的英语学习材料中,只有EP做到这点,至于有口音的电影美剧等,因为本身设计不是供大家学习之用的,学起来不免有难度颇大无从下手之感2)符合Dr Krashen强调的狭窄输入Narrow Input假说!在某一段时间内要只听一种特定类型的材料,比如喜欢新闻就在几个月里只听新闻,喜欢听有声书就只听有声书,听熟了后再接触其他材料,而EP的所有节目都是近似节目脱口秀的形式播出,主持人讲解细心,以一种固定形式播讲英语,符合! 3)符合可理解性i+1的听力输入机制,i代表你现在的水平!听力一定要在自己听懂的水平上稍微难一点点,然后逐级过渡,一开始就是正常语速,那叫无效输入,跟杂音没两样(针对成人,小孩子没关系) ,EP的材料难度分级,从基础,中级,中高级,到高级,让学习者慢慢过渡,不仅是说话速度难度加大,高级的内容也多为演讲大学授课等形式,比日常对话词汇难度大,符合! 4)完全符合情绪机制!学习材料要有趣让人感兴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感到愉快有收获,挫折感不是太重。所有内容都非常搞笑,有点冷笑话的意思,而且广播的声效做的很棒,设置的场景都是有真实的背景声音的,让学习者有如身临其境,在讲解某些生词的时候也会放出音效让人知道是什么样子,比如讲解explode这个词的时候,主播Marco没有直接说是什么意思,而是放爆炸的音效让大家明白这是个什么单词,图片和场景的感觉通过音效表达的栩栩如生,非常有趣,符合!至于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美语发音的13秘诀这本书新东方引进翻译了,推荐购买,只是注意翻译有若干小错误,但基本不妨碍我们在EP和平时的听力模仿练习中会听到很多连读语气夸张的地方,很多人可能有很多不太了解的地方,有人会问,有没有人对英语的连读和语调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呢?有的,就是American Accent Training(美语发音13秘诀以下简称AAT)这本书。AAT最大的特点是它革命性的提出了“自然发音”的概念:书中没有单个音标的诠释,所有的发音都是放在句子里的,而且录音全部是以正常语速朗读的,没有刻意的去放慢速度,让连读爆破等自然的发音现象统统消失不见,而且也就是说,这本书讨论的是在正常环境语速下的英文韵律,而不是无用的学院式的,中国教科书上面的那种发音,当然相对书的难度也高了不少。
这一点就彻底颠覆了国人对口音的认知和定义——我们认为发音标准就是标准了,但是书一开始就提出来,美国各部分地区对有些单词的发音各不相同 (波士顿和纽约地区读car真的不一样),可是为什么我们整体听起来能判断此人来自美国还是英国呢,这个就是语调和连读的原因了。而且文中还有现场举例,给出了一位越南学生练习前和练习后的音频对比,练习后她的发音还是不标准,可是整体的语流会让你觉得她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
“自然发音”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不知道是我孤陋寡闻还怎么的,这个概念在我国所有的英文教学中完全没有人提到过,不论是学院派的, 还是民间培训派的,我没见过有人讲,有那种所谓语音语调速成的书,连读讲解之类的书,这类书我也读了不少,共性是:朗读烂,音色烂,语音现象不明显;总结的规律没用或者有限;书籍编写的内容烂,结构烂,甚至错漏连连。可“自然发音”是非常重要必须学习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以前听过BBC Learning English的讲课,说连读不用去刻意练,等你们以后听力好了,英文上去了,说话越来越快了,自然而然说话会有连读,这条我相信是对以字母符号系统为母语的国家居民说的,对中国人来说,如果不去刻意联系,连读和弱读几乎不可能会自然出现。因为汉语的特点是字正腔圆,而且一直都没有元音辅音的概念,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认为最好听的中文应该是把每个字都咬的很清楚的话语,如果有人说话快又含糊,还会被人嫌弃。但是英文语音结构和中文差异就太大了,即使你听奥巴马的演讲,那个是最清楚的英文了,你对着讲稿看,很多音还是不会发出来。但凡接触过大段语流的人都会有这个感受,似乎听懂了偶尔的单词一掠而过,但是整体来说就是抓瞎,好像播音员增加了好多音,又省略掉了好多音,根本听不懂。 换言之,中国人的语音特点基本上决定了,我们在学习外来语的时候会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以为是的每个音都发的很清楚出来,尤其是,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基本上是以视觉,也就是书面的学习形式为主的,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我们也会更倾向于把自己眼睛看到后经过自己加工的音节每个读出来,而不是仔细认
真的听录音,然后模仿。 即便使用老师们宣扬的大声朗读的办法也没用,本身看到的文字后大声朗读的都是错误的,越熟练也只是日后越难纠正而已。尤其是,国人没有好好的养成仔细听录音的习惯,这点更是给英文加了极大的障碍。
这个时候AAT的出现就极好的填补了国内英文教育的这项空白,Ann老师亲自上阵录制了全书的内容,声音温婉动听,讲解知识点又循循善诱,真的是细微入至,把外语学习者的每点困难都考虑进去了。 AAT这本书,学起来很有必要,但难度较高,比较适合托福备考同学和听力水平达到了EP那个速度的同学下面但说发音国内的国际音标和KK音标书籍很多,但基本都属于不及格的糟糕作品因为都没有播讲,只有一对抽象的口腔剖面图最好的发音教材,按照基础不同分:赖世雄老师的美语发音教材American Pronunciation Workshop优酷有在线好在什么地方,大家去听听就知道了,不详述补充一个,Iowa大学出的免费在线的音标教程语法的播讲类材料一般来说有三:1,赖世雄老师的语法讲座2,台湾老师孟丽媛的语法视频3,旋元佑老师的《文法俱乐部》,其中旧版比新版解析的地方更多前两者比较枯燥,而且实用性不高,属于传统语法的范畴,知识点过于繁琐,而且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高中生可以使用,但不做特别推荐最推荐的还是旋元佑老师的《文法俱乐部》,书中有若干错误,但瑕不掩瑜,巅峰常识,这本书是所有语法书中最好最佳的一本入门读物,几乎可以成为所有想要学英语的人,考试也好过级也好,提高英文能力也好,必备读物阅读和写作稍后说最后吼一声请大家注意:材料绝对不是越多越好,请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以及需求,谨慎选择!
转载一篇从恶魔的奶爸处看来的文章,其中结合GMAT考试,介绍了各类英语学习的方法,详细讲述了作者从英语小白一路奋斗至GMAT高分考生的历程,希望对广大学习者有所帮助。注:GMAT是申请进入美帝商学院所必须参加的考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商科考研的专业课……原文链接:GMAT教会我的六件事(附英语学习资源)文/Greenhouse我的英语很差。虽然说我的四级考得还凑合,但是真正的英语水平还是远远不够。但是,申请国外商学院的硕士必须提交GMAT成绩,所以,不考也得考,不学也得学。我记得,第一次做模拟测评()的时候只有35%的正确率(推荐各位GMAT考生做一做,这个是和考试界面一样的,多做有助于考试&学习),按照这个分数下去,别说考GMAT了,在这种英语水平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可能托福都会有问题啊……!然后,我就开始孜孜不倦的学习之路,这条路固然是艰辛的(可能对于学霸没什么),但是,这条路也让我学到一些极其珍贵的东西。【学习要有效,不要自我陶醉】复习GMAT的时候,我买了一堆资料。开头几天觉得要当学霸,兴致勃勃,每天看书到凌晨2点,然后发个朋友圈说“刚复习完毕”,等着一群朋友过来点赞。但是,这个学了一段时间,发现没什么效果。单词还是很吃力,OG还稍微能做对几道,但是GWD题就太难了,根本做不下来。然后在太傻上面看,大家都说GWD题才代表真正的考试难度。当我静下来回头想想,猛然间觉得自己更多是沉浸在“我很努力”的快感中,所以会无期限的拉长学习时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脑子动起来,想办法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做事情之前,要考虑自己为什么做,怎么做最好,预期的效果是什么。总之,不要蛮力、要用巧劲儿。当我开始不熬夜、不自我陶醉,每天有效学习时间3-4个小时的时候,觉得比每天熬夜到凌晨的效果要好太多了。【短期内提高英语水平,单词和句子是关键】提升第一步:迅速提高单词量考虑到基础比较差,我打算从解决单词开始。单词书选择的是托福词汇红宝书、英吉GMAT单词书
、GRE单词书。我基本上每天背300-400个单词,虽然每天会忘记不少,但是也会剩下很多。差不多3个月左右,我就感觉自己的单词量有巨大的提升,以前看不懂的文章现在读起来也没有那么难了。提升第二步:读懂句子是关键 长难句是最难克服两个事情。我做了两个事情,第一件事情按照学长的推荐去上GWD的GMAT班,听老师讲题讲句子;第二个事情是买了《8天教你像读中文一样读英文》 。读长难句最需要耐心,对于看不懂的句子要反复研究;每看懂一个,就是一次进步。平日可以多读一些读物,专门把里面的长难句画出来,反复研究句子的层次、结构等。这个阶段没有捷径,唯有多读、多学、多练习才能真正提高阅读速度。提升第三步:善用免费资源在网上有很多免费的学习资源可以看,无论在报班前,还是报班后都可以找来看看。个人再次推荐几个资源,大家有机会可以抽空看看。GMAT学习资料:托福学习资料:【越来越难,未必是坏事】GMAT考试很有趣。当你做错的题越多,题目就会越来越简单;当你正确率越高,就会现在题目越来越难,同样的,你的分数也会更高。虽然对于当下的快感而言,做到容易的题会爽,做到难题会觉得纠结,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吗,难的时候正在走上坡路,容易的时候却在走下坡。无论是人生还是GMAT考试,都不过如此吧。【基于事实思考,而不是脑洞大开】我在看管卫东的视频上,觉得他有一个地方说的特别好。就是做题、分析事情最重要的是基于事实而思考,而不是脑洞大开的胡乱想。GMAT的考试和国内的考试不太一样,后者经常需要你拥有一些奇怪的小技巧才能做下去,但是前者的考试确实对逻辑的思考。这件事情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是我们应试教育里常年欠缺的东西,就是拿到一道题,你首先要读懂,迅速对一堆杂乱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去做题。一场GMAT的考试下来后,思考力、逻辑都能感觉到巨大的提高。【你放弃一次,就会放弃第二次】我的英语基础不好,每次学到瓶颈期都有一种要放弃的冲动。当时在管卫东那边上课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生小A,我们两人经常一起上课上自习。有一天,我们下楼买酸奶冰激凌的时候就聊到这个事情。我说,GMAT真TMD的难,干脆不考了,去找工作算了。小A说,不能碰到难就放弃啊,不然以后要放弃的东西会更多吧。【有些事情不容易,但是值得你为此付出】
可能很多英语很好的人,不会觉得GMAT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对我来说,从英语很垃圾到两战GMAT,最终拿到offer,是一件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过程中有眼泪,有不甘心,有想放弃,庆幸的是并未放弃。在我们生命里是不是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呢,别人告诉你不可能,你也觉得太难了,担心付出没有回报。可是,我想只要付出,无论是否能实现梦想,它终究是有回报的,也终究是值得的。
单词:扔掉红宝书,从构词法学起——我就是这么教男喷油的。他说构词法为他这个工科男打开了一扇窗。对于大部分人,蒋争那本足够;如果对构词法无感,有一套词汇书是练中学的,而且每本进阶,非常不错:听力:找自己喜欢和熟悉的话题的Podcast听,听三遍,泛——精——泛口语:Pobcast或简单日常的美剧(如摩登家庭),听一句暂停一下,自己口头重复一遍语法:找一套高三的语法题(北上广的),做一遍(尤其是选择题),把其中遇到的语法错误和一知半解的语法现象圈出来,然后对着张道真或者薄冰的语法书一个一个确认,然后再做题,再查,不懂就上沪江或知乎问阅读:上网找近期的英美主流媒体读,读深度报道文章,中间做笔记,记下故事梗要。每次阅读之后,把故事用自己的笔重写一遍。越细越好。写作:上面的练习做久了就能看到效果以上是我教身边的人学英语的方法,如果有毅力,三个月能看到明显提高。是不是适用于大部分人,我不能保证。
我来讲一下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与想法,希望能对学英语的人有所启发。略长,节奏较慢,请读者担待。到目前为止(现大二在读),我在英语方面的履历如下:四级655分,六级657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这些成绩也仅能说明我比较擅长英语考试。各位来读这篇短文的,想来最希望听到的,是如何在四、六级之类的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经验与方法。应试技巧当然要掌握,但是,我总觉得,要想把英语学好,除了应试而外,还要有那么一点兴趣与热爱。而正是凭着这点兴趣与热爱,我才逐渐达到了今日之水平。当我们谈论「如何学英语」的时候,多半情况下是在讲两件事情:第一,如何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第二,如何把英语这门语言学好。前者更加关注应试技巧,后者更加注重整体英语能力的提升。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是必要的,但是,光有技巧还不足,英语能力的提升更加关键。正如武侠小说中的招式与内功的关系。内功深厚的高手与内功尚浅的人,使用同样的招式,发挥的威力却也有巨大的差距。技巧如招式,能力似内功。招式易学,内功难修。而英语考试所考查的,大致是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项。完形填空可以划归到阅读中,翻译可以划归到写作中。而这些题型的共性在于:答题者必须首先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方能很好地作答。而所谓「理解」,是指你读懂问题的能力,也就是你的阅读能力。其实说到底,英语考试的核心,便是你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的人,有以下优势:其一,阅读速度非常快,这会为你在做听力题、阅读题时节省不少时间;其二,读懂问题的能力强,这在听力题中能帮助你很快的确定目标句子;其三,读的多,见的多,印在脑海中,写的自然也不会差,作文和翻译不成问题。所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在英语考试中获得高分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我此处所说的阅读能力,不是解阅读题的技巧,而是你把一篇英语文章读懂的能力。比如,给你一篇《纽约时报》的报道,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将其读懂,并概括出大意——这种能力就是我所指的阅读能力。当然,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简单地通过做题就能够训练出来的。英语考试分很高的人,未必能读懂Jane Austin的小说。但,能读懂Austin小说的人,英语分数考得也不会低。而提升阅读能力,没有捷径,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与积累,不能速成。接下来就是如何读的问题了。我之前也曾经向别人推荐过读英文原著,而大多数人读了几天之后,就给我讲这个方法行不通。原因无非是生词太多、不想翻字典、看不懂、不能坚持等等。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我现在还记得,高中时读第一本英文小说时的情景。那是高二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读的Jane Austin的pride and prejudice。那本书是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是黄色的,不大,可以一只手拿住。刚开始读的时候,自然也是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毕竟当时才刚上高二,词汇量不大,每一页都有二十多个单词不认识。怎么办呢?查字典,而且是一个一个地查。这样读了几章,速度非常慢,读得也很痛苦。索性把字典丢开,直接往下读。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跳过,只要能理解大意就行,不力求每句话都弄明白。这样一来,轻松不少。那本pride and prejudice 断断续续地读了两个月,大多是抽平时午饭或晚饭休息间隙读。去食堂排队的时候,也带着书在那里翻。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最大的原因是,我对这部小说比较感兴趣。将自己的兴趣点与阅读联系起来,这能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有的人很喜欢哈利波特,于是初中把六卷本的Harry Potter 读完了。有的人很喜欢《暮光之城》,于是拿着一大后本的Twilight 在教室里看。旁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厚的书,全英文的,怎么读下来的?很简单,因为兴趣,因为热爱,所以能坚持下来。等读完了Pride and Prejudice,感觉还不错,觉得这条路可以走得下去,于是又接着读其他的书。第二本读的是Gone with the wind。同样也是对外翻译出版社的,不过却比pride and prejudice 要厚得多。这次的难度也大很多,因为书中有很多黑人的对白,用的都是些别字,常常一大段都不知道在说啥。不过幸好,我读过它的中文版,对于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很了解,因而,读下来不成问题。花了三个月终于把它读完了。我还记得翻到最后一页时的兴奋心情。很可惜,我后来把那本书送给了一位同学,再也找不到了。就这样,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又接着读了1984,Animal Farm, Emma, Jane Eyre,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mon Reader等。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是有几个同学跟我一起读。遇到喜欢的段落,我们会背下来,这样早晚读的时候,又增添了许多乐趣。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读英文小说。我举自身的经历,是想说明:将你的兴趣与英语联系起来,能让你的英语学习坚持下去,并且很有效果。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Austin的小说,但是,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爱好。比如,男生喜欢看NBA,那是不是可以将与篮球有关的所有英文表达都记在心里呢?试着去看懂美国媒体写的篮球评论,试着逐步去听懂篮球明星在接受采访时的幽默与风趣,这些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当你的兴趣与学习合二为一的时候,动力便会源源不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大一的时候,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课堂上用来学英语的时间可谓所剩无几。可正是在大学,英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接受的英语训练强度比不上高中,英语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就在于,高中的时候每天都读英语,大学却很难做到如此高强度的训练。长时间的搁置带来能力的退化,高考那几天可真就成了一生中英语水平的最高点。要想避免英语能力的退化,方法很简单,业精于勤、多练。现在大家基本人手一个手机、一台笔记本,学习英语的条件要比前人好出许多。以前人们在学英语的时候,可能还要到处找教材。现在,各式各样的英语学习材料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学英语也不需要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要每天能抽出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浏览英文的网站,看英文的报道,或者听英文的访谈,就足够了。贵在坚持。这里还要提到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亦即「联系」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要理解它,离不开语境,而理解语境,离不开联系各方面知识的能力。比如,让你直接去读《纽约时报》的时政报道,你可能会被大量的政治术语弄得晕头转向,感觉不知所云。但是,世界上的时政热点每天就那么几件事,中国的媒体也在讨论。将中文的阅读与英文的阅读联系起来,或许这时英文就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了。之前我看新闻时,经常听到「量化宽松」这个词。后来看The Economist 的报道,遇到quantitativeeasing,当时就想起了「量化宽松」,因而也就记住了这一术语。将生活中的所学、所感联系起来,把自己的知识串成体系。这种联系的能力,不仅在英语学习中很有帮助,在其他领域的学习中亦然。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这学期仅有两门外语课,即法律英语和英语口语。从下学期开始,我就要和英语课说再见了。但是,在法学专业的学习中,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学期宪法案例课,研究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需要阅读一些美国的判例。几十页的判决书,那个阅读量是任何一个英语考试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再比如,上学期学宪法的时候,老师推荐了《联邦党人文集》、《政府论》、《自由秩序原理》(TheConstitution of Liberty)等著作,并建议我们去读原文。其实,这些书读起来并不困难。《自由秩序原理》的作者是哈耶克,奥地利人,母语是德语。他写的英语文字并不复杂,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现今世界中,最为前沿的理论,最为杰出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由英语写成的。学习不断深入下去,用到英语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以上所谈,均着重在英语能力的提升,考试技巧没有怎么涉及。英语考试当然是有技巧的,阅读、完形、写作等均有章法可循,高中就一直在训练这些技巧,不需要我再多说。而且,我觉得,学英语不可能仅仅为了英语考试,我们是为了将英语熟练运用,以便捷我们的研究与工作。关键是整体能力的提升,技巧确属次要。学英语,归结为一句话:多读,多听,多写,多说。道理很简单,贵在坚持。以上。
前来歪楼,另,奶爸的答案删掉了很可惜个人背景:对外汉语教师,英语专业八级,能使用基本的西班牙语,在秘鲁的孔子学院任教一年。======================================================================从学语言的角度来说,学英语和学汉语在基本的地方是一样的。我认识的很多人都会问我怎么学好英语/汉语。我一般会反问他们:你们学英语/汉语是为了什么?语言是一种工具,请记住这个。人们使用语言沟通和思考,完成一系列任务。我有一个同事,是连锁服装店的店长,我问她你问什么要学英语,她告诉我老板发邮件都是英语她看不懂,那么可以看懂邮件并能回答才是她学习英语的真实目的。大家都说要学好英语,但是学好语言本身是伪命题,人们学语言必定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完成这项任务才是真正目的。前面的那位服装店店长如果可以用英语看懂并回复邮件,那才达到了她学语言的目的。如果不能,即使她能够用英文和人打P聊天,看美剧无障碍那也没有达到目的。大多数人学习语言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达成/没达成目的,不管有意无意。语言是个很奇妙的技能,学起来难忘起来快。十年前我还可以流畅的说杭州乡下土话,十年后就只能听懂但没有办法说了。有人要说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我想大家还知道一直使用语言才会保持一个熟练的状态,停止使用相关的语言技能就会逐渐退化。我的老师是长滩分校的教授,他曾经介绍过他的小孙女在4岁的时候曾经说的一口好俄语,但是后来俄语老师走了之后由于缺少说俄语的需求,1年后什么都不会说了,只有发音还能保持。所以,具有实际需求的语言学习才是能持久并且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我们身边的例子像出国的,干字幕组的,搞翻译的,莫不如是,而且他们所擅长的语言技能是与完成实际任务相关的那部分,即使作为一个母语持有者想要使用专业领域的词汇和句型也依然需要一些时间,更不要说学习外语的。所以请紧盯你的任务,不要求全求多,不是先学好语言再完成任务,而是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学习你的语言。以前在公司工作的时候很多邮件都是英文,我的同事大多数没有很好的英文基础,他们的办法是用词霸用中式的语法搭配用google translate回邮件,尽管很多时候狗屁不通还有错的,但是毫无例外的,他们使用语言达到了目的,这对他们来说,达到目的就行,不要管语言是不是好是不是优美。请把你的真实目的放在第一位,学好语言这件事放到后面。想考GRE的,去读班。想看美剧的,有字幕组即可。想查资料的,把你的金山词霸开好。想移民的,先出国再说嘛。想面试的,背好那些条条框框就够用了。听上去很反人类吧,但是语言就是这样,没有万能钥匙,没有我学好这个技能了然后其他的问题都能解决这件事,即使有,花一个巨大的代价绕一个大弯来完成一个小任务是极其不经济的。从基础知识上来说,高中毕业的英语的基础知识都已经够用了,剩下的基本就是复习,然后和你要完成的目标联系起来即可,没有更多的了。先写到这里,以后再写关于材料和方法。
感觉漏了一个podcast啊。。。想听英式口音的推荐 6 minute english,是两位基佬就某个热点问题展开通俗易懂的讨论,期间还夹杂一些诸如“ 我刚才提到XX词组,这个词组是什么意思。。”的提心提示。虽然个人感觉内容上比不上ESL(主要是因为对话中的很多词组比较简单,显得有些弱)但也聊胜于无了。在英联邦国家留学,你会发现有一个能听懂英英的耳朵是多么的有用,很多时候你美音听的非常好,听英国人和澳洲人说话还是听不懂,所以留学英联邦的不能总是拿美音练习啊。。。所以推荐6 minute english
单词不要乱背 查查etymology 不要跟新东方那帮人一样把chaos念做吵死 不要读分级读物 有能力直接拿字典上原文 买参考书看到是国人编写的直接扔 牛津出的书一般靠谱
提一点关于罗塞塔石碑,不要用。这款软件早期版本出现后就一直向人推荐,用来学过一点法语。后来用它学了很久的德语,好像已经用到4级了,总共德语课程才5级。感觉不佳后弃用。总的体会就是效率太低,能记住读音,一些词汇,一些归纳出的语法,但是整体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形成,很多概念都是空白不符合人学习语言的习惯。如果想要系统的掌握一门语言,一定要使用相对传统的方法一步一步扎实来,罗塞塔石碑也就是图个新鲜培养点兴趣的东西而已。学二外尚且如此,用罗塞塔石碑来学习英语这种第一外语更是不可靠。说白了,沉浸式学习法也就能保证你结业之后达到他国的婴幼儿水品吧。人家自己小学生都是要上语言课的。--------------------------------------------------补充一下,依赖罗塞塔石碑那种学习方式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当你打算更进一步时所有其他进阶材料都是需要具备完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后才能有效学习的,那时候还是要从头来过补缺补差。效率真的很低。
学习英文是个宏大得目标,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我只对口语板块《说一口流利漂亮的英文》的方法做详尽解答,这是我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希望对各位英语学习者有帮助。
学习英语没有任何捷径,唯有长期的坚持,模仿,找到好老师,不断实践和改正错误。吉米老师始终认为脚踏实地才能完整地系统地学习,长期的坚持努力是关键,模仿是说漂亮口语的第一要素!同时在最后你所掌握的必定是最丰富最全面最能解决问题甚至是可以炫耀的。
今天吉米老师要给同学们带来的是讲漂亮英语口语的三板斧!
漂亮口语第一板斧:说准音标是关键!几乎全国人民都嘲笑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说普通话,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广东人的普通话比北京人的还地道!为什么?汉语拼音学得精准!英语口语也是一样的道理!最基本的也是最开始学的音标是一切的奠基,音标一定要找个非常好的老师,老师标准漂亮,教出来的学生必然标准漂亮,反之亦然!同时音标的学习必须模仿英语国家的人的本地发音,从单词学音标,而不是单独每个音标拆开来学!什么是音标的最高境界?能够看到或者听到单词的时候马上写出音标,重读没有错位,音标丝毫不差,而且能脱口而出!你的音标过关了吗?若没有,马上找老师纠正!音标必须完全正确,而且发音饱满,到位,完美无缺!这个需要经历1个月到3个月的时间练习和改正。
漂亮口语第二板斧:一篇精简文章疯狂模仿早就地道口音! 教学几年,带了数百学生,发现模仿是第一要素,我时刻跟学生强调模仿。选取一篇文章,必须有原版录音,非常重要,男生推荐选取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克林顿的演讲,布莱尔的演讲,女生推荐选取英国女王圣诞演讲,希拉里演讲,安妮海瑟薇演说。这里大家会发现我推荐的都是演讲,为什么不选电影?稍后会告诉你。演讲是慷慨激昂的或者是感人至深的,而且充满魅力,抑扬顿挫,语音语调非常到位,每个单词语速控制精致到位,用于模仿最好不过!但是不要选取整篇演讲,选取开始的3段到4段左右的文字,而且要把每个单词的音标全部标出来!做到每个字的音标最精准最到位。而且3个月到半年内只模仿这几段文字,我指的是精仿,每天听录音,边听边模仿,一天至少模仿15遍以上,必须会背诵,找老师监督和纠正发音,直到模仿得几乎一模一样为止!坚持,长期的坚持,才会有神奇效果!不选电影的原因是电影里角色太多,说话不是演讲那样连贯,而且各种语调语音,会让你十分苦恼,所以去除,可以广泛模仿电影,但是不是精仿。
漂亮口语第三板斧:第三板斧也是终极板斧----实战,找纯正的英语老外!如果你按照上面的2个步骤坚持练习下来,半年已经过去了,现在你的英语口语已经比中国,甚至是全世界95%的人讲的都要标准漂亮和流利!英语说到底是一门工具,口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个老外交流!所以接下来必须要说出来!单词少?没关系!美国小学生单词也很少!必须敢说!不会表达意思?没关系!任何句子都可以换一种简单的说法表达出来,关键是你要知道那种说法!你试错,你改正,你获取了经验,你不断提升你的口语表达能力!这里必须强调找纯正的英语老外!英语说得最地道的,不要找哪些来中国混的非洲或者印度留学生,他们的英语口语大部分烂的一塌糊涂!当然他们的表达能力中国学生好几倍。这都是锻炼出来的!和纯正老外交流的过程中,你会羞愧,因为对比那地道漂亮的口语,你的口语实在不好意思,那样非常激励你疯狂模仿练习口语!同时实战的时候你不会表达,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高你的表达水平,因此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会得到质的飞跃!坚持!这个步骤坚持下来3个月,每周最少找老外一次交流口语练习,每次不少于2小时,3个月以后我把你扔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生存下来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是法国希腊巴西这些非英语国家,你简直可以教移民讲英语了
最后,吉米老师再次强调,英语口语练习坚持努力和模仿是最大的关键!坚持不下来的人,再有效的方法都没有用,坚持到最后的人,再简单的方法都能练出奇迹般的英语口语!英语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工具语言,当我看见许多大四学生(这段时间)见到外国人嘴里蹦不出几个想要表达的英语单词或者句子的时候,我真的是替他们急!我的几个初二的学生的英语口语都要比他们好N次方倍!另外,学习英语的兴趣需要培养起来,爱因斯坦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代在不断进步,现在连在微信里都可以学习英语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英语?想要多一个英语助手,英语学习窗口的童鞋,可以到微信里关注吉米老师的英语公众号:美剧英语口语 (微信号:Meiju007)和英语口语(微信号:kouyu8)这两个英语公众号,每一天,吉米老师都会发布最新的英语学习句子,口语,学习方法给你,帮助你早日学会最地道的漂亮口语!
本文吉米原创,经本人亲手撰写,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原则之一:你看低智商的人都可以听懂并流畅地说某国语言,为什么自己不行?原则之二:没有捷径,有也是考试用的。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方法不是选择合适的,而是你要习惯于某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真不多,基本上都知道:车轮式背单词啊、碎片时间啊、快速大声朗读啊、听写是神技啊……等等等。只是有一点,我很同意恶魔奶爸的说法,没有环境和老师的情况下要学好语言真不容易,有环境的情况下学语言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背诵的作用真不太大。但我认为在没有环境的情况下,浸泡式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背诵也是如此——背诵仅对初学者有效。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老师推荐的、最多人用的就好了。========================================================说下我自己。没出过国,经济类专业,原来英文比较差又比较讨厌外语。1、后来通过每天读China Daily,坚持了几个月,成效确实显著,这是英文提高的第一个阶段。2、后来觉得词汇量不够,于是开始车轮式背单词,词汇量增加不少。同时做了些听写、精读方面的练习,用的新概念三、四册。话说听写能迅速提高听力。这是英文提高的第二阶段。以上阶段是以考试为目的,下面阶段完全是需求推动,所以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学习效果,见效时间也比较长。但这两阶段是真正建立起英文实用能力与自信的阶段。如果你以学习目的去做这些事,见效时间应该会很快。3、再后来开始大量阅读英文原著、专业英文学术著作,这是英文提高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我开始喜欢上外语,自学了法语,可以看懂基本的文章,这可是在没有老师没有环境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只是有一个学法语当二外的同学教过我一天发音)。从此真心不再怕外语——这点非常重要。4、再之后,开始喜欢上美剧,看了大量剧集,完全没想着要去学英文,两三年后惊奇地发现广播、视频、电影等居然可以不要英文字幕就听懂了,这是第四个阶段。这一阶段也同时开始撰写大量的英文文档、文章,有时候回过头来读一下你写的东西能发现错误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这又是种提高。至于口语嘛,真没办法,没有专门练习过,也没有环境,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我使用并坚持下来的学习方法:听写、大量阅读和听、背单词。我觉得有用的学习材料:China Daily、字典、四六级托福之类的词汇表、原著、电影电视剧、新概念。
看了得票最高的那个回答,忍不住来吐个槽: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好老师针对性的辅导呀,找老师有困难就报个班嘛。首先要确定近期目标,是为了应付CET/TOFFEL/IELTS呢?还是要看资料,看美/英剧,或者去国外旅游,亦或工作需要跟人开conference call?纯粹为了学多一门外语而学英语的奇人恐怕根本不会有这个烦恼吧。然后,就找个老师接受针对性的辅导。针对性很重要,比如有一阵我天天跟印度同事开会,高大上的美音英音听一堆不管用呀,还好那会儿公司买了 Global English 的服务里边有印式英语的听力材料,非常见效,不料几年之后,自己口音也变得有点奇怪。好老师可不好找,要有那么一位能尽心尽力的观察评估你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案的话,那效果绝对是立杆见影的。说到这个还真是遗憾呐,当初上大学的时候那位英语老师对我很好,可惜那会实在没想明白英语学来有啥用,浪费呀。如果个人关系找不到一个特别好的老师,那么你最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报个班了。那么这么多培训机构怎么挑呢?比较靠谱的是找熟人问问具体老师的口碑了,如果这也问不着,找个正规、历史久的机构显示比那些口号喊得山响、标语吓死人的草台班子好的概率显然高一点。至于网上各种语出惊人的业余人士,得空看看还是有启发意义的;但是专业的事还是要相信专业人士,设计一个大众课程体系,特别是要交给别人去执行的课程体系,没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执教经验以及较长时间的考验,是很难有好结果的。如今网络如此发达,信息随手可得,wikipedia 上看个综述,再顺藤摸瓜看几篇文章,每个人都能迅速对某个领域的品头论足。而英语学习看上去又如此熟悉,我们母语都“学“得挺好的,学个英语应该也没多复杂嘛,没学好肯定是老师搞应试教育、培训班坑钱、教材不科学、方法不对……,反正肯定不是我有问题!早年间的事不说了,我们上中学那会儿英语都没听力啥事的,除了个别家里有文化的,想学也不知道咋整,时不时冒出个以背字典的神人;今天,一个成年人英语学不好,除了个天资属于 Education Challenger 的,多是付出不够的问题。英语不会自己变好,即使你每天要用,也会很快停滞在能够应付有限的使用场景的水平。想要水平提高,那就得主动学习。比如说,想要真的广域阅读、交流无障碍,单词量得过2万,它们可不会自己跑到人脑子里去,就得主动去记。至于怎么记,就得看背用结合。受益于英语培训行业的各种神化,大家多少都知道 Ebbinghaus 遗忘曲线,尽早复习能有效提高记忆效率;理解对记忆的强大影响,知道的人就少了那么一丁点,Ebbinghaus 前辈的试验是有意义的内容要比无意义的内容容易背9倍;另外有一个粗略的数字,一个词人要适时的记7次才能转化成长期记忆。所以精读派和背单词派其实并非完全对立的。对于高频词很容易实现多次看见,那么通过听、读、用的过程来记住更科学、高效率;可惜高频词有多少呢?也就5K呀。那更多的怎么办呢?如果有成套的设计好的材料,又有足够的时间可用,继续大量听或者读会很好,否则使用各种工具和技巧背一下是非常有效的突破手段。顺路歪一下楼,有多少人知道遗忘曲线其实是有数学公式的就是不太靠谱?又有多少人知道曾经让无数人痛恨的完形填空题型也是 Ebbinghaus 搞出来的?找人教或者报班学的好处就在于,会有成体系的教材和可理解的输入材料,词汇、语法会融合在一起学起来更自然,更会有指导和纠正,还会有开口练习的机会。这些自学也不是完全不行,当年拿着复读机和磁带,也学出了无数说得很好的人,但是难度还是挺高的。既然都扯了这么长,就再乱说点正经的。如果抛开需求单说提高英语能力嘛,既然是一门语言,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个顺序是挺讲究的,听说在前,读在后,写最后。学英语应该听说领先,读跟上,写慢慢来才是。相应的,语法学习其实没那么重要,写对语法的要求最高,不然写出来的东西没法看嘛;听懂别人说的,说的别人能明白意思,其实挺容易,凑对词大约就能达到目的,所以Creole语这种奇葩的玩艺才会出现嘛,咱们自己母语对话时不是也会有大量的倒装句和补充说明?基本语法最好是在对话的过程中自然记住,比如多个要加s,人称后面跟is/are,正在做的加ing,做过的加ed等等,啥时候加the等等,拿本语法书学看似高效,其实跟上来就背单词一样不科学。另外,我自己是没专门看过语法书,想来没什么书会按 Larsen Freeman 序列来排吧?那得多乱,语法就要有规律成系统嘛,不然怎么能帮到我21天入门到精通呢,您说是不是?从什么词、什么句、什么语法开始,用什么样的步调前进,对于满世界找材料自学的同学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呀!还是老实点报个班比较好,实在怕被坑,也找一套评价好的教材老老实实顺着学吧。顺路再歪个楼,话说,上海小学一年级年津版英语居然是先教了一堆对话,然后才开始教字母的,实在是出乎意料呀,这要不去上课可怎么自学哟。
最白痴的方法,选看到的感兴趣的方法都试一下,看看自己适合哪一个。别人的方法只能做参考,彼之蜜糖 吾之砒霜
语言学习很依靠原始积累的。选择材料的重要性远远小于付出相应努力的重要性。有份好材料也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自学的,也没很挑材料,主要教材是新概念和各类考试书。后来托福也裸考过109。
觉得语言这种东西就是要常听常说常泡在里面才有用啊……急功近利什么的还是算了吧……现在只会去听听podcast还有看看TED和无字幕的美剧,一边听一边跟着重复……
在语法和口语没问题的情况下,唯一的一条路,背单词的同时读文本,读文本的同时背单词。这时不存在选择。语法没问题,指初中英语良好。口语没问题,指基本模仿得象电影里的人讲话。因为,英语几乎没有词性区分,变格,配价理论。换句话讲,与德语等高度曲折的语种比,英语只要背单词就可以让人扶摇直上。
你这个套路吓唬人可以。但是真的要用就不行了。口音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你得清楚明白地表达你的想法并听懂别人在说什么。事实上,口音的问题已经是中国学英语最大的误区了。
英文要学好;一是目的,二是方法。目的是通过考试的,学校的教科书就很好,语法,词汇循序渐进;把习题做完,考试前把课后单词页撕下来温习两遍,pass。目的是增长见识,增强竞争力的;多看多听你感兴趣的题材。原版的NY times,Ecnomist,Business week,甚至playboy也不错;网站推荐FT中文站,有中英对照。培训材料我只看过听过BEC,中级口译,觉得要能做完习题,就能通过。至于要学的地道,要能听懂全世界各种口音;光美国总统就有不同口音,你听听小Bush和Clinton看看^_^tune-in radio不能用了,还有american radio,winamp shoutcast可用,各种口音。还有心态要正确,不要期望太高,要能完全听懂game of thrones,west wing,那是大学水平好不,想想读完大学,自己中文学得怎样^o^
每天晚上准备一个topic跟女友聊一小时以上英文,不用一个月就效果显著了。我从初中到大学,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去学英语。背单词,背课文,看美剧,报新东方。但是一旦让我开口面对老外,马上就语无伦次了。还记得去年宝洁广州终面,因为没有好好准备,临场发挥的一塌糊涂,即使有很赞的简历和项目,也只能遗憾收尾。后来为了提高英文,和女友约定每天一小时对话。内容可以是当天的生活和随想,也可以是看了新闻后的见解等等,往往聊着聊着就会蹦出很多其他话题。最重要一步是,在聊的时候,如果出现不知怎么表达的句型和生词,记录下来。挂了电话之后查词典整理好,上传到共享记事本迅速复习一下。其实大家都知道英语要多听多说,但如果和我一样性格没有外向到每天四处找人练口语,和比较亲近的人练习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学好课本和辅导资料之外,建议多利用网络资源。各种英文网站,提供原滋原味的英语。练习阅读:如华尔街日报、读者、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练习写作:可尝试批改网 等。练习口语:极致批改网等。练习听力:各种新闻网站,VOA/BBC/NPR/UN News/CNN等官网,以及大学公开课还有演讲网站,如coursera, Edx, moocs, 网易、新浪、cntv等公开课以及TED演讲网站;练习翻译素材:英文巴士
有些很有道理,我觉得不管什么方法关键是得坚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好英语的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