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轻质油杠杆把重物由图示位置均匀提升的...

分析:(1)知道重物重力和重物上升的距离,根据W=Gh求出有用功.(2)由于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重物挂在杠杆的A、B两处,所以动力臂不变,阻力臂变大,知道利用杠杆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杠杆的重力而做的功,则根据杠杆的重力和杠杆中点上升的距离,根据W=Gh求出额外功;求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出机械效率.解答:解:(1)∵利用杠杆提升重物,∴W有用=Gh,∵在A、B两处提升的是同一个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在A、B两处人做的有用功相同,故A、B选项错误.(2)由图可知:在A、B两处提升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时,杠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hA>hB,∵W额外=G杆h,∴W额外A>W额外B,∵在A、B两处人做的有用功相同,而W总=W有用+W额外,∴W总A>W总B,∵η=W有用W总,∴ηA<ηB.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已知机械效率或要求机械效率的问题,想法求出有用功、总功,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在A、B两处提升重物,上升同样的高度时,杠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的关系.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2012?丰台区二模)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9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所用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则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75%.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中考物理专项练习
如图9-12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后是省力的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黑心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升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A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直杆A
始终是省力杠杆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
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则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乐乐课堂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识点 & “(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习题详情
16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1.5%
(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则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2-大兴区一模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知道两次用力时对地面的压强,分别列方程式求出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对杠杆A端施加的举力分别为F1、F2、人的重力和受力面积(与地的接触面积);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F1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时所做的功为利用这个机械时的额外功,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F2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即可求整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解:设:加挂重物前后他对杠杆A端施加的举力分别为F1、F2,人的重力:G人=p0S 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则人对地面的压力F1+G人=p1S,∴F1=p1S-p0S=(2.375×104Pa-2×104Pa)×S=0.375×104Pa×S=3750S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则人对地面的压力 F2+G人=p2S,∴F2=p2S-p0S=(5.75×104Pa-2×104Pa)×S=3.75×104Pa×S=37500S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假设人使杠杆A端上升高度h,则F1做的功为W1=F1h,这时,因没有提升任何物体,所的功为额外功,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假设人使杠杆A端上升高度h,则F2做的总功为W2=F2h,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2-W1W2×100%═37500Sh-3750Sh35700Sh×100%=90%.故答案为:90%.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注意分析出压强变化的原因,要求灵活利用所学知识、选用所学公式,利用好滑轮组的特点、杠杆平衡条件.有一定的难度.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主要考察你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相似的题目:
[2014o泉州o中考]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每个滑轮重相同,不计摩擦,则机械效率最高的装置是(  )
[2014o宁德o中考]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将300N的重物提升2m,拉力F做的总功为800J,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33.3%62.5%75%150%
[2014o安徽o中考]工人师傅使用一个动滑轮将400N的重物匀速提升到3m高处,假如所用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50N,则(  )拉力所做的功为750J机械的效率为80%若用该动滑轮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2(2013o重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3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m,已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N,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及提起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3(2013o乐山)如图所示,不计摩擦,把重G=16N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的拉力F=10N,则关于该动滑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南通)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
2(2011o无锡)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011o广西)崇左市八大住宅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图甲是建筑工地上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它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起吊物料的.如果这个滑轮组把6×103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10m,绳索自由端的拉力F=2.1×103N,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则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2o大兴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利用器械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当某人自由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0=2×104Pa;当滑轮下未挂重物时,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1=2.375×104Pa;当滑轮下加挂重物G后,他用力匀速举起杠杆的A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地面的压强P2=5.75×104Pa.假设这个人用的力和绳端B用的力始终沿竖直方向.(杠杆、绳重和机械间摩擦忽略不计)则当重物G被匀速提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相似的习题。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与杠杆垂直向下,则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主讲:徐庆岩
【思路分析】
在重物升高的过程中,由力臂的变化关系可得出力F的变化.
【解析过程】
解:(1)由题知,当慢慢提升重物不越过水平位置时,重力(阻力)不变,阻力臂增大(水平时最大),动力臂不变即:G不变、L1不变,L2增大∵FL1=GL2∴力F逐渐变大(2)当杠杆越过水平位置时,阻力和动力臂还是不变,但是阻力臂变小,根据FL1=GL2,所以动力F减小.综上,动力F先变大后减小.故选D.
本题考查力矩平衡的动态分析,只要找到不变的量来表示出变化的量,即可顺利解决,本题中用不变的杆长表示了变化的力臂.
给视频打分
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B座6层601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2007o北京)如图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D=1:2,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2,物体B的质量为320g,它的体积为4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当用力拉物体A,将物体B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的力为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0.若p1与p2之差为40Pa,则拉力F的大小为4.2N.(g取1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
解:GA=mAg=200×10-3kg×10N/kg=2N,
GB=mBg=320×10-3kg×10N/kg=3.2N,
物体B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103kg/m3×40×10-6m3×10N/kg=0.4N;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差:△p=40Pa,
∴水对烧杯底的压力差:
△F=△p×s=40Pa×75×10-4m2=0.3N,
杠杆右端受到的压力差:
△F′=△F=0.3N,
∵杠杆平衡,
∴(GA+F)×OC=(GB-F浮+△F′)×OD,
即:(2N+F)×OC=(3.2N-0.4N+0.3N)×OD,
∵OC:OD=1:2,
∴F=4.2N.
故答案为:4.2.
知道两物体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两物体受到的重力;
知道物体B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B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
知道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之差,利用压强公式求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差,即当杠杆左端施加力F时,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差;
求出上面各物理量后,求杠杆两端受力大小,知道两边力臂的大小关系,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拉力F的大小.&解;由图可知动力F1的力臂始终保持不变,物体的重力G始终大小不变,在杠杆从竖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转动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渐增大,在L2<L1之前杠杆是省力杠杆,在L2>L1之后,杠杆变为费力杠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物理
电控调光玻璃能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其原理是:光照增强,光敏电阻Rx阻值变小,施加于玻璃两端的电压降低,玻璃透明度下降,反之则玻璃透明度上升。若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则下列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科目:初中物理
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图1的几幅图中,哪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
科目:初中物理
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l4(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__________的位置(填字母)
A.目台、阻值强小处
B.断开、阻值最小处
C.断开、阻值任意
D.断开、阻值最大处
(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__________(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需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得到如图14(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我们学习了简单机械知识后知道,使用滑轮组能够省力,可以大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如图21(甲)所示,某人通过滑轮组把一个由铝合金做成的实心圆柱体从水井底部匀速提升到井口,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高为L,动滑轮的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圆柱体的密度是3ρ,忽略绳重及摩擦,不计水的体积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增加动滑轮的个数(其他条件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变大还是变小?
(2)圆柱体在上升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力的作用,结合各力之间的关系,在图21(乙)中画出每个力随上升高度变化的图线,并在图线旁注明力的名称(不用标出坐标值)。
(3)推导出圆柱体在水中上升时(上表面还没有露出水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R2阻值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6V B. R1=20Ω时,电压表示数为4V
  C.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3.6W
D. 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0.1W
科目:初中物理
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     ,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1.5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     N.
科目:初中物理
下面列举了四位科学家和他们的重要成果,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托里拆利﹣﹣最先测定大气压的数值
B. 沈括﹣﹣最早记述了磁偏角
  C. 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D. 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科目:初中物理
如图甲、乙所示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都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都是小车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图甲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图乙是小车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质墙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