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发展前景

经济学专业_山东科技大学经济学专业就业前景 - 爱拼网
100万+考生正在使用iPIN填报志愿免费咨询专家:400-992-0062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 > 经济学
数据可信度:高(样本数100+)
网站:http://www./
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编:266590
电话:山东科技大学招生办:7
【全国独家】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学毕业生去向(100+)
*数据来源自猎头公司、招聘网站,经iPIN两位顶尖科学家和联手分析,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基本信息:专业要点
毕业五年月薪
薪酬超过24%高校
行业分布较广
26%在青岛市工作
男女比例(10年)
男 38% - 女 62%
就业分析:毕业生平均月薪
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
就业分析:毕业生行业分布
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
就业分析:毕业生岗位分布
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
就业分析:毕业生公司分布
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
就业分析:毕业生地区分布
登录后即可免费查看【201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前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就业方向】-看准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趋势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1)能从事建筑物采暖、空调、通风除尘、空气净化和燃气应用等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2)能够以工程技术为依托,以建筑智能化系统为平台,对工业建筑及大型现代化楼宇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安装、估价、调试、运行、维护,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3)能适应低碳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具有向土建类相关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主修课程:建筑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学、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测量、冷热源、暖通空调、系统自动化、燃气输配、电工学、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修业时间: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展开
该专业排名
该专业毕业平均薪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薪水分布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趋势
2015年04月至2015年10月数据统计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开设院校(部分)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各地需求排名
1、北京&&个职位2、江苏&&个职位
数据来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城市就业排行数据,由各大招聘网站统计而来,一定程度上反应该专业在不同地区的真实需求量,仅供参考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各公司招聘需求
土木类其他专业就业趋势
声明:看准网提供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介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就业趋势及工资薪酬,以上数据均由看准网统计整理并发布,保留所有权利,任何网站转载或引用必须标注来源,并附链接!
土木类专业就业排行
土木类招聘
北京唯绿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中节能唯绿(北京)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北京中科华誉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北京依道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的职业之旅备胎&&-&&西安
北京依道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的职业之旅备胎&&-&&广州
北京依道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的职业之旅备胎&&-&&广州
北京依道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的职业之旅备胎&&-&&深圳
北京依道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的职业之旅备胎&&-&&广州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摘要】: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能源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煤炭消费需求取向,展望了能源发展前景.认为世界能源结构在21世纪中将再一次发生重大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或者回归煤炭,或者以新的可再生能源及其他新能源取代石油和天然气.21世纪将是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超越20世纪的年代,能源科学和技术也将会出现超越常规的发展,为替代能源寻求新的出路.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426.2【正文快照】: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国民经济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给不足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能源供需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国田;张雷;;[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张明慧,李永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建安;[D];暨南大学;2007年
陈金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王仲瑀;[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杨维新;[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钟伟萍;[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刘彩芳;[D];浙江大学;2007年
贺忠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周亮;[D];安徽大学;2007年
王忠;[D];重庆大学;2005年
杨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秦旭东;[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毕孟飞;[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龚洋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刘海磊;[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吉雄;缪协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罗文泉;[J];工业炉;2004年02期
宋学平,郭占成;[J];过程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刘爱兵;刘星剑;;[J];江西林业科技;2006年04期
何良菊,李培杰,王晓强;[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陈甲斌;[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3年04期
周勇,李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冯本超,杨维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孙晓仁,孙怡玲;[J];科技导报;2004年05期
喻依兆,何屏;[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可琦;王玉浚;;[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保生;[D];浙江大学;2007年
李小松;[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裴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蒋剑春;[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张永胜;[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彧;[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李月;[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侯建卫;[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邵淮岭;[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周哲;[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陈志锋;[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欧阳礼捷;[D];河海大学;2007年
李颖;[D];浙江大学;2002年
万玮;[D];清华大学;2003年
隋新华;[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超群,储慧斌,李科,周四清;[J];系统工程;2004年10期
张政伟;吕子安;张英;徐旭常;;[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唐子烨,马宪国;[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贲兴振,杨宝臣;[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李文彦;[J];经济地理;2000年01期
姜巍,张雷;[J];金属矿山;2005年01期
程美娥;;[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范雪红;张意翔;;[J];理论月刊;2005年12期
杨宏林,田立新,丁占文;[J];企业经济;2004年06期
王海鹏,田澎,靳萍;[J];生产力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立祥;陈丽娟;任海英;李鹏;;[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海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李凌峰;[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杨伟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徐振川;[D];天津大学;2003年
韩冬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谢文捷;[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珊珊;[D];浙江大学;2006年
林妙;[D];浙江大学;2006年
卢庆华;[D];山东大学;2005年
吴德桢;[D];暨南大学;2005年
刘琪;[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顾丽;[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蔡国田;张雷;;[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刘刚;沈镭;;[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刘彬;王汀汀;;[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刘满平;朱霖;;[J];中国能源;2006年01期
何艳;;[J];中国能源;2006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仲瑀;[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李艳梅;[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文彬;[D];湖南大学;2007年
宋捷;[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韩君;[D];兰州商学院;2007年
刘海磊;[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刘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秦旭东;[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曾胜;[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杨晓萍;[D];西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经济问题;1980年09期
刘悌和;[J];世界经济;1981年04期
;[J];世界经济;1981年04期
陈善同;;[J];中国能源;1981年02期
翟立功;[J];经济问题;1982年06期
;[J];唯实;1982年S2期
蒋水心,张良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84年04期
万浪;;[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年10期
费里伯兹·盖德尔;吴洪;;[J];国际石油经济;1984年04期
邓天洲;;[J];能源工程;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效华;冯祯民;包信峰;何其云;王崇圣;姜葵;;[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王效华;王正宽;冯祯民;;[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张军;;[A];福建省能源研究会、福建省资源利用协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王革华;;[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韩可琦;王玉浚;;[A];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范维唐;;[A];第七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林海燕;何星华;;[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王革华;;[A];2003国际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王效华;冯祯民;;[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明慧;宋学锋;;[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祥;[N];中国电力报;2000年
据新华社;[N];中国电力报;2000年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
张世秋;[N];中国环境报;2000年
朱超;[N];中国煤炭报;2000年
燕毅;[N];中国石化报;2000年
刘敬智;[N];光明日报;2000年
赵柏松;[N];中国国土资源报(地矿版);2000年
吴跃;[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李介车;[N];吉林日报;2000年
常珊珊、通讯员
李丹;[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忠海;[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罗晓云;[D];暨南大学;2003年
沈玉志;[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吴巧生;[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杨维新;[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张九天;[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邱寿丰;[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顺全;[D];河南大学;2002年
唐剑平;[D];吉林大学;2004年
任玉玉;[D];河南大学;2005年
李黎;[D];四川大学;2005年
杨兴波;[D];武汉大学;2005年
张勇卫;[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李新凤;[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李元实;[D];吉林大学;2006年
李玉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毕佳;[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山东科技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评选活动结束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第七届“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评选结果揭晓,聂文、李永明、刘霞、吕言新、高营、范海宝、王元军、李瑾、桂维振、孙剑10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称号,边洪宁等15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之星”称号。
“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荣誉称号是我校为浓厚研究生学术科研氛围,倡导求新、务实的学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激发研究生的聪明才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加快拔尖人才培养,面向全体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科技创新方面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每年评选一届。
此次评选活动经个人申报、班级推选、导师责任推荐、专业学院审核的办法,确保了申报材料的真实、严密、规范。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成果评分参考标准”分17个方面35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名,经申报者自评、专家终审、网上公示,最终资环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聂文等10人脱颖而出,获此殊荣。
研究生“十大科技精英”名单
班级及专业研究方向
10博士安全技术及工程
硕研09-9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研09-17能源化工
硕研09-13岩土工程
硕研09-8物理电子学
硕研09-17矿物加工工程
硕研09-6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处理
硕研10-14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研09-15大地测量学与工程测量学
硕研09-12语义计算
研究生“科技创新之星”名单
班级及专业研究方向
硕研09-10导航制导与控制
硕研09-20矿山灾害预测与防治
硕研09-20采矿工程
硕研10-14 通信与信息系统
硕研11-24电子与通信工程
硕研09-4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硕研09-1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研09-1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硕研09-6动力机械及工程
硕研09-4材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硕研11-5地质灾害预测理论及防治技术
硕研09-17矿物材料
硕研09-19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硕研09-13岩土工程
硕研09-18矿产普查与勘探
第七届研究生科技精英简介
聂文,男,山东泰安人,中共党员,导师程卫民教授。2010级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参与导师纵、横向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煤炭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煤炭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申请公开国家发明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编著作1部;发表、录用学术论文36篇,其中,已被SCI检索1篇,EI检索8篇,ISTP检索2篇,2篇第1作者文章被EI期刊录用。2010年、2011年分别参加了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举办的“2010年全国安全科学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第一届全国博士生论坛”、“第二届采矿、安全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并做交流发言。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李永明,男,山东潍坊人,中共预备党员,导师郭银景教授。2009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研究生学习期间,主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4项,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专业英文论文1篇。获得“天华杯”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优胜奖、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校一等奖一项,特等奖一项、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大赛三等奖。
座右铭:技术愉悦人生。
刘霞,女,山东日照人,中共党员,导师田原宇教授。2009级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能源化工。研究生期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横向课题5项,实验室项目11项。参与并完成的实验课题获得全国发明奖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1项;获得2011、2012年北美数学建模竞赛分别一等奖、三等奖、第七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发表论文3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获得校科技之星、校科技拔尖人才、校级科技单项奖等称号,已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座右铭:人生是树,信心是根。
吕言新,男,山东省烟台人,中共党员,导师乔卫国教授。2009级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2篇SCI待刊,EI检索收录3篇,中文核心15篇;参加过GRE和TOEFL考试,荣获“2011年矿山绿色开采及可持续发展论坛”三等奖。
人生座右铭:追求卓越,挑战极限,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高营,男,中共党员,山东潍坊人,导师王世范教授。2009级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班长。研究生期间在科研学术方面,认真严谨,刻苦钻研,对于本专业有了独到见解,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项,参与科研课题7项;在APL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1篇,EI会议论文2篇;获得第七届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北美数模大赛获三等奖、第三届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特等奖;多次荣获得 “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科技大学科技拔尖人才”等称号。
人生格言: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世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
范海宝,男,中共党员,山东聊城人,导师吕宪俊教授。2009级矿物加工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参与导师纵、横向课题10余项,主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获得“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挑战杯科技竞赛”省级二等奖;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EI收录1篇,中文核心4篇。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座右铭:平凡但不平庸
王元军,男,山东莱芜人,中共党员,导师万丽荣教授。2009级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学习刻苦努力,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积极参与老师的横向和纵向项目,期间主要从事煤矿泵房远程自动监控系统、井下恒压供水系统、无极绳连续牵引车脱轨监控系统、主运输系统自动配煤系统以及煤矿综合自动化等方面的项目及科研工作。负责项目4项,参与项目10余项,主持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1项,公开发表EI论文3篇,申请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
座右铭:爱拼才会赢!
李瑾,女,山东菏泽人,中共党员,导师郭银景教授。2010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和项目,其中主持项目3项(无线远程抄表系统、基于WIFI网络的井下定位系统、远程温度检测系统),参与项目若干;获得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美国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山东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山东省二等奖、山东科技大学科研立项一等奖、山东科技大学“挑战杯”一等奖,发表论文“Design of Remote Control Nuclear Radiation Detector”(该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申请专利“一键式呼救定位仪”,被评为“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座右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桂维振,男,山东邹城人,共青团员,导师栾元重教授。2009级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均科81分,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4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为第1作者),1篇中国核心期刊;在导师栾元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参与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有1项在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的鉴定下获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称号,另有1项设计类课题经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组织专家审批通过,还有5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4项已经颁发证书,1项已经授权。
座 右 铭:过去已成往事,未来就在脚下!
孙剑,男,浙江绍兴人,中共党员,导师曾庆田教授。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义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研究生期间在导师曾庆田教授的指导下,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公开发表论文4篇,其中EI检索3篇,申请并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2项。
座右铭: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责任编辑:研究生院)
------分隔线----------------------------
&北极星工作组&
投稿信箱:
地址: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邮编:266590&&传真:057906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简介
&&&(简称地科学院)成立于2000年6月,其前身是地球科学系(1993)、煤田地质系(1980),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设5个系、1个中心、3个办公室。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专任教师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34人(含客座12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教授33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51人(博士后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6.6%,国外留学回国人员11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学院还聘请了多名包括两院院士及国内外久负盛名的高水平专家做兼职教授。学院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硕士点11个,本科专业8个,其中省级品牌专业1个。在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两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目前在校本科生1863人,硕士生309人,博士生56人,在站博士后3人。学院注重加强基础教育、技术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本科生英语四级统考、计算机基础统考均取得优良成绩;本科毕业生考硕率在45%左右,最高达51%;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左右,最高达95%,均排全校前列。“十五”以来,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以及“863”、“973”项目的子课题,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形成了20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学院年科研经费始终排在学校前列,被学校授予科研工作特殊贡献奖。学院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及省内外煤炭、地矿、测绘、石油、海洋、国土、规划等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法国、德国、瑞士、波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学校及国际组织FIG(国际测量师协会)、ISM()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每年有20余名院士和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为师生举办学术讲座。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测绘工程是本学院的重点学科
:测绘科学与工程系(简称“测绘系”)隶属于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人;教师中博士后出站4人,获得博士学位的14人,在读博士8人; 博士生导师人7,硕士生导师16人。测绘科学与工程系是山东科技大学的龙头优势专业系,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系之一,自1978年起招测量本科生以来,专业名称先后经历了“矿山测量”、“工程测量”和“测绘工程”的发展与变迁。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专业的调整, 1999 起改为“测绘工程”专业, 2003 年起调整为“测绘工程+法学”和“测绘工程+英语”双学位本科专业。我系测绘学科,1986年7月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点; 1998年6月被批准为二级学科博士生授权学科点;2003年6月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生授权学科点;2003年10月被批准设立“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另外是测绘学科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单位,具有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权。测绘科学与工程系,现有本科专业1个,即测绘工程专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结构,更好地适应未来国内外对测绘人才的要求,测绘工程专业招收双专业、双学位的本科学生,要求学生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同时获得测绘工程+法学或测绘工程+英语两个学位。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既着眼于学生就业要求,又兼顾学生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测绘工程系学生的考研率保持在40 %以上,毕业就业率达到98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测绘科学与工程系在学校和学院的重点支持和培育下,成为我国1978年设立测绘专业院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系之一。目前,测绘学科较为完善的教学与研究体系已经形成,学科点齐全,科研力量雄厚,教学规范并富有特色。现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博士点(含自设三个),六个硕士点(含自设三个),一个本科专业,并具有工程硕士授权点。拥有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一个国家GPS中心导航部分部,十几个专业研究室。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学科介绍
学科研究平台: 本学科点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其中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拥有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省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测量重点实验室。多次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信息领域863项目、国家海洋领域863子课题、山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其它省(部)级基金的资助,为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术研究团队: 本学科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导师9名、博士后4名、博士11人,在读博士7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形成了测量数据处理理论、“3S”理论与技术等方向优势。在测量数据处理方面, “非线性动态模型参数估计与统计性质”、“测绘信息模式识别”、“测量数据处理病态分析理论”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理论,在国内外具有显著的特色优势。在“3S”方面,在GPS监控与导航、分析、电子地图制作、遥感资源调查等方面形成了专门技术,在国内有重要影响。近三年中,返校的国外留学人员2人、博士毕业生3人、出站博士后3人,引进博士2人、博士后1人。经多年的努力,学科已形成了互相理解与支持、团结合作、联合攻关的良好氛围,打造了一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学位层次高的学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机制: 本学科设立了开放基金,对全国测绘类学科开放、吸引学者到实验室工作;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全省相关的学校、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做数字城市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矿山测量部级重点实验室组织开展矿山测量专家,开展矿山测量高技术试验研究。与中科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的地理信息技术北方发展中心,建立了Taitan-PCI、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培训基地,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进行科研攻关;每年邀请4-5名院士和国外专家来校讲学或指导学科建设;与国外6个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先后得到国家外专局8次资助;每年有2-3人次参加国际会议或赴国外交流和合作研究;1999年首次在亚洲依托本学科召开了第27届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主席团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协会吸收本学科为矿山测量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国内唯一),有1人为国际矿山测量协会(ISM)主席团成员。优势研究方向: 1)卫星大地测量及应用;2)城市三维信息快速采集与处理技术;3)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其应用;4)空间数据质量分析;5)电子地图制作与专业信息系统;6)遥感资源调查。学科学术地位:1)理论成果形成了体系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数据处理方面,基本形成了非线性动态最小二论体系、测量模式识别理论和测量数据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了基于空间分析理论的测量数据病态分析理论,研究内容新颖,应用面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拓创新性。2)应用技术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水平,已得到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的资助。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参与完成的国家863科技攻关课题“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获得该领域软件类评比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版权的EA2000电子地图制作与浏览系统,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98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评中获奖,并在国家版权局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论文论著影响大近几年,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尽管进入SCI、EI检索源的测绘类刊物很少,但仍有近30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4)在国内外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合作框架注重开展国内外合作和学术交流,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士洛桑高等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俄罗斯莫斯科测绘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测地所、中科院遥感所等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已形成了稳定的机制。学术保障: 1)本学科拥有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学校投入巨资购置了高精度全站仪30余台,美国TRIMBLE、德国ZEISS、加拿大NOVATL等型号的GPS接受机16台及OEM板和导航设备,GAMIT、BERNESS、Arc/Info、Taitan、Geostar、Mapgis、Erdas、PCI、ENVI等成套国际知名软件,分光辐射光谱仪、高精度的扫描器、绘图仪、高性能的工作站和宽带网络系统。2)建立了学科图书资料室,长期订购专业期刊和重要图书(含电子期刊),校园网具有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的使用权。3)本学科是学校优先发展的学科,在学科建设中连续6年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年均投入经费超过180万元,学校在人才引进、设备购置、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均给予较大倾斜。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博士点简介
本学科具有六个,即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仪器与系统、城乡地籍与国土信息和数字矿山与资源勘探,具有 一、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研究方向: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 卫星定位导航理论及应用 三维空间信息获取技术 地表沉陷控制与土地复垦 变形监测分析与解译 精密工程测量 物理大地测量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方向:数字摄影测量与虚拟现实技术 遥感 资源环境遥感监测
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方向:数字时代地图制图理论与方法 城市GIS与数字城市 人口、资源、环境信息系统 空间数字质量控制与评价 空间数据挖掘及辅助决策 四、测绘仪器与系统研究方向:工业测量自动化 嵌入式GPS/GSM在测量仪器中的应用 智能仪器应用技术 五、城乡地籍与国土信息研究方向:城乡地籍信息采集与管理 矿山岩移、边坡稳定的监测理论与技术 矿山、评价与复垦技术 六、数字矿山与资源勘探研究方向: 源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 资源勘探信息管理与资源评价模型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硕士点简介
本学科具有六个,即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仪器与系统、和。一、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研究方向: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 工程与工业测量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卫星大地测量 城市与空间信息系统 变形监测、评价及治理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方向:数字摄影测量与虚拟现实技术 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 资源环境遥感监测 近景摄影测量 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空间数据规范标准与质量控制 与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城市技术
理论与技术 四、测绘仪器与系统研究方向:“3S”仪器集成与数据处理 智能仪器与系统 精密测量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实时化 研究内容:五、城乡地籍与国土信息研究方向:城乡地籍信息采集与管理 矿山岩移、边坡稳定的监测理论与技术 矿山土地监测、评价与复垦技术 六、数字矿山与资源勘探研究方向:数字矿山技术 资源勘查理论、方法与技术 资源勘探信息管理与资源评价模型研究 矿山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测绘工程专业介绍
A、培养目标:(1)培养测绘工程与法学双专业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具备地面测量、地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与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并且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行政、检察、审判机关,仲裁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测绘工程与英语双专业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具备地面测量、地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与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并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B、培养要求:(1)测绘工程与法学双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在法学方面,主要学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以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3. 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象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4. 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和方法;5. 具有从事国家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6. 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7. 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9. 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10. 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11. 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12. 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13. 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2)测绘工程与英语双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英语方面,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能够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以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3. 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象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4. 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和方法;5. 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6. 熟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7. 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9. 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10. 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技能;11. 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12. 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1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C、培养对象:本科,授予工学学士+法学学士双学位,工学学士+文学学士双学位,修业年限4年。D、师资情况:特聘院士2人,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1人(含客座5人),硕士生导师25人。E、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F、主要课程:(1)测绘工程与法学双专业主要课程: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定位原理及应用。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2)测绘工程与英语双专业主要课程:数字化测图原理与方法、矿山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定位原理及应用。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G、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共40周,包括工程地质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地下工程测量实习、地下工程测量设计、卫星定位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H、主要专业实验:地形测量实习、大地(控制)测量实习、控制网平差计算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矿山测量实习、地籍测量实习、GPS定位及导航实习、遥感图像处理实习、实习等。I、学分设置:(1)测绘工程与法学双专业培养计划额定学分为220个,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59个,专业选修课分为19个,实践环节学分42个。(2)测绘工程与英语双专业养计划额定学分为223个,其中,必修课学分为164个,专业选修课分为19个,实践环节学分40个。J、奖、助学金:a.入学奖学金,对于第一和第二志愿报考我校的优秀考生,可享受一次性入学奖学金,其金额为500-1500元/人,成绩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提高奖励力度;b.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1000元,二等600元,三等400元,占学生总数的25%;c.单项奖学金,100元/人.年,占学生总数的10%;d.企业奖学金或个人奖学金,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具体而定。K、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等。L、学生就业情况:就业率98、2000年为100%、99年为97%,就业行业:煤炭系统如兖州矿业集团、,交通系统如天津市公路局、,建筑系统如中煤建筑安装公司,浙江省水电建筑工程处等。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 - 实验室简介
一、A、学术团队:实验室拥有教授16名,副教授9名,其中博士导师9名、博士后5名、博士14人,在读博士13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研究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人心稳定、积极向上,实验室呈现强劲的向心力和凝聚力。B、研究方向:1)卫星大地测量及应用;2)城市三维信息快速采集与处理技术;3)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其应用;4)空间数据质量分析;5)电子地图制作与专业信息系统;6)遥感资源调查。C、学术地位:实验室的学术研究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成和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理论体系、测量模式识别理论和测量数据统计诊断理论体系;研究课题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一定的研究水平,已得到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的资助。近几年,主要学术骨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有近30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学术研究注重开展国内外合作和学术交流,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士洛桑高等技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俄罗斯莫斯科测绘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测地所、中科院遥感所等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合作开展科研攻关,已形成了稳定的机制。二、山东省“3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 A、学术团队:实验室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5名,其中博士导师6名、博士后2名、博士12人,在读博士3人。学术团队中中、青年研究人员占大多数,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比较合理,大家协作攻关,团结一致,学术研究气氛浓厚。B、研究方向:1)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2)卫星大地测量;3)城市与空间信息系统;4)数字摄影测量技术;5)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6)资源环境遥感监测;7)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8)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9)数字城市技术。C、实验室在GPS、GIS和RS等方向的研究已逐步形成科研体系,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前沿性,多个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在GPS网的优化设计、数据处理软件开发、城市动态三维变形监测、车辆导航与监控、遥感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GIS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研制的基于GPRS通信方式的车辆导航与监控系统、车载近景目标三维测量系统、国家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享有较高的评价。多次获得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的资助。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测地所、中科院遥感所、武汉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三、国家煤炭工业矿山测量重点实验室(部级)A、学术团队:实验室拥有教授8名,副教授4名,其中博士导师3名、博士后1名、博士10人,在读博士2人,已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和较强凝聚力的学术队伍。B:1)矿山岩移、边坡稳定的监测理论与技术;2)矿山土地监测、评价与复垦技术;3)资源环境遥感监测;4)矿山GIS理论与技术;5)D-InSAR技术及应用。C、:实验室是国家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在矿山土地监测、评价与复垦、矿产资源预测、数字矿山和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面颇具特色,在D-InSAR技术及应用方面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多年来,实验室针对矿山的特殊性,开展了数字矿山和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开拓了传统的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领域,为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将遥感理论与技术同其它技术相结合进行矿产资源调查,发现了隐伏,为山东省第三次矿产资源预测提供了资料;在鲁东和鲁中地区发现了金矿产,圈定了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区。实验室多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国内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课题研究、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
参与编辑人数:
最近更新时间: 23:42:07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