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生档案应如何补习以求考上二本?

中考倒计时
高考倒计时
当前位置:&>&&>&&
中考高考冲刺大涨分 戴氏教育成都培训学校有妙招
时间:&&&&来源:.cn/epaper/hxdsb/html//cont&&&&作者:《华西都市报》&&&&
&&& 《华西都市报》 日刊 第42版
文章来源:
&2010成都中高考成绩出炉培训学校这样帮同学们涨分&系列报道
复读提高篇&
&&& 去年二本水平今年超出重点线85分
&&& 复读一年3同学涨分均超过200
&&& 日前,记者在位于盐市口梨花街名望大厦的戴氏高考中考学校招生办公室见到了被称为&神奇小子&的张路明同学,今年高考598分(英语143分),超出重点线85分,而谁能想象,他来戴氏前仅是一位只有二本水平的中等生?在戴氏的一年发生了什么&奇迹&?
集体会诊+成功规划
&&& 一脸帅气、阳光的张路明同学说,选择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特别重要。&有些公立名校高手如云,中等生不被老师重视,加之人数众多,教师精力有限,所以,我想换个环境,让自己得到关注,轻松愉快地冲刺高考&。
&&& 到戴氏精品复读中心后,云集专家领导团队和一流名师阵容的戴氏高考学校立即针对小张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会诊&,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规划。
&&& 对此,张路明的班主任袁老师深有感慨:&小到张路明书写的改进流程,大到各阶段的学业涨分手段,再到考试心理、技巧的调节,学校都有详细的分阶段的规划,并有全职班主任督促,导师全程包干,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秘诀,应该是多角度、专业化的呵护成就了小张的高分梦想。&
复读之路可以复制
&&& 据了解,在戴氏高考中考学校,每年都在创造着众多像
&&& 张路明同学一样的&奇迹&。戴氏高考中考学校常务副校长戴久洪介绍:&今年,戴氏高考学校精品借读、复读生高考分数平均增幅达到了102分,艺体生文化本科上线率达85%,有两个班达94%,创下了历史新高,很多同学们实现了大学梦。其中,龙棣同学去年高考300多分,来我校复读一年,今年考了491分,实现了二本目标;学舞蹈的张丽同学,文化仅有初中水平,借读我校艺体精品班一年,成功达到川音舞蹈系二本要求。文科精品班周荻、理科班李义等同学,高考涨分更是高达208分及213分。&
&&& 戴久洪副校长表示,走&精品小班+学业成功规划&的高考之路是戴氏高考学校人独创的办学模式。精品复读的独特魅力在于小班化全程督导,心灵关怀与学习帮扶联合推进。实践证明,这种在业界传为佳话的模式也为众多复读、借读学生创造了个性化的发展平台,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成就更多的&奇迹&。
&&& 目前,戴氏教育率先在业界开创的高三精品借读、精品复读,已形成戴氏独有的&全日制上课,正规化管理,专家坐镇,名师护航,专职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全程督学、导学&的办学特色。同时,戴氏高考学校针对各类学生自主研发高三复习教材,形成严格的分层教学模式,实战强,效果十分明显。&& 记者张佳雨
&&& 连日来,位于成都顺吉大厦的戴氏高考复读中心传来2010高考捷报:经过一年的复读,今年参加高考人数400多人,平均涨分近100分。学校文科班喻芝晓、晏茂,理科班陈乙畅等同学涨分还超过了200分!同时,艺体班文化本科上线率超过98%。中央戏剧学院女生表演专业第一名的王紫璇,通过在复读中心一年的努力,取得了358分的好成绩。他们是怎么涨分的呢?有无秘诀?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考生和戴氏高考复读中心相关负责人。
学困生今年考出高分
&&& 在众多的考生中,晏茂、王紫璇、李凯3位同学的涨分事例最有代表性。
&&& 去年暑假,来自茂县的应届借读生晏茂在舅舅的带领下,慕名来到戴氏。平时考试成绩仅300分左右的他基础薄弱,综合成绩很差,数学几乎为空白。在戴氏老师的建议下,他下定决心来到戴氏借读。一年后的今天,晏茂高考以502分的优异成绩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 艺体生王紫璇同学去年在中戏专业考试中拿到了第五名,却因为文考200分而与梦想擦肩而过,到戴氏复读后,今年取得了中戏专业第二、高考文考358分的好成绩,如今,艺术梦想已近在咫尺。
&&& 在原校复读两年均落榜的李凯同学带着仅二专的成绩来到戴氏,非二本不读的他在老师的关怀下,慢慢恢复了自信,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516分的好成绩。
专业和关爱成就奇迹
&&& 为什么他们在一年内就能涨这么多分数呢?王紫璇同学说,主要是戴氏的复习方法很有效。&我的数学、英语特别不好,基础知识差,要想在一年内从头再来基本上不可能,老师就为我量身定做了一套系统化学习方案,让我对照精选出来的考点记单词,学习典型语法、句式。记不住就采用顺口溜,经过强化学习,我很快适应了高考题。班主任肖老师在我们学习受挫,心浮气躁的时候,及时停课跟我们聊天、谈心,让我们短暂休整并很快恢复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 戴氏高考复读中心刘校长表示:&复读补习是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每个学生弱项与程度都不一样,需要针对高考考点并根据各科情况制定个性化系统辅导方案,实施一对一个别辅导。同时,由于复读生的思想包袱较重,老师通过经常找他们谈心,缓解学习心理压力,生活上嘘寒问暖关心学生,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正是这种专业和关爱,才使很多复读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蜕变新生,考出了理想的成绩。&&
记者张佳雨
戴氏高考复读中心
&&& [相关链接]
&&& 戴氏高考复读中心开设于1999年,采用戴氏独创的DSE教学法,由熟悉历届高考的资深教师授课,针对每位学员设有严格的学习追踪体系,追踪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收获、学习要求以及家长意见。每个班设有专职班主任,全程监督指导每个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做到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习成绩。&
&&& 戴氏还提出了&成绩提升100-150分&的签约承诺,确保学生来年高考成功,否则依协议退还学费。历届学员的最终成绩显示,文、理科学生成绩平均提分达100分以上,最高涨240分,11年来,已有数千名学生通过戴氏复读圆了名校梦。
学校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高升桥罗马假日广场嘉乐楼3楼)
成都戴氏教育学校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高升桥罗马假日广场嘉乐楼3楼&&补习咨询报名电话:028-
Copyright & 2014-www.
版权所有:成都戴氏教育精品堂高升桥总校高考复读为“高就”
二本至专科线考生复读愿望持续走高,高考复读市场进入恢复期和上升期
■关注高考复读生之一 随着2014年高校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复读又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据业内人士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复读生中,二本至专科线的考生在复读学校的比例持续走高。 郑州晚报记者
唐善普 现象
高分复读生层出不穷 前不久,在高招咨询会上,记者遇见了高考生李阳(化名)。和别的学生不同,彼时李阳已经决定复读。他告诉记者,今年高考他达到了三本线,但考虑到未来就业、学费等因素,他决定复读,期望明年能考上一本,参加咨询会只为来年高考积累经验。 郑州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校长王晨阳告诉记者,高分生扎堆报考抬高了知名院校的录取分数,不少学生填报志愿出现偏差,而该校今年的招生中,已有多名600分以上的考生。 另外,复读学校为了招收到高质量的学生,在招生政策上可谓各出奇招:如“高分免学费”;“考名校重奖”,即考生明年考上清华、北大,给予5万~8万元不等的奖励等。 “高考复读市场自2008年以来,逐渐走向‘疲软’,尤其是经历了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河南省高考题目难度增大,部分考生对高考信心不足,导致复读人数急剧减少,复读市场2013年‘触底’。而2014年的复读市场却一反常态,走出了‘低谷’,进入恢复期和上升期。”国师高考学校负责人李从钦分析认为,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2014年的高考题目难易适中,今年考得不太理想的考生依然对明年考出好成绩有信心。二是招聘门槛增高,考生想要一个高起点。不少单位不仅要应聘者拥有硕士、博士学历,还在第一学历上有所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的选择。 另外,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提高,家长不惜钱财支持学生复读,想为孩子创造一个好前程也是一个方面。 解读 高考复读市场进入恢复期和上升期 特点 二本线至专科考生复读持续走高 从今年几所复读学校招收的学生整体情况看,分数集中在二本至专科间的最多。 “这主要是对来年的提分希望大。”对此,李从钦表示。“是因为处在这一分数段的考生大多基础比较扎实,有较大的提分空间。”王晨阳也持相同观点。 另外,复读生中还有一种现象,即上了大学,对大学或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重新“回炉再造”,这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发展前景是否广阔有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 考分过高或过低都不要复读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这两年复读生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一类是已被大学录取的高分学生,因为没达到自己理想要求而选择复读;另一类是高考分数很低的学生,希望通过复读,成绩能够有飞跃式提高。”李从钦称。 高三一线老师刘琳接受采访时建议,高考分数过高或过低都不要再复读,尤其是被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应谨慎考虑是否复读。 刘琳老师表示:如果高考成绩在340分以下,基本没有复读的必要,因为哪怕再涨100分,还是考不上本科,还不如学习某种适合自己的技能,将来更好就业。一般接近三本线或已达到了三本线,再复读一年有可能会进入二本,在来年考个更好的二本或一本,这样复读的必要性很大。如果分数已经很高,复读提高的空间很少,还不如直接上大学。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2015年山东高考复读生高考政策 高考复读原因
学费:咨询 优惠价格:咨询
开课时间:365
学时:1 浏览量:
授课机构:
上课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黄台山庄109号山东艺术设计学院
联系方式: 2
2015年山东高考复读生高考政策 高考复读原因 1.在高考期间由于健康,心态或状态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高考成绩低于平时模拟成绩很多的学生。 2.考运不好,如今年高考物化较难对选择物、化的考生极不公平,导致不少原来准备冲刺名校的优秀生没考好。选择物、化的考生一般较聪明,这类考生复读一年冲刺名校的成功几率极大,复读有名牌的希望,不复读将极其可惜。 3.填报志愿失误,导致落榜的考生。 4.距理想的名牌大学35分以内的学生。 5.不懂高三复习方法、学习无策略无计划无体系,没有充分利用好高三这一年的考生。 6.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有理想,有恒心,心理承受力较强,能够克服复读的艰苦的考生。 7.自身学习态度端正、刻苦用功,但由于原学校高三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习方法不科学、备考方向错误、高考成绩不佳的学生。 8.高一高二学习不够刻苦、态度不端正,等到高三幡然醒悟却感觉太迟的考生。 9.只能读民办本三的学生,基础可以,复读很容易考上二本或本一,每年都有很多学生从本三退学复读。 10.无奈考入不理想的大学或极不喜欢的专业,进大学后长时间难以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大学里很多学生就是因此而消沉、堕落,而很多毅然退学复读的学生,却实现了理想。 11.是原本基础很差,但下决心复读要把基础补上来,来年再考; 12.是在高中前两年放松了学习,到了高三下学期才开始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树立信心,认为复读一年后肯定能考上; 13.是认为自己有实力,只不过高考没有发挥好,希望复读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14.是高考成绩可以上大专或普通本科,但考生心中装的是本科梦或对名牌大学情有独钟,也决定复读。济南上志培训学校有别于同类民办高考复读学校,即学生交费学校就不加选择接收的乱局,上志学校为了净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着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对生源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学校只接收适合复读成绩段的学生,即400分以上的复读生,因为这个成绩段学生具有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恒心和毅力、具备相应主观能动性以及自控能力强、提分幅度大等优点,具备相对较高的综合素质。 &详细地址:济南市清河北路黄台山庄109号(山东艺术设计学院院内)火车站乘车路线:乘11路或118路到花园路西口下。换乘79路到黄台家具广场下车即到。长途汽车总站乘车路线:乘35路到动物园下车,换车130路到黄台站下车即到。
阅读上一篇:阅读下一篇:
??????????
培训机构联系方式
本培训机构其他课程
???????????????
如何选择一对一课外辅导班?
  如果您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您不妨拨打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找教育专家聊聊,也许仅仅几分钟的免费电话就将改变您孩子的未来。点击您所在市查询本地名师一对一辅导400免费咨询电话:  
【】【】【】【】【】【】【】【】【】【】【】【】【】【】【】【】【】【】【】【】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贵州高考复读生纷纷开始“高四”生活(图)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贵州高考复读生纷纷开始“高四”生活(图)
贵州高考复读生纷纷开始“高四”生活
  在人们印象里,高考复读生一直是一个沉默而又复杂的群体。似乎,他们的形象从来总是:低着头,匆匆行走,默不作声,苦读。
  多少年来,高考不仅仅是通往成才之路的重要通道,人们甚至把它等同于光宗耀祖、进士及第。在种种心态的唆使下,高考日渐显露其沉重感。
  日前,今年高考各类分数线已经确定,录取工作正全面展开,考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过线的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没过线的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当自己的同学沉浸在等待录取通知书喜悦之中的同时,那些落榜生大部分已经踏上了补习的历程,重新开始他们又一年背水一战的“高四”生活。选择复读的这群孩子当中,不乏高分考生,他们不甘心自己就这样与理想的学府擦肩而过,他们选择再次上战场,为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再度拼搏,他们需要一次发自心底的呐喊。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复读?甚至有的人考了高分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我们将带您走近“高考复读生”这个特殊群体。
  尽管刚刚开始,但贵阳市的高考复读班已热闹了起来。连日来,记者在一些办有复读班的学校探访发现,高考成绩出来后,这股热潮正呈上升态势,到目前,每个补习点都接纳了数十人到上百人的报名和咨询,报名者中,不乏45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甚至有名列前茅的尖子生。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复读?甚至高分也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既然上了重点线,就要向更高的学校看齐,最后商量下来,秋香和丈夫都很支持儿子走复读这条路
  进入三伏天的贵阳,更是闷热。晌午的街头,烈日酷晒,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汗味儿。
  放下电话,秋香(化名)赶忙叫醒刚睡下一小会儿的儿子二文(化名)。出了门,他们径直往河滨公园方向赶,朋友推荐的这家专业高考补习学校就设在附近某高校内。补习学校的老师刚才在电话里说,下午,他们开设家长和孩子的免费试听课。怕去晚了坐不到靠前的位置,秋香一路催着儿子走快些。
  他们已经是第三次去这家补习学校。
  按说,643分,儿子考的是令人喜笑颜开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七八十分,因为没能上自己理想的学府,儿子心里极不乐意。就连他的班主任老师都说,既然上了重点线,就要向更高的学校看齐,不要去读“二本”。最后商量下来,秋香和丈夫都很支持儿子走复读这条路。
  经历过一次高考的儿子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很多。他说,很多同学今年高考成绩不理想,像他这样,第一志愿明显走不了的班里就有20多人,其中有一半人打算复读。有资料介绍称,随着一批本科的录取,将有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加入复读大军,预计占复读总人数的5%以上。他们都是报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落榜的考生,不肯屈尊就读二志愿学校。
  “给自己一年的机会,意味着更大的成功,不搏这一次,可能就意味着更大的遗憾。”坚定了信心的儿子相信自己明年一定能考取心仪的北京大学。
  来河滨公园附近的这所补习学校之前,秋香还带儿子去了郊区另一家口碑很好的民办学校。那所学校开出的条件是,如果在他们学校补习报考,不仅免一切学杂费,一报名就先给一万元的奖学金。补习期间,每月再发600元生活补助。
  而正去考察的这家学校,据说,授课教师都是来自湖北、江苏、山东等高考大省的专家型特高级教师。让秋香来回跑的还有一条诱人条件:一经报名,学校将与每位家长、孩子签订合同,2008年考试成绩提升若达不到承诺分50分,缴纳的一切费用将全部退还。秋香当然不希望学校退还这笔费用,她更希望的是儿子真的能再多考至少50分,这样,他就能如愿上北京大学。
  为了争抢高分考生,各高考复读班真可谓绞尽脑汁。据说,除了可以低学费、免学费,高分考生还能享受“独门秘笈”、资深专家小班授课等一系列优待。接受记者采访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补习学校教师称,高分考生如此抢手,这恰恰说明目前的补习学校、补习班也在跟着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走。他认为,高分复读往往是考生本人要求较高,希望上名校和好专业,这类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比较扎实,无疑成了各个复读班提高升学率、创品牌的“有力武器”,因此许多学校想方设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他们。
  秋香其实同样犯了难,哪所补习学校更适合儿子呢?她和老公都没了主意。
  虽然这类考生基础好,但因原有潜力已充分挖掘,成绩提高的幅度一般较小。另外,主动放弃高校通知书而读“高四”,“今年万一不如去年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总会成为负担,心理压力比其他考生都要大。这样一来,受别人关注程度高,自己的心理压力也增大。专家一再强调,高分考生不要轻易选择复读,除非是自己明显失误,复读仅给自己再次考试的机会而已。
  专家建议,这类抢手的高分考生自己也应该明确,相对于那些真正的落榜者,自己并非失败者,选择复读前最好能先计算一下复读一年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成本,问问自己是否能承受再做决定,而不是仅凭现在的一腔热情。
  如果再不考好,最对不起的就是为自己操心不完的父母
  从去年的449分到今年的562分,超出“一本”线20多分的李霞说自己都没想到补习一年真的增加了100多分。
  压抑了许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舒展,李霞脸上有了上次采访她时难得见到的笑容。
  去年8月底,眼瞅着平时成绩比自己不如的同学纷纷拿到了理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基础并不算差的李霞毅然收拾好行李,还有失落的心情,从大方来到了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兴农中学。
  采访她是在刚刚距高考一个星期的日子。当时,本来要采访的选题是关于“高考不是唯一出路,落榜生照样成才”的例子,但联系人没转述清楚,于是,采访对象便成了正紧张备考的复读生李霞。
  我很为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打破她学习生活的平静表示歉意,没想到李霞倒不以为然,乐意地给记者掏心里话。
  “刚好我也看不进书,只盼着考试快些结束。”话其实不多的李霞面对记者时的这份坦诚,让人不禁对她多了几分怜惜。
  李霞说,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父母早些年就来了贵阳打工,但做的是小生意,收入低,加上弟弟妹妹一直在贵阳读书。家里一次性要付出这一万多元的补习费,一想起来就觉得压头,李霞深知自己的复读给一家人增添了极重的经济负担。
  每每想到父母打工挣每一分钱的艰辛,起初,李霞总能暗暗给自己鼓劲,还时时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考砸了。但随着考试次数增多,分数也比高三时进步大,但在班里的平平排名,令一向自认为坚强的李霞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尤其前阵子连着好几次的模拟考试,成绩有些退步,眼看着正式考试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李霞越发着急起来。
  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会有很长时间的失眠。翻来覆去地,自责的理由一个接一个来:“又考砸了,怎么对父母交代?”“万一考不取,我怎么办?”为了报答父母,考个好学校几乎成了她的唯一信念。但越是这样,她所承受的压力越大,焦虑的情绪也越重,越焦虑,她越发没法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成了恶性循环。
  高考结束大约一星期的日子,我正在下夜班回家的车上,突然接到李霞打来的电话,电话接通了,她一个人在那边说,没什么事,“就是问问李姐好!”我忙问她考得怎么样,她说感觉不好,可能又走不了。没等说完,她便顾自挂了电话。我听出她的声音仿佛有些哽咽,忙打电话过去,没人接听,再打,那边已经关机。
  回家后,我久久未能入睡。感觉她一定是有很多话憋在心里想跟我说的,要不她不会这么晚来这个电话。
  想起面对面采访时女孩一直忧伤的眼神,我体会得到等分数的那些日子里,这个懂事的孩子内心所受的种种煎熬。
  她一再说过,如果再考不好,最对不起的就是为自己操心不完的父母。她说,复读一年,考上一所更好的大学才是回报父母最好的选择。
  难怪有心理学家称,与其说高考复读是一场学习的战争,更不如说是一场心理的战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高考复读就意味着在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顶着比高三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得冒着来年高考分数能否提高的风险,因此,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辛苦。
  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同学们见面时很少提及曾经的高考和他们现在大学里的情况,这种特意的躲避让敏感的小静更加窒息
  虽然小静(化名)讲话时总是面带微笑,文静平和,但高考前的紧张和压抑同样能在这个女孩漫不经心的语气里感受出来。
  “要说没有压力,那是在骗别人,但骗不了自己。”小静说,平时同学相处,谁都不会提“压力”二字,大家都悄悄把压力藏在心底,因为曾经有人无意说起过怕真正考试的事,大伙儿许久都缓不过神来,有些同学想着想着,就会哭起来。
  落榜后,小静选择了在母校继续复读,本以为熟悉的环境、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自己可以更加轻松自如。谁曾想,就是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与物,有意无意总会提醒自己如今是一名复读生身份。遇上教师节等节日,上了大学的同学会找机会回来看老师,顺带也来看看她。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同学们见面时很少提及曾经的高考和他们现在大学里的情况,但就是这种特意的躲避和不经意提到的只言片语,让敏感的小静更加窒息。
  小静说,复读这一年,她感觉自己是随时处处都小心翼翼。尽管父母、老师的催促声不见了踪影,同学间的正常攀比似乎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没想到的,居然还有这种来自熟悉环境的压力。
  旁人看来,家境还算优越的小马生活的四周似乎找不到一点儿压力。但小马却说,复读生活让他身心疲惫。
  小马的压力,更多来自家庭。去年,小马的考分是486,本来录取的是河北一所“二本”院校,但学校和专业都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他便主动放弃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家里的意见是送他去法国留学,但看着别人考取自己理想学府的喜悦,他婉拒了父母,经过努力争取,最后征得父母的同意,他选择了复读。
  去年夏天,同学们去上大学的日子,他在离家不远的兴农中学开始了“高四”生活。学校是寄宿制,一个星期才回家一天。但只要他一回家,爸妈说话从来都是悄声悄气的;夜晚,电视也不敢开,他们在走动也是蹑手蹑脚。“他们越这样,怕影响我,越发让我变得敏感。”小马说:“尽管他们没对我提什么具体要求,但还是能感觉到高考再次来临时,他们内心甚至比我还要紧张的情绪。他们的暗自焦虑转移到我身上,变成更重的压力。”
  他认为,这种别人明显为自己减压的刻意行为,其实是更强大的又一种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就像复读生心底漫无边际的一个劲敌,不停地折磨着他们本已承载过多压力的心灵。
  郁闷、压抑、紧张、敏感、脆弱是复读生身上普遍都有的心理特点。有心理老师建议,复读生应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释放压力;不要过分苛求自己,否则整个“高四”过程都会一直处于低落与失败的状态;学生要学会自我减压,具体说,就是要学会宣泄和转移情绪,以及自我安慰。
  兴农中学校长蒲邦顺说,复读首先要过的是心理这一关,复读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会接踵而来,每一次考试都有进步是不可能的,复读生要学会正确看待平时的考试,通过考试检查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学会转移情绪,转移自己的心理焦虑,比如打球、听音乐等娱乐形式。
  复读让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成为全省并且走进了北京大学,更增添了来自于多次失败磨练出来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如果高分复读属于强者的选择,那么对于那些高考失利的孩子来说,补习也许更意味着一种责任和救赎。”尽管社会上对今天的高考复读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但蒲邦顺校长却有自己的解释。在兴农中学补习的韦佳钰去年高考分数是379分,今年考了564分的好成绩,离校时,孩子说了一句让蒲邦顺非常欣慰的真心话。孩子说,“这一年里,我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懂得了感恩。”
  有过三次高考经历的黄厚瀚最终成了全省的状元,他说:“不经历复读的人是体会不到努力付诸东流的感受的,更没有人知道,那需要多大的勇气。”
  QQ上采访黄厚瀚时,他一再强调自己并不是别人所传说的那种“非名校不读,非好专业不走”。但2006年高考贵州文科状元的摘桂之后,不但成了省内媒体关注的焦点,迄今都经常会有省外媒体请他去做访问。因为,他是一个读过“高五”的高考状元。
  曾发誓绝不补习的黄厚瀚一不小心却补习了两年。说起复读两年的收获,黄厚瀚说,“复读让我收获的是不仅仅成为全省的状元和走进北京大学,更是增添了一份来自于多次失败磨练出来的应对挫折的能力。”
  黄厚瀚说,他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补习了两年的失败者而自卑,“相反,两年的补习生活给了我直面失败的勇气,我对待失败的良好心态是别人没有的。”
  复读是圆自己理想大学之梦的一种方式,复读的经济成本自然不少。黄厚瀚以过来人的经历提醒正思想徘徊的学弟学妹们:几乎每个复读生都是因为对第一次高考成绩不满意才选择复读的。但是没有人能保证复读之后的成绩一定能比第一次高。复读后的成绩没能超过第一次,甚至低于第一次是复读生们要面临的最大风险。他建议那些高分者在走与留上,更是要慎重选择。
  在贵阳某专科学校读大一的夏晶晶(化名)就很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谁敢保证复读后成绩一定能提高?”夏晶晶说,既然选择了复读,就得做好一次不如一次考得好的心理准备。
  “我发现现在的考题对复读生非常不利。”经过三次高考的夏晶晶总结经验说,以前,考试的知识点多,复读一年肯定会增强记忆,成绩很容易就会提高;但现在考得更多的,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花再多的时间也很难提高成绩。
  第一年高考,夏晶晶的分数上了“一本”线,但离自己想去的北京外语学院还有十几分差距,后来,她被江苏一所不错的大学录取了,但父母的意见和夏晶晶一样,既然只差十几分,复读一年,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夏晶晶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第一年的复读生涯。
  第二年高考,让夏晶晶和父母都没有想到的是,不但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与上一年相比,分数还降了一大截,只够“二本”。第一年都能考“一本”,补习一年后居然才上个“二本”,这样的结果,夏晶晶“很不甘心”。父母也支持她再考一年。
  第三次高考结束后,夏晶晶依然没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分数一年比一年低,万般无奈的小夏最后接受了“三本”命运。
  由高考失败所带来的挫败感似乎通过压抑的复读带到了大学里,夏妈妈说,两年复读的压抑生活让夏晶晶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来积极开朗的她,现在显得很沉默,遇事总是躲在后面,也不善于与其他人交往。夏晶晶说,她现在才知道,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比上一所好的大学要重要得多。(记者:李缨)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读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