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急求《圣诞颂歌读后感500》的读后感,20分钟...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最新动画片
当前位置:&&&&&&&&&&&&&&&圣诞颂歌/圣诞夜怪谭/魔幻圣诞颂
圣诞颂歌电影下载剧情介绍:
《圣诞颂歌电影下载》剧情介绍由-本站整理收集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主演: &&&&&&&&
圣诞颂歌英语读后感 急急急急!!!!!的相关解答
对于您提问的《圣诞颂歌英语读后感 急急急急!!!!!》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就方面的知识达人为您做的相关解答,请您做好答案的备份!
A Christmas Carol
A Christmas Carol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orks of Charles Dickens, who is a Criticism writer in the 19th century. His works mainly reflect the reality. So I like his works very much.
Charles Dickens was born in 1812, England. He had many difficulties during his childhood. However, these experiences enriched his life, at the same time, supporting many writing materials for his writing. He wrote more than 20 novels in all, reflecting the hate to the money and the sympathy to the common people. His works, such as Great Expectations, a Tale 0f Tw0 Cities, were affected by many readers.
This novel told a people who regard money as important as his own life---Scrooge. Even on Christmas Eve, he was also quite mean to everybod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all. Chapter 1 introduced scrooge’s character and Marley, his friend’s ghost. The language was very beautiful and active. I like this part best. As followed there was a part of word to describe Scrooge: he was a hard man with money, hard as a stone. He was a secret self- friendless and alone .the coldness inside him froze his old face. His eyes were red. His thin lips were blue. Cold seemed to stiffen his way of walking. The hair on his head and above his eyes was white, white as snow. He carries this coldness with him always wherever he went. This part illustrated Scrooge was a cold man. He grasped the money tightly. As the following story, Scrooge refused his nephew invitation to have the dinner with his family. And he always scolded the Christmas is humbug. He didn’t believe the existence of Christmas and didn’t want to share his happiness and money with others. He had dinner in an inn and then went home. He had rooms in a house which had once belonged to Marley. Scolded sat quietly on the coach. But suddenly there is a big knocker on the door. It was Marley’s ghost. The ghost was bound by the heavy chain and told Scrooge its tragic fate. The ghost told Scrooge that three spirits will come to Scrooge and then faded away.
From chapter 2 to chapter 4, it talked about the three spirits. The first spirit stood for the past. It showed the happy times in the past of Scrooge. In the past Scrooge always said “Merry Christmas” to whoever he met. He loved life and enjoyed everything in his life. In this part the spirit also showed the first work of Scrooge. His boss, Fezziwig, treated them very well on Christmas. But Scrooge gradually changed. He loved money more than his lover. So his lover parted with him. It’s the money that made Scrooge lost many things. The second stands for the present. in this part , Scrooge is a greedy man . He has no mercy to everything and waste of his time. The third spirit stands for the future. In this part, it showed that Scrooge regret what he had done. And Scrooge was impressed at last. He understood money is not the only thing that is worth to reserve. Love and care were important too.
At the last chapter, that is chapter 5, Scrooge changed himself and gave mercy to the poor. And he had dinner with his nephew.
All in all, this story has a perfect end. Form this story, I realized that in this world,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We also need love and help.综上所述,就是对《圣诞颂歌英语读后感 急急急急!!!!!》这个问题做的详细的解答,希望对所提问的人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真诚为您服务!
故事改编自狄更斯的作品《圣诞颂歌》,主要讲述了性情刻薄、冷酷的守财奴埃比尼泽斯克鲁奇,面对温暖的圣诞节,却讨厌周遭的一切庆祝活动。话说吝啬鬼埃比尼泽斯克鲁奇(金Category Archives for 读书
0 把些杂碎的想法贴微信了,做个备份,有机会可以补充扩展修正。 超高密度,慎入! 1 技术性的学科,比如经济学,现在你几乎不需要去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等等,除非做学说史的研究。之前出现过一个给物理系学生的书单,提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我感觉现在学物理的,除非特别兴趣,也不需要去读牛顿(我是物理学很远的门外汉,求反驳。。)。 但哲学这样的领域,你怎么都绕不开康德,还有更早的柏拉图等等——我的理解是,这种紧密的传承关系,造成了哲学等人文社会领域的门槛:你能看懂每一个字,但就是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或者你自以为看懂了,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一千个人对《哈姆雷特》有一千个理解”,但从某种意义上,可能只有其中100个人的理解是合乎文学的某种传统的——我的意思是说即使作为读者,也是有门槛的,也是需要特别训练的。这个意思我还没能表达清楚,贴一段林语堂《苏东坡传》,大伙来意会下: “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2 看到叶芝的一句诗,大概非常符合现在的《查理周刊》事件: The best lack all conviction, while the worst&& Are full of passionate intensity. 3 我对中国的古典哲学(诸子百家那批)抱有相当的敬意,以前读过些,很受用,所以现在也会极力“保护”那段感觉。但坦率地讲,刨去文采,诸子百家在哲学/思想方面,可能就止于前苏格拉底的水平(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芝諾、德谟克利特等),或许还可以再加上些苏格拉底,但无论如何都超不出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 (所以)问题不是阴阳之类的东西好不好,在那个初始时代,当然是高级的,只是如果现在我们还停留在那个水平,或者还把它们拎出来对抗现代的东西,就太露怯了,跟现在还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来对抗现代物理学一样。 4 前些日子读了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Hadji Murat (《哈吉穆拉特》)。耶鲁四人帮之一的布鲁姆在《西方正典》盛赞它是最好的短篇,但说实话,这种19世纪古典小说真是很难读下去,我的胃口已经被《火与冰之歌》这样刺激的21世纪火锅给“惯坏”了。 5 这里再无耻地推荐下Alan Dershowitz的书。刚提到God/Creator/天可以作为权利的来源并在现实中取得巨大影响力,但我们也可以有世俗的来源解释,比如Alan D就认为,Rights, do not come from God, nature, &
Categories: , , , ,
列书单是一个很惬意的事,就跟Tao Lin这首任性的钓鱼诗一样。新年开门大吉,就这么率性一把。 以前读书,都是东一耙西一耙,一个朋友推荐的,一篇文章提到的,看维基词条找到的,上亚马逊蹦出来的,想到以前想读的,总之哪一本从充足或牵强的理由映入我眼帘的,拿来就读。这样并不坏,只是今年我想换一种玩法,老老实实对着书单看书,至少一个好处是减少了搜寻的成本。 edX网校伯克利大学的读书俱乐部,大概一个月一本古典小说。School Library Journal在2012年列出了100本给青少年的小说,我一直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这种书单随时在变,不过即使依着一种,也不会错过什么,比如哈利波特和霍比特人就会在所有的单子上出现。最近我对纽约时报的所谓畅销书排行(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s)很感兴趣,其中的非虚构类书籍质量都非常不错,学有余力,或许可以拣几本读一读。 BerkeleyX Book Club 书还是要自己读,没人喂。不过跟着这样的读书俱乐部,好处是时间可以控制,一个月就一本,然后有伯克利的英文教授列出每本书的背景知识(社会、文化、词汇等)——读书读野了,得这样试试(下面的都是老派经典,不一定有趣,能看多少是多少了,幸亏大部分都接触过,读过中文版或看过电影): 0. (2014-12) A Christmas Carol, Dickens (狄更斯《圣诞颂歌》) 1. 2015-02: Frankenstein, Mary Shelley& (雪莱夫人《弗兰肯斯坦》) 2. 2015-05: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Mark Twain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3. 2015-06: The Picture of &
Categories:
中秋作中秋辞,曰: 中秋——集王冕、范成大、马克·吐温 漂流江湖久, 十处过中秋。 (然)wheresoever you’re, THERE is home. 先是在微信上草就。作为丢失原创功能只能寻章摘句之中青年雕虫,给爱学习的小朋友补充下出处: 第一句来自小画家王冕,《中秋次韵答太虚》,原文是“江湖漂泊久”。 第二句是范成大的词,《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最后的英文出自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Wheresoever she was, there was Eden. 2 对家的概念,两个。一个固定的,是父母的家,是我儿时的家。另一个是漂移的,从北京,到北卡,在每个城市,也是从一个家搬到另一个家:读研时跟Li搬到双榆树,搬到黄庄,在北卡时又从Chapel Hill搬到Cary。 家在漂移,我现在只称呼Cary为家,其他的都是固定时期特别时段的家。但虎头却同时拥有那所有的家。他有时会提到,“我们在北京的家”,有时也提要求,要到“我们在Chapel Hill的家”再玩一次。我能忍心跟虎头说,那已经不是我们的家吗? 3 我认为每个时段只有一个家,是觉得以前的家再也回不去了。我们在北京生活了十来年,北京是我们最熟悉的城市,但是设想,有一天我们下飞机站在北京街头,心里怀念的还只会是千里之外的小镇Cary。
Categories: , , ,
几次嚷着要读沈从文的书,从《阿丽思中国游记》开始,以为能新鲜有趣,但看到那只兔子被叫做“约翰·傩喜”就崩溃了,转看《边城》——这是一部好小说,只是我已经不能够适应它的节奏。我是拿读类似《冰与火之歌》的速度读它的,然后一下就看完了看完了看完了。。。 没在大学之前读这书遗憾了。 2 我没有认真读过沈从文的书,读书时看到他的一本自传,印象非常好,但是一直没有契机系统开读。这次下任务似地翻他的书,自己却没有了慢下来品味文字的状态。现在能读下来的书,大致三种:获取知识技能的(比专业书),获取见解的(比如社会学书),获取快感的(比如科幻小说)。面对注重情感和文字体验的纯文学作品,比如《边城》,就慢慢进不了状态。 一句话,相比《边城》,我现在的状态更乐意读一本关于《边城》的评论集。 3 作为一个前文字爱好者和创作者,我知道,要容下《边城》这样的纯(严肃)文学作品,心里就要培育这么一块敏感细致的领域。 但是这么一块敏感细致的心思,却与以下的一项或数项不相容, 比如手机/电脑,比如微信/facebook/twitter/,比如时事,比如股票,。。。 4 人长大了,一些事可大可小。比如读书,大人自有大人的娱乐去处,读不读书其实不是紧要的事,但从我些许的经验看来,能读下《边城》之类的书,对以后对抗小说、电影里大肆渲染的所谓中产阶级的无聊人生大有助力。 所谓中产阶级的无聊人生,就是群行终日,言不及义。出身一般,收过高等教育的人,没有大起大落,一般都要跳进这个坑。 5 以前说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现在是数年不读书,该是不认识自己吧?哈罗。。
Categories: , ,
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掉书袋乐趣的最好描述: 肯发愤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词也不可忽略,因为作文章用的字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真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林语堂《苏东坡传》(张振玉译) 现在腹中空空,接受的多是实效性的刻板文字,做个文抄公来刺激下自己了。
Categories:
好久没写东西,贴一段三月份的电子邮件,强矫一下博客颓靡的气氛。 起因是一群朋友分享哈佛大学统计系在读博士丁鹏对《中庸》的一段解读,我就抛砖头给大伙回了一段。丁鹏之前在北大数学系读本科,之前他参加过我在北京组织的一个饭局,但我们不熟。他是你能见到的想到的最聪明的那种选手。 ×××××××××开始邮件正文××××××××× 多谢分享。 看完丁鹏的笔记,接下来的冲动就是再翻了一遍《中庸》(丁鹏的目的达到了。。):不用担心,这个文本很短的。 从一个闲话开始(长文慎入)。来到美国,一个感受就是怎么身边中国人(至少宣称)信仰佛教的多了?这里不谈样本的偏颇,我有个猜测,在美国(尤其是我所在的南方)这个基督教气息蛮重的地方,对一个非宗教信仰者来说,宣称自己有一个宗教信仰在沟通上是一个比较便利的事情。设想一个场景,一个天真烂漫的基督徒老大爷提到你的宗教信仰: 1. 为了不冷场,你不好说你没有什么信仰(没有信仰在很多场合都是一个贬义词。。)2. 无神论者在英语里,长期以来甚至都不是一个中性词(很久很久以前,无神论者在保守人士的词汇里,跟同性恋和鸡奸者并列),在 纯知识精英云集的场合可能除外。3. 你不能谎称自己是一个基督徒。4. 你更不能谎称自己是一个伊斯兰教徒。5. 现在,对于一个中国人,选择就少了。说是一个道教徒,感觉会是挺酷的,然后对方大多会呵呵一声,信仰谈话结束,改聊天气和篮球。6. 最后,由于达赖喇嘛的广泛影响,自称是一个佛教徒,会是一个让交流继续下去的引子。 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了解一点佛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我这个猜测有些腹诽了,不议。我遭遇同样的问题,当时我的回答大概是,我本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不过从倾向来看,我认为自己是一个Confucianist (孔夫子的门徒),或者类似的,Humanist (人文主义者,我加上这个是为了让对方更好的理解;然后就可以就着谈谈《圣经》里的黄金律了,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北京,我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加Confucianist的标签,这更多是为了沟通的方便(路人甲写道,“来到美国,一个感受就是怎么身边中国人(至少宣称)信仰儒家的多了?”),当然还有就是,如果非要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比其他标签更契合自己。 这么一个长长的引子,大概是想引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在美国这么一个异质的文化氛围里过上一种
# 1. 契合自身的、并且# 2. 能够与他人沟通的“文化”生活。 & 全盘西化(比如就从了基督教吧。。)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毫无疑问满足#2的要求,并且也可能满足条件#1(除了胃,很多人的思维和工具都很西化了)。问题是,作为背后有历史的中国人,这实在有所不甘哪也么哥(吃饭回来再写,笔头有所不逮)。。。。 ——砖头已经抛完———– 丁鹏主张的“重新审视古代经典”是非常好的思路。很多问题有更聪明的头脑考量过了,但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一遍。对我们来说,重新审视古典文献,不要求投入专业学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是在通识的意义上重读文本,并加以自己的体会;等发达了,可以做一个合格的附庸风雅的文化和艺术的赞助人,让那些能真正投入全副身心的古典学者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研究。 ——用一个读后感结贴——- 丁鹏提到拥有现代逻辑思维是“重新审视古代经典”的一个优势。这在考据方面会是一种优势,但是在浸入式阅读文本方面甚至是一个拖后腿的东西,因为像《中庸》这样的古典文献,更多是靠修辞而不是逻辑来打动读者。如果拿纯逻辑的眼光阅读它,可能读上一两句你就受不了。 比如开篇,说“道”很重要:“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然后它不会论证的,它反着再说了一遍,“可离,非道也”。然后接着就是一句人生建议,“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看到“是故”两字,你以为这里面会有逻辑方面的关联。没有的,加“是故”两字是为了文本读上去有抑扬顿挫的气势。真拿逻辑说事,你是要气急败坏的。 ——然后,——————– 重读《中庸》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孔子提到“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作为一个在南方和北方都生活过的人,我的观察是,南方小强的个头,比北方小强大多了。 ×××××××××结束邮件正文×××××××××
Categories: , , , ,
1 有一种人,还没有同过房,就大谈纵欲的坏处。腾讯“大家”栏目刚有一篇文章,讲最近泰国的局势,其中一句话说,“这个星球上,成功的民主国家不到20个”,好像民主啥也没啥似的。事实上, 截止2011年末,全世界专制国家就20个,来瞻仰下: 阿塞拜疆 巴林 白俄罗斯 贵国 古巴 厄立特里亚 伊朗 哈萨克斯坦 科威特 老挝 朝鲜 阿曼 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 斯威士兰 叙利亚 土库曼斯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越南 乌兹别克斯坦 2 囿于学识,我不能就“自由主义”或“自由主义者”侃侃而谈,但有朋友在微信转发鸡汤般的文章,关于什么是自由主义者(这是一个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装模作样的帖子,如果感兴趣,这里有一个copy,不看也罢)。,提到什么“当国家权力能充分保障人民的权利时,自由主义者也会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爱国者”,我只能呵呵笑一下,做个“自由主义者”哪能这样什么便宜都占。 3 作为一个外国人观察美国政治,有时候想法上也想“什么便宜都占”。说共和党,提倡小政府,民主党,主张国家干预,比如医疗保险,共和党主张这是个人的事,病了没钱没医保是个人不负责的表现听天由命,民主党就认为这时国家得去送送温暖和关怀(全面医保)。碰上类似的争论,作为“既。。又。。”和“两手。。,两手都要。。”的传人,我下意识就想,这不明摆着吗,两边都揉捏一下,不就“既。。又。。”了吗? 接着想想,如果真这么掺和,思想就不够锐利了。 4 有一个问题,民主与自由哪个更重要?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北卡没有选举权(也就是没有民主权利),但在自由方面,几乎没有限制。我在民主权利缺失的情况下享受到了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似乎更重要。 从优先度来看,的确是这样。但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障这种自由? 5 (凑齐一千个字真难)不小心敲入这种话题,发现不读书真是不够胆跳进去。 6 凑字数。扯点其他的,比如美国梦。 朋友兰兰写道: 五年前的今天,我们只有四个行李箱和五千美元,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有房有车有绿卡有女儿,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来美五年了》 听起来似乎就是另一个美国梦。只是那“五千美元”还是太多,要是25美元就更合适了。 我前年来美国,兜里是100美元(加上一张招行的双币信用卡)。 7 &
Categories: , , , ,
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米芾 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截自网络 来美国的两年,正是读书的两个荒年。原因无他,给自己总结下,一是深陷物质主义的泥潭,二是心境的悄然改变。有物质的泥潭可陷,作为一个前经济学学生,我知道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多比少好),只是从另一方面讲,我需要更多的平衡。 在北京,虎头是上不起幼儿园,我是买不起房子和车子,但生活无忧,前景乐观,所以能悠悠然而仰卧高谈,读书写作,弦歌不断。翻开这册《外国诗歌鉴赏辞典》,你大概能读到我捉刀的几篇意大利诗人的鉴赏小品。 上大学之前,我大概把身边可以获得的书都给读了(“此身憔悴,啊!我已饱读天下诗书”),然后来到北京,感慨于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藏书之多,每每流连不肯离去,闭馆时再拎20本书回家:一下子读不了这么多,但图着心里舒坦。初来北卡,感觉刺激类似,这里房子太便宜了,汽车太便宜了,樱桃太便宜了,于是忍不住也抱一些回去,于是时间就留给各种shopping了。去年我在Feedly看slickdeals、lifehacker上的时间,就比读正二八经的书多。 这真是一个危险的倾向。来美国的朋友,大多跟我一样,来到一个真正的消费主义横行的国度,未免不头昏目眩,定下神来,生活的重心就明目张胆地向购物倾斜。来美国不久,在饭桌上谈的都是买房子买车和旅行。我理解(并真心体会到)这有对北京生活的一种“反动”,但困难是,对于我们这些抱着孩子来美国的成年人,除了买东西,包括旅行,在美国能得到的精神方面的乐子似乎不多(买东西似乎能得到一点愉悦感。。。)。 北京,境界再俗,总也得谈谈《明朝那些事》或者百家讲坛之三国吧(可能过时了现在)。来到美国,来自优质中文的输入严重不足,但是谈论亚瑟王朝,储备真心不够。MITBBS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大致逛一下,你大概就能感受到在美国的中国人精神荒芜的模样(作为一个前“准”文化人,真是无地自容。。。),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说的就是这个。这里群居,说的是网络状态。 刚提到优质中文的输入不足问题,一个原因是搞文化的都不来美国,或者他来了,十有八九他就再也搞不动了(余杰来美国,这对他的生活是一个好事,他的中文写作生涯算是断了。祝他生活幸福)。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哈金,但是他改用英文写作了。 网络时代,在硬盘里下一大堆优质中文书籍,这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远远不是全部,文化有一大部分在于群体的沟通。想想一个人默默地浏览在电脑硬盘里的中文书籍是一个多么催人奋进的事情:这得多大动力! 2 (思路受堵,另起一段) 我对精神生活内容的界定非常简单,就是除了老婆孩子车子房子(还有计算机)之外你能想到的任何问题。鉴于老婆孩子车子房子计算机是每天都要在身边的,能整点精神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阅读(你再也没有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啦!你需要提前两个月规划你的家庭旅游。。旅游)。 这两年自己的精神生活也不是完全一片荒芜。我探索过一番《圣经》里的犯罪故事,想过一段“何为正义”之类,只是对我这么一个前文科生,这远远不够,那点储备,迟早会被侵蚀。这个年初,想得最多的就是阅读不足带来的语言乏味+思维刻板问题。 3 有人说来美国后中英文水平一起下降。中文下降是能看得到的,英文下降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动力不足。可喜的是我终于看到一个反例,来自谢益辉谢博士。这厮来美国五年,看着中英文都有精进,让我羡慕不已。英文好,是因为他写论文写书写博客,我的英文却大致止于PPT和电子邮件。不过他的中文不退反进,我还没理解个道道:难道是因为他读了唐浩明的通俗历史小说《曾国藩》? 我猜是这个原因,因为即使是《曾国藩》和《明朝那些事》,来到美国,乃是非常丰富的中文养料。返诸己,我的2013中文输入,乃是一些中文博客和微博。这差距海了。 4 莫言获诺奖当天,我尝试读了下他的《透明的红萝卜》,看着里面居然有景物描写!于是没看下去。看来从《曾国藩》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5 一个人太渺小,一个破芝麻就足以干耗他一辈子。延续和拓展生命,除了生个娃,读书读书。(待续)
Categories: , , , ,
最近在看儿童文学,Norton Juster的The Phantom Tollbooth (诺顿·贾斯特《神奇的收费亭》)。之前没听过,一本儿童心理学的书,《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提到了它,作者说它是小时候跟《爱丽丝奇遇记》一起看的书,然后就找来翻了。 2 这是关于一个百无聊赖的少年的历险故事,读完整本书并不费劲(高年级小学生的读物),可是认真起来,很多单词也是很陌生。厦门是前两章的生词(有没有达人告知,这些单词是四六级、考研级、托福级还是GRE级?): indignantlyshudderingLethargariansdaffodileffusivetoppleddejectedlyplaidEthiopiaturnpikecloudburstfrownedfloppeddetoursbudgegrumbledglumlyshimmeredwailedchucklingcartographersdepictingphonographdawdlesurmiselingerloiterwistfullydillydallylaggingploddingprocrastinatingsnappedconciliatoryscatpuffinggrowled hindshudderedhoppedwhirledgruffferocious 3 我接受的英语教育,看上去更适合看大人的书(说的是技术啊经济啊之类适合出现在英语阅读理解考试或者工作邮件里面的东西)。看虎头的图画书,一些单词还得现查。 4 同名的还有一部改编的电影,可以一起看,在youtube。 5 我读书还是带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读书,即使是好几十年甚至是数百年前的书,比起浏览即时的新闻,更有助于了解这个社会,尤其是在一个非母语的国度。 读了1979年的科幻小说,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银河系漫游指南》),才了解我手头的安卓手机为什么叫Android(书里面那个忧郁的机器人马文,名字就叫the Paranoid Android)。之前不会去查android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它是手机系统的名字,而且认为那就够了。 我手头这台三星安卓手机,名字叫Galaxy S4,现在觉得这个名字真的好。 《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本意不是要我去了解安卓手机,但这的确是读书的积极副作用之一。
Categories: , ,
现在读书是无比的方便,资料是无比的充足,然后读书的人就变得矫情了。 现在主要用两款安卓的机器读书,7寸的平板电脑,Google/华硕的Nexus 7(这是好货,如果又摔破了,我还要再订一台),和5寸的手机,三星的Galaxy S4. 主要的读书软件,也是两种,Moon+ Reader Pro (也叫“静读天下”;它是我买的第一个收费的app,5刀),还有Kindle。 之前有个想法,用Kindle来看需要精读的书,因为导入书比较麻烦,需要发邮件或者把设备连电脑(这样对我来说就能有效控制书的数量),同时用Moon+来泛读,因为它能直接导入Dropbox的文件(这样我只需要把大量文件拖进Dropbox)。 后来主要就用Moon+:因为它导入方便,导出也方便。摘抄/笔记可以直接导出给Google Keep、Evernote、Twitter和Facebook。 2 读书靠自觉,但读什么书,却经常受人左右。在“读写人”里看了遆存磊的《&摸彩&:日常生活中的“俄然而觉”》,就找来Shirley Jackson的短篇小说The Lottery来看。看完小说,顺便看下它的维基百科页面,然后点开去,看了一节它的同名短电影和跟它有关的《南方公园》的段子。 3 看了NPR读书频道一篇关于David Sedaris的新书介绍,也赶紧弄来读。这本书的名字很有噱头,叫做《和猫头鹰一起探索糖尿病》(Let’s Explore Diabetes With Owls). 4 在看托尔金的《霍比特人》。然后书没看完,先着急把这部电影先看了。然后这本书就不着急读了。 《霍比特人》号称儿童文学,但是我读英文还是不顺畅(这得什么儿童?!)。 5 在看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大四是跟着室友刘波看完了中文版。(仗着肚里有货,)这次想从英文版里拣些便宜。 同时在车上听它的电子书,朗读者是Stephen Fry。巧的是,刚看了这位的一个纪录片,Stephen Fry in America. 然后书也搁下了,先且着听。 6 用电子设备,最困难的是把一本书“物理地”读完。 7 读了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里面有一句话,可以分享下: 你说《易经》里有相对论,这就表示你既不懂相对论又不懂《易经》。 8 中文书,记得的,翻了冯唐的小说、芦笛的历史杂文、何兆武《上学记》、《美国也荒唐》、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和《英诗的境界》、布鲁姆等的《读诗的艺术》(里面对我来说最好的一篇是威尔伯的《围绕霍斯曼的一首诗》)、《天行健》、《民主的细节》、《美国小说五十讲》。 &
Categories: ,
小齐字子慕,张维字维军,是我跟Li的共同朋友。张维老师刚出《美的历史》——从此开始了他在又厚又贵又精致的图文书一头扎黑的历程——我们作为早期粉丝,就去他们家要了一份《美的历史》的大幅海报,从此吃饭聊天赠书翻译书编辑书就混在一起。 做书是个辛苦的行当,像小齐张维能相濡以沫以书地坚持下来,真得有坚韧不拔的兴趣;这种兴趣不必是读书,更多是“做”书,把书当成真正的产品来做(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最终没有去喝西北风反而越活越滋润)。 伊索说,做夫妻,又一起做这么看似文雅的事而能赚钱还不吵架,简直给这世间多添无穷正能量。
Categories: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诞颂歌读后感5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