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音节地震??

什么叫地震啊?
什么叫地震啊?
我怎么不知道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就是 地球表面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
地震共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构造地震是指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当地应力达到并超过岩层的强度极限时,岩层就会突然产生变形,乃至破裂,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由于大量岩浆损失,地下压力减少或地下深处岩浆来不及补充,出现空洞,引起上覆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陷落地震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人工地震和诱发地震是由于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军事施工及地下核试验等引起的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称诱发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来,截止到1987年,已记录到337次地震,其中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使混凝土大坝产生82米长的裂缝。
关于“地震预言”和海南岛当前的地震形势
08:11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春节前后,一些中文网站上流传巴西“预言家”朱瑟里诺(Jucelino)的预言,其中1条是所谓“9月13日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将发生9.1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并可能冲到日本”。当时在海南、广西等社会上引起一些议论。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该传言又在社会上开始传播,联系到汶川大地震灾害的惨烈、海南地区的震感、地震预报的困难以及海南气象反常(台风早、气温偏低)等现象,有些人又开始感到恐慌。
针对该“预言”,今年年初以来海南省地震局一直跟踪收集有关信息、关注事态发展,并于3月14日在海南日报、政府网站、海南在线(电视)等海南各主流媒体予以驳斥,并进行科学解释,国内各网站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也给予报道。
1、关于9级地震的“预言”
朱瑟里诺是巴西的一位中学英语教师,48岁,有4个孩子,家境一般。他开设了自己的网站(.br/),在其网页上有大量的广告和关于过去“预言”的描述,他的“预言”均来自其“梦境”。此外,他对2008年的每个月都做了10余项“预言”,其中第81条(9月份)是说“1个造成百万人死亡的地震将发生在中国,当然如果不在中国则在日本发生(81- An earthquake will hit China and may reach a million of deaths (if it don't happen in China, it may be in the region of Tokai in Japan and result many deaths);)”。在今年至今已经过去的时间段里,共有约40项预言,现还找不出来几条能够基本说准的。
2007年末,日本朝日电视台请朱瑟里诺去做了1期节目,并推介日文版的预言书。关于9月份大地震的“预言”日本网站上是这样描述的“9月13日,南海(吕宋岛弧)发生9.1级大地震和海啸,造成100万以上死亡,如果不在中国南海发生则在日本发生”。12月31日净空法师在香港开示“消灾免难之道”。
关于朱瑟里诺过去十多年来对世界上发生的很多次大事件的“预言”如何“准确”,在2007年底以前没有过任何报道,也没有官方的任何正式言证,令人生疑。
2、海南地区不具备发生8级以上巨大地震的构造条件
根据研究,8级左右大地震均发生在板块及地块边界,海南岛不具备这样的构造条件。此外,海南岛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海南地震是华南地震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共同的动力成因,年华南有一个地震活动高潮,发生台湾海峡7.3级和北部湾6.1、6.2级等地震,这个高潮目前已经过去。
从地震活动强度和频度上看,我国台湾地区和西部地区最高,其次是华北地区,再次是华南地区,华南地区的强震孕育时间较慢,大地震能量积累需要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尤其是短临预报还不能实现,但对地震活动的区带特点、大的起伏趋势等还是有规律可以把握的,这也符合地球动力的科学理论。目前华南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前兆异常数量均远低于1994年之前的情况,说海南将发生9.1级大地震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和观测事实。
3、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北部湾)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的条件
科学研究与观测事实表明,大地震海啸的发生必须要具备构造条件、动力条件和海水水深等条件,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北部湾)是不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此外,近期气候反常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海水温度变化有关。
综上所述,南宁-海南岛及附近区域不具备发生巨大地震并诱发海啸的构造条件,目前华南的地震活动水平和前兆异常数量也远低于1994年之前的情况,因而说南宁与海南岛之间将发生9.1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的所谓“预言”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板块活动剧烈地带 岩石层断裂 形成地震
火山喷发也会诱发地震
人为原因:修筑拦水大坝(水利工程的大坝)也有可能诱发地震——只不过这种情况很少罢了!
中国四川省汶川县12日发生里氏8.0级地震,宁夏、云南、重庆等10多个省区市以及越南和泰国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中外专家和机构对此次地震成因作了初步分析。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说,这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过去几百年里这一断裂带附近多次发生里氏7级以上大地震,但是龙门山主体并没有强烈的活动,直到这次地震的发生。断裂自东北向西南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分布,长300公里至400公里,宽约60公里,沿断裂青藏高原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地壳之间运动发生了相互碰击或相挤就出现了地震!!
地球叔叔发脾气
简单地说,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1〕在地球内部有震源,震源向外释放能量(地震波)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振动.
〔2〕其它地质灾害或自然灾害,也可以间接诱发地震.
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是由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所驱动的。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外部表现。内部能量释放主要有一下形式:地震,火山,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地震是其中之一。
而降水,风,洋流,河流等地表过程都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即太阳所驱动的。
地震灾害原因与防治对策
地震发生的原因为何?
地震可分为自然地震与人工地震 (例如:核爆) 。一般所称之地震为自然地震,依其发生之原因又可分为, (1)构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冲击性地震 (例如,陨石撞击) 。其中又以板块运动所造成的地壳变动 (构造性地震) 为主 。
由于地球内有一种推动岩层的应力,当应力大于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时,岩层会发生错动 (dislocation),而这种错动会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并产生一种弹性波 (elastic waves) ,我们称之为地震波 ( seismic waves) ,当它到达地表时,引起大地的震荡,这就是地震。
断层可分那些类别?
比较断层发生前与发生后的地层形状可分四种:
(1)钝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2)锐角向上拱起之正断层。
(3)向右移动之右移断层。
(4)向左移动之左移断层。
何谓震源与震央?
(1)震源 (hypocenter) :地震错动的起始点。
(2)震央 ( epicenter )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何谓浅层地震、深层地震?
地震震源深度在0~30公里者称为极浅层地震(very shallow earthquake)。在31~70公里者称为浅层地震(shallow earthquake)。在71~300公里者称为中层地震(intermediate earthquake)。在301~700公里者称为深层地震(deep earthquake)。
何谓地震序列?
先后排列,即为地震序列。而所谓同一系列之地震,系指发生位置邻近,时间上连结之所有地震,包括前震、主震及余 震 ;其定义又分别如下:
(1)前震 ( Fore-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于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称之。唯有时前震为时甚短,且不显著。
(2)主震 (Main-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规模最大者称为主震 若最大者有两个,则先发生者称为主震。
(3)余震 (After-Shock) :同一系列之地震中,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称之。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7日报道,日本东北地区当天下午发生7.3级地震,东京等地有较强震感,日本气象厅向沿岸地区发出了海啸警报。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7日16时18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36.1公里。报道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约一米高的海啸。
北京时间7日16时18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36.1公里。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气象厅向宫城县等发布海啸警报。
东京今日12月07日,10℃~8℃ 多云~小雨,东南偏东风1级;
明天(周六)12月08日,10℃~9℃ 晴~多云,东北偏东风1级;
后天(周日),12月09日,16℃~8℃ 中雨,西南偏南风1级。
地震小常识
当地时间17时18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7.3级地震,东京等地有较强震感。此时距所谓的“世界末日”12月21日仅有2周时间,一些人又将之关联到一起。
二十四节气处暑
气象科普:强对流天气
二十四节气小满
二十四节气秋分
2013五一天气与旅游
二十四节气立夏
二十四节气芒种
二十四节气立冬
二十四节气惊蛰
二十四节气小雪
二十四节气 大雪
二十四节气白露
直击南方多地暴雨
二十四节气小寒
气象科普:台风
二十四节气霜降魔鬼词条:什么叫地震专家
魔鬼词条:什么叫地震专家
地震专家:就是地震前和地震后专门出来辟谣说绝无地震的家伙。这些家伙平常专门研究地震,关键的时候出来请广大人民不要轻信和传播关于地震的谣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所以,也可以叫他们地不震专家。附:24日山西运城4.8级地震之前地震局曾辟谣日10时36分,在山西省河津市发生4.8级有感地震。运城全市13个县(市、区)普遍有感,其中3县区震感强烈;临汾市5个县区、晋城市4个县区震感较强;长治市、吕梁市、晋中市部分县区有感。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地震,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副省长李小鹏对此次地震应对及震后工作均作出批示。省地震局在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启动了Ⅴ级地震应急响应,紧急召开了地震应急指挥部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地震应急工作。昨日下午5时左右,记者采访了山西省地震局。初步预测震中烈度为7度,不会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并且初步判定,本次地震为主余型地震,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未来3天应注意有感余震的发生。主要判定依据有:该地区历史地震类型以主震余震型为主;震中5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无6级以上地震,1970年以来地震活动均为5级左右;发震构造初步认为与韩城断裂有关。地震发生后,山西地震局立即召开震情会商会,认为该地震属主震余震型,最大震级不会超过4.8级;目前,该局已派出由一名副局长带队的19人现场工作队,开展宏观异常收集、余震序列测定、社会影响和灾害损失情况调查工作;此次地震对山西省中南部的影响,正在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据初步统计,截至昨日13时00分,全省灾情如下:运城全市13个县(市、区)普遍有感,运城市区、河津市区、万荣县震感强烈,房屋摇晃厉害,并伴有轰鸣声,持续时间大约十多秒。运城市区很多人跑到室外,万荣县有人在室外摔倒,学校有玻璃震碎。截至目前,暂无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等灾害损失。临汾市洪洞县、乡宁县、曲沃县、襄汾县、尧都区震感较强。晋城市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震感较强;长治市和吕梁市部分县区有感;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区、效县震感强烈,许多群众跑到室外;济源市、焦作市和洛阳市都有震感。截至昨日20时,据现场工作队初步调查,此次地震宏观震中为万荣县通化镇张家院村,村里地面上出现1-2毫米的裂缝;有一座砖房屋墙出现6-7毫米的裂缝,高度5-6米。通化镇有两家房屋烟囱倒塌;河津市小梁村一座水井房屋墙出现裂缝;闻喜县凹底镇一眼老窑洞裂缝。目前,震区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常稳定,无停产、停工现象发生,群众生活未受影响。市民不必过分惊恐。《山西商报》供稿地震局:居民不要传播近期地震传言据《太原晚报》报道就近日出现的地震传言,21日,记者从山西省、市地震局了解到,地震专家并未作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近日,有个别市民(网民)传播太原市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传言,对此,省、市地震局已作出澄清,山西省地震专家并未作出山西境内近期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测意见。请广大市民不要轻信和传播传言,共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地震预报必须由政府发布,个人无权发布地震预报。
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宜昌分公司分管技术的副总经理刘文彬介绍,在这一突发情况发生后,中国移动宜昌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半速率”等措施,使通话容量增大一倍,通过功率控制和分担等措施,使移动用户通话在十多分钟内基本恢复正常。 ===铁路===灾区交通受阻 铁路系统急调救灾物资据透露,铁路系统在地震一小时后立即部署了抗灾救援预案。以成都局牵头、郑州局和广铁局等铁路系统作为支援,紧急运输救灾物资前往灾区。 地震原理研究一、地震现象与问题分析1、“地震带”的存在,说明地震活动有特定区域2、同一地点不会在短期内发生二次大地震3、地震震级最大为8.9级,说明它与地岩最大承载力有关4、大地震前后伴有大量余震,持续半年或以上,表明它与地球板块活动期相关,大级别的地震不会同时发生在多个地点,说明板块活动有间隔性,5、震源有特殊性和必然性,特殊性表现为特殊地理位置、强大的能量、一次一个,必然性表现为周期必然6、震源发生在地下不同深处,一次大地震震源只有一个,呈点状,说明地震不是因板块挤压直接产生的,如果的板块挤压造成地震,震源不会只有是一个点,应是一条线 ...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什么叫地震保险?地震保险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地震保险?地震保险有什么作用?
08-05-18 & 发布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五日电 题:多震中国期待地震保险不再“谨慎”  中新社记者李鹏孙自法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多地震国家: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平均每年发生五级以上地震十九次,六级以上地震三点八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二十八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六百亿元。不过,一方面是多震之害,一方面却是没有完善的地震保险体系,有识人士因此呼吁中国保险业不再“谨慎”,大力发展针对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  中国目前震后灾区重建基本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主要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一般公众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与此同时,中国的商业保险公司却因为地震风险的集中性和损失的巨大性,以及相关政府支持措施的缺失,对地震保险采取“谨慎”的承保策略。因此,目前中国保险公司的地震保险承保能力非常有限,在巨大的救灾需求面前成为“杯水车薪”。  宏达通泰保险经纪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致力于地震保险研究和推广的专业机构,该公司总裁藤涛接受记者采访说,大力发展地震保险业务、建立地震保险基金等,可以大大减轻政府财政补贴负担,帮助灾民和受灾企业快速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利国利民。  虽然地震保险好处多多,但因为担心无法控制的巨大风险,中国保监会曾在财产保险基本条款中删除了地震保险责任,并曾连续下发通知,指出“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近年来,尽管企业财产的地震保险已经开始谨慎地逐步恢复,但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仍被关在大门之外。实际上,中国保险业目前还没有用于地震保险的独立条款和费率。  地震保险在中国举步维艰,有人说是因为地震保险的费率无法进行科学精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王自法对记者说,中国对地震数据的监测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数据非常丰富,已经足够保险公司进行科学精算的需要。  藤涛表示,地震保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地震学研究、建筑物抗震指标的管理等技术性问题和政府多部门的协调,可谓任重道远。他认为,为推动地震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当前迫切需要在不同地区开展地震保险试点,积累经验以图长远发展。  虽然任重道远,但十四日在京闭幕的“第三届大陆地震、紧急救援暨巨灾保险国际会议”给藤涛和王自法带来了好消息。中国保监会财险部主任刘京生在会上透露,由保监会、地震局、财政部等部门组成的地震保险课题组已基本完成了中国家庭财产地震保险方案。  他还指出,在可望建立的中国巨灾保险制度中,国家将对保险公司巨灾责任准备金从财务政策和制度上予以确认,并将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并且还将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显然,有这些政府支持措施的出台,以地震保险为代表的中国巨灾保险无需再“谨小慎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音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