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儿童的生产社会化化

查看: 2022|回复: 0
认真回顾《“课程”就是你自己--理解小学品德课程》这门课,请说一说:什么是儿童分
认真回顾《“课程”就是你自己--理解小学品德课程》这门课,请说一说:什么是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字数
提交者: 董罡辉 提
我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理解
国际城小学&&董罡辉
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常指 0~14岁)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儿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它的内容大致包括5个方面:①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人类最初行为方式。②促使自我观念发展。使儿童能分清自我与非我及两者的关系。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儿童逐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关系。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儿童逐步适应社会规范,具备社会公德。⑤培养社会角色。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游戏角色、学校角色、社会角色等。儿童正是通过一连串角色的培养和认定,使自我心理内容客观化,自我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渐趋一致。
儿童社会化的途径主要有:①家庭。它是童年生活的首属群体(见初级群体),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基本单位。它对一个儿童个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调节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伙伴群体,即“游戏群体”。它对儿童社会化具有比较大的影响。③学校。是次属群体,制度化的社会机构。在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教育机构里,儿童人格得以发展成熟。④大众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报刊杂志以及各种信息等都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儿童社会化经历的主要阶段:
儿童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儿童社会化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来划分,有以下几个转折时期:①0~1岁。胎儿从母体内环境转入母体外环境,开始和周围的人发生一种最初的交往。②1~3岁。儿童通过对走路和说话的学习练习,扩大了人际互动和社交范围,在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③3~6岁。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心理发展变化快,个性开始有所表现,意识和行动的独立性倾向表现得最强烈。④ 6~11、12岁。显著特征是情绪比较稳定,任性、执拗的现象逐渐消失,扮演的“角色”多了,人际关系也复杂起来。懂得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开始意识到自己人格的多面性。⑤女孩11~12岁,男孩13~14岁。是儿童青春发育期的开始,他们开始摆脱童年的稚气,进入少年时期,由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能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独立性大大加强。同时社交范围扩大,朋友和伙伴开始在他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儿童都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
我认为品德教育的培养应从培养幼儿社会化入手,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一个人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逐渐充实,从而形成个性,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儿童的社会化学习主要是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及处事规范。
一、重视品德课中的道德培养
品德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因此,品德课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要从思想得到重视,加强品德的教学工作,让品德的观念深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品德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学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字去尝试,去做。而不是老师说你该怎样去做。让他们在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所以,我们的品德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如激情导行模式、问题——讨论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小记者团调查模式等。这些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
三、品德课程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习的结果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就品德课程的性质而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规范的养成,使他们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关照下学做事。品德课程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去在生活中延伸所学。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要把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是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做出合理选择。
Powered by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
4课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3.00
&&¥0.5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311.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
下载积分:13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X|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9:22: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化.DOCX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社会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