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北大心理学怎么样样

你的位置: >
> 应用心理学
华文教育最新推出专业课资料打折优惠活动、赠送真题活动。
全国各高校专业课内部辅导现已开课,基础班、真题讲解班、强化班、冲刺班全程强势出击,报名有优惠,赠送专业课内部资料。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心理学[3元][5元]全选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4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4
本院系:未公布
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未公布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
02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03心理咨询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4心理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自命题)300分
复试科目: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心理学研究方法
基础心里学
同等学历加试参考书:
《心理学研究方法》(莫雷,广东高教出版社,2007)
634心理学基础原理与方法
1、《心理学史》,叶浩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实验心理学》,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心理测量》,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历年分数线
研究生联系方式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录取分数线也是考研人应该非常关注的又一个重要的数据信息,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和复试分数线直接就决定了考多少分才能达到成功考取研究生的一个最低标准。如果考研录取分数线过高的话...&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录取比例代表着你有多大的概率或者可能性考研成功,这是每个考研人都十分关注的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研究生报录比,顾名思义,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关系...&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考研难度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考研录取分数线、专业排名、学校排名,考研录取比例、招生人数、学校知名度等等很多因素,而且难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考生是否能够考研成功...&
对于跨校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考研信息资源还是比较匮乏的,如果能联系到一个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么无疑就会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心里更加有底,无形当中就会增加我们的考研自信心...&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以上招生信息 教材推荐 招生简章、考研招生方向、考试科目明细、复试科目及复试规则、 指定教材等研究生招生信息均于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校官方获得,并由考研网的历年高分学员协助更新录入,希望大家要仔细参考这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历年分数明细、报录比、研究生推荐考研论坛、难度系数等内容是有热心的高分研究生推荐提供的,仅是给广大考生多提供一个参考。
购买流程:
购买指南: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笔记讲义复习题期末题真题等复习资料(精品套餐已更新为2015考研最新版)
&价格:70元
&价格:70元
&价格:70元
&价格:3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150元
&价格:70元
&价格:70元
&价格:3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150元
&价格:70元
&价格:70元
&价格:3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80元
&价格:150元
&价格:350元
&价格:470元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内部资料、考研模拟题、内部辅导讲义(复习全书已更新为2015考研最新版)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冲刺班点题串讲讲义、冲刺押题重点复习题(已更新为2014考研最新冲刺资料)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复试真题笔记讲义资料、复试大纲、复试科目(已更新为2014年考研复试资料)
&价格:190元
&价格:370元
&价格:450元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3
本院系:105
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未公布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1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4心理学基础原理与方法(自命题)300分
复试科目: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心理学研究方法
同等学历加试参考书:
《心理学研究方法》(莫雷,广东高教出版社,2007)
学院计划拟招105人,其中接收推免生2人
1、《心理学史》,叶浩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实验心理学》,朱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心理测量》,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2
本院系:未公布
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15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1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研究
2应用神经心理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国家统考科目)
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实验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心理学研究方法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由国家统一命题,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与测量,总分300分,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复试参考书目:
①《心理学史》,叶浩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②《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主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同等学历加试《心理学研究方法》(莫雷,广东高教出版社,2007)
广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1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1
应用心理学专业招生人数:20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01.人力资源管理
02.社会心理学
03.心理咨询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发展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
4、认知心理学
5、人格心理学
复试专业课:心理学综合知识考试(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按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
辅导老师:彭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及其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广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及其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
【摘要】: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心理学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心理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但是时至今日,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学自身形象这种元理论的问题却研究得相当少。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在已有的研究当中,主要是西方心理学界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学形象进行过相关的探究。而我国的心理学因为起步较晚,所以有关心理学形象方面的研究还很少。为了探究我国心理学的形象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探索心理学形象的内部结构,编制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调查问卷。在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大量有价值的题目,并通过多次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出了心理学形象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维度:心理学的作用、对心理学的态度、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特性和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形成了心理学形象调查问卷,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编制的心理学形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心理学形象的有效工具。
第二部分,采用编制的心理学形象调查问卷调查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心理学形象体现的是大学生对于心理学在认知、理性方面的形象。调查结果显示,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在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条件以及与心理学有不同接触经历等变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部分,采用SC—I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研究了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体现的是大学生对于心理学在情绪、感性方面的形象。研究考察了性别和心理学理性形象得分水平对大学生态度体验的影响,结果显示,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心理学理性形象得分水平的主效应显著;二者的交互效应显著。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被试为女性时,得分水平的主效应显著,说明高分组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态度体验比低分组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态度体验更积极;然而,当被试为男性时,得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态度体验无显著差异。
第四部分,从心理学的认知、理性形象和情绪、感性形象两个方面考察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与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心中的认知、理性形象和情绪、感性形象对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均存在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G645.5;G444【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7引言17-19第一章 文献综述19-30 1.1 形象19-20 1.2 心理学形象20-26
1.2.1 心理学形象的概念20-21
1.2.2 心理学形象的结构21
1.2.3 心理学形象的研究21-26
1.2.3.1 国外有关心理学形象的研究22-26
1.2.3.2 国内有关心理学形象的研究26 1.3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26-28
1.3.1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概念26-27
1.3.2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测量27
1.3.3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因素27-28 1.4 心理学形象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相关研究28-30第二章 研究设计30-34 2.1 问题的提出30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0-31
2.2.1 研究目的30-31
2.2.2 研究意义31 2.3 研究思路31-32 2.4 研究内容32 2.5 基本研究假设32 2.6 研究方法32-34第三章 心理学形象问卷的编制34-49 3.1 研究目的34 3.2 研究步骤34-43
3.2.1 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34-35
3.2.1.1 目的34
3.2.1.2 对象34
3.2.1.3 结果分析34-35
3.2.1.4 初始项目的确定35
3.2.2 心理学形象结构的初步构想35-36
3.2.3 心理学形象正式问卷的形成36-43
3.2.3.1 目的36
3.2.3.2 调查对象36
3.2.3.3 统计处理36
3.2.3.4 结果和分析36-43 3.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43-47
3.3.1 目的43
3.3.2 方法43-47
3.3.2.1 被试43-44
3.3.2.2 研究材料44
3.3.2.3 研究工具44
3.3.2.4 信度检验44-45
3.3.2.5 效度检验45-47 3.4 本章小结47-49第四章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调查及特征分析49-58 4.1 研究目的49 4.2 研究方法49-50
4.2.1 被试选取49-50
4.2.2 研究工具50
4.2.3 研究假设50
4.2.4 统计方法50 4.3 研究结果50-56
4.3.1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总体特征50-52
4.3.2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性别特征52-53
4.3.3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年级特征53
4.3.4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专业特征53-54
4.3.5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家庭所在地特征54-55
4.3.6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家庭经济条件特征55-56
4.3.7 与心理学不同接触经历的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特征56 4.4 本章小结56-58第五章 大学生心中心理学形象的实验研究58-64 5.1 研究目的58 5.2 研究方法58-62
5.2.1 实验范式的介绍58-59
5.2.2 研究被试59
5.2.3 研究工具59-60
5.2.4 实验材料60
5.2.5 实验设计60-61
5.2.6 研究假设61
5.2.7 实验程序61-62 5.3 研究结果62-63 5.4 本章小结63-64第六章 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与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64-69 6.1 研究目的64 6.2 研究方法64-65
6.2.1 研究被试64
6.2.2 研究工具64-65
6.2.3 研究假设65
6.2.4 统计方法65 6.3 研究结果65-68
6.3.1 心理学形象及其各维度与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及其各维度的相关分析65-66
6.3.2 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对心理学形象的回归分析66-67
6.3.3 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态度体验与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研究67-68 6.4 本章小结68-69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69-74 7.1 讨论69-72
7.1.1 关于心理学形象的内部结构69-70
7.1.2 关于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70-71
7.1.3 关于大学生心中的心理学形象与其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的关系71-72 7.2 结论72-74第八章 总结74-77 8.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74 8.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4-75 8.3 本研究对心理学工作者的启示75-77参考文献77-8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2-83致谢83-84附录84-9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卿;田昀;;[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罗长海;[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3期
张积家;陈俊;;[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5期
马欣川;[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江光荣,王铭;[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郝志红;梁宝勇;;[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艾传国;佐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力,刘延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武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周贤刚;杨闯;杨丽霞;;[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俞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王新建;张秋娟;何威;杨淑红;丁鑫;;[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伍庆;王兴宁;夏品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秦钟;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王明慧;陆广春;陶四海;崔健;李玉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王勋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8期
周永博;田逢军;林青;;[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强;王涛;刘德惠;徐林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徐林清;许倩;;[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李阳;黄思宁;李珊珊;方秀玉;赖伟臣;王玚;;[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张丽敏;刘颖;;[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吴培秀;;[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贾春贵;;[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王霁;周蔷薇;徐霞;;[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何一澜;;[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魏爱棠;;[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晓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陆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田莉;[D];南开大学;2010年
谢宣正;[D];暨南大学;2009年
杨菊萍;[D];浙江大学;2010年
曹之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孟祥令;[D];东华大学;2010年
陈颖;[D];东华大学;2011年
张艳;[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欧洋;[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丽;[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卢菲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莉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郭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浩;[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朱冠章;[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杨明林;[D];郑州大学;2010年
王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宁吉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陈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晶,傅安球;[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张大均,冯正直;[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冯正直,张大均;[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蔡禾,赵钊卿;[J];管理世界;1995年04期
李先锋;[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李箕君,张宁
,袁勇贵;[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易杉;;[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李春玲;[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佐斌;刘晅;;[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忠;[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王亮;;[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姜海燕;王芬芬;侯日霞;;[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6期
文美荣;;[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10期
李强;[J];社会;2004年07期
肖君政;王祖荣;;[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1期
陈英俊;;[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段宏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张廷朝;;[J];纺织教育;2010年03期
刘立新;杨小燕;;[J];教育与职业;2006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光荣;;[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纪玲玲;刘邦惠;;[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尹靓;;[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赵海信;梁宇颂;;[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于涛;许百华;;[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徐大真;张日昇;木村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江光荣;;[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洪礼;潘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伍秋萍;蔡华俭;;[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章志光;;[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兰;[N];工人日报;2002年
雪冠;[N];无锡日报;2007年
蒋月荣 程守勤 孟庆玲;[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王金菊 记者  吴天飞;[N];哈尔滨日报;2006年
袁立新;[N];健康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周海霞;[N];巴音郭楞日报;2010年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
郑毅;[N];健康报;2008年
;[N];四川日报;2004年
中国人民大学 王建华;[N];中国教育报;2006年
;[N];保健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毅;[D];吉林大学;2013年
冯永辉;[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刘建岭;[D];吉林大学;2010年
王伟宇;[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祁晓杰;[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先华;[D];广州大学;2013年
徐双清;[D];宁波大学;2011年
张永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纪骁纹;[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曲福华;[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胡烨妃;[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梁婷婷;[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姜海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李翠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吕晓敏;[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官方总站:
(8:30-00:30)
(8:30-00:30)
201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发布人:&&发布日期: 15:57&&共1137人浏览
考试范围(学术型):
初试考试科目名称
初试考试内容范围
复试考试内容范围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按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
复试专业课:
教育案例分析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教育哲学
2、教育社会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按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
复试专业课:心理学综合知识考试(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非心理学专业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心理学研究方法
应用心理学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按教育部指定的考试大纲
方向01(课程与教学原理):
复试专业课:课程与教学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教育心理学
2、课程与教学案例分析
方向02(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
复试专业课: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程序设计)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教学设计、
2、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考试范围(专业学位)
专业领域名称
初试考试科目名称
初试考试内容范围
复试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范围:(1)教育学原理部分: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班主任、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课程、教学、德育;(2)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及其历史演变,孔子、孟子、颜之推、朱熹、王守仁、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的教育思想,科举制度,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变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卢梭、杜威、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潮;(3)教育心理学部分: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及其理论与策略、知识的学习与技能和创造性的培养、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书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教育管理学
考试范围:教育管理的概念与历史、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组织、教育政策教育法律、教育管理人员、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规律、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方法、校长自我管理
参考书目:吴志宏等:《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相关网络课程
相关e书、题库
最新上传考研真题与资料
硕士报考指南·······硕士招生信息汇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大心理学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