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气球多少钱一个2元3个,花气球多少钱一个3元2个,学校共...

郑州3加2学校有哪些_列表网问答
郑州3加2学校有哪些
郑州3加2学校有哪些
『郑州3加2学校有哪些』相关搜索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及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及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及答案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小升初数学综合训练及答案 1.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给徒弟加工的零件数加上10*4=40个以后,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这样,零件总数就是3+4=7份,师傅加工了3份,徒弟加工了4份。 2.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这个题目和第8题比较近似。但比第8题复杂些!大轿车行完全程比小轿车多17-5+4=16分钟所以大轿车行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6÷(1-80%)=80分钟小轿车行完全程需要80×80%=64分钟由于大轿车在中点休息了,所以我们要讨论在中点是否能追上。大轿车出发后80÷2=40分钟到达中点,出发后40+5=45分钟离开小轿车在大轿车出发17分钟后,才出发,行到中点,大轿车已经行了17+64÷2=49分钟了。说明小轿车到达中点的时候,大轿车已经又出发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既然后来两人都没有休息,小轿车又比大轿车早到4分钟。那么追上的时间是小轿车到达之前4÷(1-80%)×80%=16分钟所以,是在大轿车出发后17+64-16=65分钟追上。所以此时的时刻是11时05分。3.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两人共用多少小时?甲每小时完成1/14,乙每小时完成1/20,两人的工效和为:1/14+1/20=17/140;因为1/(17/140)=8(小时)......1/35,即两人各打8小时之后,还剩下1/35,这部分工作由甲来完成,还需要:(1/35)/(1/14)=2/5小时=0.4小时。所以,打完这部书稿时,两人共用:8*2+0.4=16.4小时。4. 黄气球2元3个,花气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黄气球数量:(32+4)/2=18个,花气球数量:(32-4)/2=14个;黄气球总价:(18/3)*2=12元,花气球总价:(14/2)*3=21元。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船的顺水速度:60+20=80米/分,船的逆水速度:60-20=40米/分。因为船的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比为2:1,所以顺流与逆流的时间比为1:2。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时间为:3小时30分*1/(1+2)=1小时10分=7/6小时。&&&&&&& (7/6小时=70分)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路程为:80*7/6=280/3千米。(80×70=5600)6. 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由于两个粮仓容量之和是相同的,总共的面粉43+37=80吨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粮仓差1-1/2=1/2没有装满,甲粮仓差1-1/3=2/3没有装满。说明乙粮仓的1/2和甲粮仓的2/3的容量是相同的。所以,乙仓库的容量是甲仓库的2/3÷1/2=4/3所以,甲仓库的容量是80÷(1+4/3÷2)=48吨乙仓库的容量是48×4/3=64吨7.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根据题意得:甲数=乙数×商+2;乙数=丙数×商+2甲、乙、丙三个数都是整数,还有丙数大于2。商是大于0的整数,如果商是0,那么甲数和乙数都是2,就不符合要求。所以,必然存在,甲数>乙数>丙数,由于丙数>2,所以乙数大于商的2倍。因为甲数+乙数=乙数×(商+1)+2=478因为476=1×476=2×238=4×119=7×68=14×34=17×28,所以“商+1”<17当商=1时,甲数是240,乙数是238,丙数是236,和就是714当商=3时,甲数是359,乙数是119,丙数是39,和就是517当商=6时,甲数是410,乙数是68,丙数是11,和就是489当商=13时,甲数是444,乙数是34,丙数是32/11,不符合要求当商=16时,甲数是450,乙数是28,丙数是26/16,不符合要求所以,符合要求的结果是。714、517、489三组。8.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很难理解,仔细看看哦。原定时间是1÷10%×(1-10%)=9小时如果速度提高20%行完全程,时间就会提前9-9÷(1+20%)=3/2因为只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3/2=2/3所以甲乙两第之间的距离是180÷(1-2/3)=540千米山岫老师的解答如下:第8题我是这样想的:原速度:减速度=10:9,所以减时间:原时间=10:9,所以减时间为:1/(1-9/10)=10小时;原时间为9小时;原速度:加速度=5:6,原时间:加时间=6:5,行驶完180千米后,原时间=1/(1/6)=6小时,所以形式180千米的时间为9-6=3小时,原速度为180/3=60千米/时,所以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0*9=540千米9. 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利用平方数解答题目:根据题意,方阵人数要满足60×3<方阵人数≤60×4,并且满足70×2<方阵人数≤70×3说明总人数在60×3=180和70×3=210之间这之间的平方数只有14×14=196人。所以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196人。10. 甲、乙、丙三台车床加工方形和圆形的两种零件,已知甲车床每加工3个零件中有2个是圆形的;乙车床每加工4个零件中有3个是圆形的;丙车床每加工5个零件中有4个是圆形的.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了58个圆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个数的比为4:3:3,那么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零件几个?我用份数来解答:甲车床加工方形零件4份,圆形零件4×2=8份乙车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圆形零件3×3=9份丙车床加工方形零件3份,圆形零件3×4=12份圆形零件共8+9+12=29份,每份是58÷29=2份方形零件有2×(3+3+4)=20个所以,共加工零件20+58=78个(170+10*4)/7=30个30*4-40=80个或者:把师傅加工的零件数减去10*3=30个,师傅的1/3就正好等于徒弟的1/4。(170-10*3)/(3+4)*4=80个
1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因为33÷8=4...1,33÷5=6...3,即都有余数,所以,既不可能两户都达到或超过50度用电量,也不可能两户都未达到50度用电量,因此只有一种情况: 12. 王师傅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效率比原来降低1/5,即变为原来的4/5,那么所用时间就是原来的5/4,比原来多用:5/4-1=1/4所以,推迟的20分钟就是原来完成160个零件所用时间的1/4。原来完成160个零件需要:20/(1/4)=80分钟这批零件共有:160/(80/120)=240个。160个的时间比是4:5,相差1份,是20分钟4份是80分钟160个前做了120-80=40分,80分160个,40分160/2=80160+80=240我也来做一种方法:推迟的20分钟,即1/3小时相当于后来用时的1/5,所以,后来用时1/3÷1/5=5/3小时原来的工效做160个零件就用了5/3-1/3=4/3小时。所以,每小时可以完成160÷4/3=120个2小时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就有120×2=240个1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0.50元,丙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买甲比买丙多8+6=14张,而丙每张比甲贵0.70元,多买14张甲一共0.50*14=7元,所以可以支付丙7/0.70=10张,钱数一共是1.20*0=12元,可以买乙10+6=16张,所以乙的价钱是12/16=0.75元。1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三个儿子共拿出00元,这3600元刚好就是两个儿子应该分得的钱。每个儿子应该分得00元。三间房子共值00元,那么每间房子值00元。再做一种思路:每人应该分得3÷5=3/5间房子,那么分得房子的就多分了1-3/5=2/5间也就是说2/5间房子值1200元,所以每间房子值=3000元继续分享算法:如果还有5-3=2间房子,每人都分得房子,那么就要拿出00元所以,每间房子值00元。1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我的思考如下:小燕两次相差2A,且两次相差总画册的1/3-1/4=1/12当A=1时,两人的总和是2÷1/12=24本,少于38本当A=2时,两人的总和是4÷1/12=48本,多于38本所以,A=1第一次交换,小燕有24×1/3=8本,原来小燕有8-1=7本小明有24-7=17本1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先理清思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下面的关系。 1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充分利用年龄差来解答问题。妹妹:9岁,&&&&&&& 哥哥:兄妹差+9 ,爸爸:(兄妹差+9)×3妹妹:兄妹差, 哥哥:兄妹差×2,爸爸:34岁因为爸爸和哥哥的年龄差也将恒定不变。所以,(兄妹差+9)×2=34-兄妹差×2所以,兄妹差是(34-2×9)÷4=4岁即当妹妹9岁时,哥哥4+9=13岁,爸爸13×3=39岁三人年龄和是9+13+39=61岁所以,再过(64-61)÷3=1年,年龄和就是64岁了。所以,现在妹妹9+1=10岁,哥哥13+1=14岁,爸爸39+1=40岁18. 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我选择让丙先去追后出发的乙,10÷(3-1)=5分钟追上,拿到信后去追甲,甲乙相距甲行10+10+10+5+5=40分钟的路程,丙用40÷(3-1)=20分钟追上甲交换信后返回追乙,这时乙丙相距乙行40+20×2=80分钟的路程,丙用80÷(3-1)=40分钟追上乙,把信交给乙。所以,共用了5+20+40=65分钟。乙共行了65+10=75分钟,丙回到B地还要75÷3=25分钟。所以共用去65+25=90分钟又想到一个思路,追上并返回。追上乙并返回,需要10÷(3-1)×2=10分钟追上甲并返回,需要10×3÷(3-1)×2=30分钟再追上乙并返回,需要(10×2+30)÷(3-1)×2=50分钟共用10+30+50=90分钟19.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假设全是甲车间的工人,共生产:94*15=1410把; 20. 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如果甲的速度和乙相同,那么甲的路程应该是乙的10/14=5/7,比乙少2/7;而实际甲是乙的6/7,比乙少1/7,是因为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10分钟共多走12*10=120米。所以,这120米就是乙路程的2/7-1/7=1/7;乙回家的路程为:120/(1/7)=840米。我也做两种基本的方法方法一:乙行甲那么远的路,就要14÷(1+1/6)=12分钟所以甲回家有12÷(1/10-1/12)=720米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720×(1+1/6)=840米方法二:甲行乙那么所需要的时间是10×(1+1/6)=35/3分钟所以乙回家的路程是12÷(3/35-1/14)=840米比实际少生产:=588把;一个甲车间工人换成乙车间的,多生产:43-15=28把;乙车间共有工人:588/28=21人;甲车间每天比乙车间多生产:*2=192把。红球×1/3+黄球×1/4+白球×1/5=160-120=40………………①红球×1/5+黄球×1/4+白球×1/3=160-116=44………………②红球+黄球+白球=160………………………………………………③利用初中的代数消元法思想来解答。如果按照第一种,取160÷40=4次刚好取完,红球还差4/3-1=1/3,白球就多出1-4/5=1/5,黄球取完了,说明红球的1/3和白球的1/5相等,红球和白球的个数比是3:5按照两种方案的比较发现,白球的1/3-1/5=2/15比红球的2/15多4个即白球比红球多4÷2/15=30个所以红球有30÷(5-3)×3=45个,白球有45+30=75个黄球就是160-45-75=40个甲超过了50度,乙未达到 50度。因为33=5*5+8,可以得出:甲用电:50+1=51度,乙用电:50-5=45度。如果都超过50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8的倍数,显然33不是8的倍数;如果都没有超过50度,那么相差就应该是5的倍数,同样33也不是5的倍数。因此,甲50度以上,乙50度以下。33-8×n的得数是5的倍数(从个位数字可以得出)只有33-8×1=25=5×5符合要求。所以甲50+1=51度,乙50-5=45度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黄气球2元3个,花汽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汽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那种气球用的钱多?_作业帮
黄气球2元3个,花汽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汽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那种气球用的钱多?
黄气球2元3个,花汽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汽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那种气球用的钱多?
1.花气球(32-4)/2=14个黄气球32-14=18个花气球14*3/2=21元黄气球18*2/3=12元买花气球气球用的钱多黄气球2元钱3个,花气球3元钱2个,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_作业帮
黄气球2元钱3个,花气球3元钱2个,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
黄气球2元钱3个,花气球3元钱2个,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
花(32-4)/2=14 黄 14+4=18 单价:花--3/2=1.5元 黄 --2/3元 14*1.5=21元 18*2/3=16元 花气球花的钱多
设黄气球x个,花气球y个x-y=4x+y=32===》x=18,y=14黄气球花了2*18/3=12元花气球花了3*14/2=21元所以花气球花钱多
花气球:(32-4)/2*3/2=21元黄气球::[(32-4)/2+4]*2/3=12买花气球用的钱多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要70道,带答案._作业帮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要70道,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要70道,带答案.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 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 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6. 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7. 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8. 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9. 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0. 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2) 11. 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 12. 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 13. 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两人共用多少小时? 14. 黄气球2元3个,花气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 1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 16. 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 17.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 18.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9. 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 20. 甲、乙、丙三台车床加工方形和圆形的两种零件,已知甲车床每加工3个零件中有2个是圆形的;乙车床每加工4个零件中有3个是圆形的;丙车床每加工5个零件中有4个是圆形的.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了58个圆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个数的比为4:3:3,那么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零件几个?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3) 21. 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的等于几米? 22. 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 23. 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24. 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 25. 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 26. 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 27. 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8.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 29. 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 30.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4) 31. 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 32. 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3. 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34. 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平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 35. 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 36. 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37. 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38. 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39.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40. 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5) 41. 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42. 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乙车先发,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往B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43. 大、小猴子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以采摘12千克.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几只? 44. 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6:5.(2)甲、乙来年感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60%.(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 45. 已知小明与小强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几米? 46. 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个,若干天可以完成.当完成加工任务的3/5时,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47. 甲、乙二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比赛.两人从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开始时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当甲每次追上乙以后,甲的速度每秒减少2米,乙的速度每秒减少0.5米.这样下去,直到甲发现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自己开始,两人都把自己的速度每秒增加0.5米,直到终点.那么领先者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距离终点多少米? 48. 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间就比原来时间多几分几之? 49. 甲、乙、丙、丁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丁现在的年龄是几岁? 50. 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0个.当加工完1/3时,由于改进了技术,工作效率提高了10%,结果提前了4天完成任务.问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6) 51. 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行驶,一男孩与一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向上走,男孩的速度是女孩的2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到达扶梯的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问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少级? 52. 两堆苹果一样重,第一堆卖出2/3,第二堆卖出50千克,如果第一堆剩下的苹果比第二堆剩下的苹果少,那么两堆剩下的苹果至少有多少千克? 53.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不停的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已知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并且两车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杂途中C地,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几倍? 54. 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55.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并在A,B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相差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56. 某人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朝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么乘着扶梯从底到顶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那么此人沿扶梯从底走到顶要多少时间? 57. 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得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58. 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59.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1/5,长减少1/8,就得到一个相同周长的新长方形.求原长方形的面积. 60. 有一长方形,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2,对角线长2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07) 61. 有一个果园,去年结果的果树比不结果的果树的2倍还多60棵,今年又有160棵果树结了果,这时结果的果树正好是不结果的果树的5倍.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果树? 62. 小明步行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李刚骑摩托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到甲地.48分钟后两人相遇,李刚到达甲地后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16分钟追上小明.如果李刚不停地往返于甲、乙两地,那么当小明到达乙地时,李刚共追上小明几次? 63. 同样走100米,小明要走180步,父亲要走120步.父子同时同方向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每走一步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父亲走出450米后往回走,还要走多少步才能遇到小明? 64. 一艘轮船在两个港口间航行,水速为6千米/小时,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航行需要7小时,求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65. 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60分钟追上丙,问甲出发后几分钟追上乙? 66. 甲、乙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由于配合的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10,乙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甲、乙合作6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如果甲单独做需要11小时,那么乙单独做需要几小时? 67. A、B、C、D、E五名学生站成一横排,他们的手中共拿着20面小旗.现知道,站在C右边的学生共拿着11面小旗,站在B左边的学生共拿着10面小旗,站在D左边的学生共拿着8面小旗,站在E左边的学生共拿着16面小旗.五名学生从左至右依次是谁?各拿几面小旗? 68. 小明在360米长的环行的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问他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69. 小英和小明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的长度和速度,他们拿了两块秒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火车从他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明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18秒,已知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60米,求火车的全长和速度. 70. 小明从家到学校时,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乘车;他从学校到家时,前1/3时间乘车,后2/3时间步行.结果去学校的时间比回家的时间多20分钟,已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抄死个银累 快加分
选用我就给你解法+QQ
一批驳 零件
小东和小荣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东每分钟60米,小荣每分钟70米。小荣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从出发到小东相遇共用12分钟。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答案:(60×12+70×12)÷2=780米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橘色气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