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吹气球与排水法收集气体集气获得的两瓶呼出气体哪...

运动动起来会怎样(一)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初步了解呼吸器官在人体中的位置。
(2)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的过程,体会呼吸前后气体成分发生变化。
(3)理解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呼吸,得到更多的氧气,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
(1)孩子通过从体验活动中感受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
(2)掌握正确的测量的方法,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做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体验活动以及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2)认识到耐心、细致、严谨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什么变化。
2、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并试着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
三、材料准备:
1、演示实验:水槽1个、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2片,吸管,小木棒,小碟子。
2、小组活动:保鲜袋每人1个。
3、其他材料:课件,记录单,呼吸变化统计图。
四、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5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你能憋多久”。规则如下:自然站立,闭上嘴巴,鼻子停止呼吸,看看自己憋气多少时间,觉得难受就坐下并自由呼吸。
(2)教师计时,学生体验。
(3)说说感受: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觉?(很难受,不舒服)为什么会觉得难受?(因为没有氧气)哪里没有氧气?教室里吗?(不是,是身体内)身体内为什么会缺少氧气呢?(刚才我们没有呼吸)
(2)揭示课题:(板书:人体的呼吸)
2、认识呼吸器官:(8分钟)
(1)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说说空气是从哪里进入人体,猜测它会经过哪些器官,又是从哪里出去呢?
(2)小组讨论后举手回答(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回答),是这样的吗?(出示人体器官图)
(3)引导:我们人体内有各种各样的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空气从鼻腔进入,沿着气管,通过支气管最后进入肺。
(4)刚才我说了吸气的过程,谁说说呼气的过程?(学生回答)我们把这些参与呼吸过程的器官,统称为??(呼吸器官)(板书:呼吸器官)
(5)一次完整的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部分。让我们再做三次深呼吸。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体验和猜测的基础上,观看直观的“呼吸器官图”,从而有效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落实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的教学目标。再呼吸三次让学生深刻体会一次完整呼吸的概念。]
3、体验空气变化:(7分钟)
(1)过渡:这些空气一吸一呼,完成了我们体内的一次“旅行”!通过这次“旅行”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空气是不是一样的呢?(学生回答)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先装一袋空气,然后用袋口封住嘴巴和鼻子,反复呼吸,觉得难受就停下。)(教师演示过程)
(3)交流感受。举手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很难受,很热…)后来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呼吸?(说明空气的成分发生了改变)
(4)小结:是啊,如果空气没有变化,我们应该可以一直这样呼吸下去。而现在,我们不能在一袋空气中长时间的呼吸,说明经过呼吸的空气可能发生了变化。(板书 可能)
[设计意图:亲身体验,感受更深!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经过呼吸后的空气确实发生了变化,教材安排了“反复呼吸同一袋空气”活动,是非常恰当的。让学生思考空气经过人体的旅行之后有没有变化,体验后安排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长时间呼吸同
一袋空气,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袋子中的空气可能发生了变化。产生疑问,为后面的火柴检验气体做一些铺垫。
4、检验空气变化:(10分钟)
(1)猜测一下空气什么成分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氧气减少或者二氧化碳增加)
(2)人的感觉往往带来错觉,需要科学实验验证。
(2)实验:火柴检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教师说明:火柴燃烧是需要氧气的,当氧气不足或没有时,火柴就熄灭了。我们要检验呼吸后的空气氧气是不是减少,就可以用这个方法。
②请一个学生拿着自己反复呼吸过的那袋空气上台,问:能不能直接把火柴放进去?(不能,会把袋子点着或熔化,里面的空气还会跑出来。)
③怎么办呢,我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排水集气法。
④收集反复呼吸过的空气,贴上标签,放一边。
⑤我们还应该收集一般的空气,这样才能对空气的变化进行比较。
⑥火柴检验,学生观察。
(3)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般的空气里氧气较多,反复呼吸的空气里氧气大量减少。)
(4)延伸:科学家们专门对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进行了研究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课件: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
(5)加深理解:(板书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减少了,到哪里去了?(被人体吸收了。)二氧化碳增加了,哪里来的?(我们呼出来的)。哦 我们呼吸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5)概括:(课件展示)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把氧气吸收,将其他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板书:气体交换)
(6)看来我们的预测的正确的!(在黑板上可能上打钩)。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验到空气变化的基础上,安排了用实验来检验空气的变化,加强知识建构。在收集空气时采用的“排水集气法”,我的处理是作为演示实验,只让学生对过程和原理作简单的了解,以便节省时间突出重点进行对比实验。]
5、人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8分钟)
(1)呼吸为我们提供氧气,你知道在平静时自己一分钟大约呼吸多少次吗? 测量的时候要注意(1.不能刻意控制呼吸2.强调呼吸的完整概念。)(完成后汇报)
(2)如果作剧烈运动后,呼吸的次数会不会变化呢?记录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3)组织交流,并在课件上完成呼吸变化统计图。
(4)讨论:运动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为什么?(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5)游戏:请两名同学吹气球,看看在一口气情况下,气球的大小。提问:为什么气球大小会不一样呢?提出肺活量的概念,倡议: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在讨论中明白呼吸和运动的关系,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体现学习的价值。
6、总结延伸:(2分钟)
(1)通过今天学习,知道了什么?
(2)运动后呼吸会发生变化,心跳呢,下节课来研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梳理所学,建构比较完善的知识概念。]
七、板书设计:
人体的呼吸
吸入的空气
氧气 (减少)吹气球那一集_蜡笔小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80,290贴子:
吹气球那一集
美伢居然没发现。。
每个爱抖腿的人心里都有...
随后会放制作过程
男生们快来吧 关于女生...
帖序 —————————分割线——...
良心推荐的吧,看后你会...
1-10,胡歌,AB,邓超,...
巨星地位高低的争论一...
先看君名女主三叶,神社...
我个人也算是业内人员。...
不废话,看图! 二楼正...
喝了这一碗,我的心里暖...
本周五4部备受瞩目的电...
一次新的奇迹玩法?你想成为霸服大魔王吗?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原谅我不懂。。。
在职研究生报名入口,在职研究生名校报名
围观   --郑重声明:者严禁关注本人!本人坚立于美利坚合众国,对美利坚合众国华裔人员服务,受北美地区法律保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你吹的气球没吹满之前不是这样的?
我好像看过……几集来着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哈哈哈哈是那个啥吗?
这压根就不是气球。
额。。。避孕套吧
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十五字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排水集气法,集气瓶收集气体哪进哪出
洗气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都是短进长出的;因为气体的密度一定比水小,气体通过导气管短进长出,可以将密度大的水从长的导气管压出.
  排水集气法密度比空气小,哪进哪出,密度比空气大,哪进哪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把水排空后~即从瓶口进入
不用特别去记忆到底是低进高出、高进低出,还是长进短出或短进长出,因为实验装置会有差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关键的一点是:气体通入后要能够使集气瓶里面的液体排出。 排水集气法比空气小密度,哪进哪出,密度比空气大,哪进哪出。普通集气法比空气小密度,哪进哪出,4。密度比空气大,哪进哪出谢谢啦...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水法收集气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