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想自学学有关花卉种植,植物花卉网。。。...

故城县职教中心关于
故城县职教中心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种植专业教学计划
&&&& 2.40%
八、课程设置与学分表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
种植专业教学计划
故城县职教中心
2009.10.12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Ornithogalum dubium。杜宾虎眼万年青。
陈俊愉()
&一为艰苦奋斗,不移其志,孤芳自赏;一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铁骨冰心&------花卉界唯一院士陈俊愉辞世(转自北京晨报网)
花卉界唯一院士辞世
&梅花之父&陈俊愉 评国花首位倡导者 享年95岁
  昨天10时28分,一代宗师、我国花卉学泰斗陈俊愉先生辞世,享年95岁。这位老人用半个世纪的奋斗终结了一个自然现象&&自古梅不过黄河。
  引梅花进京
  陈俊愉先生是我国花卉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一生致力于花卉尤其是梅花的研究。是我国评选国花的第一位倡导者。
  梅虽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花,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但由于喜温湿气候,&踏雪寻梅&自古是南国美景。我国从元代开始,就有人多次尝试北移梅花而未成功。1957年,陈俊愉调到北京林业大学任教,培育抗寒梅花新品种。1962年,他植在北京植物园的两株梅树悄然开花。&梅花进京&的喜讯顿时传遍大江南北。之后几十年陈俊愉将梅花生长线向北、向西推进两三千公里,让怒放的梅花可以出塞外、闯关外,在北方遍地飘香,堪称植物栽培史上的奇观。
  自信活百岁
  据陈俊愉先生的学生、北京植物园园长赵世伟昨天介绍说,老人的去世很突然,&老人是5月30日身体不好住进301医院的,昨天就失去意识了。大家感觉都不太好,原本今天还想去探视,没想到等来了噩耗。&
  老人生性豁达、乐观开朗。2010年肝上查出肿瘤,他嘱咐家人和学生不用对外讲,省得让旁人担心。今年4月,全国梅花研讨会在无锡召开,陈老得知消息后还嗔怪学生们不通知他开会:&我没有问题,我能活到100岁。&
  备课至凌晨
  陈老治学严谨认真深得学生的敬仰,对学生的关爱更是有口皆碑。赵世伟大三时曾贸然写信给这位学界泰斗说:&我想成为您的学生。&没想到老人亲自提笔回信:&欢迎,欢迎。&2005年,北京园林学校&&一所普通的中专&大着胆&提出请陈老做顾问,没想到老人欣然应允,并亲自到场告诉孩子们&园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职业。&三四年前,几位园林专家到外地给孩子们上课,同屋的园林专家睡醒一觉后,惊见这位老院士凌晨三四点还在备课,震惊中赶紧拿起相机,将老人伏案的背影定格。
  赵世伟说,他读陈老的博士时,被陈老叫到家里誊写调研报告。从头天下午一直忙到凌晨五六点,其间,赵世伟几次趴在稿纸上睡着,陈老却精神百倍地从这屋到那屋翻书找资料。
  据北京公园管理中心介绍,该中心近日将举行梅花研讨会,以此方式追思这位学界泰斗。而赵世伟也向记者透露,北京植物园正在规划建设梅园,届时会将陈俊愉的雕像竖立在园中。让老人得见&日暮曲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的美景。而老人的外孙女也已接过外祖父的衣钵,就职于北林大花卉系。
  晨报首席记者 崔红
  人物简介
  陈俊愉1917年生于天津官宦世家,自幼随花匠莳弄花草。中学毕业时,他打听到全国只有金陵大学园艺系有教种花的,遂精心备考。1950年,他留学丹麦,回国后先后任武汉大学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教授。1989年其创作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问世。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全面系统介绍全国梅花的专著。1997年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征镒·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汪劲武与花草为伴的静静生活(转自科学松鼠会)
&&&&&&&&&&&&&&&&&&&&&&&&&&&&&& 与花草为伴的静静生活&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11:42久违的老生物楼后院儿仍旧郁郁葱葱。小路两边满是高矮的野草,不露土色,头顶的大树看不到尖,上边知了扯着嗓子叫个不停,草坑里,白猫咪袒了肚皮睡大觉,两排乳头滴里耷拉挂着,脑袋一直仰到后边,毫无戒备。乳白色的二层小楼不起眼地坐落在这一切的尽头,大扇推拉门窗都敞开着,似乎能感到风清清爽爽吹过过堂。门后露出半张桌子,朴实得如同简笔画,上边摞着鼓囊囊、已经变色的牛皮纸;墙上贴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简介》。仔细找,才看到窗后坐的老者,被窗台一直遮到下巴,露出瘦瘦的轮廓分明的半截脸,花白头发一如从前那样竖立然后一齐向后弯去,眼睛还是圆溜溜的很有神。远看到我们即招招手,示意我们进去。那种平静的、大学的感觉,又回来了。老者就是北大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我说明来意,说要写个&人物&,汪先生立刻摆手说:&哎呦,我&&不是个人物。&其实,虽说早到了退休年龄,但很难想象他的位置如何能被替代。于是,汪先生每到暑假便出马,同其它任课老师一起,率领生物系学生浩浩荡荡去山里认植物。如今回想大一结束后那段野外实习,脑子里会自动配起《菊次郎的夏天》那样的音乐,如此悠远和快乐,去哪里都兴冲冲的。记忆中女同学戴着花帽子斜挎水壶,男生背着双肩背手擎捕虫网。而除了深夜爬瞭望塔、抓蛇煮了吃这类顶风违纪的冒险性行为,在汪先生左右听他讲植物就是最有意思的事了&&记忆画面里的他,头戴式样简单的遮阳帽,身上是灰色的确凉衬衫,绑着绑腿,手上还拄着一根六道木,讲起植物就来精神,俨然&现代李时珍&的模样。在他的口中,所有单薄的花草都不简单,都有自己的故事;他语速不快,但带着实在的湖南口音,需要竖起耳朵狠狠地听:&核桃树叶为羽状复叶。以前我们躲到山里,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走着走着遇到一颗山核桃,剥开尝尝,啧啧,那可香到鼻依~~子里去。&一帮学生看着他陶醉的样子浮想联翩,再望望一树青绿的核桃,只好洒下口水;每日走上一路,常有粗心的学生手忙脚乱,摘取的植物来不及放置妥帖,事后只好拎一片皱巴巴的叶子去让汪先生鉴定&&面对这片寒碜的&尸体&,任何人都有充足理由拒绝辨认(并奚落你没有&辨认植物要看花和果&的常识),嘿,那就不是汪先生了,他往往先卖个关子,不紧不慢把特征归纳一遍,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植物的归属。在谜底揭晓的过程,面前的植物尸体也仿佛重被赋予了生机。和汪先生混熟了,淘气的女生忍不住背地叫他&汪爷爷&,后来谁不小心叫脱了口,这个称呼就被大大方方沿用下来。或许是多年的野外经验练就了汪爷爷灵活的腿脚。和他去认植物,需要在林间上下攀爬,汪爷爷不仅能为身后一队人马探出一条好路,还时不常捡根拐杖传给身后的队伍救援用:&这是六道木,怎么认?茎有六条细沟,木头弹性好,做拐杖,最好使。&还有一次计划去爬东灵山,汪爷爷的眼镜提前被人一屁股坐扁,他只好先托人去县里配眼镜,据传是要随后来追我们。半上午时候大家已经休息了几次,还是累得四仰八叉,闲暇时刻互相嘀咕:&这么长一段路,汪爷爷是不是不来了?&&来了也追不上吧。&说时迟那时快,却见山底下出现一单薄人影,虽然距离很远,但看得清楚,是汪爷爷的经典打扮!他腿上捆着厚重的绑腿,手里拄着林子里相中的拐杖,稳稳当当向我们靠近,不一会儿已出现在大部队旁边,大气都不喘。短短的实习很快过去,后来没什么机会再相见。不时从师弟师妹那里听到他的消息,便知他仍然一年一度活跃在实习的深山老林。如果说话的人在实习中跟随过汪爷爷的队伍,则&心有戚戚焉&;若碰到错过了汪先生的人,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就会表现出无比的同情&&这样,汪爷爷就愈加成了有点传奇色彩的角色。同其他生物系教授不同,汪先生不光是&属于&生物系的,他属于整个校园。每年,汪先生都组织&校园辨认植物&活动,即使转悠在巴掌大的北大校园,同样乐在其中。说起那些追随者们,汪先生精神一振:&报名的有十几个,走到半路向后一看,已经跟过来一大伙了,有些文科生还拿小本子,记得可认真嘞。&有一次他指着一棵臭椿问几个女生,你们知道香椿和臭椿怎么分么?小姑娘们说:&闻闻叶子是香还是臭。&汪先生说:&那同一种味道,有人说香有人说臭怎么办?&&看花、叶子或者果实?&&那冬天没有叶子怎么办?&小姑娘没辙了,此时汪先生的谜底和那著名段子已经埋伏了很久:&香椿的树皮开裂,而臭椿树皮上有小孔,这怎么回事呢?传说有个皇帝有一次到山里一户人家,到了吃饭时候,那家人急了,家里没吃的嘛,于是跑到山里揪了点香椿叶子炒了个鸡蛋。皇帝一吃:&哎呀世界上怎么有这么香的菜,我要封它为树王&,于是题了个字嚷嚷着要去挂,出去一看傻了眼,香椿和臭椿长得一个模样啊,于是胡乱把牌子挂在一棵树上。这可坏了,错挂到臭椿身上;旁边的香椿一看,哎呦气得皮依~~都裂了!&小姑娘们听得哈哈直笑。据说,五十年前的学生如今来见,也会大笑起来说:&汪先生我们还记得您讲的香椿气裂了的故事呢!&在不实习,不开小课的时候,如果汪先生见到有人对植物感兴趣,也会上前探问。有一次碰到两位学生捧着他写的《常见野花》在地上辨认,汪先生走过去说:&我来帮你们认认吧。&你来我往说了好一阵,二人才知道原来与自己对话的正是手中书的作者。08年的时候,带实习的生涯正式终止,然而汪先生并没有清闲下来,他立马被部署了一项新任务&&整理北大的植物标本室。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标本室见他。
这套积蓄号称&全国首间植物标本室&,其中最老的收藏近百岁,来自我国近代采集植物标本第一人钟观光先生;之后标本室随北大的足迹辗转搬迁,见证了西南联大的形成和解散,又经过三校合并,一路收敛标本,也收藏了几代沧桑。近年,生物学科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到分子生物学,植物和动物常被当作博物学那样泛泛教授。于是,尽管装标本的旧屋同我们当年上课的教室只有一墙之隔,然而这一代的年轻学生却无人知晓它的存在,更别提看上一眼。那些宝贵的植物标本也逐渐遭到冷落,没人照管,一坨一坨地用牛皮纸裹在一起,纸张有的被不知什么液体腐蚀,有的缺角揉皱;里边的标本也有些名字不明确,或者遵循了旧名和旧分类。北大生科院终于决定让植物标本馆改头换面!常年锁在小黑屋的植物标本被解除禁闭,全数搬到老生物楼后院的小旧楼。人们意识到小楼从未定名,遂加封&植物标本室&。而整理内容物的工作,也就非汪先生莫属了。听我说要看看标本,汪先生说:&啊?你看呗。&说着麻利地站起身,把我们让进屋里。进入标本室,瞬间就被一股似曾相识的纸张和药水味道围绕,感觉有点阴冷,却挺舒服;几十排铁柜子,绕动侧面的轮盘即可逐个移动,林立的柜子之间便出现一条过道&&一切都给人古旧藏书室的感觉。铁柜门的后边,整整齐齐码着一摞摞牛皮纸。汪先生向我解释说,标本按科属顺序在不同柜子里排好,里边的每一摞夹的都是不同时期采集的同一个种的标本。他顺手抱下一摞,放在外间亮堂的桌上,由上至下小心翻开,里边平躺的植物标本立刻向我们展现出它舒展的姿态,这时,汪先生不禁脱口而出:&你看这标本压得多好啊。&标本右下角的纸张空白处记录了这棵植物的&履历档案&,比如&钝萼铁线莲;采集人:汪、施;陕西汉中郑县;&;有的盖着&國立北京大學&或者&淸華大學植物標本室&的章;还有的在发黄的标签旁边被汪先生注明了更正的种名和修改日期&&新名和旧名,前后隔了几十年。
一屋的柜子,只有两个装的不是标本,而是汪先生若干年来收集的全套《中国植物志》。这套书从七十年代一直出版到2008年才告完成,一共100多本,全都是大开本,有着统一的绿色硬书皮,书脊上是烫金的文字,码在书柜里一大片,真是很有气势的收藏。合上柜子出来,我回头望望空无一人的标本馆问汪先生,现在做科研基本上都用不上五花八门的植物,为了关心一个物种长什么样子而来查标本的人就更少,留这么多老标本究竟有什么作用。汪先生解释说,这相当于是一套档案,而特别老的标本又具有历史意义,&要是扔了,将来真想看某时期的什么植物,不就抓瞎了么,和书一样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嘛&。其实,似乎如此珍视这些标本的汪先生也并不能给我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来说明老标本对现代生物学有多么重要。待明年汪先生整理完所有标本,不知道它们是否会被再次封藏,罕添新丁。除了花大量时间整理这些老古董植物,汪先生仍继续着他坚持了多年的科普写作。这位真正的元老级科普写手,如今还非常个性地保持着给编辑交手写稿的传统,很难想象,在写文章可以用电脑码字和不限次数修改的今天,这位仍然要&爬格子&的写手,是如何做到&写几千字手腕也不疼&。我问汪先生,等整理完标本愿不愿意给松鼠会写文章,这位同行前辈欣然答应。&现在发表一篇《Science》就是一朵大红花,发表科普文章就是一根小荠菜。&他向前伸出手指比划着&小荠菜&,又坦然地靠向椅背上说,&不过,做你感兴趣的,这最重要。别人爱干什么干什么,没人搞植物分类,就我一个人干,我还是做得高兴。从没觉得比人低一头。&望着已经八十多岁的汪先生,心里丝毫不会生出艰辛、坎坷或者寂寞的感觉,你甚至绝给他套不上&坚韧&这样的形容词。&做你感兴趣的&&&也许这就是诀窍了。----------------------------------------------------------------------------后记:为什么突然写一个人物呢?大学时光,总有些怕忘记,也总有些觉得应该回报。本来邀请了汪先生来松鼠会的嘉年华,然而突然得知北大要翻新刚刚册封的&标本室&,汪先生又为了标本搬家忙碌开了&&
汪劲武与花草为伴的静静生活(转自科学松鼠会)
&&&&&&&&&&&&&&&&&&&&&&&&&&&&&& 与花草为伴的静静生活&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11:42久违的老生物楼后院儿仍旧郁郁葱葱。小路两边满是高矮的野草,不露土色,头顶的大树看不到尖,上边知了扯着嗓子叫个不停,草坑里,白猫咪袒了肚皮睡大觉,两排乳头滴里耷拉挂着,脑袋一直仰到后边,毫无戒备。乳白色的二层小楼不起眼地坐落在这一切的尽头,大扇推拉门窗都敞开着,似乎能感到风清清爽爽吹过过堂。门后露出半张桌子,朴实得如同简笔画,上边摞着鼓囊囊、已经变色的牛皮纸;墙上贴着《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简介》。仔细找,才看到窗后坐的老者,被窗台一直遮到下巴,露出瘦瘦的轮廓分明的半截脸,花白头发一如从前那样竖立然后一齐向后弯去,眼睛还是圆溜溜的很有神。远看到我们即招招手,示意我们进去。那种平静的、大学的感觉,又回来了。老者就是北大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我说明来意,说要写个&人物&,汪先生立刻摆手说:&哎呦,我&&不是个人物。&其实,虽说早到了退休年龄,但很难想象他的位置如何能被替代。于是,汪先生每到暑假便出马,同其它任课老师一起,率领生物系学生浩浩荡荡去山里认植物。如今回想大一结束后那段野外实习,脑子里会自动配起《菊次郎的夏天》那样的音乐,如此悠远和快乐,去哪里都兴冲冲的。记忆中女同学戴着花帽子斜挎水壶,男生背着双肩背手擎捕虫网。而除了深夜爬瞭望塔、抓蛇煮了吃这类顶风违纪的冒险性行为,在汪先生左右听他讲植物就是最有意思的事了&&记忆画面里的他,头戴式样简单的遮阳帽,身上是灰色的确凉衬衫,绑着绑腿,手上还拄着一根六道木,讲起植物就来精神,俨然&现代李时珍&的模样。在他的口中,所有单薄的花草都不简单,都有自己的故事;他语速不快,但带着实在的湖南口音,需要竖起耳朵狠狠地听:&核桃树叶为羽状复叶。以前我们躲到山里,吃不上什么好东西,走着走着遇到一颗山核桃,剥开尝尝,啧啧,那可香到鼻依~~子里去。&一帮学生看着他陶醉的样子浮想联翩,再望望一树青绿的核桃,只好洒下口水;每日走上一路,常有粗心的学生手忙脚乱,摘取的植物来不及放置妥帖,事后只好拎一片皱巴巴的叶子去让汪先生鉴定&&面对这片寒碜的&尸体&,任何人都有充足理由拒绝辨认(并奚落你没有&辨认植物要看花和果&的常识),嘿,那就不是汪先生了,他往往先卖个关子,不紧不慢把特征归纳一遍,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植物的归属。在谜底揭晓的过程,面前的植物尸体也仿佛重被赋予了生机。和汪先生混熟了,淘气的女生忍不住背地叫他&汪爷爷&,后来谁不小心叫脱了口,这个称呼就被大大方方沿用下来。或许是多年的野外经验练就了汪爷爷灵活的腿脚。和他去认植物,需要在林间上下攀爬,汪爷爷不仅能为身后一队人马探出一条好路,还时不常捡根拐杖传给身后的队伍救援用:&这是六道木,怎么认?茎有六条细沟,木头弹性好,做拐杖,最好使。&还有一次计划去爬东灵山,汪爷爷的眼镜提前被人一屁股坐扁,他只好先托人去县里配眼镜,据传是要随后来追我们。半上午时候大家已经休息了几次,还是累得四仰八叉,闲暇时刻互相嘀咕:&这么长一段路,汪爷爷是不是不来了?&&来了也追不上吧。&说时迟那时快,却见山底下出现一单薄人影,虽然距离很远,但看得清楚,是汪爷爷的经典打扮!他腿上捆着厚重的绑腿,手里拄着林子里相中的拐杖,稳稳当当向我们靠近,不一会儿已出现在大部队旁边,大气都不喘。短短的实习很快过去,后来没什么机会再相见。不时从师弟师妹那里听到他的消息,便知他仍然一年一度活跃在实习的深山老林。如果说话的人在实习中跟随过汪爷爷的队伍,则&心有戚戚焉&;若碰到错过了汪先生的人,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就会表现出无比的同情&&这样,汪爷爷就愈加成了有点传奇色彩的角色。同其他生物系教授不同,汪先生不光是&属于&生物系的,他属于整个校园。每年,汪先生都组织&校园辨认植物&活动,即使转悠在巴掌大的北大校园,同样乐在其中。说起那些追随者们,汪先生精神一振:&报名的有十几个,走到半路向后一看,已经跟过来一大伙了,有些文科生还拿小本子,记得可认真嘞。&有一次他指着一棵臭椿问几个女生,你们知道香椿和臭椿怎么分么?小姑娘们说:&闻闻叶子是香还是臭。&汪先生说:&那同一种味道,有人说香有人说臭怎么办?&&看花、叶子或者果实?&&那冬天没有叶子怎么办?&小姑娘没辙了,此时汪先生的谜底和那著名段子已经埋伏了很久:&香椿的树皮开裂,而臭椿树皮上有小孔,这怎么回事呢?传说有个皇帝有一次到山里一户人家,到了吃饭时候,那家人急了,家里没吃的嘛,于是跑到山里揪了点香椿叶子炒了个鸡蛋。皇帝一吃:&哎呀世界上怎么有这么香的菜,我要封它为树王&,于是题了个字嚷嚷着要去挂,出去一看傻了眼,香椿和臭椿长得一个模样啊,于是胡乱把牌子挂在一棵树上。这可坏了,错挂到臭椿身上;旁边的香椿一看,哎呦气得皮依~~都裂了!&小姑娘们听得哈哈直笑。据说,五十年前的学生如今来见,也会大笑起来说:&汪先生我们还记得您讲的香椿气裂了的故事呢!&在不实习,不开小课的时候,如果汪先生见到有人对植物感兴趣,也会上前探问。有一次碰到两位学生捧着他写的《常见野花》在地上辨认,汪先生走过去说:&我来帮你们认认吧。&你来我往说了好一阵,二人才知道原来与自己对话的正是手中书的作者。08年的时候,带实习的生涯正式终止,然而汪先生并没有清闲下来,他立马被部署了一项新任务&&整理北大的植物标本室。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在标本室见他。
这套积蓄号称&全国首间植物标本室&,其中最老的收藏近百岁,来自我国近代采集植物标本第一人钟观光先生;之后标本室随北大的足迹辗转搬迁,见证了西南联大的形成和解散,又经过三校合并,一路收敛标本,也收藏了几代沧桑。近年,生物学科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到分子生物学,植物和动物常被当作博物学那样泛泛教授。于是,尽管装标本的旧屋同我们当年上课的教室只有一墙之隔,然而这一代的年轻学生却无人知晓它的存在,更别提看上一眼。那些宝贵的植物标本也逐渐遭到冷落,没人照管,一坨一坨地用牛皮纸裹在一起,纸张有的被不知什么液体腐蚀,有的缺角揉皱;里边的标本也有些名字不明确,或者遵循了旧名和旧分类。北大生科院终于决定让植物标本馆改头换面!常年锁在小黑屋的植物标本被解除禁闭,全数搬到老生物楼后院的小旧楼。人们意识到小楼从未定名,遂加封&植物标本室&。而整理内容物的工作,也就非汪先生莫属了。听我说要看看标本,汪先生说:&啊?你看呗。&说着麻利地站起身,把我们让进屋里。进入标本室,瞬间就被一股似曾相识的纸张和药水味道围绕,感觉有点阴冷,却挺舒服;几十排铁柜子,绕动侧面的轮盘即可逐个移动,林立的柜子之间便出现一条过道&&一切都给人古旧藏书室的感觉。铁柜门的后边,整整齐齐码着一摞摞牛皮纸。汪先生向我解释说,标本按科属顺序在不同柜子里排好,里边的每一摞夹的都是不同时期采集的同一个种的标本。他顺手抱下一摞,放在外间亮堂的桌上,由上至下小心翻开,里边平躺的植物标本立刻向我们展现出它舒展的姿态,这时,汪先生不禁脱口而出:&你看这标本压得多好啊。&标本右下角的纸张空白处记录了这棵植物的&履历档案&,比如&钝萼铁线莲;采集人:汪、施;陕西汉中郑县;&;有的盖着&國立北京大學&或者&淸華大學植物標本室&的章;还有的在发黄的标签旁边被汪先生注明了更正的种名和修改日期&&新名和旧名,前后隔了几十年。
一屋的柜子,只有两个装的不是标本,而是汪先生若干年来收集的全套《中国植物志》。这套书从七十年代一直出版到2008年才告完成,一共100多本,全都是大开本,有着统一的绿色硬书皮,书脊上是烫金的文字,码在书柜里一大片,真是很有气势的收藏。合上柜子出来,我回头望望空无一人的标本馆问汪先生,现在做科研基本上都用不上五花八门的植物,为了关心一个物种长什么样子而来查标本的人就更少,留这么多老标本究竟有什么作用。汪先生解释说,这相当于是一套档案,而特别老的标本又具有历史意义,&要是扔了,将来真想看某时期的什么植物,不就抓瞎了么,和书一样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嘛&。其实,似乎如此珍视这些标本的汪先生也并不能给我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来说明老标本对现代生物学有多么重要。待明年汪先生整理完所有标本,不知道它们是否会被再次封藏,罕添新丁。除了花大量时间整理这些老古董植物,汪先生仍继续着他坚持了多年的科普写作。这位真正的元老级科普写手,如今还非常个性地保持着给编辑交手写稿的传统,很难想象,在写文章可以用电脑码字和不限次数修改的今天,这位仍然要&爬格子&的写手,是如何做到&写几千字手腕也不疼&。我问汪先生,等整理完标本愿不愿意给松鼠会写文章,这位同行前辈欣然答应。&现在发表一篇《Science》就是一朵大红花,发表科普文章就是一根小荠菜。&他向前伸出手指比划着&小荠菜&,又坦然地靠向椅背上说,&不过,做你感兴趣的,这最重要。别人爱干什么干什么,没人搞植物分类,就我一个人干,我还是做得高兴。从没觉得比人低一头。&望着已经八十多岁的汪先生,心里丝毫不会生出艰辛、坎坷或者寂寞的感觉,你甚至绝给他套不上&坚韧&这样的形容词。&做你感兴趣的&&&也许这就是诀窍了。----------------------------------------------------------------------------后记:为什么突然写一个人物呢?大学时光,总有些怕忘记,也总有些觉得应该回报。本来邀请了汪先生来松鼠会的嘉年华,然而突然得知北大要翻新刚刚册封的&标本室&,汪先生又为了标本搬家忙碌开了&&
我的偶像:吴征镒
&&&&&&&&&&&&&&&&吴征镒:草木知音
■ 人物小传
&吴征镒,男,1916年6月出生,研究员,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里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他系统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著了《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国际奖1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人们常用&纸&来形容物体之轻,可你知道3万张纸放在一起有多重?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之一、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院士10年里制作了一套3万余张的中国植物卡片,放满了整整80个标准卡片盒,重达300公斤!  这就是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李庆逵院士称为&足够两个学部委员&的卡片!  这套卡片是编著《中国植物志》的最基础资料之一,囊括了当时发表过的所有在中国发现的植物。拉丁学名,发表时间,文章名、发现者、标本号和模式标本照片&&卡片上,吴征镒用工整的蝇头小楷详细记录了每种植物的来龙去脉。  红杏深花,菖蒲浅芽。在文人骚客的笔下,植物总是最多情的。在这多情的植物王国里,吴征镒定学名、熟习性、推演化、合理利用,是当之无愧的草木知音!  美国科学院院士PeterHRaven这样描述吴征镒:&他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植物学家之一,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植物有着广博知识的真正学者&  日,中国科学院。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陈竺院士宣布: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完成!陈竺说:&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  吴征镒是《中国植物志》的最后一任主编,这部跨越了半个世纪、凝聚了中国三代植物学家心血的巨著终于在他手中付梓!这部巨著的三分之二卷册是在吴征镒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人们评价说:&吴征镒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作出了特殊贡献。&  如今,吴征镒正在积极推进《中国植物志》的国际合作。他担任了《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ofChina》的中方主编,目前已完成全书25卷的15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介绍说:&这项工作是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的极为关键的一步,英文修订版的出版将在国际植物学界产生重要影响,提高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水平和地位。&  《西藏植物志》、《云南植物志》、《滇南本草图谱》、《新华本草纲要》&&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吴征镒著作等身。  正是在植物分类学的基础上,吴征镒明确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论问题并用于指导实践。  记忆闪回到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橡胶封锁。1952年,正参加中国大区综合考察的吴征镒接到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对华南、云南进行橡胶宜林地考察和科学区划,并总结推广正确的栽培方法。  从1952年到1954年,吴征镒每年都要带队去海南,一蹲就是几个月。他们对橡胶宜林地的大气、水、土壤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积累了几万个科学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和一些归国华侨的橡胶种植经验,他们总结出大苗定制法等一套种植方法,实验成功后及时推广。1955年,海南的橡胶林开花了。它们用带着清香的淡黄色花朵酬报着科学家们的辛劳,似在向他们许诺着新中国美好的未来。  上世纪90年代,80高龄的吴征镒提出了被子植物分类的&八纲系统&,震动学术界。人们折服于这位老人不竭的创新活力。吴征镒说:&科学重在创新,要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径&  根据2005年的检索资料,吴征镒是中国植物学家里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由吴征镒定名和参与定名的植物分类群有1766个,涵盖94科334属,其中新属22个。以吴征镒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国外学者命名的历史。  创新,是吴征镒科学研究的主线。  1964年,吴征镒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观点。他指出:&中国植物区系与东南亚热带区系,尤其是印度支那半岛之间,有一个较长的和更相似的历史背景&&这些从第三纪古热带区系传下来的成分可能是东亚植物区系的核心,而这一地区正是这一区系的摇篮。更广泛的说,它也许、甚至是北美和欧洲植物区系的出生地。&  这个观点带来了中国植物地理学全面、系统工作的开展。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6年,吴征镒在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东亚植物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并列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这个观点打破了世界陆地植物区系分为6个区的传统观点,是对世界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植物区系地理学派的形成。  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吴征镒和合作者们提出了《一个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方法》,颠覆了传统的将被子植物分成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划分。这一见解与稍后主要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而提出的&一个被子植物目的分类系统&在被子植物大类群的划分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植物学家周俊院士说:&系统进化是无穷尽的研究,迄今没有一个进化系统是令人满意的,能有勇气进行这类研究已属难得。&   周俊院士说:&我想,对中国各地区各类植物类群如此熟悉的在今日之中国,吴老一人而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植物的这份熟悉来源于吴征镒的&一天不工作,比什么都难受&。  周俊回忆说,野外考察的时候,吴征镒不看天、不看山、不看景,一路上就低着头观察植物。有一次在云南文山考察,吴征镒在密林里跌了一跤。&跌倒了他不是想着马上爬起来,而是左顾右盼地观察植物。他忽然见到了一株白色寄生植物,迫不及待地拿在手里一看,就认出了是&锡杖兰&,这可是在中国分布的新纪录!&  吴征镒是平足,野外考察时经常摔跤,大家给他送了个&摔跤冠军&的雅号。即便如此,吴征镒的足迹还是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花甲之年两次进藏,爬上了喜马拉雅山北坡;80高龄时还亲自到台湾考察。吴征镒经常自嘲说:&摔跤也好,有时摔跤还能发现新种呢!&  吴征镒的女儿吴玉回忆说,吴征镒工作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常常坐在植物标本室里鉴定标本,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连吃饭都觉得是麻烦事。她不得不和妈妈订下计策,骗吴征镒去洗碗,才能让他稍微休息一下。  武素功是吴征镒进藏考察的助手,从西藏回来后,组织上安排他们到青岛疗养。武素功回忆说:&这哪是疗养!吴先生让我把西藏的一大箱子材料和标本带去,一到疗养院,他没有会议、没有行政事务,一天到晚干得更欢了,连中午也不肯休息,我跟着他比在家里还苦呢!&就这么&疗养&一个月,吴征镒编写了《西藏植物名录》、《西藏地名录》两部重要资料,为《西藏植物志》做好了基础工作。  &科学不发达,如何敌强邻?&面对日寇的入侵,年轻的吴征镒以诗言志。投身科学事业,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举家迁往云南潜心学术&&国家利益从来都是吴征镒的第一选择  日,国民党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此时,吴征镒已成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在&一二一运动&中,他同张澜庆等年轻教师在国民党省党部门口为四烈士摆下路祭。面对着几十名国民党党棍、特务,吴征镒大声朗诵自己写的祭文,愤怒控诉刽子手的罪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时代的洪流中,吴征镒从来不是旁观者。1945年,吴征镒在闻一多的介绍下加入民盟。然而现实让他看清,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46年2月,吴征镒迎来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日子。在云南大学标本室,这位民盟成员举起右手,对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宣誓。他后来回忆说:&在那个时候入党,真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啊!&  从此,吴征镒的人生轨迹同党和国家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解放前夕,吴征镒按照党的指示致力于清华教职员读书会活动。每遇声援和签名活动,他就出入于周培源、朱自清、汤佩松等著名教授家中征求签名。  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吴征镒任党支部书记。钱崇澍、童第周、俞德浚、侯学煜&&科学家们被吴征镒请出山,新中国的植物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  光辉的前途铺陈在吴征镒面前。可1958年,42岁的吴征镒又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举家迁往云南。吴征镒说:&我是看到中科院大局已定,我觉得可以到云南安心做点学问。&  吴征镒说:&什么叫科学,科学就是深入到最复杂的事物中去,找出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工作。我是搞植物学研究的,就要以植物为对象,深入进去,弄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暂时没用、而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用的。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植物有24万多种,我国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在这3万多种中,如果有十分之一能用在国民经济上,那就很了不得了,这当中要做多少工作啊!&  岁月无情,时间渐渐地摧毁了吴征镒的听力和视力,但带不走他对党、对国家、对民族的满腔深情。92岁的吴征镒认真的说:&人生时间有限,有一分力就要用一分力,有一分光就要发一分光。中国有句古语叫&后来居上&,我们这辈已经过去,希望青年一代在我们的肩膀上再攀登、更向上!&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语出西汉时著名的辞赋家枚乘的《七发》,这八个字的意思就是:陈说山川之本源,尽名草木之所出的意思。也就是考证山川的本原和草木的名称之意。本世纪之初三十年代,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在写给西双版纳植物园蔡希陶教授的一封信中用过这一典故。1938年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胡先骕和当时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商定成立云南农林植物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前身),提出&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作为所训,并由龚自知书写刻石,镶于研究所墙上,不幸毁于&文革&。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是昆明植物所的奠基铭,也是现在中国植物学工作者的理念和精神。
Centaurea cyanus
。矢车菊。From 站长、投稿。
2013年之春 秋播的混色矢车菊 绽放。(ps:个别为手机拍摄)
Boophane disticha。刺眼花。
也音译为“布丰花”。产於南非南部全年降雨区域的伊丽莎白港附近南岸沙丘地带、南非东部及东北部热带夏雨区,至到东非肯雅和坦桑尼亚的夏雨热带草原。
生长在热带草原上的沙质土壤,有些个体的鳞茎是藏於土下只露出鳞茎的颈部,而另外一些是整个鳞茎部份都是完全外露的。成熟的鳞茎直径可达到20厘米,植株的汁液含有剧毒,而成株的叶片大约长45厘米和宽5厘米。
土豆改变世界(转)
一.土豆是穷人的上帝
网络版专稿 记者 盛超 南美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烟草、土豆和马拉多纳。16世纪中叶,当西班牙人横跨大西洋,把烟草和土豆带回欧洲的时候,这对来自同一大陆的同胞遇到天壤之别的待遇。刚进入欧洲时,烟草以其烟雾缭绕的神奇效果被人视为神物,而与此同时,绝大部分欧洲地区对土豆却并不不友好,理由是:《圣经》中没有提到它。
爱尔兰 都柏林街头纪念饥荒的雕塑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最早种植的是秘鲁的印第安人。考古学家曾在印第安人的古墓中发现了许多绘有马铃薯图案的陶器,从这些图案的绘画风格推断,马铃薯在南美的栽培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年。美国人迈克尔波伦在《植物的欲望》中描述三个世纪以前人们对土豆的看法:&小麦是向上指,指向太阳和文明;土豆却是向下指,它是地狱的,在地下看不见地长成它那些没有区别的褐色块茎,懒散地长出一些藤叶趴在地面上。&直到在花园里伫立了200年后,人们开始发现,这种&观赏植物&的营养成分是谷物的双倍,它含有的维生素C还能防治当时不易治愈的坏血病。
&爱尔兰人是最早接受土豆的,连年的战争、贫穷、人口过多及土地的贫瘠,使得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拥抱了这种植物。在《爱尔兰大饥荒》中有这样的纪录:&在农村,农业工人每天消费的土豆为6.3公斤,妇女和十岁以上的儿童大约为2.3公斤&&1840年,人总消耗的土豆全年总计增加到700万吨左右。一个英国人在一间茅屋里看见了一大群面色红润的孩子,便向父亲问道:&您用什么方法养育了这样健壮的孩子?&这位农民回答说:&得益于耶稣,也就是土豆,先生。&&&
&依靠土豆避免饥饿的不仅仅是爱尔兰的贫民。1756年至1763年发生了著名的&七年战争&。在普鲁士领土上作战的法国人发现,当地的普鲁士百姓正是靠土豆度过了艰苦的战争时期。在此之前,傲慢的法国人一直不太情愿食用这种长在地里的&果实&,甚至认为土豆会传播疾病。1769年至1770年间发生的大饥荒促使法国人开始重视土豆的种植。随着土豆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法国人逐渐了解了土豆的诸多好处,学者们著书介绍土豆,妇女们将土豆花作为头饰,一时间土豆需求量大增。受法国的影响,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大量种植土豆。
&穷人们总是有这美好的梦想:面包会有的,牛肉也会有的。但是在面包和牛肉来临之前,土豆就是穷人的上帝。
二.第一个吃土豆的人
&在瑞典的哥德堡,市中心的一个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青铜塑像;这是哥德堡的一处名胜,俗称吃土豆者的塑像。就象美国人被称为山姆大叔一样,这是一个典型的斯文逊(瑞典人)。他神情淡然,骨骼粗大,腼腆,下巴上有一道很的沟壑。虽然一身贵族装扮,但是象土豆一样沉静,内向,沉稳。他就是约拿斯&阿尔斯特鲁玛,著名的吃土豆者。
约拿斯&阿尔斯特鲁玛雕像
&约拿斯一六八五年出生在哥德堡附近的阿林索斯,一个人口众多的穷人家庭。他很小就开始工作,在工作中,交了一个叫做约翰的好朋友。约翰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杂货批发商那里当会计,出于朋友义气,也给约拿斯在批发商那里,找了个抄写员的工作;于是年轻的约拿斯就到了斯德哥尔摩工作。
&后来,约翰和批发商的女儿私订终身。于是,一个常见的故事进入开始了常见的程序,约翰和心爱的姑娘计划离家出走跑往伦敦,而这时候约拿斯正好想周游世界,两下一拍即合。三个年轻人偷偷地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在一个星期天,趁着老板正在教堂向上帝忏悔他的为富不仁,上了前往伦敦的一条大船。批发商势力极大,出动了一条海关船到处寻找,结果船上的一位大副,巧妙地帮助他们,躲过了检查。
&到了伦敦,约翰开了个小公司,自己当了老板;约拿斯却到处打工,多年以后,才稍有积累,自己成立公司。他的公司,主要是向瑞典出口英格兰羊毛,以供应瑞典刚刚起步的纺织业。为了躲避荷兰关税,1723年8月的一个夜晚,约拿斯坐上了一条瑞典船,悄悄地前往瑞典。带了几个专家,一些纺织设备,还有一袋土豆的种子。
&1724年,约拿斯&阿尔斯特鲁玛在哥德堡附近的一个小城市,在他自己家的庄园里,种下了一些土豆;收成以后,他成了整个瑞典,第一个吃土豆的人。同时,他大声疾呼,种植和推广土豆这种食物,产量大,营养丰富。约拿斯不仅是第一个吃土豆的人,而且是第一个,而且规范了瑞典语中土豆的叫法。以前土豆在瑞典有许多名称,有的叫土薯,有的叫地苹果;约拿斯借了英语的名字,称之为Potatis。
从约拿斯开始,瑞典慢慢出现了土豆,也开始有人吃土豆了。土地广袤而肥沃的瑞典找一些地方种土豆自然不成问题,但问题是,这些维京海盗的后裔一向是以肉类和鱼类为主,比如马肉,山羊肉,猪肉,鲟鱼和鲱鱼,所以一下子接受土豆这种食物并不太容易。
爱娃&拉嘎丹画像
&在当时瑞典人的食谱中,除了腌肉和腌鱼,还有大量的菜根。瑞典的菜根,很象南方人吃的大头菜,坚硬硕大。正是这些咸鱼咸肉和菜根,养育了高大强壮的北欧人;长久以来,性情粗犷,甚至于有许多国王,打仗的时候都身先士卒,勇猛非凡,直到战死在异国他乡。约拿斯倡导的土豆,多少和北欧人的性情不合,所以推广缓慢。
&好斗的民族,必定嗜酒;维京海盗,向来是造酒的能手;他们早就用银制的小杯喝烈酒,用牛角畅饮啤酒。就在约拿斯开始种土豆的那一年,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女科学家,名叫爱娃&拉嘎丹。爱娃在一七四八年,仅仅二十四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用土豆酿造烧酒的办法。这篇文章,最终使得爱娃&拉嘎丹成了瑞典历史上首位皇家科学院的女院士;而嗜酒的瑞典人,终于开始大面积播种土豆了。
三.土豆花曾是时尚的标志
&1756年&&1763年,欧洲大陆爆发了所谓的&七年战争&。普鲁士军队在和法国军队的战斗中,俘虏了一个随军的法国药剂师,名叫巴孟泰尔。巴孟泰尔被普鲁士军队关在战俘营中,靠着普鲁士农民用来喂猪和战俘的土豆赖以生存。结果他居然喜欢上了土豆这种食物。当他回到法国的时候,他的祖国正闹饥荒,为了度过荒年,有许多法国人都在积极寻找粮食替代品。
巴而孟契纪念雕像
&巴而孟契耶通过对土豆成份的分析,发现土豆无毒、含淀粉高,可以食用。于是他亲自栽种土豆,并写了许多有关土豆的材料,到处宣讲土豆。同时,他还用土豆做成各种各样的菜宴请当地有名望的人,请他们帮助宣传、推广种植和食用土豆。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法国,很多人迷信吃土豆,会引起麻疯病,梅毒,猝死和性狂热。在一个叫做贝山崆Besancon的城市里,市政府居然发布法令,严厉禁止土豆:&鉴于事实上土豆这种有害物之使用,将引起麻疯病,兹予以禁止;私自种植,将罚重金。&如此一来,将土豆引起麻疯病这种毫无根据的迷信,说得铁板钉钉。更有甚者,认为土豆是巫婆和魔鬼造出来骗人的东西。法国人宁愿饿这肚子,也不愿食用土豆,并称土豆为&妖魔苹果&的。
&为了让土豆成功的在法国人的餐桌上得以推广,他在国王路易十四的生日晚会,献上了一束土豆花。土豆开的花,有白,粉红,紫等各种颜色,鲜艳夺目,可以开五天之久。这赢得了王后玛丽 . 安东诺特的喜爱,她在外出或参加宴会时便把土豆花束用刚针插在头发上。国王在参加国事活动或接待外宾时也把小小的土豆花插在外衣的纽扣上。一时上行下效,成为时尚,所有的朝臣都在纽扣孔里插上土豆花,小姐、太太等则把土豆花最高贵、最时髦的装饰品。
巴而孟契画像
&在赢得了国王和王后的好感之后,1785年,巴孟泰尔在巴黎郊区,种了一大片土豆。种植的时候,他请求路易十四派重兵守卫,不得平民靠近,而到晚上又悄悄命令士兵撤离。日复一日,重兵守卫下的土豆田自然引起了周围农民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当兵士们晚上撤离土豆田的时候,就有胆大的农民去偷一些土豆苗,种在自己的田里。这样一来,土豆的种植竟然很快在法国推广开,帮助法国人度过了无米的荒年,土豆也因此被法国人称为& 地下苹果&,而巴孟泰尔也因此成名。至今法国餐当中,以土豆为主的好几道名菜,仍以巴孟泰尔的名字命名。
四.&马铃薯暴动&
&&& 关于马薯铃怎样来到俄国,曾有过这样的传说,彼得大帝在荷兰的时候,从鹿特丹给他的亲信B.谢列麦契耶夫公爵寄回一麻袋马铃薯,要求他一定要在俄国种植好。俄国马铃薯的历史就从这袋马铃薯开始的。
彼得大帝画像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在卡列里和其它地方发生了饥荒。当时管理医疗事务的机关--医学委员会向政府倡仪,认为解决饥荒最好地的措施是让荒民们种植&地苹果&,也就是土豆。日,枢密院发布了关于在俄国种植马铃薯的第一道指令。随后,诺夫戈罗德省省长谢维尔斯向枢密院提出了一项在爱尔兰采购种用马铃薯并分发到各省的建议。枢密院审查了谢维尔斯的报告,并拨款命令医学委员会采购薯马铃薯并分发到全国。由契卡索夫男爵领导的医学委员会全力以赴地执行了枢密院的指令。他们向夏园园丁艾克列宾购买了首批9袋马铃薯同时分发到维堡省、诺夫戈罗德省和彼得堡省。药剂师尼鲁斯在喀琅施塔得英国海船上购买了9普特马铃薯。根据枢密院的指令,信使库兹明于5月24日把马铃薯块茎送到维堡,与此同时,从普鲁士订购的半桶马铃薯也运到。内尔汉格尔斯克省省长洛维村亲自将一袋种用马铃薯运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并将这些材料分发给五个人种植。1765年春,分发种用马铃薯的工作结束。
&765年3月10日彼得堡省省长乌沙科夫向枢密院请示颁发关于种植马铃薯的《条令》。这一《条令》由十六部分组成,是一部指导栽培马铃薯的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文献,它随同枢密院的指令免费寄发全国各省。
&在诺夫戈罗德一位不知名的菜农把约两袋块茎切成单芽种植,获得了172袋(约3740公斤)惊人的产量。省长谢维尔斯立即把这个成绩枢密院报告,枢密院指示科学院将这一成绩在〈彼得堡公报〉上加以报导。日《彼得堡公报》以社论的形式用黑体字醒目地报导出来。
学名:Lupinus micranthus
别名:多叶羽扇豆、鲁冰花
科属:豆科羽扇豆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掌状复叶,多基部着生,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叶质厚,叶面平滑,背面具粗毛,叶色绿。
轮生总状花序,尖塔型,在枝顶排列很紧密,花蝶形,花色有红、黄、蓝、粉等,蓝紫色。花期5~6月
荚果,扁圆形。
记得去年世园会入口的壮观羽扇豆景观吗?
我对羽扇豆可是一见钟情哦
适宜布置花坛、花境或在草坡中丛植,亦可盆栽或作切花。
好&&??????&
07年以前来西农的孩子才知道的——野刺梨汽水
很抱歉,在网上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杨凌产的野刺梨汽水,只记得有塑料瓶装的和这种差不多的玻璃瓶装的,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反正我很喜欢
这款的真心没见过啊,不过据资料显示,刺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其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居各类水果之冠,比苹果猕猴桃等都高,现在各种商业产品也比较多
野刺梨,准确的说应该是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Ros.Monogr. 英名:Roxburgh)系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野刺梨长得和这不太一样
刺梨,树皮灰色,成片剥落;小枝常有成对皮刺。羽状复叶;小叶9-15,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2厘米,宽0.5-1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大部附着于叶柄上。
花1-2朵,生于短枝上,淡红色或粉红色,微芳香,直径4-6厘米;萼裂片通常宽卵形,两面有绒毛,合生成管,密生皮刺。
蔷薇果扁球形,直径3-4厘米,绿色,外面密生皮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
耐阴植物(一)——羊角芹
中名:羊角芹
拉丁名:Aegopodium podagraria
科属:伞形科 羊角芹属
羊角芹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通常生于阴暗的地方。因为它的叶子形状看上去与接骨草属植物非常相似,故英名叫ground-elder,即地被接骨草,但它与接骨草属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
花叶羊角芹 Aegopodium podagraria cv.Variegata
羊角芹喜阴,因而是一种很好的林下地被。
东北羊角芹(小叶芹)Aegopodium alpestre Ledeb.多年生草本。
林下植物(二)——熊葱(Allium ursinum)
熊葱(学名:Allium ursinum),又名野韭菜、熊果大蒜、熊蒜(bear's garlic)、野蒜菜及林地蒜,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为野生韭黄的近缘种,味道如同食用韭菜,但是气味并不强烈。多生长于林地树荫
本种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50厘米,植株有2-3楞形直茎,阔叶宽大伸展可达5厘米,有一条长长的柳叶刀型叶脉。花序属于伞状花序,一般开花5-20朵。花朵白色,呈放射状,一般三个为一组,有6个等大小的花瓣(花被)。
本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部,北亚地区的草地和林地。在林间树荫处即可找到。在落叶阔叶林的林地更容易生长。
春季刚发出的第一至第五叶味道鲜嫩,适于食用,开花后口感下降。
很高兴从山里带回来的鸭跖草开花了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草本。
山里人都叫其竹叶草,因为其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极似竹叶。叶片基部下延成鞘
鸭跖草茎匍匐,据观察,茎节上会长根,所以猜测其易扦插和分株繁殖
聚伞花序,花3、4朵,雌雄同株,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
花瓣3,上面两瓣为蓝色大, 下面一瓣为白色较小,有长爪,雄蕊有6枚。蒴果。
喜温暖湿润气候,而寒,可在阴湿的田边、溪边、村前屋后种植。其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从秦岭海拔1200米左右采回来的鸭跖草,种植于宿舍阳台上,手机就30万像素,拍得不好
说到鸭跖草,就顺便提提他的亲属紫鸭趾草吧,大多用于室内盆栽,又叫紫竹梅
紫露草,也叫美洲鸭跖草,其适应性强,在园林中应用比较多。
在绿化规划设计中可用作布置花坛,如成片或成条栽植,围成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中心种植灌木、低乔木或其他花卉。也可在城市花园广场、公园、道路、湖边、山坡、林间等处呈条形、环形或片形种植,并用灌木或绿篱作背景形成亮丽的园林画面。
据说还有红花的紫露草。
麦冬、沿阶草、阔叶山麦冬、土麦冬(山麦冬)、吉祥草的区别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百合科 沿阶草属
根较粗,常膨大成椭圆形、纺锤形的小块根,块根长约1-1.5厘米,或更长些,宽5-10毫米。地下匍匐茎细长,直径1-2毫米。茎短。叶基生成密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花萃长6-15(-27)厘米;总状花序轴长2-5厘米,具8-10几朵花;花1-2朵生于苞片腋;苞片披针形,最下面的长达7-8毫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6,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长约5毫米,白色或淡紫色;雄蕊6,花丝很短;花药三角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房半下位,花柱长约4毫米,较粗,宽约1毫米,向上渐狭,顶端钝。种子球形,直径7-8毫米。 除华北、东北、西北外。我围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越南,印度,日本也有。生十海拔2000米以下坡林下或溪旁等。块根为常用中药&麦冬&,为缓和滋养强健药。
麦冬植物体态变化较大,例如叶丛的密疏,叶的宽
狭长短等有时有明显的不同;但其花的构造变化
不大,尤其花被片在花盛开时仅稍张开,花柱基
部宽阔,一般稍粗而短,略呈圆锥形等性状很一
致,是鉴别本种的主要特征。
沿阶草 &Ophiopogon bodinieri &百合科 沿阶草属
根细,近末端处常膨大成纺锤形的小块根。地下匍匐茎长,直径1-2毫米,节上具膜质的鞘。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顶端渐尖,长20-40厘米,宽2-4毫米,具3-5条脉。花葶较叶短或几等长于叶,总状花序轴长1-7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常单生或2朵簇生于苞片腋内;苞片条形或披针形,少数呈针形,最下面的长约7毫米,少数更长些;花梗长5-8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花被片6,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近矩圆形,长4-6毫米,白色或稍带紫色;雄蕊6,花丝很短,长不及1毫米;花药狭披针形,长约2.5毫米,常呈绿黄色;房半下位,花柱细,长4-5毫米。种子近球形或椭圆形,直径5-6毫米。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北、江西、广西、江苏、河南。生于海拔600-3400米的坡、山谷潮湿处、沟边、灌木丛下或林下。
本种与麦冬相似,但通常麦冬的花葶较叶短得多;花开时花被片不向外张开或稍张开,花柱粗而短,基部宽阔,向上渐狭,近圆锥形等均不同于本种。沿阶草的小块根也作中药麦冬用。
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 百合科 山麦冬属
根细长,分枝多,有时局部膨大成纺锤形的小块根,小块根长达3.5厘米,宽约7 -8毫米,肉质;根状茎短,木质。叶密集成丛,革质,长25-65厘米,宽1-3.5厘米, 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具9-11条脉,有明显的横脉,边缘几不粗糙。花葶通常长 于叶,长45-100厘米;总状花序长(12-)25-40厘米,具许多花;花(3-)4-8朵 簇生于苞片腋内;苞片小,近刚毛状,长3-4毫米,有时不明显;小苞片卵形,干膜质; 花梗长4-5毫米,关节位于中部或中部偏上;花被片矩圆状披针形或近矩圆形,长约 3.5毫米,先端钝,紫色或红紫色;花丝长约1.5毫米;花药近矩圆状披针形,长1.5-2 毫米;子房近球形,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三齿裂。种子球形,直径6-7毫米,初期绿色,成熟时变黑紫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
山麦冬&Liriope spicata & 百合科 &山麦冬属
植株有时丛生;根稍粗,直径1-2毫米,有时分枝多,近末端处常膨大成矩圆形、 椭圆形或纺缍形的肉质小块根;根状茎短,木质,具地下走茎。叶长25-60厘米,宽 4-6 (-8)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常包以褐色的叶鞘,上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 具5条脉,中脉比较明显,边缘具细锯齿。花葶通常长于或几等长于叶,少数稍短于 叶,长25-65厘米;总状花序长6-15(-20)厘米,具多数花;花通常(2-)3-5朵簇生 于苞片腋内;苞片小,披针形,最下面的长4-5毫米,干膜质;花梗长约4毫米,关节 位于中部以上或近顶端;花被片矩圆形、矩圆状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钝圆,淡紫 色或淡蓝色;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狭矩圆形,长约2毫米;子房近球形,花柱长约2 毫米,稍弯,柱头不明显。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 月。
有些性状 变异幅度比较大,例如叶的长短、宽狭,总状花序的长短等;但花的特征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别时的主要依据。有些标本不具走茎,须作进一步观察。
吉祥草 &Reineckia carnea & 百合科 &吉祥草属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叶3-8枚,簇生于根状茎顶端,条形或披针形,长10-38厘米,宽0.5-3.5厘米,先端渐尖,向下渐狭,深绿色。花葶短于叶,长5-15厘米,穗状花序长2-6.5厘米,多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5-7毫米,膜质,淡褐色或带紫色,花芳香,粉红色,花被片合生成短管状,上部6裂;裂片开花时反卷,矩圆形,长5-7毫米,稍肉质;雄蕊6,花丝丝状,花药近矩圆形,背部着生;子房瓶状。浆果球形,鲜红色。 分布于西南、华中、华南和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江苏;日本也有。生于阴湿山坡,山谷及密林下,亦有栽培供观赏;海拔170-3200米。全株有补肺、止咳、止血、接骨、补肾之效。
关于Ethnobotany (人类植物学)or ethnic botany(民族植物学)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这个概念,我也是因为29日将有来自热舒夫大学(&University&Of&Rzesz&w)的Lukasz&Luczaj&博士来为我校师生做有关&REFLECTIONS&ON&ETHNOBOTANY&对人类植物学的思考&的报告,我才第一次听说植物学中还有一个&人类植物学&,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正在查阅一些资料。国外很多大学都有Ethnobotany这个专业(貌似是理学硕士类),大多翻译成&人类植物学&专业。但在我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国内可能已经将其翻译成了&民族植物学&多一些,今天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查阅到的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直接相互作用的科学,&1896&年由美国植物学家哈什伯杰(J&.&Harshberger)&创立。1982年我国民族植物学创始人裴盛基教授的&&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一文发表。1987年我国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了第一个民族植物学研究室,1990年在昆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民族植物学大会,将中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推向了高潮。1997年4月,&中国应用民族植物学培训班&&在昆明植物所举办。正如裴盛基教授所讲,&中国地大物博,&有56个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尽管她(民族植物学)产生于美国,&但根却在中国,&定能在中国结出丰硕之果。但对于民族植物学的认识而言,&目前除了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外,却仍鲜为人知。
民族植物学的概念
国外大学对于人类植物学的介绍是:
研究特定文化地区利用当地植物的学科。
Ethnobotany&is&the&study&of&how&people&of&a&particular&culture&and&region&make&of&use&of&indigenous&plants.
&其实,民族植物学的概念从其诞生到现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最初的定义是&研究早期人类对植物的利用和土著植物学&。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索,&国际著名的民族植物学家、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理查德&&福特教授在1987年将其定义为&研究人类与植物学直接交互作用的科学&
现在其最确切的定义则是1987年在中国首届民族植物学讲习班上,&裴盛基教授和福特教授共同发展的定义。即:&&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其研究内容为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对植物的经济利用、药物利用、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史、现状和特征&。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从以上对民族植物学的释义不难看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较有成效地发掘和研究不同民族认识植物、利用植物的历史和经验,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减少对植物区系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保护植物资源。
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社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较大研究意义。
研究方法:
民族植物学的研究目前经历了描述、解释段、应用等三个阶段。
描述阶段通过研究文献资料,设计出一套调查方案,然后进行民间访问调查和田间调查(包括标本采集),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鉴定整理分类,最终完成描述编目,以此来对民族植物学进行文字描述、图形表达、声像记录和标本证据。其调查过程中运用了四个十分重要的&W&&疑问词。即,&&WHO&谁用?包括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WHAT&,用什么植物?&HOW&,如何利用?&WHEN&&何时利用?
解释阶段主要采用野外快速编目法、集市调查法和定量研究分析法在描述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民族植物学。其主要在以上四个W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W,即&BYWHOM&和&WHY&。
应用阶段就是将对于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区域性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尤其重要理论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目前,其在新药开发、新产品开发、资源管理和参与性村社发展方面,&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例子。&据资料显示,尼泊尔日前正式推出新旅游产品&&&在著名旅游区奇达旺推出&人类植物学7日游&。在7天时间里,游客可以通过参观环境科学和兽医研究院,同植物学研究人员进行科学探讨,亲身体验奇达旺不同民族村镇风情等不同的组合,对人类植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想了解更多关于民族植物学只是,可参考文献:&
[1]&盛诚桂.&民族植物学&&一门古老的植物学恢复青春[J].&植物杂志,&1983,(01)&.&
[2]&裴盛基.&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J].&云南植物研究,&2008,(04)&
[3]&裴盛基.&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三十年概述与未来展望[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
凤眼莲(蓝)Eichhornia crassipes
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这个植物,从客观观赏的角度讲,It's really beautiful ! 但其实这是一个入侵种,污染了我们的水体
凤眼莲,又叫凤眼蓝、水葫芦,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浮水植物。多须根,悬垂于水中(或根生于泥中); 茎极短,具长匍匐枝。
叶基生莲座状,宽卵形或菱形,先端钩圆,基部浅心形、截形、圆形或宽楔形。全缘,光亮。每株有叶6-12片;
叶柄长短不等,中下部膨胀成葫芦状的气囊;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捏这个,感觉和捏包装的那个泡泡一样。
花莛多棱角;花序穗状,花蓝紫色,花被漏斗形,6裂,卵形,矩圆形或倒卵形,外面近基部有腺毛,上裂片中央具一黄斑;
雄蕊6,3长3短;雌蕊*子房3室。蒴果卵形。花期6-9月,果期8一10月。花期较长哦!
生态习性:凤眼莲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喜高温湿润的气候。一般25~35℃为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
其适应性之强,几乎在所有水体中都能生长。
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水质净化者,除了一个缺点:它只负责将污染物收集起来,但是并不负责将所有污染物降解掉。毒素依然存在,只不过转移了地点。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
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体式的灭绝战术!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广泛放养于南方的乡村河塘。但现在其已经成为了世界十大害草之一了。
很高兴我回来了,木槿花还开着
木槿 Hibiscus syriacus
锦葵科木槿属
落叶灌木,高3-4米。叶菱状卵圆形,长3-6厘米,宽2-4厘米,常3裂,基部楔形,下面有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25毫米;托叶条形,长约为花萼之半。
花单生叶腋,花梗长4-14毫米,有星状短毛;小苞片6或7,条形,长6-15毫米,有星状毛;萼钟形,裂片5;花冠钟形,淡紫、白、红等色,直径约5-6厘米蒴。茹果卵圆形,直径12毫米,密生星状绒毛。
木槿原产东亚,现在在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木槿花色多,花期长,通常作为绿篱或观赏用
木槿适应性强,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喜阳光也能耐半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能在粘重或碱性土壤中生长,惟忌干旱,生长期需适时适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也很耐寒。喜光,耐半阴。耐干旱,不耐水湿。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能在贫瘠的砾质土中或微碱性土中正常生长,但以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好。萌芽性强,耐修剪。对烟尘、二氧化硫、氯气等抗性较强。
《诗.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西汉毛苌传云:舜,木槿也。
木槿品种繁多,改天奉上
秋天那些给你印象深刻的植物之——栾树
西农这条路每年这个时候,栾树硕果累累,十分漂亮。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无患子科,栾树属。
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有柔毛。
单数羽状复叶,有时二回或不完全的二回羽状复叶,连柄长20-40厘米;小叶7-15,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7.5厘米,宽2.5-3.5厘米,边缘具锯齿或羽状分裂。还有一个种是全缘叶栾树,小叶边缘没有锯齿。
圆锥花序顶生,广展,长25-40厘米,有柔毛;
花淡黄色,中心紫色;萼片5,有睫毛;花瓣4,长8-9毫米;雄蕊80果肿胀长卵形,长4-5厘米,顶端锐尖,边缘有膜质薄翅3片;
蒴果三角状卵形,顶端尖,红褐色或桔红色。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它是一种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但是不耐水淹,栽植注意土地,耐干旱和瘠薄,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栾树具有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在中原地区尤其是许昌鄢陵多有栽植。
【观赏价值】:栾树树形端庄整齐,叶、花、果均可供观赏,用于林荫路、人行道的绿化尤为适宜。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植物花卉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