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实验题题

高一物理题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题
根据我国对机动车运行的安全的技术标准,一辆满载时总质量在3.5t到12t之间的大型汽车,如行驶速度为30km/h,其制动距离必须在8.0m以内。则该车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加速度至少是多大?若该车制动加速度不变,当他以60km/h的速度行驶时,他的制动距离为多少米?
来自江苏省教育工作者
v0=30km/h=8.3m/s0-v0^2=-2axa=8.3^3/2*8=4.3m/s^2则该车的制动系统产生的加速度至少是4.3m/s^2v0'=60km/h=16.7m/s0-v0'^2=-2ax'x'=16.7^2/2a=32.4m若该车制动加速度不变,当他以60km/h的速度行驶时,他的制动距离为32.4m
其他&1&条热心网友回答
v=30km/h=25/3 m/sa=v^2/2s 1
其中v=25/3 m/s , s 1= 8.0 m 所以 a = 625/144 m/s^2s2= v'^2/2a
其中v'=60km/h=50/3 m/s
所以 s2= 32m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高一物理题
15.如图所示,主动轮A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B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物体m也随着水平皮带匀速,则
(A) 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 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C) 主动轮上P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上
(D) 从动轮上Q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下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高一物理题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1:分析:汽车的开始速度为:20m/s,减速加速度为5m/s^2.而问题要我们求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 ,因为刹车后,汽车会停止,所以很有可能汽车会在6s之前就停下来了。1:解:有题意可得 因为:v=at 所以:20=5t,得到t=4s; 所以汽车运动4秒后就停止了。 s=vt+0.5*a*t*t 所以 s=20*2-0.5*5*2*2 s=30m 后俩秒就有:s=0.5*5*2*2=10m 所以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1 2:分析:此题看似难,其实一点也不难,仅仅是题目长了一点。此题的物理过程是:甲车先开始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2.5m/s^2,甲车运动6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5m/s^2。然后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实际是求甲走了多远。2:由题意知:s=vt+0.5*a*t*t 所以甲运动6s的距离为有:s=0.5*2.5*6*6 s=45m 此时甲的速度V=at=2.5*6=15m/s 然后乙开始运动;设需要时间ts后甲就追上乙,则可以建立如下方程: 15*t+0.5*2.5*t*t=(85-45)+0.5*5*t*t 解得t=8s 所以甲总的运动了8+6秒。 所以距离A点距离可以有如下方程式的 S=0.5*2.5*14*14=245m 答: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是245米。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在这里不好打公式请谅解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算,因为它是匀减速运动,所以要先算出车刹车后几秒就停车了。经计算用负20米每秒除以负5米每二次方秒得刹车后4秒就停了,所以题目中6秒时汽车处于禁止状态了。那么把2秒和6秒分别带如位移时间公式算出两个位移,再比就行了。
( 公式书上有)
第2题不好在这里讲,你画图把甲6秒位移写出来再用85减去甲6秒位移得到一个值,这时乙也开始运动,把甲乙两车同时相向运动的位移加起来等于刚才剩下的位移就解出所用的时间,把这时间带入乙的位移公式算出乙从B到遇甲的位移了,用85米减这位移就得到相遇时距A的距离了。(总归说不好理解,你画图看我的解析理解)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临川双情予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高一物理试题2
上传: 蔡方舒 &&&&更新时间: 11:14:47
匀速圆周运动属于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    D.变加速的曲线运动 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相等 B.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弧长相等 C.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同 D.相等的时间里转过的角度相等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不变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速率& C.角速度&&&& D.周期 3.关于角速度和线速度,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反比 B.半径一定,角速度与线速度成正比 C.线速度一定,角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D.角速度一定,线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4. 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  ]   A.秒针的角速度是分针的60倍    B.分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60倍    C.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360倍    D.秒针的角速度是时针的86400倍 10、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B、它描述的是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它描述的是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它描述的是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12.在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B、C两轮固定在一起绕同一转轴转动。A、B两轮用皮带传动,三轮半径关系为rA=rC=2 rB,若皮带不打滑,求A、B、C轮边缘的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线速度之比.
&&& & & & & &
3.如图A1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 ) &
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提供的.
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弹力提供的. D.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的. 4.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倍,则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是(&& )                          
6.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为3m/s,角速度为6rad/s,则在0.1s内物体通过的弧长为__________m,半径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rad,半径是_______m。 & &
9.如图A3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为拉力,拉力大小等于球的重力.求(1)球的速度大小.⑵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速度为 ,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
& & && & & 10.如图A4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球A和球B,A、B之间以及B球与固定点O之间分别用两段轻绳相连,以相同的角速度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画出球A、B的受力图.
如果OB=2AB,,求出两段绳子拉力之比TAB:TOB & &
2、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5、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B、 当以v的速度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外轨对轮缘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C、当速度大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 D、当速度小于v时,轮缘挤压外轨 & 6、一个电钟的秒针角速度为 A.&rad/s&&&& B.2&rad/s&&&& C. rad/s&&&& D. rad/s & 9、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A.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 B.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 C.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 D.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 7、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度是v,则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是(&&& )。 A.0&&& &&&&&&&B.mg &&&&&&&&&&C.3mg &&&&&&&&&&D.5mg 13、(14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的速率进入管内,若A球通过圆周最高点C,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球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内侧下部的压力为0.75mg ,求A、B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10.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O1上两轮的半径分别为3r和r,从动轮O2的半径为2r,A、B、C分别为轮缘上的三点,设皮带不打滑,求: & ⑴ 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A∶&B∶&C=&&&&& &&&&&& ⑵ 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 A∶vB∶vC=&&&& &&&&&& & 8.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中不正确的是(&&&& ) A.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它一定在赤道上空运行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 &
14.(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位于竖直平面上的 圆弧光滑轨道的A点,圆弧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上端A距地面高为H,现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落在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 &  (1)小球刚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2)小球落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S为多大? & & & & & & & 16.(16分)已知地球的平均半径为R=6400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引力常量为G=6.67&10N&m2/kg2。(1)试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为多少?(2)有一颗近地卫星绕地球表面运动,试估算其运行周期T为多少?并根据T值再次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并与(1)题的结果相比较。 3.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r1 /r2=1/2,则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 &&&&&&&&&&&&&&&&&&&&&&&&&&&&&&&&&&&&&&&   A. 2   B.    C. 1/2   D. 4 4.人造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向心力F跟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 A.由公式F= 可知F和r成反比 B.由公式F=m&2r可知F和&2成正比 C.由公式F=m&v可知F和r无关 D.由公式F= 可知F和r2成反比 5.两行星A和B各有一颗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A:MB=2 : 1,两行星半径之比RA:RB=1 : 2,则两个卫星周期之比Ta:Tb为&&&&&&&&&&&&&&&&&&&&&&&&&&&&&&&&&&&&&&&&&&&&&&&&&&&&&&&& A.1 : 4 &&&&&&&&B.1 : 2 C.1 : 1&&&&&&&& D.4 : 1 6.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 , VA:VB=1:2 B.RA:RB=4:1 , VA:VB=2:1 C.RA:RB=1:4 , VA:VB=2:1 D.RA:RB=1:4 , VA:VB=1:2 7.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其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即T2 / R3= K。那么K的大小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与恒星和行星的质量都有关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 11.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设地球半径为R,卫星运动周期为T,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的大小应该为 A. &&&&&&&&&& B.2 (h+R)/T C. &&&&&&& D.
8.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 = mB& mC,则三个卫星 A. 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VB=VC B. 周期关系是TA&TB=TC
C. 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A&FB&FC D. 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A&aB&aC 13. 已知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用以上各量表示,在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 18.(8分)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m=16:1,它们的半径比R:r= 4:1,求: (1)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2)海王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0.(10分)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10、某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卫星,其轨道半径可认为近似等于该行星的球体半径。已测出此卫星运行的周期为80min,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N&m2/kg2,据此求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要求取两位有效数字)  12、离地面某一高度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则高度h是半径的_______倍 登月飞行器关闭发动机后在离月球表面112km的空中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是120.5min,已知月球半径是1740km,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月球的平均密度(G=6.67&10-11N&m2&kg-2)。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a1a4c2cbbdf3eff3fb0d75d'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高一物理题_百度知道
高一物理题
质量为M=3.0*10^6kg的火车,在恒定的额定功率下由静止出发,运动中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阻力的作用,经过10^3s,行驶12km后,达到最大速度72km/h,求列车的额定功率和它受到的阻力。(要求详细过程) 其实我也考虑过:72km/h=20m/sa=0.02m/s^2f=P额/vmax=F-ma
但是接下来就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了。我的思路我怀疑有错,请高手指点。
提问者采纳
额定功率恒定则牵引力就一直在变了,所以不能计算他的加速度。 这样我们就必须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 72km/h=20m/s 到达最大速度时有动能: E=0.5MV^2=6*10^8 J 由于功率恒定,所以知道总做功是W总=PT=P*10^3 又由于P=F牵V知道在速度最大时候F牵=P/V,且知道此时阻力f=F牵 所以阻力做功是W阻=fS=F牵S=P/V *S W总-W阻=E 代入 P*10^3-P/20 *^8 J 解得 P=1.5*10^6 瓦 受到的阻力f=F牵=P/V=1.5*10^6/20 N=75000N 题目中P表示P额,F牵表示最大速度的牵引力,V表示最大速度。。。。如果你需要代换就自己改下。顺便说下楼上的。。。太不知所谓了。。。P=mv都写的出来。。。。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物理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p=fa=mv都出来了 我就不给你算了 以后把公式都背熟 做题就是套公式 把沾边的公式都写出来 题就做出来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物理实验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