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学机械的是不是2010年大学生就业率率高但是2010年大学生就业率质量差?

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高就业率为何拉不动中国职业教育的声望
17:23:10 点击: 次&
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95.77,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5。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已超1000万人,在校生逾3000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半,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已经实现。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从复苏走向发展,不断壮大。截至去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20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310多万人,在校生900多万人。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职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分别是95.6(2006年)、96.08(2007年)、95.77(2008年)。与此相对的是,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率却落后了。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平均就业率仅为70,比同期中职就业率低25个百分点。  职业教育高就业率背后的优势到底在哪儿?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职业教育优势有三:  一是我国职业人才缺口较大,市场供需不平衡。进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结构,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具有中专、职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劳动力;然后是初中以上学历,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低技能劳动力;再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无技能、高龄劳动力。这三种劳动力占市场比例约为30∶30∶40。而目前企业需求量最大的,是第一种,其次是第二种,三种需求的比例约为50∶40∶10。  可以看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集中在技能型人才上。就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先前表示的那样:“从总需求上讲,我国确实缺乏技能型人才。”另有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1746万人至2665万人。  二是国家的大力扶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介绍,中央财政从2005年开始,拿出10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要建2000个用于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同时,国家还计划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拿出近180亿元,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部部长周济就曾说,目前约90的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  三是天然的就业优势。职业教育以就业为核心,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很多学校遵循“一年学基础、一年学专业、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紧跟市场,学生毕业后进可升学,退能就业,选择灵活。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职业教育的前景表示乐观。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在7月29日的《光明日报》撰文说,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职业教育无形中被降格为“低层次教育”和“断头教育”。时下很多人认为,既然初中毕业后是打工,中职毕业后同样是打工,而且工作内容和工资水平相差无几,那三年职业教育简直是浪费时间。  可见,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并未彻底改变,高就业率背后还有隐忧。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职业教育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认同度不高,毕业生社会地位低。河南省某技校学生就曾感慨,即使职业教育就业率再高,也总被认为是“二等教育”,是学生在上不了一本、二本、三本之后的无奈之举。此外,优秀技工工作累、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社会地位也不尽如人意。“这样下去,职业教育怎么能健康发展?”  其次是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素质亟待提高。有山东省沿海地区某技校教师指出,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都不强,重理论、轻实践,脱离生产实际。这样一来,学生既学不到系统的文化理论知识,又不能掌握实践技能。“现在不少授课老师还是书本中来、口头上去,学生每天在黑板上学开车,搞电焊,病虫预防等,这不是很荒谬吗?”  职业教育的隐忧还体现在招生混乱上,国家监管力度不够。湖北郧县某中学学生曾表示,不少职业学校为抢生源,搞有偿招生,招一名学生就给学生所在中学几百元“好处费”。有的地方甚至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只允许学生在县辖区内的职业中专就读。有的地方还用行政手段,给学校下达“指标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实行“考评一票否决”。“这样的职业教育真发人深思。国家应当在职业教育的规范、监督、管理上下工夫,不要把巨大的投入白白浪费了!”  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带来不小压力,于是各国均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希望能够借助职业教育的天生就业优势,提升就业率。其中,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德国拥有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学生在读完小学后,会根据父母意见及自己的成绩、潜能、个性和爱好等综合评价,分别进入职业预科学校、实科中学(是一种新型的学校类型,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的性质――编者注)、文科中学或综合学校。与中国不同,德国拥有重技术的职业教育氛围,学生不会因上职业学校抬不起头,于是很多德国学生很乐意选择职业学校。  为此,不少专家建议政府注意引导舆论,建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职业教育氛围,并缩小职业间的差距,提高劳动者和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从而改变社会对“蓝领”人才根深蒂固的偏见。同时还应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基础建设,从管理、师资、投入、生源等方面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让职业教育真正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从弱势教育走向主流教育。(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田栋栋)
阅读上一篇:阅读下一篇:
找课114全国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为您推荐口碑最好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少儿英语、成人英语、出国留学机构(其他课程咨询恕不接待)
北京 400-001-&上海 400-001-&广州 400-001- 深圳 400-001-&天津 400-001-&杭州 400-001- 南京 400-001-&苏州 400-001-&济南 400-001- 青岛 400-001-&武汉 400-001-&重庆 400-001-
成都 400-001-&西安 400-001-&宁波 400-001-大连 400-001-
温馨提示:拨打招生免费咨询电话方法,先拨通400-001-9911,再根据语音提示按分机号,等待接通,欢迎您的来电。(电话接听时间段:周一至周日上午9:00―晚上20:00)
??????????
????????????????????
??????????
??????????
???????????????
音频公开课
5770
2062
2696
1774
2244
2282
3661
2368
7452
3086
4687
4406
4040
10371
8861
8692
7874
14951
12808
12743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距2014年第一批本科录取还有:天
  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水质分析实验、水处理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给水排水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4.了解水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地理信息系统:就业率95.6%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主干学科
  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理学或工学学士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工程管理:就业率95.3%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能在制作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设计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等。
  主干学科
  管理学、土木工程(或水利工程等)
  修业年限
  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投资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熟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4.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的发展动态;6.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9、矿物加工工程:就业率95.0%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
  主干学科
  矿业工程
  修业年限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有关化学、有机化学、电磁学、工程流体力学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矿物学与岩石学、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掌握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材料性能检测、研究方法及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掌握矿物加工厂工程设计方法,并具有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5.具有矿物加工常规机、电设备的事故处理与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
  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率94.9%
复制链接给好友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