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出售的某种孕妇能吃麦片吗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

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_百度知道
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
市场上出售的补血麦片中常含有微量颗粒细小的还原性铁粉,铁粉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转化为亚铁盐,起到补血作用.其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提问者采纳
该过程是铁粉与盐酸反应的过程,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Fe+2HCl═FeCl2+H2↑.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还原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知识点梳理
金属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 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_{2}}=F{{e}_{2}}{{O}_{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 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3)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 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2Cu+{{O}_{2}}\xrightarrow{\Delta }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果人体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很细的还原铁粉.这种铁粉在人体胃液中转化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这种还原铁粉可以在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粉末来制取,进行该实验加热前应先_____,以确保实验的安全.
如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场上出现的某麦片含有微量的颗粒极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不溶于水,但在人体_____作用下,可转化为亚铁盐而被吸收,起到补血作用,请写出这个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照明弹发出强光的原量是镁条被点燃在空气中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2)如果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市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极细铁粉,这些铁粉与人体中的胃酸作用可冶疗缺铁性贫血.其铁粉与胃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a、NaNO3 (1分)&
b、Al(OH)3、NaAlO2& (2分)& c、11.2 (2分)&&&
d、10 6 6 4 3 6(2分)
(2)Fe+2H+=Fe2++ H2↑&&& (1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宁波模拟)“化学与技术”模块海洋是一座巨大的宝藏,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而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的海洋化学工业,又被称为“蓝色化工”.(1)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蒸馏法、膜法(电渗析、反渗透)、冷冻法、离子交换法等.(2)如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其中,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负极.①隔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填:阴离子交换膜或阳离子交换膜)②从宁波港采集的海水样品,经分析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K+、SO42-.若用上述装置对采自宁波港的海水进行淡化,当淡化工作完成后,A、B、C三室中所得溶液(或液体)的pH分别为pHa、pHb、pHc,则其大小顺序为pHa<pHb<pHc.③请写出用电渗析法对采自宁波港的海水进行淡化处理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H2↑+Cl2↑2NaCl+2H2O2NaOH+H2↑+Cl2↑.(3)具有暂时硬度的硬水在长时间加热煮沸后,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是CaCO3、Mg(OH)2.(4)为获得纯净水(去离子水),某同学在实验室将含Mg2+、Ca2+、Cl-的硬水先后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如RN(CH3)3OH]和阳离子交换树脂[如RSO3H],写出Cl-与上述离子交换反应的方程式RN(CH3)3OH+Cl-═RN(CH3)3Cl+OH∴-;结果实验未获得成功,其可能原因是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出的OH-和Mg2+、Ca2+等反应生成沉淀堵塞了离子交换柱.
科目:高中化学
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
键能/Kj.mol-1
347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Si(s)+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  )A.+412&kJ?mol-1B.-412&kJ?mol-1C.+236&kJ?mol-1D.-236&kJ?mol-1
科目:高中化学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g)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C.图③表示向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D.图4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合成氨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H2)?0.045mol?L-1?min-1,从11min起其它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深圳二模)NaCl和NaClO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某学习小组拟研究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的变质情况.(1)此消毒液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HCO3而变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O+CO2+H2O=NaHCO3+HClO.(2)取适量消毒液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有气体放出.通过以下装置检验气体的成分可以判断消毒液是否变质.限选试剂:98%浓硫酸、1%品红溶液、1.0mol?L-1&KI-淀粉溶液、1.0mol?L-1NaOH、澄清石灰水、饱和NaCl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试管A中加足量①1.0mol/LK淀粉溶液;试管B中加1%品红溶液;试管C中加②澄清石灰水.
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退色,C中溶液变浑浊.则消毒液部分变质;③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退色(无变化),C中溶液不变浑浊(无变化),则消毒液未变质则消毒液未变质;④若A中溶液不变蓝色(无变化),B中溶液不退色(无变化),C中溶液变浑浊则消毒液完全变质则消毒液完全变质.(3)用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实验步骤如下:①量取25.00mL消毒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a&mol?L-1Na2SO3溶液b&mL;②滴定分析.将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装入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KMnO4和剩余的Na2SO3发生反应.当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保持半分钟内红色不退时,停止滴定,记录数据.重复滴定实验2次,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v&mL;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NaClO+Na2SO3=NaCl+Na2SO4;2KMnO4+5Na2SO3+3H2SO4=K2SO4+2MnSO4+5Na2SO4+3H2O.③计算.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为mol?L-1(用含a、b、c、v的代数式表示).
科目:高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保定一模)已知氮元素有许多化合价,其化合价有-3、0、+1、+2、+3、+4、+5(1)下表是硝酸与某种金属M在某些条件下反应所得还原产物的关系:
硝酸浓度大于10mol/L
硝酸浓度为6.6~10mol/L、加热
硝酸浓度为6.6~10mol/L
硝酸浓度为0.1~6.6mol/L、加热
硝酸浓度0.1~6.6mol/L
硝酸浓度0.1mol/L
NH4NO3通过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硝酸与金属M反应时硝酸浓度或温度不同,硝酸的含有产物不同,金属锌与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时,无气体产生,则此化学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是1:10.(2)以氨作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含&有02-)燃料电池,具有全固态&结构、能量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另外氨气含氢量高,不含碳,易液化,方便运输和贮存,是很&好的氢源载体.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①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2NH3+3O2=N2+6H2O②固体氧化物作为电池工作的电解质,O2-移动方向为由电极b向电极a移动(选填“由电极a向电极b”或“由电极b向电极a”).③该电池工作时,在接触面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3O 2--6e-=N2+3H2O.(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写出在电解池中生成N205&的电极反应式N204+2HNO3-2e-=2N205+2H+.高一化学上册课时检测试题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化学上册课时检测试题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一化学上册课时检测试题及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1.下列反应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CO32-→CO2B.Cl2→HClC.HCl→Cl2D.KMnO4→MnO2解析:选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能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可见,只要标出相关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即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剂本身发生氧化反应B.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在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D.氧化反应一定先于还原反应发生解析:选C。在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但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H2+Cl2=====点燃2HCl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无氧元素参加。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存在,既对立又统一。3.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常见的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  )A.R2+&X2+&Z2+&Y2+B.X2+&R2+&Y2+&Z2+C.Y2+&Z2+&R2+&X2+D.Z2+&X2+&R2+&Y2+解析:选A。一定要把握住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这一规律。由Z+X2+===X+Z2+可知氧化性:X2+&Z2+;由Y+Z2+===Z+Y2+可知氧化性:Z2+&Y2+;又由R和X2+不反应可知R2+&X2+。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2+&X2+&Z2+&Y2+。4.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C.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D.FeS2只作还原剂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电子转移的判断问题。产物Cu2S只是还原产物,A错。5molFeS2发生反应,转移21mol电子,而不是10mol电子,B错。反应前有14个SO42-,而产物中有17个SO42-,说明有3个SO42-是由-1价的硫变来的,-1价的硫变成的SO42-是氧化产物,故C对。FeS2的S一部分变为SO42-,另一部分变为Cu2S,说明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错。5.在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若有8.7gMnO2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  )A.14.6gB.7.3gC.3.65gD.0.73g解析:选B。根据方程式可算得,当有8.7gMnO2参加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为:4×3.65g,其中有一半被氧化,即7.3g。6.(2010年济南模拟)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解析:选A。先确定各反应的还原剂(分别为H2SO3、HI、FeCl2)和还原产物(分别为HI、FeCl2、NO),根据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故有H2SO3&HI,HI&FeCl2,FeCl2&NO,归纳起来,答案为A。7.(2010年鄂州高一检测)在热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解了11.4gFeSO4,当加入50mL0.5mol•L-1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溶液也完全反应,并有NxOy气体逸出,则该NxOy是(  )A.N2OB.NOC.N2O3D.NO2解析:选B。本题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电子得失守恒来判断产物的化合价。由题意可知,n(FeSO4)=11.4 g152 g•mol-1=0.075mol,n(KNO3)=0.05L×0.5mol•L-1=0.025mol。设N元素最终价态为+x,则电子得失守恒:0.075×1=0.025×(5-x),解得x=2,故选B。8.24mL浓度为0.05mol/L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则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2B.+3C.+4D.5解析:选B。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然后根据守恒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得失电子总数相等,设产物Cr的化合价为x,则Na2SO3DD→失2e-Na2SO4,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4L×0.05mol•L-1×2;K2Cr2O7DD→得2×(6-x)e-2Crx,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L×0.02mol•L-1×(6-x)×2。所以有0.02L×0.02mol•L-1×(6-x)×2=0.024L×0.05mol•L-1×2。解得x=3。9.(2008年高考广东理基卷)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高温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解析:选B。Al2O3+N2+3C=====高温2AlN+3CO,反应中氧化剂为N2,还原剂为C,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电子数3mol;AlN中N为-3价;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10.(2010年福州高一检测)在反应CuS+4HNO3===Cu(NO3)2+2NO2↑+S↓+2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个数比为(  )A.1∶2B.1∶4C.1∶1D.2∶1解析:选D。CuS中S由-2→0价,化合价升高,CuS作还原剂,而HNO3中N由+5→+4价,化合价降低,HNO3作氧化剂,选B是误认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4molHNO3全部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其实4molHNO3→2molNO2,由氮原子守恒,只有2molHNO3作氧化剂,另外2molHNO3生成了1molCu(NO3)2,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只有生成NO2的HNO3才真正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Cu(NO3)2的硝酸参加了化学反应,表现酸性。充分利用氮元素守恒及抓住化合价变化解此类题目可简化思考的过程。11.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1)在人体中进行Fe2+ ①②Fe3+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________剂,②中的Fe3+作________剂。(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________剂,具有________性。(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中Fe2+转化为Fe3+,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Fe2+作还原剂;而Fe3+转化为Fe2+,化合价降低,所以Fe3+作氧化剂。(2)维生素C能将Fe3+转化为Fe2+,使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3)铁与盐酸反应。答案:(1)还原 氧化 (2)还原 还原(3)Fe+2HCl===FeCl2+H2↑Fe+2H+===Fe2++H2↑12.(1)请将5种物质:N2O、FeSO4、Fe(NO3)3、HNO3和Fe2(SO4)3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一个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3)反应中1mol氧化剂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mol电子。(4)请将反应物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  ________+  ________D→解析:由所给物质的特点可知,所组成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其中FeSO4作还原剂被氧化,HNO3作氧化剂,其中的氮元素由+5价降为+1价,被还原,1molHNO3应得到4mol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可得如下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4FeSO4↑24×1+30HNO3===8Fe(NO3)3+8Fe2(SO4)3+3N2O↓6×4↑+15H2O至此,本题所涉及的问题全部解决。答案:(1)FeSO4+HNO3D→Fe(NO3)3+Fe2(SO4)3+N2O↑+H2O (2)FeSO4 N (3)得到 4(4)24 FeSO4 30 HNO3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实验原理]2KI+O3+H2O===2KOH+I2+O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实验用品]臭氧消毒碗柜、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实验步骤]①取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②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a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③将一块玻璃片(Ⅰ)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Ⅱ)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④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时间(min)&0&15&30&45&60&90&120滤纸的颜色变化&玻璃(Ⅰ)上的滤纸&白色&白色&灰色&浅蓝色&蓝色&蓝色&浅蓝色&玻璃(Ⅱ)上的滤纸&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灰色&灰色&浅蓝色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填序号)。A.离子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E.分解反应F.化合反应(2)实验药品中的a溶液是________溶液。(3)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从实验数据记录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填序号)。A.O3的氧化性比O2强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C.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O3不仅氧化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6)在O3氧化KI的反应中,若有9.6gO3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解析: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记录,玻璃片(Ⅰ)上的滤纸先变蓝色,说明O3先把I-氧化成I2,因而氧化性O3&O2。通过对题给反应方程式的分析知:2KI~O3~I2~2e-48g  2mol9.6gn(e-)n(e-)=0.4mol。答案:(1)AB (2)淀粉 (3)3O2=====放电2O3(4)为了排除温度不同带来的误差(5)C (6)0.4mol14.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2)若有64g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多少?解析:从反应方程式可知3molCu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HNO3为8mol,但其中只有2molHNO3得到电子被还原(从化合价分析可以判断),因此3molCu还原2molHNO3,即应按3Cu~2HNO3这一关系式进行计算。3Cu ~ 2NO ~ 2HNO33×64g      2×63g64g        xx=42g。答案:(1)4∶1 (2)42g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 c o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味麦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