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强4小时行18千米,小刚和小强5小时行...

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_百度知道
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
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km,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A地?用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定要详细的解释!!!!!!!
提问者采纳
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km,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可得小强行2小时的路程小刚行0.5小时,所以可得小强与小刚俩的速度比为:2:0.5=4:1解:设小刚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小强的速度为4x,可得:8x-2x=246x=24x=4小强的速度为:4X4=16(千米/时)两地路程为:16x(2+0.5)=40(千米)
为什么,可以得出他们的比为2:0.5=4:1??
路程相同时,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他们的时间比为:0.5:2所以速度比为:2:0.5
额,谢谢老师,但还有一点还是不明白:请问一下,是怎么找出小刚和小强的时间呢?题中只说了,出发后和和相遇后的0.5和2,是怎么看出他们的时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         小强相遇后:  小强         小刚这是示意图,你自己再想想就明白了!
谢谢老师!我明白了。我想跟你学习数学可以吗?我在广州,您在哪里?
我在内蒙,有问题Hi我就可以!请采纳,谢谢!
非常感谢!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了,真心有用
小刚 x+24/2 = x + 12
小强2小时走的路程= 小刚0.5小时走的路程
(x+12)*0.5 = x * 2
其他类似问题
骑自行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小学高年级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人人学有所获,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必须承认学生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及学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尽力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且看以下高年级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
  [教学案例一]
  教学素材:一船从甲港顺水而下到乙港,马上又从乙港逆水行回甲港,共用了8小时。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20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60千米。那么,甲、乙两港相距千米。
  学生思考后引导提示:根据题意,前4小时肯定是先顺水后逆水行的,“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60千米”必定是在顺水时间里多行的,而已知顺水每小时比逆水多行20千米,所以顺水要行多少小时呢?(60÷20=3小时)放手让学生思考后再提示:同样的路程顺水要行3小时,逆水行5小时,同样的时间顺水3小时的路程(全程)比逆水3小时多60千米,这60千米应该是逆水2小时(5-3)行的,你能求出逆水的速度吗?(60÷2=30千米/小时)那么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呢?(30×5=150千米)。
  [教学案例二]
  教学素材:小强和小刚共有100多张卡通画。如果小强给小刚x张,则小强的卡通画比小刚少3/7;如果小刚给小强x张,则小刚的卡通画比小强少3/10,那么x=____。
  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引导提示:根据题意“小强给小刚x张,小强的卡通画比小刚少3/7”得出小强、小刚卡通画数量之比为4:7,总数量应该为11(4+7)的倍数;同理,根据“小刚给小强x张,小刚的卡通画比小强少3/10”得出小强、小刚卡通画数量之比为10:7,总数量应该为17(10+7)的倍数。你能求出卡通画的总数量吗?(11×17=187张)。学生思考后再提示:小强给小刚x张时,小强、小刚卡通画数量为68和119;小刚给小强x张时,小强、小刚卡通画数量为110和77。你能用两种方法求x吗?(x=(110-68)÷2=21,或者=(119-77)÷2=21)
  [教学案例三]
  教学素材: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5:2,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______。
  学生思考后引导提示:由题意得知第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5∶2=25∶10,第二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28∶7,(把两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总份数都统一成35份)你能求出混合后溶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吗?(25+28)∶(10+7)=53∶17。
  思考一:亟待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有的是一次方程式、二次方程式、联立方程式,除此之外尚有数列、组合、统计许多知识,遇到问题可活用这些知识,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甚至否定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自有它的魅力,它也是相对独立的数学知识体系。其实每一个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请看以上三个教学案例,根据题材,如果站在成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非弄出个方程组不可,其实只要运用直觉的思维、合情的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在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里也能轻松解决问题。
  教师要蹲下身子教育孩子,要认同小学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英美等多数西方国家也早已提出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小学数学学科。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家长、老师往往会用“成人数学”来对待孩子的教学,在组织引导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往往只会用成人数学的思想、策略来左右学生,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及特有思维,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不连贯,理解知识似懂非懂,最终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消化。长此以往,学生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欲、好奇心、学习兴趣就会被磨灭得的一干二净,如何保证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兴奋、惊叹、豁然开朗……真正获得自己的发展?!
摘自:  
更多关于“小学高年级思维训练的教学设计和思考”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1问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走路,匀速前进。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24千米,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几?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B地?
家长咨询中心_阳光网一对一辅导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网络家教网上家教平台&&&&&&&& |
&&&你所在位置:阳光学习网 > 一对一辅导 > 家长咨询中心
家长咨询中心
咨询电话:(全国免长途费)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咨询问题:
问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走路,匀速前进。出发后2h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24千米,相遇后0.5h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几?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B地?
你好,家豪同学。
设:相遇时小强行驶了X千米,则小刚行驶的为X+24千米;根据小刚的行驶过程中速度不变得方程:(X+24)/2=X/0.5 解得X=8km, 得小刚的速度为8/0.5=16km/h;小强的速度为8/2=4km/h; 相遇后小强到达B地的时间=(8+24)/4=8h
详细的过程自己如果可以画图出来可以更好的理解。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联系黄老师,电话: QQ:
成功案例视频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小时两人_百度知道
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小时两人
小刚和小强从A,B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小时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千米,相遇后0.5小时小刚到达B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
方程:2分之1(x+12)=2x
求为什么方程要像这样列,2分之1怎样得来。
提问者采纳
2分之1就是0.5小时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骑自行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刚和小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