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不用蜡烛,用不发光物体行...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3)小明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屏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4)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A.9cmB.12cmC.18cmD.27cm.-乐乐题库
&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知识点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习题详情
1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0%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12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小明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4)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CA.9cm&&&&&&B.12cm&&&&&&C.18cm&&&&&&D.&27cm.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概念.掌握利用太阳光测量焦距的方法.(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根据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判断物距的大小.要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应处于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1)如图,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u>2f,所以在透镜的右侧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4)因为该发光棒高1.5cm,当把它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说明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2f>u>f,则4个选项中,AB选项小于或等于12cm,D选项大于24cm,只有C选项符合条件.故答案为:(1)12;(2)同一高度上;(3)缩小;倒立;(4)C.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要求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主要考察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一)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二)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三) 实验步骤:(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命题方向】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题方法点拨】识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探究中注意物理学方法.
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相似的题目: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cm.(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的目的是&&&&.(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在如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3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缩小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如图(乙)所示位置,则在透镜的&&&&侧(填“左”或“右”)可以看到一个烛焰倒立的、&&&&的(填“放大”、“缩小”或“等于”)实像.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移动.
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2如图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3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3)小明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屏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4)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A.9cmB.12cmC.18cmD.27cm.”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cm;(2)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3)小明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屏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的实像.(4)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A.9cmB.12cmC.18cmD.27cm.”相似的习题。(2009o鸡西)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若只调节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下滑动.(填方向)(2)若此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请你判断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依据此图的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3)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4)如图乙所示,实验后,小明将实验装置上的凸透镜取下,观察手指,看到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如果用此凸透镜观察窗外的物体,小明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1)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偏低,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故答案为:下.(2)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知,此时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20cm.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20;幻灯机(或投影仪).(3)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体放在焦点上,即物距为10cm;或成虚像,物距小于焦距10cm.故答案为: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4)小明将实验装置上的凸透镜取下,观察手指,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用此凸透镜观察窗外的物体,由于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正立的虚;倒立、缩小的.(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中各器材的摆放要求,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要知道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若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上方,说明烛焰的位置太靠下,所以烛焰要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2)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f.幻灯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虚像的概念,知道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成在光屏上.同时要知道当物体放在焦点上时,不能成像.(4)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北京四中,人大附中老师面对面教学,每天学习1小时,成绩提高30分。快来免费试听。
本题由精英家教网负责整理,如果本题并非您所查找的题目,可以利用下面的找答案功能进行查找,如果对本题疑问,可以在评论中提出,精英家教网的小路老师每天晚上都在线,陪您一起完成作业。你可以将你的习题集名称在评论中告诉我,我们将会在最短时间内把你的习题集解答整理并发布。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2011?福州)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二极管使用起来更安全、环保.(写出一点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大.(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写出一点即可)(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10cm(填“5cm”或“10cm”);小明则将二极管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5cm,判断的依据是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10倍焦距外)时,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3)他们又找了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大(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4)小雪将二极管、凸透镜和光屏调到上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但小捷将二极管和透镜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u≤f(写出一个即可).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解答题
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填“5cm”或“10cm”);小明则将二极管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cm,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3)他们又找了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4)小雪将二极管、凸透镜和光屏调到上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但小捷将二极管和透镜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年江苏省南京三中八年级(上)物理寒假作业(九)(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当前位置:
>>>如图,是小强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
如图,是小强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与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1)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______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2)如果利用该透镜和一个小灯泡做一个平行光源,小灯泡应放在透镜前______cm的位置.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由题意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f=15cm;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物距为10cm,即u<f,所以应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在光屏上看不到;故选D.(2)将小灯泡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位置,由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即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成为平行光,故小灯泡应放在透镜前15cm处.故答案为:15cm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是小强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主要考查你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会聚作用:1. 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到折射光线为会聚光束(如图甲所示),即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会聚作用是指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是会聚了一些或发散程度减小了一些,如图甲。凸透镜不仅对平行光束有会聚作用,对发散光束也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是会聚光束。三条特殊的光线: ①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②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用棱镜对光线的偏折作用说明:如图&光束:1.平行光束平行光束是指截面积不发生变化的光束。平行光束由平行光线组成,由于太阳离我们非常远,所以太阳光发出的射到地球的光束我们认为是平行光束(如图所示):2. 会聚光束会聚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减小的光束。会聚光束由会聚光线组成(如图所示)。 3.发散光束发散光束是指光束的截面积不断扩大的光束。发散光束由发散光线组成。由一个点光源产生的一束光就是发散光束(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是小强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2655271602819232039132197162010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