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科 商科 速度啊各位

一个商科研究生的自述:我为什么选择回国? -- 北美留学生日报 -- 传送门
一个商科研究生的自述:我为什么选择回国?
爱喝浓硫酸
北美留学生日报
编者按:昨天参加完毕业典礼,也宣告着我顺利拿到了研究生学位,是在是太欣慰了,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至于接下来干什么,我算是幸运的,拿到了美国某大型跨国公司的全职offer,六月中旬报到,于是现在是大把大把的时间,闲下来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正好可以理理思路,写一些东西。国际学生在美国找工作异常艰辛,尤其是华人学生,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就算研究生毕业也是。没有绿卡的话,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需要有H1B签证,这个H1B必须要由雇主帮你申请,5000刀申请费,还不一定能抽中。所以同样一个职位,公司肯定更倾向于招美国人。我已经进入第二轮面试的GM(通用汽车)就是因为我需要H1B,把我给拒绝了。截止毕业,我们专业二十几个华人国际学生,拿到正式offer的只有三个。据我所知,有些专业更惨,比如我一个兄弟读的工科硕士,他们专业找到全职工作的华人只有一个,当然其中有三分之一人都准备继续读博士。我是我们专业第一个拿到正式offer的华人,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原本我的人生目标是30岁年薪30万人民币,想不到工作第一年就可以实现。我的job title(职位)是management trainee(管理培训生),也就是国内的“管培生”。在美国总部工作培训一年,之后空降公司中国总部。求职路上的艰辛不多说,我曾经一个礼拜抽了三包烟,因为思虑过度神经衰弱。总之,结果是好的,有几个字我一直记在心里,事在人为。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接受这份offer而不继续找能留在美国的工作,我的回答总是:“干嘛要留在美国?”事实上,我原本就没有计划要一直留在美国,如果当初没有找到工作,我会选择毕业之后直接回国。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上升空间小,日子一眼看到头。
在美国的华人圈子里,有一个术语叫“十万美元陷阱”,指华人的年收入高的很多,但都止步于十万美元,十万美元年薪几乎是所有华人的天花板。原因便是很少有华人能进入公司的决策层,美国的上层社会主要都是白人,华人工作再努力,智商再高也很难进入这个“圈子”。很抱歉,我不是“香蕉人”,没看过《芝麻街》,NFL的球员一个也不认识,美国明星也只认识几个,这两年来,在社交场合美国人说的梗我有一大半不明白,很多时候只能大家笑的时候我也跟着笑。至于留在美国的生活,安稳是安稳,五年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基本可以猜到十之八九。空气肯定比国内好,房子肯定也比国内大,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拿着H1B工作签证是不可以更换雇主的,换了雇主要重新申请H1B,这从根本上限制了跳槽或者因为对工作不满的主动辞职。拿绿卡和国籍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在美国H1B工作5年还没有绿卡的华人大有人在。也许有人会说,在美国拿10万刀年薪和国内拿10万人民币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同样一个在美国院校毕业,能力优秀的华人,等他在美国的年薪涨到10万刀的时候,如若他当初回国发展,此时的年薪少说也要30万人民币(想想美国变态的税率),上不封顶。就比如我,自我感觉,回国发展的前途是“上不封顶”的。我准备工作几年后自己创业,依靠自己打拼的经验和积累,叫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辅以各位父辈的人脉。趁年轻,就应该闯一闯!对于我来说,在美国发展就如同在长江上顺流而下,两岸风景很美,但都在网上看过图片介绍。回国发展就如同从港口进入汪洋大海,想去哪个风景秀丽的小岛便可以直接扬帆远航,也可以飘洋过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第二、扬长避短有几点是华人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美国人的。一个是语言,简单的例子,华人英语再好能掌握70%就很了不得了,而在国内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中文一般都能掌握90%。我这里说的不光是口音、语法,还有表意的清楚明了、阅读速度、灵活运用以及浅层次的文学,一个美国人要在中国生活多久才能明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或者能看懂“以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却喜欢一个人”?另外一个就是人脉,千万别误以为人脉在美国不重要,美国社会以及职场是相当强调networking的,LinkedIn就是这个的产物。华人学生在的美国可怜的几年怎么可能比得上有些美国学生及其父辈经营20年的人脉? 不凑巧的是,上述两点在我们商科领域尤其重要。反观回国,我的个性以及能力特长都更为适合。我这个人比较外向,十分善于和人打交道,深谙“酒桌文化”及人情世故(多亏老爸多年栽培),酒量在南方人里面算是大的了,简而言之就是“能吹能喝”。加上专业技能知识的“硬功夫”,混得绝对不会比在美国差。第三、不违法的种族歧视为什么要说不违法的种族歧视呢?因为制度层面的种族不公平在美国已经没有了,少数族裔在美国甚至有部分制度层面的特权,比如一个公司招够多少少数族裔可以减税。但是在法律框架之外呢?打比方说,公交车公司不允许华人老太太上公交车,这个是违法的种族歧视;上了车,大家愿意让座位给白人老太太却不肯给华人老太太,这个不违法。你见过对你爱理不理,对美国人就热情洋溢的burger king 店员吗?你见过见到班里其他人主动打招呼,华人和他招呼就装作没听到的同学吗?你遇到过对前几个顾客都是“thank you”然后一个大大的微笑;对你则是”你说'have a good one',他低下头说’yup'然后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的BestBuy收银员吗?我都碰到过。这些行为你能走法律途径告他们种族歧视吗?几乎不可能。还有便是这个社会的preference(偏好),白人女生很少有觉得亚洲男生帅的,甚至不少亚裔女生也偏向于和白人约会。有个词叫“Asian chick”(亚洲小妞),含贬义,大致相当于广西人对的越南女性的称呼“猴妹”,不细讲。这种preference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说这么多年的好莱坞电影的熏陶,倒是有不少白人男主角抱得亚裔美人归,谁倒是见过华人男星抱得白美人归?当然反过来说,华人女生留在美国的机会肯定比男生大,找个美国人嫁了就好,不过很抱歉,我是个大老爷们。第四、归属感
来美国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觉得这里是我的“家”,我倒是时常想着衣锦还乡的那个场面。全美各地发生了什么,我一点也不关心,倒是国内的新闻我每天都在浏览,例如徐纯合枪击事件。这便是“主人翁意识”,基于我的认知,我脚下这块土地的主人翁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存,这里不是我的“家”,美国再强大我也没有自豪感,没有绿卡的我连“二等公民”都不是。相反,我衷心希望亚洲巨龙腾飞的那一刻,无论我在哪里。常常为某些美国留学小伙伴们在朋友圈里面秀出来的各种中国美食感到惋惜,美国的中餐馆菜烧得再好,在川大望江校区外面随便找一家餐馆都可以完爆。洛杉矶地区的San Gabriel 很多好吃的中餐馆,有家很有名的川味牛油火锅店,我去了,一看光锅底39.99刀,立马走人。我觉得,在美国炫耀自己在哪个中餐馆吃过超级好吃的中餐,真是可悲。况且,在美国有一道中餐怎么都吃不到,名曰“妈妈烧的红烧肉”、“外婆炖的鸡汤”……其他方面中国目前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有理由相信中国在将来可以在许多方面超过美国。治安,来了美国你就知道治安有多差了。去年12月某天,警察冲入我家对面的房子,抓住一名黑人,从他身上搜出一把手枪,然后五花大绑装入警车,当你和我一样躲在窗帘后面不敢做声,相信你会有和我一样的想法。业余生活太无聊,在美国大多数地方没有网吧、夜市、路边烧烤、宵夜、KTV、外卖、桌游吧,也没有一大帮吃喝玩乐的朋友。美国人的业余生活除了酒吧还是酒吧,要么就是家里的party,当然还有大麻。恋爱方面,正如前文提到的,白人女性对亚洲男性一般没兴趣,从中国人里面找,因为挑选的余地小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况且出国留学的中国人里面无论男女都有相当一部分奇葩。所以楼主目前是单身,但我有预感我的女神马上就要出现了。理由就先叙述到这里。说一个我在美国的兄弟,他老爸是国企中高层,经常微信上给他发《留美博士不回国的8个理由》、《为什么中国20年后将倒退?》、《美国与中国比的10大优势》之类的文章。我们毕业,他老爸也过来了,一起吃过一顿饭,他老爸在饭桌上极力游说他留在美国,我看我兄弟的神情就好像耳屎都要溢出来了。各位留学生,不妨想想到底是自己想留下来,还是为了父母。留在美国,当然是光宗耀祖,家里人说出去也倍儿有面子,可是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在美国的这几年,我接触了不少美国底层的华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对中国大为贬低,对美国大加赞赏。我问他们为什么,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无外乎食品安全、制度、贪污等等。有一次我问,中国每年开的“两会”是哪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她摇摇头;我又问,美国政治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三权分立),也答不出。这么长时间,我逐渐懂得了,loser到了哪里都是loser,无关乎制度,人才到了哪里都是人才,不管在哪一个国家。以上是针对我个人情况提出的见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每个付出了努力的留学生都前途光明。文/爱喝浓硫酸(投稿)以上为作者投稿,不代表日报立场。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号: CollegeDaily真实独立有味道的留学生新媒体北美留学最值得关注的资讯平台加入我们:投稿:版权声明: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平台中发布的内容除特殊表明之外均为北美留学生日报原创内容,任何机构商家个人微信平台不得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转载。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北美留学生日报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北美留学生日报,留学生自己发声的媒体,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生新媒体.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中立、真实、有味道,你值得关注!
北美留学生日报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5月25日 15:19赴美中国留学生连续十年增长 商科工程竞争激烈-中新网
赴美中国留学生连续十年增长 商科工程竞争激烈
  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开放门户报告》显示,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连续十年保持增长
  据美国今年公布的《国际教育交流开放门户报告》显示,学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人数从235597人增加到274439人,比上一年多38842人,增长16.5%,这也是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人数连续十年持续增长。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留学生源国。11月18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驻中国大使博卡斯透露了这一数据。
  读本科多过读硕士
  学年,留美读本科的国际生总人数是370724人,较上一学年增长9%;留美读研的学生有329854人,比上一学年增长6%;读高中及其他的为79477人,增长8.1%。中国本科生入学人数增长了18%,研究生增长了12%。
  解读:今年是第3年国际生入读本科人数超过硕士生、博士生。美国名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很多排名前100的大学都在持续收紧双录取项目,比如凯斯西储大学近年来就取消了双录取项目。随着名校竞争的日益激烈,赴美读高中将在未来的本科名校申请中凸显优势。
  最热专业:商科工程
  商科、工程仍然是留学生选择最多的两大专业,其中商科占比21.2%,工程占19.2%,遥遥领先其他专业。从增长速度上来看,增长最快的专业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增长17.9%),还有艺术类学科(增长11.7%)。
  解读:随着申请人数的逐年增加,商科、工程类专业申请难度也有所提升。一方面,很多学校的商学院和工程学院竞争非常激烈,本科阶段很难进入;另一方面,一些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如弗吉尼亚大学,明确说明大一新生申请者不可以直接申请该大学的麦金泰尔商学院。不建议赴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从本科就开始学习商科、工科这些热门专业。
  最热地区:加州纽约州
  加州、纽约州、得克萨斯州、麻省是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四个州,加州和纽约州的国际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州,这些地方的大学的竞争也就相对更加激烈。
  解读: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几所分布在东西海岸的名校,申请竞争异常激烈。如果学生自身条件不是特别优秀,建议避开这几所大学。
  奖学金发放开始增长
  国际学生经济来源中,美国大学和院校资助的比例为19.3%,增长了1%。由此可见,奖学金对国际学生的发放已经开始呈现增长势头。
  解读:美国院校对国际学生提供的资金比例中,硕士、博士拿到奖学金的机会是远远大于本科生的。不过对于自身条件特别优秀的本科学生,美国大学还是会毫不吝惜地给予奖学金的。(记者李琼)
【编辑:杨斌】
>相关新闻:
>留学生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美国商科学生每日必看网站_艾迪留学网
加拿大教育中心中国办合作伙伴
美国大学招生委员会会员
您的位置:
美国商科学生每日必看网站
摘要:去美国读商科的同学们注意啦!这些网站都是时下最受欢迎,信息更新最快的主流媒体。小编建议即将赴美读商科的同学们将这些网站收藏。以便随时获得美国最新、最全的商业资讯。如果想了解更多美国留学信息,欢迎联系艾迪国际美国部。咨询热线:010-
,商科是最受中国学生追捧的专业学科之一。无论在专业领域或任何国家,就业前景都普遍被看好。,如何学好这门科目?必要的知识储备与信息更新是需要同步的。那么哪些网站需要商科学生经常浏览呢?接下来,留学导师为大家汇总时下最热门美国商业类网站。相信会对学商科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 Business Insider   BusinessInsider是美国知名的科技博客、数字媒体创业公司、在线新闻平台。是一家关注IT和创业的重量级博客媒体。   BusinessInsider的报道非常广泛。文章范围包括IT技术、产品、趋势、业内动态以及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等,相比报纸、杂志来说,Business Insider可以称得上是“新媒体”,影响力基本都在线上;它的消息随时更新,速度更快;它说故事的手法也与传统媒体不一样;互动性更强。   BusinessInsider作为一家新媒体,对新闻的报道方式也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它的创始人Henry Blodet分享道,他们用多张大幅的图片,配以一定的说明文字,来呈现一篇报道。   BusinessInsider上资讯对于商学院学生来说十分有用,尤其对于那些在IT技术及金融领域方面的专业的同学。对毕业后想创业的商学院同学来说,它也是一个把握创业风潮的好资讯来源。   2. Wall Street Oasis 华尔街绿洲   对于学金融相关专业的同学,Wall Street Oasis是你最需要光顾的网站,这是美国最大的金融从业者的社区,每日有大量业内人士分享的职业及行业经验。对于留学生来说,华尔街绿洲最吸引人的地方 在于里面有很多已经入职华尔街顶级投行的人分享的面试申请经验以及笔试联系题。建议金融相关领域的同学从大二开始就要持续关注和阅读了。   3.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HBR)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 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HBR提供的商业案例更适合想从事管 理和咨询领域的同学的发展。   4. Investopedia是Valueclick Brands旗下的金融教育网站   网站得名于Invest(投资)+encyclopedia(百科),它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金融教育网站之一。网站由科里·詹森和科里·瓦格纳在1999年 六月创建。与其他金融资讯类网站不一样的一点是,Investopedia提供的百科功能更适合还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的本科学生去了解金融领域的知识。到目前为止,Investopedia收录的词条已经基本涵盖了一名本科金融学生所需要了解到的所有金融知识。   5. ChaseDream   ChaseDream 成立于2003年,其中的GMAT考试版块最为考生熟知,ChaseDream号召考生无偿贡献自己的备考经验与其人共同分享,进而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学 习社区。现在也是中国商科留学生们在准备申请时最长光顾的论坛。论坛中的【走出GMAT困境】系列已经被认为是GMAT备考时必看的攻略之一。论坛中也有 各类申请成功者分享的经验帖,很大一部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o 留学行业从业7年零投诉,申请成功率高达99%! o 精通美国留学的各个环节,多次创造低分上名校的奇迹 o 为百余学生成功申请美国大学,50%进入美国TOP50名校 o 独特的申请方法,帮助学生直接对话名校,协商平均分 o 擅长申请商科类,石油工程,传媒专业、建筑专业、艺术与设计专业、教育、电子电气工程、信息系统管理、生物医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社会学等专业
联系方式:010-转美国部 如果您仍有关于相关的疑问,可拨打艾迪留学美国部热线:010-或 通过【】与专业顾问在线交流,艾迪美国部专家将在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日责任编辑:范景云
您的姓名:
您的性别:
您的手机:
意向国家:
您的学历:
您关心的问题:
美国部业务总监
10年留学服务经验成功办理千名学生
美国部资深顾问
5年留学行业经验具有高度责任感
美国部留学副经理
8年一线申请经验拥有极高申请成功率
艾迪中国及全球
/* google再营销代码 */您的浏览器太古老,该升级了~
我们检测到您的浏览器正在使用IE9.0版本以下的内核,它太古老了,既不安全,也不能完美支持尚友网上的各项功能。请升级到最新的Chrome、Firfox或最新版IE浏览器,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周鸿祎推荐商科必看十大图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关于看书的好处,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多次向我们强调。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留学,都会使你的人生受益匪浅,这种精神的丰腴是刷微博无法获得的。
  以下是澳际小编为大家整理出的,周鸿祎极力推荐的十本好书。正在美国留学的人、打算创业的人、读商科专业的人、互联网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等等,这些书涉及领域更宽泛适合大家反复来读。()
  TOP1:《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
  作者:克莱顿 克里斯坦森
  老周推荐:这两本书,我认为这两本书讲的就是如何进行颠覆式创新,里面提到的策略非常实用。我也看过很多管理理论方面的书,很多理论书籍我也看不懂,但《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这两本书我推荐大家一定要看。你可能经常刷微博,但是在微博上你是得不到智慧的,大家还是要看书才行。微博上是像方便面一样的东西,各种心灵鸡汤,140个字的总结如果能让你顿悟,那你算是高人。但是,那些心灵鸡汤其实都是正确的废话。所以,我还是提倡大家要看书。有几本书是我这几年来常看的,反正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带着问题去翻这些书,看看能不能在这里面找到解决方案。
  TOP 2 《定位》
  作者:艾&里斯,杰克&特劳特
  老周推荐:我推荐大家看《定位》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写了一系列的书,比如《二十二条商规》《定位》《再定位》,出了一套,大概是22本。这些书其实讲的是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翻来覆去地写。但是这套书写得非常浅显、非常容易读,是我读过的所有管理书籍里读得最轻松的,全是短小的案例。《定位》更多的是拿大众消费品,像啤酒、薯片、洗发水来作为案例。那么在中国成功的案例就是王老吉,王老吉定位在&不上火&上,从而避开了跟可乐、红牛这些不同功能饮料的竞争。这本书讲了这种小企业如何建立品牌认知,我自己是定位理论的忠实信徒,这也是我学以致用的一套创业规范。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讲,资源有限,这时候你一定要专注,要聚焦,专注于你的品牌定位,专注于你切入市场的点。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同时做好几个品牌,同时开几条战线。你做10款产品,希望每款产品有50万用户,但它远远不如你去做一款产品有500万用户更有价值。
  我们做企业、做产品的人,都喜欢理性分析,会考虑用户会喜欢什么功能,我该给用户做什么功能,但消费者其实不理性,都是感性的。他看到一个东西,脑子就用1秒钟,甚至1秒钟都不到,就会快速地给你的产品做一个分类,给它定位。所以,刚切入市场的时候,你如果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你是什么,你是谁,用户为什么要用你,那你这款产品一定是失败的。
  实际上,在市场中成功了的产品,比如Instagram,把图片分享做到了最极致,连脸谱网都感到恐惧了,最后要收购Instagram。那你说脸谱网有没有照片分享功能?有,你甚至可以找到很多应用里面都有类似的功能。可是,你真的用了它的那些功能吗?我到美国的超市,都能感觉出为什么在美国能出这本书,这是因为你随便在美国超市,比如要买薯片,你往那儿一站,面前有各种各样的薯片,你站那儿立马就晕菜,你真的不知道要买哪一种。你要让顾客在这么多类似的东西里面找到你,那你就要用定位理论。
  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像一把锥子一样,先在人们脑子中占据一个位置,而不是先去扩大市场份额。所以,这个定位系列很值得大家看,而且这几本书都值得反复看,因为它们是谈方法的书。你的经验越丰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越多,这时候你去读这些书,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
  TOP 3《商业秀》
  作者:麦克凯恩
  老周推荐:我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叫作《商业秀》,副标题是: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娱乐业是最靠体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买一瓶水,你喝了没有体验,虽然能解渴,但没有超出预期。花70元看一场电影,在拉斯韦加斯看一场秀,你得到了什么?什么都没买到,买到的是一个标准体验。所有的电影、所有的秀能不能成功,在于能不能给你一个巨大的情感冲击。
  在拉斯韦加斯有一个酒店,客人已经结账退房,在他走出酒店的时候,门童会塞上两瓶冰镇矿泉水。这是酒店免费送给客人路上喝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这两瓶水给客人的感觉是无微不至的关怀,超出了预期。
  出差住酒店,我可能比大家有点钱,但我也很紧张,也不敢动里面的东西,因为酒店里放着水,一打开就是收费的,而且价格还很高。但是,在我离店的时候,如果酒店能够给我免费送两瓶水,这就叫超出预期,这就是好的体验。或者说,房间里两瓶免费的水喝完了,酒店能及时补上更多的矿泉水,这也叫好的体验。所以,超出预期的体验,不一定是给用户1万块钱,而是超出用户的期望,才能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TOP 4《免费》
  作者:克里斯 安德森
  老周推荐:2009年,美国著名的互联网杂志《连线》总编克里斯 安德森在《免费》一书中详细讲述了互联网的免费。安德森指出,互联网把微处理器、网络带宽和存储融合在一起。在技术革命推动下,这三者的成本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降低。互联网不仅整合三者,而且以极低的成本接触到了数以亿计的海量用户。当一种互联网软件以趋近于零的生产成本和同样趋近于零的流通成本抵达海量用户的时候,它的价格自然也可以趋近于零。
  因此,他认为,免费是数字化时代的一个独有特征。软件的价格会不可避免地趋零化,这种趋势正在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基本的定价就是零。
  TOP5《柔道战略》
  作者:大卫 B.尤费
  老周推荐:如果你把《创新者的窘境》看成颠覆式创新的道,那么《柔道战略》讲的基本上就是颠覆式创新的术。它就是讲了一些策略,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比如,面对强大的巨头,你在自己实力还不行的时候就要装小狗,用咱们中国话来说,就是要低调,要当孙子。但我们看见有的人什么事还没干呢,就天天去新浪微博做访谈,天天接受媒体采访谈自己的宏伟理想。但这些有用吗?用户不会为你的宏伟理想埋单,他们都很现实,还是会问你的产品在创造什么。你的理想谈得太宏大了,结果惊动了敌人。马总(你们肯定知道我说的是哪个马总)看到后会说:这小子怎么这么张狂?明天你们研究一下这小子的产品,必要的时候抄一下。所以,我觉得要保持必要的低调,要抗拒虚荣心。
  另外,《柔道战略》这本书还讲了一个策略,就是如何找到反关节点,或者叫杠杆。当你拿住一个关节,向对手施加力量的时候,敌人的反抗越大,就会越痛苦。比如360做免费杀毒,杀毒厂商跟不跟?你不跟就只能看着我攻城略地,占据市场;如果要跟进,那就要丧失收入,原来的商业模式就要崩溃。3Q大战的时候,腾讯抄袭360安全卫士,利用庞大的QQ用户基数,强行在用户电脑里安装腾讯的安全产品,试图把360驱赶出安全市场。于是,我们就做了一款扣扣保镖,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柔道战略。我找到了马总的一个反关节,让马总不敢跟,跟了他会很难受,但不跟的话他就要丧失收入。这个反关节点就是腾讯QQ强行弹出的广告,用户对这种广告非常反感,但却给腾讯带来了大量的收入。用户使用扣扣保镖,通过设置可以过滤掉QQ的弹窗广告,这就是用户欢迎但对手不敢抄的产品。最后,马总一怒之下宣布&二选一&,逼着全国好几亿QQ用户删除电脑上的360软件,结果招致用户的强烈反对。这本书讲了很多这样的策略,例如当年eBay(易贝)怎么去应对亚马逊、雅虎的竞争。书中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进攻敌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敌人最珍贵的资产,想办法去攻击他的核心价值点,一定要让战火在别人的家园里燃烧,打败了也无所谓,因为打败了我大不了就撤出来。
咨询电话:010-
订阅相关资讯
填邮件地址,获一手留学资讯,从此不上百度。
美国顶级名校申请专家傲美达,为您提供美国留学申请全方位的本科、研究生及MBA入学申请指导服务。全心致力于帮助中国申请者进入全球顶尖院校。一个选择改变未来,50%以上学生进入了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
澳际美国留学专家全方位解析美国研究生留学申请-美国研究生申请条件、留学费用、行前准备、入学途径、文书写作提升技巧等,为您的美国研究生申请答疑解惑。
澳际美国专家为您全方位指导美国留学转学分,为您详细解析转学分优势、适合人群、申请要求及申请材料更有美国院校推荐,助您实现转学分到美国留学梦想。
澳际美国留学专家独家指导,如何规划申请社区大学?如何避免社区大学申请误区?如何从社区大学进入美国名校等,美国社区大学具有易申请、费用低、无语言要求等优势,所以美国社区大学进入世界名校的黄金跳板。
① 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VIP国贸010-
VIP中关村010-
上海静安021-
上海徐汇021-
长沙400-601-0022
广州越秀020-
广州天河020-
(专线咨询时间:周一至周日:8:00-24:00)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无线互联网页自律同盟
无线互联网页自律同盟
北京文化市场举报中心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商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