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两条相同的轻质隔墙板扁担,绳子,若有三个...

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当前位置: >>
善杰教育2013年寒假深圳实验学校2013年直升考科学密题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目录善杰教育第一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一)守恒法专题 ..............................................3 善杰教育第二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二)差量法专题 ..............................................5 善杰教育第三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三)其他方法专题 ............................................7 善杰教育第四讲酸碱盐计算技巧(四)混合物计算专题 .........................................10 善杰教育第五讲化学文字型推断专题 .........................................................14 善杰教育第六讲化学框图型推断专题(一) ...................................................18 善杰教育第七讲化学框图型推断专题(二) ...................................................22 善杰教育第八讲化学图像分析专题 ...........................................................27 善杰教育第九讲化学除杂和分离专题 .........................................................31 善杰教育第十讲化学难题精选专题 ...........................................................36 善杰教育第十一讲化学仪器连接实验专题 .....................................................40 善杰教育第十二讲化学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专题 ...............................................40 善杰教育第十三讲杠杆综合专题(一) .......................................................47 善杰教育第十四讲杠杆综合专题(二) .......................................................51 善杰教育第十五讲杠杆二次平衡专题 .........................................................53 善杰教育第十六讲滑轮专题 .................................................................57 善杰教育第十七讲简单机械和能专题 .........................................................61 善杰教育第十八讲电功电功率选择题专题 .....................................................69 善杰教育第十九讲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专题 .................................................79 善杰教育第二十讲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专题(一) .............................................83 善杰教育第二十一讲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专题(二) ...........................................89 善杰教育第二十二讲电功电功率综合计算专题(三) ...........................................93 善杰教育第二十三讲体内物质的运输专题 ....................................................409 善杰教育第二十四讲体内物质动态平衡专题 ..................................................105 善杰教育第二十五讲代谢与平衡专题 ........................................................109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毕业直升选拔考试科学试卷 ................................................1151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一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一)守恒法专题1、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a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 水分后得固体C(不含结晶水)b克。求反应过程生成H2多少克?2、现有 Fe2O3 和 CuO 的混合物 16g,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 100g 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 解。然后滴加 150g16 %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计算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3、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2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 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多少克?4. 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m 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n 克,共 用去氢气 w 克。则被还原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 A. 40w 克 B. 80n/64 克 C. 5(m-n)克 D. m 克5、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 KOH 固体,其中含 KOH 84.9%,KHCO3 5.1%,K2CO3 2.38%,H2O 7.62%。将此 样品若干克投入 98 克 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 20 克 10%的 KOH 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 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6、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 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7、 将 44.4 克碱式碳酸铜粉末加热一段时间,经测定铜元素的质量占试管内固体质量的 80G.试求(1) 求此时试管中氧化铜的质量?(2)若将试管内的剩余固体全部溶于 100 克盐酸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8、Na2CO3、NaHCO3、CaO 和 NaOH 组成的混合物 2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a 、CO3 、HCO3 全部转化为沉淀, 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29.0g。 则原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是多少?2+2--9、有一置于水中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气体分子可以通过该容器的器壁,而液体和固体则不能通 过。容器质量为 1g,体积为 0.04L。容器内盛有 32.5g 质量分数为 40%的稀硫酸,如果向其中加入锌粒, 要想保持容器在水中不沉底,则锌粒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3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二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二)差量法专题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块质量为 1.12g 的铁片,经过一段时间,铁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铜,取 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 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了铜多少克?2、将质量为 100 克的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烘干,称量,棒的质量变为 100.8 克。求 有多少克铁参加了反应?3、把 6.1g 干燥纯净的 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 当完全分解、 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4.2g, 求原混合物里 KClO3 有多少克?4、a gNa2CO3 和 NaHCO3 混合物加热至质量减少到 b g ,则混合物中 NaHCO3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5、4.0 克+2 价金属的氧化物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完全转化为氯化物,测得氯化物的质量为 9.5 克, 通过计算指出该金属的名称。6、将 56 克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 CuO, 待完全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变为 72 克, 求原混合气 体中的 CO 的质量分数。4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7、已知乙醇在 O2 不足时燃烧得到 CO、CO2 和 H2O。今有 23g 乙醇与定量的 O2 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X C2H5OH + 8O2 === y CO2 + z CO + 9H2O,反应后生成 H2O 质量为 27 g。求: (1)系数 x 的值; (2)反应生成 CO 的质量。8、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置一只烧杯,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盐酸(盐酸均过量)调节天平至 平衡。现向左边烧杯中投入纯锌 7.8 克,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右边的烧杯中应加入多少克碳酸 钙固体?9、将 12.8 克由 CuSO4 和 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固体,干燥后称得 5.2 克。求 原混合物中 CuSO4 和 Fe 各为多少克?10、 NaCl 和 NaBr 的混合物 16.14g, 有 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AgNO3 溶液, 得到 33.14g 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1、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 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多少?12、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m 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n 克,共 用去氢气 w 克。则被还原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 A. 40w 克 B. 80n/64 克 C. 5(m-n)克 D. m 克5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三讲酸碱盐计算技巧(三)其他方法专题一、极值法 1、 取 3.5 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 余;若 2.5 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 反应。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24 B. 40 C. 56 D. 652、铝、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0.25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A.2g B.4g C.8.5g D.10g)二、十字交叉法 1、取 100 克胆矾,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40%的硫酸铜溶液?2、将某物质的 55%和 30%的两种溶液混合配成 40%的溶液,应取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 ( A、2 :3 B、1 :3 C、1 :1 D、1 :2)3、现有质量分数为 a %的 NaOH 溶液 b g ,要将其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c %的 NaOH 溶液,则加入的水质量是: ( ) A、a(b-c)/c B、b(a-c)/c C、 (b-c)/c D、 (a-b)/c6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4、 向 100g 8%的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所得溶液经小心蒸干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13.7g,则通入 CO2 气体的质量 。三、估算法 1、将 4.9 克氯酸钾与 1.62 克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 量约是: ( A、1.62 克 ) B、 2.98 克 C、4.60 克 D、6.52 克2、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是城市污染源之一,其中有一种含氮约为 46.7%,它是: ( A、N2O B、NO2 C、NO D、N2O5)四、综合计算 1、白色粉未 X 是 Na2CO3 与 NaHCO3 的混合物。取甲、乙、丙三份质量不同的 X 样品分别跟 50g 相同的稀盐 酸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与 X 的质量关系如表。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X 的质量/g 3.80 6.20 7.20 气体的质量/g 1.76 2.62 2.62 试计算 X 中 Na2CO3 与 NaHCO3 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2、 如下图,A 管中盛有干燥的炭粉,C 管中盛有干燥的氧化铜粉末,B、D 两个 U 型管中装有氢氧化钠和 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将 3.0 克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通入 A 管进行 实验,实验结束后,B 管质量增加 0.8 克,D 管质量增加 3.3 克,计算进入 C 管和离开 C 管的一氧化碳 的质量各为多少?7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3、物质 R 和 Na2SO4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 11.65g,经试验, 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 146g 质量分数为 5% 的盐酸时溶液 恰好呈中性。求混合物中 R 的质量。4、一定质量的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 所取的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5、每当电闪雷鸣之时,空气中发生反应为 N2+O2=2NO。已知 32g 氧气和足量氮气化合成一氧化氮时要吸 7 收 180kJ 的能量,假设每次闪电的能量为 1.50×10 kJ,其中有 l/1000 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求:⑴此次 闪电所产生的 NO 的质量是多少千克?⑵此次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多少千克尿素[CO(NH2)2]的含氮量?6、糖类(按 C6H12O6 计,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发酵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 问多少质量分数的糖类溶液发酵能得到 1°的酒?(1°酒是指:1 体积乙醇和 99 体积水的混合溶液。水和 3 3 乙醇的密度分别为 1.0g/cm 和 0.8g/cm )(答案只要求小数点后一位数字)8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7、 已知 CuO 被 C 还原的产物是 Cu2O(红色)。 现有 CuO 和木炭粉组成的混合物 4.24g, 在高温下充分反应后, 得到红色固体产物。反应后产生的气体能全部被过量的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得沉淀 2.00g。试计算所得红 色固体产物质量。8、常温下,在 2Og 盐酸和硫酸混合液中,逐滴加入 17.1%的氢氧化钡溶液。当碱液滴加至 20g,硫酸钡沉 淀达到最大值;当碱液加至 60g 时,溶液 PH=7。求:⑴原混合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⑵当 pH=7 时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9、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 -Fe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 FeO、Fe203。 ⑴当催化剂中 FeO 与 Fe203 的质量之比为 9∶20 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分数为多少?(用小数表示,保留 2 位小数)   温   高   ⑵以 Fe203 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碳,发生如下反应:2Fe203+C 4FeO 十 CO2↑ 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 480gFe203 粉末中加入碳多少克?9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四讲酸碱盐计算技巧(四)混合物计算专题1.氯化钙钾石化学式为 KCl?xCaC12(x 是 CaCl2 的系数)。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 KCl 与 CaCl2 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 18.55g 加水完全溶解得到 KCl 与 CaCl2 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2CO3 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 图。 (1)写出 Na2CO3 与 Ca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 AB 段表示的意义是 (3)18.55g 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①CaCl2 的质量是 ②KCl 的质量是 ③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g; g; 。加入 Na2CO3 溶液的质量/g。 。(4)所用 Na2CO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固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它能 与稀硫酸等酸反应生成 CO2。 (1) 写出 NaHCO3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用 98%的硫酸(密度为 1.849/mL)配制 980 克 18.4%的硫酸溶液? 。 (3)现将 45g NaHCO3(混有 KHCO3)固体粉末加入 100mL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使气体全部逸出,固体 粉末的质量与产生 CO2 体积的关系如图(该状况下,CO2 的密度为 2g/L)。通过计算: ①求 100mL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 ②若稀硫酸为 120mL 时,加入固体粉末为 58.5g,求产生 CO2 的体积。10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3.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 51.8 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 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 80g 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 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通过计算完成下列填空: (不能整除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___;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 (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加了 20g 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 量分数为: ,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 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 AB 延长线的__ (填:上方、下方或线上) 。4、现有一种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某同学为测定其含量,取一定量的该样品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 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反应: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然后才发生反应: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已知:该温度下 CO2 密度为 1.98g/L,实验测得产生的 CO2 的与加入稀盐酸的数据如右图。 (1)当加入 g 盐酸时,才开始产生 CO2;图中 V= (2)①所加入盐酸中 HCl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②原样品中 Na2CO3 和 NaHCO3 的质量各是多少? mL。CO2 的 556 体 积 V mL22205101520盐酸的质量/g11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5、在 100mL 稀盐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 NaHCO3 和 KHCO3 固体粉末,充分反应后使气体全部逸出。右图是加入 粉末的质量与产生 CO2(该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为 1.964g/L)体积的关系。 ⑴该盐酸中 HCl 的质量。⑵若该盐酸为 120mL 时,加入粉末为 58.5g,求产生 CO2 的体积。 ⑶若粉末的质量为 x,该盐酸的体积为 140mL,产生的 CO2 体积为 y。试写出粉 末质量 x(g)与产生 CO2 体积 y(L)之间的关系。已知: ①NaOH+NaHCO3 6、 △  Na2CO3+H2O↑②2NaHCO3 △  Na2CO3+CO2↑+H2O↑现有由氢氧化钠、碳酸氢钠和与其它物质不反应、受热也不分解的杂质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17.110 克,放入密闭容器中 加热至 250℃,经充分反应后,将容器中的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 2.500 克;当容器 中的残留固体冷却到室温后,全部溶于水制成 50.00 毫升溶液,从中取出 10.00mL,恰好可与含 HCl 1.825 克的盐酸 25.00 毫升中和至中性。求原混合物中杂质的质量分数。1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7、将表面氧化的镁带样品 10g,全部浸入 75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盐酸中,待反应完毕,得知剩余物 质是纯镁,反应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0.2g。求: (1)原镁带中被氧化的镁占全部镁元素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3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五讲化学文字型推断专题1、有 A、B、C、D 四种化合物,A 是硝酸盐,B 是酸,C 是碱,D 是含+3 价元素的氯化物。以上物质间 发生下列反应:①A、B 的溶液相混,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②B、C 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 食盐溶液。 ③C、D 的溶液相混,出现红褐色沉淀。 试推断写出 A、 C、 的化学式: A: B、 D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2、有 A、B、C、D 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稀 HCl、NaOH、MgSO4、NaCl 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只用 紫色石蕊试液就将这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了。实验现象为: (1)将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装有 A、B、C、D 四种溶液的试管中,A 变蓝,C、D 不变,B 变红; (2)另取 A 分别加入装有 C、D 溶液的试管中,C 中无明显现象,D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A 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溶质为 MgSO4 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 溶液呈________性。若向 B 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3、 已知 A、B、C、D 四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 A 是单质,B 是黑色固体,C 是红色固体。它们 之间存在着如下转化关系: (1)A 在不同条件下能够转化成 B 或 C; (2)A 和稀硫酸反应有 D 生成; (3)在高温条件下,B、C 分别和无色气体 E 反应,都能生成 A 和另一种无色气体。根据信息,写出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E 。4、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2、NaCl、Na2CO3、Na2SO4 和 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 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A 和无色溶液 B。 ②在白色沉淀 A 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 B 中加入 AgNO3 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由 H2SO4、CaCO3、Fe(NO3)3、Ba(OH)2、NaCl、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 ②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开始无现象,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不再减少。 (1)这包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写出①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KCl、CaCO3、Na2CO3、Na2SO4、CaCl2、无水 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粉末 进行实验:①加蒸馏水溶解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在此溶液中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在 过滤后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 HCl,沉淀全部溶解,且产生无色气体。④在滤液中滴加 AgN03 溶 液和稀 HN03 ,生成白色沉淀。据上述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 有 ,可能有 .14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7、实验员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 NaCl、Na2CO3 中的一种。取少量白色固体 放入水中配成溶液,通过以下操作即可判断: (1)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只出现白色沉淀,则是 。 (2)若向配制溶液中加稀盐酸,如有 产生,则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工厂排放的污水,可能含有 Fe 、Ba 、Na 、OH 、C1 、CO3 和 SO4 。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①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②向取出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③用 pH 试纸测定污水的 pH,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肯定 没有的离子是 .3+2++--2-2-9、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 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 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 CuSO4 和 Na2CO3 ) B.一定含 NaCl,可能含 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C.一定含 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可能含 CuSO4 D.可能含 NaCl,一定含 Ba(NO3)2、Na2SO4,一定不含 Na2CO3、CuSO410、某气体可能有 CO、C02、HCl、H2 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①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无浑浊现象.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物质,但无水滴出现。③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 石灰水变浑浊。(假设上述各步中的参加反应气体均完全反应)试推断该气体一定含有 ,一定不 含有 ,可能含有 或1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硝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 到足量水中,充分振荡,得到白色沉淀,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只有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 (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12、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钡、硫酸钡和碳酸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种粉末区分开来。叙 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室仅提供了稀 HCl、Na2S04 溶液、蒸馏水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15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3、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 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 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 。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熟石灰样品的主要充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是 Ca(OH)2 ; 乙同学猜想是 CaCO3 你认为是 。 【实验与结论】 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 充分溶解后过滤。 ; 猜想正确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 。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 溶液。保存熟石灰。14、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 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 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Ⅰ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一定不含有 的物质是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华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 Ⅱ、取适量实验Ⅰ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 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Ⅲ、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种试剂,代替实验Ⅰ中的氢氧化钙 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及操作与实验Ⅰ的均相同。 通过实验Ⅱ和实验Ⅲ,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确实存在。 (2)实验Ⅱ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____; (3)实验Ⅲ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15、一包白色粉末,由 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 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 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 末中一定不含有 粉末中一定含有 。 。 种可能。 。16(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6、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下图。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到底 是什么溶液?【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了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 溶解度 MgSO4 35.1g Na2SO4 19.5g (NH4)2SO4 75.4g H2SO4 与水任意比互溶 。(2)(NH4)2SO4 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 (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 ; 实验操作 ①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几滴 溶液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原溶液滴在 pH 试纸水,并跟比色卡对照 实验现象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猜想①成立溶液 pH 小于 7猜想③成立(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猜想④成立, 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17、化学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 究步骤如下: (1) 步骤一: 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 观察, 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2)步骤二: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 。 因此可知, 在使用该类化肥时, 要避免与 。 。 (填 “酸” 。(3)步骤三: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别出的另外两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或“碱” )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可行的是 A.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 稀盐酸17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六讲化学框图型推断专题(一)1.现有 A、B、C、D、E、F 六种化合物和甲、乙、丙三种单质,其中 A 为黑色固体、C 属于盐类。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燃 ①? ? ? 甲 乙点 B ? ?? ② 丙? 甲 ?A ? ?④?蓝 a C?( 色 l ? ? )N E F ? ? C③D ?B A ? ? ?? C(1)反应①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 (2)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 A、B、C、D、E、F、G 七种物质,C、F 是最常见的金属,B 是气体单质,D 为浅绿色溶液,G 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D_________,F_________。 (2)写出 C→A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A、B、C、D、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5 种无色气体,其中 2 种是单质,3 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 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写出你的推断结果:A,B,C,D,E。4. “江南小三峡”南京胭脂河是明代初年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因其“石有胭脂色”而得名,胭脂河沿岸的那些红色石块的成分是什么?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取一小块这种红色石块 A,粉碎后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 究,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推断:A 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B 中肯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18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5.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初中自然科学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现有如下所示的转换关系:写出 A 物质的化学式,G 物质的化学式。6.现有 A~F 六种常见物质,其中 B 是食品包装中的 常用的干燥剂,A、B、C 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 属元素,E 是固体单质,D、E、F 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 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 FA C B DE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有一无色液体 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 B 和 H 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黑色固体 G,点燃⑤ +黑色固体 G 高温③ GGGG 红色固体 E +气体 H △△ ④ A HFB +E △黑 色 固体 D②通电 A ①(1)写出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是________________,G 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 A,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1) 无色气体 D 的化学式为 , 白色沉淀 E 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19, 钡盐 B 的化学式为 、 、 。。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9.某固体可能由 Na2SO4、NaCl、Na2CO3、KNO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实验如下:(1)白色沉淀 A 的化学式为 ,无色气体 D 的化学式为 。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 Ba(NO3)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 取滤液加入 AgNO3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某同学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 Ba(NO3)2 溶液的目的是 。。10.一包白色固体 A,可能含有 F l3 、 C C 3、 N H B( H2、 B l2 、 N 2S 4中的几种, a 、 aO ) O eC a O aC a O 取少量 A 做如下实验,主要现象如图。用化学式填空:白 色 沉 B 淀 白 色 固 A 体 + 2 HO 无 色 溶 C 液 + O C 2+ N 3 H O全 溶 部 解白 沉 D 色 淀(1)白色沉淀 B 是______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 A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白色固体 A 中只含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 A 有哪些可能的组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B、C、D、E、F、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 B、E、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C A 过量稀盐酸 ① X 溶液 ③ BY 高温 ②HlO2 加热 ④ E 红色固体F 浅绿色溶液G 无色气体(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 G 的原因是 写出物质 G 和 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 。 。 ,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2.为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 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 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甲 沉 淀① 样 品 水 溶解 A 溶 液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乙 沉 淀 ③ 过量 BaCl2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2CO3 溶液 过滤B 滤 液丙 沉 淀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C 滤 液D 滤 液固 体 丁(1)沉淀甲是 ;滤液 C 中的溶质是 ;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 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 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 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 是 。13.已知难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如: Cu(OH) 2 图的转化关系:?CuO ? H 2 O .A、B、C、D、E 五种物质之间有下(1)物质 A 的化学式 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4.化学试剂厂 A、B、C、D 四个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分别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铁、碳酸钠、盐酸中的一 种。在不加试剂的情况下,若控制流量,将它们排放到反应池中,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可形成不污染 环境的废液排入河流。已知 B 车间排放的污水显碱性,C 车间排放的污水有颜色,反应池 1 中有气泡产生, 则 A 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____________,D 车间排放的废水中含有_____________。反应池 2 中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排入河流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A 反应池 1 B C C D 河 流 反应池 221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七讲化学框图型推断专题(二)1.现有 Cu、CuO、CuSO4、C、CO、CO2 六种物质,它们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每个字母分别代表上述六种物质中的一种) 。(1)请利用初中所学知识推断图中 Y、Z、W、N 分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Y_________、Z_________、W_________、N_________; (2)写出 M→N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 X→W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有一包白色固体 A,可能含有 F l3 、 C C 3、 N H B( H 、 B l2 、 N 2S 4中的几种, a 、 aO ) O eC a O aC a O 2取少量 A 做如下实验,主要现象如图所示。用化学式填空:白 色 沉 B 淀 白 色 + O H 2 固 A 体 无 色 溶 C 液+ N3 HO全 溶 部 解+ O C 2白 沉 D 色 淀(1)白色沉淀 B 是________________,D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 A 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白色固体 A 中只含两种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色固体 A 还有哪些可能的组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是初中常见几种物质间的全部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若 B 为水,C、E 均为无色溶液,则 A 是____________,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 B 为酸,E、F 均为蓝色,则 C 是____________,请写出符合要求的 A 物质的三种不同类别 的 化 学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 出 第 ② 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4.某同学归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如图,其中 A、B、C、D 是四种不同的含铁化合物。A 是铁锈的主要 成分,E、F 是二种无色溶液。根据以上信息推断: (1)写出 E、F 中溶质的化学式: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研究小组为了解北京西山的地质情况,从实地选取两块样品 D 和 J,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其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1)样品 D 和 J 的主要成分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固体 J 制取气体 G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部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J→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溶液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它是含有相同酸根离子的 M、N 混合溶液,继续分析的步骤如下:(1)若没有产物 A 则 M、N 可能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步骤①中发生反 应 的化学方 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中发 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 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产物 A,且它是一种钾盐,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23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7.下图是有关物质转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 A 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D 是一种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 F B+ DA G C+ E A(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 (2)写出 D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有四家相邻的小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溶质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厂 名 A B C D 厂 厂厂 厂 废 的 水 主 H N B) C 中 要 24 a 3 a 2 u 溶 成S 质 分 O2 C ( OO C H l 2为保持环境、防止污染,四厂决定联合处理废水,其处理方案如下:(1)排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进入混合池中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经检测合格后排入江河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4)若排气池中 B 厂废水过量,则混合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其中甲、丙是固体,乙是气体;A、B、C、D、E 都是化合物,其中 E 是 B 的水溶液,常存在于大量燃烧煤所导致的酸雨中,而很多建筑物因含有 D,易受酸雨的侵蚀。上述物质的相 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甲 A 乙 B 丙 +H2O E +CD A(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反应乙+丙→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A、B、C、D、E、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A、D 是盐,E 是酸。它们相互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 C ? E ? A ? 2F② 2B ? E ? D ? 2F③ A ? 2B ? C ? ? D(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1.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各自排放的污水中均无沉淀物,各车间的污水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各两种: KO、 l N Ag 与 O ? 不能共存) (注意 。为 O 、O H H A a、 、 3 ?? C K N 3 K3 S O 2 、 B N O H 2 4g?防止污染水源,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配合工厂进行污水检测,结果如下表。可确定丙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含 有______________。为变害为利,化学兴趣小组与工厂研究设计如下图污水处理方案。问:沉淀 A、沉淀 B 分 别 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若 各 步 处 理 均 完 全 反 应 , 最 终 排 放 液 C 的 溶 质 是 ______________,在农业上它可用作复合肥料。试 现 象 剂 石蕊试液 氯化钡溶液车间污水 甲 乙 丙 蓝色 紫色 红色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12.根据以下图推断(假设能发生反应的均反应完全)固体A (纯净物) 充分 搅拌 只含有一种溶 质的有色溶液C 加BaCl2 溶液过滤白色沉淀D加稀硝酸白色沉淀DB是水或 酸溶液黄色的 溶液E加NaOH 溶液红褐色 沉淀FNaCl 溶液(1)若 B 是水,则 A 是 (2)若 B 是酸溶液,则 A 是; (填化学式) ; (填化学式) 。(3)写出 C 与 BaCl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下图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已知甲、乙为化合物,丙为单质。根据图示关系回答:CuCl2 +丙 HCl +甲 X +乙 MgSO4(1) CuCl2 与物质丙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 (2) 请你推出物质 X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甲的名称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一个有 X 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4.选择化学中常见物质填入图所示的圆圈内,使图中直线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1)将所选物质的化学式填入圆圈内。 (2)任意写出其中至少二个不同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15.现有甲、乙、丙三种可溶性正盐的溶液,已知甲为铁盐溶液。按图进行实验,且甲与乙、乙与丙恰好 完全反应。溶液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盐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 F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16.小彤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查阅资料得知: 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以下方案进行实验。(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 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③中 C 是一种常 见的无色气体,B 的化学式为 器名称是 。 , 。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3)将 A 的溶液 5~9 滴滴入 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 D。写出 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 D 的化学方程式 。 △ (4)已知 2Ca(HCO3)==== CaCO3↓+ H2O+CO2↑,则热稳定性 CaCO3& 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 色絮状沉淀、 物质 D 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 & & (均写化学式)。 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26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八讲化学图像分析专题1.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 如 下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A B C D 甲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气 体 质 量 pH Mg 7 Zn 温度 ① Ca(OH)2的溶解度曲线 时间 ② 一定量铁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盐酸的体积 ③ 等质量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 盐酸的体积 ④ 中和反应) 乙 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沉 淀 或 气 体 的 质 量乙的质量2.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溶 解 度 溶 液 质 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双选) ( 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的水、 金属锌、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钡溶液, 正确的是 ()4.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A. 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5.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曲 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① H2SO4 溶液 ② HCl 溶液 ③ BaCl2 溶液 ④ H2SO4 溶液 A.①② ) 乙 NaOH 溶液 大理石 Na2SO4 溶液 锌粒 B. ②④ C. ②③④27溶 液 总 质 量D. ①②④/g乙的质量/g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6.下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正确的是 (溶质质量分数/%)生成沉淀的质量/g生成气体质量/g溶液的pHMgZn0 A加入固体的质量/g0 B反应时间0 C加入水的质量/g0 D加入溶液的质量/g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向 pH=10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7.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 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pH 溶 质 的 质 量 /g 水的质量/g 氯 化 镁 质 量 /g 生石灰的质量/g MgO Mg 物 质 总 质 量 /g7 3 000稀盐酸质量/g0受热时间/sA B A. 向一定量 pH=3 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C D B.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C. 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10.向盛有 10mL 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 pH 变化情况的是( pH 7 pH 7 pH 7 pH 7 )0A 稀盐酸的体积0B稀盐酸的体积 0 C稀盐酸的体积 280D稀盐酸的体积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1.人体口腔内唾液的 pH 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 10 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 至 40 分钟趋于正常。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 )12. 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沉淀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C.向 H2SO4 和 CuSO4 混合溶液中加 NaOH 溶液pH H2/g加水质量/g反应时间/t加 NaOH 溶液质量/g反应时间/t13.向装有 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不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 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 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肯定不正确的是( )14. (双选)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15、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C、向 H2SO4 和 CuSO4 混合溶液中加 NaOH 溶液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29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6、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17、向装有 50g 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 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18.某溶液由 NaOH、HCl、H2SO4 和 MgCl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 质量与加入 Ba(OH)2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 物质是 ;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 19.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 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②从 A 到 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 B 点表示的含义是 20.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 。(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 M 点的 意义是 酸的反应是 ,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 ,氢氧化钠和盐(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 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 0~v1ml 时无气泡产生, 此时发生的反应是 Na2CO3+HCl=NaHCO3 +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 v1ml 后,NaHCO3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 v2ml 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液的 PH 7。30,所加盐酸体积大于 v2ml 时,溶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九讲化学除杂和分离专题1、在 Hg (NO3 ) 2 、 Cu(NO3 ) 2 和 Zn (NO3 )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的溶质是( ) B. Cu(NO3 ) 2 和 Zn (NO3 ) 2 C. 只有 Zn (NO3 ) 2 D. 只有 Fe(NO3 ) 2A. Zn (NO3 ) 2 和 Fe(NO3 ) 22、某 NaNO3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Cl,Na2SO4 和 Na2CO3 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仅提供 3 种药品:AgNO3 溶液、BaCl2 溶液和稀 HCl。请设计合理的顺序将杂质逐一除去,并填写下面实验报告。 (简要回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2) (3) 3、在分开盛放的 A、B 两溶液中,共含有 Na 、Cu2 、Ba2 、Mg2 、OH 、NO3 、SO42 七种离子两溶液 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 A 溶液里含三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其余在 B 溶液里,则 B 溶液里所含离 子应该是 。 4、某溶液中存在 Mg2?+ + + + - - -、 Ag 、 Ba?2?三种阳离子,现用 NaOH , Na2 CO3 和 NaCl 三种溶液使它们转 )化为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则所加溶液的顺序正确的是( A. NaCl 、 NaOH 、 Na2 CO3 C. NaOH 、 NaCl 、 Na2 CO3 B. Na2 CO3 、 NaCl 、 NaOH D. NaCl 、 Na2 CO3 、 NaOH5、分离 NaCl、FeCl3 和 BaSO4 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分别写出所加试剂。 (1) NaCl(Na 2 CO 3 ) (3) Na 2 SO 4 (Na 2 CO 3 ) (2) HNO 3 (HCl) (4) HCl(H 2 SO 4 ) )7、除去 NaOH 中混有的少量 Na2 CO3 杂质,可加入试剂( A. 盐酸 B. 石灰水 C. CO2D. CaCl2 溶液 )8、下列试管内壁的物质能用括号内所给试剂除去的是(A. 盛石灰水后留下的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用足量 H 2 还原 CuO 后留下的光亮红色固体 B. (稀盐酸) C. 盛过植物油的试管(热碱液) D. 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固体(水) 9、硫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碳酸钠杂质,除去该杂质可加入适量( ) A. 稀 H 2 SO4 B. HCl C. 硝酸 D. 石灰水 ) D. Ba(NO3 ) 2 溶液10、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A. BaCl2 溶液 B. NaOH 溶液C. AgNO3 溶液31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1、为除去 KCl 溶液中含有的少量 FeCl3 和 K 2 SO4 杂质,应依次加入的试剂是( A. 先加入适量 AgNO3 溶液,再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 B. 先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再加入适量 AgNO3 溶液 C. 先加入适量 KOH 溶液,再加入适量 Ba(NO3 ) 2 溶液 D. 先加入适量 KOH 溶液,再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 12、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 加入过量稀 H 2 SO4 微热后,过滤,洗涤 C. 加适量水,加热,过滤,洗涤 ))B. 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热 D. 加适量稀 H 2 SO4 ,微热,过滤,洗涤13、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 A. 氢氧化钡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碳酸钡粉末 D. 生石灰粉末 14、 某工厂的废渣中混有少量的锌粒和氧化铜(其它成分不跟酸反应) ,与大量废盐酸接触能形成污水, 产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铁粉,且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污水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是( ) A. Fe2?, Cu2?B. Cu2?,H?C. Zn2?, Fe2?D. Zn )2?,H?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1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C.KCl 固体 (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B. NaCl 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 B.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D.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 1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 A.CO2 中混有 CO(点燃) B.Cu 粉中混有 CuO(稀硫酸) C.CO 中混有 CO2 (氢氧化钠溶液) D.Cu 粉中混有 Fe 粉(用磁铁吸引) 1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H2O 蒸汽 通过浓 H2SO4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适量 BaCl2 溶液,过滤 C Na2CO3 粉末 NaHCO3 粉末 加热 D 选项 A B C D KNO3 溶液 物质 CO2(HCl) NaCl(Na2CO3) MnO2(NaCl) Cu(CuO) Ba(NO3)2 溶液 除杂试剂(足量)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水 氧气 加入适量的 Na2SO4 溶液,过滤 ) 操作方法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19、 (双选)下列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3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20、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H2 气体 NaCl 溶液 CO 气体 H2SO4 溶液) 所含杂质 HCl 气体 Na2CO3 CO2 气体 HCl 除去杂质的方法 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通过灼热的 Fe2O3 加入 AgNO3 溶液,过滤 所选试剂 浓硫酸 CaCO3 稀盐酸 BaCl2 溶液 ) 试剂 足量 MnO2 适量稀盐酸 足量 CuO 足量 O2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氧气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 ) 操作方法 点燃 蒸发 过滤 蒸发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21、下列除杂所选择试剂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A CO2 水蒸气 B CaCl2 溶液 盐酸 C Cu CuO D NaCl 溶液 NaOH 溶液 22、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H2O(H2O2) Ca(OH)2 (CaO) CO2 (CO) CuO (Cu)23、除杂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A B C D CO2 二氧化碳 Cu(NO3)2 溶液 碳酸钙 物质 二氧化碳 氯化钾 锌 氧化钙 杂质 CO 氯化氢气体 AgNO3 溶液 氯化钙 ( 所含杂质 CaCO3 Cu Na2CO3 H2O ) 杂质 一氧化碳 碳酸钾 铁 碳酸钙24、 (双选)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通入 O2,点燃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25、除杂不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物质 CaO CuO NaOH 溶液 O2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HCl 灼烧 适量 Ca(OH)2 溶液、过滤 干燥33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26、 除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杂质 泥沙 Na2C03 Ba(N03)2 02 试剂或方法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通过红热的铜丝 NaCl 固体 NaCl 溶液 KNO3 溶液 N227、除杂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A 碳酸钠 氯化钾 适量的水 B 氧化钙 碳酸钙 稀盐酸 C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过量的铁粉 D 氯化钾溶液 稀盐酸 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28、除杂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 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 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29、除杂不合理的是 ( 混合物 A.CO2(CO) B.NaOH(Na2CO3)沉淀 C.FeCl2(CuCl2) D.NaCl(MgCl2) 30、除杂不可行的是 ( 选项 A B C NaCl Cu 粉 物质 CuSO4 溶液 泥沙 Fe 粉 ) 杂质 稀 H2SO4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入足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用磁铁吸出 ) 方法 点燃 过滤 置换、过滤 沉淀、过滤 选用物质 空气 石灰乳[Ca(OH)2] 铁粉 NaOHD KCl KClO3 加入少量 MnO2,加热。 31、物质的检验、区分、分离、提纯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B C D 检验 NH4NO3 溶液和 K2SO4 溶液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杂质石灰石 从 H2O2 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 MnO2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2? 2??NaOH 溶液或 Ba(NO3)2 溶液 水或稀盐酸 过滤或蒸发 水或小木条? 2?32、某溶液中仅含 K , Mg?2?, SO4 , Cl 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 K : Mg ): Cl ? ? 4 : 5 : 8 ,若 K 为 8m 个,则 SO4 离子个数可能是( A. 1m B. 2m C. 4mD. 6m34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2?善教者乐,杰出者行!33、工业上食盐水的精制是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 Mg2?, SO4 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2?下列五项操作: ① 过滤② 加过量的 NaOH 溶液 ③ 加适量的 HCl ④ 加过量的 Na2 CO3 溶液 ⑤ 加过 量的 BaCl2 溶液。正确操作顺序是( A. ①④②⑤③ )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④①②③ 。若加两种试剂除去,应加B. ④①②⑤③34、 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 MgSO4 ,若加一种试剂除去,该试剂是和 (写化学式) 。 35、选用一种试剂除去硝酸钠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铁,该试剂是 ,选用一种试剂除去硝酸钠中含有 的少量氯化钠,该试剂是 。 36、填表:欲除去下表中各物质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试分别写出所要加入物 质(适量)的名称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所含杂质) 加入物质名称 化学方程式 (1) 氯化钾(碳酸钾) (2) 氯化钠(氯化镁) (3) 硫酸镁(硫酸) (4) 苛性钠(碳酸钠) 37、含有少量水蒸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氮气,欲得纯净氮气,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 量 ,再通过 ,最后通过 。 38、硝酸钠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杂质,欲分别除去这些杂质,可先加入 试剂, 除去 , 再向溶液中加入 试剂, 除去 , 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 试剂, 以除去 , 可得纯净硝酸钠溶液。 39、现有以下几项操作:① 加适量盐酸 ② 加适量水溶解 ③ 过滤 ④ 高温或加热灼烧 ⑤ 蒸发,请选 择合适的操作,以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并将其标号按操作的先后顺序填在横线上。 A. 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应先 再 。B. 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应 。 C.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应先 再 。 D. 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 应先 再 。 40、化学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 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 酞试液[来源:学.科.网 Z.X.X.K]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 中注入稀盐酸[来 源:] 实验现象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 ① ②没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部分变质[来源:学#科#网]⑷小结与思考: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②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35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十讲化学难题精选专题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 90 克水中,最后得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CaO B. CuSO4. 5H2O C. NaCl D. NaOH )2、 某同学检验刚从小商店买回的食盐是否是加碘食盐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碘酸钾 KIO3 的形式存在) 。 他查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 KIO3 在酸性条件下能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 2 遇淀粉变蓝色。现 ,I 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白醋②白酒③白糖④KI 溶液⑤纯碱⑥米汤,该同学进行检验必须选 用的试剂和物质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3、核外电子数相同、所显电性和所带电量也相同的微粒称为等电子等质子体。下列各组内的两种微粒属 于等电子等质子体的是( A. Na 和 Mg+ 2+ 2-)2+B. O 和 MgC. F 和 Cl--D. Na 和 NH4++4、有两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这两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 D、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5、正常人胃液的 pH 在 0.3~1.2 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 的药物中含 MgCO3、NaHCO3,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的。这主要是由于 ( ) + 2+ 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C、Na 、Mg 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MgCO3、NaHCO3 与胃酸作用生成 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的舒服感6、气体 M 是由 H2、CO、CO2、HCl 四种气体混合而成,将 M 依次通过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灼热的氧化铜; ③足量的浓硫酸(每步反应中气体均反应完全),最后还有气体导出。则 M 中一定含有( ) A、H2 B、CO C、CO2 D、HCl7、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钡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 A. 氢氧化钡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碳酸钡粉末 D. 生石灰粉末)8、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及其名称是:硫代硫酸钠 Na2S2O3、多硫化钙 CaSx、过氧化钡 BaO2。根据命名规律, K2CS3 的名称是( )A 三硫代碳酸钾 B 多硫碳化钾 C 过硫碳酸钾 D 超硫碳酸钾36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9、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便于贮存、 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 H2O2),该晶体具有 Na2CO3 和 H2O2 的双 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MnO2 B、H2S C、稀盐酸 ) D、NaHCO310、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a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 水分后得固体C(不含结晶水)b克。求反应过程生成H2多少克?11、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m 克,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n 克,共 用去氢气 w 克。则被还原得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12、在 FeO、Fe2O3 和 CaCO3 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6%,则 CaCO3 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 10% B25% C30% D35%)13、1.42gR 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 2.38g 氧化物 X,或组成 3.66g 氧化物 Y。则 X、Y 的化学式可能为( ) A R2O 和 R2O3 B R2O5 和 R2O C R2O3 和 R2O7 D R2O 和 R2O514、将一块严重锈蚀而部分变成铜绿[Cu2(OH)2CO3]的铜块研磨成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成 CuO,固体质 量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 A.增重 10% B.增重 30% C.不变 D.减轻 30%37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5、(双选)CO 和 O2 的混合气体 48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 44g CO2,则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O2 的质量比可能是( ) A、2∶1 B、7∶4 C、7∶5 D、7∶816、 (双选)已知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CO2↑) ,现取 Na2CO3 和 NaHCO3 的混合物 40g,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剩余固体质量为 27.6g,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生成 CO2 的质量为 12.4g B、反应后 CO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22∶9 C、原混合物中 NaHCO3 的质量为 16.8g D、原混合物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16%加热17、用 Zn、CuO 和稀 H2SO4 作原料制 Cu,现在用几种方法制取等质量的 Cu 时,下列有关叙述不符合实验 实际结果的是( ) A、消耗不同质量的 H2SO4 B、消耗相同质量的 Zn C、消耗相同质量的 CuO D、生成不同质量的硫酸锌18、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19、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 量的稀硫酸,分别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同时放入等质量的金属粉末 X、Y。观察到从反应开始后至反 应结束托盘天平的指针始终偏向左边。则金属 X、Y 分别是( ) A.X :Al Y:Fe B.X :Zn Y:Fe C.X :Zn Y:Al D.X :Fe Y:Zn20、 (双选)向 FeCl2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 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正确的是 ( ) A.滤液中一定含有 FeCl2 和 MgCl2 B.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可能含有 FeCl2 C.滤液中一定没有 CuCl2 D.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Cu、Fe、Mg38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21、(双选)将 Mg,Al,Zn 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 其可能原因是( )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 Mg、Al、Zn 的质量比为 12:9:32.5,盐酸足量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 3:2:1,反应后盐酸无剩余22、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中,碳与氧的质量比为 3:5,则该气体可能是( A、由 CO2 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B、由 CO 和 CO2 共同组成的混合物 C、由 CO 单独组成的纯净物 D、由 CO2 和 O2 共同组成的混合物)23、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和铜粉置于一敞口容器中,加热煅烧使其完全反应。若反应前后容器内固体质量 不变,则容器中铜和碳酸钙的质量比是( A.11:14 B.20:14 C.44:25 ) D.16:2524、若干克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产物的质量恰 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20% B.40% C.50.4% D.80% )25、在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物质与 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26、炭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碳酸钙完全分解、炭完全氧化,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 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9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十一讲化学仪器连接实验专题1、废物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废旧干电池中的锌皮和下图装 置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气体中的杂质的试验。(1)除上述用品还用了下列家庭用品中的一部分:蔗糖溶液、食盐溶液、醋酸溶液(醋酸易挥发)。则装置 A 中的物质应是 和 。 (2)若实验中看到 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说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杂质 (填化学式)。除此以外,该 气体中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填名称),为了检验该杂质,可将 E 装置连接到上述装置中 (填序号)之间, 气体从 (填“a”或“b”)进入装置 E, 中所放试剂为 E 。2、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稀硫酸 A B碱石灰 (固体 NaOH 和 CaO) NaOH 溶液 试样溶液 浓硫酸主要步骤如下:① 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__________________;② 将 10 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 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 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形管的质量为 300 g;④ 从分液漏斗中滴入 20%的稀 硫酸,直到________________为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 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形管的质量;⑦ 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 U 形管 的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 303.3 g。 (1)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中的稀 H2SO4 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40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 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 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D 的质量为 83.4g;③准确称得 6g 纯碱样品放入容器 b 中;④打 开分液漏斗 a 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 A 中缓缓鼓入空气 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 D 的总质量为 85.6g。试回答:(1)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填“偏大”或“偏小”; )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A 中试剂 X 应选用___; (3)若没有 C 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4)E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4、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它在浓硫酸作用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H=CO↑ △ +H2O ,某同学欲用该反应来制取 CO,并还原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供选择:浓硫酸活塞分液漏斗AB浓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氧化铁粉末 E F G C DH12345(1)用甲酸滴入浓硫酸的方法制取 CO,应选 (填序号)装置;如果要除去 CO 中混有少量甲酸气体, 最好选择上图中 (填序号)进行洗气。 (2) 用上述方法制取的 CO 还原氧化铁, 并检验气体产物, 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 (填字母) 。 (3)在对氧化铁粉末加热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 。 (4)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为 ,反应方程式为 。 (5)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 (6)在该制取 CO 的反应中,浓硫酸所起的是 作用。41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十二讲化学还原金属氧化物实验专题1、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某校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了两个有关铁的实验。 实验一:用干燥纯净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浓硫酸纸漏斗镁条 氯酸钾 铝粉和氧化 铁的均匀混 合物草酸氢氧 B 化钠 溶液 澄清 石灰水 D 浓硫酸 E 澄清 石灰 水盛有细沙 的蒸发皿ACFABCDEF浓硫酸其中 A 是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和浓硫酸加热制取一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方程式是:H2C2O4 加热 (1)B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 装置无明显现象,C 装置的作用是 D 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E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4)F 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 、 。 。 . 。 。H2O+CO2↑+CO↑。实验装置如图: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 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细沙中。 实验后老师作了如下提示: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 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单质铝与一氧化碳有相似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 。该实验后同学们对金属与金属氧化物间的反应产生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能反应吗? 同 学们在请教老师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总结】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有些能反应,有些不能反应。 实验组别 实验操作 取 Zn、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实验 1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变成 色 Zn 和 CuO 能发生置换反应。 结论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 溶液呈无色。取 Mg、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 高温加热。 发生爆炸,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实验 2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 溶液呈 实验 3 取 Cu、Fe2O3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色。 粉末无变化 的反应相似。 Cu、Fe2O3 不能反应。【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 42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2.某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 【教师提醒】它由 Cu 、Fe2O3 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 Cu;②只有 ;③是 Cu 、Fe2O3 的混合物【资料获悉】Cu 在 FeCl3 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 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 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乙”。 )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 5.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 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 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 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Ⅰ 组 Ⅱ 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 的总质量为 37.3 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反应后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 的总质量为 36.1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观点正确(填“甲”或的总质量为 180.0 g 的总质量为 183.1 g红色粉末 CO少量澄清石灰水A红色粉末 CO 少量澄清石灰水BBA【交流讨论】 (1)在装置 A 中先通 CO 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 组(填序号) 。 ;实验中观察到 A 。 (填“需要”(3)写出 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中的现象为(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 A 和 B 的连接处? 或“不需要”,理由是 )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 进? 。43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3.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 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 想】 猜想 1 猜想 2 猜想3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 3,兴趣小 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只有 CO 只有 CO和CO2都有【实验探究】 (1)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 气体。 (2) 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 装置中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 ,证明有 CO 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 3 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问题讨论】(1) C 装置的作用是 ;D 装置的作用是 (2) 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4、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 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____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 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 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 该气体是 CO2 猜想②: 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 ,观察现象。I.实验时装置 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 II.装置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 质是_____________。A.氨水 (只写一种) 。44B.食醋C.肥皂水D.苏打水(2) 向某溶液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5、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的实 验装置:⑴A 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⑵写出 C 中硬质玻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⑶称 m 克不出纯氧化铁试样放入 C 中硬质玻管内,称得 U 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 m1 克,按上述装置 进行实验,经过充分反应后称得 U 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 m2 克,则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为 ; 。⑷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有不完善之处,你的建议是6、某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做炼铁原理的实验,同时检测氧化铁矿的纯度(假设矿石不含其他与 CO 反应的成 分) ,并除去尾气。 CO 用 H2C2O4(乙二酸)=====CO2↑+CO↑+H2O 来制取。与 Fe2O3 反应的 CO 需纯净、干燥。浓硫酸(1) 若所制的气体的流向为从左向右时, 下列仪器组装连接的顺序是 (用 a,b??表示) :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先熄灭 处的酒精灯,再熄灭 处的酒精灯,其主要原因 是 ; (4)为了保护环境,怎样处理仪器末端导出的 CO(写出具体方法) : _ ; (5)实验前氧化铁矿粉末的质量为 ag,实验后测得乙和丙的质量分别增加了 yg 和 zg,则氧化铁矿粉末 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5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善杰教育第十三讲杠杆综合专题(一)一、人身体上的杠杆 1、如图 1 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人的前臂是一个 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图1图2图32、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 2 所示. (1)请在图上画出动力的示意图(2)若某人的重力为 500N,MO=2N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作用力是 N. 3、做俯卧撑运动的人可视为杠杆.如图 3,一同学重 500N,P 点为重心,他每次将身体撑起,肩部上升 0.4m.某次测试中.他 1min 内完成 30 次俯卧撑. 求: (1)俯卧撑中的动力臂 m、阻力臂 m. (2)将身体匀速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 N. 二、生活和生产中的杠杆 4、某同学分别用如图 4 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压力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 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 5、某人用扁担担水,前面用大桶,桶和水共重 250N,后面用小桶,桶和水共重 200N,扁担长 1.8m,为了 保持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小桶 m 处;若再给大桶中加 50N 的水,为了保持平衡,此时人的肩 应向 移动 m 才可以。图4图5图66、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 5)。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 A 时,售货员向下 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 A 时,售货员向上提 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7、图 6 为自行车的脚踏板和大齿轮在运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如要使大齿轮对链条的拉力保持不变,那 么人脚加在脚踏板上的力最大时在( ) A.A 位置 B.B 位置 C.C 位置 D.三个位置一样 8、如图 7 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厢部分视为杠杆,则正确的是( ) 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是阻力 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 C.C 点是支点,物体 A 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 D.C 点是支点,物体 A 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图7图8图9图 109、图 8 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 ABC、OBD 和 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并指出三个杠杆的支点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 是省力杠杆,OBD、OED 是费力杠杆; D.ABC 是费力杠杆,OBD、OED 是省力杠杆 10、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如图 9,根据室内垃圾 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 ) A.桶内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 B.桶内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 C.桶中有两个杠杆起作用,且都是省力杠杆 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一起作用,且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46 善杰教育 初三科学善教者乐,杰出者行!11、如图 10 是杠杆的示意图,A、B 是两个提纽,如果 B 提纽断了,临时找一根粗铜丝代替,那么,使用 ______提纽称物质量将不准确,所称物体的质量将比物体的实际质量______.(填“大”或“小”) 12、如图 11 是耕地用的犁,它凝聚着劳动人民达到智慧,犁是一个 杠杆,犁地时,提压扶手容 易改变铧在土中的深浅,犁的铧表面很光滑,使用中可以 泥土对铧的摩擦力。图 11 图 12 图 13 13、如图 12 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 AOB 实为一个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 时它所受的动力 F1、阻力 F2 和动力臂 L1。 14、如图 13 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 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 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15、如图 14 是安装在小区进出口的栏杆(栏杆是一根粗细均匀的圆木杆)示意图,当在 A 处施加一个压力 F 时,可将栏杆拉到如图 14 所示位置,在图中画出此时压力 F 的力臂 L1,和重力 G 的力臂 L2。护栏抬起时 是 杠杆,落下时是 杠杆。图 14图 1516、如图 15,甲图中的餐具夹是 杠杆;乙图是一种浴室防滑垫反面的示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轻质隔墙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