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统一方便面 塑化剂里面不会再有塑化剂了吧

精彩推荐:&&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阅读→
发表于: 13:52
昨天天热,就在超市买了一箱冰红茶,统一的,当时也没想到塑化剂的事,今天突然想起来了,该不会有事吧?
给分给态度,/ 就能评!
本帖评分记录
尽管喝,男的顶多JJ会变短,如果你是女的就不怕。。
论坛版主[长城车友会]
你不要喝就送我吧
新人进步奖
化龙巷网站·新人进步奖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attachments/photo/Mon__fdfde7e967d84331ca.gif');" >
=600) window.open('/attachment/photo/Mon__f9d742d.gif');"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if(this.offsetHeight>'120')this.height='120';" >=600) window.open('/attachment/photo/Mon__cbcecb19cfb51624cb.gif');"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if(this.offsetHeight>'120')this.height='120';" >=600) window.open('/attachment/photo/Mon__0d4bff030b45cc1da7a.gif');" onload="if(this.offsetWidth>'600')this.width='600';if(this.offsetHeight>'120')this.height='120';" >
尽管喝,男的顶多JJ会变短,如果你是女的就不怕。。
loveyoullll
化龙巷认证团长
化龙巷网站·团长认证
别喝了。。。。。所有碳酸饮料都会流失人体中的该物质。。。。。。。。你不想边喝饮料边吃钙片吧,,哈哈哈现在不是流行塑化剂吗。我们品控说:“以后塑料包装的时候尽量少吃”。。。。。。。恩。。。
化龙巷认证团长
化龙巷网站·团长认证
都喝了这么多年了还怕什么啊要死早死了
统一的牌子也在里面的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完成后可按 Ctrl+Enter 发布]
广告热线:400 970 0519 转 8888 投诉受理:400 970 0519 转 9999 法律顾问:江苏日月泰律师事务所 费小强 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号&经营性ICP:苏B2-号&电子公告服务许可文件号:苏通[号台湾塑化剂风波还在扩大。昨天,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也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其中有芦笋汁已销往大陆。对此,统一集团表示,目前已启动清查,这款芦笋汁可能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将通过三种渠道进行回收。
到昨晚21时许,国家质检总局还没有发布针对台湾塑化剂的新的防范措施。记者致电质检总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对塑化剂一事有新消息,质检总局会及时向公众通报的”。
台湾有毒芦笋汁销往大陆
这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使206家厂家受牵连,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据媒体报道,台湾卫生部门介绍,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把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
有毒塑化剂还让食品龙头统一集团“中招”,其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污染,均被要求下架,其中芦笋汁已销往大陆。此外,连台湾的儿童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也涉毒,新北市有12家诊所、药局采购的调味糖浆可能掺有塑化剂。
对此,台湾已要求在5月31日凌晨零点前,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等五大类食品必须提列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一律须下架回收。
统一集团通过三渠道回收
统一集团有关负责人昨日向媒体确认称,有毒芦笋汁乃为小贸易商销往内地,涉及厦门、东莞等地,目前已经启动清查。
统一集团方面说,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较为密集的闽南地区,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大陆其他地区没有涉及。对此,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
另外,统一集团还强调,“起云剂”只在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食品用塑化剂属非法添加
新京报:人食用了含有塑化剂的食品,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吗?
吴永宁(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微量情况下看不出表现。但是,只要动物实验表示使用某物质有问题,会对其使用进行限制。所以,塑化剂是禁止用于食品的。
其实,在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里都有塑化剂。(身体中存在)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从塑料迁移出的。但是,如果有人用在食品中,量就大了。那就是非法添加。
新京报:人体内有的这种微量的塑化剂,真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吴永宁:是要通过临床诊断才能判定是不是有害,但是可以明确,在高剂量使用的时候,在动物身上是有害的。
新京报:那需要治疗吗?
吴永宁:微量的塑化剂,不需要治疗。
食品目前暂不检测塑化剂
新京报:现在有人违规添加了,那么需要在食品中来检查塑化剂吗?
吴永宁:这是要看有没有这个行为。目前,全世界食品常规检验没有这个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
新京报:我国有非法添加物的黑名单,你认为塑化剂需不需要被列入?
吴永宁:卫生部制定这样的名单,是要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列入。
新京报:什么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
吴永宁:用色谱等方法。检验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排除食品中的塑化剂是被塑料污染的,还是从食品中来的。
“大陆市场应排查塑化剂”
专家称,应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昨晚向记者介绍,鉴于台湾塑化剂事件影响扩大,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对台湾进口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DEHP成分的检测外,更应该尽快有针对性地对大陆市场进行DEHP检测的排查,同时也要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中。
据董金狮介绍,由于塑化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大陆地区同样不允许加入使用在食品和饮料里面,由于过去大陆还没有发现食品中非法加入塑化剂的这类案例,因而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值。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统一回应(组图)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卫生部紧急“封杀”塑化剂  昨晚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违法添加剂黑名单  质检总局公布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名单  大陆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17种国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质检总局叫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黑名单  “全国公共卫生热线010-12320”将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质量承诺。  该协会还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  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正不断升级蔓延。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发布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昨晚也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经对市场销售的17种含乳化剂的国产饮料进行监测抽检,目前尚未发现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昨天也表示,该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上海工商部门将对涉及的经销商(销售给餐饮企业的贸易公司)进行上门检查。  质检总局  暂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为避免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污染,国家质检总局昨发布公告指出,自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从6月1日起对允许进口的上述台湾产品必须凭台湾方面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检验证明报检,否则暂停进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上述产品含邻苯二甲酸酯的,这些产品将不得进口,并暂停其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进口。  卫生部昨晚也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列为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中。可采用《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检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罗列了17种,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但并不仅限于这17种。  据台湾媒体报道,起云剂配方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和黏稠感,而此次被曝光的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却用DEHP取代棕榈油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台湾食品专家认为,其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以1瓶25元新台币饮料估算,起云剂成本约0.25元,若用DEHP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  统一回应  “塑化饮料”非内地产  根据公告,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四款产品: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统一芭乐汁和统一金桔柠檬汁都在暂停进口名单之列。对于统一饮料“涉毒”事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杨寿正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及统一(中国)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内地部分省市的流通市场上被查到的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都是统一的代理商从台湾直接进口到大陆进行销售的,而不是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工厂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杨寿正说,台湾进口到大陆的统一饮料和统一企业在大陆直接生产加工的饮料采用的原材料供应商完全不同,这次被曝光的台湾进口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主要是因为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剂违法添加了DEHP导致饮料“涉毒”,这些台湾进口的统一饮料主要在内地部分省市台湾人自己开的零售店和个别超市进口产品货架有售,数量并不多。  杨寿正表示,目前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协助代理商检查和回收上海等地市场上的台湾进口统一饮料,具体回收数字还在统计汇总,待全部回收干净后将向政府有关部门作出汇报并封存销毁。他说,位于大陆的统一工厂从未生产过“这种饮料”,产品都是合格的。  超市举措  消费者可无条件退货  昨天上午,有消费者在卜蜂莲花超市杨高中路店发现了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黑名单”的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这引起了市工商部门和超市方面的高度重视。记者从卜蜂莲花市场部了解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卜蜂莲花总部已立即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查通知下发到全市22家连锁门店,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门店全部完成“黑名单饮料”的筛查,并对发现的相关产品立即下架封存,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决定。  卜蜂莲花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被列入“黑名单”的台湾进口饮料并非每家门店都有销售,由于销售量本来就很有限,这些进口饮料通常都是放在超市进口食品柜台的一小块“格子”内,卖掉几瓶店员才会进行补货,所以售卖区通常见不到整箱饮料,即使下架也是以瓶数来计算,很有限,对超市其他饮料的销售影响也不大。  “接到市工商局下发的通知后,这两天我们已按政府部门要求对悦氏运动饮料等产品全部下架封存,下一步就是听从统一安排,该上交就上交,该销毁就销毁。”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已接到总部通知,一是对台湾进口饮料全部下架,二是对供应商被曝光的相关产品不管什么规格和类别也全部下架。沃尔玛昨天还作出决定,不论消费者是否出示收银条或购物小票,只要是购买了台湾“塑化饮料”,均可在沃尔玛享受无条件、原价退货。  饮料协会  拟公开塑化剂检测报告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杰告诉早报记者,连日来协会正密切关注台湾“塑化饮料”事态的发展,他说,内地饮料行业应该从该事件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质量监管,不让“涉毒”饮料流入市场和家庭。  陈杰透露,目前上海饮料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的是饮用水,约占40%以上,销量排第二的是茶饮料,果汁的市场份额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运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类别,比例并不高。在他看来,台湾进口饮料目前仅在上海少量超市的部分特定人群中消费流通,比如悦氏运动饮料目前仅发现在大润发和沃尔玛的部分门店有售,相比全市4000多家超市卖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在上海饮料市场占主流的还是本土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从市质监部门去年提供的检测报告来看,除了固体饮料有不合格产品检出外,其余类别的预包装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的合格率都是100%。  不过陈杰表示,市饮料行业协会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沟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包含不违法添加添加剂、塑化剂,进行产品质量自查,产品原材料进货产品销售全程可追溯等内容的质量承诺。为加强原料把控和流程控制,协会还在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以消除消费者的“塑化剂恐惧症”。(东方早报)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统一集团回应“涉毒”饮料:问题芦笋汁已查扣近10万箱  中国台湾地区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正在持续蔓延。  5月31日,中国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且消息称,其中的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6月1日,统一集团大陆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统一只有芦笋汁有问题,而中国台湾版的统一芦笋汁也并不是统一中国公司进口,而是“小三通”贸易中,部分贸易商从中国台湾进口而来,大陆并没有生产这种饮料。”  统一集团:  “涉毒”饮料只限闽南地区  近日,中国台湾多个厂商生产食品所使用的“起云剂”中发现化学物质“塑化剂”成分。 根据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起云剂”是含有毒害物质的“塑化剂”(即黑心塑化剂)。现在看来塑化剂也是有毒的,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截至5月30日,受“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中国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目前,统一问题芦笋汁已被查扣近10万箱,中国台湾市场上的统一芦笋汁也全面下架。但这都是中国台湾市场并不涉及大陆,大陆没有生产这种产品饮料。”杨寿正强调。  据记者了解,统一集团目前已启动清查,为了安全起见,统一集团上周已将在大陆采购的类似原料 (包括乳化剂、稳定剂等)送检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结果显示均合格。而这款芦笋汁是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  “目前我们集团在极力配合小三通贸易厂商回收这部分产品,目前贸易商库存的五六百箱芦笋汁已被封存,而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密集的闽南地区,近日也从消费者手中追回1—2箱,集团还在积极做这件事情。”杨寿正表示。  杨寿正还吐露,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另外,杨寿正还强调,“起云剂”只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统一集团不会像当年三鹿集团,也不会像三聚氰胺事件波及范围那么广,只会是具体的几家企业受累,但康师傅和汇源很难不被波及。”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证券日报》也就此事采访了康师傅研发总监杨乾辉,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康师傅任何饮料产品都没有在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和销售,所以此次事件康师傅不受影响。”  大陆暂停  进口中国台湾“涉毒”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宣布暂停进口问题产品。杨寿正表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  据有媒体报道,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风波是中国台湾地区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据悉,中国台湾当局将5月31日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  “大陆的饮料业大多是出口,进口很少,所以对大陆市场来说不会影响太大,单就饮料行业来说比较负面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统一等一些涉毒的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对他们丢失的诚信。”分析师陈静表示。  据记者了解,未来统一集团将对此事有进一步的动作,本报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 证券日报 )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卫生部紧急“封杀”塑化剂  昨晚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违法添加剂黑名单  质检总局公布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名单  大陆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17种国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质检总局叫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黑名单  “全国公共卫生热线010-12320”将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质量承诺。  该协会还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  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正不断升级蔓延。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发布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昨晚也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经对市场销售的17种含乳化剂的国产饮料进行监测抽检,目前尚未发现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昨天也表示,该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上海工商部门将对涉及的经销商(销售给餐饮企业的贸易公司)进行上门检查。  质检总局  暂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为避免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污染,国家质检总局昨发布公告指出,自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从6月1日起对允许进口的上述台湾产品必须凭台湾方面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检验证明报检,否则暂停进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上述产品含邻苯二甲酸酯的,这些产品将不得进口,并暂停其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进口。  卫生部昨晚也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列为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中。可采用《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检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罗列了17种,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但并不仅限于这17种。  据台湾媒体报道,起云剂配方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和黏稠感,而此次被曝光的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却用DEHP取代棕榈油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台湾食品专家认为,其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以1瓶25元新台币饮料估算,起云剂成本约0.25元,若用DEHP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  统一回应  “塑化饮料”非内地产  根据公告,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四款产品: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统一芭乐汁和统一金桔柠檬汁都在暂停进口名单之列。对于统一饮料“涉毒”事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杨寿正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及统一(中国)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内地部分省市的流通市场上被查到的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都是统一的代理商从台湾直接进口到大陆进行销售的,而不是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工厂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杨寿正说,台湾进口到大陆的统一饮料和统一企业在大陆直接生产加工的饮料采用的原材料供应商完全不同,这次被曝光的台湾进口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主要是因为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剂违法添加了DEHP导致饮料“涉毒”,这些台湾进口的统一饮料主要在内地部分省市台湾人自己开的零售店和个别超市进口产品货架有售,数量并不多。  杨寿正表示,目前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协助代理商检查和回收上海等地市场上的台湾进口统一饮料,具体回收数字还在统计汇总,待全部回收干净后将向政府有关部门作出汇报并封存销毁。他说,位于大陆的统一工厂从未生产过“这种饮料”,产品都是合格的。  超市举措  消费者可无条件退货  昨天上午,有消费者在卜蜂莲花超市杨高中路店发现了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黑名单”的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这引起了市工商部门和超市方面的高度重视。记者从卜蜂莲花市场部了解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卜蜂莲花总部已立即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查通知下发到全市22家连锁门店,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门店全部完成“黑名单饮料”的筛查,并对发现的相关产品立即下架封存,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决定。  卜蜂莲花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被列入“黑名单”的台湾进口饮料并非每家门店都有销售,由于销售量本来就很有限,这些进口饮料通常都是放在超市进口食品柜台的一小块“格子”内,卖掉几瓶店员才会进行补货,所以售卖区通常见不到整箱饮料,即使下架也是以瓶数来计算,很有限,对超市其他饮料的销售影响也不大。  “接到市工商局下发的通知后,这两天我们已按政府部门要求对悦氏运动饮料等产品全部下架封存,下一步就是听从统一安排,该上交就上交,该销毁就销毁。”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已接到总部通知,一是对台湾进口饮料全部下架,二是对供应商被曝光的相关产品不管什么规格和类别也全部下架。沃尔玛昨天还作出决定,不论消费者是否出示收银条或购物小票,只要是购买了台湾“塑化饮料”,均可在沃尔玛享受无条件、原价退货。  饮料协会  拟公开塑化剂检测报告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杰告诉早报记者,连日来协会正密切关注台湾“塑化饮料”事态的发展,他说,内地饮料行业应该从该事件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质量监管,不让“涉毒”饮料流入市场和家庭。  陈杰透露,目前上海饮料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的是饮用水,约占40%以上,销量排第二的是茶饮料,果汁的市场份额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运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类别,比例并不高。在他看来,台湾进口饮料目前仅在上海少量超市的部分特定人群中消费流通,比如悦氏运动饮料目前仅发现在大润发和沃尔玛的部分门店有售,相比全市4000多家超市卖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在上海饮料市场占主流的还是本土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从市质监部门去年提供的检测报告来看,除了固体饮料有不合格产品检出外,其余类别的预包装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的合格率都是100%。  不过陈杰表示,市饮料行业协会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沟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包含不违法添加添加剂、塑化剂,进行产品质量自查,产品原材料进货产品销售全程可追溯等内容的质量承诺。为加强原料把控和流程控制,协会还在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以消除消费者的“塑化剂恐惧症”。(东方早报)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统一集团回应“涉毒”饮料:问题芦笋汁已查扣近10万箱  中国台湾地区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正在持续蔓延。  5月31日,中国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且消息称,其中的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6月1日,统一集团大陆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统一只有芦笋汁有问题,而中国台湾版的统一芦笋汁也并不是统一中国公司进口,而是“小三通”贸易中,部分贸易商从中国台湾进口而来,大陆并没有生产这种饮料。”  统一集团:  “涉毒”饮料只限闽南地区  近日,中国台湾多个厂商生产食品所使用的“起云剂”中发现化学物质“塑化剂”成分。 根据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起云剂”是含有毒害物质的“塑化剂”(即黑心塑化剂)。现在看来塑化剂也是有毒的,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截至5月30日,受“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中国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目前,统一问题芦笋汁已被查扣近10万箱,中国台湾市场上的统一芦笋汁也全面下架。但这都是中国台湾市场并不涉及大陆,大陆没有生产这种产品饮料。”杨寿正强调。  据记者了解,统一集团目前已启动清查,为了安全起见,统一集团上周已将在大陆采购的类似原料 (包括乳化剂、稳定剂等)送检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结果显示均合格。而这款芦笋汁是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  “目前我们集团在极力配合小三通贸易厂商回收这部分产品,目前贸易商库存的五六百箱芦笋汁已被封存,而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密集的闽南地区,近日也从消费者手中追回1—2箱,集团还在积极做这件事情。”杨寿正表示。  杨寿正还吐露,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另外,杨寿正还强调,“起云剂”只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统一集团不会像当年三鹿集团,也不会像三聚氰胺事件波及范围那么广,只会是具体的几家企业受累,但康师傅和汇源很难不被波及。”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证券日报》也就此事采访了康师傅研发总监杨乾辉,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康师傅任何饮料产品都没有在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和销售,所以此次事件康师傅不受影响。”  大陆暂停  进口中国台湾“涉毒”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宣布暂停进口问题产品。杨寿正表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  据有媒体报道,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风波是中国台湾地区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据悉,中国台湾当局将5月31日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  “大陆的饮料业大多是出口,进口很少,所以对大陆市场来说不会影响太大,单就饮料行业来说比较负面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统一等一些涉毒的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对他们丢失的诚信。”分析师陈静表示。  据记者了解,未来统一集团将对此事有进一步的动作,本报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 证券日报 )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卫生部紧急“封杀”塑化剂  昨晚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违法添加剂黑名单  质检总局公布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名单  大陆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17种国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质检总局叫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黑名单  “全国公共卫生热线010-12320”将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质量承诺。  该协会还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  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正不断升级蔓延。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发布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昨晚也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经对市场销售的17种含乳化剂的国产饮料进行监测抽检,目前尚未发现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昨天也表示,该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上海工商部门将对涉及的经销商(销售给餐饮企业的贸易公司)进行上门检查。  质检总局  暂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为避免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污染,国家质检总局昨发布公告指出,自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从6月1日起对允许进口的上述台湾产品必须凭台湾方面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检验证明报检,否则暂停进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上述产品含邻苯二甲酸酯的,这些产品将不得进口,并暂停其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进口。  卫生部昨晚也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列为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中。可采用《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检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罗列了17种,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但并不仅限于这17种。  据台湾媒体报道,起云剂配方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和黏稠感,而此次被曝光的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却用DEHP取代棕榈油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台湾食品专家认为,其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以1瓶25元新台币饮料估算,起云剂成本约0.25元,若用DEHP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  统一回应  “塑化饮料”非内地产  根据公告,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四款产品: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统一芭乐汁和统一金桔柠檬汁都在暂停进口名单之列。对于统一饮料“涉毒”事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杨寿正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及统一(中国)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内地部分省市的流通市场上被查到的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都是统一的代理商从台湾直接进口到大陆进行销售的,而不是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工厂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杨寿正说,台湾进口到大陆的统一饮料和统一企业在大陆直接生产加工的饮料采用的原材料供应商完全不同,这次被曝光的台湾进口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主要是因为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剂违法添加了DEHP导致饮料“涉毒”,这些台湾进口的统一饮料主要在内地部分省市台湾人自己开的零售店和个别超市进口产品货架有售,数量并不多。  杨寿正表示,目前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协助代理商检查和回收上海等地市场上的台湾进口统一饮料,具体回收数字还在统计汇总,待全部回收干净后将向政府有关部门作出汇报并封存销毁。他说,位于大陆的统一工厂从未生产过“这种饮料”,产品都是合格的。  超市举措  消费者可无条件退货  昨天上午,有消费者在卜蜂莲花超市杨高中路店发现了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黑名单”的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这引起了市工商部门和超市方面的高度重视。记者从卜蜂莲花市场部了解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卜蜂莲花总部已立即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查通知下发到全市22家连锁门店,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门店全部完成“黑名单饮料”的筛查,并对发现的相关产品立即下架封存,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决定。  卜蜂莲花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被列入“黑名单”的台湾进口饮料并非每家门店都有销售,由于销售量本来就很有限,这些进口饮料通常都是放在超市进口食品柜台的一小块“格子”内,卖掉几瓶店员才会进行补货,所以售卖区通常见不到整箱饮料,即使下架也是以瓶数来计算,很有限,对超市其他饮料的销售影响也不大。  “接到市工商局下发的通知后,这两天我们已按政府部门要求对悦氏运动饮料等产品全部下架封存,下一步就是听从统一安排,该上交就上交,该销毁就销毁。”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已接到总部通知,一是对台湾进口饮料全部下架,二是对供应商被曝光的相关产品不管什么规格和类别也全部下架。沃尔玛昨天还作出决定,不论消费者是否出示收银条或购物小票,只要是购买了台湾“塑化饮料”,均可在沃尔玛享受无条件、原价退货。  饮料协会  拟公开塑化剂检测报告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杰告诉早报记者,连日来协会正密切关注台湾“塑化饮料”事态的发展,他说,内地饮料行业应该从该事件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质量监管,不让“涉毒”饮料流入市场和家庭。  陈杰透露,目前上海饮料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的是饮用水,约占40%以上,销量排第二的是茶饮料,果汁的市场份额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运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类别,比例并不高。在他看来,台湾进口饮料目前仅在上海少量超市的部分特定人群中消费流通,比如悦氏运动饮料目前仅发现在大润发和沃尔玛的部分门店有售,相比全市4000多家超市卖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在上海饮料市场占主流的还是本土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从市质监部门去年提供的检测报告来看,除了固体饮料有不合格产品检出外,其余类别的预包装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的合格率都是100%。  不过陈杰表示,市饮料行业协会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沟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包含不违法添加添加剂、塑化剂,进行产品质量自查,产品原材料进货产品销售全程可追溯等内容的质量承诺。为加强原料把控和流程控制,协会还在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以消除消费者的“塑化剂恐惧症”。(东方早报)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统一集团回应“涉毒”饮料:问题芦笋汁已查扣近10万箱  中国台湾地区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正在持续蔓延。  5月31日,中国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且消息称,其中的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6月1日,统一集团大陆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统一只有芦笋汁有问题,而中国台湾版的统一芦笋汁也并不是统一中国公司进口,而是“小三通”贸易中,部分贸易商从中国台湾进口而来,大陆并没有生产这种饮料。”  统一集团:  “涉毒”饮料只限闽南地区  近日,中国台湾多个厂商生产食品所使用的“起云剂”中发现化学物质“塑化剂”成分。 根据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起云剂”是含有毒害物质的“塑化剂”(即黑心塑化剂)。现在看来塑化剂也是有毒的,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截至5月30日,受“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中国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目前,统一问题芦笋汁已被查扣近10万箱,中国台湾市场上的统一芦笋汁也全面下架。但这都是中国台湾市场并不涉及大陆,大陆没有生产这种产品饮料。”杨寿正强调。  据记者了解,统一集团目前已启动清查,为了安全起见,统一集团上周已将在大陆采购的类似原料 (包括乳化剂、稳定剂等)送检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结果显示均合格。而这款芦笋汁是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  “目前我们集团在极力配合小三通贸易厂商回收这部分产品,目前贸易商库存的五六百箱芦笋汁已被封存,而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密集的闽南地区,近日也从消费者手中追回1—2箱,集团还在积极做这件事情。”杨寿正表示。  杨寿正还吐露,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另外,杨寿正还强调,“起云剂”只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统一集团不会像当年三鹿集团,也不会像三聚氰胺事件波及范围那么广,只会是具体的几家企业受累,但康师傅和汇源很难不被波及。”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证券日报》也就此事采访了康师傅研发总监杨乾辉,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康师傅任何饮料产品都没有在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和销售,所以此次事件康师傅不受影响。”  大陆暂停  进口中国台湾“涉毒”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宣布暂停进口问题产品。杨寿正表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  据有媒体报道,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风波是中国台湾地区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据悉,中国台湾当局将5月31日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  “大陆的饮料业大多是出口,进口很少,所以对大陆市场来说不会影响太大,单就饮料行业来说比较负面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统一等一些涉毒的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对他们丢失的诚信。”分析师陈静表示。  据记者了解,未来统一集团将对此事有进一步的动作,本报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 证券日报 )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卫生部紧急“封杀”塑化剂  昨晚发布公告将塑化剂列入违法添加剂黑名单  质检总局公布暂停进口台湾问题产品名单  大陆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17种国产饮料抽检未现塑化剂  质检总局叫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卫生部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黑名单  “全国公共卫生热线010-12320”将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塑化剂)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质量承诺。  该协会还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  台湾饮料塑化剂风波正不断升级蔓延。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总共有217家厂商、747项商品被卷入塑化剂风暴。  国家质检总局昨天发布公告指出,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昨晚也紧急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已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经对市场销售的17种含乳化剂的国产饮料进行监测抽检,目前尚未发现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昨天也表示,该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开展相关工作。上海工商部门将对涉及的经销商(销售给餐饮企业的贸易公司)进行上门检查。  质检总局  暂停进口台湾问题食品  为避免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污染,国家质检总局昨发布公告指出,自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国家质检总局表示,从6月1日起对允许进口的上述台湾产品必须凭台湾方面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检验证明报检,否则暂停进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出上述产品含邻苯二甲酸酯的,这些产品将不得进口,并暂停其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进口。  卫生部昨晚也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列为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中。可采用《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GB/T 21911)检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罗列了17种,包括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等,但并不仅限于这17种。  据台湾媒体报道,起云剂配方常见原料是阿拉伯胶、乳化剂、棕榈油或葵花油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材料的柔软性和黏稠感,而此次被曝光的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造起云剂时却用DEHP取代棕榈油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台湾食品专家认为,其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以1瓶25元新台币饮料估算,起云剂成本约0.25元,若用DEHP替代,成本最低可降到0.02元。  统一回应  “塑化饮料”非内地产  根据公告,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四款产品: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统一芭乐汁和统一金桔柠檬汁都在暂停进口名单之列。对于统一饮料“涉毒”事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兼新闻发言人杨寿正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从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及统一(中国)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目前内地部分省市的流通市场上被查到的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都是统一的代理商从台湾直接进口到大陆进行销售的,而不是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工厂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杨寿正说,台湾进口到大陆的统一饮料和统一企业在大陆直接生产加工的饮料采用的原材料供应商完全不同,这次被曝光的台湾进口统一甘蔗汁、统一芦笋汁等“塑化饮料”主要是因为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剂违法添加了DEHP导致饮料“涉毒”,这些台湾进口的统一饮料主要在内地部分省市台湾人自己开的零售店和个别超市进口产品货架有售,数量并不多。  杨寿正表示,目前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协助代理商检查和回收上海等地市场上的台湾进口统一饮料,具体回收数字还在统计汇总,待全部回收干净后将向政府有关部门作出汇报并封存销毁。他说,位于大陆的统一工厂从未生产过“这种饮料”,产品都是合格的。  超市举措  消费者可无条件退货  昨天上午,有消费者在卜蜂莲花超市杨高中路店发现了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黑名单”的统一芦笋汁、统一甘蔗汁,这引起了市工商部门和超市方面的高度重视。记者从卜蜂莲花市场部了解到,得知这一情况后,卜蜂莲花总部已立即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将自查通知下发到全市22家连锁门店,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门店全部完成“黑名单饮料”的筛查,并对发现的相关产品立即下架封存,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决定。  卜蜂莲花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被列入“黑名单”的台湾进口饮料并非每家门店都有销售,由于销售量本来就很有限,这些进口饮料通常都是放在超市进口食品柜台的一小块“格子”内,卖掉几瓶店员才会进行补货,所以售卖区通常见不到整箱饮料,即使下架也是以瓶数来计算,很有限,对超市其他饮料的销售影响也不大。  “接到市工商局下发的通知后,这两天我们已按政府部门要求对悦氏运动饮料等产品全部下架封存,下一步就是听从统一安排,该上交就上交,该销毁就销毁。”沃尔玛华东百货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他们已接到总部通知,一是对台湾进口饮料全部下架,二是对供应商被曝光的相关产品不管什么规格和类别也全部下架。沃尔玛昨天还作出决定,不论消费者是否出示收银条或购物小票,只要是购买了台湾“塑化饮料”,均可在沃尔玛享受无条件、原价退货。  饮料协会  拟公开塑化剂检测报告  上海市饮料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杰告诉早报记者,连日来协会正密切关注台湾“塑化饮料”事态的发展,他说,内地饮料行业应该从该事件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主动采取措施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质量监管,不让“涉毒”饮料流入市场和家庭。  陈杰透露,目前上海饮料市场上占有份额最大的是饮用水,约占40%以上,销量排第二的是茶饮料,果汁的市场份额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运动饮料属于特殊用途饮料类别,比例并不高。在他看来,台湾进口饮料目前仅在上海少量超市的部分特定人群中消费流通,比如悦氏运动饮料目前仅发现在大润发和沃尔玛的部分门店有售,相比全市4000多家超市卖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在上海饮料市场占主流的还是本土企业生产的饮料产品,从市质监部门去年提供的检测报告来看,除了固体饮料有不合格产品检出外,其余类别的预包装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的合格率都是100%。  不过陈杰表示,市饮料行业协会目前正在与相关企业沟通,初步打算在6月中旬联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娃哈哈、汇源、光明等国内饮料龙头企业,对全社会作出包含不违法添加添加剂、塑化剂,进行产品质量自查,产品原材料进货产品销售全程可追溯等内容的质量承诺。为加强原料把控和流程控制,协会还在考虑动员会员企业公开进行邻苯二甲酸酯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向社会公开,以消除消费者的“塑化剂恐惧症”。(东方早报)  研究称方便面遭污染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继台湾饮料、化妆品、玩具及保鲜膜被台湾媒体爆料称含有塑化剂后,近日有媒体援引研究论文称:“市售方便面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塑化剂风波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方便面也被污染?  财新网援引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同事被 《食品科学》杂志接受的一篇论文中明确指出:在其2010年10月进行的抽样检测中,DBP和DEHP在方便面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59.38毫克/千克和172.15毫克/千克,方便面面饼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28毫克/千克和1.08毫克/千克,方便米线调味酱料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6.52毫克/千克和44.75毫克/千克。  据国家标准 (GB),DBP和DEHP仅可用于接触非脂肪性食品的容器,且在塑料包装中的特定迁移量分别不超过0.3毫克/千克和1.5毫克/千克。但实验室采集样本中的DBP和DEHP含量,已远远超过此标准。  对于方便面是否真的受到污染以及关于论文内容的更多细节,记者多次联系柳春红副教授及其团队。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对方尚未给予回应。  随后,记者试图联系《食品科学》方面,但未果。在《食品科学》的官方网站及相关的查询网站中,也未能找到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研究论文。  对于方便面产品也被卷入“塑化剂质疑”的风波中,记者联系了康师傅和统一两家知名方便面生产商。  “公司昨天下午刚发现这则新闻,对此消息还需要作进一步了解。”康师傅华东区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康师傅的新闻发言人陈功儒向记者表示,方便面如果存在 “塑化剂”污染问题,应该与包装材料有关,方便面行业不断改进包装材料,并推广纸包装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方便面包装中塑料溶出的可能性。统一新闻发言人杨寿正于昨天下午表示,“目前暂未没看到这则新闻,因此不作评论。”  卫生部将塑化剂列入黑名单  由于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食品安全危机,卫生部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等17种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这意味着塑化剂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  公告指出,此类物质可能添加在乳化剂类食品添加剂、使用乳化剂的其他类食品添加剂或食品中,并列出检测方法。  2008年以来,卫生部已相继发布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苏丹红、罂粟壳、敌敌畏等均名列这份黑名单。卫生部官员此前曾表示,公布这些曾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的物质名单,目的就是要减少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反复出现。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成分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严维凌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  塑化剂风波牵连厂商已达206家  统一集团回应“涉毒”饮料:问题芦笋汁已查扣近10万箱  中国台湾地区因塑化剂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风波正在持续蔓延。  5月31日,中国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且消息称,其中的芦笋汁已销往大陆。  6月1日,统一集团大陆新闻发言人杨寿正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统一只有芦笋汁有问题,而中国台湾版的统一芦笋汁也并不是统一中国公司进口,而是“小三通”贸易中,部分贸易商从中国台湾进口而来,大陆并没有生产这种饮料。”  统一集团:  “涉毒”饮料只限闽南地区  近日,中国台湾多个厂商生产食品所使用的“起云剂”中发现化学物质“塑化剂”成分。 根据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起云剂”是含有毒害物质的“塑化剂”(即黑心塑化剂)。现在看来塑化剂也是有毒的,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截至5月30日,受“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中国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  “目前,统一问题芦笋汁已被查扣近10万箱,中国台湾市场上的统一芦笋汁也全面下架。但这都是中国台湾市场并不涉及大陆,大陆没有生产这种产品饮料。”杨寿正强调。  据记者了解,统一集团目前已启动清查,为了安全起见,统一集团上周已将在大陆采购的类似原料 (包括乳化剂、稳定剂等)送检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结果显示均合格。而这款芦笋汁是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  “目前我们集团在极力配合小三通贸易厂商回收这部分产品,目前贸易商库存的五六百箱芦笋汁已被封存,而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密集的闽南地区,近日也从消费者手中追回1—2箱,集团还在积极做这件事情。”杨寿正表示。  杨寿正还吐露,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另外,杨寿正还强调,“起云剂”只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此次事件会有很多负面影响,统一集团不会像当年三鹿集团,也不会像三聚氰胺事件波及范围那么广,只会是具体的几家企业受累,但康师傅和汇源很难不被波及。”艾格饮料行业分析师陈静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  《证券日报》也就此事采访了康师傅研发总监杨乾辉,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康师傅任何饮料产品都没有在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和销售,所以此次事件康师傅不受影响。”  大陆暂停  进口中国台湾“涉毒”产品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宣布暂停进口问题产品。杨寿正表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  据有媒体报道,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风波是中国台湾地区30年来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  据悉,中国台湾当局将5月31日定为“终止黑心起云剂行动日”。  “大陆的饮料业大多是出口,进口很少,所以对大陆市场来说不会影响太大,单就饮料行业来说比较负面而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统一等一些涉毒的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消费者对他们丢失的诚信。”分析师陈静表示。  据记者了解,未来统一集团将对此事有进一步的动作,本报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 证券日报 )来源中国证券网综合报道)(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奶粉 塑化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