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考研专业课专业研究生专业课材料...

论考北京科技大学还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好,主要是以后就业方面?学长,学姐们骚动起来~~~
想去北京,但北科机械搞的也是轧钢方面,感觉前景不怎么好,但是比较好考;大工师资好点,比较难考。跪求各位大神解答,主要是就业方面,本人想在北京工作。
按投票排序
如果想在北京就业,还是建议报考北京高校,最起码找工作时信息充足。
泻药。不知道。
在研究生阶段你住在北京无论是实习还是实践都有很大便利,北科机械弱一点,但两个学校的差别不至于导致较大的就业差距。当然也和你选的导师有一定关系。另外提醒楼主,机械专业现在就业形势比较糟,研究生可能会分到环境不好的工厂实践,留京压力很大,现实很残酷,不要报太高的心气读研究生。总之,导师,地理位置,学校的培养计划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建议楼主多做职业规划,多了解行业状况,分析利益关系后再取舍。不要过于纠结学校名气。
大工机械很不错的我推荐你考东北大学机械好像比大工低一些(? o?_o?)?
大哥哥,大姐姐,谁可以回答一下,在线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待解决问题&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类
更新时间: 00:04
JE中专网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学风严谨...
北京科技大学与吉林大学哪个机械类专业好?谢谢
应该是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的机械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且吉大机械的就业很好 国内的好企业每年都是要到吉大招聘的 机械的就业率每年都是百分之百的 光是一汽集团就招聘很多吉大的机械和车辆的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就业怎样
不错,在科大算是就业率高的 不过机械类的话太原理工大的也不错,理工是山西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你好好考虑下
太原科技大学和河北科技大学哪个机械好
虽然我是河北的 但是机械方面 确实太科比较好 但是太科没有河北科技大条件好
山东科技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的机械类专业比较 学机械的师兄或老师专家进...
山东科技大学的机械类专业哪个好一点?
我是山科的,山科本部在青岛,所以绝大多数学生也在青岛 研究生也是,泰安济南的主要是专科的 机械专业很强的,是山东仅次于山大的。因为山科以工科为主,机电学院是最牛的,年科研经费3000多万(内部可靠消息) 今年研究生招1000人,有2800人报考,不过各专业招生不多,也就10-25 人吧,其中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1先进制造工艺、装备及其自动化 02CAD/CAM技术03材料成形技术与模具)招20人,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1机电控制与生产过程自动化02机电液一体化技术03机器人与数控技术)招25人 好考不好考嘛,看你有没有决心了,如果你水平高的话就肯定没问题 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至于试题嘛,告诉你网址 04 找什么自己找就行了,全都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类(工业设计)
这个专业在该校并不属于重点学科专业,所以报名的人数应该不是很多。如果楼主的分数好的话,那是没问题的。这个专业的就业还是挺乐观的,现在我国就是缺乏这样的人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怎样?
这个学校有个机电学院,下设一个叫"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业. 另外还有个"自动化"专业, 名字很拗口,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这个学校的王牌专业,听名字就知道要学的东西很多,所以将来的授业面很广,其实他原本就是三个专业合并起来的. 别的不说,你看这个学校仅有的几个教授,都分布在哪,就知道"机械"在这个学校的地位,麻雀般的校园,就建有一个宽敞的金工实习中心.机械专业的就业率(如果学生不那么挑剔的话,毕业那天100%的就业率是没问题的),从来都是撑起这个学校名誉的保证.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你在北京的还是外省的?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就是通信 自动化 信管 ……想知道详细的可以Q 提问人的追问
23:08 外省的?我现在只能上自动化,被你们学校的自动化专业录取了,这个专业在你们学校怎么样啊?谢谢哈 回答人的补充
23:17 就是说你是外省考生还是北京的考生?外省以二本招 本身以一本 这个专业挺好的 自动化学院是学校比较强的几个学院之一 毕竟是信息科大 既然录上了那就恭喜你了 呵呵 你们自动化学院大一应该在昌平吧 就是学校环境不怎么样…你得有心理准备…… 提问人的追问
23:36 恩,谢谢你哈~
太原科技大学2010专升本机械专业录取线
不是很高 希望你加油了 提问人的追问
19:13 我想 知道 具体 是 多少 ? 回答人的补充
20:03 具体的不清楚,你是我们学校的么,我知道的我们学校的考试成功率挺高的啊,祝你成功…
辽宁科技大学是否有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辽宁科技大学有机械专业,在学校也是一项重点专业
应该是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的机械专业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并且吉大机械的就业很好 国内的好企业每年都是要到吉大招聘...
不错,在科大算是就业率高的 不过机械类的话太原理工大的也不错,理工是山西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你好好考虑下...
虽然我是河北的 但是机械方面 确实太科比较好 但是太科没有河北科技大条件好...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JE中专网)&&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联系北科大的机械专业考研初试和复试用什么参考书?_百度知道
北科大的机械专业考研初试和复试用什么参考书?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01 表面检测与机器视觉02 先进检测技术及工业应用03 大型工业机械运行行为仿真与控制研究04 板带生产过程工艺及控制研究05 轧钢设备力学行为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1 数学一④813 材料力学C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科目:534 专业综合(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0401机械原理0402微机原理与应用 或 汽车构造 参考书目、参考教材
提醒:北京科技大学研招办官方不指定具体参考书,本参考书信息由北京科技大学本专业部分研究生提供,仅供参考。813材料力学C《材料力学上册第1-11章及附录-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下册第13、14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刘鸿文主编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北科大机械工工程下设四个二级学科: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4车辆工程。这四个专业,初试内容是一样的即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301 数学一④813材料力学C以下是3个学院机械专业在2013年的招生目录,参考书目也在里面有所显示 该科目的真题及其笔记可以在这下载 复试科目:534 专业综合(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这些科目是复试笔试专业课的范围,该科目的参考书目你只是用自己的本科教材就可以的!
那么哪个方向比较好一些呢?另外考多少分可以上?
方向看你自己是想纯粹做机械设计呢,还是侧重汽车行业,还是和电子自动化专业结合起来做编程具体就由你来定分数340分可以保证考上的
提问者评价
学长能否留个QQ,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机械工程_专业知识库_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 &&
&& 机械工程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0200
   门类/类别:工学
   学科/类别:机械工程
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难题的能力,能够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满足军队科研院所及总装基层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培养博士生约10名、硕士生约25名。机械工程学科是我院主干学科,主要从事重型、轻型、两栖、空降四大系列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装备教学、科研和试验研究工作,在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二级学科均承担博士、硕士、本科和外军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是军队“2110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领域,其中车辆工程学科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三、研究方向简介
五十多年来,在主导和引领我军装甲装备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装甲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装甲车辆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装甲车辆机电液系统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装甲车辆先进设计与理论”、“军用装备功能材料的先进加工技术及其自动化”等五个稳定的具有鲜明军事工程特色的学科方向。
四、导师队伍
机械工程专业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31名。其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全军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总装备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6人、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0人。各方向的学术骨干多数有出国留学或作访问学者的经历。
五、教学科研条件
本专业拥有装甲车辆道路试验场、野外试验站、车辆人-机-环境系统实验室、装甲车辆性能试验与仿真评估实验室、动力传动实验室、油液分析检测实验室、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液压传动实验室、结构强度分析实验室、机构创新实验室和机械动力学仿真平台。
六、教学科研学术成果
本专业参与了我军装备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制定,围绕装备体系规划、新型号研制、现役装备升级改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四个突击系统”为基本架构的装甲装备基本体系,在引领陆军装备技术跨越式发展、打造我军第一辆数字化坦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高速两栖车辆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动力传动系统性能集成建模、动力舱的热性能数值仿真与测试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首创的引弧微爆轰击高效经济型陶瓷加工技术和装置,成功研制了国内外首台陶瓷螺纹自动加工机床。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工程陶瓷界面热化学反应高效磨削的新理念,研制的陶瓷专用高效有机磨削液已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995”高新工程、国际合作、国防预研、装备型号等各类项目150余项,总经费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1项。科研成果被部队、军工和地方企业应用27项,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12篇。举办学术会议6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7人次。出版学术专著18部、译著4部,发明专利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门。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近年来有2篇博士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全军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展开专业介绍
北方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科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目标,利用数学方法与自然科学规律,综合应用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构学、工程图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和先进检测技术开展设计理论、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研究的学科。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个二级硕士点,1个“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本学科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质,具有学风严谨和创新精神,在机械工程领域内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结合本学科的实际问题进行有创新性的研究与实践,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在产、学、研各界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学科面向高效能机电系统设计理论与装备研制,开展工程应用与科学研究,在数控加工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装备、机器人与微机电系统、辊弯成形工艺与装备、材料成形与控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每年招收5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学科优势与特色
n&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变截面辊弯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n&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基地: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北京市变截面辊弯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机械设计与加工实验室
n& 学术创新团队:节能玻璃深加工自动化装备研发、油气润滑关键技术研究及成套设备研发
n& 高层次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1名长城学者、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
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横向课题数百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500多万元,取得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进入三大检索121篇,出版高水平专著9本。多次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辊弯成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于2009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本学科研究生均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参加和完成学术报告。本学科定期组织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各研究方向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有机会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方向1:机器人与微机械
该培养方向从事柔顺空间机构学、机器人机构学、仿生机械学、和微机械电子系统(MEMS)设计与控制理论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以发展非完整约束和过约束机械系统的设计理论为目标,探索研究“欠驱动机构”、“过驱动机构”、“可重构机构”、“全柔性机构”、“多稳态全柔性微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解决航天、航空飞行器、自动船舰系统、仿生机器人系统、人工假肢等领域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
方向2: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
本培养方向开展非标机电装备的工程技术研究。主要基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环境,将数字控制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专门装备的实用技术。它覆盖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分析、数控加工、虚拟制造模拟到产品维护等各个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以CNC为核心控制部件的多控制系统及多轴多系统配置技术研究,实现对于特殊加工任务的高品质高精度的自动化装备研制。
方向3:机电系统性能优化与装备研制
本培养方向开展多种金属材料辊弯成型工艺与装备的研究。针对辊弯成形机理复杂,成型过程多因素耦合交互作用下的复杂变形过程进行工艺规划与装备研制。从机电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出发,研究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多动力学任务的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将先进的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产品通过主流的现场总线进行连接,配以包含工艺的系统控制软件,进行各种非标机电一体化装备的设计理论与设备制造研究。
方向:材料成型与控制
本培养方向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制备工艺与装备、性能与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从材料化学结构、物理性能等本质出发,针对结构功能需求进行制备工艺、成型装备等方面的研究,特别针对成型过程中经历反复拉伸和压缩变形,横向逐步弯曲反复加卸载的过程,交叉硬化效应、包辛格效应对成型过程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及材料表面特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科研环境与条件(科研平台)
1)、北京市变截面辊弯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9研制成功单轴变截面辊弯成形机。通过轴向加装伺服控制系统,使得一侧的轧辊可以按照计算机控制指令实现轴向移动,从而可以生产单侧变宽度的加工成型。
2010年针对变截面辊弯成形,预先开展辊弯成形机理分析。为成型装备提供成形力、成形力矩等基础数据,也可模拟成形过程,预测成形缺陷,为装备设计和开发提供必要条件。为了探索变截面辊弯中的板料复杂加载路径下的变形行为,专门开发了能够实现任意双向变比率加载的拉伸试验机。
2)、机械工程研究所
研究领域侧重工程实践项目,主要包括:节能玻璃深加工装备开发,地下水位、水库水位水质、河道水位流量远程监测与数据无线传输技术,农田灌溉远程控制自动计量闸门开发。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并已陆续在国内推广使用。
针对国内高端节能玻璃深加工装备被国外公司所垄断的现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及数控技术,先后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式玻璃磨边机、涂胶机、清洗机、分子筛灌装机、折弯机、合片机等设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研发的设备参加2011上海国际玻璃工业技术博览会,受到国内外用户好评,已有多家用户使用,其中涂胶机出口韩国2套。
自主研制开发的ZLSW-2地下水位远程监测与评价系统,可动态掌握区域水资源变化及利用情况,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调控使用效率,实现对地下水检测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目前国内城市、农村地下水监测先进的系统解决方案。根据目前我国水源水质监测的实际情况,自主研制开发的水库水位水质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水库的水位水质实时评价、实时监测、实时管理。
学科带头人简介&&
博士,现任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系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变截面辊弯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曾任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专家,高级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有:机电系统动力学分析与优化、智能优化方法、机电一体化非标装备研制、机器人技术与设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20余项。
职& 称、学历
专业、方向
教& 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教& 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器设计理论
教& 授、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机电一体化
教& 授、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振动及测试
研究员、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教& 授、博士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教& 授、博士
金属材料整体改性性方法及表面改性
副教授、硕士
北京科技大学
副教授、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先进制造技术
副教授、博士
北京科技大学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副教授、本科
北方工业大学
传感器技术
副教授、硕士
机构学和机械设计方法学
副教授、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
振动冲击和噪声治理
副教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副教授、硕士
北京理工大学
副教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副教授、博士
副教授、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辊弯成型及控制
副教授、硕士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先进制造技术
副教授、博士
兰州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副教授、博士
副教授、博士
高效复合加工技术
副教授、博士
北京邮电大学
机器人技术
副教授、博士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副教授、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副教授、博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展开专业介绍
北京印刷学院
“机械工程”于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下设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工程3个二级学科。依托数字化印刷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印刷装备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科研机构,建成了机械数字化设计技术、机械数字化加工技术、印刷机械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和印刷装备电器控制技术等4个研究方向。物流工程学科下设物流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物流系统安全与信息化技术2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多套印刷设备、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大型软件系统、专用实验台、测试设备及检测设备。依托数字化印刷装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取得了多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国家印刷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印刷行业提供检测服务。近几年主持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2项,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制密机改进”项目获2007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专业介绍
河北工程大学
机械工程 (代码:0802)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于2011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立足于矿山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目前广泛从事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包括机械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设计、虚拟设计、智能设计等),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机械CAD/CAM技术,汽车电子,重大装备与制造工艺,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制造业信息化,数控机床与特种加工技术,智能维护与故障诊断,材料加工过程控制,仿真和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加强与材料学科、信息学科和生命学科的交叉与结合。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6名,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9人,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学科专业重视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具有较完备的实验条件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可为教学、科研、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可在科研院所、工厂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管理、科研开发、产品制造等方面的工作;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独立撰写科技论文;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领域包括机械基础理论,设计、控制、自动化以及提高机械设备性能的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复杂机械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2.现代制造技术&
3.机电系统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
4.特种车辆工程
5. 材料成型加工&
展开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
&&&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该学科现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其中教授7人,导师中年龄在40~50岁的占80%,大多数教授、副教授具有博士学位,该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近五年以来,先后完成国家科研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及其它横向课题4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检索机构收录50余篇,编著高校教材和著作1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市级及企业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具有完备的实验设施和先进的测试手段,图书资料齐全,可以为教学、科研提供完善的服务。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是我校的特色研究方向,在辽宁省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该研究方向在1986年建立以来,一直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力学、高分子流变学、传热学、机械学、材料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有限元、优化设计等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进行强度分析、优化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应用人工智能提高了其控制水平,应用计算机仿真对其进行模拟。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的理论体系。
&&& 2、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
&&& &机电一体化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方向将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控制工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CAD/CAM技术,数控技术,电气及PLC、微机控制技术,机械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主要研究方向有通用机械控制、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机械工程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机械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对通用机械、工程机械、液压机结构设计及其控制糸统设计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工程应用理论体系。
&&& 3、金属材料及腐蚀与防护技术
&&& 金属材料及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特种金属材料的成分控制,压力加工工艺研究,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包括表面合金化和涂层技术研究,工程材料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过程、速度等机理研究,工程材料的耐蚀、耐磨等性能分析,耐蚀新材料的研究,工程机械及装备的防护技术与应用研究等。其特点是利用先进的电化学测试仪、综合热分析仪等,配以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材料的组织、性能和腐蚀机理研究,利用先进的合金制备技术及表面处理技术结合先进的分析仪器进行高强、耐蚀等新材料及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该研究方向拥有先进的加工和测试仪器,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近五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30篇。&
展开专业介绍
专业点分布北京科技大学相关信息:
北京科技大学论坛新帖:
考研帮最新资讯
北京科技大学热点文章
北京科技大学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考研专业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