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记住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历史之类的知识?

文科科目学习记忆方法
文科科目学习记忆方法
【记忆力训练】学习啦 编辑:家辉 本文已影响人
  提到文科科目的学习,不管家长还是孩子,都知道记忆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家长常常这样教导孩子:&要想把文科科目学好,就得靠死记硬背。&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死记硬背&并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就拿这一科目来说,很多孩子就常常这样向我诉苦:&老师,我真的认真记了,也认真背了,但那些历史年份总是记错、那些历史人物也总是弄混淆&&到头来,以前记忆的那些工夫算是白下了。&
  其实,这些孩子所说的这种现象是普遍的,很多七的孩子在学习文科科目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确实花时间、花精力去背了、去记了,但记忆的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一般来说,出现了这种现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们用错了方法。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是哪种科目,仅仅靠死记硬背,孩子永远都不会取得好成绩。虽然学习文科的科目要以&记忆&为主,但这种&记忆&是要讲究技巧的。
  方法一:让孩子在记忆之前先去理解知识
  文科科目的学习主要靠记忆,但这并不是说,文科科目的学习全部靠记忆,孩子在记忆之前的理解往往决定着记忆的效果。也许有家长要说了,、历史、这样的科目也需要理解吗?确切地说,这些科目从表面看来是纯记忆的东西,实际上这些科目有很多需要理解的内容、有很多规律要去把握。
  如果孩子不了解地球内部物质的动力规律,而去机械地记忆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孩子不但会感觉地理这一科目枯燥无味,而且他们的记忆也不会长久;如果孩子没有发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他们仅仅是根据教科书上提供的内容,简单地去记忆那些朝代、那些战役,孩子记忆的效果不但不会很好,而且他们很有可能很快就对历史丧失兴趣;如果孩子没有把政治上所讲的内因、外因等真正弄明白,那即使是很简单的社会现象,他们也会解释不清楚
  由此可见,记忆是学习文科知识的主要手段,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那么,对于这些初中的孩子来说,家长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在记忆之前,去理解这些文科科目的知识呢?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政治、历史、地理哪一个科目,只要是把握住它们的规律,记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就是说,只要孩子在记忆的同时多思考、肯&钻研&,那孩子很容易就会总结出这些学科的学习规律。
  我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不论学习哪个科目都喜欢&琢磨&。有一次,这个孩子拿着他的历史课本这样对我说:&老师,我发现中国古代那些朝代的更替全部都是由那些末代皇帝推进的。这些末代皇帝一般都没有打天下,他们的天下是从父亲、祖父、曾祖父等手里传下来的,他们从小就在安逸的环境中长大,他们不知道打天下的辛苦,所以要么贪图享乐,要么没有治国的气魄&&总之他们的作为不能使人民满意,当一个国家失去民心时,它灭亡的时刻也就到来了。&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说明他真的下工夫去&琢磨&历史这一学科了。当然,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把朝代更替的规律都&钻研&出来,那那些朝代更替的记忆对于他来说也就成了小菜一碟。其实,只要是孩子&钻&进去,这些文科学科是有很多的规律可言的。
  概括来讲,初中的政治就讲了两点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只要孩子把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好,那其中的那些琐碎的知识再记忆起来就要容易的多;
  而初中的地理主要是让孩子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一些自然现象,进而开阔视野,提高思维的高度。如果孩子了解了这些,那他们就会充满热情地去记忆世界的七大洲、八大洋以及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所以,不管孩子学习哪一科目,家长首先要引导他们&钻&进去,并引导他们在记忆的同时能够找到各个科目的规律。
  让孩子了解了人的遗忘规律再去记忆
  文科科目的学习主要靠记忆,但这种记忆并不是要让孩子去盲目地记忆,在让孩子去记忆之前,家长必须让孩子了解人的遗忘规律。人的遗忘规律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他提出了著名的&人的遗忘规律图&。他认为人们在学习知识后,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最初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也就是说,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的,人们要想把知识记得牢固,就要做到及时和重复复习。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很聪明,平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他学习不是很用功,但每当考试成绩公布时,他的成绩总会令老师和同学们惊讶,尤其是那些文科的科目。在一次班会中,我让他给同学们分享学习的经验,这时,我才明白他文科学科成绩优秀的原因了。原来,这个孩子很早就了解了人的遗忘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自己研究出一个独特的&&提高&回头率&方法。老师每讲完一节课,晚上他就会把老师所讲的内容复习一遍,并且每隔三四天,他又会把前面的内容大致复习一遍。由于复习及时,以及&回头率&的提高,考试之前,他不用再像其他同学那样&开夜车&、&临时抱佛脚&,也能很轻易地取得好成绩了。
  关于文科知识的学习,很多初中的孩子常常用&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学习,即考试前几年天,对这些科目进行突击学习,使劲背,使劲记。也许这种方法对应付考试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并不能使孩子真正地掌握知识,因为考试后很多孩子都曾对我讲,考试前所记住的那些内容几乎一下考场就忘光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人的记忆分很多种,那种突击式的记忆只是临时记忆,虽然孩子当时记住了,把考试应付过去了,但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种记忆就会消失。所以,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学习方法并不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七八年级的孩子来讲,提高&回头率&的方法不仅是科学的,而且确实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法。虽然七八年级的科目要比小学时明显增多了,但只要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他们绝对有时间来&回头&复习这些文科科目。并且,如果老师讲过的知识孩子能够做到及时复习,这些&回头&复习的过程并不会浪费他们太多的时间。
  一个成绩很出色的孩子是这样做的:
  每天晚上,除了把老师留的作业做完外,他还会预习明天的功课、复习白天老师所讲的内容。但与其他孩子所不同的是,他的&复习&这一动作是在被窝里完成的。他先不看书,而是躺在被窝里回想白天老师所讲的内容,当白天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呈现出一个大致的框架时,他再翻开书,把细节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就可以安心地睡觉了。第二天起床之前,他会早醒十几分钟,把昨天以及前几天老师所讲的内容再复习一遍。由于复习的遍数多了,这次复习往往用十几分钟就够了。
  总体来说,对于文科科目的学习来说,家长最科学的做法就是,真正让孩子了解人的遗忘规律,并让他们了解及时复习与重复复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引导孩子掌握记忆的技巧
  文科学科学习的基础是记忆。说到&记忆&,这也正是很多家长经常问我的问题:人人都有,背书、记知识等行为人人都会,在同一位老师的教学下、用同样的时间学习,为什么我们家孩子的文科成绩就是没有别人好呢?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讲,文科学科的学习无非就是背背、记记,只要孩子下工夫背了、记了,那孩子们的成绩是不会有太大差距的。然而事实却不符合这个一般道理,孩子们的文科科目的成绩不但存在的差距,而且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确切地讲,这是由于孩子记忆效果的差距造成的。文科科目学习的基础是记忆,但记忆的效果才是衡量孩子成绩的唯一标准。而孩子的记忆效果如何,更多地取决于他们是否掌握了记忆的技巧。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很多记忆的技巧,其中对文科科目的学习有帮助的有以下几种:
  1.联想
  也许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单纯的一句话很容易忘记,但如果在记忆这句话时,能看到相关的图片或,这句话很快会被记住,并且这种记忆会很牢固。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表现了记忆的一个原理:有意义的知识是很容易记忆的。在这些七八年级孩子的心目中,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科目,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孩子记忆这些科目的知识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赋予这些知识以更多的意义。
  例如,一个孩子是这样记忆&富士山是活火山&这句话的:
  他由&富士山&联想到了&富士苹果&,因为富士苹果是红色的,他由&红色&又联想到了&火&,于是,&富士山是活火山&这句话因为联想就变成了这样一个记忆链:富士&&富士苹果&&红&&火&&火山。
  可以想象,在这个记忆链的帮助下,也许这个孩子永远都不会忘记&富士山是活火山&这句话了。
  2.概括记忆法
  如果孩子需要记忆的内容很杂乱,条目很多,并且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抓住要点,然后再把次要的知识连起来一起记,这种方法就叫做概括记忆法。
  例如,一个孩子是这样记忆《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
  《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1)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
  3)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驻兵;
  4)修建使馆,划分租界。
  这个孩子把这四点概括为&钱&、&禁&、&宾&、&馆&四个字,然后通过谐音法把这四个字记忆为&前进宾馆&。用这个方法,很长的一个条约内容,孩子很快就会记住了,并且在这种记忆法下记住的知识,是轻易不会忘记的。
  3.记忆法
  在历史这一科目中,最让孩子们头痛的问题就是那些年代知识点了。这些知识点没有任何规律性而言,而且很分散,孩子很容易就会记混淆。因此,这时家长们可以教孩子学会分类,对知识实行分组记忆,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有效的多。
  例如,孩子在记忆年代大事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制一个年代大事表,如:
  19世纪40年代发生的大事有:
  1840年,XX大事发生;
  1842年,XX大事发生;
  1843年,XX大事发生;
  按着这样的方法记忆,因为孩子的记忆是成组、成块的,所以这样记忆的知识不易发生混淆。
  4.谐音记忆法
  在所有的记忆方法中,最常见,也最有意思的记忆方法就是谐音记忆法了,这种方法很适合记忆数字。例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其中的1894如果用谐音记作&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又如,李渊在618年建立唐朝,通过谐音还可以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记忆力是一种很神奇的功能,也许孩子通过很刻苦的死记硬背并不能记住一些知识,或者记不准一些知识,但只要他们的记忆方法稍微改变一下,记忆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要想孩子的文科能够取得好成绩,做家长的一定要引导孩子掌握科学的、讲究技巧的记忆方法。
[文科科目学习记忆方法]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97143人看了觉得好
92831人看了觉得好
86796人看了觉得好
【记忆力训练】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3 小时
等级:初中一年级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6:16
查看: 1190&
初一阶段政治历史容易被忽视,该怎么学呢?用6个字总结:“抓基础、重平时”
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历史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更需要的是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
学习政治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把握三句话:以本为本,重视基础,训练能力。以本为本,就是要处理好教材与参考资料的关系,必须以教科书为学习的根本,尽可能地掌握教材,决不能离开教材看资料。
重视基础,就是要特别注意学习好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让每一个知识点过关,老老实实在打好基础;训练能力,就要要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次测试,检查知识不足,提高应试能力。
1.听课的方法。
听政治、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
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
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
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2.记忆的方法。
学习政治、历史对学生的记忆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对社会的感知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与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
具体的记忆方法有很多,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类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图表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等。
3.练习的方法。
题虽不少,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考察记忆能力的,只要你把书背会了,这种题并不难做.一类是侧重于考查思维的,这一部分题目如果你没有那个能力,书背得再多也没用。
练习对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运用等是必要的,有意义的练习实际上是一种新情境下的继续学习,学会做作业,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内什么,我懂你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金币 + 25&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7:07
谢谢。。。小的好像对政治历史不重视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03 小时
金币:2788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8:16
学习中,谢谢了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9:05
好,分析地道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8 小时
金币:2163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9:16
打好基础复习更轻松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9:19
有道理啊。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19:40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0:10
正为这两科发愁,谢谢分享!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0:22
哎,考得不好,要多练练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0:36
谢谢分享!学习了!
用户等级:大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66 小时
金币:6211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0:41
确实副科容易被忽视,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少。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1:08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2 小时
元宝:1481
金币:1790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2:08
加油孩子们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6 22:41
谢谢分享,学习了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11-7 06:48
宝贝对政治、历史不太重视,要建议她看看这篇文章。
Powered by怎样才能快速的记住政治知识呢?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快速的记住政治知识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这要求学生建立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城市分站:
&&&&&&&&&&&&&&&&&&&&&&&&&&&&&&&&&&&&&&&& 报班咨询:400-810-8982
温馨提示:如需咨询高考一对一辅导/高考补习提分课程,请直接拨打京翰教育全国免费电话400-810-8982,听到语音提示后请与咨询老师直接通话。感谢您的来电!
高考文综历史冲刺复习:历史知识最佳记忆方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
  高考文综历史冲刺复习阶段,同学们可以参考的历史知识最佳记忆方法:
  1.会用&眼&。在课本上都有编、章、节的题目和黑体字标题(题目不足时还可以自加标题)。圆梦教育老师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用上这个眼睛就知道了文章的一段内容。有时候,题目本身就是一道小题。大题目包括小题目,小题目再包括小题目,即形成母纲、子目、孙目,纲举目张,提纲挚领地学习到知识。
  2.会穿串。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锁反应的,因此学习历史,圆梦教育提示要会理出线索,顺理成章地穿起串子来。把一个历史重大事件与有关的小事件穿成一串,复习时自然会理出线索,在连锁反应的情况下,才不会遗漏。
  3.会取舍。对于有关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历史基本要素是要掌握和牢记的,至于文字只要领略其精神就可以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内容、意义、经验、教训等,可以分列数点。
  4.会伸缩。长篇的文章可以缩写或概括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可以浓缩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一个填充题或名词解释。同样的内容也可伸长为一个大的问答题。能如此,就算学活了,要说死记硬背,也可以大大地减轻负担。
  5.会对照。这包括中外对照、古今对照、双方对照、人与人、事与事的对照等。把相关的、相近的、相似的、相反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对照类比,对照其异同,总结出特点,就好记了。
  6.会议图。政、文、史、地不分家,这是传统的说法。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重大历史人物的活动是离不开地点的,因此会看历史地图,搞清空间概念,也是学好历史知识必不可缺的一个方面和方法。学习方法是边学课文,边看地图,要注意路线和箭头,分清区域界线,牢记与人物、事件有重大关系的地点。
  7.会记年代。记年代是个老大难,但不能视为畏途,不敢去走。现在走出的路子有效的也有几条。在文字中涉及的许多年代中,每次挑准必记的一两个,结合学习课文,反复学纪年表,由分散到集中,日积月累地记;以人物带记年代,或以事件带记年代,也是一种好方法;还有连锁记忆、分类记忆、中外联系记忆等多种方法,都有实际效果。
  8.会鉴今。今天政治就是明天的历史,因而也有政史是一家的提法。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以古鉴今的,所以学习历史必须紧密结合形势,服务于现实的斗争,从现实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看的重点。有人说某人会猜题,其实并非会神策妙算,不过是会看形势而已。
  9.会正本。复习历史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看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历史事件要一分为二,历史人物,要功过分明,不能片面强调。这几年高考中出了一些拨乱反正的题目,这是值得注意的。
  10.会自测。历史课本共六册,每册学完都要进行一次练习测验,形式可以设计为填充、解词、改错、填图、问答等。内容都是有关&双基&的重要问题。测验完了,要讲评,总结经验教训。在计算好时间和进度的前提下,实行三轮的反复复习,反复练习,以求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温馨提示:家长您好!如需咨询中小学一对一辅导/中,请直拨京翰教育全国免费电话,听到语音提示后请与咨询老师直接通话。感谢您的来电,京翰教育祝孩子学习进步!
京翰一对一提分课堂
京翰一对一高效提分课堂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高中三年级:
京翰一对一·高考提分课堂
一对一快速提分
                                  
新闻资讯排行
高分经验排行
精选试题排行
热门专题排行九年级政治1-6课必记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九年级政治1-6课必记知识
上传于||文档简介
&&人&#8203;教&#8203;版&#8203;九&#8203;年&#8203;级&#8203;思&#8203;品&#8203;一&#8203;到&#8203;六&#8203;课&#8203;基&#8203;础&#8203;知&#8203;识&#8203;归&#8203;纳&#8203;。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