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有几个结局说明了一个什么事实?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厚德载物,必有后福。为创新性高成长的优秀实业家量身定制资金解决方案,携手共进从优秀到卓越,成为holdingchian的卓联邦。
LOFTER精选
&&方便面&方便面“垄断式涨价” 消费者将多掏30亿元& 成本仅上升10%,提价20%有“搭车涨价”之嫌:方便面涨价后,一家速食食品加工企业四川白家粉丝有限公司公开了速食企业需要的原料棕榈油、面粉、辣椒等涨价幅度只有约10%左右,并不象方便面几大巨头组成的“价格联盟”所说“原料上升达到近19.5%”的程度。业内人士揭露成本上涨幅度被夸大& 白家粉丝公司副总经理盛家武分析了方便面成本上升的情况:棕榈油占总成本的18%,今年年初棕榈油平均价格为6000元/吨,上半年曾经达到8000多元/吨,现在又回落到 7000多元/吨,价格上升了17%,对总成本影响为上升2%;面粉占总成本的30%,今年面粉的价格从每公斤2.04元上升到2.16元,价格上升了 6%,对总成本影响为上升2%;考虑其他原辅料涨价的因素,方便面总成本上升不到10%,根本没有达到某些方便面企业宣称的“原料上升达到近19.5%,几乎是亏本经营”的程度。排名前十位的方便面行业巨头有达成“价格联盟”及“搭车涨价”之嫌。康师傅方便面一季度利润上涨三成多& 康师傅所属的康师傅控股公司是香港的上市公司,因此财务状况相对透明,其对外公开发布的资料显示:公司运营状况不仅良好,业绩还有大幅上升,确实不像方便面协会出面宣布的“企业几乎是亏本经营”。康师傅官方网站有这样几则消息,一是据AC尼尔森调查公司统计,在中国市场上康师傅及其旗下的方便面产品占有43.3%的市场份额;二是在香港上市的康师傅控股公司公布的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康师傅的方便面营业额同比增长29.44%至3.51亿美元,占公司整体营业额的52.07%,营业利润为2460.5万美元,上升30.83%。市场排名前十企业占有九成份额& 据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出版的《面制品通讯》上刊载的信息,中国方便食品生产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有100余家,排名前六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的80%,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的90%。自去年年底开始,国内排名前几位的方便面寡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具体涨价做法是:0.5元到0.6元产品将提到0.7元到0.8元;1元产品则提到1.2元;1.5元产品提到1.7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中国方便面行业年销售收入为300亿元人民币左右,保守估计方便面此次全面涨价后消费者将比原来多掏60亿元到80亿元,其中30多亿元的“垄断式涨价”也要消费者自掏腰包买单。 方便面“串通”涨价涉嫌违法& 受原材料一直大幅上涨的重压,苦苦支撑了近一年时间的中国方便面业不得已加入价格调整的大军。据了解,在高价方便面6月份已率先提价后,从7月26日开始,华龙、白象、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尽管在成本上涨的背景下方便面涨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此次方便面企业通过行业内部协商统一调价的做法,涉嫌违反《价格法》,受到了市民和专家的质疑。律师:“串通”涨价涉嫌违法& 业内人士称,这次提价是高价方便面6月1日开始提价后,众多方便面生产企业约定的进一步自救行动。对于相关企业的这种做法,深圳市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磊表示,现在不仅房价大幅上涨,连牛肉面都在涨价,因此方便面涨价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此次方便面集体涨价的形式值得商榷。他认为,方便面企业通过协会内部协调的方式来集体涨价,违背了《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定。“由几个企业巨头操纵的价格调整,对一些小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来说也显失公平。”正在酝酿中的《反垄断法》草案中也有规定,禁止经营者之间达成旨在排除限制竞争或实际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其中就包括“统一确定、维持、变更商品价格”的协议。专家:应抑制涨价冲动&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民商法研究员、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刘俊海教授认为,方便面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生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状况进行自主定价,集体涨价的做法不可取。但据刘俊海透露,目前消费者协会及理事会还未就此召开会议商讨应对之策。“只能希望行业协会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企业具有涨价冲动的时候适当抑制,这样反而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进而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刘俊海说。目前的情况消费者处于弱势,只能由相关行业管部门对此次涨价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后,再考虑是否予以纠正或处罚。暗中提价:今年初已开始& 方便面的原材料近年一直呈攀升态势,而实际上,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在内有原材料成本上扬压力,外有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部分方便面企业悄悄地进行了一轮“减量不减价”的“变相”提价,有的将每袋的净重从原来的113克改为107克,有的从127克降到121克。然而根据计算,这些仅是杯水车薪,最多只能减亏2%到3%,更为重要的是,不断的‘瘦身’和‘减料’导致方便面产业公信力的降低和消费者的流失,已经引起了舆论的指责。”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不无忧虑地表示。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食品事业本部总经理吴一挺最近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统一方便面在6月份已经开始提价,其中1元的产品涨至1.2元,0.8元的产品涨至1元,桶装面的价格暂时还没有任何变化。康师傅文件显示,自7月1日起,袋装面价格平均涨幅约11%至13%,桶装面价格则暂时不变。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26日起全线产品开始提价,其中60%的产品属于升级换代,40%的产品单纯属于提价。企业集体协商三次一致同意涨价& 孟素荷认为,这是行业采取的自救行动。自2006年以来,占据方便面成本18%的棕榈油,从去年均价4200元/吨,猛增到现在的8000元/吨;面粉价格也由去年的均价2.04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2.16元/公斤;此外,辣椒、马铃薯淀粉等主要原材料也都在上涨。去年我国方便面总产量460亿包,占全球的51%,居世界第一,销售额近300亿元。康师傅统一:方便面涨价可能刚开始& &7月26日起,包括华龙、白象等在内的多个中低价位方便面品牌统一上调价格。涨幅最高达到40%,引来市场广泛关注。对此,中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康师傅与统一企业第一时间回复媒体,解释方便面涨价缘由。康师傅称为反映一年多来激增的原料成本,自 7月1日起,上调方便面价格20%以内,袋面价格调幅平均约11-13%,其中珍袋由1.5元价格袋涨价到1.7元,涨幅13.3%,面霸袋面由1.8元涨到2.0元,涨幅11.1%。容器面价格暂时不变。而统一企业则表示,从7月起开始的调价将一直延续到9月。目前统一系列方便面只调整了部分品类,接下来会有其它的中高端产品上调售价。但调整幅度不会超过20%。在康师傅、统一等企业看来,一年多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方便面”不得已“而调价的主要原因。作为方便面主要原料的棕榈油和面粉,在过去一年内经历了超预期的暴涨。综合康师傅和统一的介绍,棕榈油5月份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飙升64%,面粉价格也有较大涨幅。另外,附料成本,如猪肉、葱、姜、蔬菜等价格都在上涨,甚至包装成本也上涨较快。“这些直接导致方便面成本大幅度增加。”康师傅方面称。对于成本调整前后,方便面生产企业的毛利率变化,统一企业以商业机密为由没有详细介绍,但方便面企业一年多年“亏本经营”已经成为业内共识。而行业协会专家表示,这和方便面企业大打价格战的市场竞争策略相关。艰难前行了一年多的方便面企业在调整策略后,可能会带来跟进式的涨价行为。值得注意是,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自去年年底开始,由行业协会参与,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但是,统一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统一并未参加过以协调价格为目标的协调会,调价属于企业自身战略调整。也没有听说7月26日起统一调价的说法。马来西亚的一棵树引发了中国方便面涨价?& 据方便面业内人士称,占据方便面成本18%的棕榈油,从去年均价4200元/吨,猛增到现在的8000元/吨,仅此一项,方便面成本即增高11.12%。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是棕榈油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马来西亚棕榈油的第一大进口国。难道中国方便面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马来西亚的一棵油棕树? 事实上,影响棕榈油价格的因素极其复杂,除了受到主产国产量、库存及出口量的影响,其价格还受到了期货交易的影响。另外,石油价格暴涨还使生物燃料概念一再提上工业化生产议程,棕榈油成为各方追捧的宠儿,油价起起落落使生物燃料的比价效应也起起落落。 中国油脂加工企业在价格大幅涨落中最有效的价格风险控制办法是,套期保值。在去年甚至更早的时候有关中国应推出棕榈油期货合约的提法就有了,意在为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并与大马交易所棕榈油期货市场相呼应,形成世界棕榈油市场新格局。而就在各方对此观望徘徊之际,棕榈油价格已经瞬息万变。其实,就在今年3月末时,国内棕榈油的港口成交价还在4200元/吨左右徘徊,不到4个月就爬上了8000元/吨。也就是说方便面企业所谓的成本上涨压力,也只是在近几个月突然出现的,方便面企业与高油价只打了一个回合的遭遇战,在实力并未受到削弱的情况下,就虚晃一枪跑了———它选择了用产品涨价来“对冲”风险,因为,它遇到了一个自认为千载难逢的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今年以来的消费物价指数的大幅上涨,最让群众关注的是猪肉价格的骤涨。方便面价格的上涨与猪肉价格上涨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各地预判不力、引导乏力,出现副食产品结构性短缺,本质上是一次欠账的总爆发。而方便面价格上涨的主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既缺乏产品定价话语权,又缺乏风险的与国际接轨的化解工具,更缺乏风险的担当勇气。而且选择在此时涨价也暴露了方便面行业的投机心理,在本轮涨价风潮伊始,它们选择了观望姿态,在政府的强势、舆论的打压并未奏效的情况下,试图搭顺风车涨价。 问题是,棕榈油不是石油,不会疯涨下去,气温降时其价格也必然降,那么到时候,说涨就涨的方便面行业会不会自动把涨起的价格再“自觉”地降下来呢?或者说,有没有某个部门负责在基本面发生变化后,监督其把价格降下来呢?还不得不说的是,方便面行业并不是生来就是微利行业,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经营二十余年获利匪浅的方便面企业,不应该总想着把利益留给自己,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否则,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仅应该受到消费者的唾弃,还应该受到有关方面的制裁。方便面全面涨价折射出的“民生之艰”& 生活在市场经济下的我们,面对物价的上涨本来是不该表现出太多的诧异,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买颗糖果也得排队的高度计划经济年代了。市场瞬息万变,进行必要的价格调整显然不可避免,这也是合乎市场规律的,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但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超过一成。基于2007年以来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的普涨,相关负责人初步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可能高于3%。而经济学界有观点认为,CPI涨幅超过3%就是通货膨胀的警告信号,而此前国家统计局今年3月公布的CPI也上涨了3.3%。 “物价上涨,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以致一碗兰州牛肉面的限价就能引来不少人的同感”这是一位署名为“小猪连环屁”的网友在南方某论坛发布的帖子,帖子无疑道出大家心中的难言之语。各种迹象表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物价持续上扬的时期,医疗、住房、教育的民生“三座大山”已经压的民众气喘吁吁,如今关涉百姓切身的食品又一再涨价,这无疑会加重本已脆弱不堪的民生负担,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 一碗小小的方便面,只不过是几毛钱的事,即便其价格上涨一倍,也掀不了天,但它折射出的却是物价持续上涨下的民生之艰,其透露出的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警惕。倘不采取措施给予纠正,任由市场的“有恃无恐”,必然会伤及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使其生活“雪上加霜”,陷入买不起“柴米油盐”的生存困境。&&猪肉&猪肉价格一路飙升 肉价过高背后的民生忧虑& 猪肉、鸡蛋、鸡牛羊肉……近几个月来,全国大多数城市的猪肉、鸡蛋等价格持续上涨。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全国286家农产品批发市场5月23日猪肉、鸡蛋综合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5.96元和6.74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69.5%和53.7%,创下1996年和2004年以来的新高。&“民以食为天”,猪肉价不断上扬,蛋价也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成为热议话题不仅必然而且当然。热议过后是忧心,肉价背后潜伏的民生忧虑则发出值得警惕的信号。 一警惕肉价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据报道,饲料价格上涨和生猪存栏量的不足是造成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饲料价格上涨是粮食价格上涨引起的结果,而05年和06年这两年内,养猪行业发生几起风险事件,造成生猪存栏量的明显不足。这些连锁反应适用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同样也就适用于其他肉类及蛋类。而实际上,羊肉、牛肉、鸡蛋的价格早已在不同幅度地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四月份两个月,居民消费价上涨格指数均已突破3%的警戒线。这个数字说明:同时上涨的还有蔬菜、粮油等食品。也就是说,目前猪肉是“暴涨”,其他食品类是“普涨”,这个信号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这是属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范围,也是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 二警惕肉价在短时间内价格不会下降。作为猪主要饲料的玉米近期来价格不断升高,甚至有一段时间直超小麦的价格,再加上07年发生的生猪“高热病”导致猪的死亡率偏高,猪源紧张,新生猪补栏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一时难以补上栏。这些问题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肉价在短时间内也就难以降下来,而民众也必须在这段时期内过着食品普涨的日子。但值得警惕的问题是连中收入阶层都“谈肉色变”,更何况城市中那些低收入群体呢? 三警惕不法商贩小幅度的哄抬价格。据笔者所知,冷鲜店的肉价及附近鸡蛋摊贩的蛋价都比报道中高出几许,这不是报道失准,拿一些小贩的话来说是“一天一个新价格”。不可否认,收购价格上涨是摊贩调价的主要原因,但也应警惕个别摊贩趁机小幅度、小范围的哄抬价格。 “专家”们预测:目前肉价不会再次“破冰”,只会稳中求降。而我们的有关部门在市场的监控和价格的调查上动作也应迅速到位,让“涨价风”降下来。毕竟,肉价过高背后的民生忧虑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它关乎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关乎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重析蝴蝶效应 猪肉涨价与车市销量&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理论叫蝴蝶效应,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简单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小小的蝴蝶翅膀有可能造成这么大影响,猪肉涨价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简直不敢想象。不妨大胆假设一下,经济型轿车将会遭遇寒冬,豪华车市场倒是会火爆起来。这样设想是完全有根据的:在中国城市里,经过多年辛苦工作,一个家庭拥有一辆经济型轿车已经不再是梦想,这就是价格10万以内的车尽管大缺陷不多、小毛病一片却仍然是市场上最火爆的私家车型。汽车厂商也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上用尽了一切促销手段:降价、改款、试驾、团购、送礼包,费了那么多劲,还是在于这个价位的用户群银子都是来之不易的,购车时绝对要精打细算一番。这也再次证明了一点,买经济型轿车的通常就是普通的老百姓,花的也是自己的辛苦钱。 对于这些工薪阶层的普通家庭,猪肉涨价会意味着什么呢?积攒几年下来有了买车的打算,突然间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了。猪肉这样的生活基本物资就像水电煤气一样,它的涨价必然导致其他商品的间接上涨—--除了工资和废品回收价格。在有车的梦想与现实的营养健康之间,这些家庭必须要重新权衡了:这一阶层的人通常是4-2-1家庭结构,上有老下有小,没准还有房子在还贷,有多少人会延迟买车计划呢?应该不是少数吧。 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了,必然有不少人也会成为新的富豪。如同煤炭涨价后造就了一批巨富一样,猪行业即将崛起一批拥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商业精英。预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再羡慕山西的煤老板们组团来车展抢购加长悍马了,全国各地的猪老板们将取代他们成为新的新闻热点。猪肉价格再次突涨 临时抱佛脚难以阻止肉价上涨& 进入7月,猪肉价格突然再次大幅上涨。在广州,生猪批发价格已从上月底的7.04元/斤飙升至8.04/斤,零售价也首次涨至11元/斤,广州猪肉批零价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在北京,猪肉批发价格再创新高,比5月中旬创下的历史最高价(17元/公斤)高出了0.5元,白条猪(瘦)售价高达17.5元/公斤。据介绍,上周连续的降雨给运输带来一定困难,导致供应量减少,肉价走高。 猪肉价格上涨,给有关部门此前的乐观情绪浇了一盆冷水。此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都认为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理由也大致相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这些措施将对稳定生猪的生产和供应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猪粮比价关系有利于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和发展;高价位会抑制一部分猪肉需求,转化为对鸡肉、鸡蛋、水产品、牛羊肉等替代品消费;6—9月通常是猪肉消费淡季…… &&&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政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平抑猪肉价格的,因为生猪生产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决不会因为某项措施到位而缩短。尽管这是一个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被忽略,以至于在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步伐刚刚止步,有关部门就放松了警惕,陷入乐观情绪。 事实上,猪肉价格上涨对农民养猪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其一,目前所有的风险依然集中在养猪农户身上,一旦肉价下跌,农户就损失惨痛,这使得他们不敢轻易增加养猪投入。而且,我国防疫问题出现断层,一场猪瘟就可能给养猪农户带来“灭顶之灾”,造成血本无归的亏损。另外,养猪饲料价格的上涨,在不断压缩农民的养猪收益,加之农民对面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非常担忧,影响了他们的养猪积极性。 因此,解决居民吃肉这样的问题,临时抱佛脚是无济于事的。其实,对于今年的猪肉价格上涨,去年就有不少人作出了预测。去年,猪肉价格跌至低谷。日,重庆市物价局局长苑鲁预计:“再不采取措施,明年市民可能要吃天价猪肉。” 他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很简单:当时的生猪收购价一路狂跌至历史新低的每公斤仅5元左右,很多地方的农民为降低养殖成本,把老母猪都拿来宰杀贱卖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萎缩和大量存栏猪的出售,2007年春节前后,就有可能开始闹猪荒,猪肉价格也极有可能随之暴涨。不仅重庆市,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官员看到这一步,但是,鲜有地方出台相关措施进行调节,对农民养猪面临的损失坐视不管,终于引发今年的猪肉大涨。 市场供应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连续性,这种连续性需要政府予以扶持,猪肉大涨背后是政府某些服务的缺位,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肉价的大起大落就在所难免。&其它&原材料成本加大 广州五羊雪糕十几年来首次涨价& &从8月1日起,五羊雪糕的四款甜筒产品(12支装)每箱批发价将统一上调1元,甜筒零售价也将统一上调0.1元,部分经销商及零售商近几日已提前上调价格。一位批发商表示,这次五羊雪糕涨价,完全是因厂家方面提高出厂价导致,估计价格提高主要是与奶、糖、巧克力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有直接的关系。该批发商还称,其实五羊雪糕金筒(12支装)今年初就涨过一次价,每箱从18元涨至21元,每个金筒的零售价从2.3元涨到2.5元,但原本1.5元/个的甜筒在印象中,至少四五年里没涨过价。其他知名雪糕未涨价,本土名牌五羊雪糕涨价,虽然涨幅甚小,但在广州人中激起不小反应。一些论坛上已有市民为此争论。多数市民对本土名牌五羊雪糕提价比较无奈,“现在什么都在涨价,猪肉、鸡蛋、菜、房子,个个都争相提价,老百姓日子真是难过。”天气影响 我国部分地区农产品齐涨价& 全国各地批发市场最近几天发布的信息显示,随着夏季各地降雨量的增多以及山东、四川、云南等地发生严重水灾,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蔬菜、肉价齐涨的局面。进入7月,北京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多日高于去年同期,本周一市场内4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据悉,北京市场90%以上的蔬菜以及毛猪都来自外地,蔬菜主要来自河北和山东,而山东省7月18日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暴雨袭击,此次强降雨自西向东横扫山东全境,平均降雨量134毫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15亿元。北京昌平区水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对猪肉价格的监测结果显示,7月22日北京猪肉价格再创新高,目前猪肉批发价格为19.1—19.4元/公斤,零售价为20—20.6元/公斤;22日鸡蛋价格也比前一天上涨了15%。据介绍,毛猪货源少、收猪困难是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连续降雨,交通堵塞,运输成本增大。目前,生猪的收购价达16.5元/公斤。内蒙古赤峰、新疆库尔勒市、江苏等地也都出现了猪肉价格上涨的局面,新疆库尔勒孔雀市场各猪肉零售店每公斤去骨后腿肉平均价格为19元左右,比上月上涨15%。业内人士认为,至少要到9月份,江苏猪源紧张、猪肉价高的情况可能才能得到缓解,货源一多,价格就能稳定下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价格能够回落,这是因为,今年的苗猪价格跟着生猪价格一路水涨船高,养殖户在补栏时,苗猪成本已经比原来高了。此外,天津、河北、山西、广东、江苏等很多地区也受降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涨多降少,市场分析人士担心,今年7月份我国CPI水平还将因为天灾而再创新高。四川肉禽蛋类价格明显上涨 猪肉最高每斤15元& 7月24日,四川省物价部门发布了最新的价格监测信息,监测信息显示,省内肉禽蛋油类副食品价格,与10日相比都有了明显的上涨。绵阳的鲜猪肉涨到15元/斤,列全省第一,而成都的鸡肉价格也涨到14元/斤,为全省最贵。菜籽油和调和油价格则比较稳定,没有显著变化。监测信息显示,成都市城区农贸市场猪肉价格中每500克精瘦肉14.00元、去骨一级腿肉12.00元,与6月20日相比,环比分别上涨47.37%、41.18%。与7月10日相比,全省鲜猪肉均价从9.74元上涨到11.79元,涨幅居各类副食品之首,高达21.05%。各地的鲜猪肉价格普遍都上涨了1元到2元不等,而资阳、自贡、绵阳三地涨势尤为明显,其中绵阳市的鲜猪肉价格狂涨6元,17日已达15元/斤,为全省最高肉价,涨幅高达66.67%。鸡的价格也略有上扬,从8.29元/斤涨至8.78元/斤。成都市的鸡价从每斤13元涨至14元,为全省鸡价之最,远高于8.78元/斤的全省均价。鸡蛋、草鱼与调和油的全省均价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涨,而菜籽油均价不变,各地价格总体变化不大。 肯德基产品全国范围涨价 调价幅度在0.5元到1元不等& 雪顶咖啡上涨1元,甜筒从2.5元变成3元。肯德基已于日前在全国范围内对大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除全家桶的涨幅超出1元外,单项产品涨幅为0.5元至1元,套餐价格也有所调整,这也是近十年来第一次调整部分饮品价格。但原味鸡、辣翅、烤翅等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去年12月25日,肯德基就在全国范围内调过一次价,将劲脆鸡腿堡、香辣鸡腿堡、香辣鸡翅、新奥尔良烤翅、蛋挞、甜筒、薯条这7种产品的价格微涨0.5元。百胜中国餐饮公司表示,此次涨价是由于近段时间以来副食品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另外劳动成本、租金成本、水电费用等各种成本也有不同幅度上涨,造成巨大成本压力。而肯德基对价格调整非常谨慎,凡是在成本压力承受范围之内,肯德基都会尽量保持价格平稳。据了解,近来原材料成本的上涨,让不少快餐连锁纷纷调整价格。就在今年5月份,老对手麦当劳已经上调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巨无霸、麦辣鸡腿汉堡等十款产品价格上调了0.5元到1元,当时肯德基并没有跟进。而好伦哥比萨自年初将39元的价格调至39.99元后二次调价,价格调整至42元。原材料价格平均涨幅已达40% 今年月饼铁定涨价& 鸡蛋、面粉、油脂等材料涨价,预示着即将上市的月饼价格也将上涨。据了解,今年月饼的原材料价格平均涨幅已达40%,目前已上市的广式月饼价格皆有轻微上调,平均涨幅在5%之下。据了解,前期市场报价显示,月饼原材料肥猪肉升八成,核桃升七成,咸蛋黄升两成,生油升三成,瓜仁升两成,平均升幅已达到40%。迫于成本压力,目前已上市的各大知名品牌广式月饼价格较去年均有上涨。据莲香楼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兆宏介绍,最近一段时间,包括鸡蛋、面粉、油脂等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尤其是油比原先贵了40%以上,导致其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记者日前从莲香楼的月饼订货会上也获悉,因原材料成本上涨,今年莲香楼的月饼价格将上调3%左右,广州酒家、陶陶居等月饼制造企业价格浮动幅度与之相仿,涨幅平均在5%以下。“专家”说法:不控制高物价可能引发通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一位从事居民消费价格研究的专家指出,当前粮、油、米、面、肉、禽、蛋、菜不断涨价,连方便面都开始涨价,是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如不加控制,引发物价全面大涨,甚至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这位专家指出,以当前的物价来看,生活用品涨价还只是个苗头而已,如不采取措施,今后的物价上涨势头将会更大,引发通货膨胀并非没有可能。因为当前不但消费品领域普遍看涨,基础产品和农产品这些生产资料领域也在看涨,而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必将影响到下游的加工业,一系列生产成本的提高会拉动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当公共产品大多表现出涨价的苗头,而居民的收入却并没有达到相对应的消费水平时,打压物价过度上涨、避免出现通胀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统计局景气中心于今年6月底曾进行一项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看,认为今年下半年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的经济学家占多数,但认为有此可能的比重有所上升。其中,10%认为"不可能", 59%认为"可能性较小",也有31%认为"可能性较大",比一季度增加12个百分点。 政府观点:农产品涨价不会引发全面物价上涨& 农业部公布,7月3日至24日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及“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均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预计7月份这两个价格指数均可比去年同期增长17%,环比可增长1.4%。尽管市场信息以及各项数据均说明7月份食品类价格水平将出现显著上涨,国家信息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表示,这种短期的天气原因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引发我国全面的物价上涨。虽然蔬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今期因为天气原因而再度上涨,但是,祁京梅认为,由于粮食价格有望企稳,所以不可能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祁京梅表示,进入10月份后,我国开始进入秋粮丰收季节,粮食价格必然企稳。虽然7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水灾,毕竟还没有发生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就无需担心粮食供应的问题。祁京梅说,由于我国秋粮播种面积增加,国家在优良品种上加大投资,粮食丰收应该不成问题,而产粮大省山东7月24日恰巧报出夏粮丰收。据祁京梅介绍,上半年CPI上涨3.2%,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基本稳定,说明来自上游产业和生产环节的上涨压力并不大。而从核心CPI看(从消费价格指数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两个项目),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核心CPI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祁京梅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将在3.5%左右,是与我国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如果GDP出现高增长,CPI却下降反而是经济不健康的表现。&&&房价&深圳房价演绎特区速度 半年暴涨超7成直逼香港& 从元,到2007年7月深圳中心区的房屋均价已突破每平方米20000元,两年的时间,深圳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已经达到2.68,超过了2.0的泡沫预警线。深圳半年内房价暴涨超七成,高档的楼盘已超过九成,房价直逼香港,已引起各界争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6月21日,深圳楼市均价为15487元/平方米,比5月份上涨1264元,涨幅为14.6%,再次成为全国之冠。与2006年全年平均房价每平方米9384元相比,上涨竟然超过七成。其中,南山区新房成交均价如今已达每平方米近22000元。其飙升原因主要是受深圳湾大桥于7月1日通车、新口岸通关刺激,这条深港西部通道连接起深圳南山区和香港元朗区,而南山区楼价则因“深港融合”概念全面发酵。据香港地产业界人士介绍,香港新界西区的一些普通住宅,楼价折人民币也不过每平方米两万多元。当前,楼盘环境则逊于深圳。而另一方面,深圳地税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头5个月,深圳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多数交易楼盘为5年期以内的新楼,税收合计高达49.84亿元(未含契税),占全市总税收的19.6%,预计全年此项税收将超过100亿元。专业机构资料,把香港房价折合成平方米计算,位置偏僻、最便宜的低价房约每平方米1.5万港元;普通香港市民居住的50至80平方米的小户型,每平方米约2万至3万港元。位置较好的高档住宅或公寓每平方米约5万至7万港元不等;较豪华的太平山半山豪宅与山顶别墅,每平方米约10万至20万港元以上。而一桥之隔的深圳,总面积只有2020平方公里,人口过千万。2007年,建设商品住房13.4万套,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建设政策性住房4.76万套,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仅高于商品住房的1/3。预计2008年,建设商品住房11.8万套,建筑面积1054万平方米;建设政策性住房3.88万套,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不到商品住房的1/3。据深圳市政府“效益深圳”统计指标统计结果,2006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元,月均1881元。香港人均收入是深圳的5倍多。数字显示,目前,深圳特区内新盘均价已突破2万元/平方米,高档一点的楼盘近4万元/平方米。在罗湖区,最高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直逼香港的郊区元朗。而借着楼市大利好的基本面,布吉区正在一举改变价格低的传统观念,开盘均价从4月的7000多元/平方米,一路攀高至7月的1.4万元/平方米,在这短短的90天里,价格上涨近九成,这一数字正在创造出新的深圳速度。6月底,深圳福田区欢乐谷附近一个叫“纯水岸”的楼盘到达了它的巅峰,这里卖出了一套单价7300多万的别墅,每平方米价格高达14万元。据置业国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港人在深圳购置物业大约5000套,成交金额估算有34亿元。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港人在深圳置业出于投资目的的越来越多,目前大约占到四成,用于自住的比例有所减少,而随着深圳房价的上涨,价格对港人买房的动力已经越来越小。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1-5月份,港人在深圳购房的成交单位大约是5000套,成交金额约有34亿元。从今年首季度深圳多家楼盘去香港推售就可以看出,港人在深圳购房已有所减少。有港人称,已买不起深圳的房子了,今后会将投资转向到珠江三角洲的其它城市置业。深圳调控楼市的个税新政即将出台,届时能否吓倒炒家还有待时日。记者从深圳国土局了解到,以评估价格为基准征收20%所得税的政策大约9月份正式出台,评估机构将由国土局和地税局共同组成,评估价格按片区、朝向、新旧程度等多个指标确定。据中介人员称,他们最担忧的就是8月1日后出台的以评估价格为基准的征收税的政策,如果政策执行到位,那么打击力度会非常明显。据透露,面对 “以评估价格收取20%所得税”这一新政,最后一个接棒者将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不仅仅是差价的20%,而是多年的“宿债”的“突然死亡”。有市场分析家称,“对投资者来说,如今加入炒楼将会面对非常大的风险。深圳房价让人心惊肉跳,警惕疯涨态势向全国蔓延。更让人心惊肉跳的是经济学家推波助澜:“深圳房价2万元一点都不高,一手房均价2万不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根本用不着慌张,没有必要人云亦云惊慌失措”,“深圳和香港仅一河之隔,在深港一体化的背景下,深圳房价肯定是向香港看齐”……在深圳的开发商都已经声称:“现在楼盘的利润率已经高到让我们不好意思的程度了”的畸形状态下,经济学家的房价理论很可能被其他城市奉为法宝,并最终使深圳房价的癫狂态势向全国蔓延。 深圳房价真的要向香港看齐吗?香港面积1100平方公里,人口686万。深圳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人口597万(深圳自己统计)。深圳人口比香港少100万,土地面积相差一倍,深圳房价何以向香港看齐?据香港政府统计处公报统计,2006年,香港市民月平均收入为1万港元,月入逾4万港元的富裕家庭增至近38万个。据深圳市政府“效益深圳”统计指标统计结果,2006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元,月均1881元。香港人均收入是深圳的5倍多。深圳房价何以向香港看齐? 深圳房价真的要向香港看齐吗?在香港,2005年,全港近700万人口、230万个家庭中的近60%获得了政府资助来解决住房问题。其中,公屋租户占全港总户数的30%,获综援金租金津贴支付房租的住户占全港总户数的7.5%,获免息或低息贷款购买房屋的住户占全港总户数的5%,以低于市价购买资助性房屋业主的住户占15%。而在《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中,2006年,建设商品住房10.9万套,建筑面积975万平方米;建设政策性住房1.96万套,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不到商品住房的1/5(按户数计算,下同)。2007年,建设商品住房13.4万套,建筑面积1197万平方米;建设政策性住房4.76万套,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仅高于商品住房的1/3。2008年,建设商品住房11.8万套,建筑面积1054万平方米;建设政策性住房3.88万套,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不到商品住房的1/3……深圳房价何以向香港看齐? 深圳房价真的要向香港看齐吗?一位来自香港的业内人士介绍,现在深圳的房价,香港的穷人已经买不起了。而香港真正有钱的人考虑到经济水平、社会治安等综合因素又不会买深圳的房子。深圳有关人士也承认“深圳市场上只有10%的房产交易来自香港的买家。”那么,深圳房价何以向香港看齐? 如是,深圳房价何以暴涨?今年4月,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公布《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7)》称,去年置业者中有超过30%在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某银行高管曾告诉记者,他见过一套房子,半年内转了三道手。某地产高管也说,他们的楼盘约35%至40%是投资性购买,有的楼盘炒家比例高达70%…… 闭目不见深圳的火爆炒房,不针对深圳房产市场的病因对症开药,而是以香港房价作参照,抛出“房价2万元一点都不高”来引导楼市,那上海自有理由说,作为将要崛起的世界经济中心,房价一点都不高。北京也有理由说,作为要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的目标,房价一点都不高。各省会更有理由说,作为全省人向往的地方,房价一点都不高……如此等等,深圳房价态势将向全国蔓延。如此后果,恐怕经济学家无力承担。 深圳市长许宗衡说:“房价上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科学、理性、依法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话在理。 17世纪,荷兰曾经掀起全民炒郁金香的高潮,泡沫破灭后留下了一句名言“越美丽,越脆弱”。深圳的房价是否也是这样?北京四环内期房均价达13696元/平米 五环内过万& “四环内住宅期房均价13696元/平方米,四环至五环达11439元/平方米,五环至六环达8006元/平方米,六环以外5385元/平方米。”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7月24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北京房屋的均价情况。北京在6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涨9.3%的高增幅下,继续保持着房价的“牛市”。&&&&&&&&& 据统计,上半年北京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3%,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自年初以来,各月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呈先扬后缓趋势,5月份升至上半年最高的109.6%后,6月略降低0.1个百分点。统计局认为,北京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矛盾依然突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仍然会在一个高位运行的区间内。从各个区县的房屋价格来看,远郊区县价格增幅最为明显,10个远郊区县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最高,累计为111.7%,成为全北京房价增幅最高的地区。其次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四个近郊区,累计为109.6%。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四个城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最低,累计为 105.9%。从销售类型来看,北京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增速明显,已经接近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半年,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4%,仅比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低0.7个百分点。在新建商品房中,住宅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10.1%,其中6月份为110%;非住宅价格指数累计为104.5%,其中6月份为106.9%。在新建商品住宅中,又以普通住宅价格上涨最快,指数累计111.4%,其中6月份为111.2%,是拉动总指数走高的主要因素。数据详解:经适房投资↓59.3%& 上半年,北京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增幅同比回落9.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4月份出现明显回落,原因是前门大街改造及整治项目去年年底基本完工,完成投资额较大,去年同期基数较大。上半年,住宅完成投资36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增幅同比回落21.6个百分点。经济适用房住宅完成投资7.6亿元,下降59.3%。住宅新开工面积↓21.9%& 年初以来,北京市商品房施工面积稳步小幅增长,截至6月底,达到8390.1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1%。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970.8万平方米,下降25.8%,降幅比一季度缩小6.4个百分点。在商品房中,住宅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继续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712.6万平方米和627.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6%和21.9%。现房销售面积↓50.7& 上半年,北京市商品房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继续较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210.7万平方米,期房销售654.1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43.9%和19.5%。与今年一季度相比,降幅分别缩小7.9和9.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现房销售152.8万平方米,下降50.7%;住宅期房销售539.3万平方米,下降26.3%,分别比一季度缩小8.6和14.5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房价同比上涨7.1%& 国家发改委7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1%,涨幅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与上月持平。其中,北海、深圳和南京涨幅分列全国前三名。 数据显示,6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4%,涨幅比上月高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经济适用房、普通住房和高档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4%、7.7%和8.5%,环比分别上涨0.6%、1.0%和1.2%。 分地区看,所有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均上涨,涨幅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北海15.5%、深圳13.9%、南京11.3%、北京10%和石家庄9.4%等。环比涨幅较高的城市主要包括:惠州5.6%、乌鲁木齐2.8%、宁波1.9%、南宁、杭州和洛阳均上涨1.7%等。 数据还显示,6月份,二手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高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低0.3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城市包括: 深圳16.1%、蚌埠9.9%、北海9.9%、北京9.4%。环比涨幅较高的城市主要包括:牡丹江3.8%、遵义2.8%、蚌埠2.6%、唐山2.3%等。 此外,数据还显示,6月份,非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高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与上月持平。办公楼、商业娱乐用房、工业仓储用房和其他用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8%、6.2%、1.2%和4.4%。&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 国家统计局7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887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同期加快4.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电价&五大发电集团向国家发改委申请上调电价& 7月24日,五大发电集团集体上书国家发改委,要求在我国部分区域启动煤电联动从而上调电价。此举意味着,值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的微妙时机,一场是否上调电价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这已是2007年以来,电力行业第三次要求政府部门上调电价,此前中电联作为行业代表两次申请未见回音,此次五大发电集团自己出面申请,显示发电企业要求涨价的迫切愿望。这五大发电集团是大唐、华能、华电、中电投、国电,均为国有企业,是我国发电行业的龙头大哥,占据我国发电市场主导地位。2005年,我国实施煤电联动政策:如半年内平均煤价比前一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则相应电价也应做调整。中电联和煤炭行业协会分别负责电、煤两侧的价格测算。2005年、2006年,我国已两次启动煤电联动。据中电联燃料分会秘书长杨林军介绍,煤炭、电力双方的分别测算已结束。其中,中电联测算结果显示,电煤价格比去年上涨9%;煤炭行业协会测算结果是,全国煤价总体上涨4.67%,电煤价格上涨13%。“一旦启动煤电联动,我国电价可能上涨1-2分/度。”对此,煤炭专家李朝林介绍,煤上涨20元/吨,电一般每度涨一分钱。电煤价格涨幅大的重点区域,包括山西、贵州、南部沿海等。年初煤电双方签订2007年度合同价已比去年上涨31.39元/吨,这些区域二季度价格继续上涨,其中,山西在全国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借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机会再涨约19元/吨,重点地区成突破点。中电联秘书长王永干强调,“从之前的请求全国启动煤电联动,到现在仅请求重点地区启动煤电联动,电力行业已退了一步”。此前的1月份,中电联曾上书国务院请求启动煤电联动,随后得到国务院批复,要求发改委介入协调,但迄今,国家发改委没有上调电价的政策发布。随后的5月,中电联二次上书,这次是给国家发改委,针对山西借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导致煤炭市场价格再一次上涨事件,请求关注电价问题。“国家迟迟不调整能源价格,关键原因是今年以来物价已大幅上涨。”对国家发改委迟迟不调电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凤起如此分析。据悉,6月,我国CPI在粮食等因素拉动下上涨4.4%,已达到33个月来的新高。此外,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形势缓和,缺电范围和程度明显减少减轻,或许是国家发改委不愿动电价的另一原因。对此,王永干也表示,粮食、猪肉已成为最为敏感的话题,此时若再大范围上调电价,难!但他认为,一旦国家在一些电煤价格上涨太过的地区启动煤电联动,其他地区有可能跟随上调电价。此外,借此次五大发电集团上书,中电联建议政府根据电煤价格测算汇总结果以及大型发电企业要求对重点地区尽快启动煤电联动。&“这是今年上调电价的最后时机,”有知情人士猜测,“传统上的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来临,在错过年初电煤合同签署完毕这一时机后,一旦错过这一时机,再想要求上调电价就难了。”虽然电力需求旺季来临,但居民用电仅占全部用电一成,调价更大的是对重工业用电进行调节,这成为电力企业申请涨价最强有力的王牌。电力需求方面,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基本平衡,但局部地区依然会发生短时段、局部性的电力短缺,全国尖峰负荷电力缺口估计在500万-600万千瓦左右,电力相对紧张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和华中的个别省区,广东缺电可能比较严重。居民用电仅占据全部用电一成,工业用电占七成六,工业中重工业用电消费加快更是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决定因素,成为电力行业要求涨价王牌。重工业污染严重、耗能大,需要运用各种调控措施减少污染和能耗。据了解,上半年,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是带动全国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上半年,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均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重工业占当地用电的比重大都超过70%,青海超过九成、宁夏八成八、山西八成一等。当然,一旦电价总体上调,居民电价无疑将跟随上涨。2006年,全国电价普遍上调,北京市普通居民电价从0.48元/度调整为0.4883元/度,每度上调8.3厘。发改委回应五大电企上调申请 暂不考虑& 7月25日上午发改委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中,就关于五大电企关于上调电价的申请时候表示,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到时候再做决定!曹长庆表示,按照过去的规定,实行了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这对于在煤炭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下,适度缓解煤价上涨对电力企业成本推动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出现一定上涨,特别是重点合同煤价格上涨多一些,但是实行市场调节的煤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年初的基础上略有下降。同时,电力企业的收益或者说利润也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去年实行煤电价格联动以后,弥补了一部分成本开支,今年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了成本,因此,我们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调控冲击波&发改委:下半年物价在相对稳定态势当中缓慢上涨& 7月25日电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举行的发布会上称,下半年价格总体水平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最终的幅度取决于秋粮。7月25日9时,国家发改委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下半年物价的走势,通胀率是不是会继续上升?这一问题,曹长庆介绍说,今年1—6月份的价格指数刚才已经说了。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分析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是并存的,既有上涨的因素,也有下降的因素。相对而言,可能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稍微多一点。但是,总体水平我们感觉到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当中缓慢上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认为关键看下半年秋粮的收成,因为今年价格上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上半年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 曹长庆指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特点有一定的周期性,比如说生猪,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去年猪价过低,以及疫病等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造成今年生猪的生产是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而这种上涨将会持续一定时期,母猪怀孕后生出仔猪再长成育肥猪出栏前后约需17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们分析下半年的价格还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上升的幅度最终取决于秋粮的收成。因为现在总体上物资供应,包括现在上涨的主要商品,如粮食,库存是非常充裕的,需求也是基本稳定的。曹长庆说,除了刚才讲的原因,当前价格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市场的价格的带动。所以,价格总体水平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最终的幅度取决于秋粮。&&央行:加息减税联动 稳定物价效果将逐步显现& 7月25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刘慧兰在中国政府网参加访谈时表示,加息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实就是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加息和减税两者联动,再加上现在政府采取抑制物价的其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的效果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刘慧兰说,最近CPI指数上升得很快,也关系到老百姓切身的利益问题。这次人民银行加息的主要目标之一其实就是调节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刘慧兰表示,这次加息和减税两者联动,现在政府也在采取抑制物价的其他一系列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下一步的稳定物价效果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双率”一减一加力防经济过热& 7月20日晚间,两项重要宏观调控举措同时出台: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由此,利息税自1999年起恢复征收近八年之久首度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三度上调。&&& 专家认为,从两大政策的组合来看,调控总体上还是比较柔性和温和的。对于是否还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多数专家认为需要看今后的通货膨胀变化情况。市场预料之中的加息和减免利息税政策如期而至。让市场稍感意外的是,本次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按照此前专家建议的先减免利息税、然后发行特别国债、最后加息的顺序进行。此前,国家统计局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GDP数据,同比增长11.5%,经济已经明显过热。同时6月份的CPI涨幅达4.4%,也创出了2004年以来的最高点,通胀问题已经必须引起重视。&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6月份的CPI上涨毕竟只是由食品价格引起的,还没有出现传导到非食品价格上的迹象。6月份CPI涨幅4.4%,但非食品价格的涨幅只有0.8%。”哈继铭认为,这次加息让市场感觉“有点急”。他觉得,“可以再等一等,等到8月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也表示:“今年上半年的CPI的确是两年来的最高点,但它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不是全面的物价上涨,不应该看作通货膨胀。”不过,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还是认为,取消利息税与加息已势在必行。“本轮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加息,主要还是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趋势的担忧。”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解释说。对于此次调控的力度,多数专家表示了认可。天相投顾首席分析师石磊认为,从目前加息与减征利息税的组合来看,调控总体上还是比较柔性和温和的,目的是避免对经济的过猛调整而产生负面影响,总体上还是希望宏观经济能够保持目前高速平稳发展的势头。此次活期存款利率是自2002年以来的首次调整,石磊认为:“这是央行逐渐淡化保持中美利差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则,更多地根据国内经济运行状况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本轮“组合拳”出击之后的经济走势,大多数专家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对于是否还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多数专家认为需要看今后的通货膨胀变化情况。哈继铭认为,7月份的通胀可能还会比较高,但是到了年底应该有所回落。他指出:“如果货币政策有前瞻性的话,没有必要再加息了。如果8、9月份通胀进一步上升的话,也有可能再触发一次加息,但仅此而已。”石磊也认为,未来出台重大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保险传统产品受冲击或大面积退市& 此次加息之后,按照7月20日晚间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3.33%和5%利息税的水平,一年期存款利率税后可达3.1635%,已突破寿险业通行的2.5%预定利率上限,比其高出0.6635%。国泰君安(香港)金融分析师罗景表示,加息加上利息税下调两大政策调整,将对保险产品尤其是传统产品的销售带来冲击,从而使保险产品的吸引力相形失色,导致保费分流。从数家寿险公司了解到,利息税下调后,一些传统保险产品由于在利率上没有了吸引力,极有可能大面积退市。事实上,这对两大保险股的盈利和估值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产品结构方面,分析人士称,国寿的传统产品占其个险业务比例较大,因此所受冲击较大;而平安个险中万能险占比较大,因此受政策调整影响相对较小。业内人士就此预计,保监会在放开寿险预定利率上或将有所动作,保监会正在考虑逐步放开定价利率,或先放开传统产品定价利率,不久之后可能公布相关决定。国内一位保险分析师就此表示,2.5%利率上限一旦放开,意味着保险产品价格竞争战将愈演愈烈,这对国内两大保险股或多或少有些影响。由于县域保费在国寿总保费中占比近半(县域保险机构少,竞争相对不激烈),而平安总保费中多数来自于城市,因此,从保费区域来分析,2.5%利率上限一旦放开,平安面临的挑战较大。“综合产品结构和地域分布等因素,政策调整对两大保险股的冲击孰大孰小,很难简单下判断。”事实上,利率放开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保监会具体细则当是关键。分析人士称,表面上看2.5%利率上限放开后,保险公司将握有一定的利率定价权,但相信为了避免恶性价格竞争,预计保监会会控制准备金利率的计算方式,这样就不会导致保险公司定价太离谱。当然,也不能忽略加息对增厚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利好作用。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最直接的利好反应便是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及债券投资收益都会相应增加。但就加息而言,对整个保险业的影响利好多于利空。银行:加息不会大幅影响净利润& 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银行业绩将会受到多大影响?对此,专家普遍认为,加息不会大幅增加或减少银行净利润,但在影响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问题上,专家们存在明显分歧。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此次加息对于小的商业银行而言相对利好,因为提高利率可增加存款吸引力,且中小银行实际利率已经高于基准利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一般来说,银行活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较高,受近期股市影响,这一占比可能进一步提高,而此次活期存款利率只上调了0.09个百分点,利率还处于很低水平。相比之下,贷款利率最小上调0.18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水平略有放大,与此同时,由于资金成本还是很低,企业贷款需求很旺盛,因此加息对银行业绩影响可能稍微偏正面。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分析师伍永刚认为,此次加息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可能是中性偏负面。根据他的测算,活期存款在总存款中的占比为40%左右,此次加息存款利率变动相对较小,银行存贷款利率扩大了0.028个百分点,尽管贷款规模会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而相对减少,但此次加息对净利息收入有0.5个百分点的正面影响。“不过,由于加息对商业银行的债券等资产配置存在负面影响,总的来说,此次加息对银行业净利润的影响为-0.39%。”伍永刚指出。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也认为,央行此次加息对银行股影响中性偏负面。但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则认为,由于一般工商企业对于利率不敏感,与目前实体投资20%左右的平均回报率相比,目前贷款利率仍低很多,因此加息并不会对其信贷行为产生很大的遏制作用。而此次存贷款加息幅度相同,因此基本上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赵庆明同时强调,加息会导致一些房地产企业财务成本上升,这一点倒是值得关注。“银行需谨慎进行风险管理,以避免形成坏账。”他表示。也有分析师认为:“上半年央行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但近期工行、招行、兴业、民生、浦发、中信等上市银行纷纷发布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50%的预报,由此来看,加息对银行业利润影响不会很大。”楼市调控对消费者心理影响更大& “存贷款利率再次上调,将加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并加重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但与房价上涨幅度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北京万年基业投资集团副总裁、万年长兴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玺庆向上海证券报表示,包括利息税下调至5%的调控措施,恐怕都?
阅读(215)|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罕有一个完整的经济学的论述:蝴蝶效应',
blogAbstract:'\t \t\t\t\t\t蝶效应是混沌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对初始条件敏感性的一种依赖现象:输入端微小的差别会迅速放大到输出端压倒一切的差别,好象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扇翅膀,可能在大气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某个月纽约一场暴风雨的发生。 蝴蝶效应在经济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宣布发射导弹,港台100亿美元流向美国;泰铢实行自由浮动,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性股市下挫. 蝴蝶效应”说明了什么?能引起我们什么样的思考?今年(1998年)亚洲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美国曾经发生的股市风暴实际上就是经济运作中的“蝴蝶效应”;今年(1998年)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运动引起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混沌运动的表现形式。当我们进而考察生命现象时,既非完全周期,又非纯粹随机,它们既有“锁频”到自然界周期过程(季节、昼夜等)的一面,又保持着内在的“自治”性质。',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0,
publishTime:4,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0,
mainCommentCount:0,
recommendCount:0,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true,
hostIntro:'厚德载物,必有后福。为创新性高成长的优秀实业家量身定制资金解决方案,携手共进从优秀到卓越,成为holdingchian的卓联邦。',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效应有几个结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