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原理 下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笔记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9页
文本预览: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五版)》笔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第五版)
制造工具是人类劳动的标志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元素、原子 4、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 (2)恩格斯、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与意义: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d.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运动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属性。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 3、时间与空间 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时间)和广延性(空间) ,称之为四维时空。 4、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时空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 (1)时—空关系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区别) (2)时—空关系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与形而上学区别) 时空的特性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化了辩证 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真理性) 。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宇宙的层次及其存在时间 (2)无机界和有机界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3)人类社会的存在基础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 (2)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 (3)劳动及其对人的塑造 劳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能量变换的过程 意识、语言、心理都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
劳动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劳动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分工、 产品交换关系等)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劳动的具体和历史的体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运动的基本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体现 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地理环境指指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 要前提,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影响劳动生产率、生产 发展速度等,但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同时并存”并相互作用,但人口不起 决定作用,每一种
第1页/共49页
寻找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_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 期末试题(2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网络工程师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中国农业大学_72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 期末试题(2套)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请问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 2005年吗_百度作业帮
请问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李秀林 2005年吗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5年第五版)李秀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电视讲座要点--《理论学刊》1986年05期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电视讲座要点
【摘要】:正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矛盾”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必须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加以区别.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考问题,说话,写文章违反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而造成的逻辑错误.而辩证矛盾,才是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对客观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关系的反映.同形式逻辑相比,辨证法是更高一级的逻辑,辩证逻辑.辩证法包含形式逻辑又高于形式逻辑.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第五窜 唯物辩证法的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及宾在事物发瞩申的作用
二、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
“矛盾”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必须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加以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考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哲;;[A];李鼎铭哲学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邢贲思;[N];人民日报;2002年
张立波;[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思明;[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