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子系毕业设计与开公司

《数字时代》:北大&清华,遭遇资本围城_业界-政策与产业_科技时代_新浪网
& 业界-政策与产业 & 正文
《数字时代》:北大&清华,遭遇资本围城
.cn 日&14:10 数字时代
  一、引文
  王非、高炜/文
  名校是一只圣洁的“光环”;光环下的高校企业,可以在股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企业资本、地方资本、金融资本都在围绕高校企业跳舞,“高校概念” 浪花是否会在
资本的海洋中湮没,剥下高校的华丽外衣,校企还能走远吗?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校企总销售收入达484元,其中来自科技产业部分的是300亿。而北大、清华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去年北大校企销售收入120亿元左右,清华校企销售收入62.88亿元。自从1996年以来,北大清华两大校企集团开始发展,基本锁定在高科技领域。时至2001年,两大巨头更是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出击,目前已经在内地和香港拥有11家上市公司。以大学为背景的产业集团正在中国的经济、商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两大校企巨头也在资本市场上不断竞争和碰撞,而复旦、南开等其他中国高校也玩起了资本跳舞的游戏。
  从象牙塔走向资本的怀抱
  4月24日,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成果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除了通俗意义上的“大学综合成就展”外,一场“企业成果展”也同时举办。这充分显示了校企在清华大学中占据的地位。而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时,“北大系”企业也集体亮相,向海内外展示了资本市场同样看中北大,百年老校的新概念更增加了在资本市场原本表现良好的北大企业的砝码。
  当国家对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与两校的资金需求缺口不是缩小而是拉大的时候,向自己的企业要钱也就成了近乎唯一的解决出路。平心而论,两个大学的校企确实为大学的教学在资金方面做出了贡献。毕竟,北大清华校企每年分别产生出6、7亿的纯利润在那里摆着。不过,高校企业的钱也并不是那么好挣的。被誉为一个国家人文精神象征的大学,踏上了寻求资本的漫漫路途。
  从80年代初期的清华技术服务公司成立,到80年代中期成立的北大方正,中国大学校园第一次出现了企业。后来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和北大成立资源开发公司成立,当时也不过是几个校企的简单合并,尽管有一时轰动社会的“推倒南墙”事件,但松散的企业结构依然没有脱离学校的管理方式。何况那时的高校企业能够完全自负盈亏的都不多,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对资本市场的渴望。
  高校企业真正走入资本市场应该以90年代后期同方、青鸟等高校企业上市为标志,不过那时校企是作为校办产业整体上市,而高校概念股的形成则以1998年“科技兴国”战略口号的提出作为大背景,以炒作资产重组形成第一批“高校概念股”为里程碑。那时起,掀起了高校借壳上市的热潮,高校上市企业也迅速膨胀到二十多家。清华同方从刚上市的资产2.8亿已经发展到今天的52亿元,紫光和诚志股份也相继于1999年和2000年上市,借壳组建了紫光生物。北大的方正和青鸟在内地和香港已经拥有方正科技、青鸟华光、青鸟天桥、荣文科技、青鸟环宇等7只上市股票。高校企业终于投入了资本的怀抱。
  资本青睐“高校概念”
  北大青鸟环宇和上海复旦微电子2000年在香港创业板市场强劲势头点燃了资本进入高校企业的导火索,高校“买壳上市”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股市融资中尝到甜头的中国高校,却并没有就此满足,高校企业与校外徘徊的其他资本在相互寻觅着,终于撞出了钱的火花。这些校外资本既有心怀叵测的企业资本,也有目标明确的地方资本,更有才大气粗的金融资本。
  高校与金钱第一次跳起了资本的华尔兹,最多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国高校也第一次可以不再依靠国家杯水车薪的拨款与校友们那微薄的捐助过日子,尽管刚刚学会的华尔兹跳得不那么优美娴熟,时不时踉跄一下,可高校今天的日子却也过得不错。不信可以翻看各大财经媒体的新闻与评论,专业甚至业余股评家们都对大大小小、真的假的“高校概念”情有独衷,而上市的高校企业也的确没有让他们失望,一时间高校股贵,水涨船高,仿佛沾“校”即升。从一开始对经费“与其求人,不如求己”的心态,到今天在资本市场上自由搏杀,中国的大学已经远离了胡适之、蔡元培、傅斯年的时代,清华、北大一面喊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一面又从自己的校园中驶出了一艘艘校企航母。
  校企:离开大学你能长大吗?
  虽然时至今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企的总收入分别已经达到了120亿和63亿人民币,曾经为人所津津乐道,认为是个了不起的业绩。可是当我们环顾当年从中科院的几间小平房中走出的来,它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亿元,并且明确提出了收入超过600亿元和进入500强的目标。而分拆以前的联想仅仅拥有一家上市公司,而“北大系”加“清华系”却拥有超过10家的上市公司,哪个实力强大恐怕一目了然。
  当联想在勾勒10年以后的战略图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新高校概念”却层出不穷,从软件到网络,从干细胞到纳米科技,从电动自行车到水稻新品种,高校企业的项目几乎包罗万象,无奇不有,甚至连洗衣粉也沾上了清华的名头。联想很少提及自己的中科院背景,因为企业就是企业,一时的“大背景”又怎么能支持企业走向500强。但高校企业就不一样,“我是XX大学下面的....”成了必然的宣传语。
  “校企分离”的消息传出已经有一段日子,不知离开大学的高校企业是否能够像今天这般风光。今天的“北大系”与“清华系”在资本市场上成为追捧的对象,“复旦系”、“南开系”、“XX系”......也处在正在进行时,拨去高校的外衣,“高校系”们还能走远吗?
  二、清华北大 沉寂中的较量
  于奇才/文
  中国高校校企在最近十几年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世人瞩目的成就,将教学、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2000年全国校企销售收入达到483亿元,科技产业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北大约为120亿,清华63亿左右,两者占据整个中国高校校办企业的半壁江山。以清华、北大为依托的一批上市公司对这一成就做出了很大贡献。
  截止2000年底由清华、北大校属企业控股、参股国内上市公司达到7家(在香港上市的方正控股、青鸟环宇、荣文科技以及北大今年重组的北大高科暂不计算在内),他们平均每股收益为0.42,远远超过沪深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显示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在二级市场上也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同。
  规模参差不齐
  从规模上看,两校上司公司规模参差不齐。总资产是清华同方最大,近53亿元,几乎相当于其他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之和;总股本也清华同方最多,为3.8亿股,除了青鸟天桥和诚志股份外,其他四家公司差别不是特别巨大;主营收入方正科技排行第一,为近27亿元,清华同方24亿元,其他都没有超过10亿元;但比起净利润来,清华同方又傲视群雄,达到2.3亿,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方正科技的一倍,其他几家公司都没有超出一亿元;从获利能力看,青鸟系尤其是青鸟华光相当不错,因为他们做的是通信网络产品和系统集成,不象其他企业做的是计算机硬件利润比较低。
  收入来源影响发展潜力
  除了诚志股份和紫光生物一个是精细化工一个是生物制药以外,其他几家公司信息产业都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清华同方信息产业收入占主营收入的66%以上,清华紫光信息产业收入占主营收入93.42%,青鸟华光的这个比例是几乎是100%,青鸟天桥信息技术业占主营收入77.88%,方正科技信息技术收入占主营收入98%以上。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清华北大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利用学校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在信息产业拓展业务。当然,大多数公司还是有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比如清华同方的能源与环境工程、清华紫光的环保工程、方正科技的办公设施、青鸟天桥的商业和工业,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使是全部为信息产业领域的青鸟华光,它的产品线也分布很广,除了传统的电子排版系统和通信类产品以外,最近又大力进军广电领域,投资力度很大。尤其是清华同方的多元化战略,在初期曾经为人所非议,但是如今却取得了较大成功,像它的人工环境和集装箱检测系统,都成为它一个强劲的利润增长点。
  另外,这些公司一般都有一个在全国市场上有很大的知名度,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拳头产品,例如方正科技的办公用品,同方的精细化工,紫光的,青鸟天桥的商业信息管理系统、青鸟华光的华光排版系统都是自己的重要拳头产品。当然,除了拳头产品外,这些公司还有很多收入来源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尤其是在pc的制造和销售上,比如同方、方正和紫光都生产电脑,青鸟天桥和青鸟华光也都有代理,因此相互之间的竞争就很激烈了,那么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要略占下风。
  控股股东各有特色
  这些公司都是背靠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既能利用学校的声誉,又能从学校获得大量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但是,两所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即使是同一所学校,股东的背景也不一样,必然有一个高低上下之分。清华大学的控股上市公司除了紫光生物以外都是通过获取额度上市的,而所有背靠北京大学下属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都是通过资本运作重组买壳上市的,从公司名称的简称就可以看出来,除了最近重组改名的北大高科以外,北大背景的其他公司都冠股东企业的名字,而清华两家由学校直接运作上市的公司就冠学校的名字,还有两家属于企业运作公司也像北大的情况一样冠股东企业的名字。
  从冠名可以看出,同方和紫光是举整个学校之力而支持的,而其他公司只不过是下属企业的一部分,支持的力度必然就要有一定的损耗。同方的控股股东是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梁尤能先生是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副董事长荣永霖是校长助理、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董事长,紫光的控股股东是紫光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军是现任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和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总裁。副董事长王晶宇曾任清华大学秘书长和总务长。其他清华背景的公司一般都是有控股股东出任董事长。
  但是北大在此方面有些不同,它几乎没有学校领导在企业任职的情况,张玉峰是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董事长,许振动也只是青鸟集团总经理,从这里可以也看出,北大下属公司买壳上市是企业行为,而清华企业获取额度上市是学校的大力支持。因此,学校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就不一样,这可以从学校注入到企业的技术和资产就可以看出。当然,在同一个学校里,由于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是有限的,其中还存在良莠之分,同一学校的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竞争也不可避免,即使像清华那样由学校组织上市的情况也不例外。这就要看学校如何协调了。因此宋军既在同方任董事,又在紫光任董事长,也许是学校有这方面的考虑。
  清华、北大 孰持牛耳?
  两个校企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同样把竞争重点发在、信息科技和生物制药方面的清华、北大,谁会在未来的竞合之中领先一步?
  同方目前被资本市场相当看好。2000年度同方实现销售收入33.1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33亿元,净利润为2.3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8.92%、52.39%、46.71%。公司经营业绩连续四年实现销售收入保持100%左右和净利润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更为可贵的是,在每股收益与上年相比仍保持在0.60元以上的态势下,其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也达到0.479元,同比提高了152 %,现金流状况的实质性变化,不仅说明清华同方的经营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体现了公司目前业务处于一个良性的上升通道。
  紫光的潜力也很大。紫光公司的扫描仪是目前唯一的国产品牌扫描仪。2000年度国内市场销量22.7 万台,同比增长77%,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位。紫光电脑国内市场销量也达1 .9万台,占有率在国内品牌中居第三位。另外,清华紫光的自有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和改善了软件研发和生产平台,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即将进入的网络时代,扫描仪、电脑笔等输入产品在网络应用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因此发展潜力极大。另外,从实现的毛利来看,紫光信息产业的毛利率为18.81%,而公司环保产业毛利率高达56.60%,可见,环保产业在赢利能力方面更具优势。如果紫光能在系统集成和环境工程等高利润项目上也有所发展的话,其前景不会比同方逊色。
  诚志股份上市以来根据市场变化迅速调整了3亿多元募集资金投向,并逐步形成了以生命科学、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高科技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布局。据公告,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将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将来获取学校更为广泛的支持打下了基础。另外,诚志股份是一只次新股,股本扩张能力巨大,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但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加快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使投资的高科技项目早日产生效益,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紫光生物主要产品有古汉养生精、盐酸洛美沙星和人血白蛋白等,2000年主营业务、净利润、每股收益分别比上年增长29%、143%和49%,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大大提高。作为清华紫光集团旗下重要的医药企业,紫光生物可以充分利用集团的品牌、人才及市场优势,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方正科技主要产品是电脑和办公设施,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3.27%、78.49%和268.7%,主要源于公司处理历史留存的大金额坏帐和不良资产。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方正电脑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从PC厂商向Internet接入设备供应商的转变,国内占有率稳居第二。公司其它业务网上书店、方正软件、办公用品等盈利也进一步增强。就在方正科技基本面越来越好的同时,北大系列公司却在不断减持方正科技,从98年中期持股5.87%减少至目前的5.01%,令人好生疑惑。再加上近期北京裕兴举牌方正还没有最终结果,因此更增加了很多悬念。
  青鸟系 北大异军突起的奇兵
  青鸟天桥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1999年增长79.08%和44.61 %。公司在2000年不断理顺资产结构,经营思路、经营理念从“双业并举”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变,经过进一步的资产重组和业务重构,高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公司在保持了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方面稳定利润来源的同时,又加大了对广电网的投资力度,使其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在北大青鸟集团入主后,青鸟华光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在产品结构上,公司在积极发展原有通信类和计算机类产品研制、开发、生产、 销售的基础上,借助北大青鸟集团全力进军广电网领域。在经营管理上,公司通过事业部体制组建了数字广播产品、网络产品、照排产品、专网产品、电源产品、传输产品六大事业部,加强了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管理,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青鸟华光明显遏制住主营业务滑坡的势头,使公司的业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本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利润16774.6万元、净利润5953.6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9.2%、8.5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量大幅提高。2001 年有线电视网将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总而言之,从基本面上来看,清华、北大背景的上市公司相差不是很多,只是谁抢得先机、谁规模更大,就会略胜一筹。
  三、方正、青鸟 刻画“北大模式”
  覃远军/文
  北大与清华两所大学有着迥然不同的校风,而两边校企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观念的差异,不同的思路造就了不同的发展前景。
  “北大出来的人思路开放,北大下面的企业搞的也很灵活。”与一些证券圈的人交谈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称赞。
  然而,这些话语下面的潜台词意味着,北大系企业内发生的故事也会非常多。事实的确如此,无论是今年的“方正科技举牌事件”,还是北大青鸟“欲重组”,北大校企在资本市场和社会舆论方面都演绎了足够的精彩,吸引了相当数量的“眼球”。只是不知对于北大而言,这究竟是好是坏。
  众所周知,北大校企以方正集团、青鸟集团、未名集团和资源集团为四大金牌。而方正和青鸟无疑正是个中翘楚。这两大集团前有王选、杨芙清坐镇,后有北大主管校办企业的副校长陈章良助推,不到5年时间就拥有了7家上市公司(内地和香港)。去年,北大校企产业产值达120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全年产值的30%。其中,方正科技主营收入近27亿,青鸟天桥和青鸟华光主营收入加在一起近7.3亿。两个集团的经营模式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北大校企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其一举一动也就引起了外界高度重视。
  北大方正的国际牌局
  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上,北大校企一直秉承了其独特的方式――买壳。从1996年收购延中实业到最近将ST深安达变为北大高科,北大始终没有采用争取额度上市的做法。
  作为北大校企龙头的方正集团,曾因激光照排技术创造了一大产业,其后一直思索的就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前几年,作为集团核心业务的方正电子公司由于市场饱和效益下滑,公司在原有报业及应用、商业印刷、数字媒体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提出做“互联网时代跨媒体出版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新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方正电脑和方正奥德分别在PC制造和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金融、保险、证券、税务行业)各有建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肩负方正国际化重任的方正国际(北大方正集团的日本法人),5年来在日本市场取得颇为不俗的成绩。目前,方正国际已经在日本印刷、流通、出版、新闻等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拥有包括每日新闻社、日刊体育新闻印刷社等27家报业用户。方正国际总裁管祥红透露,公司去年相继引进日本软银集团、三菱商事集团作为策略股东,获得总计约为12亿日元的巨额投资。去年底,Yahoo! Japan又宣布向方正国际子公司注资6000万日元,成为其策略股东。有此可见,方正国际在当地资本市场得到的重视。
  去年,方正控股公司总裁张旋龙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曾反复提及,“方正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目标是成为中国IT业的“巨舰”企业。” 从现在方正国际在海外市场的优异成绩,到方正控股将以香港为龙头全面进入国际市场的动作,能感到方正希望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企业。仔细分析方正集团提出的以电子、数码、计算机系统集成和国际业务等四大板块为主的产业战略构想,依然可以清晰看出方正全盘布局中的“榜样”――联想。实际上,在采访方正科技一位高层主管时,他就透露了这样一个概念:“方正电脑今年的目标就是追上联想,同时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曾有这样一个说法,清华、北大的校企集团在将自己“做大”的信念中都有一个远景,就是超越联想。但是联想2000年主营收入200亿的高峰,目前还令各校企集团难以企及。也许迅速做大的最快捷径,就是在资本市场上的攻城略地,今年下半年的国内股市,也许会看到更多的高校概念在闪转腾挪。
  青鸟凌云 凭借“三个翅膀三条腿”
  北大青鸟近两年,在资本市场上可谓出尽了风头。
  1998年12月,北大青鸟入主北京天桥;2000年4月,入主华光科技;2000年7月份,旗下青鸟环宇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一路领涨。“用我们自己的话讲,就是青鸟在用三只翅膀飞翔。”青鸟集团执行总裁徐祗祥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到。
  在手中握着几个亿资金、员工发展到二百多人以后,青鸟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策略。“看来是向多元化发展,但是我们的业务核心仍然软件和微电子,”徐祗祥说道,“我们将这个生存基础称为三条腿。”
  他这样解释,第一条腿是IT人才的储备。集团目前成立的北大青鸟APAC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就是基于这点考虑。青鸟APAC采取与印度软件企业合作的方式,在国内与各地院校联合办学,培养软件行业的“蓝领”――基础编程人员。既涉足教育产业化的大潮,又为全国软件企业(包括青鸟自身)提供了基层人才。
  第二条腿是青鸟的老本行软件业,这也是青鸟集团董事长杨芙清院士一直关注的。而最后一条腿是微电子。青鸟在上海中兴芯片项目中投资达六千万美元,将来其产能将会是华宏的4.8倍,而且集团计划在西安、深圳等地方继续投资类似项目。另外,青鸟雄心勃勃的计划就是在国内建设上。用徐祗祥的话讲,就是要在全国十个省,100各城市在实现宽带连网。“现在十个省的计划已经基本接近完成,我们的有线宽带全是省级骨干网,接下来再抓住骨干网往分配网延伸。目前陕西、湖北、宁夏、新疆等6省已经全面完成。”
  据了解,加上中国建设银行130亿的专项贷款资金,青鸟已经拥有这6省有线电视网络49%的股份。如此青鸟掌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的投资、建设、运营等实权,届时10个省的广电网相关收费将为青鸟带来巨大的利润。青鸟依靠打造得初具雏形的三支翅膀,在起飞中寻找方向、积聚能量。而三条腿则是其在着陆过程中得以平稳落地、完成再次腾飞的基础。这个看来并不唯美的比喻,却是青鸟人颇为自豪的地方。
  然而梳理一下青鸟3年来的资本扩张历程,给人明显的感觉就是发展太快了,估计这种迅速和幸运的扩张连青鸟人自己都有一些措手不及的感觉。或许今年的青鸟应该稍微休整一下,理清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就像青鸟集团董事长杨芙清在一次大会上所说的,“希望各位董事们认真考虑一下5年之后北大青鸟的规模,考虑下一个5年的路要怎样走。”
  其实,需要冷静一下、仔细思考的校企又何止一两个“清华”和“北大”。
  四、清华模式――点铁成金的孵化器
  高炜/文
  从20年前的技术服务公司到现在年营收63亿元,拥有4家上市公司的清华企业集团,究竟是什么力量在发挥作用?
  在网上曾经流传着一则北大清华学生对比的笑话。“清华学生,逢客必上,逢考必战。北大学生上课,听了几句之后,黯然离开教室,言‘此人思路不如几年前敏锐’。遂行至未名湖边读爱情诗去也。”且不论这则笑话捧谁抑谁,但清华有一条格言就是,“行胜于言”。2000年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营收62.88亿元,利润高达7亿元以上,比北大校企亿营收所创造的利润还高。清华人把这一成果也归功于清华的“行胜于言”。
  技术+资金=孵化器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前任校长田长霖教授提出的“新经济”观念:以创新科技为主导,主导一个地区经济。最好的大学人才汇聚,大学带动创新科技企业,制造最能增值的活动。田教授在阐述这一观念时引用了斯坦福和伯克利对硅谷,以及MIT和哈佛对波士顿128公路的积极影响。但是以上提到这四所学校似乎都没有像北大清华这样在国内经济和资本领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转移体系,使得一方面大量企业急需各种技术,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单位缺乏将研究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和经验,也缺乏针对企业急需的研究计划,造成国内科技水平特别是实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这更加剧了企业谋求技术创新的难度。因此清华大学一方面把科研成果交给同方、紫光等企业,去转化为产品走近市场,另一方面正在积极筹建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准备走一条技术+资金的道路。
  在谈到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时,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主任周立说:“尽管清华已经有了自己的大型企业,包括同方、紫光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他们每年都会从清华的科技成果里选择优秀项目。但作为高科技企业,往往一个单项技术进行转化就会有很大的市场。比如同方做的一项空调技术,市场容量就达一二十个亿。而单单选择一项集装箱检测技术,同方就成立了一家很大的公司。单靠清华的企业只能吸取清华每年科技成果中很小的一部分。”
  周立口中说的“单单选择一项集装箱检测技术,就成立一家很大的公司”,指的就是“同方核技术公司”。
  孵化器的成功案例日清华同方同时与北京海关、上海海关等国内六大口岸签订购置“同方威视”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合同,合同金额超过1. 35亿元。而在此之前,海关还向同方威视定购了固定式集装箱检测系统。这表明,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所拥有的核检测技术已经成熟,清华大学已形成了“孵化”世界级先进技术的实力。采用直线加速器为辐射源的集装箱检查系统,是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与清华大学工物系联合完成的国家重点项目,其中多项技术获得专利,被国内外业内专家公认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业内人士表示,核检测产品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许多产品是我国急需且限制进口的。
  而几年前,该项技术成果还处在“纸上谈兵”阶段。就像企业不创造利润就是犯罪一样,科技成果如果不转化为产品,那和废纸的区别也不大。
  为加速产业化进程,清华大学变科研攻关体系为企业运作体系,以原课题组核心专家为主体,整体进入清华同方进行“孵化”,组建“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全面承担成果产业化任务。规范的企业化运作使资金、技术、人才在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更使原来以专业为主线的科研模式迅速转化为以产品为主线的创新模式。
  短短几年,同方核技术公司已开发出具有世界水平的固定式、车载移动式和组合移动式三大系列的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品,并成为世界上教具规模的集装箱检查系统专业生产厂商。可以说,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清华同方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孵化”出的一个成功范例。
  3%增长当然,清华大学和清华企业集团下属公司之间的合作都属双方自愿,像同方除和清华大学合作之外,还广泛到其他高等院校寻找合作项目。但是不会改变是这种技术+资金的孵化器模式。
  截至2000年底,清华大学企业有30家,经营资产73亿,其中有4家是清华嫡系的上市公司。这一切当然是以清华大学强大的科研实力作为背景。清华大学有6000多人在搞科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企业自身的科研实力。2000年的科研经费是7.3亿元。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和企业委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公司,采取介入的办法。当清华的科技成果刚刚结束,很多公司就介入了,而不是等到一个公司成熟了,才来投资。这样投资额是最少的。
  清华大学企业集团董事长荣泳霖认为,清华的科技产业会继续保持一个高速增长的趋势。十五期间,预计会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
  五、迈出资本泥潭
  覃远军文
  当20年前南京大学把尿激?产品投向市场时,国内经济结构中又多了一种形式――高校科技产业,尽管南京大学“校办产业先驱者”的称谓很快就被社会忘记。现在,高校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上的宠儿。据教育部有关部门最新统计,截至到2000年,高校科技企业达到2097家。
   什么是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不久前曾经讲述过一个观点:评价一所大学是否国际一流的主要标准不是看其有没有产生过诺贝尔奖得主。全世界对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大致相同,即看这所大学的整体水平是否达到一流,它的“产品”――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是否一流。印度理工大学(ITT)并没有产生过诺贝尔奖得主,但全世界都公认它为一流大学,因为它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全球各大公司预定完了,并且在工作中证明十分出色。
  朱清时的观点在某一层面上恰好指出了目前全国许多大学的症结,究竟是“生产”优质毕业生还是生产优质“企业”?如果大学校企的核心领导层同时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说又来保证大学的毕业生素质优良?
  很显然,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很多人只都看到了在股市上叱姹风云的校企骄子,然而那些没有上市或是根本不可能上市的校企又有多少呢?看看教育部统计的全国2097家高校科技企业这一数字,再估计一下那些和科技无法占边的校企――包括大多数通过获得教学用地进行开发、以经营学校房地产为盈利来源的“炒地皮”校企。这里面涵盖的金额恐怕远远超过媒体经常提到的483亿元(2000年全国校企销售收入),如此巨大的钱流如何让办学者心无旁骛,更何况牵动我们办学者心脉的又何止一个“钱”字了得。
  已经成功圈钱的校企富了一部分人,没有“亲密接触”资本的后来者又不甘心。舍不得、抛不开,做出些规模的面临机制问题,没成气候的低着头向前猛冲,校企发展模式陷入了资本怪圈。
  老牌校企 面临校企分离
  老牌校企目前正在面临的“槛”是校企改制。目前国务院已将北大和清华作为全国校企改制的试点单位。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这样两个说法:一个是有关政府部门正在制定有关国内校企改制方案,清华大学校方参与了主要章程的制定;第二是方正集团已被选定为全国校企试点的第一家,方正集团的改制方案连同北大的意见目前正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审批,不久即将出台。
  提及改制,不由得让人想起去年初在“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新千年员工大会”上的讲话:“1999年是方正的改革年,2000年是方正重铸辉煌的第一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或即将过去。2000年方正要完成改制,而改制的基本模式就是联想的模式。”然而时至今日,方正的改制依然悄无声息,王选在会上提出的创造方正“一批百万富翁”的说法恐怕要等到这次改制才能见分晓。
  众所周知,方正的认股权嚷嚷了很久,但一直没落实,里面有很多原因,焦点首先集中在管理上面。从1999年起,方正集团董事会开始改组,前任董事王选与董事长张玉峰一起离开董事会,分别出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和上海方正延中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继而北大副校长闵维方出任董事长,北大校产办主任苏东坡任副董事长,董事由张兆东(方正集团总裁)、张旋龙(香港方正有限公司总裁)等出任;今年方正科技高层地震,祝剑秋被免职出局,方正科技管理层与方正集团之间的矛盾浮出水面。每一次人士变动都与方正集团和北大息息相关,让人不得不对方正改制产生疑虑。
  据了解,方正此次的改制方案的核心正是悬而未决的激励机制问题。记者在采访联想一高层人士时曾了解到,当年联想顺利完成改制的方案是由几位创业者得到奖励基金的35%,剩余股份重新分配。方正改制一直在参考联想的成功经验,改制方式基本毁誉联想一致。按照方正目前的资产总值来估算,批量产生“百万富翁”根本不是问题,只是那些离开方正的老员工不知会对此作何感想。
  对于方正改制,记者也听到一些悲观的看法。理由是方正的领导班子均为大型国有企业普遍的“任命制”,方正集团旗下所有企业高层除方正电子公司董事长张旋龙以外全是“北大人”。然而在方正集团内部对于北大对集团的控制权一直意见难以统一,因此产生的矛盾也一直层出不穷。这种矛盾也许就是为什么近两年方正科技在销售和股市形势越来越好,而方正集团对方正科技的股票的持股比例却不增反减的原因所在。人士方面的纠葛,将是方正改制的最大一个绊脚石。
  前面有联想的车辙印记,方正要追赶成功,摆脱宿命。走近校企改制的方正,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新校企概念 理清产权关系
  在最近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会陆续看见一些冠以“某大”为姓氏的公司,在商场上牛刀小试、披荆斩棘。这些“某大”企业究竟系出何门?又与老牌校企有何不同呢?
  在前不久“数字王府井”项目签约仪式上,记者发现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软件技术公司――北大千方。这个第一期工程为2000万元的“数字北京”标本项目,由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公司和北京电信共同实施,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完工。而项目的技术支持者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在一群竞争者当中一举中标,独领风骚。据记者了解,这个总投资上亿元的工程吸引了IBM、亚信、263和首信等20家老牌IT企业竟标,为何北大千方能够得到最终胜利?“数字北京”不是股市,难道业会追捧“北大概念”?在太平洋大厦的办公楼里,记者采访了北大千方董事长夏曙东,并对这家公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了解。
  一见面,夏曙东就解释说:北大千方不是一家校企。在竞标过程中,北大千方凭借自己在“数字城市”领域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实施经验取得了胜利。对于公司股东的结构,夏曙东介绍道:“这家公司的创业团队是由五位北大博士组成,创业之初就与北京大学理顺了资本关系。北京大学只作为法人股东之一,并不对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进行任何干预。公司的大股东是国内一家上市公司,资本实力相当雄厚。”对于校企概念,夏曙东表示在创业时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家北大校园企业,但是在合作、交流方面不会刻意与北大保持距离,尤其是千方目前的研发中心就设在北大自动化(GIS)实验室,双方会以一种清晰的合作方式进行研发和市场化。
  显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夏曙东在资本和经营上显得轻松镇定。但是套上北大的光环是不争之实,据悉北大千方正在通往上市的途中,冠以北大桂冠的千方,无疑将在股市上得到资本的继续追捧。实际上,目前类似千方这样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有方正的前车之鉴,其余靠近校企光环的公司自然会把自己梳理得干净利落,滴水不漏。这一点,的确显得机智聪明。
  知识份子VS.知本家
  学者能办好企业吗?这问题似乎就像是前几年传媒业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学者能够办成报纸吗?很多本认为是大学者、大文人的报人都没能逃脱传媒业市场化的淘汰(包括金庸先生也不例外)。那么拥有大学无上知识资源的学者们能否让自己掌握的校企变成联想、变成IBM、变成微软。
  北大的方正、青鸟……是知识分子办出来的企业,清华的同方、紫光也不例外,在完成知识份子向知本家的转变过程中,观念再一次成为一把毫不留情的双刃剑。据说王选很欣赏东软的刘积仁,大概就是因为刘虽然是科研人员出身,但很精通市场。在市场发育初期,拥有绝对技术的优势能够让“方正”“同方”们独树一帜,但在市场愈发成熟、竞争更加激烈,以市场主导为企业发展根本的时代来临时,只是的拥有者显得力不从心了。记得通用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既是我现在离开公司,通用也不会因为我的离开出现任何混乱。”不知道国外企业是否流行精神崇拜,但可以确信的是跨国企业成熟的管理制度和体制能使他们失去精神领袖之后不受任何影响,并且很快会塑造出新的精神领袖来。中国企业中具有企业家能力的精神领袖,却不可能被简简单单被塑造起来,而是必须要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沉淀,磨砾而出。
  也许王选这一代的学者不会再去花费精力考虑诸如“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这类问题,然而接过老一辈学者手中接力棒的新一代知识工作者,能否让曾经辉煌的校企继续焕发出光彩?这个问题,己留给方正,也留给更多的“方正”、“同方”们。
  附一:校办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危机
  (一)股权安排随意
  高校校属企业在改制上市的过程中,安排其他发起人的随意性较大,几乎是谁先投资、谁承诺的投资额大就接纳谁,因此容易产生失误。在同等条件下,高校校属企业应选择上市公司、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等作为发起股东,与之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分享他们的管理经验、融资网络和销售渠道。另外,高校校属企业还应在对高管人员、技术骨干供股的同时,预留一部分股份,作为将来政策许可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的股票来源。
  (二)高校持股比例过低
  由于公司发行上市后原有股东的持股比例面临较大程度的稀释,为确保高校在上市公司中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在上市之前高校保持较高的持股比例更为重要。即使是在上市后,高校也应维持30%以上的相对控股地位。否则,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随时可能不保,高校类上市公司也就徒有虚名。
  (三)“孵化器”功能泛滥
  如果背景高校为实力强大的综合类大学,则高校类上市公司可以拿出大额资金专注于校内寻找优秀项目并实施孵化。如果背景高校为术有专攻的大学,则公司应主要定位于“专业化”或“相关领域多元化”,在公司及背景高校所擅长的领域做精做实,不宜过分多元化;由于学校的科研能力不是特别强大,孵化科技项目不是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及扩张途径,因此公司不能将太多的资金搁置在风险投资方面;公司可以联合其它单位组建风险投资基金,基金比较多地关注校内项目,不必局限于校内。即使是实力强大的高校类上市公司,其涉足的产业也不宜超过三个。高校类上市公司可以对所属高校的相关科研成果进行孵化,但孵化到一定程度后应区别对待。若所孵化成果与原有主业关联度高,则应该继续扶持,否则就应该出售套现或组建合资公司。此时,高校类上市公司扮演的角色类似于风险投资公司。
  (四)高校与公司关系不明
  通常,高校类上市公司长于技术和研发,但管理经验和融资、投资经验则严重不足。经营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有某一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高校类上市公司必须做到:(1)明确一个基本概念:高校与高校类上市公司定位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高校类上市公司的目标是长期利润最大化,不仅仅是对所属高校负责,对其它机构投资者和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也同样应该负责。因此,高校类上市公司应秉持立足所属高校但不依赖所属高校的原则,以市场化的做法广泛吸收全社会范围的相关科研成果,而不是局限于所属高校;同时尽快建立和强化公司自己的研究机构。(2)在全社会范围内遴选优秀人才加盟。目前部分高校类上市公司“学校天下”的情形十分严重,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技术骨干甚至一般销售人员,都是所属高校的老师和学生。虽然高校类上市公司的员工素质普遍较高,但 “学校天下”的做法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最终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规范与发展。(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附二:国内校企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模式
  一、 孵化模式。以清华同方为代表,将清华大学科研成果向产业链延伸。这类公司吸收兼并了有成长潜力的小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实现低成本扩张。
  二、 “阿派模式”。以东软股份(东大阿尔派)为代表。其特征是集中精力突出主营业务,充分利用大学研发中心的研究和技术优势给予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支持。东软股份上市以来年均主营收入就连续保持阿增长。三、 “买壳”模式。一些经营规模较大、业绩成长迅速的科研院所、高校所属企业为获得持续的融资渠道和新的发展空间,通过买壳实现上市。包括北大为背景的青鸟天桥、华光科技、明天科技、方正科技等。在卖壳上市的方式上,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收购流通股实现上市,其代表是方正科技。二是收购法人股或国家股,如青鸟天桥。
  四、合资合作模式 。与前面两种高校概念股相比,更多上市公司以项目方式与高校院所携手合作。由于不涉及股权变动及管理层更替,企业发展战略也没有根本转变,因而这种方式在操作上更为便捷,也更具普遍性。
  六、清华VS.北大 校外资本握手高校企业
  王非/文
  当高校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谋求着资本与价值承认的时候,来自校园围墙外边的其他“小钱”、“大钱”也悄然流入了校企的腰包,与上市融资同工,这些钱的意义也无非是再“生钱”,不过这“高校壳”也并不是那么好戴的。
  从象牙塔中走出的一个又一个上市公司彻底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对大学的传统概念,蔡元培、傅斯年有知,不知会对“北大系”与“清华系”做何感想。不过,高校对资本的热切追逐已经远远突破了未名湖与清华园的范围,神州学园又怎奈资本之魔力。在这场高校与资本的相互追逐游戏中,来自围墙外边的校园资本是一股神秘而又底蕴十足的力量。
  企业资本:“引擎”的润滑剂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去年向媒体呼吁“大学应成为知识经济的引擎”,不过面对捉襟见肘的国拨经费,潘校长们怎么将“引擎”发动?向高校企业要钱几乎成了最切实有效的解渴办法,据统计,我国高校科研经费50%以上来自企业。因此陆续诞生的二十余家高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搏杀,但“高校概念股”一时的水涨船高并没有让校长们宽心多少,千辛万苦融来的钱却怕捂不热它,此时校外资本的介入形成了双赢的局面:围墙外面的企业资本注入,作为企业,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加入“高校概念”的行列;作为大学,不仅为自己多如牛毛而又急需资金补血的开发项目赢取了更多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的风险相对于股市的瞬息万变又小了很多。
  潘云鹤院士掌舵的浙江大学其实已经利用校外资本为自己的“引擎”添加了润滑剂。被誉为“江南清华”的浙江大学对江浙企业有着特殊的魅力。今年3月,宁波百家企业的老总们带着200多个技术需求项目来到浙江大学,当即签下了145份合作意向书、32份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共同创建“浙大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中心慈溪分中心”、“太阳能电池用新型多功能材料生产技术”等项目。宁波市政府和浙江大学虽然没有透露合作的总金额,但浙大副校长程家安的一句“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颇值得玩味,技术层面下资本的合作昭然若现。
  “清华概念的洗衣粉”
  如果说浙江大学谋求校外资本还是琵琶遮面的话,那么6月22日上市公司南风化工(0737)宣布投资2300万元控股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事情,已经清晰勾勒出校外企业资本染指高校企业的轮廓。消息一经宣布,这家原本属于化工板块的股票立即逆势上扬,日平均涨幅在1%以上。生产“奇强”洗衣粉的南风化工终于罩上了清华的光环,力图拉动其2000年度主营收入增长15.15%,但净利润同比减少13%的困局。
  北京清华液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991年成立,依托清华大学科研技术支持,是国家级液晶研究中心,在LCD领域科研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300万元对于上市公司南风化工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投资,但对于处于上升势头的LCD研发来说却也不少。或许没有必要纠缠到底是投资研发的成分大还是“沾清华光”的成分大,《红楼梦》中贾政的幕僚詹光先生也不是完全光说不练,“清华概念的洗衣粉”还是可以大摇大摆地出世了。
  环顾“清华系”的嫡亲和沾亲带故的旁支侧系,南风化工不但远远不能和同方、紫光等大小太子相比,就是比起诚志股份、紫光生物和ST金马等庶出子来,其过去的“苦出身”也是羞于提起的,甚至连远房表亲凤凰光学、首旅股份、福建三农、宏盛科技、神火股份等都不如,绝对价格在11块上下挣扎。谁让你的洗衣粉不是P&G和联合利华呢?
  浙粤高校的“地方高校资本割据”
  2000年末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曾经推出了一个“2000中国上市公司十大猜想”,其中猜想之一就是“高校概念股能否再走强”,认为在2001年高校概念股在业绩上和收益上依然能保持2000年走高的水平。半年过去,虽然猜想并没有完全应验,但校外资本却依然来势汹汹,校企合作已经从过去的技术转让向资本领域迅速扩大。
  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显示,“高校企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并且形成了地方高校企业群体,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现象突出表现在浙江、广东、陕西、广西等地区。
  浙江省杭嘉湖绍地区自1988年以来已经有150多所高校进入该地区进行校企合作,仅杭嘉湖技术开发公司一家支持的项目就有200多项,涉及产值高达60多亿元,累计为国家创利税6亿多元。
  与浙江相比,开中国改革开放先河的广东省去年一直在探讨“上市公司让广东高校走开”的话题,中山大学与华南理工也在暗中较劲,进行着上市的比赛。华南理工大学成为华南地区唯一的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大学科技园试点。中山大学的思路与华南理工的科技园不同,宣称不再自己拿钱组建全资子公司,而是把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入股,组建股份公司。典型的是中山大学与香港上市公司新华集团合资组建的中大新华公司,注册资本7700万元,中大以无形资产入股,占公司股本的35%。2000年中山大学新参股的公司总资产达1.2亿元,其中中山大学的股份共占4500万元,但实际上中山大学一分钱也没有出,只进不出,坐收校外资本之利,这种现象恐怕只有高校的“超级概念”才可以实现。
  广东东莞也是率先推动“知本”与“资本”对接的城市,设立了五十平方公里的科技城,与北大、清华、复旦、哈工大等大学合作,利用这些大学的技术,进行产业化生产。东莞还设立了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引进外资和民间资金以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
  资本开发西部高校
  当沿海企业蜂拥去西部淘金的时候,企业资本也悄然瞄准了西部的高校,广西与陕西是它们新的目标。
  广西自治区水利资源丰富,自然靠水吃水,所以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广西大学提出了“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方针,与广西多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围绕“水”、“农”、“环保”三个不算热门的题材引入了校外资本。百色水利枢纽、甘蔗增糖剂、可生物降解淀粉地膜等项目都是校企合作的产物。广西高校目前有1100多个校企合作项目,涉及资金达80多亿元。
  古城西安有四十多所高校,在数量上仅次于北京,对于校外资本的渴望,西安也并未比北京落后多少。对比西安交大的“买壳上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再度扮演了“空手套白狼”的角色。今年4月,咸阳偏转宣布首批投入3000万元,增资其与西安电子科大共同投资建立的环宇软件,而西安电子科大则以计算机信息应用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所、通讯研究所、信息安全保密研究所和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五个研究所部分折价1000万元投入。未来双方还将同比例注资,使环宇软件注册资本达到13000万元,与中山大学略有不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多了一部分有形资产,不过与校外企业资本相比,处于略势。
  金融资本:真正的校外大财阀
  如果说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是资本市场的大鱼与小鱼的话,那么国内的金融资本对高校来说无疑是校园外面的资本巨鳄。与“银校合作”相比,校企合作就显得有些小打小闹了,因为你的投资以百万千万计算,而人家的金额却动辄过亿。
  去年的金秋时节是银企合作的颠峰时期,9、10月间,北京大学在两周之内分别获得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两笔各为30亿人民币的信用额度,创下了我国金融机构一次性向高校给予信贷支持的最高记录。其实早在1999年8月,中国银行与清华大学就已经签署了“银校全面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向清华大学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这是国内首次以商业银行总行名义与高等院校建立的合作关系。此后,四大商行在全国展开了对大学的投资赛跑。1999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授予人民大学5亿元信贷额度。在“银校合作”方面一度落后的中国工商银行也分别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签订了“银校合作”协议,提供了高额授信额度。“银校合作”虽然并不是银行资本直接注入高校企业,但教育界与金融界人士都认为,高校企业由于高校和高科技的“概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各大银行争相打开钱袋子。事实上,银行资本在此期间已经直接渗透到高校企业中去了。清华同方、北大青鸟早就成为各大银行争相投资的新宠。早在农行向北大提供巨额信贷额度以前,北大青鸟就已获得农行提供的3亿元信贷资金。与此同时,清华同方得到了中国银行20亿元巨额融资的信用承诺。可以说金融资本的有力介入,是“北大系”与“清华系”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重要幕后原因。
  目前的中国金融体制,还并未允许混业经营,但事实上的擦边球在资本市场已经不是秘密了,而且专家认为,混业经营显然是必然趋势,校外资本也不例外。去年9月,湘财证券宣布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十所国内高校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虽然当时的协议还只局限在互聘专家、共组课题等“务虚”的领域,但谁又能预料未来不会涉及资本的范畴呢?
  金融资本一出,校外资本谁与争锋?
  如果说上市公司对大学的欲望还只是单纯的炒做概念,提升股价,甚至妄图咸鱼翻身的话,那么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地方资本目的并不局限于赚两个钱花,而是振兴地方经济、增强地方高校实力,事实上浙江、广东、广西的模式虽然没有北京、上海声势浩大,但已经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因为资本巨无霸――金融资本,看中的只能是与其资本地位相称的大学,归根结底金融信誉的比拼依然是大学声誉的比拼。
  附录三:2000年国内高校A股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增长率排行榜
  名次 高校企业名称 关联大学 主营收入增长率
  1 交大南洋(600661) 上海交通大学 192.61%
  2 清华紫光(0938) 清华大学 104.37%
  3 清华同方(600100) 清华大学 98.92%
  4 渐大海纳(0925) 浙江大学 75.98%
  5 云大科技(600181) 云南大学 70.08%
  6 天大天财(0836) 天津大学 65.59%
  7 方正科技(600601) 北京大学 63.27%
  8 东大阿派(600718) 东北大学 50.93%
  9 明天科技(600091) 北京大学 35.02%
  10 紫光生物(0590) 清华大学 29.11%
  2000年国内高校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排行榜
  名次 高校企业名称 关联大学 净利润增长率
  1 方正科技(600601) 北京大学 271.65%
  2 紫光生物(0590) 清华大学 165.12%
  3 青鸟华光(600076) 北京大学 54.47%
  4 清华同方(600100) 清华大学 46.71%
  5 清华紫光(0938) 清华大学 45.22%
  6 南开戈德(0537) 南开大学 33%
  8 东大阿派(600718) 东北大学 30.04%
  9 云大科技(600181) 云南大学 28.14%
  10 诚志股份(0990) 北京大学 26.70%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00年年报
  七、大学:象牙塔还是概念股?
  王非/文
  1998年“科教兴国”的大背景激发了资本市场对高校概念股的无限想象力。从沪深A股到香港二板,“高校概念股”独领风骚,成为投资者追捧的亮点。从大学围墙中走出的高校企业几经起伏,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高校概念板块”。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交大南洋、浙大海纳、云大科技......它们的背后是中国大学中的翘楚。
  去年北大的百年庆典和今年清华的九十华诞不仅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了最好的注解,也为这两大中国高校所属的企业集团添足了助推剂。不过当“清华系”与“北大系”在资本市场上捉对厮杀的时候,其他的中国高校也不甘寂寞,毅然决然地走出了象牙塔,玩起了“知本+资本”的游戏。
  上海三剑客叫板京华两巨头
  去年夏天,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在武汉发表讲话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扶持大学科技园建设,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而此时正是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南洋三只股票同时拉动,成为沪市领头羊的时候。同时的香港二板市场,复旦微电子最高价涨幅曾经超过400%,将为人所看好的北大青鸟环宇落在了后面。
  复旦、同济和上海交大是海派高校的领军者,其旗下的企业自然也非泛泛之辈。早在1998年的重组股炒作中,海派高校的南洋实业、同济科技、复华实业等就起到了龙头作用。而此前的高校上市基本上是校办产业整体上市,随着企业的发展,创新能力、资本需求与后续项目的开展也逐渐产生了裂痕。可以说沪上高校三剑客的企业为高科技板块和高校概念股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一时期也被业内人士称作高校企业的重组上市时期。
  从2000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计数据来看,上海交通大学以17.28亿的经营收入名列第三位,复旦大学以11.57亿名列第八位。目前海派高校企业的经营方向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与微电子、通信、生物制药、远程教育等领域,均属于“高科技题材”和“高校概念股”。
  上海高校军团2000年业绩虽然增长良好,但由于资本与产业结构的问题,与北京清华系与北大系正面掰手腕的时机似乎还未到。以交大南洋(600661)为例,该股2000年度的业绩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达192.6%,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仅为20.63%,年报显示该公司的业绩成长出人意料的缺少高科技含量,竟主要由贸易与服务领域贡献,颇与其主营“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校股的地位不符,更多的是一些“概念”的意味。
  同属上海交大系,曾经以“昂立1号”而名噪中国的交大昂立终于对国内一推再推的创业版失去了耐心,6月18日,上海交大昂立(0万股发行,发行价13.77元,发行市盈率为41.98倍。虽然交大昂立宣布将资本市场中募集的资金投入“中药现代化领域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生产项目”、“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组人新型肿瘤坏死因子项目”和“生物医药研究院项目”等高深玄妙的题材,但其还是将昂立一号、昂立多邦等现有保健品生产的技术改造和扩建项目列在了首位,这恐怕应该不是与清华系与北大系叫板,而是与同为刚刚上市的太太集团比拼内力了。
  炒做也罢,“概念”也罢,京沪高校企业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搏杀已经成为两地继半导体领域后的又一个争夺热点。
  津门象牙塔中跑出“概念黑马”?
  2000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出席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表示:“近几年,高校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中十分活跃的投资领域。”那次会议透露了中国高校控股或借壳上市的公司已有20家,其中高校直接控股的公司有13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高校上市公司已经变为22家,如果算上有高校“背景”的“关联企业”,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三位数,其中一些被称为投资市场所谓的“超级黑马”,其中有两匹就在咱们天津卫。
  南开大学这所津门名校已经和资本市场密切联系在了一起,旗下的南开戈德(0537)在近期某财经媒体评出的“中国高校概念股龙虎榜”上高居榜首,这份榜单在各大网站上转载一时,南开戈德似乎成为高校概念股黑马中的黑马。不过从其2000年年报主营利润同比增长29.64%来看,南开戈德的“黑马相”并不突出,1999年资产重组后的超常规增长模式已经不再。近期其更是被某些证券机构的股评人士评为“十大劣马”之一,投资者被股评家告戒近期仍不宜参与其中,认为其“慢慢熊途无止尽”。无独有偶,6月21日,沪深证交所发布了对2000年年报工作的总结,南开戈德被点名,被认为属于“部分上市公司募股资金的运用不够规范”的问题,含蓄地批评其“由于合作伙伴不配合,募集资金无法按计划投入。” 南开戈德度过了一个悲喜交加的初夏。
  同出津门,由李鸿章创办的北洋大学演变出的天津大学一度盛传要与南开合并,不过其旗下的天大天财(0836)在高科技板块和高校概念股中持续走强,其拳头产品企业通用财务软件和第三代税控收款机产生了良好的效益,特别是天大天财在国内其他上市软件企业少有涉及的中间件技术开发和产品化方面取得了突破。不过当用友作为第一家上市软件企业被争相追捧的时候,天大天财2000年下半年的利润却已经出现下滑的趋势,但其依然提出了要与美国硅谷公司合作进行集成电路项目,莫非这才是软件黑马的全能本色?
  资本的意志还是知本的没落
  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大学:“大学最主要是有个大图书馆,坐进去几年,东看看西看看,出来已有些学识了。”而今天的大学,不仅有越来越现代化的图书馆,对身边的财富也一直在东看西看,甚至置身其间。
  浙江大学和云南大学分别是中国东南和西南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前者更是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只是英伦剑桥却没有浙大海纳和云大科技这样的上市公司,两校的老校长蒋梦麟、竺可桢、熊庆来等当年也不会想到。“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扬文化之波、播科学之种”,悠远的学旨抵不过资本的诱惑。主营半导体的浙大海纳(0925)和主营植物生长剂与生物制品的云大科技(600181)题材新颖,主营业务集中,是曾被业内看好的潜力股,2000年业绩良好。特别是云大科技的高科技农业产品不仅属于冷门热暴,而且本身就是云南大学的拳头项目。
  虽然2000年高校概念股持续走强,但资本市场并没有对知本表现出完全的认同,粤华电(0532)和同济科技(600846)就是两个另类,清华与同济的招牌并没有为其换来资本市场的超额回报。不过同济科技申请定向发行股票吸收合并山东万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6月14日刚刚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山东万鑫是一家1993年挂牌的乡镇建筑企业,其下属企业拥有国营一级施工资质,坊间对同济科技此举能否对其净利润的增长做出贡献态度仍不明朗,这到底是“高校概念”还是“乡镇概念”?
  工大高新、东软股份(原东大阿派)....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资本市场上寻求着财富,也寻求着资本对知本的认同。当联想、海尔提出百年企业口号的时候,中国的百年大学也让自己的企业在资本围城中跳舞,舞姿各异。不过在《亚洲新闻》评定的“亚太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前10名中却不见了中国内地高校的身影。资本与知本,大学当然有自己的选择,也许有一天,清华大学企业集团会成为财富500强企业,也期盼它能排入全球10所最佳大学的名单。
  八、拿得起、放得下――复旦模式能否后来居上?
  覃远军/文
  股权问题是困扰校企发展的根源,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是大学在校企发展中寻找自身定位的关键。
  高等学校目前在产业和资本领域产生的冲击正在形成一股难以估量的力量。在产生效益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层出不穷。
  首先困扰高校产业的难题是知识产权的归属,高校科技成果产权不明晰是成果难以转化的关键。按照国内目前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即便研发者获得了国家级的奖项,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也是归国家所有,如果转给个人,就是国有资产流失。由此造成的结果是科研人员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在研究中也处于被动的状态。
  但是在美国,1972年就通过了相关法案,规定凡是国家投资的基础研究项目,一旦达到可以产业化的程度,知识产权完全属于研发者所有,这极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其中观念的关键点是:知识产权在未转化成产品前一文不值。
  随着高校产业的逐渐兴起,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校企发展中开始了大胆的探索。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也不例外,当地几所高校在校企管理上的思路已引起同行关注,尤其是复旦大学更被推崇为“复旦模式”。
  不搞校方独资
  近几年,复旦系的企业重新复苏,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拥有8家超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复旦模式”被认为是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复旦如何解决股权问题呢?
  首先,人事方面复旦的科研工作和产业转化由同一个副校长――杨玉良分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困扰校办企业的管理机制问题。
  机制上,复旦确定不搞校方独资企业。用其副校长杨玉良经常提到的话就是:“学校是国家的,那么学校自己的企业就是国企,但是这个国企可能会比社会上的国有企业都差,因为管它的婆婆是不与市场沾边的高校。”复旦采取的方式是,科研成果一旦通过实验室,校方立即加以必要的初期孵化,完成后再拿到社会上去融资,成立新的公司,同时融入新的经营管理思路。如果发展得好,再将其送到资本市场。这其中一切以“是否拥有高的科技含量”为上马的先决条件,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整个过程中,复旦不控股,同时淡化行政干预。
  在复旦系众多公司之中,复旦大学股份最多的30%,其余的都在8%-10%左右。复旦基本上是以无形资产和技术入股,除了最初的必要的孵育经费之外,学校并不支付其他投资。这无疑将学校的风险降至最低。可以说,复旦以一种近乎卖许可证的方式,处理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所有大学的产业化模式当中,这种方式相当超前。“其实就是观念问题。”复旦现任校领导班子对此看得很透,“学校不是企业,教育产业化不是学校企业化。”
  创造“复旦”效应
  复旦系的企业达到十余家,涉足领域广且没有完全控股权,复旦怎样把握自己的品牌效应?
  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学,复旦两个字十一块金字招牌。但是如果用坏了,金字品牌就会贬值。据了解,复旦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对于有潜力的企业,尝试性投入50万~100万元,并且只准其用“复旦”品牌中的一个字,比如以“复”字作为企业名称的开头。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对于那些已与社会性资金结合实现增值的企业,再给予其“复旦”的正名。以复旦网络工程公司为例,起初投入100万元,3个月后吸纳1700万元,顺利转正并给复旦大学带来了品牌增值。
  复旦最近调整了重点,涉足产业以IT、医药和新材料为主。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透露, 3-5年内计划推动8至10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目前复华实业在主板,复旦微电子在香港创业板。同时国家推荐的上创业板名单中,复旦系企业多达十家,而且都已经进入辅导期。复旦对于资本市场的觊觎显而易见,就是在股票市场上形成真正的复旦概念和板块。
  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复旦系企业目前正逐渐开发南方的大中城市。复旦金仕达(金融软件开发公司)已经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复旦网络和复旦功能材料也正在筹划阶段,包括一些医疗方面的机构也正准备进军深圳。复旦不希望自己的只拥有一个空壳的概念,而且把目标盯在了北大、清华两个先行者身上。
  在 “高校概念”的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中,校方独资、校企合资、为企业提供场所和技术支持的孵化器皆有成功之处。不同的高校都在按照自己的特点摸索着一条资本成长的道路,“复旦模式”并非唯一的成功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也在变化和求索之中。复旦把握的是一个理清关系、成果转化的过程,而这条路能否让复旦后来者居上,还是未知之数。
【】【】【】【】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相关链接
( 19:23)( 17:54)( 14:32)( 09:20)( 14:20)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
Copyright & 1996 - ,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系毕业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