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澳洲片子,讲的是日本人打仗不怕死和澳洲人打仗

日本有点被动啊~一个澳洲人身板顶两个日本人_马里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136贴子:
日本有点被动啊~一个澳洲人身板顶两个日本人
哎~澳洲人太欺负人了
相关的贴子45577560相关的图贴
鬼迷 亲日蜜自重。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重新发明“澳大利亚”:关键词解码《澳大利亚》
  
  “南十字星下”系列之一
  
  
  
  《澳大利亚》有个相当生猛的片名,以国名为片名,可见其出身之不一般。尽管澳大利亚人自己仍不时提起澳大利亚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外省心态”,尽管这片土地名义上依旧尊英女皇为最高首脑,尽管这位女皇曾经在七十年代罢免过民选出来的首相,证明了自己依旧手握实权,然而澳大利亚独立建国已经百余年,毕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澳大利亚》这个名字相当于一部电影用《中国》、《美国》或者《法国》来命名,要想不被这个名字压垮,这电影中得承载了多少文化和政治的意义和内涵。诚然,澳大利亚的历史远不如中国这样悠久,论文化更比不上法国,甚至同为英国殖民地出身的美国,论阅历和创造力,也要比这位同宗“表弟”的家底丰厚得多。然而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情感要集中在一部电影中体现,分量岂同小可?远不容我们用一部“劣质好莱坞史诗翻版”来总结之。事实上在这个国族认同高涨,人人忙着找寻“澳大利亚人身份”的时代,《澳大利亚》恰恰有着特殊的意义。
  
  
  
  《澳大利亚》到底是不是一部合格的史诗,这是个艺术问题,我的兴趣不在此,事实上即使在澳洲本地,对这部电影亦多有微词。然而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往往并不在其艺术成就,而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政治的信息,以及它与社会与时代背景的互文关系,即使是一部艺术上的“失败”之作,其中亦必然包含着时代的折射和诉求,值得认真对待。我这篇文章,就是准备从澳洲文化和国族认同的角度来谈一谈《澳大利亚》这部电影的特殊意义。
  
  
  
  读解这样一部充满地方色彩的电影,一些关键的概念必须澄清,就像要真正理解《黄飞鸿》,你就必须得理解“洪拳”、“黑旗军”、“金山”、“十三姨”一样。否则只能看个热闹,对其中的戏肉和精彩之处不明就里。下面就列举一些《澳大利亚》中的关键词,解说概念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个读解影片的过程,如果有耐性的话,就请你跟我一起走进“澳大利亚”的神奇世界中去吧。
  
  
  
  被偷走的一代 Stolen Generation
  
  
  
  英国人一开始把澳大利亚当作自己的监狱,几乎所有的初期移民都背负着英国的犯罪记录,而且以男性为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时土著女性就开始成为白人男性的性发泄出口,这一行为造成大量混血儿童出生。他们的皮肤深浅不一,不过普遍介于当地黑人与白人的肤色之间。《澳大利亚》一开始,就通过那拉之口说出了几个通用的称呼:half-caste是就出身而言,creamy是就肤色而言,都是白人对混血儿童的蔑称。
  
  
  
  从1869年开始,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英国驻澳大利亚的各殖民地(后来是澳大利亚当局)就系统地将黑白混血小孩带离他们的家庭,由地方警察出面搜索这些儿童,将他们送入教会创办的孤儿院中,用西方模式来培养。这一残酷政策造成了大量土著儿童有家归不得,大量土著家庭支离破碎,直接威胁到了一代土著的心理健康和文化传承。这些被带走的小孩,就是人称“被偷走的一代”,事实上这一政策绵延百年,为祸决不止一代。
  
  
  
  熟悉澳大利亚电影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不久前的一部作品《沿着防兔栏》(Along the Rabbit Proof Fence,汉译《末路小狂花》,汗!),根据著名小说改编,就是“被偷走的一代”的一个缩影。讲述两位被警察带走的小姐妹,沿着绵延数千里的防兔栏(澳大利亚人造的土鳖工程,为了防止他们自己带来的兔子成灾)逃亡的故事,因为她们的母亲在离别时曾告诉她们,家就在防兔栏的尽头。
  
  
  
  这一政策当然是见不得人的,是澳洲人权记录上的一个大大的污点,所以虽然有众多社会运动的压力,澳洲政府还是一直拒绝就此事正式道歉。直到去年,工党出身的新一届总理陆克文才正式代表政府向土著道歉。《澳大利亚》片末用字幕交待了这一最新进展。
  
  
  
  尽管对这部电影的多元文化属性已经有所预期,然而影片一开始就直白地点出讲故事的小孩是“被偷走的一代”,还是让我有点吃惊。这说明这部电影在美景、乱世和痴男怨女等好莱坞大片模式之外,还是有自己的企图的。重述澳洲历史,重寻“澳仔(Aussie)”身份的野心斑斑可见。这一点下面再展开。总之,正如观众所见,在《澳大利亚》中,“被偷走的孩子”是一条极重要的线索,甚至比痴男怨女的离合更加重要,切不可等闲视之。
  
  
  
  追踪者 Tracker
  
  
  
  理解了当年澳洲政府的同化政策,片中那拉闻警车而色变也就可以理解了。然而他为什么怕同为黑人(black bloke,与white bloke相对)的一个卡拉汉警长的助手呢?很简单,因为他是个追踪者。
  
  
  
  片中曾一再提到站点(station)这个词,这是白人殖民者在澳洲大陆上建立的据点的简称,兼有民事和军事用途。有点像我们在新疆建的“兵团”,或者屯垦据点。为周围白人运营的大农场提供保护和服务。片中艾什利夫人的农场就处于一个站点的庇护之下。在站点的管辖范围内,所有的黑人都必须服从白人法律的管理。一旦出现黑人侵犯白人的刑事案件,站点的军警就有责任将其拘捕归案。
  
  
  
  好,问题就来了。土著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世代生长于此,他们比白人对地形熟悉的多。虽然白人有近代化的交通工具,往往也会在茫茫的澳洲荒野中迷失方向。所以他们要抓到黑人罪犯,往往必须同样依靠黑人。这些人就是“追踪者”。
  
  
  
  澳洲土著寻路的本事是白人望尘莫及的,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他们可以沿着细细的一道野兽的足迹,找到它们的老巢,也可以凭着嗅觉,准确地摸到远在数十里之外的水源(就像片中的“乔治王”做到的那样)。这些都是长期在大自然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技能。片中卡拉汉警长带来的,就是这样一位“追踪者”。仔细看电影的话,会发现他显然发现了那拉母子的足迹,通向水塔,然而一件事阻止了他进一步的怀疑,那就是水箱在水位很高的地方有两个破洞,正在漏水,这说明了其中不可能藏住人(他没料到那拉的母亲有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气)。而这两个漏洞之一,影片前面交待过,正是那拉画的艾什利夫人图像的手部,那拉通过洞中透进来的光,幻想艾什利夫人拥有魔法。
  
  
  
  顺便说一句,据说澳大利亚的土著部落之间都是通过亲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个土著可以大陆东部沿着亲戚关系一直走到遥远的西部。然而在白人的压迫下,他们的部落组织纷纷瓦解,变成了寄身于农场经济中的散兵游勇,就像“远地”牧场中的黑人们一样。所以追踪者在为白人服务方面,往往并没有什么犹豫。
  
  
  
  在澳洲历史上,为了避开警察的搜索,混血小孩的母亲有许多办法。片中表现的抹煤烟,让孩子看起来更黑一点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看到达尔文港下起了暴雨一场戏,我不禁暗叫“要糟”,导演的下一场戏,恐怕就要表现在露天电影院里看戏看得正高兴的那拉被洗出了“原形”,被警察带走。幸好,后来的发展并未如此。
  
  
  
  虹蛇 Rainbow Serpent
  
  
  
  澳洲土著没有历史,不过他们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在他们的传说中,世界的起源是一场大梦,是为“梦创时代”,而“虹蛇”就是生出世间万物的造物主。七彩斑斓的虹蛇是土著绘画中经常出现的母题,象征着灵力、再生和希望。
  
  
  
  那拉的外公把艾什利夫人当作“虹蛇”,不知理由何在,或许是因为她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吧。或许不必明言,土著的直觉是片中一再渲染的元素,这种神秘的氛围是白人的一厢情愿还是真有其事,谁也说不准,就当是影片的设定好了。最后艾什利夫人拯救了远地牧场,救回并“放生”了小那拉,说明影片确实是把她当作虹蛇来塑造的。
  
  
  
  烟净
  
  
  
  这一点台词中并未明言,但是有很多表现。在艾什利夫人第一次进入牧场的戏里,到处都烟雾缭绕,两个土著妇女燃起了篝火,其中一个提着冒出白烟的铁皮桶到处熏,包括人也要熏,就是土著特有的“烟净”仪式,据说可以除秽,两个女人正在用土办法来祛除艾什利先生之死所带来的秽气。
  
  
  
  桉树枝燃出的香烟不但能辟邪,还能奉神。那拉的外公乔治王也经常在山顶上点起一堆篝火,让烟雾直冲天际。据说什么样的树最好,在那里采集火种最有神性,这些在土著知识体系中都是有讲究的,可惜我不懂。
  
  
  
  烟可以通神这种观念,很多民族都有,天主教仪式中要用到香炉,佛寺中烟火不断自不待言,让我惊讶的是我国东北的鄂温克族里面,也有几乎一样的“烟净”,就是在收拾“挱罗子”跟随驯鹿转场前,要把家里的物事都在火上过一遍,好让烟雾赶走其中可能栖息的虫子,以免人受其害。当然,这个做法的实用目的更强些。
  
  
  
  奥兹国 OZ
  
  千万不要把片中的《绿野仙踪》(《奥兹国历险记》)仅仅当作是美国的一部经典电影。澳大利亚崇拜美国是没错,可《绿野仙踪》在澳大利亚却不仅仅是一个美国童话而已。事实上“奥兹国”几乎已经成了澳大利亚的一个别名,“奥兹国民”是澳洲人引以为荣的一个称号。
  
  
  
  这个说法的源头有二。其一是发音上的近似,OZ与Australia的开头发音一样,而且与“澳仔”(Aussie,澳洲人的绰号,有点像美国人的Yank)的发音几乎一致。其二是意义上的相似,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与大多数白人移民的母国英国在气候、水文、地理、寒暑方面基本上都是截然相反,甚至连动物和植物都怪模怪样,与旧大陆迥乎不同。刚好,故事里的“奥兹国”也是个稀奇古怪的地方,充满了怪人怪事。于是不论起源于他称也好,自称也好,“奥兹国”这个绰号就这么叫开了。澳大利亚的一切特点,都是澳洲人乐于强调的,“奥兹国”刚好巧妙了总结澳洲的这种古怪特性。有部老片叫“they are a weird mob”,讲述一个外来者在澳洲遭遇到的各种“文化震惊”,反映的就是澳洲人的这种心理。
  
  
  
  应该说,无论别的方面怎么差,《澳大利亚》引用《绿野仙踪》这一点还是很巧妙的一个构思。如果说“奥兹国”只是一个稀奇古怪的白人殖民国家的简称,那么《彩虹之上》这首歌就象座桥梁一样把白人之梦与土著之梦连接了起来,这首经典歌曲的意境暗合上面提到的“虹蛇”和“梦创时代”,这个梦,不仅是白人之梦,也是土著之梦。《澳大利亚》的一条重要主题,就是人不能没有梦,不能不会讲故事。那拉、乔治三世、艾什利夫人,他们都是有梦的人,而牛仔同学失落了的梦最后在他心中复生了,是他转变的关键。那拉喜爱《彩虹之上》,最后吹奏着这首歌,引来了“虹蛇”艾什利夫人,无疑是个隐喻:他们有着共同的梦想,是彩虹那边的美景让他们风雨同路。
  
  
  
  所以可以说,片中贯穿始终的《绿野仙踪》,几乎是跟“被偷走的一代”同样重要的线索。如果说后者代表着这个国家历史上的耻辱,前者就代表着未来的梦幻和希望。当然,要说《绿野仙踪》到底代表着白人的梦还是土著的梦,是不是说土著的梦必须通过白人的洗礼才能实现,这个就有得争了。写得饿了,涉及人间的事情,下一篇文章再说。那篇文章里,我会在这些关键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解读《澳大利亚》这部电影中的各种文化和政治线索。
  
  “南十字星下”系列之二
  
  这篇文章依旧延续上篇,用关键词的方式解读《澳大利亚》,不过使用的概念自出机杼。关系万端,总得有个线索,才能理得清楚。在我看来,不理解这些线索,就不可能对这部电影做出准确的解读。
  
  
  
  混血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库克船长早在1770年就发现了这片土地,然而直到1788年,英国人才真正开始用这片荒凉的土地关押囚犯。直接的动因之一据说是因为美国独立了,英国的囚犯无处流放,只好把这片“南方大陆”当作倾倒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人渣”的“垃圾场”。跟今天我们今天要实现现代化,就在非洲倾倒有毒废料是一个意思。
  
  
  
  这片羁縻囚犯的荒地其实是片宝地。东南沿岸雨水丰沛不说,在今天叫做维多利亚的地方还蕴藏着丰富的金矿,是所谓继“旧金山”之后的“新金山”。澳洲此后在畜牧与掘金的热潮中,逐渐发展起来。新的经济带来了新的人口,这片土地不再仅仅是英国移民的领地了。除了固有的土著之外,德国人、荷兰人、中东穆斯林乃至中国人纷纷蜂拥而至,怀抱着发达的梦想踏上了这片南方大陆。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国家。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人的炸弹终于让澳大利亚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英国人保护不了我们!他们应对的方法之一是放眼大洋彼岸,唯美国这位“堂兄”马首是瞻(想想《澳大利亚》里面的牛仔骑着马望向开着大队吉普车迤逦而来的美国人,那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国力差距的一个写真,咕哝出的一声“美国佬”分明是嫉羡交加)。二是开放移民政策,大量引进外国移民。这白人订的移民政策,自然也是有标准的。优先考虑的是西欧人士,其次是中欧和北欧那些“金发白肤”的白人,然后是南欧和东欧肤色较暗的白人,然后才是我等黄黑蓝绿紫等有色人种。
  
  
  
  今日的澳大利亚,是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国家。“白澳”政策已于20世纪60年代寿终正寝,70年代以来奉行的,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起,成为世界上率先奉行这一国策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终于承认了自己多元混血的出身,不再仅仅遵奉自己的英国背景为唯一合法历史源头,相反,现在的政策致力于鼓励各少数民族传承自己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到“澳大利亚人”身份中去。
  
  
  
  除了我国的主旋律,好的艺术作品自然懂得把自己的诉求隐藏起来,谁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那么赤裸裸地宣传“多元文化主义”。这落实在《澳大利亚》中,“混血”实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意象。混杂与多元,呼应的正是今日强调多色彩、多源头、参差不齐的多元文化主义。
  
  
  
  我们来看看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都与“混血”有着不解之缘。故事的讲述者小那拉本身就是个混血儿,毋庸多言。白人牛仔娶了一位土著太太,与妻弟结伴谋生,是影片毫不讳言的事实。很难想象这样的情节会出现在20世纪以前的澳洲大制作中。大反派弗莱彻跟一位土著妇女生下了那拉,也涉及混血。而牛仔孜孜以求的梦想,就是要把艾什利夫人的名马“魔蝎”与当地野马(brumby)杂交起来,孕育新一代的名驹!这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隐喻了。
  
  
  
  可以说,“混杂”是今日澳大利亚的现状,也是电影中反映的历史。新一代的史诗没有再象以往一样回避澳大利亚多民族混杂的事实,用“大英帝国的荣誉”来遮掩历史的真相,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当然,这个进步与全球多元文化情绪高涨的潮流密不可分,更是今日澳州的官方主流话语,功不在电影。
  
  
  
  艾什利夫人收养小那拉,大可以看作是澳大利亚社会的一个愿景,就是要在西方文化的主导下(汗),实现文化和种族间的和解,尤其是世仇牵连数百年的英裔澳人与土著之间的和解,携手共谱新时代的和谐社会(这可不是开玩笑哦,“和谐社会”也是澳洲政府的口号)。
  
  
  
  奇怪的是,尽管我充分理解影片倡导种族和解的心愿,也承认这部大制作已经摆出了很高的姿态。最后艾什利夫人“放生”小那拉一节却让我很不舒服。这似乎在暗示着,只有生活在荒野的土著才是真正的土著。时至今日,同情土著文化的社会运动人士不少人还持有这一论调,全然无视今日的绝大多数澳洲土著已经生活在城市中的事实。这些失去了部落组织,失去了文化甚至语言的“土著”其实更需要关心和支持。失去了魔法和灵力的土著,还值得我们尊重么?《澳大利亚》的银幕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刻板化的土著观,这让我深感不安。
  
  
  
  性别
  
  
  
  看这部电影,总不免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真正堪称“史诗”的澳大利亚电影《加里波利》,如果说当年的《加里波利》给“澳大利亚人”的定义了一个甘苦与共的男人社群身份,那么今天的《澳大利亚》就给这一身份带来了一个女性的视角。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加里波利之战,这里不拟多做介绍。要言之,这是澳洲建国史上一等一的一件大事,在澳大利亚几乎享有神话一般的地位。事情的经过,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在西线打开局面,携澳新联军一起,进攻位于土耳其的加里波利,结果却铩羽而归,白白牺牲了数万澳新将士。
  
  
  
  本来此等规模的一桩战役,放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根本就不值一提。但是在澳大利亚人看来,这场战役至少有以下两个无与伦比的意义。首先是让澳大利亚人明白了,母国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英军指挥官们并不介意让殖民地子弟牺牲在战争的绞肉机中,以赢得一次希望渺茫的军事冒险。其次,是让数万澳新子弟结下了同志情谊,他们在死亡面前的相濡以沫给了澳大利亚以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澳新军团精神(ANZAC spirit)把以前属于澳洲开拓者的“伙伴情谊”(mateship)发扬光大,成了一种超脱了世俗和基督教意义上的精神力量。在澳大利亚的国族建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称其为一种宗教亦不为过。每年的澳新军团节是比国庆还要隆重的节日。鉴于其中的繁琐仪式和复杂意义一本书也讲不完,就此打住。
  
  
  
  《加里波利》讲的,就是两个澳大利亚子弟在加里波利战役中的遭遇。阿奇是个英国纯种白人青年,典型的好公民,长跑选手(体育在澳洲的地位,又是一番好话题,先不谈),得知母国参战,毅然从军报国。法兰是个爱尔兰裔的浮浪子,父母皆死在英国人手里,所以痛恨英国。然而追求虚荣的禀性让他为了一身军装亦欣然入伍。背景不同的两人在从军途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格里波利战役中,在英军指挥官的愚蠢命令下,阿奇惨死冲锋途中,影片以法兰的惨呼和阿奇中弹的身影结束。
  
  
  
  彼得·威尔的这部作品第一次把这次“神话”般的军事行动搬上银幕,以其饱含激情的故事和娴熟的技巧打动了无数澳洲人,成为八十年代澳洲影史上的第一桩大事。当年还是个小伙子的“大袋鼠”梅尔·吉布森就是以“法兰”这个形象“跳”出了南半球的。我常说,中国电影没前途,就是因为学电影的光看《四百击》和《猜火车》之类的艺术电影,他们应该看看《加里波利》这样的国民史诗,才知道“电影”到底应该是个什么玩意儿。
  
  
  
  把《澳大利亚》放在以《加里波利》为代表的澳洲国民史诗的谱系中看,就很有意思了。后者表现的,是八十年代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全片讴歌了以“友谊”、“牺牲”、“敌视权威”为特色的“伙伴情谊”和“澳新军团精神”,然而这其中是完全排斥女性和有色人种的。法兰和阿齐一方面蔑视英国人的权威,一方面也毫不掩饰自己对女性和中东人的轻视。我曾经请一位澳大利亚知识分子朋友给我推荐一些本地佳片,他写下七八个片名还不见《加里波利》,我很奇怪,提醒了他一下。他很不好意思地说:“这个片子很父权,很殖民主义,呃,当然那是八十年代的观念了。”我想,大概是他一番好意,不愿澳大利亚的这一面暴露在我这个中国人面前吧。
  
  
  
  而《澳大利亚》一开始就把一位女性定为主人公,这显然是故意凸现的结果。西方女性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自由和解放,虽然澳洲女性早在1901年就获得了被选举权,然而大规模走出家门工作,还是二战爆发之后的事,女性地位获得实质性提高只是近几十年的新现象而已。直至今日,生完孩子就在家呆着的家庭主妇亦所在多有。当然,女性地位和工作是不是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个争起来又复杂了,先不论。总之,至少在《澳大利亚》描述的年代,艾什利夫人这样一位敢于独立操持牧场,敢于和男人一样扬鞭赶牛的女性是极为罕见的。片中那些白人贵妇们的女性的议论,正说明了这一点。《澳大利亚》的女主男辅格局,可以说,意图正在于反拨以往“澳洲人”身份认同中重男轻女的一面,着重凸现女性的自尊和勇气。联系以土著儿童讲述故事这一点来看,影片扩展澳洲民族认同的野心,显然大过向《乱世佳人》看齐的野心。毋宁说,所谓“乱世情”也者,不过是个商业噱头而已。醉翁之意,远不在此。
  
  
  
  何处是家乡?
  
  
  
  关于地域认同,这一点比较简单。英国移民一开始当然视英国为家乡,然而澳大利亚人始终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他们身在南半球,文化和思想却一直受欧洲辖制。在建国之初,这个孤悬千里之外的白人社会只能通过往往过时了几个星期的报纸,来了解和参与母国的时事。他们人在亚洲,心在欧洲。
  
  
  
  在《加里波利》中,以阿齐为代表的英国后裔听说能为母国效劳,兴奋之情难以自持。那劲头,颇类似于新疆屯垦兵团发现自己可以支援内地建设了一般。然而无情的战争告诉了他,他要操心的事不在地中海,而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那块他当作客居,其实却是他家园的澳洲大陆。
  
  
  
  《澳大利亚》中,艾什利夫人被明白地赋予了一个英国女贵族的出身,此后的故事便与英国无缘了。这是一个标志,说明的今日的澳大利亚早已明确了自身的地域身份,虽然仍以英国社会的分支而自豪,然而他们要操心的,是自己家门口的事。英国的上下层差别,英国指挥官的派头与澳洲小兵(digger)之间的反差,曾经是《加里波利》热心反映的史实,而在《澳大利亚》中,本地的托拉斯与小人物的斗争、土著问题和近在家门日本人才是他们要关心的事情。二十年间,这地理中心的转移,分明体现澳洲人对自身的自信正在增强,对自身的身份更加明确。
  
  
  
  然而与英国的关系还是留下了一个影子。英国贵族对澳大利亚的文化震惊,是澳大利亚艺术作品中不厌其烦表现的内容。影片一开始,艾什利夫人对本地人“道德水平低下”的惊诧,分明延续了这一传统。基德曼的表演有多神经质,有多漫画,这一传统就有多深远。那劲头,就好像你去看望多年前移民去了非洲的穷表弟,他非要让你尝遍非洲的“美食”才肯罢手一样,完全不管你受不受得了。
  
  
  
  “没有一个地方比家更好”。片中引用的《绿野仙踪》里的这句台词,满溢着今日两千万澳大利亚人对家乡的自豪!
  
  
  
  灵
  
  
  
  整齐划一带来排外,也带来团结。多元混杂带来宽容,却也带来沉闷。多元文化主义对于医治澳洲的社会问题来说,并非无毒、无副作用、包治百病的良方。在对“白澳”遗风的抗争尚远未奏捷之际,如今已有不少人在批评多元文化主义消解了澳洲社会的活力,批评它事实上鼓励了各少数民族固步自封,只讲文化传承而不讲文化交流。如今的澳大利亚,是一个白人(特别是英裔)优越感和主导性尚未消灭,新的多元文化论又面临困境的尴尬境地。电影不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但是澳洲国内的这种争论,会反映到这部野心勃勃的新“史诗”中去,则是毫无疑问的。
  
  
  
  《澳大利亚》用来克服“混血”引起的尴尬的关键概念,就是灵(spirit)。
  
  
  
  那拉的爷爷乔治王曾说过一句话。白人有的是恶灵(bad spirit)。在土著的泛神信仰中,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力的,无论山川砂石,还是树木昆虫,护佑人的是神灵,为患人间的则是恶灵,不像白人的上帝,又干好事又干坏事(汗,信主的朋友不要打我,“好事”“坏事”是就世俗意义而言,我知道主的意志凡人是无从猜测滴)。白人殖民主义给土著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当然是恶灵。而在白人信仰的基督教中,圣灵(holy spirit)这个词是圣三位一体之一,是人类专有的属性。土著的灵与白人的灵,有相似,更多的是不同。
  
  
  
  有趣的是,从白人开始与土著接触开始,基督教教士就在系统地研究土著的信仰系统,研究他们的“灵”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是出于纯粹的学术兴趣,而来自他们传教的企图,至于为什么非要把基督教传给土著……追问是没有意义的,把这理解成西方人特有的怪癖就好了,简单说,就是为了让自己死后上天堂吧。时至今日,已经有大量的土著皈依了基督宗教的各个教派,土著信仰与基督教之间有了更多的混合。某些开放的澳大利亚基督教派已经开始试图用“灵”这个概念来沟通两种信仰体系,把土著信仰的灵与基督教的圣灵混为一谈。
  
  
  
  在《澳大利亚》中,有意识地模糊澳洲土著与白人之间信仰上的差异。将土著的信仰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一神教。当小那拉认真地把艾什利夫人认作他们的创世大神“虹蛇”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白人神”的神话。在白人向全世界拓殖的过程中,这类神话不绝于书。最典型的就是发现了澳洲大陆的库克船长,他本人就被夏威夷的土著当作是西方来的神,在停靠当地期间赢得了至尊无上的供奉。《澳大利亚》的这一“神话结构”无疑复制了这一传统,一方面是白人开始接近土著的神和魔法,一方面是土著把白人当作神。这种互相的理解和敬畏,似乎就是《澳大利亚》暗示的解决之道——用心灵的、精神的沟通代替物质上的纠葛和肉体上的不同,共同走向明天。很和谐,很肤浅,不过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已经足够了。
  
  
  
  关于库克船长的故事,还有下文。酒足饭饱,满载供品的库克一行扬帆起航不久,就迎面遭遇了暴风雨。船队不得已,回转夏威夷,这次迎接他们的却不是鲜花与美酒了,而是如林的梭标。原来土著认为已经送走的神灵再度归来,就变成了恶灵,必须驱逐之。就好像我们大年三十烧纸请先人回门,大年初五再送走一样,先人要是大年三十真的显灵了,多半有美酒供奉,初五还不走,就……“澳大利亚之父”库克船长就这么死在了夏威夷。
  
  
  
  当然,《澳大利亚》是不会提这茬儿的。就是借用这么一个传说,来讲自己的故事而已。
  
  
  
  在“澳大利亚人身份”视野之外
  
  
  
  好了,我相信我上面的文字已经至少充分揭示了一点,《澳大利亚》决不是一部乱世痴男怨女的肥皂剧,而是一部在当今澳大利亚社会与人文背景下,试图重构“澳洲人身份”的作品,与其将它放到好莱坞传统的俗套中去斥为二流,不如将它放到澳大利亚民族史诗的脉络中去理解,更能品味出其中的诸多文化蕴含。澳大利亚是个地理和国家概念,而“澳大利亚”则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愿景,饱含着希望与主观构想。总结上面的线索,我们可以说:
  
  
  
  《澳大利亚》否认了种族的差异,否认了性别的差异,把“澳大利亚人”这个身份牢牢地与这片土地拴在一起,希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灵”的交流,重新发明一个新的“澳大利亚”。
  
  
  
  艺术成就依然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它把这个诉求表达得好与不好,我相信有学电影的人去操心。当然,我不相信他可以离开我上面说的这些文化背景去理解这部电影,这就是我这个做文化研究的,跟电影 “艺术派”和“技术派”最大的分歧所在。
  
  
  
  最后我要关心的,还是《澳大利亚》在重述澳洲人身份的过程中,是否还遗漏了什么。
  
  
  
  前面已经说过,构成澳大利亚人的,并不只有英国人和黑人。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中东人、中国人都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那为什么这部电影只挑了英国人和土著来叙述“澳大利亚”的故事呢?
  
  
  
  原因很简单,这契合当今澳大利亚文化矛盾的热点所在,诸如白澳政策对土著的伤害,以及土著的土地权、向被屠杀的土著道歉、“被偷走的一代”等等重要议题。英国文化代表澳洲白人文化的主流,土著代表这片土地的原生文化,在当今主流的多元文化观看来,实现了这两种文化的和解,就解决了多元文化面临的最大困难。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国与土著,代表了澳洲特色的两面,澳洲主流社会既自豪于继承自大英帝国的秩序与文明,又以各种稀奇古怪的地方特色自豪。说实话,要是没有土著文化,没有奇怪的山川水文和动植物特征,缺乏创造力的澳大利亚文化还真找不出什么区别于英国文化的地方。今天的澳大利亚人为了强调自己的国族身份,连口音和小卡车(ute)这种小小的文化变体都要拿出来大加渲染,你猜他们会放过满脸刺青,迥异于白人的土著文化么?
  
  
  
  要言之,《澳大利亚》之所以非要挑英国人和土著来展开电影,之所以非要矫情地让一个土著小孩来讲述一个分明以白人为主角的故事,原因表面上是为了他们“和解”,实际上莫如说是为了他们“有用”,可以最精简地表现出“澳洲特色”来而已。而这个“澳洲特色”,乃是属于英国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杂交之后的一个变种,眼界依旧局限在英国人与这片土地之间,跟其他移民是没什么关系的。
  
  
  
  你要不信,可以看看片中的“宋兴”这个角色。中国人那时候是当厨子当洗衣工的多(那还不是因为白人霸占了最赚钱的畜牧和淘金业么?),你也不用这么穷凶极恶地让他一出场就做饭、熨衫吧?你可以让他不会赶牛,也可以设定他不会开枪。可你没必要把他塑造得这么猥琐怕事吧?连个酒鬼都不如啊!这么个角色,跟100年前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懦夫有什么区别?
  
  
  
  是中国演员没有男儿气慨吗?当然不是。这位演员本人就是功夫高手,或许有些观众没注意,他是元华啊!
  
  
  
  片中曾两次出现牛仔将外人带进酒吧的戏,一次是艾什利夫人,一次是牛仔的土著妻弟。我们或许可以把这酒吧当作一个隐喻,澳洲社会就是这么一个纯粹属于白种男性的酒吧,第一次,它接受了白种女人,第二次,它接受了澳洲土著。如果还有第三次的话,我希望堂堂正正走进去(而不是被人带进去)的,是一个华人!
  
  
  
  只有到了那一天,澳洲社会才会迎来真正的和解。
  
  
  风间隼作品 转载请注明
  好文,花不少时间看完,长见识了。
  看这片的时候老让我想起台湾的本省人和外省人之争
  总理道歉了导演才敢拍了这么一部片子出来,算不算马后炮呢
  现在意识超前的电影总是太少,大部分发出的都是主流声音
  
  这篇评论写的很够深度!拜读~
  这篇文真是好。澳大利亚近年来脱欧入亚的诉求好像很是明显,尤其是在体育方面,不知道楼主能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谈下澳洲地缘政治方面的东西?
  呵呵,谢谢各位的支持。
  
  体育和地缘政治我一直在关心,不过见识尚浅,等以后有合适的话题再具体说说吧。
  非常好!
  基本上就是我想看到的影评,感谢长文解释!
  
  在推荐影评里应该上去一点,好让更多的人看到。
  猛文,入木三分
  
  关于中国人的问题。导演必然要抓主要矛盾,华人应该现在不能提升到澳洲历史的主流中,所以被淡化了,或者直接做个配角,反衬主角的英明神武,如果华人来套降龙十八掌拯救农场与牛群,甚至打狗棍法勇闯小岛,估计片名就该改改了。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估计是反应了一定的历史背景,要塑造一个华人英雄拯救澳洲有点不靠谱。不过,我还是相信,早晚会有的。华人会在澳洲,乃至世界掀起中国热潮。毕竟,机会属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何况是优秀的中国人。
  谢谢楼上几位。我确实应该澄清一下,我在结尾说这部电影忽略了中国人的作用,并非出于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觉得它忽略了英裔和土著之外的各国移民对这片土地的贡献,显得未免有些小家子气。希望下一部澳大利亚的史诗电影能真正放开胸怀。
  
  这几年讲述各国移民故事的澳洲电影如《意》、《罗穆路斯,我的父亲》等,均有上乘水准,走入主流视野或许也只是早晚的事。和解与沟通毕竟是当今大势所趋,且让我们静心期待吧。
  又重新详细拜读了一遍,文章旁征博引,仅仅作为一部电影的评论都略嫌可惜了。真正好的评论就应该是给读者电影外的知识和自己的看法,让读者在看电影后能够获得更多与电影相关的知识,反过来又增强对电影本身的了解。这篇文章做到了这一点。
  
  和楼主的文章比起来,我的评论就显得没文化和小家子气的多了,实在是惭愧。希望看到楼主更多的文章。
  
  一个问题是看到楼主对澳洲非常了解,是因为是这里的身份么?
  那个,jiajia过谦了,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好!
  
  我不是澳洲身份,我就是在堪培拉呆过一年访学,研究澳大利亚国族认同来着。回国已经三年了,一直在关注着澳大利亚的近况,刚好这部片子上映,就写篇文章,普及一下有关的知识。国内对澳大利亚的了解还是少,包括在那里的许多华裔,其实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认同也都不甚了了。所以看见你的文字,我真的很高兴,说明新一代华裔(留学?移民?)已经越来越多熟悉这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了,你们的解说对我们国内的朋友开阔国际视野也是很有好处的:)
  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个很俗的问题,在中国,或是在谈论港台的明星的时候,我们总是说某某是混血很漂亮,或是哪个广告模特是混血的很正点,譬如中英,中美,但是与非洲,或是亚洲互混的不在此。然而,在国际,尤其是欧美,从没有听过谁谁是混血很靓很不错的声音。
不同的历史进程造就的却是同样的审美观,对白种人的羡慕和对有色人种的漠视。
  不错不错,让人了解的电影背后的历史
  好文,长见识。应该有更多的人推荐。
   01:04:42 猫十八
    这篇文真是好。澳大利亚近年来脱欧入亚的诉求好像很是明显,尤其是在体育方面,不知道楼主能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谈下澳洲地缘政治方面的东西?
  ------------------------------------------------------
  
  体育方面脱欧入亚,其实你是说足球吧,原因简单的很,跟美洲第四名抢半个名额当然好过去拥有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亚洲抢四个名额中的一个
  
  至于地缘政治
  
  现在澳大利亚的三大贸易伙伴依次是美中日(中国是07年下半年超过日本成为老二的),澳大利亚是个资源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自己一座核电站不建还是富裕很多煤炭和铁矿,相当一部分外汇来自于出卖以各种矿石为主的原材料。中日印就是澳洲原材料最大的买家,这自然决定了澳大利亚必然要在泛亚太地区有个明确的定位。
  
  我个人觉得澳洲是世界上最不排华的三个发达国家之一(还有加拿大新西兰),甚至总统路克文本人也以会说中文为荣(youtube上有很多他讲中文的视频,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搜搜),路克文赢得大选接受采访时他的新加坡华裔女婿也在旁边。
  
  实际上根据我个人的观察,澳洲的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成为下一个superpower已经是时间问题了,比我们自己的媒体还要乐观,我去年在堪培拉机场等飞机的时候书店险要位置放的一本书就是分析西方国家应该如何适应中国的崛起,书中的一些插画极尽褒中贬美之能事。
  太棒了!简直是一篇毕业论文!顶!!!
  太强了,谢谢楼主,丰富了历史知识。
  影片最后说澳总统向被偷走的一代道歉,的确让人甚感欣慰,历史的确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我觉得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女性视角,让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段历史。
  本来想带女孩儿去看,历史情结比较重的影片我看之前都会做些功课,,这次可以说是被震惊了,呵呵,超强
  午夜,观影后深度研究大作 ......
  很棒的评论,大开眼界
  好文~~~~
  拜读后收获颇多!谢谢!
  受益良多!感谢!!!
  哇 我的慢慢仔细看 太深刻了
  很不错
  当时 光是听到 澳大利亚这个名字 就心情激荡
  学习了
  看完此文坚定了我以后看完影片一定要读影评的决心。呵呵。
  好文,赞一个。
  lz幸苦了,让我大张眼界
  没有背景,很难理解片中的笔墨
  本来只想给个两星,看完给三星
  肤浅了,长见识~~~
  好文章啊 确实不错 虽然很长 没看完...哈哈..不过前半部分就很能说明问题啦~
  写得好!好得影评值得一看再看。
  
  忽然发现如果看电影之前先看一遍您写得文,看完之后再看一遍您的文,严重引起共鸣。
  此文比电影本身有意思多了。
  
  确实写得相当耐读和有意味
  看完了之后看这影评,有新认识,学习了
  看了LZ的评论,回想电影中的一些情节,对这部电影的理解更深刻了。谢谢,LZ!
  相当相当相当相当的长知识啊……
  对电影了解更加深刻了《谢谢
  偶的神啊,相当于论文了。我再仔细看看。
  写的真好,我找了半天“被偷走的一代”是啥意思呢,这解释的真清楚,还学到了不少澳洲的历史知识,谢谢了!!
  非常好,很好,极有水平的一篇美文,长见识了,谢谢!~
  感谢楼上各位捧场,对各位有帮助就好^^
  不错不错!! 好久没看到这么实在的影评了!赞一个~
  楼主知识功力很深厚。。
  但对于这一段“最后艾什利夫人“放生”小那拉一节却让我很不舒服。这似乎在暗示着,只有生活在荒野的土著才是真正的土著。时至今日,同情土著文化的社会运动人士不少人还持有这一论调,全然无视今日的绝大多数澳洲土著已经生活在城市中的事实。这些失去了部落组织,失去了文化甚至语言的“土著”其实更需要关心和支持。失去了魔法和灵力的土著,还值得我们尊重么?《澳大利亚》的银幕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刻板化的土著观,这让我深感不安。“
  我认为”放生“很合理不看暗示,小纳拉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将他视为”儿子“的”妈妈“让儿子去闯荡这本身并不难理解。。而且我觉得真的是”只有生活在荒野的土著才是真正的土著“
荒野才是他们的王国,土著的文化本身就是在荒野产生的用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比如我们把野猪养在家里并一直让他在家里繁殖时那些猪还能被称为野猪吗?
  呵呵,说的很好。
  没有坚持看完
  还是要支持下
  LZ的文章对于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库克船长之死,对照了维基百科中文版,以为lz写错了,于是又查一下英文版,发现是维基百科中文版错了。
  
  一头汗,这里面很多事都是凭印象说的,有些细节可能确实经不起推敲。Ls有心了,还去查了资料,侥幸没错,谢谢!^^
  很大程度上是冲着片名去看的,看了电影才知道&被偷走的一代&这段历史,也多亏楼主的评论,很长见识。
  小时候看过一本彩色漫画《奥兹国历险记》,有几本又作《OZ国历险记》,因为印象太模糊了,知道有《绿野仙踪》后,也只是觉得那本漫画与电影非常相似,但总没联系过起来,今天总算是搞清了。OZ原来还存在
  着这个渊源!
  我也看过小人书的《奥兹国历险记》,还记得多萝西,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前一阵子看到《花样奇缘》,松子有个习惯动作,把脚跟磕三下,据说就能回家,也是这里面来的。好感慨啊!
  写得真好,比电影本身更好。感觉文中所提到电影内涉及的方面,都比电影本身刻画得深刻。电影的遗憾也许就在于,太想涵盖一切,却是处处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某些描写冲突的场景较流于表面,比如酒吧的戏。
  
  也许这就是宣传片吧。如果她的目的仅仅在于告诉大家某些事曾经发生过。
  感谢风间隼的牛文,由此我也胡乱想到一些,大家交流一下~
  在这里,
  奇怪题目怎么是发明,而不是发现
  谢得很好~
  这片子我给了5星
  1星给nicole~这个不用说了
  1星给jackman~
  1星给澳大利亚这片神奇的土地
  1星给土著俩爷孙
  1星给那首歌
  to猴子,写得好,已经去留言了。
  
  to咒语,发现是针对已有的东西,发明是针对不存在的东西,澳大利亚身份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被“发明”出来的事物,这说法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从一本澳大利亚史家的书里借过来的。
  
  谢谢各位!
  真是很好的评论,很多精辟的解读。虽然这只是一部不合格的史诗,甚至是拙劣的电影,但其蕴含的现实意义还是很发人深省的。
  关于“放生”那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推荐部电影,如果没看过挺可惜的。
  里面有关于土著男孩成长成男人的“单身旅行”的描绘。
  
  我觉得对于土著总还是无为而治吧,如果有乔治王这样的人物,而下一代也愿意以自己先人的方式生活也没有问题,自然也不会造成失去社会语言和信仰的尴尬;反之如果是城市的土著也没必要照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回去原来的生活,肯定也做不到。
  
  PS.Peter Weir在The Last Wave中似乎暗示,即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土著人依然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神秘力量。。。
  啊谢谢推荐!去找来看看。The Last Wave收了碟还没看,应该不错。基本同意LS的观点。^^
  看来真的得对澳洲历史有个了解才能看懂这部电影
  哇!学到了很多啊!
  确实 获益匪浅
  楼主您的知识怎能如此渊博……
  原来有如此多深刻含义 肤浅……肤浅了
  可是 看完更坚定了我想说的话 它完全可以拍得更好啊……既然有那么多要阐述的内容与观点
  而且您说的一点不让人觉得牵强,确实好像都是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怎样暂且不论)
  
  强烈建议 以后这部片子继续发行时,要配上这份影评作为必读背景资料
  看完你的评论,才发现自己对此片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
  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建立在深刻的思想和文化之上。
  是啊,一般如果要叫【中国】【美国】什么的,感觉上会拍成记录片,敢用一个国家的名字命名实在是很有野心的
  长眼了,谢谢
  这文牛啊,大长见识!
  写得很透彻很详尽。看完影评后一番深思,让我重新认认真真地再看一次电影。
  写得真好,让我知道了不少澳大利亚的历史。这部电影初看的确就是一般的战争片,没想到挖掘出来了这么多!
  写得真好,让我知道了不少澳大利亚的历史。这部电影初看的确就是一般的战争片,没想到挖掘出来了这么多!
  估计写的不错,只是没耐心看完了。
  大牛!
  我一般都潜水的(惭愧^_^),但是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不顶一下实在对不住LZ的细心与耐心了。看完电影再看LZ的文,真是大涨见识啊~
  向lz致敬!
  太长见识了,写的真好,感谢。
  昨天晚上看了大约一半/到了约定的睡觉觉时间/所以暂停了
  刚好到他们成功赶牛上船/觉得前面还不错/就是从他们走入荒漠到突然出现在码头太突兀了/这半截不就是个赶牛版本的《3:10 to yuma》么
  正好今天看了楼主的文章/又重新燃起了兴趣/今天准备将其看完
  楼主的确让大家学到N多东西/大家都说得很详细了/我就不单独PMP了
  看电影/我们也需要场外指导
LZ的文章确实比电影要有意思很多。 拜服了。
  谢谢,上了一堂课
  这才是真正精彩的影评啊
  看了电影后,再来看影评,获益良多~~
  可是如果先看了影评,再去看电影,可能会失去一开始看这个片子的乐趣
  我只能说,看了这篇影评后,我会再去看第二遍电影~~
  
  这么好影评,精彩的文章完全展示出作者出色的文笔才华和深厚的知识底蕴。
  佩服佩服~
  解释了很多疑惑
  lz写得好~!确实我也觉得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片子更有意思。前阵子我们学到有关澳大利亚的内容,the culture of the Dreaming, the assimilation policy,看了这片子体会更深了
  华人要堂堂正正得进酒吧
  简单的说,就是澳大利亚已经是白人的澳大利亚,可以放手独立了;而且我们也道歉了,土著人就认命吧.
  我觉得这个就是个商业片儿而已。
  好文,这个片子这么看倒是还有点意思。
  今天看了没有字幕的版本,加上这解读,弄明白了。
  楼主知识广博,写的非常好!!谢谢!
  膜拜一下。电影终究不是历史,但是却能给人一个认识历史的基点。感谢
  “我也看过小人书的《奥兹国历险记》,还记得多萝西,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
  我一直以为这个故事就是《绿野仙踪》,后来看迪斯尼的《绿野仙踪》发现情节和自己映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今天终于揭开谜底了,原来我看的是《奥兹国历险记》。
  LZ很专业,我尊重professional^_^
  太厉害了
  lz写的太深刻了 学习呀 不过关于那拉被&放生&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那拉作为白人和本地土著人的混血不正是象征着澳大利亚本身吗?最后他脱离母亲去找自己的生活不正代表了LZ所说的澳大利亚越来越强的自我归属感么?
  太有才了 楼主这篇文章写了得有多久啊。
  看来要想写个好的影评也是需要很丰富的知识的。
  OMG。我爱妮可。
  没写多久,一上午加一下午。^^
  好长,还没仔细看完。对于文题,发明,太巧妙了。
  ===============
  to咒语,发现是针对已有的东西,发明是针对不存在的东西,澳大利亚身份就是这么一个不断被“发明”出来的事物,这说法也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从一本澳大利亚史家的书里借过来的。
  真是太长了。。看了半天还没看一半,一天写完?能人啊。。。我只能放手机里有空闲时再一点一点看了。
  真的是看热闹去了,唉
  一个电影看得到这么多,是学者和跟看客的差别啊,哈哈
  学到了很多知识啊~
  lz幸苦了,让我大张眼界 !!!
   
  尊重学者。
  写的真好,楼主!!
  虽然这部片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今天才看到。刚好我一个多月前才去了澳洲中部看埃尔斯岩,再看这部电影很有感觉。话说我个人感觉那里真正的土著人其实生活条件很差,我到那里之后感觉跟墨尔本是两个世界,分明有到了非洲的感觉。当地的土著居民说实话也很粗鲁,我们两个女孩晚上出去吃饭还被一群十几岁的小孩跟踪,当地人平时穿的衣服就好像是被淘汰了不知道多久劣质的东西,旅游的时候跟一个阅历丰富的驴友大哥讨论过土著人的生活状况,他说其实土著人很可怜,被边缘化了,完全是靠政府的接济生活,而事实上澳洲中部的旅游业应该发展不错,钱都被政府拿走了,土著人得到的很少。而且土著人应该说是跟政府处于两不相干的地步,他们的文化语言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在alice spring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土著人躺在地上晒太阳,也不工作,衣着也很不讲究,猛一看很像流浪汉。我不知道那位大哥讲的土著人的生存现状对不,但是我也对土著的文化和土著人的生存状况很好奇,不知道楼主对这方面有何见解。
冒险 / 剧情 / 历史
巴兹·鲁赫曼
妮可·基德曼 / 休·杰克曼 / 布兰登·沃特斯 / 大卫·文翰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人打仗不怕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