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周口中学贴吧实验中学英语老师谁最牛?

蓬安实验中学有个初一的妹子跳楼死了_南充高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327贴子:
蓬安实验中学有个初一的妹子跳楼死了
据说是因为考试考差了,老师要请家长,这个女同学不敢,就用已经的手机给老师冒充家长打电话,结果老师发现了,把手机收了,这个女同学就以上厕所为由,去教学楼顶楼跳楼,在送去医院的路上死亡…这让我们这些蓬安的心痛啊,全国都火了…
上面的已经变自己…打快了
啥时候的事啊?
昨天下午两点左右,初一的小女子。
尼玛。这妹子心理素质忒好了吧。
实验学子飘过~
哀悼,蓬安实小毕业
心里素质不行
听说了……
每件都是小事情...唉,心理素质啊...
孩纸肿么可以想不开!大好的青春年华
啊,这都可以,实小路过,,默哀。。
昨天还在别的吧看到的是因为老师拿了她的苹果才自杀的
就在&&首页
心态很重要。玻璃心的妹子呢嗯哼。爹妈辛苦养你十几年,结果为了些小事自己想不开,自己命丢了爹妈也伤心。
没点心理承受能力,她能走多远,还有高中等着她。
不过说起请家长就这样怕家长责任不小啊,。
那个吧全版都是关于这件事的
不要吓我啊,我妹就在读初一
确认以后原来是虚惊一场
不是因为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收了,然后就直接从窗口跳下去的?
关于这个故事啊,有很多的版本
版本又变了 i phone遭收了是老版本了看来
不是因为苹果是因为被班主任说了
蓬安的痛心中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蓬安实验中学一女同学跳楼自杀…悲剧_傲视雪枫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00贴子:
蓬安实验中学一女同学跳楼自杀…悲剧
“蓬安实验中学”吧,那小女孩也太激动了吧,老师收完手机还骂那么凶,这下好了…
在2012吧看到的,然后进了那学校
又发2次 你个破手机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蓬安县实验中学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四川省蓬安县实验中学位于蓬安县磨子街,北望,西临,现为蓬安县&十佳&学校和市示范学校。新校区于2014年建成,逐日,琢玉,秋实三栋教学楼共计教室90间,另设实验大楼,教师办公楼。拥有蓬安第一个标准足球场。
所属地区 四川省蓬安县
创办时间 1987年
主要院系 初中
别 公立中学
主要奖项 奥数,作文竞赛
知名校友 郑蛟
现任校长 辛仲文
四川省蓬安县位于蓬安县相如镇磨子街,北望龙角山,西临嘉陵蓬安县实验中学教学楼江,现为蓬安县“十佳”学校和示范学校。学校始建于1987年,原名蓬安县城关中学。1990年被命名为实验中学后,实中人团结一心、攻坚破难、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用智慧和汗水换来了学校的巨大变化。而今,学校近20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标准篮球场4个。
学校现有教蓬安县实验中学职工112人,学校通过长期对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近几年大力 实施“名师工程”,孕育了一大批县内知名的骨干教师。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3人,中学一级教师50人,中学二级教师45人;省、市、县骨干教师35人,优秀教师20人。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马虎实践科学发展观蓬安县实验中学教学技能大赛,不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科研领路,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树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每个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健康发展个 性,打下基础。”的办学思想;确立“高质量,有特色,创精品”的办学目标;砥砺“和谐、砺志、求实、创新”的校训,培育出了“团结,文明,守纪,争优”的优良校风和“尊师,乐学,善思,进取”的良好学风。榜样的力量――部分优秀教育工作者群像记
榜样的力量
――全县部分优秀教育工作者群像记
写在前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形象,不仅令所教学生终身追随,也必将成为感化其所在职业群体的正能量。全国第30个教师节期间,我县230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分别被表彰为“百佳教师”“百佳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十佳课改标兵”“十佳校长”,再次为全县教育人树立了前行的标杆,点亮了远航的灯塔。这些先进典型,他们或执着从教、爱岗敬业,或创新教法、争当名师,或爱生如子、奉献自我,或管理有方、治校如家,用爱心、行动与智慧兢兢业业书写着多彩的教育人生。一年年斗转星移,一载载桃李芬芳,他们的坚持与示范,让我们领略到了今天教师队伍里中流砥柱的神韵与风采。正是有了他们,蓬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道上,才有了一群群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们。
周仁贵:育人路上一颗年轻的心
59岁的周仁贵,是兴旺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看似瘦弱单薄的他,精神矍铄,目光有神,“年轻”在他身上毫不夸张地显示着。
也许我们不会相信,周老师自1987年就开始搞课改了。他说,从教36年,自己一直倡导并实践着新理念,那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不要给他们硬灌知识。2013年,周老师还在兴旺片区上了高效课堂展示课,成为会场年纪最大的献课教师。他所教的2013级毕业班,语文成绩在全片区排名第一,并且该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集体。
周老师说,当好班主任的法宝就是“坚持跟班”。他每天第一个到校,义务为学校四栋教学楼开门;每天最后一个离校,为每栋教学楼锁门关窗。现在所教的二年级这个班,在全年级是人数最多的,家长们信任他,孩子们喜欢他。一年级时,有的孩子不会扫地,周老师会手把手地耐心教他们;对于爱哭的小朋友,周老师会有很多的“哄”法,让孩子们感到这个“爷爷老师”既严厉又温和。
周老师一视同仁对待差生和调皮生,常年坚持家访。所教学生李威,父母离异,且父亲在监狱服刑,无人管教的他厌学、惹事、逃课,让人焦头烂额。周老师一学期去他家里几十次,跟他谈心,帮他解决困难,最终让李威感化,变得“规矩”了。如今的李威在外地找到了工作,偶尔回来还会去看望他。
谭琴:永不停转的陀螺天使
谭琴,凤石小学一名27岁的女教师,一位爱教育胜过爱自己的共产党员。
2009年踏上教育征程的谭琴,带着教书育人的热情和渴望全身心投入到凤石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时任三年级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她,住在女生宿舍,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宿管员,每天与女生同吃同住。孩子们将家中带来的泡菜、盐菜、番茄、李子等“特产”与谭老师一同分享,还时不时将自己的小秘密捎给她,这让她感到十分开心,教书的快乐莫过于此。
作为学校的高效课堂带头人,谭琴经常外出学习,回来就主动讲示范展示课。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泡在了教室里、教案里和学生成堆的作业里。不仅如此,她还担起了学校少大队和团的工作。她就像一只美丽的陀螺,永远不停地旋转着。
命运莫测。在这个花儿一样的年龄,谭琴的生活并没有流露出琴一样的美好音韵。2012年4月,正在学校上班的她突然晕倒,全身僵硬,呕吐不止。后经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医院诊断为脑瘤,须立即手术。因病情复杂,手术后,医生嘱咐她至少休息半年才能上班。当时,谭琴只向学校请了两个月假,加之暑假的到来,她以为自己完全能够康复。2012年8月29日,学校开学工作会上,老师们又看到了谭琴忙碌的身影。她开颅手术部位的伤口还没完全恢复,额头里的钢钉还隐隐作痛,化疗后的头发已变得稀稀疏疏,可她带着热情和笑容来了!她放心不下马上步入六年级的孩子们,那是她带的第一届毕业班,她一定要将他们送毕业!
此后的日子,谭琴隔一段时间要去化疗,但她尽量选在周末或假日,因为她不想耽误孩子们一点时间。她的个子越来越瘦小,孩子们都替她着急,许多家长也自发地提着鸡蛋去看她。谭琴至今还记得,一位家长拉着她的手说:“谭老师,作为家长,我希望你一直教我的孩子;但作为朋友,我希望你请假休息,养好身体!”
罗一文:21载乡村“妈妈”情
现年43岁的罗一文,是罗家小学一名数学教师。已有21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的她,一直以“母亲”的身份温情关爱着每一位学生。
罗老师教书是把好手,无论怎样的差班、“乱”班,经她一管,总是能考片区前三名。她从不歧视差生、穷生、调皮生。她始终认为,一个良好的班级,一份优异的成绩,不是靠赶走后进生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以百倍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建立起共同进取的信心和决心,让班级形成相互团结、温暖温馨的和谐气氛。
罗老师把她最浓烈的母爱洒给了所教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留守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所教的2007级学生戴建宏,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中午没钱吃饭,一个人常常躲在教室里黯然落泪。罗老师观察到后,立即把他叫到自己家里,给他吃热腾腾的饭菜。此后,罗老师每周都给他补贴10元钱,让他有饭吃。如今,戴建宏同学已经考上了大学,逢人便说,当年要不是罗老师鼓励他,帮助他,他是没有信心再读下去的。
2012年所教留守学生唐春艳,家境十分贫寒,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罗老师了解后,回家把自己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件整理打包,送给了她,还常常把她叫到身边,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询问她家里的情况,鼓励她只有努力学习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唐春艳也由内向自卑变得活泼开朗了。
2014年教师节,是罗老师最难忘的。一位学生不知从哪里精挑细选买了个形似奥运金牌的礼物,塞到了她的包里。回家后,她读到了金牌上的颁奖词:“最好的老师”。那一瞬间,她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此生,教书无憾!
罗老师总是那么善解人意,甚至是吃得亏。她的搭档老师生病了,一住院就是1个月,由于师资紧,学校安排她临时顶替上课,她想都未想就同意了,用她的话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累一点,又算什么呢?
毛群华:坚守的力量
毛群华,教育系统为数不多的女校长之一。她走上领导岗位已有20年,其中任校长已是第12个年头。
在杨家小学师生眼里,毛校长是个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她朴素大方,带着农民子女特有的淳真;她忙忙碌碌,总是停不下匆匆的脚步。
毛校长所领导的杨家小学是全县有名的示范校园,无论是学校的硬件建设、文化品位还是内涵发展,都位居罗家片区首位。尽管如此,她依然十分谦虚。每当有记者采访她时,她总是浅浅一笑:“我觉得自己没做啥子特别的事情,只是不愧对良心而已。”良心――这是多么朴实而厚重的词语!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几十年工作热度一直不减,“良心”约束始终处于升级状态的!
毛群华曾是媒体报道过的“妈妈校长”。2007年8月,她从天成小学调入杨家小学任校长,使学校从硬件、质量及声誉方面得到了跨越性的提升。2009年秋季,学校接到了准备县常规管理现场会分会场的任务。毛校长思索着: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乡镇小学,没有一定的内涵是绝对不行的。她提出以现场会为契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让学校文化设施建设上档升级。她带领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到周边县市优秀学校实地考察,与教育局领导多次交流,提出了“抓住机遇,奠定学校特色发展基础”的理念。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设计的同时,毛校长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组织多方筹集,克服了资金紧缺的困难,先后为学校打造了一流的校园文化,标准的办公条件,高规格的校园食堂和高品位的校园环境。近3年,学校17个班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如今,杨家小学的特色大课间活动已在县内外声名鹊起,营养餐实施也在各级媒体得以报道,学校随时以最佳的常态展示迎接着各地教育同仁的参观考察。
毛校长抓管理,以务实为主,从不说空话。工作这么多年,她从来不当甩手掌柜,事事亲自到场,亲自过目。或许她不是百分之百地知道学校每位学生的名字,但每个班有哪个是特困生,哪个是后进生,哪个是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哪个是能力强的等等她无不知晓。她中午从来不睡午觉,几十年来一直如此。那中午干些什么呢?用她的话说,全校到处“走”,走着走着就能发现许多问题。不仅走校内,还要走校外,街上的每个网吧都在巡视之列。这样一来,连走读的学生午睡她都“监控”到了。
也许没有人相信,杨家小学每一届毕业班学生中的优差“两头”都是在毛校长心里“登记注册”了的。每学期,她都主动任教六年级,在上好自己的科目外,挤时间帮助语数教师进行培优补差。可以说,每届毕业班的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她都了然于胸。她会亲自找差生谈话,找准症结,及时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每一次毕业班研究会议上,毛校长的发言都能够说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上,让科任教师无不叹服。她有时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校长,或许在她的眼里,自己一直都还是当年那个辛勤躬耕的教师,“校长”头衔只是赋予了她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而已。在她的带领下,学校毕业班教学质量年年位居全县前列。
唐建平:执着的工作狂人
现年50岁的唐建平,是柳滩小学一名初中英语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2014年6月下旬,唐老师经历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次面对,在学生中考成绩公布的当天,他被诊断为鼻咽癌,让取得佳绩的同学们瞬间从喜悦变为悲伤。
唐老师是个工作狂。他所教的学科成绩一直在片区位列一二名。他的家属患有忧郁症,体弱多病的父母也八十多岁了,但家庭的“牵绊”并没有影响他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他从不缺席,始终坚持深钻教材,作业随做随改,还主动学习电脑,学会课件制作。他的课堂生动有趣,非常受学生欢迎。对待差生,唐老师是不厌不弃,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作辅导。每天晚上,唐老师都要把当天所做的工作在脑子里作个“小结”,还要将第二天的工作准备到位,经常是临近十二点钟才能入睡。
2014年3月份,唐老师经常说脑壳胀痛,同事们劝他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他却说:“学生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了,这一届学生本身基础就差,还是等中考过后再说吧。”没想到,这一拖就是三个月。7月份,唐老师住院期间,学校校长唐占春带领工会主席郭刚到省肿瘤医院去看望他时,他没有过多地谈论自己的病情,而是担心这学期自己不能来上课,又有个英语老师请产假,学校英语课排不排得过来。
唐老师还是个热心肠。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被誉为学校的“万金油”。学校的事情,大到线路改造,小到换颗灯泡,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有一次,教师宿舍底楼一住户家厕所下水道堵塞了,唐老师二话不说,双手带上塑料袋就掏了起来,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把堵塞物掏光,并换上了新水管。
唐老师在2002年教到一个孤儿学生,名叫袁毅,成绩很好。唐老师经常鼓励他要坚持完成学业,并多次送衣物给他,在中考时还给他资助生活费。2005年,袁毅考上了重点本科。唐老师所教2011级学生姚春艳、姚冬梅两姐妹,也是孤儿,爷爷奶奶都80余岁了。三年里,唐老师通过自己掏钱或学生捐助等方式坚持每月为孤儿姐妹提供40元;还联系蓬安籍乡友唐洁为两姐妹每月资助200元。在众多人的帮助下,两姐妹在2014年均考上了本科院校。
刘平:当敬业已成一种习惯
现年56岁的刘平,是河舒小学一名数学教师,从教已经36年。刘老师一直是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自我县推行高效课堂以来,他始终坚持用高效课堂模式上课,并且热衷于课件制作和电子白板的使用。他经常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优质课,并且主动为年轻教师做业务培训,以“老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校教师搞课改。
见到刘老师,正是下午放学的时候,他手里提着一个普通的塑料袋子,看似沉甸甸。副校长蒋丽君说:“刘老师的这个袋子呀,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随身携带,这个习惯已经伴他30多年了。”笔者对这个袋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向刘老师要过来,打开仔细地瞧。原来,里面全装着整整齐齐的教学用具:数学教材,参考用书,手写教案本,导学案二度创作,红色圆珠笔,教育杂志。笔者问及他为何还将教育杂志带在身边,这样麻不麻烦时,刘老师爽朗一笑:“不麻烦,不麻烦,我一天上完课,改完作业,空闲时间就看看这些杂志,里面的内容新得很,我们这些教书的老观念也要跟到进步才行哟。”
刘老师是敬业的典范。他长期坚持写教学反思、读书笔记,教学态度十分严谨,所教学科成绩期期在片区位居前列。目前,刘老师正按学校建议将自己保存多年的教学资料建成课件数据库,供全校老师借鉴参考。
蔡清秀: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知音
文文静静,温温柔柔。这是平头初中语文教师蔡清秀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温柔可亲的80后,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真诚、智慧和爱心抒写着“师者父母”的真正含义。
蔡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她管学生的“法宝”就是走进学生内心,赢得学生理解,取得家长支持。“我是个女教师,个儿不高,如不用真心去打动学生,可能就没有学生‘怕’我。”蔡老师的一番话,朴实而真切。一个“怕”字,蕴味深长。学生是真的怕她吗?她教的学科为何年年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笔者了解到的一串串事例中,学生对她的“怕”完全可以用“尊重、敬畏、佩服”来理解。
蔡老师心思细腻,善于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变化,尤其注意留守学生在“叛逆期”的情绪疏导。办公室、教室、楼道走廊、寝室……常常能够看到她和学生一起散步、谈心的身影。她所教的2012级学生中,有一个男孩,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乡,父亲再婚生子。由于父母的冷漠,男孩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偏执,甚至产生了扭曲的想法。好几次,男孩在周记中流露出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念头。蔡老师了解后,多次找男孩谈心,男孩的每一次倾诉都让蔡老师流泪。蔡老师像大姐姐一样安慰着男孩,并告诉他要学会快乐,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更重要的是学会在逆境中坚强,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平时,蔡老师总是经常留意男孩的情绪,并经常借题鼓励他,让男孩在学习中找到了最大的自信和快乐。后来,男孩顺利考入了蓬安中学。
蔡老师说,一个班主任可以成就学生,也可以毁掉学生。她面临的许多留守学生,由于父爱母爱缺失,学习上没有兴趣,无自律性,动不动就提出要退学出去混社会,可这些想法都被蔡老师一一击“碎”。蔡老师的语言似乎有魔力,总能把同学们的一些荒诞言行化解于萌芽之中。她说,同学们在她的劝解之后都会反思自己,改变自己,重新找到自我。初中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也许一个很小很小的想法或言行,当老师的如果没留意到,就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仅如此,蔡老师还经常为全校学生作心理健康辅导,每期至少两次。平头初中的学生早已把她当成了心理“专家”,即便不是她教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仍会去找她倾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蔡老师对学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可她最亏欠的,还是自己读一年级的儿子。儿子在县城读书,而她只能在每周周末才回一次家。她从来没有陪孩子过个六一,也从未参加过孩子班级的亲子活动。
祝隆君:“校”与“家”相爱两不倚
祝隆君,平头小学语文教师,还有几个月就满60岁了。有着33年班主任经历的他,对学生管理有“一整套”经验。近3年,他连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且每期期末成绩均在片区前3名。
祝老师住在街上,自然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时间多。他对家长平易近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平头乡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么多年来,祝老师教的班从未出现过安全责任事故,孩子们爱他敬他又怕他,家长也十分支持他的工作,他甚至在街坊邻居中都有一定的“号召力”。用他的话说:“班主任这个工作是个杂活儿,也很考手艺,做好这门手艺,重在用心。”的确,这门手艺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祝老师长期坚持跟班,连学生午休时间也要跟,班上纪律好,学风好,都是他辛苦“跟”出来的。
祝老师爱生如子。在没有实行营养餐政策时,学生午餐都是自带米蒸饭吃。班上常常有学生忘了蒸饭或带菜,他就把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吃。学生病了,他总是第一时间将孩子背到乡卫生院,自己垫钱为其治疗。事后,有些经济拮据的孩子根本没还钱给他,他仍然毫无怨言。冬天里,有些学生穿得少,穿得烂,他赶紧把自己儿子小时候的衣服找出来给他们穿。祝老师说:“其实,我做这些事很微不足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的学生嘛,你看到那个样子怎么忍心呢?”
祝老师爱校如家。每到寒暑假,他都要义务为学校保洁、护校,如遇保安走亲访友,他还会临时顶替保安管好学校,关好窗,锁好门。特别是春节期间,祝老师总是默默坚守岗位,防止社会青年到学校搞破坏。暑假里,如遇刮风下雨,祝老师总是不放心,雨停后一定要到全校去走一走,看一看,还要及时向校长汇报情况。校长邓荣感动地说:“有这样的老同志,真是学校的福气!”
邓北平:退二线 ,战一线
一位退居二线仍坚守在学校管理第一线的老领导,一位躬耕教育阵地38年却从未减退火热之情的工作狂人。他,就是徐家小学退居二线正校级领导邓北平。
邓北平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一名扎根村小教育直至退休的老师。在家庭的影响下,邓北平兢兢业业从教,踏踏实实做人,1979年,他由一位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从此,邓北平抱着感恩的心态,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勤奋执着,取得了累累硕果。1992年,邓北平开始走上领导岗位,这一干就是18年。他先后在茶亭、金马、方广、黄坪等学校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2008年因教育局对学校布局调整,黄坪小学与徐家小学合并而退居二线。
邓北平虽退居二线,但在徐家小学校长邓天华心目中,他的热能还没有充分释放,于是将他委以了学校管理的重任。当时徐家小学分为主校区、二校区及黄坪基点校三个校区,领导人手少,管理也无力顾及,邓北平便担当起了二校区四、五、六年级18个班1000多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中,他以自己的管理经验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方法让二校区彰显出了浓厚的管理特色。他在管理中“务求落实”,实行责任区到班,狠抓班主任管理,抓学生自主管理委员管理。诺大的二校区洁净而美丽,任何时候都看不见一片废纸和一个包装袋。他对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六年级毕业班的管理,总是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他分析学生现状到班到人,分析质量到科到题。所管理的几届毕业班质量检测均在全县同类学校前茅。
邓北平就是这样,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曾经有人说他:“老都老了,何必管那么多闲事嘛,有时还得罪人。”每每这时,他都淡然一笑:“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该耍了,‘退二线’不等于退休,自己拿了国家的工资,就应该做事情!”他的一言一行都为学校的年轻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2013年,徐家小学内部布局调整,学校又决定让邓北平管理一校区工作,这个校区主要是低年级和幼儿园。如遇“六一”或大型活动,他总是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做准备工作了。他所管的校区,各种大大小小的钥匙装了一塑料桶,但他这个“老管家”从不觉得烦。
在徐家小学教师眼里,邓北平就是一位“校长”。他已经把学校管理工作融入了自己的骨子里。即便是今年8月10日在川北医学院做了风险极高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病榻上的他仍惦记着一校区的开学工作。敬业已经成了邓北平的一种习惯,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8月28日下午,手术后仅18天,邓北平不顾家人的劝告,回到学校里参加班子会议,又战斗在一校区的教学管理一线。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奉献就是幸福,工作就是快乐,他所做的一切,令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啧啧赞叹。
陈建勇:做一名睿智、敬业的师者
现任实验中学教导主任的陈建勇,有过18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坚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化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他注重思想引导和性格塑造,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学生。2007级3班的张同学是他班上的一名留守儿童,其父亲离世、母亲改嫁的残酷事实,让这个本已性格孤僻的孩子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自卑想法,曾一度因调皮和成绩差而从其他班级辍学。陈建勇了解到,该生贫病交加的奶奶在艰难抚养他的同时,十分期待能让孙子继续上学读书,于是亲自上门了解情况。家访时,他没有直接批评张同学,而是当着孩子的面,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50元钱,表达了对其奶奶的慰问,当面承诺答应收下张同学到自己班上就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张同学见状后,面对素不相识的新班主任,情不自禁流下了敬畏与感动的泪水。陈建勇就此攻破了孩子倔强的性格防线,赢得了信任,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在陈建勇班就读期间,张同学成为了一个守纪上进的好学生。后来得知这位学生外出打工通过诚实劳动获取不菲工资收入时,陈建勇感到极其欣慰。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陈建勇如此要求自己,也以此为标准管理学生和引导着其他班主任。他长期坚持出全勤,早操、课间操与学生一起出操喊口号,作为班级一员参与劳动,晚寝时必到学生宿舍察看,见到地上有纸屑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与学生同时准备纠错本……他要求学生答题书写规范,自己坚持练习和使用钢笔字,他亲手写的下水作文、致家长书、导学案和班级管理制度等教育教学资料,在其办公室和班级随处可见,其书写整齐、流畅、别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的执着、热忱和认真的态度。
皮肤黝黑、C骨嶙峋分明是他长期劳累过度的见证,但每当领导同事担心他时,陈建勇总是说自己是这样“不长肉”的人。他对学校工作的精力投入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和对家庭,陈建勇长期坚持住学校,即便是长长的暑寒假期。今年夏天祖母不幸去世,他仅花了一个晚上料理丧事,第二天便匆匆赶回学校突击搬迁工作。他每天早上坚持6点起床,6点30分准时出现在学生宿舍楼下等待班上的学生一起跑步。凡到学校食堂就餐,陈建勇总是与学生坐在一起谈心聊天,同时相互监督不挑食、不浪费。为真正兑现“学生吃什么,自己就吃什么”的承诺,他还经常同学生交换已经打好的饭菜。
在处理学生间矛盾的时候,陈建勇不用思维定势袒护和责难任何一方,而是就事论事,让涉事学生当面摆事实、讲道理来正确审视自己、理解别人,最终达到双方握手言和,心服口服。他所带班级因此矛盾隐患极少,班级凝聚力也不断增强。作为自主管理的践行者,陈建勇推行班级事务小组承包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在与学生交流中,陈建勇一改教师单向谈心为师生互动式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表达空间,营造了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用深邃的目光审视自己为之付出的教育,用创新的思维去激活传统教育的不适应性,正成为陈建勇实施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新方向。
胡重阳:师道的魅力
从教38年的诸家小学数学教师胡重阳,一直担任班主任,曾任县人大代表10余年。每每问及敬业奉献的动因在何时,他总认为,“作为农民的儿子,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自己的老师,要在回报老师对自己爱的同时,也传递这份爱。要像严父慈母般视学生为自己的子女。”
胡重阳注重从细微处去改变和影响学生。2000年小学毕业的陈鑫同学,数学成绩特别好,但因家贫舍不得交2元钱参赛费,而准备放弃数学奥赛的机会。胡老师得知后,不仅为他替交了参赛费,还亲自骑车送陈鑫到中心镇参赛,最终陈鑫获得了大赛二等奖。因为得到胡老师的鼓励和帮助,陈鑫的理科成绩一直稳中求进,考上著名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和参加工作后,还经常回校看望胡老师,其父母也是逢面必谢。
胡老师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始终信奉“吃得亏,打得堆”的处世之道,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学生、同事、家长、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大家一致对他好评如潮。1993年刚从村小调到完小时,一些年轻班主任建议大家轮流值守学生午休,胡重阳毫不犹豫提出自己一个人来承担。和胡老师搭档过的老师对他更是赞不绝口,大家都明显感到他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课堂容易出效果。按实际年龄,胡重阳本该退休修养身息,但他仍在教学一线忘我付出,丝毫没有工作到头的庆幸状态。他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他时常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要求自己和关心集体。他家离学校相隔5里路,每天靠骑自行车往返,但他数十年如一日,早上均在7点左右赶到学校。课余时间,他老是闲不住,习惯了把辅导学生作为他的业余爱好。有付出就有回报,胡老师所教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积累起了较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近四年来,胡老师连续接任毕业班教学,毕业检测成绩均稳居榜首,提升幅度最大的一个班在他接手五年级时居全县130多名,毕业时占全县58名,两年内上升达60多个名次。胡老师管班教书都不愧为一把好手,每届毕业班中途一有教师调走,学校首先想到的就是请胡老师上,而他每次都毫无怨言,不负众望。由于名声在外,乡里乡外的家长都向往能让自己的孩子到胡老师班上就读。家住诸家场镇的邓博同学几年前被父母送到较远的徐家小学就读,平日哪怕吹风下雨都靠摩托接送,为的就是要去上个所谓的好班。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胡重阳要中途接任与邓博同年级的班,家长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孩子转回了诸家小学,原来,他们一家一直在等的就是胡老师。
热心学校事务是胡重阳影响同事的又一经常行为。学校所有的功能室都是他一个人管理,打扫卫生、还原物品、开关门窗,他都做得那样及时、仔细,他还每天为学生有序发放营养餐饭票……但他不是学校管理层,也没有丝毫报酬,唯一回报他的只有学生的笑脸、同事的赞许、家长的肯定和自己良心的慰藉。
李运:“较真”与“较量”
已在蓬安中学工作25年的李运,2009年开始担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后勤工作。他对学校发展的关注,不仅仅停留于自己的分管领域。承接学校老教师的优良传统、珍惜自己长期工作学习所在的母校、不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是李运追求事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力量源泉。蓬安中学2014年高考本科上线856人,创建校以来新高,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超目标20人,高考综合排位时隔多年后重回全市同类学校前三甲,作为联系该年级的校分管领导,李运功不可没。
“他是一个没有私心的‘愚蠢’领导”,学校不少了解李运的教职工对他有这样的印象。实施房改政策时,李运放弃房改补贴把名额主动让给其他更需要的同事。每次去县城出公差,他总是归心似箭、快去快回,生怕耽误了工作。为了帮助生病的教职工早日康复,他经常去他们家中看望,带给他们朋友般真挚的问候,宽慰病人和家属要开好生活、珍惜身体,不要因过分节俭而耽误治疗。
他是一个敢于和善于啃“硬骨头”的学校管理者。在蓬安中学实施澳门援建工程中,周边老百姓因房屋拆迁、工程车通行等曾设置不少障碍,一度阻碍工程推进。李运始终没有放弃耐心,在与部分不明事理老百姓“斗智斗勇”的同时,各个击破困难,逐一化解矛盾,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和保障工期做出了巨大努力。作为高2014届的年级联系领导,李运从教育过程管理扎实抓起,坚持每周逗硬检查各科教师作业批改,作出详细登记,及时反馈,并在月考核津贴中得到体现。细致、公平的管理得到了全年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该年级一名物理教师,在高二时因自己身体不好而放松了教学环节工作,教学成绩一时有所回落。进入高三后,在严格的管理考核下,他不得不奋起直追,通过一周一月地抓,所教的物理科成绩大幅提升,最终超预期完成了高考目标任务。
李运认为,管理者的意图能否具体实现,关键在于自身能否带头做好示范。如果管理者仅仅一味地作要求和当甩手掌柜,而自己不亲身参与实践,就会慢慢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最终事与愿违。按惯例,蓬安中学第四节晚自习由班主任到班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但没有任何报酬。为确保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李运坚持每晚不漏一班地巡查,并及时通知缺位的班主任到位。李运常说,“士为知己者死”,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刺激其奉献欲望,不一定非得要靠金钱与物质,如果能与他们建立起朋友般、兄弟式的同事关系,不断赢得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大家就会心平气顺地接受安排,主动作为。
在管理工作中,李运注重细节落实,从不画大字,从不放过工作对象的最小单元。李运调研发现,高2014届文科3班和5班、理科14班在高二结束时,是全年级的后进班。高三开始时,他会同年级组,花了半个月时间,与相关班级和教师面对面交流,深刻查摆师生的主观认识问题,着力优化和强力整顿班风、学风、教风,一个月后三个班的状态得到明显扭转。李运曾对5班特别担忧,该班按高二结束时的水平,预计最多只能上3个本科,一度无人愿意蹲班联系和指导。关键时刻李运主动担任该班蹲班领导,主动指导年轻班主任实施有效管理,坚持一有时间就去蹲守听课,经常与该班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休息,每天早晚自习都要到这个班巡视好几个来回。功夫不负有心人,该班高考共上本科线13人,超目标10人。正是他不折不扣坚持贯彻了“抓两头带中间”的质量提升秘诀,蓬安中学2014年高考稳中求进才最终没能成为神话。
邹俊勇:“圆心”德育管理的实践者
自1994年以来,锦屏初中数学教师邹俊勇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憨厚敬业的他,对班主任工作情有独钟且善于思考、创新。他所带的班集体,学风浓郁,凝聚力强,同事都乐意跟他搭档,各地新生往往都会慕名而来。
邹俊勇在班级管理中创立了“圆心”德育管理模式,把自己视作班级工作的整体规划者,把每个学生都看作班级工作的一个圆点,实行人人当班干部制度,并用不同头衔体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理念,管理班级电子白板的学生为“媒体”管理员,负责关灯的同学为“节能”管理员,负责给花浇水的同学为“植物”管理员……于是,他班上的每位学生都成了管理集体、管理自己的主角,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管理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沟通组织能力,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学期末全班同学都轮流接受管理能力民主评议,优秀者获得表彰奖励。通过这样的班级管理改革,学生的违纪少了,班级的气氛好了,家长的肯定多了,工作的效率高了。
邹老师善于把对学生的爱融入规则教育和硬性管理中去。在很多学校对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感到头疼的时候,他班上的学生却能做到自觉上交手机,请老师帮助管理,大家都毫无怨言。原来,邹俊勇多次召开班会,深入反复民主地讨论了上学带手机的利与弊,最终全班同学达成了共识。当学生不得不需要手机与家长亲人联系时,邹俊勇长期免费为他们提供自己的手机。邹俊勇现在的班上有一名男生,双亲离异,父亲在外打工,母亲远走他乡,导致他性格孤僻,自卑感强,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邹俊勇主动承担起了管理他的责任,让他和另外两位类似情况的同学到自己家里吃住。每天除关心照顾他的生活外,还细心辅导他的功课,并让其他同学主动与他交往、交流。慢慢地,该生树立起了学习和做人的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现在该生不但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升,而且消除了自卑感,个性也变得开朗起来。
不过多计较理论是否高深,不在需要及时付诸行动时犹豫,在邹俊勇的眼里,只要能适应对象特点、促使学生上进、增进班级团结的办法都是好方法。这也正是他带班多年仍不懈探索、孜孜以求的动力所在。
杨晓东:做一名忠实的课改人
蓬安中学青年语文教师杨晓东,参加工作17年来,已有9年班主任经历。在他看来,自己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学校给予的班级管理自主权,得益于科任教师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最后才是自己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杨晓东是我县高中课改为数不多的忠实践行者。与众多同行一样,杨晓东曾对高效课堂这一新生事物质疑过、拒绝过,但在多次感受县内外课改班级学生的能动性、参与度和对教师的促进作用后,他便有了尝试的冲动。通过这一试,一个理由让杨晓东后来坚定了自己的课改之路,那就是传统课堂上自己很累,但效果不理想;新课堂的试验阶段也很累,但课堂活跃,效果全面,自己有越来越被解放的感觉。于是,在当初蓬安中学课改大氛围还不浓厚的背景下,杨晓东选择了转型自己的课堂,从小组培训、导学案编写等环节入手,一环扣一环扎实起步、全力投入。很快,他的班级变化特别明显,县教研室教研员在他的课堂上看到了蓬安中学课改的火种。从此,杨晓东成为该校课改的带头人,直到后来受邀编写全县导学案,被评为课改标兵,他在课改之路上越发成熟起来,学生能力与成绩的飞跃提升更让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今年高考成绩出炉前夕,耳闻同事对学校高考议论纷纷,有希望,有怀疑,但杨晓东忐忑之中,又期待着什么,因为他对受过课改洗礼的这届学生有信心,他等待的只是最终能有什么样的效果而已。高考成绩揭晓,他所带的2014届高考班级51人全部上本科线,其中31人上重点线,成为我县今年高考名符其实的“最牛”班级。谈及对课改之路的展望,杨晓东说:“教师教学的确各有各的门道,但我就看准了高效课堂这道门,不管别人怎么看,走课改之路必将成为我终生的职业选择。”目前,杨晓东又带领高一新生继续走向高效课堂的殿堂。他在第一次班会上,从学生自我介绍的水平中再次感受到了改与不改的差异,明显区分出了哪些是课改学校或课改班级来的新生。在寄语全县课改大局时,杨晓东十分期待“如果初中改革面增大了,高一新生的适应期就会缩短。”他的期待又何尝不是全县有良知教育人的共同愿望呢?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是杨晓东班主任工作的一大法宝。2008级的一名男生,高一上期时因父亲的管理方式粗暴,导致父子心理对立,一有分歧甚至会打起来。学生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之下把事情告诉了班主任杨老师。杨晓东鼓励学生给父亲写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并帮助其反复修改。同时私下与其父交流沟通,强调亲情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暴力管理只能适得其反。家长事后颇有感触,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育方式,父子关系渐渐融洽多了,情理中杨晓东也成了他们一家的知心人。分科转班后,该生又因学习压力大增而离家出走,在与家长老师失联几天后,他还是忍不住给原班主任杨晓东来了电话,说没有理由瞒住他最信任的杨老师。杨晓东接到电话后,没有立即要求他回家,更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他一定的出走期,并寄给其生活费帮助渡过难关,再一步步与他约定好回家的时间,最后该生出走数天后如期而归,再也没有出现过过激行为。2014届毕业生张平一向学习认真自觉,高三上期学习压力加大,情绪高度紧张,导致一时间心力憔悴。杨老师察觉后,担心他有不能继续坚持学习的危险,于是开始经常找他交流谈心,舒缓他的学习压力,肯定他的学习效率,强调“坚持就会取得胜利”,不宜过度自我施压。后来,张平在相对轻松愉快中完成了高中学业,取得了580多分的高考好成绩。今年教师节,张平写信坦言“当初有要崩溃的感觉了”,感谢杨老师在关键时刻给与自己持之以恒的关注。与张平同样踏实上进的一名女生,虽相当刻苦努力,但因基础不好常常名列全班后几名,其父母担忧她付出与回报的反差会导致其产生精神疾病,在不知所措时,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杨老师。杨晓东从老师和家长期待不高的角度为该生松绑减压,十分认可她已经付出的努力,引导她淡化偶尔的一次失利,最终这名女生也如愿考上了本科院校。像这样有针对性地集中谈心,一个轮回就花去杨老师两周课余休息时间。杨晓东还通过建立班级QQ群定时与学生和家长开展朋友式的交流。
有意做个敏感问题的“无心人”,是杨晓东老师处理学生早恋、上网成瘾等难题的又一妙招。了解到本届毕业的班级中几对有恋爱苗头的男女生后,杨晓东没有过分惊诧地去“切中要害”,而是耐心观察他们的动向是否分散学习精力、是否超越了应有的同学界限,同时有意跟他们更多交流他们不“担心”的话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隔岸观火”掌控他们的动静,这样既避免了直奔主题影响他们的情绪,又让他们集中精力追求学业进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最终的高考成绩见证了杨晓东老师教育方法的合理性,这几名学生都双双考上了他们理想的大学。他的实践经验证明,模糊管理学生青春期问题,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蔡田青:觉悟即动力――“课改,自己一直在路上”
巨龙小学语文教师蔡田青,全县第三届十佳课改标兵。与其他课改人不太一样,蔡老师的课改之路源起于她对语文教学的本源思考。她一直认为,学生语文课上的收获取决于语言实践的程度,这与我县推行的高效课堂理念不谋而合。在那飞雪待春之际,她已是向着远方执着出发的人……
2009年,蓬安课改之风骤起,她惊喜地发现,高效课堂的理念、模式和方法竟然与自己的许多东西冥然相合。就在这一年,她中途接手的一个五年级班,语文成绩在全县104个同年级教学班中名列101位。她断然在课堂上全面实施高效模式,一年之后毕业时,该班成绩位居全县第10位,91个名次的提升幅度令周遭同事集体瞠目!
教学成绩的丰收自然得意,但高效课堂对于孩子们身心素质的发展更让蔡老师体味深刻。班上曾有名男生,学习懒惰,品质败坏,小小年纪就习惯于对人对事暴力相向,一言不合,就争吵打架,甚至拦路抢劫学弟学妹。先前的老师们都拿他没什么办法,蔡老师在课改实践中,把他纳入了自主管理的培养对象,利用他号召力出众的特点,动员同学们选他为小组长,用荣誉激励他,用职责推动他,用规则约束他――高效课堂唤醒了他的自主意识,密集的群体合作学习活动使他懂得了尊重和规则,团队的前进使他感受到责任的意义――这个孩子的性格转化很快,思想和学习进步极其明显。当他后来被评为全校自主管理先进个人时,当看到他现在阳光少年的朝气形象时,了解男孩的所有老师无不感到高效课堂的“育人”之功。
蔡田青之所以成为“课改标兵”,还在于她的独立,不迷信,不盲从,不仅仅模仿。“淮南橘而淮北枳”,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高效课堂,也没有四海皆准的高效模式。她的成功在于离开模式,走向思想。她以“以学为主”、“充分活动”两个原则统领课堂的一切行为。她说,高效课堂必须坚持,正如学骑自行车,摔一跤,哎哟,不敢骑了,那你永远只有走路。怎样学会骑车――咬紧牙关不下车,一跤一跤地摔,摔的多了,你就会了。不肯上车,或者摔一跤就不敢再骑,永远骑不会。必须近乎固执地坚持,在坚持中反思,在坚持中修正,在坚持中提高,在坚持中成熟。因为,高效课堂的教师、学生、小组以及全部操作必须要在“做”中才可能得到修正和成长――“牛不下田,焉能耕田?”
她不苟同那些企图“用部分改良传统课堂代替高效课堂”的保守思想,在自己探索积淀的基础上,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不断反思自己、梳理自己、完善自己的课堂,在全县率先用行动打破了小学低年级学生难以搞高效课堂的断言。2013年,县教研室的一次调研中,不经意发现了她的小学一年级高效课堂,竟然那样流畅,那样精彩,如同样本――那时,她的班不是课改实验班,她本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课改头衔。
“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 蔡田青认为,路上的人越多,这条路才越宽阔。课改基地校应该有一大批坚信课改、敢于并善于课改的人作为支撑,与同事交流时,她从讳言对方不足,也从不保守自己所能。作为课改先行者,她对自己见证的本校好课堂如数家珍,对徘徊不前、步履艰难的同事们总是热切地帮助。
展望自己未来的课堂,蔡田青坦言,成熟的高效课堂,老师可能做到“完全放手”,如今自己的课堂很多时候能放手到“5+35”的程度,即教师只花5分钟推动和要求,其余35分钟全部交给学生,而未来,“0+40”理想境界,正是她职业生活的幸福驿站。
刘光权:坚守,缘于热爱
偏僻的睦坝乡15村小学里,刘光权已在此坚守了37年。1977年当上民办教师后,直到1998年才有机会考上了民师班转正。在这22年里,刘光权没有因为自己不是正式教师而动摇终身从教的追求。80年代末,当时公办企业巨龙面粉厂招考职工,刘光权在家人的勉强下报了名,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但接到去镇里上岗的通知时,他怎么也舍不得村里的孩子,忘不了当时校长“把教育工作搞好”的殷殷嘱托……最终他断然拒绝了这次机会,与那个年代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失之交臂。民师班毕业后,刘光权当上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当时师资紧缺,他被分配到了睦坝一完小,眼看就要上街 “吃国家饭”了,但同样的现实让他再一次难以割舍让他牵挂的村民和孩子,“自己走了就意味着15村小从此要停办”,稍加思索,他最终选择了留在村小继续任教。2009年,因为生源缺乏,刘光权到完小工作半年后,又主动申请回村里招收新生,重新组班守护这耗费了他大半生心血的地方。如今,还有1年就要退休了,刘光全为他一生极其完整的村小任教经历感到无比自豪。
村小的特殊情况决定了刘光权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书。年轻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子一个人不得不承担6个人的庄稼活,周末或放学回家刘光权也要干大量的农活和家务。但无论有多忙,他都不会放下学生不管,更不会耽误教学任务。有一年农忙时节,秧苗打在田里,小麦收割在地里,眼看大雨将至,妻子一个人手足无措、心急如焚,无奈之下,跑来学校大吵大闹,要刘光权回家突击农活,但他毫不理睬,下课后把妻子劝回家自己又回到了课堂。这次经历后,刘光全经常向家属讲起工作与家事孰轻孰重、谁主谁次的道理,逐渐得到了理解与支持。2004年至2011年期间,班上的留守孩子逐渐增多,一些家长拜托刘老师中午在家为孩子们煮饭,当时家长承诺每位孩子交5毛钱的生活费,事实上很多孩子因家庭拮据,最终都没交。钱没交,但生活质量不打折扣,保证了每顿吃饱、每周至少一顿肉,7年来,刘光权夫妇为数百人次学生煮午饭,贴补生活费近千元。2012年,国家营养餐改善计划实施以后,刘光全又同村主任老师商量,每天轮流为全校30余名孩子做营养餐。如今老伴没了农活,也到校帮忙,夫妻俩共同为村里的孩子奉献着自己的心血,让这里成为了村小实行营养餐供餐模式的典型代表。
刘光权悉心关爱学生,心系学生家庭,他为学生的成长付出的,同学们都一一铭记心间。2008年教师节, 10几名已上初中的学生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带上礼物来看刘老师,他们送来的没有什么实用、值钱的物品,就是一些常见的纪念品,但当他们亲手打开音乐盒,围在他身边一起唱响《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歌曲感念师恩时,刘光权禁不住流下了从未流过的幸福而感激的泪水。像这样的感动,刘光权岂止经历一次。现在六年级班上的漆辉平同学,因基础底子薄,学业成绩一直不佳,父母离异并外出,爷爷没什么文化,从一年前开始,刘光权每天主动为他免费补习1个小时,一年后辉平每科成绩都提升了30分以上,年终当他爷爷拿出1000元现金表示感谢的时候,刘老师以“老人找钱不容易”为由一口谢绝,并叫辉平一家不要担心,只要还在村子里念书,只要辉平追求进步,他都会尽心尽力帮助的。在刘光权班上就读的学生,每年生日都会收到刘老师的一份礼物。那些年需要交学费的时候,刘老师还帮很多家庭垫付了经费,但后来都被他一笔勾销、不予归还。
为山村教育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刘光权,如今却落下了乙肝、脂肪肝、高血糖、前列腺炎等病状。医生多次建议他注意休养,但他没有在意这一切,长期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来没有因病请假休息。仿佛只有为孩子们服好务,才是治疗他病症的最好药方。
母华:教育需要“热心肠”
全县十佳师德标兵――锦屏小学高级教师母华,是一名半路出家的幼儿教师。胜过很多专业教师,她是那样挚爱幼教事业;胜过很多学校管理者,她是那样关心集体、爱校如家;胜过很多调解专家,她是那样善于化解矛盾……
母华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永远铭记着自己父母的深深教诲:“当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千万不能盲人牵瞎马!”带着这一对自身影响深远的告诫,母华不断学习充电,不断钻研业务,积极参加了中师函授、“三沟通”学习,先后取得中师、大专文凭,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刚参加工作时,母华在徐家小学教语文。为了说好普通话,她专门买了收音机,定时收听电台新闻和收看《新闻联播》等,虚心拜播音员为师,同时与学校其他同事日常交流时坚持说普通话,尽管一开始发音不准,有时还夹杂一些方言土语,但她都毫不动摇,大胆地说下去,直到能说出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为止。到锦屏工作时,母华被安排在村小工作。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曾歪歪拐拐地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她也曾克服强烈的妊娠反应没请过一天假,有时一堂课下来,整个教室外边都是她忍不住吐的口水,但她还是坚守在那间教室,坚守在讲台上。无论是教语文还是后来在锦屏小学上数学,母老师的教学成绩从来没有落后过。
近几年,母华因高度近视导致视力锐减,学校安排她担任相对轻松的幼儿学前班教学工作。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熟悉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母华坚持每天都要学习有关幼儿教育的知识,每天练习从网上下载的儿歌和舞蹈,经常去专业教师的班上观摩。在教学活动中,母华逐渐了解了幼儿的身心特点,适应了孩子们的学习活动需要,成为了幼儿园里十分受欢迎的“好阿姨”。无论是现在正在教的,还是以前曾经教过的孩子,无论在哪里,他们只要见到母老师,都会大声地向问候:“母老师好!”母华住在学校,每天早上买菜回家,一进校门,先前赶来上学的孩子们便会前呼后拥去迎接她,帮她提菜篮,与她套近乎……时隔一两节课不见母老师的身影,再见时,一些孩子总会问:“母老师,你又去哪儿了?”;课间休息时,她坐在教室里,有的学生坐在她的大腿上,有的用可爱的小手去摸她的脸说:“母老师,您真漂亮!”还有的孩子为她捶腿捶背……
母华是一个“热心肠”,因为自己不怕吃亏,身边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尽其所能、无欲无求地提供帮助。哪里需要她,她就会出现在哪里,久而久之,大家对她有了信任,并心存敬仰。一次上街买菜,一名城管与卖菜商贩不知什么原因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很多人围观,但不见解围劝架的。母华见状,不顾自己身材矮小和可能被误伤的危险,第一时间冲到了矛盾双方中间,缓解了事态的恶化,为警方调解赢得了时间。住在学校里的老师有的要走一段时间,总是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母华,让他们给花草浇浇水,给鱼儿喂喂食等,母华总是欣然接受,乐此不疲。
在学校幼儿园改造拆迁过程中,部分教职工因利益纠葛阻挠民工搬迁露天的家具,一时间与到场调解的学校领导出现僵持对立局面。正在这时,母华出现了。她劝当事人个人要服从集体,舍小家顾大家的道理,又趁天气突变快要下雨的时机说:“快快快,不搬就要被雨淋湿了。”她还第一个带头搬动起来。同事们看她说得在理,又这样热心,于是缓解了现场气氛,都不好意思不接受她的建议,一场纠纷就这样被她轻松化解。
因为工作认真负责,爱生如子,母华在家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有一次,班上两名学生玩耍时,一名学生不小心打伤了另一名同学的头。当时血流不止,母华急切地把受伤孩子送到医院治疗。当双方家长赶到医院时,本以为会大动干戈,令人意外的是两方都很理智,他们在母老师的协调下,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很快把问题解决了。原来两位家长都对母老师非常敬重,因此都很克制,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
母华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感化着身边的家长和同事。任教学前班时,班上一名孩子突然高烧呕吐,精神萎靡不振,母华电话通知家长后,家长迟迟没有赶到,情急之下,她将孩子送到附近诊所,简单治疗后,决定自己背着孩子回家。比孩子高不了多少的母华双眼模糊,一路上边走边停,不知歇了多少次,才好不容易到达了孩子的家。此时准备出发去学校的孩子祖母,见到母老师矮小而高大的身影,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在学校领导看来,母华对年轻教师的勉励,远远胜过他们的管理效果。本期,听说自己的一位亲戚同事,年纪轻轻就打算不再上主科,并多次向学校提出了少排课的请求,母华找到这位老师,当面批评了她的这一想法,并现身说法劝她“不仅要多上课,还要上好课!”在母华的感染和引导下,这位老师心平气和接受了学校的安排。
母华虽然不是科班出生的人民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学校专业教育,但她把“学当为人师,行当为世范”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她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为广大教师树立起了一面镜子。
许英杰:好老师,总在不断适应学生
全县第三届百佳教师、享誉县内外多年的相如一小语文教师许英杰,我县为数不多的省级优秀教师,2000年国家级小学语文竞教一等奖获得者。
她是一位善于思考,讲求方法的名师。在许老师看来,教师是靠综合素质引领学生奔向未来。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优秀的老师在教学中总是让自己去适应学生,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即授之以渔)。而更多的老师是让学生来适应自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她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许英杰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教师的教育魅力。在多年的学生励志教育中,她好几次邀请自己教毕业的优秀学生到班给学弟学妹们指点迷津。在转化问题生时,许老师往往不会急于求成,她注重从学生的灵魂深处去触动、去拯救,凡是学生间发生纠纷,他会首先叫学生以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分析事件前后的心理活动为素材,完成一篇习作,同时帮助修改,并当班表扬其作文的优点,随后再结合写出来的心理活动帮助孩子反思自己的不是。这样的方式被很多习惯后进生所接受,既锻炼了写作水平,又触及了思想灵魂。正如许英杰自己总结的那样,教育教学方式要在慎重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而不能简单粗暴和意气用事。
虽从传统课堂一路走来,但许英杰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从未停息过,她长期坚持直奔主题的授课风格,重点利用好课堂前一段学生思维活跃的高效时机,尽可能降低学生注意力的流失率。许老师的这一课堂效果定位,一定程度上契合于高效课堂理念。正因为如此,传统课堂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她仍对高效课堂十分赞同,并积极投入了认真的变革实践,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放手课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样,许英杰长期坚持与同事进行合作探究,她认为教无止境,教法探究永远在路上。每当学校开展教学比武时,不少参与竞教的年轻教师都会主动找许英杰指导,哪怕是教案或导学案中一句过渡语,许老师都会帮助他们修改到满意的程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英杰用行动从细节上来诠释这一广为人知的道理。长期以来,只要与学生见面,她总会热情回答学生的问候,或主动问候自己的学生。课余她总是与学生打成一片,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讲起话来也没有老师的架子,而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谈笑风生。她无微不至的悉心关怀让很多学生感恩不尽。曾经一名叫任聪的同学,父母离异,家境贫困,一天早上不约而同与许老师相遇在上学路上,许英杰边走边跟他交流,当问到喜欢吃什么早餐时,任聪居然回答的是想吃米线。原来独自抚养任聪的奶奶因为手头经济紧张,每天早上经常吃的都是稀饭加泡菜。许英杰随即带他到附近的一家早餐店,请这位同学饱饱吃了一餐米线。让许老师都没想到,任聪同学从此更加认真地学习语文,喜欢朗读和语文课,成绩直线上升,也特别乖巧懂事起来。从此,许英杰更加坚信了爱的力量,哪怕是自己不经意的一次举动。有事实为证,许英杰对学生的爱还远远超越了她对自己工作条件的求取。2000年全国竞教获得一等奖后,南充师院附小等好几所市内名校亲自到她家“挖”她走,但当时许英杰刚接手的特色班一年级小同学很可爱,不少家长都是慕名送孩子到她这个班。想到这些,她认为自己的坚守承载着数十个家庭的信任和希望,最终她还是在名校优越工作条件和优厚待遇的诱惑下,选择了留下来,这一留就是十多年。用她的话说,教师最大的享受和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去欢乐的。近年来,按许英杰的基础条件和教学实绩,她完全有机会争取更高级别的职称和荣誉,但她都淡然面对这一切,甚至她误认为小学高级就是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因为她一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和服务学生中,她也把心留在了相如一小、留给了蓬安教育。
母崇富:管理当以业务为本、向智慧求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蓬安教育的行者,把学校和教育当作家来经营,把工作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被师生和同行誉为教育痴人、工作狂人,用汗水和智慧在蓬安教育里近三十年的不渝行走,身后是无尽的艰辛和辉煌……他,就是全县第三届十佳校长、相如一小校长母崇富。有着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他,经历过教育基层几乎所有的管理岗位,团支部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督导办主任、县督导室主任、校长,每个岗位上他都那样激情面对、持之以恒,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教育有种“本能的热爱”。
师范毕业后,母崇富本可以被分配到区中心镇学校兴旺小学校工作,但其父亲却把他要到自己担任教导主任且边远得多的天成小学,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深知父亲的意思,就是天成比兴旺更需要他们父子俩。踏上教育之路不久,母崇富有过转战行政单位的绝好机会,他都果断拒绝。具备一定的学校管理经验后,母崇富在嘉陵二中、教院附中的校长遴选考核中表现突出,虽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落选,但后来两校都认为错过了这个人才。上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锻炼结束后,母崇富来到相如一小再次从事一线管理,他说他始终有种回家的感觉。如今,他正怀着回报组织的感恩之心和检阅自我的价值定位,在努力打造县城优质教育的典型代表。
有思想、勤做事、办成事,是母崇富留给大多数教育同行的深刻印象,也是历届教育局领导放心使用他的主要缘由。母崇富曾自信地说自己是个“搞业务出身”的校长,在过去的每一个岗位上,他都会创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有效管理办法,在经历实践检验后,他还会总结珍藏,随时准备在新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到相如一小后,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校园文化缺失,他首先启动的班级文化量化考核和图书班级化管理,就是他在督导办工作时创建的片区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考核办法的沿用和创新。他反对反反复复、修修补补、虚虚幻幻的折腾式文化打造,特别是在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校园文化“原创性、发展性、恒久性”的要求上下了较大的功夫。母崇富多次组织教职工讨论,广发征求意见建议,邀请专业公司组建校园文化设计团队,力求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化,分理念系统、标志系统、室内设计系统和外环境设计系统规划设计了学校文化。系统的方案不能一下子全面实施,他就主张根据方案不折不扣分步实施。目前,相如一小的校徽、校歌、校旗、校服都已开始发挥作用,校园文化墙、主题墙、舞台背景墙、楼宇名等项目已经基本完成。按照设计体系,丰富成型的高标准校园文化建设将于三年内全面完成。在硬件建设上,母崇富到任以来,为3至6年级每个班配齐了数字化电子白板,其余班级和功能室均配备了高清大屏液晶电视,建设了质量一流的学校塑胶球场,更换了所有陈旧的课桌椅,改造了校园破烂地面,打造了学校绿化,美化了学校花坛、树池,实现了学校网络信息无线化,学校校门及门前小广场正在建设之中。如今走进相如一小,总会让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
母崇富把素质教育、高效课堂、科学考核作为加快相如一小内涵发展的“三驾马车”。为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母崇富大力改革传统课程安排,大胆将每周三下午二、三节作为全校素质教育活动课,组建了13个校级学生社团;每周一下午第一节排为全校统一的读写课,学生既可以参加音体美项目,也可以练书法、读名著、搞写作。为打造名符其实的课改基地校,母崇富充分发挥学校行政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课改的成败始终决定于“一把手”是否能坚持到底。他坚持进班听课、参与学校的课改教研活动,率先创办了相如一小高效课堂教师论坛,论坛上优秀教师轮流就课改某一个专题进行主题发言,然后接受集体点评和质疑,目的是促进全体教师课改理念的升华、课改细节的掌握。他要求学校教导处每期都举行高效课堂大比武活动,今年的大比武刚刚结束,40堂竞赛课既是课改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集中拉练。为激励教师搞好课改,他倡导每年评选一批校级课改标兵,目前已经评出了两届。作为城区有规模学校的校长,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不可回避,母崇富的原则就是“焦点访谈,让事实来说话,以实绩论英雄”。为凸显教职工实绩认定的公平性、合理性,他着手建立了学校管理绩效考核量化方案和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体系,包括校园文化考核、校产管理考核、教学过程考核等量标,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每人每月一表,奖罚分明,工作得失清楚明白,被考核者心服口服。
母崇富时刻以一名业务型、智慧型校长在要求自己,在他看来,校长的工作范围之广并大有可为。他认为,校长既是学校发展的全面规划者,更是精细管理的实施者,学校漏水的龙头、玷污的花台都一定会成为他关注的对象。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谈起学校管理工作,母崇富都激情满怀、特别过瘾。在他眼里,学校工作没有跨不过的沟、越不过的坎,正如他所说“办法始终比困难多”。校园里每天都能看见他四处查看、躬亲示范的身影,“一天不去学校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学校的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办公桌前,学校工作的宏观调控、常规特色、流程责任他都清晰有叙;会议上,他总是对师生们严格要求,语重心长,宣讲到位;平时里,教职工办公条件、福利待遇、婚丧嫁娶,他总是关心到位;改革上,推行素质教育、高效课堂、文化打造、精细管理、硬件改造、公物管理、政务公开等项项扎实有效,相如一小学生“素质全面,思维活跃,学业优异”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共识。如今,相如一小生源比四年前净增600余人。学校作为全县第一批课改基地校,已连续三次为省市课改盛会准备参观现场。相如一小近年来发展迅猛,教学质量、校风校貌、办学条件、办学成效、社会评价都有明显提升,已成为蓬安最好的学校之一,赢得社会和组织的广泛好评。
汗水与收获同等,荆棘与鲜花同行。在新的起点上,母崇富正和着教育智者与行者的节拍,登高望远,乘势前行……
杨雯:事业为天,学生常在心间
罗家中学教导主任、数学教师杨雯,一位来自老区巴中、效力蓬安教育的女强人。面容清C、个头不高却精神焕发的她,参加工作10余年来总是心系学校、情牵学生。她用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塑造着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高大的师者形象。
敬业当以爱岗为前提。10余年来,杨雯长期坚持出满勤,每个寒暑假主动与同校共事的丈夫一起承担护校的重任。为了学校和学生,她曾连续5年未回过老家一次,即便其母亲患有肝硬化、进行肾切除手术时,她也只是寄钱贴补医药费和护理费。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杨雯随时都在掂量,不到迫不得已时,她永远不会放弃自己心爱的事业。她虽因此有过不安和自责,但她的选择最终得到了家庭兄弟姐妹的理解与支持。
杨雯把对学生的爱深深植根于平常的行动中,融入到自身的血脉里,只要学生一有困难,她就会细心留意、长期关注。来自吕广的2000级文德利同学,品学兼优,进取心强。德利哥哥考上高中后,因为家境贫寒未能如愿上高中考大学,留给他全家人遗憾。在文德利即将初中毕业时,杨雯老师担心其哥的悲剧会在他身上重演,于是暗地里为他着急。可除了小额的国家资助外,自己没有积蓄,工资收入也极其有限,心有意而力不足,杨雯一时间陷入了苦闷与心酸。一个周末,杨雯随手摊开一张《南充日报》打发时间,当读到有关成都武侯实验中学领导一行到营山县看望被资助学生的报道时,她仿佛眼前一亮,自觉就联想到了班上的文德利与营山那位被资助的同学情况差不多,于是萌发了试一试的想法,打算帮文德利也争取一次机会。但那时的杨雯没有手机,也还没使用网络,怎么向爱心人士推荐自己的学生呢?最终杨老师不得不选择了写信的方式,介绍了文德利的困难和表现,期待得到关爱和帮助。有爱就有希望,文德利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后,杨雯又是喜又是忧,正在她认为石沉大海之际,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杨雯接到电话时,对方正是武侯实验中学的有关负责人,原来他们通过县教育局找到了学校的电话,表示将随后来校考察后据文德利的真实情况制定帮扶方案。得此消息,杨雯一时激动得连声“谢谢”都说不出来。后来,通过现场考察,文德利被纳入四川省共青团与武侯实验中学的联合资助计划,获准免费进入武侯实验中学“志远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三年学费、住宿费等所有费用全免,同时每月受助全部生活费。考上西南财大后,武侯实验中学还为文德利提供了大学一年级的全部学费。上大学时,文德利还多次受邀回高中母校作励志报告。就这样,稍纵即逝的一次机会被杨雯紧紧抓住,成就了文德利一生光明的前景,其价值毫不亚于文德利从她那里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而杨雯的思想自觉、行为自觉最终来自于她爱生如子的情感自觉。
“比起做中层领导,我更适合当一名教师。只有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才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杨雯始终坚信,一名优秀的学校领导,应该首先是一名业务娴熟、绩效出众的教师。她常常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来告诫自己,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重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杨雯看来,既然选择了所教学科,每个科任教师的专业能力都不差上下,真正的功夫在专业之外。以她所教的数学为例,杨雯总是定时不定时地在数学课外为学生选择对应素材,进行励志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她对曾经通过朗读《花开不败》让学生变得更专心更自觉的事记忆犹新,类似的经历促使了她一直把数学课教得有血有肉,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正是自己和自己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才越来越浓越高,杨雯所任班级的数学课已经连续五年获得全校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
但这一切,在杨雯自己看来,“都只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本职工作……”
李红英:耐心练就细致,方法成就卓越
有过12年农村学校教学经历的李红英,2007年考调进入实验小学,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兼任班主任。她无怨无悔地品尝着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幸福地收获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快乐。
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慈母般的爱心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是李红英对“爱生如子”的深刻理解。她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后进生和特殊学生。在一年级时,她班上有一名轻微自闭症孩子,开学几天了还找不到教室,排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让李老师操碎了心。她每天安排两个同学帮助他,陪他上厕所,陪他玩耍。课堂上,他经常不能进入学习的世界,老师再讲得津津有味,他只顾玩自己的,有时还有暴力倾向。李老师又让他坐在第一排,课上随时关注他,让他多学些知识,也减少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在李老师的示范下,班上的同学也自觉地对这名同学轮流帮扶。渐渐地,他的规则意识得到增强,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与班集体的融合度也明显增加。看到他一天天的变化,李老师感到了一丝欣慰。对于后进生,李老师经常深入调查,摸清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及时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她还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班级里有几个学习比较懒惰的学生,上课想睡觉、下课只想跳,回家也不想完成作业,李老师没有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们,而是从接近学生入手,想办法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找到一点闪光点就大力表扬,鼓励他们一点点地进步。渐渐地,同学们就和她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红英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率先垂范,自觉做学生们的表率。在和同学们交流时,李老师从不说脏话,即便是孩子们犯了错,她也只是善意地严厉批评,耐心地教其改正,从不责骂、侮辱他们。她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每天都提前到校,准备好一天的课程。她要求学生爱劳动,自己就与孩子们一起打扫教室,擦窗台。有一次大扫除,几个女生怕脏,不想擦摆放劳动工具的墙角,李老师就拿起抹布,走到墙角,仔细地擦,清除污渍。孩子们见了,都主动干了起来,不怕脏不怕累的习惯就在李老师的点滴示范中得以养成。
在班主任工作中,李老师重视家校互通,尊重孩子。每期开学的家长会前,她都会要求家长给班上写一封信,介绍孩子的课外表现、性格变化、家庭对孩子的具体期望和家长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等。同时布置同学们给家长写一封信,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家长会前集中转发。以信件为载体和纽带,家校间、师生间、家长与子女间均建立起了真诚的信任和深厚的感情。因此,李老师班上的学生在家在校都有积极一致的表现,家校共育的效果得到了凸显。
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是李红英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讲究递进式的目标激励,特别到了中高年级,她放手让优等生在掌握新知识点后,可以提前进入练习提升阶段,而不必继续听课强化。布置作业时,她长期坚持差异性的作业布置,为优等生补充有难度题目,逐步训练他们的多重思维。在中等生和后进生看来,这是优等生多于他们的自由,就在这争取“自由”的激励中,李老师班上的学生竞争意识相当强烈,学习进步日新月异。自进入实验小学以来,李红英的教学实绩连续居于同年级第一位,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礼仪示范班、县优秀班集体。
“我的生命因为孩子们而更年轻!更精彩!我只愿我的工作能像一缕缕春风温暖孩子们的心扉,像一滴滴春雨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在成绩与荣誉面前,李红英依然那么淡定,那么从容。
后记& 众贤齐聚励杏坛,群芳荟萃展英姿。长期以来,我县教育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育人历程虽因人而异,但在五彩斑斓的感人事迹中,始终闪耀着奉献、智慧、坚持、创新的师德光芒。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全县教育人唯有具备起见贤思齐、对标前行的态度和勇气,把榜样的力量化作内心深处的无穷内驱力,方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真正履行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担当。
------分隔线----------------------------
主办单位:蓬安县教育局 地址:蓬安县相如镇迎宾街3号 邮编:637800 电话:(
报料窗口:
ICP备案号:蜀ICP备号-1
郑重声明:未经本网站授权或同意,严禁转载,造成严重后果,本网站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蓬安周口中学贴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