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交我成功的观念和能跟上思路吧吗?

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5:42:55
【交易不是看一时成绩 胜利者是孤独的交易者】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交易不是看一时成绩 胜利者是孤独的交易者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15
网站简介:
有一天,我的朋友找到我,说:棕榈油最近跌了很多,我觉得可以买点,你怎么看?我告诉他,我是空单,不建议做多。他笑了,然后就买了一些棕榈油。过几天,棕榈油再次下跌,他又买了一些,持仓均价有所下降,然后他问我:跌成这样了,你出场了吧?我说没有。又过几天,棕榈油直接强势反弹,V型反转,我的空单利润消失了大半,而他,在一个相对的高点平掉了仓位,赚了很多的钱。  我错了吗?没有,我坚持了我的观点。他错了吗?没有,他坚持了他的观点,并且赚到了钱。他的方法比我的好?我不知道。  大多数人都喜欢以一次交易的成功或失败来判定交易方法是否有效,而不是看长远。都喜欢去追捧那些短时间实现了暴利的交易策略。但是在交易中,暴利不重要,胜率不重要,一次的成功与失败也不重要,只要你还在这个市场中交易,活着最重要。  所以,我不会去辩解我和我朋友的方法谁更好。按照自己的方法交易,利润的消失,是我系统的一部分,我没有丝毫的不适感。也不会因为这一次他赚了钱就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统比他的差。因为我知道交易是孤独的,我的对手是我自己,我需要关注和完善的,是我的交易系统有没有出现漏洞或者不可控的地方。而不是去追捧别人短时间内赚钱的方法,那不是我的交易,不要羡慕,更不要模仿。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不去学习或者模仿更好的方法?市场上很多大师级的交易书籍,内容很丰富。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看了之后依然无法实现稳定盈利?为什么同一本书在一个人眼里是神作,在另一个人眼里却是垃圾?为什么大多数人无法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或者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但是无法始终如一地去坚持它,本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很简单,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交易者迷失了自我,忽略了最该关注的核心:属于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期货市场中,交易方法有很多,有做趋势的,有做震荡的,有做日内的,有做基本面的,还有套利等等。哪个方法比较好?以我的认知,我无法给出答案。但是我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趋势高手来说,趋势系统就是最好,对于基本面高手来说,基本面分析就是最好的。你看,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多趋势型交易员在看到日内交易员的资金曲线之后放弃了自己的方法,去追求那更小的回撤。也有很多日内高手看到了别的交易员满仓隔夜暴赚之后放弃了去坚持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反而去追求那一夜暴赚的快感。他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自己一步一步悟出来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有些人,假如他们本来不知道某件事的话,你是不可能告诉他们的。”伟大的不确定性哲学家优吉?贝拉曾说。随着交易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这句话的感触也越来越深。人的本能对未知有一种恐惧,只有将这种恐惧给定义之后,人们才会去接受它的存在。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多数的投资者喜欢将行情的上涨或者下跌找一个原因来让他们心安,比如,今天铁矿为什么涨?因为港口库存的下降或者进口方面出了某个新消息。如果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但是行情却大幅度上涨的话,他会产生一种惶恐感,他迫切的需要一个解释,一个他能接受,符合他的思维模式的一个解释,否则会觉得自己跟不上市场的节奏。正是因为人早已经习惯把未知给定义,所以当你把你理解但是他还没有掌握的理念告诉他,他会自动,并且主观的将你告诉他的事情按照他的理解能力给定义,将他理解不了的部分给忽略。  交易是孤独的,你的交易系统,就是你对交易理解的外在形态。是你一步一步搭建起来的,融合了你所有的思路,所有的理念,还有你的性格特点。交易系统的理论成型之后,在实战过程中检验你的系统,不停的完善你的理论,改善一些细节,发现漏洞,堵住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敞口。这个过程,你对交易的理解将会越来越深,对人性的理解也会跟着加深。你会知道,这条路别人参与不了,因为他不知道你的经历,不懂你的思维模式,不懂你对风险的理解。人的认知的局限在这个过程将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到最后,你会孤独的修炼,修炼自己的交易之道,修炼自己的内心。你对周边的一些噪音的存在开始变得习以为常,你开始欣赏别人的交易方法,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对交易哲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所以,大师级的交易员都会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哲学,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读过书的人会怒斥作者竟说了些废话,根本没有把主要的东西说出来,而恰恰相反的是,他们其实已经都说了。  总之,交易不是看一时的成绩,只要不离开这个市场,最终还是要看谁能走到最后。而能走到最后的,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交易者。  (作者单位:大连久恒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文章关键词: 资产管理棕榈油铁矿
.content_interest_cont{margin: 0 13px 2 padding-left:8padding-top:10}.content_interest h2 {color: #010101;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height: 30font-size: 16font-weight:line-height: 30position:}.content_source{position:right: 10top: 0;font-size: 14font-weight:line-height: 30color: #444;}.ci-blk{ padding:5px 0 10}.ci-blk .ci-pic{ float: width:97 overflow: padding-top:6px}.ci-blk .ci-pic img{ display: margin:0 auto}.ci-blk .ci-txt{ float: width:450 overflow:hidden} /* 460px */.ci-blk .ci-pic span{ display:font:14px/22px "微软雅黑";color: #094683; padding-top:7 text-align:center}.ci-blk .ci-pic:link, .ci-blk .ci-pic:visited{color: #094683;}.ci-blk .ci-pic:hover, .ci-blk .ci-pic:hover span{color:#c00}.ci-blk .ci-txt li{font:14px/24px "微软雅黑"}.ci-blk .ci-txt a:link, .ci-blk .ci-txt a:visited{color: #444;}.ci-blk .ci-txt a:hover{color:#c00}.ci-blk .ci-more{ text-align: margin-top:-24font:14px/24px "微软雅黑"}.ci-blk .ci-more a:link, .ci-blk .ci-more a:visited{color: #094683;}.ci-blk .ci-more a:hover{color:#c00}.content_label_list{margin: 10px 20px 27px 20px !}.content_shareto{margin-top:10px!}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平台公告:
当前位置:-&
编者按:5月22日,教育部在南昌大学召开“211工程”高校现代大学制度暨章程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总结交流现代大学制度和章程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研讨部署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我校党委书记丛树海参加会议,并作题为“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建设
作者:丛树海 && 来源:
& && 发布时间: 00:00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时期以来,上海财经大学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着力探索构建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并从2007年开始启动章程编制工作。学校章程编制严格按照《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年)》等法律法规精神,经过预研究、专题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党委全委会审定等程序,广泛听取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内部组织、师生员工的意见,通过充分酝酿讨论、几易其稿,于2013年12月底报送教育部核准,并于日经教育部2014年第13次部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下面就《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编制的做法和体会做一些交流。  一、“可持续发展、传承创新、集思广益、科学规范”是章程编制的基本原则大学章程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要求。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和行政都非常重视学校章程的起草工作,对章程起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在章程起草过程中要遵循可持续发展、传承创新、集思广益、科学规范的原则和精神。  可持续发展:章程既要对长期以来学校探索形成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确认,也要着眼长远,为未来发展留下充足的制度空间。  传承创新:作为具有百年积淀的学府,上海财经大学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业专修科、上海商科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曾五次制订和修订章程,形成鲜明特点,为我们现今制定章程留下宝贵经验和启发。因此,章程制定既要遵循国内外章程制定的普遍规律,又要充分认识和反映我校的校情基础,对历史章程的精华加以吸取传承,有效凝练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治校方略。  集思广益:在章程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借助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智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科学规范:章程编制从内容到过程都必须坚持科学和规范,做到合法合规。  二、加强组织领导,是有序推进章程制定工作的重要保障学校章程编制始于 2007年 6月。学校连续七年都将章程编制工作纳入党政年度工作要点,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党委常委会多次专题讨论章程建设工作,对章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专门进行研究和审议。学校明确发展规划处牵头开展章程建设工作,给予人员、经费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并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章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章程编制组织体系方面,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全校师生员工深度参与,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充分互动的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编制委员会,委员会下设领导小组、工作组、秘书组、专家咨询组四个机构。  领导小组负责章程编制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审议和决策,由党委常委会代行领导小组职责。  工作组负责章程编制的具体组织实施,由学校党委书记丛树海、校长樊丽明担任双组长,成员包括学术组织负责人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相关专家。  秘书组具体负责对章程文本的统稿及章程制定的协调工作。  专家咨询组负责章程的相关专业咨询工作,成员涵盖校内外的法学专家、高教管理领域专家、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等。  三、注重研究论证,是支撑章程建设的基础工作2007年下半年,学校章程编制秘书组开始考据我校从1917年以来的章程史料;收集编撰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章程;整理教育部指导性文件和相关学术资料;研究论证制定大学章程的基本思路、程序和做法;借鉴国内外章程和学校历史章程的经验。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就总体框架、校友会与基金会、校训与办学理念、学校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学术管理、人事组织管理、财务资产后勤、国际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11个专题进行立项研究。  围绕学校章程编制的若干重点问题、章程的逻辑框架、学校的使命和愿景等内容,在校党委书记丛树海的主持下,学校召开多场专家咨询会,充分酝酿讨论。  为保证章程编制工作从程序到内容的合法合规,专家咨询组吸纳了学校法学专业的副校长、法学院院长和原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院长,为学校章程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指导。  在章程编制过程中,学校章程秘书组也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大学章程的研究综述―――兼对上海财经大学订立大学章程的思考》;《试论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的特点及其启示()》;《大学章程框架设计的理念与实践探索》等。这为章程制定提供了支撑。  四、规范章程起草程序,是章程编制合法合规的基本前提学校章程编制历经预研究、专题研究、草案成稿、研究修订、新一轮修订完善等五个阶段,于2013年12底报送教育部核准,并于日经教育部2014年第13次部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年是学校章程的预研究和专题研究阶段。学校成立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编制委员会,制定章程编制工作计划,并开展预研究和专题研究,形成《章程(征求意见稿)》。  年8月是学校章程征求意见和研究修订阶段。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就《章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扩大意见征询范围,广泛听取意见,形成《章程(草案)》,并先后根据校“十二五”规划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以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举办的两次关于章程研讨培训班的会议精神,对《章程(草案)》进行相关修订。  2013年8月-12月是学校章程新一轮修订完善阶段。学校根据教育部部署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年)》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章程修订完善工作。学校制定章程编制下半年工作计划,调整充实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编制委员会,再次面向全校和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再次面向师生代表、学术带头人、校党政领导、主要职能部门、离退休老领导和教师代表、校外同行专家以及法学专家、上海市教委、教育部专家召开了12次意见征求会议,累计181人次参加;通过学校网站、《上海财经大学报》等方式,公布章程意见收集信箱,面向全校广泛征求意见。章程编制委员会先后向29位校董专程去函征求意见,得到包括校董会名誉主席、原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在内的校董们的积极反馈。  日,《章程(草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一致同意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日-23日,《章程(草案)》提交学校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讨论,与会代表共提出18条建议和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章程编制委员会认真讨论研究,吸纳8条建设性意见,对10条建议和问题做出答复。  2月91日,《章程(草案)》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2日,《章程(草案)》经学校第七届党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报教育部核准。  五、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建设有特色的大学章程《上海财经大学章程》共分10章95条,由总则、愿景与使命、学生、教职员工、学术组织、其他组织、管理体制、交流与合作、财政与资产管理、附则等十章构成,正文之前有序言。学校充分借鉴国际上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同时着重总结和升华本校复校以来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实践经验,力求在章程制定中有所创新,并凸显学校特色。  (一)以“学术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展开章程框架体系在章程整个的逻辑框架设计中,我们的理念是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应该先有学生而后有教师,有了师生才共同形成学术组织,有了学术组织才有行政、教辅、后勤等机构形成的需要。因此,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在阐述学校办学理念后(第一章、第二章),在第三章即对学生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定。随后才是教师(第四章)、学术组织(第五章)、其他组织(第六章)。在阐述完“学术共同体”的构成要件后,我们进而对学校的内部关系(第七章管理体制)、外部关系(第八章交流与合作)进行了说明,最后以财政与资产管理(第九章)作为整个学术共同体运行的支撑。  (二)明确提出学校的使命愿景,章程制定中渗透现代大学精神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精神的载体。学校在90余载的办学历程中,凝炼形成了“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经世济国,百年树人”的办学理念,在章程文本中我们对此进行宣示,以阐明学校传统与理念,抒发学校理想和情怀,突出学校定位与特色。  在具体制度设计中,我们也将渗透现代大学精神的理念贯穿始终,力图通过大学精神的渗透,发挥章程对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学校全体人员的情感纽带作用。如以“愿景与使命”单列一章详细阐述学校的愿景与使命。大学的使命是大学办学哲学、教育理念和行动宗旨的集中体现,1它直接明确地回答了大学是什么、大学应该干什么这两大基本问题,大学使命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因此,我们在广泛征集意见、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的使命愿景,并在这个前提下,将学校的传统与理念予以体现和渗透。如: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一流社会主义大学;努力构建和不断完善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法、文、理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等。  (三)明确阐述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三大关系在“管理体制”章节中,我们全面阐述了学校内部管理中的关系,即党委与行政、学校与学院、学术与行政三大关系。学校制定章程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构建符合现代大学制度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探讨,而章程本身则是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初步回答。  1.明确提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晰党委与行政的关系我们在章程中明确,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党委主要讨论决定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体现出党要管党、党管人才、党管干部和党委管大事的思想。校长作为学校行政的主要负责人,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机制。同时,在章程中明确了党委职权、校长职责,并对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做了相关规定,使得党委与行政的工作关系从制度上更加得以理顺。  2.明确提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明晰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我们在章程中明确提出“学校实施校院(系、部、所)两级管理体制。学院(系、部、所)在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范围内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学校本着事权相宜和权责一致的原则,在人、财、物等方面规范有序地赋予学院(系、部、所)相应的管理权力,指导和监督学院(系、部、所)相对独立地自主运行”。与此同时,章程也清晰界定学院一级机构发挥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明确学院一级机构的责任;提出学院(系、部、所)实行二级党组织、行政班子、教授委员会、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四位一体”治理结构。从而在制度上保证校、院两级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3.明确提出“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机构”,明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章程明确规定了学院一级教授委员会、学校一级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权,为学术权力的有效行使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学校、学院两级学术组织的关系,章程中明确“校学术委员会委托教授委员会承担相应职责”、“教授委员会可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负责审议本单位的学位评定、授予等事宜”。关于学术委员会与学校党委、行政的关系,章程明确“学校建立学术与行政双向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事项中的重要作用”。  历经七年的探索,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章程制定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章程制定和颁布,仅仅是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认真贯彻实施,才是章程建设的根本任务。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以章程为龙头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带动全校各级层面规章制度的改进与革新。
&&|&& &&|&&&&|&&&&|&&&&|&&&&|&&
咨询电话: 010-0- 手机:(周老师) (刘老师)(罗老师)&&&&
咨询QQ:&&&高校平台官方QQ老师群号: 学生群:9747849 技术支持:&&
友情链接:    摘 要:文章探讨了现代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认为应该通过几方面的改进来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树立高等教"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文章探讨了现代教育理念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认为应该通过几方面的改进来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树立高等教育的现代教学观念,倡导高等教育探究式教学模式,推行高等教育启发式教学模式,重视高等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 中国论文网 /3/view-4933618.htm  关键词:高校教育理念变革 教学方法创新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上世纪末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该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明确提出21世纪的教育必须围绕学生的基本的学习能力或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来重新设计,即强调学生应“学会求知(1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1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1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发展(1earning to be)”,该报告成为新世纪以来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文件。“四个学会”的核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已严重滞后。适应时代要求、与国际接轨、改革教育模式,真正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专家、学者以及普通百姓的共同呼声。为适应新时期国际、国内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却存在诸多争论,目前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方向或模式可循。   我国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发展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然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都是偏重对知识的学习、理解、积累与掌握,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在各项教学改革当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成为制约其它方面改革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一、新时期高等教学理念变革的特点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主旨和方向,教学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优劣。近些年,随着大家对我国教育质量与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关注与讨论,促使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发生一些变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教学主旨上,由单纯教书向全面育人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发展转变,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强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更加关心学生的身、心、业,真正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2.在教学方式上,由输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从以教法为主向教法与学法并重转变;从严肃、安静、冷脸听讲的课堂氛围向活跃、轻松、愉悦、热烈的课堂氛围转变;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互动,强调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埋头学习向探究学习、创新学习转变。   3.在培养模式上,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情感教育转变;由注重专门知识积累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转变,由继承性教学向创新性教育转变,由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个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有思想、重情感、有才能的人。   4.在考核要求上,由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掌握程度向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转变,由考查学生的识记量和记忆准确性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强调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强调考核与筛选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效果。   二、现代教学理念下国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国外大学纷纷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改革,涌现出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典范。其中教学效果好且被广泛认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法以及开放式实践教学等。   1.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m-based leaning)。该方法创始于1970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现不但广泛运用于医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而且也广泛运用于工程教育中的项目设计训练和实脸类课程。它着力于把学习置于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景中,旨在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通过学习来掌握隐含于问题背景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组织小组、开始一个新问题、后续行动、行动汇报、问题后反思五个环节。在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源于实际的问题进行小组学习。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调整学习计划,组织研讨会,最后以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会议组织、会议纪要写作、项目报告的写作与宣讲等过程中,学生很好地锻炼了组织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旨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所需要的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该方法初创于哈佛商学院,是指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来源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常以书面形式展示出来,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其教学内容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教学方法不仅指向教师,还要求师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案例教学是针对实际的案例问题展开的学习与讨论,其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得知识,增进才干,并通过对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提高表达能力。案例教学法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生能设身处地从实际的情境出发,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设计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
  3.开放式实践教学(Open Practice Teaching)。该方法是利用教学基地,如实习场地、部队等,组织实地教学,学员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直接观察或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获取特定的感性知识或技能,通过真实、生动的直观影像,加深理性认识,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式实践教学的运用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以让学员对所学内容先获得一定的直观印象或创建一个问题意境;二是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以帮助学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授课内容;三是与理论教学并行,目的是为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创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   总之,无论以上哪一种教学法,都是创设与现实相近的教学情景,充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作适应能力;无论是问题的解决、案例分析,还是开放式实践教学由于没有标准答案,基于每个人的知识累积和经验所得到的答案是个性化和富有创造性的;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操纵者、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教师由传统和法定的“外在依附”权威向有感召的、专业的“内生生成”权威转移,即受教育者和非受教育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发生逆转,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这一变化导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地位的迁移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迁移。师生之间更多地体现为合作与交流的互动关系。这两种教学方法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主动探索与成效体现,是现代教学改革以生为本和以能力为本的理性选择与价值取向。   三、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就高等学校教学方法而言,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由于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门教育,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下面仅就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粗浅的看法。   1.树立高等教育的现代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高校教师应当加强学习,把握时代脉搏,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应从主导者、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应再是进行单纯的信息传递、知识传授,而应是引导、启发、组织、示范、解惑、激励、评价等。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片面注重精讲”、“单向传输知识”、“满堂灌”等教学方法,而应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2.倡导高等教育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其主要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找出新规律,探寻新可能。探究式教学既强调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仔细斟酌,进而提出逻辑合理、难度合适的问题,并创造条件、创设情境、开放课堂,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和潜能,同时也要求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时要循循善诱、适当点拨、引导其探究走向深入。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不管,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探究。也不过多干预或介入,激发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3.推行高等教育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可以说,启发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或者说,是教学原则或教学观。放眼当今世界各国,其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教学进行或者是与启发式教学相联系的。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表现在“两个转化”上:一是强调教师的引导转化,把讲授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知识,通俗地讲,就是把拿来的他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二是强调教师进一步把学生的内在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启发式教学包含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创设情境法、比较启发法、问题教学法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强调使其富有启发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高等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系统的知识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学的目标。为此,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设计个人实践、小组协作实践、实践经验交流、实践作品比赛等环节,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发现、重构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多元智能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积极创造机会,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电台等校内媒体实践,使其成为教学延伸与提升业务能力的实验阵地,把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多维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可积极举办“大学生创业作品大赛”,“创新杯大学生大赛”等;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各类大赛巡展和提交作品参赛;把课程教学和媒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系统化的业界讲座+针对性的业界实习”方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业界的经验和最新的运作模式,从而使课程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接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总之,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目标力求与人才培养目标契合。   [本课题受2013年山西工商学院校级重点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曲晓锋,韩俊海,汤根沐.深化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6)   [2] 史伟光.转型中的军事任职教育[M].北京:军事友谊出版社,2008   [3] 郭志勇,周志刚,阎民.适应任职教育需要,探索课堂教育方法[J].继续教育,2007(2)   [4] 黄志勇.军队院校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4   [5] 钱国英.大范围改革教学方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6] 李进才,孙超.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李雪)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跟上思路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